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3551B -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3551B
CN107623551B CN201710162228.4A CN201710162228A CN107623551B CN 107623551 B CN107623551 B CN 107623551B CN 201710162228 A CN201710162228 A CN 201710162228A CN 107623551 B CN107623551 B CN 107623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nfc device
pulse
active nfc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622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23551A (zh
Inventor
N·科迪尔
V·孔奇
M·什蒂格利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Original Assignee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filed Critical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Publication of CN107623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23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3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安排。根据实施例,一种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NFC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场检测模式(S1);生成通告脉冲(S2);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S3);如果该检查证明为肯定,则采用有源模式(S4)并且与该邻近有源NFC设备进行通信;如果该检查证明为否定,则留在该场检测模式(S1)中并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其中该方法由第一有源NFC设备(D1)来执行。此外,限定了一种用于有源NFC设备的电路安排。

Description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NFC)设备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有源NFC设备的电路安排。
背景技术
本申请属于NFC技术领域。NFC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短程、基于标准的无线连接技术,该射频识别技术使用磁场感应来使得能够在邻近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通信。NFC在标准未授权的13.56MHz的频带中在高达约20cm的距离上进行操作。NFC协议限定了两种操作模式:有源模式和无源模式。在有源模式中,可以起到读写器或NFC标签的作用的设备产生其自身的场来传输数据。产生其自身的场也被称为有源负载调制ALM。采用ALM的设备被称为有源设备。另一方面,在无源模式中,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设备使用负载调制来传输数据。
当例如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中实现NFC技术时,ALM取代了无源负载调制,因为其允许显著减小天线尺寸。
为了使两个NFC设备进行通信,这些设备必须检测到或发现彼此。设备检测是出于使能够与通信伙伴(即,另一个NFC设备)进行通信的目的在NFC设备上运行的进程。
用于设备检测的现有机制一方面是低功率卡检测,并且另一方面是低功率场检测。由此,低功率卡检测允许有源NFC设备(例如电话)检测无源标签。低功率场检测使卡模拟设备(例如电话或智能手表)检测由NFC读取器设备产生的磁场。低功率卡检测依赖于基于磁感应的两个设备之间的负载效应。因此,第一有源设备周期性地发出脉冲并且监测这些脉冲的一个或若干个电气参数(例如幅度和/或相位)。第二NFC设备(其不一定是有源设备)当靠近定位时加载第一设备。负载效应对由第一设备发出的脉冲的电气特性具有影响。通过注意所监测的电气参数的改变,第一设备检测第二设备的存在。一旦检测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就可以发起NFC论坛兼容的读写器操作或者如NFC论坛标准中限定的对等事务。
在第二设备是使用ALM的有源设备的情况下,第二设备可以具有非常小的天线,其减少了第一设备上的负载效应并且因此显著地缩小了检测距离。缩小的检测距离使现有低功率卡检测方案不适用于具有两个有源设备的场景。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限定一种用于可靠地检测有源NFC设备的方法。
该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的。实施例和改进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如上所述的定义也适用于以下说明,除非另有声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检测邻近有源NFC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场检测模式,
生成通告脉冲,
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
如果该检查证明为肯定,则采用有源模式并且与该邻近有源NFC设备进行通信,
如果该检查证明为否定,则留在该场检测模式中并且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
其中该方法由第一有源NFC设备来执行。
