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7161B - 高血压舒缓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血压舒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7161B
CN107617161B CN201610550822.6A CN201610550822A CN107617161B CN 107617161 B CN107617161 B CN 107617161B CN 201610550822 A CN201610550822 A CN 201610550822A CN 107617161 B CN107617161 B CN 107617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energy density
width
acti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08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7161A (zh
Inventor
张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Resonant Waves Resear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Resonant Waves Resear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Resonant Waves Research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Resonant Waves Research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5508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7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7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7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7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7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用高血压舒缓系统,其包括设定有频率作用控制模式的电能波产生器。频率作用控制模式包括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及复数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使电能波产生器在一作用时程中依据频率作用控制模式而分别在每一单频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一单频电能波及在每一多频调变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多频电能波,以该单频电能波及多频电作用于一患有高血压病症的病患,以舒缓该病患的高血压。

Description

高血压舒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高血压舒缓系统,尤指一种可以对高血压患者做有效舒缓与改善的共振波配方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续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95百分比左右,为高血压族群中最多的一群。医学界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发原因与遗传及生活环境因子(如饮食中的加工食品)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加工食品因要增添风味,多半会加入许多盐分,以致造成摄取钠过量而引发高血压慢性病。钠是矿物质的一种,同时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旦饮食摄取过多的钠,则会使人体血压上升。许多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饮食中食盐(如氯化钠)的摄取量与血压值有着明显极大的关联性,因此,医学界普遍都已经认定,摄取过多的食盐确实是造成人体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例如糖尿病;或是其他疾病)所引发的血压升高情事。
迄今为止,高血压是一种被认为是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之一,故而需要做药物的控制治疗,只要药物运用控制得当,即可获得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可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于减轻病症不适、延缓病情进展、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具有一定的实质作用。
话虽如此,无论是西医或是中医的高血压治疗方法,皆是属于一种侵入式的对抗疗法,因此,在长期服药治疗之下,难免会有伤及肾脏的副作用产生。为解决此一医疗技术的盲点,目前已有许多相关业者利用共振波来治疗与缓解慢性疾症。虽然已知共振波技术已经知道可将电能波导入人体,以与人体的生理频率产生共振而达到特定病症的缓解效果。然而,对于治疗高血压慢性病而言,目前已知的共振波技术或研究,尚未有利用共振波技术来完整地建构出一套可以有效舒缓并改善高血压的共振波频率治疗配方,因此,如何开发出一套可以舒缓并可改善高血压的共振波频率治疗技术实已成为相关产业界所急欲解决与挑战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生物共振波对于人体疾病的治疗或生理舒缓有极大的可能疗效,本发明人长期积极努力研究各种病症或生理状态所需的电能波,以期找出较佳的治疗或舒缓的共振波频率组合及其所产生的能量波组合,并将之具体实现,经实作与实验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在此之前已陆续申请了数件发明专利,也已有获准专利。因鉴于生物共振波对于人体疾病的治疗有着极大的可能疗效,而已知技术中尚未有一套应用于舒缓人体高血压的电能波频率配方,故本发明人积极努力研发,经实作与实验,终而研发出可以有效舒缓高血压病症的电能波频率配方。本发明所达成的功效,在上述习用结构均无法有效具体达成,为确保本发明的合法权益,因此依法具文提出专利申请。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血压舒缓系统,主要是通过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电能波作用于人体,除了可对高血压患者做有效的舒缓与改善之外,并可进一步的有效控制人体的血压值。达成本发明主要目的的技术手段,包括设定有一频率作用控制模式的电能波产生器,依据频率作用控制模式产生电能波,通过电能波作用于患有高血压病症的病患,以舒缓病患的高血压。频率作用控制模式包括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及复数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电能波产生器于作用时程中在每一单频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单频电能波及在每一多频调变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多频电能波。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的电能波的频率分别不同,且自作用时程起始至结束,其频率依序逐渐减小。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选自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及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其中一种,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频率渐减调变时段中控制该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减的分布;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频率渐增调变时段中控制该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增的分布;该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中控制电能波于预定频宽内做渐增频率与渐减频率的一增与一减的交错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运作的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能波产生器的功能方块实施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单频扫描模式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在线性时间轴的分布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在环形时间轴的分布实施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使用共振波前后的血压值对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使用共振波三个月后的血压平均值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使用共振波前后的血压高低压差对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能波产生器;11:控制单元;12:操作界面;13:资料库;14:电能波输出单元;140:电极片组;15: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整体的技术特征与达成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请配合参看图1~4所示,主要由电能波产生器10(即共振波产生器)来产生用以舒缓高血压病患的高血压的电能波(即共振波)。