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6833B - 电凝医疗器械 - Google Patents

电凝医疗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6833B
CN107616833B CN201710902692.2A CN201710902692A CN107616833B CN 107616833 B CN107616833 B CN 107616833B CN 201710902692 A CN201710902692 A CN 201710902692A CN 107616833 B CN107616833 B CN 107616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handle
control button
electrocoagulation
electric coa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2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6833A (zh
Inventor
庞黎明
李德钢
岳计强
程达
姚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26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68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6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6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6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6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凝医疗器械。包括导电杆和负压通道,在导电杆的外围套设有绝缘管,在导电杆的前端设有电凝工作头,且电凝工作头伸出绝缘管前端,所述的导电杆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的绝缘管延伸至手柄,所述的负压通道与负压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导电杆与供电结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操控按钮,所述的操控按钮与负压管路和供电结构之间设有电凝负压联控结构。优点在于:在有电凝操作时负压吸引才处于打开,避免了造成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凝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凝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电凝止血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通电1-2秒即可止血。
专利文献[CN200920190180.9]公开了一种电凝铲,主要应用在微创腹腔镜人体体内手术中,在人体体内器官切除手术过程中对器官组织进行分离和止血,包括电铲、电铲座、绝缘套、电铲管、导电杆、手柄、电源插座,其中电铲固定在电铲座上;所述导电杆套装在电铲管内,该导电杆的一端固定在电铲座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源插座上;所述电铲管的一端固定在电铲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柄上,所述绝缘套套装在电铲管外;所述电源插座固定在手柄上。
电凝组织时,易产生烟雾,影响手术视野,需将产生的烟雾尽可能吸出腔外。传统带吸引电凝医疗器械,在有无电凝操作时负压吸引都是打开,一浪费了大量能源,二会造成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凝与负压吸引联动,实现有电凝产生烟雾时打开负压吸烟,无电凝操作时关闭负压吸烟的电凝医疗器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凝医疗器械,包括导电杆和负压通道,在导电杆的外围套设有绝缘管,在导电杆的前端设有电凝工作头,且电凝工作头伸出绝缘管前端,所述的导电杆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的绝缘管延伸至手柄,所述的负压通道与负压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导电杆与供电结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操控按钮,所述的操控按钮与负压管路和供电结构之间设有电凝负压联控结构。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负压管路和供电结构设置在手柄内,所述的操控按钮设置在手柄上。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负压管路包括数量与操控按钮相同的负压软管且各负压软管并联,所述的供电结构包括串联于供电线的触控线路,在触控线路上设有数量与操控按钮相同的触控开关且各触控开关并联在供电线上,所述的电凝负压联控结构的数量与操控按钮相同,且所述的操控按钮、负压软管、触控开关和电凝负压联控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电凝负压联控结构包括设于操控按钮上的触点和设于手柄内的阻挡座,所述的触控开关位于触点后方,所述的操控按钮与阻挡座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操控按钮,另一端作用于阻挡座,所述的负压软管位于操控按钮和阻挡座之间,当操控按钮的触头与触控开关接触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工作状态且负压软管处于导通状态,当操控按钮的触头与触控开关分离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停用状态且所述的负压软管在弹性件作用下被阻挡座和操控按钮挤压形变而截止。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阻挡座上设有供操控按钮后端穿过的通道,所述的操控按钮后端穿设于通道中,所述的负压软管位于操控按钮后端和通道内端之间。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操控按钮后端设有勾管孔,所述的负压软管穿过勾管孔。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操控按钮的后端设有软管约束口,所述的软管约束口与勾管孔在操控按钮轴向分布且勾管孔靠近通道后端,所述的软管约束口中设有与设置在勾管孔中的负压软管并联的负压软管。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操控按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为电凝操控按钮,另一个为电切操控按钮。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负压通道设于导电杆上且轴向贯通导电杆两端,所述的负压软管均与导电杆相连通,所述的负压软管的另一端均与负压总管相连。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负压总管和供电线分别独立地穿出手柄或者合拢为一根管线后穿出手柄,所述的供电线的外端部设有电插头,所述的负压总管的外端部设有负压气管接头。