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1952B -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1952B
CN107621952B CN201710778825.XA CN201710778825A CN107621952B CN 107621952 B CN107621952 B CN 107621952B CN 201710778825 A CN201710778825 A CN 201710778825A CN 107621952 B CN107621952 B CN 107621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t device
operating system
node
control parameters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88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21952A (zh
Inventor
朱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88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21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21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1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21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1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主板上一个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系统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配置信息,可以进入BIOS进行系统硬件的设置和控制。然而,现有技术中,BIOS的进入是在操作系统加载前,电子设备的上电自检(POST,Power-On-Self-Test)过程中通过按指定按键(如Del键)进入,无法在用户熟知的操作系统下进行与BIOS的通信,交互方式不人性化,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在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与用于初始化宿主设备硬件、引导宿主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程序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所述引导程序的本地通信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通信通道传输控制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一操作;
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所述引导程序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控制参数,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二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二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在操作系统环境下将用于初始化宿主设备硬件、引导宿主设备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程序映射为对应的节点,然后实现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如此,可在操作系统环境下实现对引导程序的宿主设备硬件的设置,无需单独进入引导程序进行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浏览器实现BIOS控制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应用程序客户端实现BIOS控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作为硬件实体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另外,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提供实施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对以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重组所得的实施例、以及基于对发明所实施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不仅包括所明确记载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实施方法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关要素(例如方法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引导程序,电子设备启动后,系统自行输入的一个简短的程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初始化自身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位于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操作系统则对命令进行解释,驱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例如单用户操作系统windows等,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等。
3)节点,即设备节点,表示计算机上的设备对象,可以在OS下被管理,与驱动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相关联,通过驱动程序与计算机通信。
实施例一
作为实现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管理方法涉及步骤101至步骤102,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步骤101: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步骤102:根据引导程序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第一操作系统与引导程序的通信。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引导程序可以为BIOS或者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等,以引导程序为BIOS为例,UEFI等其它引导程序类似,现有技术中的BIOS设置是无法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统)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操作系统下,电子设备无法实现和引导程序的通信。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引导程序映射为操作系统下的节点,以在操作系统下与引导程序进行通信,进而实现对引导程序的控制,如BIOS设置等。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宿主设备对应的操作系统可以为如下情况之一:
1)安装在第一宿主设备本地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系统);
2)存储在云端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即第一宿主设备本地未安装操作系统(自身硬盘里没有操作系统),需要从云端获取。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管理方法可以由第一宿主设备实现,也即引导程序和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均为第一宿主设备,第一宿主设备在本地实现操作系统和引导程序的通信及对引导程序的控制等。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引导程序汇报自身为节点设备(即虚拟设备),如此,可安装对应该节点设备的驱动程序,进而通过对应节点设备的驱动程序实现对引导程序的节点映射,第一宿主设备将自身的控制参数,经由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控制参数的节点。
这里,上述控制参数用于控制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的工作状态;如控制电源处于节能模式、硬盘控制(如SATA,Serial ATA)、CPU控制(核心电压、超线程、虚拟化)、风扇控制(如转速/模式的控制等)等等。