电能波产生器10设定有一频率作用控制模式。此频率作用控制模式包括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及复数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使电能波产生器10在一作用时程中依据频率作用控制模式而分别在每一单频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一单频电能波及在每一多频调变作用时段中控制发射多频电能波,以该单频电能波及多频电作用于一患有高血压病症的病患,以舒缓该病患的高血压,其中,该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电能波的频率分别不同,且自作用时程起始至结束,其频率依序逐渐减小。每一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选自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及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至少其中一种,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为控制该多频电能波在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减的分布;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为控制该多频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增的分布;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为控制该多频电能波在一预定频宽内做渐增频率与渐减频率的一增与一减的交错分布。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单频作用时段与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时间相对于整个作用时程的时间比例分别约为42.39%及57.61%;至于多频调变作用时段中的频率渐减调变时段、频率渐增调变时段及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所占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时间比例分别约为30.23%、43.91%及25.86%。
再请参看图1~2所示为电能波产生器10的具体实施例架构,包括一控制单元11、一操作界面12、一用以储存与每一频率作用时段的每一频率相应的频谱资料及调变参数的资料库13、一电能波输出单元14及一显示单元15。电能波输出单元14包含一用以贴覆于人体上的电极片组140。上述控制单元11(如微控制器与驱动电路的组合)用以在各频率作用时段依序读取资料库13中的频谱资料及调变参数,进而驱使电能波输出单元14依序在每一频率作用时段产生相应的电能波。具体的,上述控制单元11可受操作界面12所产生的指令讯号的触发而读取资料库13中的相关频谱资料及调变参数,再输出与频率作用时段的频率及能量密度相应的驱动讯号来控制电能波输出单元14(如弱电脉冲产生电路)的通或断,使电能波输出单元14产生所需频率的电能波。显示单元15用以显示操作或是运作等状态的画面。电能波输出单元14可以输出特定频率的电能波。电极片组140则可将电能波传导至人体,用以使电能波输出单元14与人体之间形成电能波循环的回路。此外,本发明电能波输出单元14的实施形态并不以弱电脉冲产生电路为限,电能波输出单元14亦可以是一种发光装置或是音频播放装置,而得以让本发明电能波产生器10发出特定频率的光或音频等形式的电能波。
请参看图4所示,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的频率作用控制模式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为使电能波产生器10依据频率作用控制模式而控制自第一至第九顺序输出包括有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及复数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九个频率作用时段的电能波。其中,频率作用控制模式中在第一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的能量密度分别由第一至第四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一至第四能量密度(ED),第一能量密度介于2.47~6.19之间,较佳为4.95;第二能量密度介于2.51~6.28之间,较佳为5.02;第三能量密度介于2.49~6.24之间,较佳为4.99;第四能量密度介于2.46~6.16之间,较佳为4.92。在第二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五至第十一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五至第十一能量密度(ED),第五能量密度介于2.52~6.29之间,较佳为5.03;第六能量密度介于2.36~5.89之间,较佳为4.71;第七能量密度介于2.90~7.25之间,较佳为5.80;第八能量密度介于2.34~5.85之间,较佳为4.68;第九能量密度介于2.34~5.85之间,较佳为4.68;第十能量密度介于2.31~5.78之间,较佳为4.63;第十一能量密度介于2.28~5.70之间,较佳为4.56。在第三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十二至第十七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十二至第十七能量密度(ED),第十二能量密度介于2.23~5.58之间,较佳为4.46;第十三能量密度介于2.37~5.93之间,较佳为4.75;第十四能量密度介于2.79~6.98之间,较佳为5.58;第十五能量密度介于2.89~7.21之间,较佳为5.77;第十六能量密度介于2.21~5.51之间,较佳为4.41;第十七能量密度介于2.77~6.92之间,较佳为5.54。在第四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十八至第二十三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十八至第二十三能量密度(ED),第十八能量密度介于2.17~5.42之间,较佳为4.34;第十九能量密度介于2.57~6.41之间,较佳为5.13;第二十能量密度介于2.81~7.02之间,较佳为5.61;第二十一能量密度介于2.14~5.36之间,较佳为4.29;第二十二能量密度介于2.48~6.21之间,较佳为4.97;第二十三能量密度介于2.43~6.07之间,较佳为4.86。在第五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二十四至第二十八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二十四能量密度(ED)至第二十八能量密度(ED),第二十四能量密度介于2.29~5.73之间,较佳为4.58;第二十五能量密度介于2.18~5.46之间,较佳为4.37;第二十六能量密度介于2.46~6.15之间,较佳为4.92;第二十七能量密度介于1.90~4.75之间,较佳为3.80;第二十八能量密度介于1.85~4.63之间,较佳为3.70。在第六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三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二十九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三能量密度(ED),第二十九能量密度介于2.08~5.20之间,较佳为4.16;第三十能量密度介于1.41~3.53之间,较佳为2.83;第三十一能量密度介于1.33~3.33之间,较佳为2.67;第三十二能量密度介于0.99~2.47之间,较佳为1.97;第三十三能量密度介于2.05~5.13之间,较佳为4.10。在第七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三十四至第三十五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三十四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五能量密度(ED),第三十四能量密度介于1.45~3.62之间,较佳为2.90;第三十五能量密度介于1.39~3.48之间,较佳为2.78。在第八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三十六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七能量密度(ED),第三十六能量密度介于1.39~3.48之间,较佳为2.78;第三十七能量密度介于1.45~3.62之间较佳为2.90。于第九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电能波分别由第三十八至第三十九频率所依序连续产生的第三十八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九能量密度(ED),第三十八能量密度介于1.79~4.48之间,较佳为3.59;第三十九能量密度介于1.41~3.52之间,较佳为2.82。