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导电杆与手柄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所述的手柄前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与手柄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所述的绝缘管后端穿设于转轮中,所述的转轮与绝缘管和/或导电杆固连,所述的导电杆与绝缘管周向定位相连。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电凝工作头与绝缘管之间设有周向定位块,所述的转轮与导电杆之间穿设有定位销。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电凝工作头后端固定有周向定位块,所述的绝缘管前端内壁设有定位槽,所述的周向定位块嵌设于定位槽中。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导电杆与负压软管之间设有转动密封连接结构;所述的转动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手柄内的密封支承套,所述的密封支承套的一端与导电杆转动密封相连,所述的密封支承套的另一端与各负压软管相连。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电凝工作头包括电凝铲、电凝钩、电凝刀、电凝针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电凝医疗器械中,所述的手柄为枪式手柄或笔式手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凝医疗器械的优点在于:
第一,操控按钮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操控负压吸引与否的功能,二是能够对电凝、电切等操作进行控制,并且负压吸引和电凝、电切等手术操作是同步进行的,在有电凝操作时负压吸引才处于打开,避免了浪费能源,也避免了造成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的问题。
第二,将操控按钮设置在手柄上,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手柄上的操控按钮,即可对电凝、电切等操作进行控制,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控制器,而手部比起脚部更为精细灵活,利于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精细把控,且将电凝手术与电凝启动与否两个操作集中于手上,而不是手脚分开,更利于医生专心手术,提高手术效率。
第三,供电线和负压总管穿出手柄后是一根管线,在电凝操作过程中,供电线和负压总管之间不会发生缠绕的问题,因为只有一根线,也不容易与其他手术器械的线路交杂在一起。
第四,通过转动转轮带动绝缘管或导电杆转动,从而带动电凝工作头转动,改变电凝工作头的方向,可对不同空间位置的组织进行电凝、电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第五,将手柄设置成枪式手柄,手柄与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面积变大,不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利于医护人员牢固握持,当需要将电凝工作头工具朝下时,则需要手腕稍微转动即可,缓减长时间手术操作造成手部疲劳感,且手部稍微转动即可实现电凝工作头的转向,利于手术操作的精细把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手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手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手柄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半片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凝工作头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转轮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导电杆1、负压通道2、绝缘管3、电凝工作头4、手柄5、负压管路6、供电结构7、操控按钮8、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负压软管10、触控线路11、触控开关12、触点13、阻挡座14、弹性件15、通道16、勾管孔17、软管约束口18、负压总管19、电插头20、负压气管接头21、转轮22、周向定位块23、定位销24、定位槽26、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密封支承套28、供电线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1所示,本电凝医疗器械包括导电杆1和负压通道2,在导电杆1的外围套设有绝缘管3,在导电杆1的前端设有电凝工作头4,且电凝工作头4伸出绝缘管3前端,所述的导电杆1的后端设有手柄5,所述的绝缘管3延伸至手柄5,所述的负压通道2与负压管路6相连通,所述的导电杆1与供电结构7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操控按钮8,所述的操控按钮8与负压管路6和供电结构7之间设有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所述的负压管路6和供电结构7设置在手柄5内,所述的操控按钮8设置在手柄5上。
因为电凝和电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而烟雾会影响手术视野,通过负压管路6将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而传统带负压吸引电凝医疗器械,在有无电凝操作时负压吸引都处于打开,一是浪费能源,二是会造成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本申请中的操控按钮8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具有操控负压吸引与否的功能,二是能够对电凝、电切等操作进行控制,并且负压吸引和电凝、电切等手术操作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既节约了能源,又避免了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的问题。
传统的脚控电凝医疗器械,是由脚踩动开关进行控制电凝、电切操作,手术时脚部须长时间保持半悬半踩的状态,耗费体力,影响手术操作。将操控按钮8设置在手柄5上,医护人员通过控制手柄5上的操控按钮8,即可对电凝、电切等操作进行控制,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控制器,而手部比起脚部更为精细灵活,利于医生对手术过程的精细把控。且将电凝手术与电凝启动与否两个操作集中于手上,而不是手脚分开,更利于医生专心手术,提高手术效率。