将引导程序映射为第一宿主设备操作系统下的一个节点设备后,通过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引导程序的本地通信通道;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下通过浏览器的用户界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用户行界面)对映射形成的节点进行操作,以引导程序为BIOS为例,如图2-1所示;或者,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下通过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客户端的用户界面对映射形成的节点设备进行操作,以引导程序为BIOS为例,如图2-2所示;第一宿主设备响应在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上述节点的操作,通过建立的本地通信通道发送对应上述操作的控制参数给引导程序,具体地,可以将控制参数发送至引导程序中预设的memory(如预定义的mail box)进行存储,以在第一宿主设备重启时读取并应用上述控制参数,如此,实现控制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设备管理方法可以由第二宿主设备实现,也即引导程序的宿主设备为第一宿主设备,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第二宿主设备,第二宿主设备远程实现对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即远程实现在第二宿主设备的操作系统下和第一宿主设备的引导程序的通信,对第一宿主设备的引导程序进行设置等。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宿主设备中安装对应引导程序的驱动程序后,该驱动程序可提供对应该引导程序和第二宿主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网络接口,第二宿主设备通过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第一宿主设备的引导程序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道,第二宿主设备进而通过建立的网络通道将用于控制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工作状态控制参数,映射到自身的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控制参数的节点。
第二宿主设备与第一宿主设备通过上述驱动程序建立了网络通道后,用户在第二宿主设备的操作系统下通过浏览器或APP的用户界面对映射形成的节点进行操作(如图2-1、图2-2所示),进而第二宿主设备响应在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上述节点的操作,通过建立的网络通信通道发送上述控制参数给引导程序,以控制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应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通过在操作系统中将引导程序映射为节点的方式,实现操作系统与引导程序的通信,使得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下实现对引导程序的宿主设备硬件的设置,无需单独进入引导程序进行设置,使得交互方式更加人性化,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作为实现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参见图3、图4,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引导程序为BIOS为例,设备管理方法涉及步骤201至步骤204,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BIOS汇报虚拟设备,即将自身汇报成在操作系统下可被控制的虚拟硬件设备,进而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driver),通过安装的驱动程序实现用户在操作系统下对BIOS的操作及控制,具体地,如下:
步骤201: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驱动层建立与BIOS的本地通信通道。
这里,在实际实施时,电子设备通过安装的对应自身BIOS的驱动程序提供的本地接口建立与BIOS的本地通信通道。
步骤202:将电子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本地通信通道,映射到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节点。
这里,上述控制参数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硬件的工作状态;如控制电源处于节能模式、硬盘控制(如SATA,Serial ATA)、CPU控制(核心电压、超线程、虚拟化)、风扇控制(如转速/模式的控制等)等等。
在实际实施时,上述操作系统可以为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windows系统(如windows XP、windows 7),当然还可以为其它操作系统,如Linux系统。电子设备将BIOS映射为自身操作系统下的节点设备,进而可使用户在自身熟知的操作系统环境中对节点进行操作,进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硬件的控制等。
步骤203:加载映射有所述节点的用户界面,通过用户界面接收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实施时,映射有所述节点的用户界面可以为浏览器的用户界面或者为应用程序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也即用户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并转至对应网址或打开应用程序客户端,读取节点信息(节点名称、状态等相关参数),或对上述节点进行操作,如进行控制参数的修改及设置等。
步骤204:基于接收到的操作,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给BIOS存储,以实现通过BIOS控制电子设备的硬件。
这里,电子设备通过安装的上述驱动程序提供的本地接口,发送携带自身的硬件控制参数的控制信息给BIOS进行存储,以在电子设备重启时,BIOS读取上述硬件控制参数并基于该硬件控制参数进行参数设置及修改。
实施例三
作为实现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的一个可选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引导程序的设置或控制,以引导程序为BIOS为例,首先,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汇报虚拟设备,即将自身汇报成在操作系统下可被控制的虚拟硬件设备,并安装对应的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可为BIOS提供网络协议栈,即提供网络接口,使得进而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可通过驱动程序提供的网络接口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结合图5、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301: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之间的网络通道。
步骤302:通过建立的网络通道,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至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控制参数的节点。
这里,上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参数为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硬件工作状态的控制参数;如控制电源处于节能模式、硬盘控制(如SATA)、CPU控制(核心电压、超线程、虚拟化)、风扇控制(如转速/模式的控制等)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本步骤中提到的控制参数为对第一电子设备进行BIOS设置前,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参数。
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为windows系统,如windows XP系统、windows 7系统。
步骤303:通过应用程序客户端或网页浏览器,加载映射有所述节点的用户界面。
这里,在实际实施时,映射有所述节点的用户界面可以为浏览器的用户界面或者为应用程序客户端的用户界面,也即用户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并转至对应网址或打开应用程序客户端,读取节点信息(节点名称、状态等相关参数),或对上述节点进行操作,如进行控制参数的修改及设置等。
步骤304:通过用户界面接收用户针对节点的操作。
步骤305:基于接收的操作,发送相应的控制参数给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
步骤306: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存储接收的控制参数,以在设备重启时读取存储的控制参数。
应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对应的驱动程序将BIOS映射成第二电子设备操作系统下用户界面上的节点设备,如此,用户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BIOS的远程控制,用户无需单独进入BIOS进行设置,交互方式更加人性化,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所述引导程序的本地通信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通信通道传输控制参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一操作;
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所述引导程序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控制参数。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二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二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作为硬件实体的一个示例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1、存储介质62以及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63;所述处理器61、存储介质62以及外部通信接口63均通过总线6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设备管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对于本发明所述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所述引导程序的本地通信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通信通道传输控制参数。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一操作;