本发明所研发频率及能量密度的输出控制,其数值的对应关系,如同本发明人在先前所采用的能量密度运算公式所计算出,而将之以数值方式具体地呈现,为便于审查员或本发明领域具通常知识者能具体理解,而能量密度运算公式具体为下式所示:
Energy Density(ED)=
Log10(Freq.×Duty Cycle(D%)×(2Width+1)×Total Time(TT)+1)
亦即,能量密度(ED)=log10〔频率(Freq.)×工作周期发射率(D%)×(2扫描宽度(Width)+1)×该时段作用时间(TT)+1〕。举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中的第一频率为例,假设当第一频率Freq.=18122hz,工作周期发射率D%=70%,扫描宽度(即频宽)Width=0,该时段作用时间TT=7秒(sec),依据能量密度计算公式:ED=log10(18122×70%×(2×0+1)×7+1)=4.95,因此,通过前述计算式便可具体获得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中的第一频率的能量密度ED=4.95。另外,本发明所称的能量密度ED虽无具体的单位,却有着实质的意义,即代表“总发送能量”的意思,当频率越高,则其电压(电流)切换的次数越多,故愈耗能。如再乘上时间,则表示持续能量期间为何。此能量密度ED值已考虑所有发送参数,亦即,可以代表发送行为;若每一个参数变动太大,则能量密度ED也会跟着改变,若超出所订出的能量密度ED范围,则效能也就跟着改变。
请配合参看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能波为一种方波。前述D为工作周期(Dutycycle),T为单频的作用时间,D%为工作周期发射率。本发明设定每一工作周期(Dutycycle)中电能波发射率皆为70%。换言之,U为70%的部分,代表为正电位的方波输出。另外,V则为30%的部分,代表为关闭状态的0电位。另外,P则代表为一个作用频率Pluse Rate(hz),P=1/(U+V),T代表一个频率的作用时间,TT则为复数个频率作用时段的总合。图表1中正规化的百分比,于是加总全程的ED之后,某一个作用频率时段(level)的ED所占全程ED的比例。
请配合参看图4所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输出作用的控制的更具体实施例包括第一至第九频率作用时段(level)分述如下。第一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一至第四频率的作用,第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一频率(freq)介于18100hz~1813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秒;第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二频率(freq)介于9990hz~1010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5秒;第三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频率(freq)介于7340hz~736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9秒;第四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四频率(freq)介于4990hz~501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4秒。
第二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五至第十一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即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五频率(freq)介于2100hz~213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36秒;第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六频率(freq)介于2110hz~21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5秒;第七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七频率(freq)介于2000hz~2015hz 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30秒;第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八频率(freq)介于1860hz~188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7秒;第九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九频率(freq)介于1845hz~185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7秒;第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十频率(freq),介于1540hz~156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9秒;第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十一频率组(freq)介于1230hz~124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2秒。
第三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十二至第十七频率的作用,其中,第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十二频率(freq)介于870hz~89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7秒;第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即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第十三频率(freq)介于860~88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46秒;第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十四频率(freq)介于800hz~8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45秒;第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十五频率(freq)介于770hz~78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57秒。第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十六频率(freq)介于745hz~76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9秒;第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十七频率(freq)介于720hz~74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45秒。