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该第一有源NFC设备在场检测模式中检测该邻近有源NFC设备,该场检测模式是低功率模式,其中该第一有源设备仅扫描在其邻域内的其他有源设备发射的任何传入脉冲并且不时地生成通告脉冲以将其存在通告给邻近其他设备。该第一设备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只要没有满足该条件,该第一有源设备就留在该场检测模式中并且继续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并且以循环方式再次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只要该检查显示预定条件被满足,该第一有源设备就采用有源模式并且开始与检测到的邻近NFC设备进行通信。
有利地,所提出的方法使得能够由第一有源NFC设备可靠地检测邻近有源NFC设备,同时两个设备均处于被称为场检测模式的低功率模式。
生成通告脉冲包括生成表示该脉冲的信号并且借助于天线将其发射。
在改进实施例中,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有源NFC设备检测到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
-第一有源NFC设备检测到由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与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之间的冲突。
根据第一种可能性,在生成通告之后,第一有源NFC设备在场检测模式中检查是否检测到已经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一旦检测到这种外部通告脉冲,第一有源NFC设备就采用其有源模式。
根据第二种可能性,第一有源NFC设备通过在生成通告脉冲的过程中监测电气特性来检查是否已经由邻近有源NFC设备同时生成了通告脉冲。第一有源NFC设备与邻近有源NFC设备同时生成通告脉冲被称为冲突。检测到这种冲突需要第一有源NFC设备采用其有源模式。
在生成通告脉冲的过程中,第一有源NFC设备被禁用以检测由邻近有源NFC设备同时生成的通告脉冲。所提出的方法根据第一种可能性使得能够避免冲突,或者根据第二种可能性使得能够检测冲突并随后可靠地检测邻近设备。
第一种可能性或第二种可能性均可以用于实现所提出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或者为了进一步扩展检测区域,可以将两种可能性结合。
在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中,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在一时间量之后实现,该时间量在预定界限内随机变化。
为了避免由两个有源NFC设备(即,第一有源NFC设备和邻近有源NFC设备)重复同时生成通告脉冲,执行所提出方法的设备改变在生成通告脉冲与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之间的时长。可以使用随机数发生器来实现这种时间变化。例如,在0.1s至2s的范围内基于经验选择两个通告脉冲之间的最小持续时间和最大持续时间(即,重复周期)。越短的重复时间导致越高的电流消耗,而较长的重复时间使检测机制减慢。所述最小和所述最大表示预定界限。
在另一个改进实施例中,生成通告脉冲包括同时测量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至少一个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可以包括在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
当使用预定条件(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检测到第一有源NFC设备与邻近有源NFC设备中同时生成的通告脉冲之间有冲突)时,必须在生成该通告脉冲的过程中测量在该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电气特性。如果发生冲突,则所生成的通告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受到影响。换言之,在该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相对于之前生成的通告脉冲的在该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的改变是冲突指示。其中,幅度改变可以为负或正,取决于这两个冲突信号(即,这两个冲突通告脉冲)的相对相位。对于这些信号的特定相位差,幅度差可以为零并且相位差可以为最大。因此,测量或监测这两个电气特性(例如幅度和相位)增强了该方法的鲁棒性。
在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中,采用有源模式是立即地或在随机生成的时间跨度之后实现的。
该有源模式对应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NFC论坛标准中描述的有源模式。采用该有源模式阻止该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另外的通告脉冲。在该有源模式中,与在场检测模式中相比,通常有更多处理能力变得可用于第一有源NFC设备。第一有源NFC设备通过发起遗留NFC传输而开始与检测到的邻近NFC设备进行通信。在此常用的协议是ISO 18092协议,其也被称为NFC IP1。在这个协议中,一个设备起所谓的对等发起方的作用,而另一个设备起目标方的作用。
在该方法采用第一可能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即,检测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第一有源NFC设备立即退出场检测模式并采用有源模式。在该方法采用第二可能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即,检测同时发生的通告脉冲之间的冲突),第一有源NFC设备在随机生成的时间跨度之后采用有源模式。该时间跨度的范围例如在零至几十毫秒之间。在等待采用有源模式时,第一有源NFC设备留在场检测模式中,监测外部磁场。
这种时序避免了两个设备同时开始通信。因为对外部磁场的检测很迅速(例如,在20微秒内),所以该时间跨度无需很长。时间跨度应该足够短,以便防止延迟发起通信并有可能由使用者移除设备。
