CN107623766A -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3766A
CN107623766A CN201710799494.8A CN201710799494A CN107623766A CN 107623766 A CN107623766 A CN 107623766A CN 201710799494 A CN201710799494 A CN 201710799494A CN 107623766 A CN107623766 A CN 107623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hysical keyboard
screen
button
key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9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奕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994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3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7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666 priority patent/WO20190479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实体键盘输入方法中,所述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实体键盘,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用于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检测装置、触摸屏、触摸屏控制芯片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触摸屏和触摸屏控制芯片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本发明通过直接将实体键盘覆盖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达到了采用实体按键进行文字信息输入的目的,并且实体键盘无需再连接电源来进行驱动,达到了即附即用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和耗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键盘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目前智能手机上的按键越来越少,而传统的键盘式手机也基本被淘汰,目前的智能手机基本都是采用虚拟键盘输入,通过触摸屏来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操作信息。不过,当使用者在触摸屏上输入文字或电话号码时,会觉得屏幕上的虚拟键盘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讲,键盘操作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虽然目前可以外接一个键盘进行实体键盘操作,但是传统的键盘需要连接电源进行驱动,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无需再使用电源驱动实体键盘,可直接通过将实体键盘贴覆于移动终端后进行实体键盘输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实体键盘,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用于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实体键盘是否覆盖于触摸屏上;
触摸屏,用于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
触摸屏控制芯片,用于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控制触摸屏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并在实体键盘的按键未被按压时,将实体键盘的覆盖区域显示为暗色;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所述检测装置、触摸屏和触摸屏控制芯片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触摸屏还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芯片。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实体键盘为透明实体键盘。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实体键盘包括一NFC芯片,用于使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能被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实体键盘还包括若干个按键,所述按键的数量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数量相同,所述按键的位置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位置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按键均包括导电部、绝缘部和按压部,所述导电部被所述绝缘部包围,所述按压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下方。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各个所述按键的导电部均相互独立。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按压部的材质为可压缩的柔性绝缘材料。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按键还包括视觉标记,用于指示所述按键对应的字符或功能。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视觉标记为字符。
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中,所述实体键盘的形状与移动终端的虚拟键盘的形状相同。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的键盘输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装置检测实体键盘是否覆盖于触摸屏上;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处理器控制触摸屏进入键盘输入模式;
当所述实体键盘的一按键被按压时,实体键盘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触摸屏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
触摸屏控制芯片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实体键盘输入方法中,所述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实体键盘,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用于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检测装置、触摸屏、触摸屏控制芯片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触摸屏和触摸屏控制芯片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本发明通过直接将实体键盘覆盖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达到了采用实体按键进行文字信息输入的目的,并且实体键盘无需再连接电源来进行驱动,达到了即附即用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和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键盘操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键盘操作系统中,所述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键盘操作系统中,所述实体键盘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键盘输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和实体键盘20,在使用时,所述移动终端10和实体键盘20相互独立,将实体键盘20覆盖于所述移动终端10上,通过按压实体键盘20上的按键,即可进行实体键盘输入,从而方便用户进行实体键盘操作,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感,也方便使用者在触摸屏上输入文字或电话号码。
进一步来说,所述移动终端1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置有虚拟键盘的智能设备,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为具有较大的触摸屏的智能设备,方便用户的输入,增强操作时的手感。
具体实施时,所述实体键盘20覆盖于移动终端10的触摸屏上,用于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的第二触碰信息,使得用户可直接通过实体键盘20进行文字或其它信息录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移动终端10包括检测装置101、触摸屏102、触摸屏控制芯片103和处理器104,所述处理器104同时连接所述检测装置101、触摸屏102和触摸屏控制芯片103,所述触摸屏102还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芯片103,在需要进行实体键盘输入时,所述实体键盘20覆盖于所述触摸屏102上,且所述实体键盘20的下表面紧贴着触摸屏102的表面。