第四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十八至第二十三频率的作用,其中,第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十八频率(freq)介于605hz~6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51秒;第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即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第十九频率(freq)介于590~61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5hz,作用时间(TT)为54秒;第二十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频率(freq)介于535~56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57秒;第二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二十一频率(freq)介于515~53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53秒;第二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即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二频率(freq)介于480~49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4hz,作用时间(TT)为55秒;第二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即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三频率(freq)介于455~47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3hz,作用时间(TT)为56秒。
第五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八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二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即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四频率(freq)介于295~31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60秒;第二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即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五频率(freq)介于155~17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69秒;第二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第二十六频率(freq)介于135~15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6hz,作用时间(TT)为65秒;第二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二十七频率(freq)介于120~13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2秒;第二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二十八频率(freq)介于90~11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6秒。
第六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三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二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即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二十九频率(freq)介于10~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105秒;第三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频率(freq)介于5~5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06秒;第三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一频率(freq)介于4~1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10秒;第三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二频率(freq)介于1~6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33秒;第三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即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三十三频率(freq)介于25~4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8hz,作用时间(TT)为72秒。
第七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三十四至第三十五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三十四频率作用方式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四频率(freq)介于5~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第三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五频率(freq)介于5~1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
第八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三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六频率(freq)介于5~8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第三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即单频段的控制),第三十七频率(freq)介于6~1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
第九频率作用时段(level)包括第三十八至第三十九频率的作用,其中,第三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即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三十八频率(freq)介于15~28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8hz,作用时间(TT)为36秒;第三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即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第三十九频率(freq)介于24~3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12秒。
请配合参看图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第一频率作用时段增加二个接续在第四频率之后的第四十至第四十一频率所连续产生的第四十能量密度(ED)至第四十一能量密度(ED),第四十能量密度介于2.44~6.10之间(较佳为4.88),第四十一能量密度介于2.43~6.07之间(较佳为4.86)。在第二频率作用时段增加接续在第十一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二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二能量密度(ED),该第四十二能量密度介于2.25~5.63之间(较佳为4.51)。在第三频率作用时段增加接续在第十七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三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三能量密度(ED),第四十三能量密度介于2.49~6.22之间(较佳为4.98)。在第四频率作用时段增加接续在第二十三频率之后的第四十四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四能量密度(ED),第四十四能量密度介于2.63~6.58之间(较佳为5.26)。在第五频率作用时段增加接续在第二十八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五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五能量密度(ED),第四十五能量密度介于1.97~4.93之间(较佳为3.94)。