在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中,在有源模式中,生成通知脉冲。
为了确保检测到的邻近有源NFC设备也意识到第一有源NFC设备的存在,该第一有源NFC设备可以生成通知脉冲。
在另一个改进实施例中,在场检测模式中,扫描传入的通告脉冲被使能。
如上所述,在场检测模式中,第一有源NFC设备在其用于传入的通告脉冲的天线处监测电磁场。
在进一步的改进实施例中,由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和/或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各自包括在限定载波频率处具有限定持续时间的脉冲。
如已经描述的,载波频率的量为13.56MHz。通告脉冲在此频率处以规律的间隔发送。通告脉冲的持续时间例如可以是20微秒。重复周期可以例如在100毫秒至2秒之间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有源NFC设备的电路安排包括接收器部件、天线驱动器部件、频率发生部件和控制逻辑单元。接收器部件准备连接至天线,以便以场检测模式检测传入的通告脉冲。天线驱动器部件准备连接至天线,以便生成通告脉冲。频率发生部件准备生成载波频率。控制逻辑单元耦合至接收器部件、天线驱动器部件和频率生成部件。控制逻辑单元准备与接收器部件、天线驱动器部件和频率发生部件合作来实现上述方法。
该电路安排使得能够可靠地检测邻近有源NFC设备。该电路安排可以实现在接口芯片中,该接口芯片进而例如可以嵌入在移动电话或附属设备中。
在改进实施例中,该电路安排进一步包括调节器部件,该调节器部件准备从该电路安排外部的能源供应来生成用于该电路安排的供应电压。
因为该电路安排通常实现在设备中,所以这个设备的在该电路安排外部的能源供应被再次使用。为此,该调节器部件将电压电平适配成为该电路安排提供供应电压。
该控制逻辑单元可以例如在有限状态机中实现所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以下文本使用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解释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相应的电路安排。功能上完全相同或具有完全相同效果的部件和电路元件具有完全相同的参考号。至于在功能上彼此对应的电路部分或部件,在以下每个附图中将不对其进行重复说明。
图1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例;
图2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3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例;
图4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对于图1和图3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对于图1和图3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时序图;
图7示出了所提出的电路安排的实施例示例;
图8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电路安排的第一使用场景;并且
图9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电路安排的第二使用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示例。
该方法由第一有源NFC设备来执行。该设备可以通过有限状态机的形式来实现该方法。在该方法开始之前,在步骤S0中,该设备处于重置或断电模式。例如,借助于来自高级主机处理器的命令,该方法开始,并且在步骤S1中该设备退出重置模式并且采用场检测模式。
在下一个步骤S2中,由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通告脉冲。同时地,考虑如上所述限定的界限,将计时器设置成随机生成的时间量T_randx。启动计时器。
随后,在步骤S3中,仍处于场检测模式中的第一有源NFC设备检查是否出现了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如果这个检查证明为肯定(即,检测到来自邻近有源NFC设备的通告脉冲),则在步骤S4中第一有源NFC设备离开场检测模式并且采用有源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该检查证明为否定(即,在场检测模式中的扫描没有检测到由邻近有源NFC设备发射的任何通告脉冲),则第一有源NFC设备留在场检测模式中并且循环重复步骤S1、S2和S3直到检测到外部通告脉冲。其中,每当在前一轮循环中设置并启动的计时器的时间走完(即,当经过了时间量T_randx时),在步骤S2中生成新的通告脉冲。
因为生成和发射两个通告脉冲之间的计时器不同,所以避免了由第一有源NFC设备和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冲突。由此增强了检测的可靠性。
如在图1中示出的本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实现了如上所述的预定条件的第一种可能性。
如在图1中描绘的,还有可能的是,可以借助于来自第一有源NFC设备内的主机处理器的适当命令强制第一有源NFC设备采用有源模式。
图2示出了对应于图1的实施例的时序图。图2的上部示出了第一有源NFC设备的时序,而图2的下部示出了邻近有源NFC设备的时序,各自与时间t相关。两个设备都实现了如图1所描述的方法。
在第一时间点t1,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通告脉冲P1a。同时地,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通告脉冲P1b。每个通告脉冲P1a、P1b具有持续时间D。因为两个有源NFC设备恰好在同一时间点t1发射通告脉冲P1a、P1b,所以对彼此的检测是不可能的。外部通告脉冲可以仅在场检测模式中被检测到,其停止较短的一段时间以用于发射通告脉冲。