具体来说,所述检测装置101用于检测所述实体键盘20是否覆盖于触摸屏102上,当有实体键盘20覆盖于触摸屏102上时,检测装置101发出信号至处理器104,由处理器104控制移动终端10进行相关操作;所述触摸屏102用于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使得移动终端10可以根据实体键盘20的键盘操作做出响应;所述触摸屏控制芯片103用于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104;所述处理器104用于在检测装置101检测到实体键盘20覆盖于触摸屏102上时,控制触摸屏102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并在实体键盘20的按键未被按压时,将实体键盘20的覆盖区域显示为暗色;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102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20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换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首先将实体键盘20覆盖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102上,移动终端10的检测装置101检测所述实体键盘20是否覆盖于触摸屏102上,当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所述触摸屏102时,处理器104控制所述触摸屏102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即在触摸屏102上实体键盘的覆盖区域显示出虚拟键盘,同时在实体键盘20的按键未被按压时,将实体键盘20的覆盖区域显示为暗色,例如将覆盖区域显示为黑色或者其它比较暗的颜色均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当使用者按压实体键盘20时,实体键盘20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102的第二触碰信息,触摸屏102进一步响应第二触碰并产生触控动作,所述触摸屏控制芯片103将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104,处理器104解析触控动作指令并控制移动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同时处理器104还将实体键盘20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102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使得按键下方的显示区域由暗转亮的过程形成对按键操作的一种视觉反馈,进一步达到了利用实体键盘输入信息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直接将实体键盘覆盖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达到了采用实体按键进行文字信息输入的目的,并且实体键盘无需再连接电源来进行驱动,达到了即附即用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和耗电量。
请继续参阅图2,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实体键盘20为透明实体键盘,通过将实体键盘20透明设置,可以直观的看到触摸屏上的颜色变化,进一步可看到实体键盘覆盖区域由暗变量的过程,从而可形成对按键操作的视觉反馈。
进一步来说,所述实体键盘包括一NFC芯片,所述NFC芯片用于使所述实体键盘20覆盖于触摸屏102上时能被所述检测装置101检测到,通过采用NFC芯片,使得移动终端的检测装置101无需与实体键盘20进行直接接触即可判断实体键盘20是否覆盖于触摸屏102上,从而进一步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实体键盘操作模式。
请参阅图3,所述实体键盘20还包括若干个按键201,所述按键201的数量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数量相同,所述按键201的位置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位置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按键201均包括导电部2011、绝缘部2012和按压部2013,所述导电部2011被所述绝缘部2012包围,所述按压部2013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下方。
具体来说,每一个按键是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为可导电的导电部2011,外围为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部2012,下方为采用可压缩的柔性绝缘材料制成的按压部2013,每个按键的导电部2011各自独立,不互相连接。在手指按压按键时,柔软的按压部2013被压缩,使得手指可以感受到操作按键的感觉,而且由于按键201是放置在触摸屏102的上方,故如果没有手指按压,由于导电部2011距离距离触摸屏102的距离相对比较远,并且与外部没有连接,所以对触摸屏的影响可以认为很小或者不影响,不会引起触摸操作。当手指按压按键时,手指直接接触按键201上的导电部2011,并且按键201在手指的压力下,按键下沉,导电部更加贴近触摸屏102的表面,对触摸屏102的电容耦合相对变大,就可以使得在手指按下的时候触发触摸屏102的操作,使得移动终端认为触摸屏102上有按下的操作,进一步对按压动作做出响应,达到了实体键盘操作的目的。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按键201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绝缘层,使得手指在按压的时候不直接接触到按键201上的导电部2011,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很小,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设置为0.1mm或者其他接近的厚度,使得手指与按键201的导电部2011虽然不接触,但是由于距离很近,电容耦合比较大,同样可以在按压的时候触发触摸屏102的响应,从而可以提供类似按键操作的功能。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按键201还包括视觉标记2014,所述视觉标记用于指示所述按键201对应的字符或功能。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视觉标记2014为字符,例如数字、英文字母或特殊电话字符,以表示与按键201相关联的字符或功能。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实体键盘20的形状与移动终端的虚拟键盘的形状相同,各实施例中实体键盘的按键201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将会不同,其取决于语言的字符或所需的键盘形式。举例来说,英文键盘通常与用于中文输入的键盘不同,而 QWERTY 键盘通常比ITU-9 键盘需要更多按键,具体实施时,只需要将以上所述的一个按键按照相应的排列组合即可达到不同的实体键盘效果,从而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键盘输入。
基于上述实体键盘输入系统,本发明还相应的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键盘输入方法,请参阅图4,包括如下步骤:
S100、检测装置检测实体键盘是否覆盖于触摸屏上;
S200、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处理器控制触摸屏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并在实体键盘的按键未被按压时,将实体键盘的覆盖区域显示为暗色;
S300、当所述实体键盘的一按键被按压时,实体键盘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触摸屏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
S400、触摸屏控制芯片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
S500、处理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由于上文已对实体键盘输入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直接将实体键盘覆盖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达到了采用实体按键进行文字信息输入的目的,并且实体键盘无需再连接电源来进行驱动,达到了即附即用的效果,而且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成本和耗电量。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和实体键盘,
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移动终端的触摸屏上,用于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实体键盘是否覆盖于触摸屏上;
触摸屏,用于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
触摸屏控制芯片,用于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用于在检测装置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控制触摸屏进入键盘输入模式,并在实体键盘的按键未被按压时,将实体键盘的覆盖区域显示为暗色;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所述检测装置、触摸屏和触摸屏控制芯片同时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触摸屏还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键盘为透明实体键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键盘包括一NFC芯片,用于使所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能被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键盘还包括若干个按键,所述按键的数量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数量相同,所述按键的位置与移动终端上的虚拟键盘的按键位置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按键均包括导电部、绝缘部和按压部,所述导电部被所述绝缘部包围,所述按压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按键的导电部均相互独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的材质为可压缩的柔性绝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还包括视觉标记,用于指示所述按键对应的字符或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标记为字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键盘的形状与移动终端的虚拟键盘的形状相同。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体键盘输入系统的键盘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装置检测实体键盘是否覆盖于触摸屏上;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实体键盘覆盖于触摸屏上时,处理器控制触摸屏进入键盘输入模式;