请配合参看图5所示,第四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第四十频率(freq)介于4100~425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6秒。第四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第四十一频率(freq)介于3600~368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8秒。第四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第四十二频率(freq)介于1030~106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4秒。第四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第四十三频率(freq)介于700~72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3hz,作用时间(TT)为48秒。第四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第四十四频率(freq)介于430~450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60秒。第四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第四十五频率(freq)介于80~95hz之间,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78秒。
本发明的单频扫描模式,即为一个能量密度产生时段内皆以固定的频率作用,一直到该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结束为止;以第一能量密度产生时段为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频率的基底频率为18130.3hz,那么在第一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的作用频率皆为固定的18130.3hz,直到频率作用时间达到7秒为止,于此,即可进入下一个能量密度产生时段(如第二能量密度产生时段),以此类推,而且由于单频扫描模式并无频率变动的范围值,因此,扫描宽度(即频宽)为0hz;亦即,单频扫描模式所输出的电能波即为本发明上述的单频段电能波。
本发明的扫描递减模式的频率值变化计算方式为:第一个输出频率为基底频率Fn加扫描宽度m;第二个输出频率为第一个输出频率减去一个调变量(如1hz),当下一个输出频率等于基底频率Fn时,则下一个输出频率则为最后一个输出频率。如图5所示,举第五能量密度产生时段为例,第五频率的基底频率为2127.2hz,扫描宽度(Width)为1hz,依据上式可求得在第五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的频率数量为2个,频率的输出顺序则分别为2128.2hz及2127.2hz,每一单频作用时间为18秒,2个频率的总作用时间(TT)为36秒,亦即TT=(M+1)*T;换言之,以上频率为本发明第五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的多频段调变电能波的实际调变频率顺序。
本发明的扫描递增模式的频率值变化计算方式为:第一个输出频率为基底频率Fn减扫描宽度m;第二个输出频率为第一个输出频率加一个调变量(如1hz),当下一个输出频率等于基底频率Fn时,则下一个输出频率则为最后一个输出频率。如图5所示,举第十九能量密度产生时段为例,第十九频率的基底频率为603.4hz,扫描宽度(Width)为5hz,依据上式可求得在第十九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的频率数量为6个,至于频率的输出顺序则分别为598.4hz、599.4hz、600.4hz、601.4hz、602.4hz及603.4hz,每一单频作用时间为9秒,6个频率的总作用时间(TT)为54秒,亦即TT=(M+1)*T;换言之,以上频率为本发明第十九频率的多频段调变电能波的实际调变频率顺序。
本发明的扫描收敛模式的频率值变化计算方式为:第一个输出频率为基底频率Fn加扫描宽度m;第二个输出频率为基底频率Fn减去扫描宽度m;第三个输出频率为第一个输出频率减去一调变量(如一个扫描宽度1hz);第四个输出频率为第二个输出频率加一调变量(如1hz),以此类推,当下一个输出频率等于基底频率时,则下一个输出频率则为最后一个输出频率;如图5所示,举第七能量密度产生时段为例,第七频率为2010.9hz,扫描宽度(Width)为7hz,依据上式可求得频率数量为15个,至于频率的输出顺序则分别为2003.9hz、2017.9hz、2004.9hz、2016.9hz、2005.9hz、2015.9hz、2006.9hz、2014.9hz、2007.9hz、2013.9hz、2008.9hz、2012.9hz、2009.9hz、2011.9hz及2010.9hz,每一频率的作用时间为2秒,15个频率的总作用时间(TT)为30秒,亦即TT=(2M+1)*T;换言之,以上频率为本发明第七能量密度产生时段的多频段调变电能波的实际调变频率顺序。
图6所示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的能量密度在线性时间轴的分布示意,其中,图6所示的上限代表本发明能量密度在上述时间轴的上限范围;下限则代表本发明能量密度在上述时间轴的下限范围。图7所示则为本发明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能量密度在环形时间轴的分布示意,其中,中央部位则为本发明在上述时间轴的能量密度平均的分布范围。
承上所述,请参看图4所示的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1~4时间顺序;第二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9~15时间顺序;第三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19~24时间顺序;第四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29~34时间顺序;第五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39~43时间顺序,第六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47~51时间顺序;第七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54~55时间顺序;第八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57~58时间顺序;第九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60~61时间顺序。本实施例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除了具备上述频率作用时段之外,更包含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此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分别介置于每二个相邻的频率作用时段之间,电能波产生器10依据每一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产生不同的频率,并将其频率滤除而使每一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中为无能量密度,如图4所示的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则依序分布于第5~8时间顺序、第16~18时间顺序、第25~28时间顺序、第35~38时间顺序、第44~46时间顺序、第52~53时间顺序、第56时间顺序及第59时间顺序。
再请参看图5所示的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的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1~6时间顺序;第二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9~16时间顺序;第三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19~25时间顺序;第四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29~35时间顺序;第五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39~44时间顺序,第六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47~51时间顺序;第七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54~55时间顺序;第八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57~58时间顺序;第九频率作用时段位于第60~61时间顺序。本实施例高血压舒缓共振波频率配方除了具备上述频率作用时段之外,更包含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此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分别介置于每二个相邻的频率作用时段之间,电能波产生器10依据每一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产生不同的频率,并将其频率滤除而使每一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中为无能量密度,如图5所示的八个无能量密度作用时段则依序分布于第7~8时间顺序、第17~18时间顺序、第26~28时间顺序、第36~38时间顺序、第45~46时间顺序、第52~53时间顺序、第56时间顺序及第59时间顺序。