如上参照步骤S2描述的,在生成和发射通告脉冲P1a、P1b之后,第一有源NFC设备和邻近有源NFC设备各自将计时器设置为不同的时间量T_randx并且启动计时器。该设备将其计时器设置为T_rand1,并且该邻近有源NFC设备将其计时器设置为时间量T_rand2。因为两个时间量T_rand1、T_rand2是借助于伪随机数发生器来生成的,所以在各个设备中生成两个通告脉冲之间的重复周期具有不同的长度。在通过举例的方式在图2中描绘的情况下,在第一有源NFC设备中的两个通告脉冲P1a、P2a之间的时间量T_rand1比在邻近有源NFC设备中的两个通告脉冲P1b、P2b之间的时间量T_rand2要短。因此,在时间点t2,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并发射另一个通告脉冲P2a。该通告脉冲P2a被邻近有源NFC设备检测到,该邻近有源NFC设备在此时间点仍处于场检测模式。因此禁止了由邻近有源NFC设备发射另一个通告脉冲P2b,这也是为什么潜在通告脉冲P2b被标为虚线。邻近有源NFC设备因此采用有源模式。
为了在各个有源NFC设备中生成不同的时间量T_randx,可以选择不同的可能性。例如,时间量T_randx可以被划分成多个部分,即,其范围例如可以从100毫秒至2秒的固定部分,随后是可变部分,该可变部分的长度由伪随机数发生器设置成间隔为从0至10毫秒。
图3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示例。在图3中描绘的方法对应于图1中所描绘的方法,除了以下描述的区别。
在步骤S2中,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通告脉冲并且同时在其天线处测量电气特性(例如,该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
在步骤S3中,第一有源NFC设备检查在其天线处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相对于之前生成的通告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是否已经改变。如果情况如此,则已经发生了在由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与由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的通告脉冲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情况下,在步骤S4中,第一有源NFC设备在时间跨度T_randy之后采用有源模式,该时间跨度是在步骤S34中随机生成的。因此,只要所生成的时间跨度T_randy已经过去,第一有源NFC设备就处于有源模式S4并且开始与邻近有源NFC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在步骤S4中,在当计时器T_randy被设置为零秒时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检测到冲突之后立即地采用有源模式,或者在随机时间跨度T_randy之后采用有源模式。即使没有冲突,如果检测到邻近有源NFC设备的通告脉冲,则也采用有源模式。
在步骤S3中既没有检测到冲突也没有检测到通告脉冲的情况下,有源NFC设备留在场检测模式中再次开始步骤S1。
图3中描绘的实施例因此实现了以上描述的第二预定条件。
还有可能将图1中和图3中描绘的实施例进行组合,从而实现有源NFC设备的甚至更加鲁棒的检测。
图4示出了对应于图3的实施例的时序图。类似于图2,图4的上部示出了第一有源NFC设备的时序,并且在下部呈现了邻近有源NFC设备的时序。两个设备均采用如参照图3所描述的方法。
在第一时间点t1,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具有持续时间D的通告脉冲P1a。在第二时间点t2,邻近有源NFC设备生成具有持续时间D的通告脉冲P1b。因为两个设备在第二时间点t2和第一时间点t1不在彼此的检测范围内,所以没有检测到通告脉冲P1a和P1b。
第一有源NFC设备在第一持续时间T1之后在第三时间点t3生成下一个通告脉冲P2a。同时地,在第三时间点t3,邻近有源NFC设备在第二持续时间T2之后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P2b。第一有源NFC设备和邻近有源NFC设备在其各自的天线处测量电气特性。第一有源NFC设备因此检测到相对之前的通告脉冲P1a的幅度的幅度差Δ1。邻近有源NFC设备检测到通告脉冲P2b与P1b之间的第二幅度差Δ2。因此,两个设备均检测到发生了冲突。两个设备均意识到有源NFC设备在范围内。
随后,第一有源NFC设备在随机生成的时间跨度T_rand3之后采用有源模式。邻近有源NFC设备在随机生成的时间跨度T_rand4之后采用有源模式。在时间跨度T_rand3、T_rand4期间,各个有源设备在场检测模式中监测是否检测到外部磁场。选择最短时间跨度T_rand3、T_rand4的设备(在此为第一有源NFC设备)是开始激活(即,进入有源模式)的设备。只要由已选择较长时间跨度T_rand4的对等设备(在此为邻近有源NFC设备)检测到激活序列,邻近有源NFC设备就被防止生成其自身的激活序列。
图5示出了对于图1和图3的实施例的时序图。从上到下描绘了第一有源NFC设备内的时序、邻近有源NFC设备内的时序以及这两个设备之间的接近度。
第一有源NFC设备在第一时间点t1生成通告脉冲P1a。第一有源NFC设备处于其场检测模式中,在此期间,该第一有源NFC设备扫描外部通告脉冲并且还生成其自身的通告脉冲P1a、P2a。邻近有源NFC设备也处于其场检测模式中,扫描外部通告脉冲并且可选地生成自身的通告脉冲,类似于第二时间点t2的脉冲P1b。
这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小到可以检测到通告脉冲的点。在所描绘的示例中,情况为在10cm的距离处。在第三时间点t3,第一有源NFC设备生成通告脉冲P2a,该通告脉冲被邻近有源NFC设备检测到。一旦检测到,邻近有源NFC设备就立即采用其有源模式。在第四时间点t4,邻近有源NFC设备发送通知脉冲Pn,该通知脉冲由仍处于其场检测模式中的第一有源NFC设备检测到。随即,第一有源NFC设备也采用其有源模式。现在,两个设备均准备好通过例如使用ISO 18092协议来开始遗留NFC传输。根据这个协议,如在图5中所描绘的,该第一有源NFC设备起对等发起方的作用,而该邻近有源NFC设备起对等目标方的作用。
图6示出了针对图1和图3的实施例的另一个时序图。图6的简图对应于图5的简图,除了以下描述的区别。
只要邻近有源NFC设备检测到由第一有源NFC设备在第三时间点t3生成的通告脉冲P2a,该邻近有源NFC设备就变为主动采用其有源模式。该邻近有源NFC设备立即开始与第一有源NFC设备进行交换,该邻近有源NFC设备由此充当对等发起方。第一有源NFC设备在第五时间点t5检测这个通信发起并且随后采用有源模式并变为对等目标方。