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所述引导程序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控制参数。
上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二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二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通道发送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与所述引导程序的本地通信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一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一操作;
通过所述本地通信通道,发送对应所述第一操作的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建立所述引导程序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通道;
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节点的操作,通过所述网络通道传输对应所述操作的控制参数,包括: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第二用户界面接收的针对所述节点的第二操作;
通过所述网络通道,发送对应所述第二操作的控制参数给所述引导程序,以控制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
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在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形成对应引导程序的节点;
根据引导程序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映射所述节点使用的通道,进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与所述引导程序的通信;
其中,所述引导程序用于初始化第一宿主设备的硬件,引导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启动对应的操作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将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经由所述第一宿主设备的驱动层,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时实现: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宿主设备为第二宿主设备,
通过所述第一宿主设备到所述第二宿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将所述第二宿主设备的控制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中,形成包括所述控制参数的所述节点。
CN201710778825.X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621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825.XA CN107621952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825.XA CN107621952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1952A CN107621952A (zh) 2018-01-23
CN107621952B true CN107621952B (zh) 2021-01-15

Family

ID=6108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8825.XA Active CN107621952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2195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39160B (en) * 2003-12-31 2005-09-01 Jade Quantum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boo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in WAN based on IP technique
CN101634960A (zh) * 2008-07-23 2010-01-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bios参数及重新生成校验和的方法
CN103136018A (zh) * 2011-12-05 2013-06-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5824652A (zh) * 2015-01-08 2016-08-03 深圳市祈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系统下直接更改bios设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02621A (zh) * 2015-12-09 2016-02-0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实现服务器BIOS Setup恢复初始值的方法
CN106445528B (zh) * 2016-09-27 2020-05-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配置bios的setup选项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06905B (zh) * 2016-10-10 2020-08-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服务器的bios的setup选项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1952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9426B2 (en) Cached credentials for offline domain join and login without local access to the domain controller
US10514930B2 (en) Setting a startup parameter and controlling startup of a mainboard
JP4738534B2 (ja) 複数のブート可能装置間のブートネゴシエーション
US845295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uilding system images and split booting
CN107463388B (zh) 一种uefi无盘启动方法
JP2006252547A (ja) 携帯可能なソフトウエアの応用方法
CN107391193A (zh) 一种客户端、配置服务器的系统和方法
US10127050B2 (en) Efficient booting system
US11042393B2 (en) Priming virtual machines in advance of user login in virtual desktop environments
CN111367722B (zh) 一种虚拟机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99335A1 (zh) 服务器部件固件升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326908B1 (ko) 가상 환경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 장치
CN107621952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716753B (zh) 云主机的初始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6025656A (ja) Ipアドレスの帯域外設定
US201401367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a storage array
CN108829407B (zh) 电子设备的系统引导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0851A (zh) 虚拟机验证信息的重置方法、装置、宿主机和存储介质
US9503320B2 (en) Operation image manager
CN116339761B (zh) 一种自动化构建镜像模板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设备
CN104156282A (zh) 一种备份系统镜像文件的系统及方法
KR20140031208A (ko) 이동 통신 장치의 콘텐츠를 수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365756B (zh) 一种访问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1703B (zh) 一种硬件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TWI709081B (zh) 電子裝置及其快速開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