请参看图8~10所示,为本发明针对高血压患者所做的临床实验例,本实验例共用2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共振波治疗的临床实验。由图8所示得知,在使用共振波三个月前后的高血压降幅相当显著。并由图9比对得知,在使用共振波前的收缩压平均值为138.7mmhg,舒张压平均值为80.5mmhg;在使用共振波后三个的收缩压平均值为128.7mmhg,舒张压平均值为77.9mmhg。再由图10所示得知,收缩压平均改变量为-10.1mmhg,舒张压平均改变量为-2.6mmhg;另,使用共振波前的高低压差为58.3mmhg,至于在使用共振波后三个月的高低压差则降至50.8mmhg。可见,本发明确实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舒缓与改善疗效。此外,必须说明的是,血压在医学的领域也会参考高低压差的缩小(即本身的收缩压-舒张压),再请参见图10所示,上述高低压差愈大,则代表心血管风险愈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举依据下列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容、特征以及其精神而为的其他变化的等效实施,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本发明所具体界定于权利要求的结构特征,未见于同类物品,且具实用性与进步性,已符合发明专利要件,因此依法具文提出申请,谨请审查员依法核予专利,以维护本申请人合法的权益。

Claims (10)

1.一种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能波产生器,该电能波产生器设定有一频率作用控制模式,该频率作用控制模式包括复数个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及复数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该电能波产生器在一作用时程中依据该频率作用控制模式而分别在每一单频作用时段的控制中发射一单频电能波及在每一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中发射多频电能波,以该单频电能波及该多频电能波作用于一患有高血压病症的病患,以舒缓该病患的高血压;每一个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控制选自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及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至少其中一种;该频率渐减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该频率渐减调变时段中控制该多频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减的分布;该频率渐增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该频率渐增调变时段中控制该多频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频率渐增的分布;该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的控制为在该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中控制该多频电能波于一预定频宽内做渐增频率与渐减频率的一增与一减的交错分布;其中,该单频电能波及该多频电能波分别具有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的计算公式为:能量密度(ED)=log10〔频率(Freq.)×工作周期发射率(D%)×(2扫描宽度(Width)+1)×该时段作用时间(TT)+1〕;该频率作用控制模式的控制选自由第一至第九的九个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之中的至少二个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该第一至第九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电能波的能量密度与对应的频率依序分别为2.47~6.28与4990~18135hz、2.28~7.25与1230~2130hz、2.21~7.21与720~890hz、2.14~7.02与455~620hz、1.85~6.15与90~310hz、0.99~5.20与1~55hz、1.39~3.62与5~20hz、1.39~3.62与5~15hz及1.41~4.48与15~35hz。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单频作用时段与该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时间相对于整个该作用时程的时间比例分别为42.39%及57.61%,该多频调变作用时段中的该频率渐减调变时段、该频率渐增调变时段及该频率增减交错调变时段所占该多频调变作用时段的时间比例分别为30.23%、43.91%及25.8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一至第四频率所分别产生的第一至第四能量密度(ED),第一能量密度为2.47~6.19及该第一频率为18100~18135hz,第二能量密度为2.51~6.28及第二频率为9990~10100hz,第三能量密度为2.49~6.24及第三频率为7340~7360hz,第四能量密度为2.46~6.16及第四频率为4990~5010hz;该第二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五至第十一频率所分别产生的第五至第十一能量密度(ED),第五能量密度为2.52~6.29及第五频率为2100~2130hz,第六能量密度为2.36~5.89及第六频率为2110hz~2120hz,第七能量密度为2.90~7.25及第七频率为2000~2015hz,第八能量密度为2.34~5.85及第八频率为1860~1880hz,第九能量密度为2.34~5.85及第九频率为1845~1855hz,第十能量密度为2.31~5.78及第十频率为1540~1560hz,第十一能量密度为2.28~5.70及第十一频率为1230~1245hz;该第三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十二至第十七频率所分别产生的第十二至第十七能量密度(ED),第十二能量密度为2.23~5.58及第十二频率为870~890hz,第十三能量密度为2.37~5.93及第十三频率为860~880hz,第十四能量密度为2.79~6.98及第十四频率为800~820hz,第十五能量密度为2.89~7.21及第十五频率为770~785hz,第十六能量密度为2.21~5.51及第十六频率为745~765hz,第十七能量密度为2.77~6.92及第十七频率为720~740hz;该第四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十八至第二十三频率所分别产生的第十八至第二十三能量密度(ED),第十八能量密度为2.17~5.42及第十八频率为605~620hz,第十九能量密度为2.57~6.41及第十九频率为590~610hz,第二十能量密度为2.81~7.02及第二十频率为535~560hz,第二十一能量密度为2.14~5.36及第二十一频率为515~535hz,第二十二能量密度为2.48~6.21及第二十二频率为480~495hz,第二十三能量密度为2.43~6.07及第二十三频率为455~475hz;该第五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八频率所产生的第二十四能量密度(ED)至第二十八能量密度(ED),第二十四能量密度为2.29~5.73及第二十四频率为295~310hz,第二十五能量密度为2.18~5.46及第二十五频率为155~170hz,第二十六能量密度为2.46~6.15及第二十六频率为135~150hz,第二十七能量密度为1.90~4.75及第二十七频率为120~135hz,第二十八能量密度为1.85~4.63及第二十八频率为90~110hz;该第六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二十九至第三十三频率所产生的第二十九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三能量密度(ED),第二十九能量密度为2.08~5.20及第二十九频率为10~20hz,第三十能量密度为1.41~3.53及第三十频率为5~55hz,第三十一能量密度为1.33~3.33及第三十一频率为4~15hz,第三十二能量密度为0.99~2.47及第三十二频率为1~6hz,第三十三能量密度为2.05~5.13及第三十三频率为25~45hz;该第七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三十四至第三十五频率所产生的第三十四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五能量密度(ED),第三十四能量密度为1.45~3.62及第三十四频率为5~20hz,第三十五能量密度为1.39~3.48及第三十五频率为5~15hz;该第八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频率所产生的第三十六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七能量密度(ED),第三十六能量密度为1.39~3.48及第三十六频率为5~8hz,第三十七能量密度为1.45~3.62及第三十七频率为6~15hz;该第九频率作用时段的控制所产生的该电能波由第三十八至第三十九频率所产生的第三十八能量密度(ED)至第三十九能量密度(ED),第三十八能量密度为1.79~4.48及第三十八频率为15~28hz;第三十九能量密度为1.41~3.52及第三十九频率为24~35hz。