图7示出了所提出的电路安排的实施例示例。所描绘的用于有源NFC设备的电路安排包括接收器部件REC、天线驱动器部件DRV、频率发生部件FRQ和控制逻辑单元CTL。接收器部件REC准备借助于连接点RFI1、RFI2连接至天线,以便在场检测模式中检测传入的通告脉冲。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准备借助于连接点RFO1、RFO2连接至天线,以便生成通告脉冲,该通告脉冲使用可连接天线被发射。频率发生部件FRQ准备生成载波频率,例如13.56MHz。控制逻辑单元CTL耦合至接收器部件REC、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和频率发生部件FRQ。控制逻辑单元CTL准备与接收器部件REC、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和频率发生部件FRQ合作来实现所提出的用于检测邻近有源NFC设备的方法。
接收器部件REC可以以唤醒接收器的形式来实现。接收器部件REC在场检测模式期间是有效的,在此模式期间,其允许传入的通告脉冲被检测。频率发生部件FRQ例如使用振荡器和锁相环从连接点OSC_IN供应的基准频率中生成载波频率。当使用锁相环时,基准频率可以与所需的载波频率不同。待连接至连接点RFO1、RFO2、RFI1、RFI2的天线可以小至50mm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可以在天线与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和接收器部件REC之间插入匹配电路。
该电路安排还包括调节器部件REG,该调节器部件准备从该电路安排外部的能源供应生成供应电压。外部能源例如是借助于连接点VSP和VDD来供应的。
图8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电路安排的第一使用场景。描绘了第一有源NFC设备D1和邻近有源NFC设备D2。在第一有源NFC设备D1与邻近有源NFC设备D2之间示出了电磁场EMF。在此场景下,第一有源NFC设备D1是移动式、便携式或固定式设备。邻近有源NFC设备D2是同样可以是便携式、移动式或固定式的附属设备。这样一对设备D1、D2可以是作为第一有源NFC设备D1的移动电话和作为邻近有源NFC设备D2的无线扬声器。该设备对还可以是膝上型计算机和智能触笔、移动电话和打印机、膝上型计算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等。第一有源NFC设备D1具有主机处理器H1和如上所述的电路安排C1。电路安排C1连接至天线A1。邻近有源NFC设备D2类似地具有主机处理器H2和如上提出的电路安排C2,该主机处理器具有用于NFC通信的遗留协议栈。此外,提供了天线A2。
图9示出了所提出的方法和电路安排的第二使用场景。在此场景下,第一有源NFC设备D1和邻近有源NFC设备D2两者被实现为可以彼此通信的附属设备。
应理解的是,关于任何一个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结合使用,并且还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或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组合(除被描述为替代方案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使用。此外,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载波信号发生电路和方法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以上未描述的等效物和修改。
参引列表
S1、S2、S3、S4、S0、S34 步骤
REC 接收器部件
DRV 天线驱动器
FRQ 频率发生部件
CTL 控制单元
REG 调节器部件
P1a、P1b、P2a、P2b 通告脉冲
Pn 通知脉冲
T_rand1、T_rand2 时间量
T_rand3、T_rand4 时间跨度
D1、D2 设备
H1、H2 主机处理器
A1、A2 天线
EMF 电磁场
C1、C2 电路安排
PS 协议栈
t 时间
t1、t2、t3、t4、t5 时间点
D、T1、T2 持续时间
RFI1、RFI2、RFO1、RFO2 连接点
OSC_IN、VDD、VSP 连接点
Δ1、Δ2 差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NFC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由被配置为生成射频场的第一有源NFC设备(D1)来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场检测模式(S1),所述场检测模式是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的低功率模式,
生成通告脉冲(S2),同时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处于所述场检测模式,
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S3),同时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处于所述场检测模式,
如果所述检查证明为肯定,则采用有源模式(S4)并且与所述邻近有源NFC设备进行通信,同时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处于所述有源模式,所述有源模式不同于所述场检测模式,所述有源模式是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比所述场检测模式需要更多处理能力的模式,
如果所述检查证明为否定,则留在所述场检测模式(S1)中并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P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D1)检测到由所述邻近有源NFC设备(D2)生成的通告脉冲(P2b),