负压管路6包括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的负压软管10且各负压软管10并联,供电结构7包括串联于供电线29的触控线路11,在触控线路11上设有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的触控开关12且各触控开关12并联在供电线29上,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的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且操控按钮8、负压软管10、触控开关12和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线路11的一个触控开关12相接触,电凝工作头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各个操控按钮8所启动的电路为并联,各个线路之间不会相互干扰。本实施例中,触控线路11设置在板体上,形成触控线路板。
操控按钮8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为电凝操控按钮,另一个为电切操控按钮。电凝操控按钮的触点13与触控线路11的一个触控开关12相接触,电凝工作头处于电凝工作状态,电切操控按钮的触点13与触控线路11的另一个触控开关12相接触,电凝工作头处于电切工作状态。
更具体地说,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包括设于操控按钮8上的触点13和设于手柄5内的阻挡座14,触控开关12位于触点13后方,操控按钮8与阻挡座14之间设有弹性件15,弹性件15的一端作用于操控按钮8,另一端作用于阻挡座14,负压软管10位于操控按钮8和阻挡座14之间,当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开关12接触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工作状态且负压软管10处于导通状态,当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开关12分离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停用状态且负压软管10在弹性件15作用下被阻挡座14和操控按钮8挤压形变而截止。
其中,对负压吸引进行控制,按压操控按钮8,位于阻挡座14与操控按钮8之间的负压管路6挤压形变而截止,放松操控按钮8,操控按钮8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复位,负压管路6重新恢复原状,处于导通状态,通过按压操控按钮8对负压管路6的吸烟与否进行控制,且通过手部操作即可进行,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既节约了能源,也避免了腹腔内二氧化碳气腹压力降低的问题。其中,对于对电凝、电切等操作控制,按压操控按钮8,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线路11相接触,电路导通,从而能够进行电凝、电切操作。
阻挡座14上设有供操控按钮8后端穿过的通道16,操控按钮8后端穿设于通道16中,负压软管10位于操控按钮8后端和通道16内端之间。操控按钮8在受到外力时,沿着通道16相对于阻挡座14移动,而阻挡座14是固定在手柄5上的,此时操控按钮8和阻挡座14之间的间距减小,负压软管10受到挤压从而负压吸引截止。进一步,操控按钮8后端设有勾管孔17,负压软管10穿过勾管孔17。勾管孔17对于负压软管10具有定位的作用,使得负压软管10稳定地处于操控按钮8和阻挡座14之间。
操控按钮8的后端设有软管约束口18,软管约束口18与勾管孔17在操控按钮8轴向分布且勾管孔17靠近通道16后端,软管约束口18中设有与设置在勾管孔17中的负压软管10并联的负压软管10。因为负压软管10有若干根,不同的负压软管10之间容易发生缠绕,在推动一个操控按钮8过程中,因为其他负压软管10已被软管约束口18限位,避免负压软管10在操控按钮8的挤压下发生脱离勾管孔17的现象。
负压通道2设于导电杆1上且轴向贯通导电杆1两端,负压软管10均与导电杆1相连通,负压软管10的另一端均与负压总管19相连。电凝、电切产生的烟雾通过导电杆1的负压通道2进入到负压软管10中,最后通过负压总管19排出。负压总管19和供电线29分别独立地穿出手柄5或者合拢为一根管线后穿出手柄5,供电线29的外端部设有电插头20,负压总管19的外端部设有负压气管接头21。即供电线29和负压总管19穿出手柄5后是一根管线,在电凝操作过程中,供电线29和负压总管19之间不会发生缠绕的问题,因为只有一根线,也不容易与其他手术器械的线路交杂在一起。
导电杆1与手柄5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手柄5前端设有转轮22,所述转轮22与手柄5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绝缘管3后端穿设于转轮22中,转轮22与绝缘管3和/或导电杆1固连,导电杆1与绝缘管3周向定位相连。电凝工作头4与绝缘管3之间设有周向定位块23,转轮22与导电杆1之间穿设有定位销24。电凝工作头4后端固定有周向定位块23,绝缘管3前端内壁设有定位槽26,周向定位块23嵌设于定位槽26中。
现有的电凝医疗器械的电铲固定在电铲座上,导电杆套装在电铲管内,该导电杆的一端固定在电铲座上,另一端固定在电源插座上,各个部件之间都是固定连接的。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部位需要转动改变电铲的方向,当手柄5为传统的笔式时则是容易通过转动控制电铲的方向的,而当手柄5设置成其他形状,比如枪式时,则不方便通过转动手柄5来控制电铲的方向。本申请中通过转动转轮22带动绝缘管3或导电杆1转动,从而带动电凝工作头4转动,改变电凝工作头4的方向,可对不同空间位置的组织进行电凝、电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导电杆1与负压软管10之间设有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包括固定在手柄5内的密封支承套28,密封支承套28的一端与导电杆1转动密封相连,密封支承套28的另一端与各负压软管10相连。电凝和电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而烟雾会影响手术视野,通过负压软管10将产生的烟雾及时排出,使得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手术的进行。
手柄5为枪式手柄或笔式手柄。传统电凝医疗器械的手柄为笔式,手柄部分主要是为了医护人员握持,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面积小,不方便医护人员手部操作,容易发现滑脱现象,当需要将电凝工作头工具朝下时,则需要手腕一直向下,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手术操作的精细把控。本申请将手柄5设置成枪式手柄,手柄与与医护人员的手部接触面积变大,不容易出现滑脱现象,利于医护人员牢固握持,当需要将电凝工作头工具朝下时,则需要手腕稍微转动即可,缓减长时间手术操作造成手部疲劳感,且手部稍微转动即可实现电凝工作头4的转向,利于手术操作的精细把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导电杆1、负压通道2、绝缘管3、电凝工作头4、手柄5、负压管路6、供电结构7、操控按钮8、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负压软管10、触控线路11、触控开关12、触点13、阻挡座14、弹性件15、通道16、勾管孔17、软管约束口18、负压总管19、电插头20、负压气管接头21、转轮22、周向定位块23、定位销24、定位槽26、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密封支承套28、供电线2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3)

