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6147A -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6147A
CN107616147A CN201710745627.3A CN201710745627A CN107616147A CN 107616147 A CN107616147 A CN 107616147A CN 201710745627 A CN201710745627 A CN 201710745627A CN 107616147 A CN107616147 A CN 107616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ymph
aspongopus
greenhouse
high effect
effect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56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秋菊
易传辉
欧绍龙
张正旺
任曦鹏
林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7456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6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6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61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包括,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九香虫卵的收集和孵化、若虫保育步骤。本发明设计了一套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培育出大量的九香虫若虫,卵的寄生率低,孵化率高,若虫生长健壮,个体发育良好整齐,死亡率低。本发明方法可靠,培育成本低,应用效果理想。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俗称黑兜虫、屁巴虫、屁板虫、瓜黑蝽等,属昆虫纲半翅目兜蝽科,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和缅甸北部等地区。九香虫是重要的食药两用资源昆虫,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同时,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成份,具有具理气止痛和温中助阳等功效并含有抗癌、抗菌和抗凝血等活性成份。九香虫的市场需求较大,增长明显,由于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活九香虫市场价从2013年的公斤100元左右飙升到2016年的500元左右,人工规模化养殖九香虫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若虫养殖是九香虫人工规模化养殖的关键之一,尽管国内出现了人工饲养九香虫的方法,但卵孵化率低,若虫死亡率高等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急需新的有效方法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地点建设交配大棚和若虫培育大棚,若虫培育大棚内种植禾本科植物。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交配大棚内种植九香虫寄主植物,施足有机底肥。
3)九香虫卵的收集和孵化:待寄主植物生长1~2个月,将越冬后的九香虫种虫释放到交配大棚内,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将卵集中收集到专用收集器中,放于恒温20~30℃环境下,卵颜色变深时,移至若虫到若虫培育大棚,待其自然孵化。
4)若虫保育:1~2龄若虫任其在若虫培育大棚自然取食生长,进入3龄后,移入养殖纱网、网箱或大棚养殖。
本发明可以培育出大量的九香虫若虫,卵的寄生率低,孵化率高,若虫生长健壮,个体发育良好整齐,死亡率低,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规模化人工养殖成为可能,可大幅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可规模化生产养殖。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成本低,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养殖效果理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地点建设交配大棚和若虫培育大棚,若虫培育大棚内种植禾本科植物。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交配大棚内种植九香虫寄主植物,施足有机底肥。
3)九香虫卵的收集和孵化:待寄主植物生长1~2个月,将越冬后的九香虫种虫释放到交配大棚内,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将卵集中收集到专用收集器中,放于恒温20~30℃环境下,卵颜色变深时,移至到若虫培育大棚,待其自然孵化;
4)若虫保育:1~2龄若虫任其在若虫培育大棚自然取食生长,进入3龄后,移入养殖纱网、网箱或大棚养殖。
1)中所述的禾本科植物为黑麦草。
2)中所述的寄主植物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或佛手属植物。
所述的葫芦科南瓜属植物为南瓜。
所述的佛手属植物为洋丝瓜。
寄主植物的株行距间隔0.5~1.5m。
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有机底肥,生长季节根据生长情况施用复合肥2~3次,待寄主植物藤长1~2m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
所述的复合肥为N:P:K=1:1:1的复合肥。
3)中九香虫种虫释放的密度为300只/m2,雌雄各半。
4)中3~4龄若虫,移入养殖纱网或网箱内,密度为500~900头/m2
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周边环境良好地点建棚;交配大棚面积不小于20m2,若虫培育大棚10~30m2,棚内适当种植禾本科植物。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在3月上旬,棚内种植南瓜或洋丝瓜,株行距间隔1m;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底肥,根据生长情况施用N:P:K=1:1:1复合肥2~3次;待瓜藤长1.5m左右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
3)九香虫卵的收集与孵化:在4月上旬,将越冬后九香虫种虫,释放到交配大棚,释放密度为300只/m2(雌雄各半),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将卵集中收集到专用收集器中,放于恒温25℃环境下,卵颜色变深时,移至若虫培育大棚,待其自然孵化。
4)若虫保育:1~2龄若虫任其在若虫培育大棚自然取食生长,进入3龄后,移入养殖纱网、网箱或大棚养殖。
步骤1)交配与若虫培育大棚为不锈钢塑料大棚,大棚侧面安装80~100目防虫纱网,棚内安装供寄主植物攀爬的支架,支架相距1m;棚内种植黑麦草等低婑禾本科植物。
步骤2)中所述的寄主植物为九香虫嗜食的葫芦科南瓜属的南瓜和佛手属的洋丝瓜植物,要求长藤、抗病、生长良好品种。
步骤3)中所述种虫为上年统一室内越冬种虫,也可在4月中下旬野外采集;卵收集器固定在南瓜叶下面,有利于孵化若虫即时爬上瓜叶取食;
步骤4)所述3~4龄若虫,移入养殖纱网或网箱内,密度为500~900头/m2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套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培育出大量的九香虫若虫,卵的寄生率低,孵化率高,若虫生长健壮,个体发育良好整齐,死亡率低。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可规模化生产养殖。本发明的方法可靠,成本低,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养殖效果理想。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2016年,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镇进行实验:
1)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周边环境良好地点建棚;交配大棚面积不小于20m2,若虫培育大棚10~30m2,棚内适当种植低矮禾本科植物;大棚为不锈钢塑料大棚,大棚侧面安装防80~100目防虫纱网,棚内安装供寄主植物攀爬的支架,支架相距1m,支架可用渡锌管电焊制作,也可用其它材料,以供南瓜或洋丝瓜攀爬。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在3月上旬,棚内种植南瓜或洋丝瓜,株行距间隔1m;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底肥,根据生长情况施用N:P:K=1:1:1复合肥2~3次,每株50g;棚内铺设滴管,对瓜进行浇水;待瓜藤1.5m左右时,人工辅助上支架;大棚注意开启侧面塑料薄膜通风,以调节棚内温湿度,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60~80%为宜;如瓜叶出现过密和白粉病,可适当摘除过密叶和病叶。
3)九香虫卵的收集与孵化:在4月上旬,将越冬后九香虫种虫,释放到交配大棚,释放密度为300只/m2(雌雄各半),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将卵集中收集到专用收集器中,放于恒温25℃室内环境下,卵颜色变深时,移至若虫培育大棚,待其自然孵化。
4)若虫保育:1~2龄若虫任其在若虫培育大棚自然取食生长,除必要的正常管理外,不进入大棚,尽量减少人为干扰;进入3龄后,移入养殖纱网、网箱或养殖大棚内养殖,密度为500~900头/m2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交配大棚与若虫培育大棚修建: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壤土或微偏沙壤土地点建设交配大棚和若虫培育大棚,若虫培育大棚内种植禾本科植物。
2)寄主植物的种植与管理:交配大棚内种植九香虫寄主植物,施足有机底肥。
3)九香虫卵的收集和孵化:待寄主植物生长1~2个月,将越冬后的九香虫种虫释放到交配大棚内,任其自由交配产卵,将卵集中收集到专用收集器中,放于恒温20~30℃环境下,卵颜色变深时,移至到若虫培育大棚,待其自然孵化。
4)若虫保育:1~2龄若虫任其在若虫培育大棚自然取食生长,进入3龄后,移入养殖纱网、网箱或大棚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禾本科植物为黑麦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寄主植物为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或佛手属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葫芦科南瓜属植物为南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佛手属植物为洋丝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寄主植物的株行距间隔0.5~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寄主植物时,施足有机底肥,生长季节根据生长情况施用复合肥2~3次,待寄主植物藤长1~2m时人工辅助攀爬上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为N:P:K=1:1:1的复合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九香虫种虫释放的密度为300只/m2,雌雄各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3~4龄若虫,移入养殖纱网或网箱内,密度为500~900头/m2
CN201710745627.3A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Withdrawn CN107616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5627.3A CN107616147A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5627.3A CN107616147A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6147A true CN107616147A (zh) 2018-01-23

Family

ID=6108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5627.3A Withdrawn CN107616147A (zh) 2017-08-26 2017-08-26 一种高效培育九香虫若虫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61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933A (zh) * 2012-09-11 2012-12-12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104430206A (zh) * 2014-12-19 2015-03-25 贵州大学 九香虫越冬养虫笼
CN204244933U (zh) * 2014-11-06 2015-04-08 遵义医学院 一种九香虫人工饲喂装置
CN105379682A (zh) * 2015-10-19 2016-03-09 贵州大学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CN205093395U (zh) * 2015-10-29 2016-03-23 遵义医学院 一种人工养殖九香虫的越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2933A (zh) * 2012-09-11 2012-12-12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204244933U (zh) * 2014-11-06 2015-04-08 遵义医学院 一种九香虫人工饲喂装置
CN104430206A (zh) * 2014-12-19 2015-03-25 贵州大学 九香虫越冬养虫笼
CN105379682A (zh) * 2015-10-19 2016-03-09 贵州大学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CN205093395U (zh) * 2015-10-29 2016-03-23 遵义医学院 一种人工养殖九香虫的越冬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明心 等: "《实用中药材新编》", 31 January 2010,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陆善旦: "九香虫养殖技术", 《农村新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252B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2318547B (zh) 霍山石斛试管苗的架空栽培方法
CN104012271B (zh)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
CN103416208B (zh) 一种抗寒棕榈的培育方法
CN102823408B (zh) 一种金线莲大棚土壤种植方法
CN104285655A (zh) 一种黑皮冬瓜的种植方法
CN104813907A (zh) 一种铁皮石斛大棚种植方法
CN102301982A (zh) 豌豆蚜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5706708B (zh) 利用龙牙百合鳞片繁育龙牙百合种球的方法
CN109258293B (zh) 一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方法
CN106258301A (zh) 一种滇重楼的林下种植方法
CN104686207A (zh) 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109328891A (zh) 一种桉树林下种植南板蓝的方法
CN105660239A (zh) 紫山药育苗栽培基质及其育苗方法
CN106689066A (zh) 一种快速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
CN102742447B (zh) 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4871753B (zh) 一种红香椿育苗方法
CN103430743B (zh) 一种植人参的土壤优化栽培方法
CN107371691A (zh) 有机富硒、高糖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
CN205357543U (zh) 一种铁皮石斛三角多层立体栽培装置
CN106332762A (zh) 一种石斛种植方式
CN103460969B (zh) 高山襄荷笋软化高产栽培方法
CN104365457A (zh) 一种米斛大苗栽种方法
CN104322267A (zh) 文冠果和垂盆草的套种方法
CN106258461A (zh) 一种大棚营养土人参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