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能量密度为4.95,该第二能量密度为5.02,该第三能量密度为4.99,该第四能量密度为4.92,该第五能量密度为5.03,该第六能量密度为4.71;该第七能量密度为5.80,该第八能量密度为4.68,该第九能量密度为4.68,该第十能量密度为4.63,该第十一能量密度为4.56;该第十二能量密度为4.46,该第十三能量密度为4.75,该第十四能量密度为5.58,该第十五能量密度为5.77,该第十六能量密度为4.41,该第十七能量密度为5.54,该第十八能量密度为4.34;该第十九能量密度为5.13,该第二十能量密度为5.61,该第二十一能量密度为4.29,该第二十二能量密度为4.97;该第二十三能量密度为4.86,该第二十四能量密度为4.58,该第二十五能量密度为4.37,该第二十六能量密度为4.92,该第二十七能量密度为3.80,该第二十八能量密度为3.70,该第二十九能量密度为4.16,该第三十能量密度为2.83,该第三十一能量密度为2.67,该第三十二能量密度为1.97;该第三十三能量密度为4.10,该第三十四能量密度为2.90,该第三十五能量密度为2.78,该第三十六能量密度为2.78,该第三十七能量密度为2.90,该第三十八能量密度为3.59,该第三十九能量密度为2.8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秒;该第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5秒;该第三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9秒;该第四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4秒,在该第二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36秒;该第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5秒,该第七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30秒;该第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7秒;该第九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7秒;该第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39秒;该第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2秒,在该第三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7秒;该第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46秒;该第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45秒;该第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57秒;该第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9秒;该第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45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四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51秒;该第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5hz,作用时间(TT)为54秒;该第二十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57秒;该第二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53秒;该第二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4hz,作用时间(TT)为55秒;该第二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3hz,作用时间(TT)为56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五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二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60秒;该第二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69秒;该第二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6hz,作用时间(TT)为65秒;该第二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2秒;该第二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76秒;在该第六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二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收敛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7hz,作用时间(TT)为105秒;该第三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06秒;该第三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10秒;在该第七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三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33秒;该第三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8hz,作用时间(TT)为72秒;在该第七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三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该第三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在该第八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三十六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该第三十七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144秒;在该第九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三十八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8hz,作用时间(TT)为36秒;该第三十九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2hz,作用时间(TT)为12秒。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四频率之后的第四十至第四十一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能量密度(ED)至第四十一能量密度(ED),第四十能量密度为2.44~6.10及第四十频率为4100~4250hz,第四十一能量密度为2.43~6.07及第四十一频率为3600~3680hz;该第二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十一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二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二能量密度(ED),第四十二能量密度为2.25~5.63及第四十二频率为1030~1060hz;该第三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十七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三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三能量密度(ED),第四十三能量密度为2.49~6.22及第四十三频率为700~720hz;该第四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二十三频率之后的第四十四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四能量密度(ED),第四十四能量密度为2.63~6.58及第四十四频率为430~450hz;该第五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二十八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五频率所产生的第四十五能量密度(ED),第四十五能量密度为1.97~4.93及第四十五频率为80~95hz。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十能量密度为4.88,该第四十一能量密度为4.86;该第四十二能量密度为4.51;该第四十三能量密度为4.98;该第四十四能量密度为5.26;该第四十五频率作用时段所产生的该电能波更包含接续在该第二十八频率之后的第四十五频率所连续产生的第四十五能量密度(ED),该第四十五能量密度为3.94。