1.一种电凝医疗器械,包括导电杆(1)和负压通道(2),在导电杆(1)的外围套设有绝缘管(3),在导电杆(1)的前端设有电凝工作头(4),且电凝工作头(4)伸出绝缘管(3)前端,所述的导电杆(1)的后端设有手柄(5),所述的绝缘管(3)延伸至手柄(5),所述的负压通道(2)与负压管路(6)相连通,所述的导电杆(1)与供电结构(7)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操控按钮(8),所述的操控按钮(8)与负压管路(6)和供电结构(7)之间设有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
所述的负压管路(6)和供电结构(7)设置在手柄(5)内,所述的操控按钮(8)设置在手柄(5)上;
所述的负压管路(6)包括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的负压软管(10)且各负压软管(10)并联,所述的供电结构(7)包括串联于供电线(29)的触控线路(11),在触控线路(11)上设有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的触控开关(12)且各触控开关(12)并联在供电线(29)上,所述的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的数量与操控按钮(8)相同,且所述的操控按钮(8)、负压软管(10)、触控开关(12)和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的电凝负压联控结构(9)包括设于操控按钮(8)上的触点(13)和设于手柄(5)内的阻挡座(14),所述的触控开关(12)位于触点(13)后方,所述的操控按钮(8)与阻挡座(14)之间设有弹性件(15),所述的弹性件(15)的一端作用于操控按钮(8),另一端作用于阻挡座(14),所述的负压软管(10)位于操控按钮(8)和阻挡座(14)之间,当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开关(12)接触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工作状态且负压软管(10)处于导通状态,当操控按钮(8)的触点(13)与触控开关(12)分离时电凝医疗器械处于停用状态且所述的负压软管(10)在弹性件(15)作用下被阻挡座(14)和操控按钮(8)挤压形变而截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座(14)上设有供操控按钮(8)后端穿过的通道(16),所述的操控按钮(8)后端穿设于通道(16)中,所述的负压软管(10)位于操控按钮(8)后端和通道(16)内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按钮(8)后端设有勾管孔(17),所述的负压软管(10)穿过勾管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按钮(8)的后端设有软管约束口(18),所述的软管约束口(18)与勾管孔(17)在操控按钮(8)轴向分布且勾管孔(17)靠近通道(16)后端,所述的软管约束口(18)中设有与设置在勾管孔(17)中的负压软管(10)并联的负压软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按钮(8)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为电凝操控按钮,另一个为电切操控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通道(2)设于导电杆(1)上且轴向贯通导电杆(1)两端,所述的负压软管(10)均与导电杆(1)相连通,所述的负压软管(10)的另一端均与负压总管(19)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总管(19)和供电线(29)分别独立地穿出手柄(5)或者合拢为一根管线后穿出手柄(5),所述的供电线(29)的外端部设有电插头(20),所述的负压总管(19)的外端部设有负压气管接头(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杆(1)与手柄(5)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所述的手柄(5)前端设有转轮(22),所述转轮(22)与手柄(5)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相连,所述的绝缘管(3)后端穿设于转轮(22)中,所述的转轮(22)与绝缘管(3)和/或导电杆(1)固连,所述的导电杆(1)与绝缘管(3)周向定位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工作头(4)与绝缘管(3)之间设有周向定位块(23),所述的转轮(22)与导电杆(1)之间穿设有定位销(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工作头(4)后端固定有周向定位块(23),所述的绝缘管(3)前端内壁设有定位槽(26),所述的周向定位块(23)嵌设于定位槽(26)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杆(1)与负压软管(10)之间设有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所述的转动密封连接结构(27)包括固定在手柄(5)内的密封支承套(28),所述的密封支承套(28)的一端与导电杆(1)转动密封相连,所述的密封支承套(28)的另一端与各负压软管(10)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凝工作头(4)包括电凝铲、电凝钩、电凝刀、电凝针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5)为枪式手柄或笔式手柄。
CN201710902692.2A 2017-09-29 2017-09-29 电凝医疗器械 Active CN107616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2692.2A CN107616833B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凝医疗器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2692.2A CN107616833B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凝医疗器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6833A CN107616833A (zh) 2018-01-23
CN107616833B true CN107616833B (zh) 2024-04-19