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D1)检测到由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D1)生成的所述通告脉冲(P2a)与由所述邻近有源NFC设备(D2)生成的通告脉冲(P2b)之间的冲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生成所述另一个通告脉冲(P2a)在时间量(T_rand1,T_rand2)之后实现,所述时间量在预定界限内随机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生成通告脉冲(S2)包括同时测量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D1)的天线(A1)处的信号的至少一个电气特性(Δ1,Δ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采用所述有源模式(S4)是立即地或在随机生成的时间跨度(T_rand3,T_rand4)之后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有源模式(S4)中,生成通知脉冲(P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场检测模式(S1)中,扫描传入的通告脉冲(P1b,P2b)被使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由所述第一有源NFC设备(D1)生成的所述通告脉冲(P1a,P2a)和/或由所述邻近有源NFC设备(D2)生成的所述通告脉冲(P1b,P2b)各自包括在限定载波频率下具有限定持续时间(D)的脉冲。
9.一种用于有源近场通信NFC设备的电路装置,所述电路装置包括:
接收器部件(REC),所述接收器部件准备连接至天线(A1),以便以场检测模式检测传入的通告脉冲(P1b),
天线驱动器部件(DRV),所述天线驱动器部件准备连接至所述天线(A1),以便生成通告脉冲(P1a),
频率发生部件(FRQ),所述频率发生部件准备生成载波频率,以及
控制逻辑单元(CTL),所述控制逻辑单元耦合至所述接收器部件(REC)、所述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和所述频率发生部件(FRQ),所述控制逻辑单元(CTL)准备与所述接收器部件(REC)、所述天线驱动器部件(DRV)和所述频率发生部件(FRQ)合作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装置,进一步包括
调节器部件(REG),所述调节器部件准备从所述电路装置外部的能源供应来生成用于所述电路装置的供应电压。
11.一种有源近场通信NFC设备,包括:
用于在处于场检测模式中的同时生成通告脉冲并且同时测量所述有源NFC设备的天线处的信号的电气特性的装置,所述场检测模式是所述有源NFC设备的低功率模式;
用于检查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装置;
用于在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采用有源模式并且与邻近有源NFC设备进行通信的装置,所述有源模式是所述有源NFC设备比所述场检测模式需要更多处理能力的模式;以及
用于在不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并且在所述有源NFC设备留在所述场检测模式中的同时生成另一个通告脉冲的装置。
CN201710162228.4A 2016-07-13 2017-03-17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Active CN1076235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61620P 2016-07-13 2016-07-13
US62/361,620 2016-07-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3551A CN107623551A (zh) 2018-01-23
CN107623551B true CN107623551B (zh) 2021-08-06

Family

ID=6094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62228.4A Active CN107623551B (zh) 2016-07-13 2017-03-17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49108B2 (zh)
CN (1) CN1076235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73522A1 (en) * 2016-06-23 2017-12-28 Apple Inc. Charging System
CN115102583B (zh) * 2022-08-25 2022-10-25 北京紫光青藤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nfc通信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000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N205039816U (zh) * 2014-09-08 2016-02-17 美国博通公司 近场通信nfc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0717B1 (en) * 2004-10-29 2017-02-01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38569B2 (en) * 2006-04-13 2010-06-15 Dell Products L.P. Ultra-wideband (UWB) secure wireless device pairing and associated systems
US20080247377A1 (en) * 2007-04-06 2008-10-09 Peter Van Horn Independent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discovering wireless networks