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血压舒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四十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6秒;该第四十一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28秒;在该第二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四十二频率作用方式为单频扫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0hz,作用时间(TT)为44秒;在该第三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四十三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3hz,作用时间(TT)为48秒;在该第四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四十四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增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9hz,作用时间(TT)为60秒;在该第五频率作用时段中,该第四十五频率作用方式为扫描递减模式,工作周期发射率(D%)为70%,扫描宽度(Width)为1hz,作用时间(TT)为78秒。
CN201610550822.6A 2016-07-13 2016-07-13 高血压舒缓系统 Active CN107617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0822.6A CN107617161B (zh) 2016-07-13 2016-07-13 高血压舒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0822.6A CN107617161B (zh) 2016-07-13 2016-07-13 高血压舒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7161A CN107617161A (zh) 2018-01-23
CN107617161B true CN107617161B (zh) 2020-12-11

Family

ID=6108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0822.6A Active CN107617161B (zh) 2016-07-13 2016-07-13 高血压舒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71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5215B2 (en) * 2009-10-20 2016-08-16 Nyxoah SA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sleep apnea
WO2011159600A2 (en) * 2010-06-13 2011-12-22 Angiometrix Corporation Diagnostic kit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alloon dimension in vivo
CN102274579B (zh) * 2011-05-06 2013-12-25 重庆大学 多功能高血压治疗仪及工作方法
TWI453046B (zh) * 2012-04-26 2014-09-21 Taiwan Resonantwave Inc Diabetes system of hyperglycemia
CN103284693B (zh) * 2012-08-24 2014-12-24 苏州信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定位和识别血管壁内或外膜上神经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CN105163658B (zh) * 2013-03-15 2021-06-25 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 用于确定组织状况的多频信号处理分类器
TWI524910B (zh) * 2013-11-04 2016-03-11 Taiwan Resonantwave Inc Cardiovascular Relaxation System
US20150142082A1 (en) * 2013-11-15 2015-05-21 ElectroCor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iofeedback using nerve stimulation
RU2563389C1 (ru) * 2014-07-23 2015-09-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ФЕРУМ"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больных с нарушениями системы регуляции артериального давления
TWI551265B (zh) * 2014-07-24 2016-10-01 Taiwan Resonantwave Inc Cell metabolism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4601384U (zh) * 2015-02-04 2015-09-02 天津唐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四种不同畸变波形的高电位治疗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terations in perivascular innervation function in mesenteric arteries from offspring of diabetic rats;de Queiroz, DB;《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51031;第4699-47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7161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038341T2 (de) Vorrichtung zur Behandlung eines lebenden Körpers zur Verringerung der Belastung des Herzens
JP7463659B2 (ja) 電気刺激装置
US20170072209A1 (en) High-frequency thermotherapy device
CN109011142A (zh) 一种基于1/f波动理论的便携式电刺激仪
WO2017146659A1 (en) A system for decreasing the blood pressure
AU20172025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eving High Blood Sugar Factor of Diabetes
CN107617161B (zh) 高血压舒缓系统
AU2017254920B2 (en) Method of reducing renal hypertens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10183165B2 (en) Method of reducing renal hypertens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203244688U (zh) 一种骶神经前根电刺激系统
TWI579014B (zh) Hypertension soothing system
CN205460472U (zh) 一种中医透皮电疗电路
CN108744281A (zh) 一种防治高血压的设备
CN114177525A (zh)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及其系统
US993150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moting immunity of animal or human
CN2827346Y (zh) 医疗降糖装置
CN205964445U (zh) 一种用于辅助镇痛的穴位电刺激装置
TW201912197A (zh) 細胞活化養護器
CN211383473U (zh) 一种治疗人体内寒湿淤堵问题的电疗装置
CN208942871U (zh) 一种多功能通络养生理疗仪
CN114949599A (zh) 一种颈动脉窦刺激装置以及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5771086A (zh) 一种用于辅助镇痛的穴位电刺激方法及装置
TW202000261A (zh) 水腫舒緩調理系統
DE102021101671A1 (de) Vorrichtung zur Magnetfeldtherapie
TWM553199U (zh) 細胞活化養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