当所述实体键盘的一按键被按压时,实体键盘将使用者施加于按键上的第一触碰信息转换为施加于所述触摸屏的第二触碰信息,触摸屏响应第二触碰信息并产生触控动作;
触摸屏控制芯片将触摸屏产生的触控动作转换为触控动作指令,并将触控动作指令输送至处理器;
处理器接收到触摸屏控制芯片输入的触控动作指令时解析该触控动作指令,并将实体键盘上被按压的按键在触摸屏上的覆盖位置显示为亮色。
CN201710799494.8A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Pending CN107623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9494.8A CN107623766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PCT/CN2018/104666 WO2019047930A1 (zh) 2017-09-07 2018-09-07 实体键盘输入系统、键盘输入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9494.8A CN107623766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3766A true CN107623766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8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9494.8A Pending CN107623766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3766A (zh)
WO (1) WO201904793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7930A1 (zh) * 2017-09-07 2019-03-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体键盘输入系统、键盘输入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190298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90960A (zh) * 2022-04-19 2022-07-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5049Y (zh) * 2005-04-06 2006-08-09 骏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行动电话的发光按键
CN2893895Y (zh) * 2006-03-22 2007-04-25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偏光按键
CN201112196Y (zh) * 2007-06-29 2008-09-10 万德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导光效果的硅胶按键及其应用的键盘
CN102135834A (zh) * 2011-03-04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和触摸屏设备
US20110188176A1 (en) * 2010-02-01 2011-08-04 Christine Hana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entry from a removable portable device cover
CN1022999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界面控制方法
CN102645980A (zh) * 2011-02-21 2012-08-22 曜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软件辅助实体键盘
CN104468913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梅旭臻 触摸式手机实体快捷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8381B (zh) * 2012-11-22 2017-09-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扩展键盘、电子装置及键盘扩展系统
CN107623766A (zh) * 2017-09-07 2018-01-2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5049Y (zh) * 2005-04-06 2006-08-09 骏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行动电话的发光按键
CN2893895Y (zh) * 2006-03-22 2007-04-25 东莞万德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偏光按键
CN201112196Y (zh) * 2007-06-29 2008-09-10 万德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兼具导光效果的硅胶按键及其应用的键盘
US20110188176A1 (en) * 2010-02-01 2011-08-04 Christine Hana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entry from a removable portable device cover
CN1022999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界面控制方法
CN102645980A (zh) * 2011-02-21 2012-08-22 曜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软件辅助实体键盘
CN102135834A (zh) * 2011-03-04 2011-07-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控制方法和触摸屏设备
CN104468913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梅旭臻 触摸式手机实体快捷键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7930A1 (zh) * 2017-09-07 2019-03-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体键盘输入系统、键盘输入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190298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控制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690960A (zh) * 2022-04-19 2022-07-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14690960B (zh) * 2022-04-19 2023-09-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47930A1 (zh)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654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keyboard overlay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screen
US9041652B2 (en) Fusion keyboard
EP2449447B1 (en) Tactile feedback display screen overlay
US9285837B2 (en) Temporary keyboard having some individual keys that provide varying levels of capacitive coupling to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894161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key pad thereof
CA2824594C (en) Temporary keyboard having some individual keys that provide varying levels of capacitive coupling to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KR101104749B1 (ko) 정보입력 기능을 가지는 마우스패드
US20130063285A1 (en) Enabling touch events on a touch sensitive mechanical keyboard
US20130100030A1 (en) Keypad apparatus having proximity and pressure sensing
US20070188474A1 (en) Touch-sensitive motion device
CN105359065A (zh) 提供附加功能和各功能预览的多功能按键
CN108121457A (zh) 提供字符输入界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97988A (zh) 用于可触摸显示屏的触觉键盘
US20120327001A1 (en) Multi-gesture trampoline keys
CN107943304B (zh) 键盘及设置有键盘的智能移动终端
WO2005091120A1 (fr) Procede d'introduction d'ecriture manuscrite et dispositif de terminal portable
US20070052688A1 (en) Input device
CN107623766A (zh) 一种实体键盘输入系统及其键盘输入方法
CN103955282A (zh) 一种带有触摸板的键盘
US20110050582A1 (en) Input devic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902438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ering alphanumeric data via keypads or display screens
CN104345957A (zh) 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功能定义方法
CN209168038U (zh) 一种可触控的按键键盘及移动终端
CN1040079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660611B2 (ja) 電子機器、文字入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