US8819219B2 (en) * 2009-12-23 2014-08-26 Apple Inc. Efficient service advertisement and discovery i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3112412A1 (en) * 2012-01-24 2013-08-01 Secure Couture, Llc System for initiating a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using a wireless peripheral of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6198809B2 (ja) * 2012-03-20 2017-09-20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能動センサーの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干渉検出
US9660478B2 (en) * 2012-12-12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voidance of wireless charging cross connection
US9510286B2 (en) * 2013-03-27 2016-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within a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
US10075950B2 (en) * 2014-12-12 201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9871906B2 (en) * 2015-02-09 2018-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advertisement signal including shared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000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
CN205039816U (zh) * 2014-09-08 2016-02-17 美国博通公司 近场通信nfc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0338A1 (en) 2018-01-18
US9949108B2 (en) 2018-04-17
CN107623551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022B (zh) 觸控式電子裝置以及降低無線通訊信號干擾觸控感測功能的方法
KR102337619B1 (ko) 이중 프로토콜 무선 전력 시스템
US8942628B2 (e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64408B2 (en) Electroni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abled multifunctional device and method of its operation
KR20060052306A (ko) 근거리 통신 시스템을 구동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9905861B (zh) Nfc设备的检测
US9912567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NFC device with non-fixed low power polling number and NF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60033859A (ko) 카드 리더기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EP3337089B1 (en) Rf transceiver
CN107623551B (zh) 用于检测邻近有源近场通信设备的方法及电路装置
US10212576B2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903312B2 (en) Modifie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985475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595081B2 (en) Detection of NFC devices
CN112528688A (zh) 射频标签控制方法、响应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阅读器、射频标签
US20140227973A1 (en) Configuration of nfc routers for p2p communication
US7953146B2 (en)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transponder via inductive coupling
US11855713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NFC transaction
KR20070044070A (ko) 데이터 캐리어 목록화 방법
KR102594118B1 (ko) 카드를 감지하기 위한 무선 통신 장치
US11012118B2 (en) Activation of an NFC device
JP2007164801A (ja) Rfidリーダライタ及びrfidタグ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EP2365672A1 (en) Method of selecting a protocol
CN117614491A (zh) Nfc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卡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8191360A (ja) 非接触給電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