Family

ID=6109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2692.2A Active CN107616833B (zh) 2017-09-29 2017-09-29 电凝医疗器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6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9446A (zh) * 2018-03-19 2018-07-2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腹腔镜下操作的激光引导器械
CN114366282A (zh) * 2021-12-31 2022-04-19 杭州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及其控制手柄
CN117338406B (zh) * 2023-09-25 2024-05-28 湖南凯美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拿取方式可切换的yag激光美容手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1622Y (zh) * 2003-01-28 2004-06-30 朱子军 无烟电刀
CN101019778A (zh) * 2007-03-20 2007-08-22 浙江大学 腹腔镜用同步吸烟钩状电凝器
CN205514880U (zh) * 2015-12-25 2016-08-31 刘为民 一种新型电铲
WO2017071633A1 (zh) * 2015-10-30 2017-05-04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型动力手柄、电凝型刨削刀具及刨削组件
CN209422100U (zh) * 2017-09-29 2019-09-24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医疗器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1622Y (zh) * 2003-01-28 2004-06-30 朱子军 无烟电刀
CN101019778A (zh) * 2007-03-20 2007-08-22 浙江大学 腹腔镜用同步吸烟钩状电凝器
WO2017071633A1 (zh) * 2015-10-30 2017-05-04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型动力手柄、电凝型刨削刀具及刨削组件
CN205514880U (zh) * 2015-12-25 2016-08-31 刘为民 一种新型电铲
CN209422100U (zh) * 2017-09-29 2019-09-24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电凝医疗器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6833A (zh) 2018-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6833B (zh) 电凝医疗器械
US10016186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and system
CN105852964B (zh) 一种旋转型医用电切和电凝装置
US20140336634A1 (en) Multifunctional attachment for electrocautery surgical device
CN204219035U (zh) 可用于胸腔的多功能电刀
CN202270064U (zh) 多功能微创小切口手术器械
CN212630888U (zh) 一种腹腔镜多功能电凝解剖冲吸器
CN105796176A (zh) 带冲吸功能的电凝刀
CN209422100U (zh) 电凝医疗器械
CN2780105Y (zh) 腹腔镜解剖器
CN204500940U (zh) 多功能激光手术解剖器
CN107638210B (zh) 电凝医疗器械的双控开关
CN206390986U (zh) 多功能单孔胸腔镜电凝钩
CN202409145U (zh) 可更换刀头式手控胸腔镜电刀钩
CN202069687U (zh) 一次性使用滴水双极电凝镊
CN208573821U (zh) 操作范围可调式电凝医疗器械
CN205459026U (zh) 一种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电刀
CN208659541U (zh) 一种高频手术电刀
CN208926583U (zh) 枪式电凝医疗器械
CN209203497U (zh) 电凝医疗器械的双控开关
CN212165883U (zh) 一种电凝冲吸器
CN112155714A (zh) 一种带吸烟装置的电凝钳
CN205795798U (zh) 一种胸腔电凝钩
CN208573820U (zh) 电凝医疗器械的管线结构
CN205359617U (zh) 一种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用的手控可调电凝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ang Liming

Inventor after: Li Degang

Inventor after: Yue Jiqiang

Inventor after: Cheng Da

Inventor after: Yao Yu

Inventor before: Spoil dawn

Inventor before: Li Degang

Inventor before: Yue Jiqiang

Inventor before: Cheng Da

Inventor before: Yao Yu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nglu Chunjia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1668 311500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nglu Chunjia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1668 311500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nglu County Tonglu Chunjia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No. 1668 311500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nglu Chunjia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1668 311500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KANGJI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