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2849A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2849A
CN107612849A CN201710958028.XA CN201710958028A CN107612849A CN 107612849 A CN107612849 A CN 107612849A CN 201710958028 A CN201710958028 A CN 201710958028A CN 107612849 A CN107612849 A CN 107612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ternet
things
lower section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80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平
陈铉泓
陈铉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ingchuang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ingchuang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ingchuang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ingchuang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80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2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2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2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外部装置、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采集模块、变频控制柜、内部系统,所述外部装置包括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的下方设有以太网,所述以太网的下方设有交换机,所述连接设备通过以太网与交换机固定串联,所述交换机的下方设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柜,所述交换机通过采集模块与变频控制柜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与外部装置固定串联。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可通过设置带有外部装置的以太网,便于进行数据的传递,通过设置内部系统可进行智能节电控电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属于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现有技术公开了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现有的节电控电装置,可对用电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缺乏与物联网及手机的智能连接,无法做到远程操控和系统自检,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管理,这些都是实际存在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外部装置、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采集模块、变频控制柜、内部系统,所述外部装置包括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的下方设有以太网,所述以太网的下方设有交换机,所述连接设备通过以太网与交换机固定串联,所述交换机的下方设有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柜,所述交换机通过采集模块与变频控制柜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与外部装置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由电能监测模块、电荷控制模块、外接电能模块、限流模块组成,所述内部系统的后方设有电能监测模块,所述电能监测模块的下方设有电荷控制模块,所述电荷控制模块的下方设有外接电能模块,所述外接电能模块的下方设有限流模块,所述电能监测模块、电荷控制模块、外接电能模块、限流模块皆与内部系统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系统的后方设有PIC,所述内部系统通过PIC与外部装置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监测模块的后方设有电源管理器,所述电源管理器的后方设有闭合单元,所述闭合单元通过电源管理器与电能监测模块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荷控制模块的后方设有稳流模块,所述稳流模块通过电荷控制模块与PIC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器、稳流模块的后方设有人机界面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模块与电源管理器、稳流模块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电能模块的后方设有电源串联模块,所述电源串联模块的后方分设有开启、闭合,所述开启、闭合与电源串联模块固定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模块的后方设有输出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下方设有调压控制电路,所述输出控制电路、调压控制电路皆与限流模块固定串联。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有益效果如下:
该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在外部装置的连接装置下方设置一个与交换机相连接的以太网,便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连接控制,便于远程管理和操作,其次设置的内部系统可通过PIC与外部装置进行连接后,通过内部系统的电能监测模块、电荷控制模块、外接电能模块、限流模块四个大板块,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增加了自检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内部示意图。
图中:外部装置-1、连接设备-2、以太网-3、交换机-4、采集模块-5、变频控制柜-6、内部系统-7、PIC-8、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闭合处理-15、人机界面模块-16、电源串联模块-17、开启-18、闭合-19、输出控制电路-20、调压控制电路-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外部装置1、连接设备2、以太网3、交换机4、采集模块5、变频控制柜6、内部系统7,所述外部装置1包括连接设备2,所述连接设备2的下方设有以太网3,所述以太网3的下方设有交换机4,所述连接设备2通过以太网3与交换机4固定串联,所述交换机4的下方设有采集模块5,所述采集模块5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柜6,所述交换机4通过采集模块5与变频控制柜6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7与外部装置1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7由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组成,所述内部系统7的后方设有电能监测模块9,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的下方设有电荷控制模块10,所述电荷控制模块10的下方设有外接电能模块11,所述外接电能模块11的下方设有限流模块12,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皆与内部系统7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7的后方设有PIC8,所述内部系统7通过PIC8与外部装置1固定串联,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的后方设有电源管理器13,所述电源管理器13的后方设有闭合单元15,所述闭合单元15通过电源管理器13与电能监测模块9固定串联,所述电荷控制模块10的后方设有稳流模块14,所述稳流模块14通过电荷控制模块10与PIC8固定串联,所述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的后方设有人机界面模块16,所述人机界面模块16与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固定串联,所述外接电能模块11的后方设有电源串联模块17,所述电源串联模块17的后方分设有开启18、闭合19,所述开启18、闭合19与电源串联模块17固定串联,所述限流模块12的后方设有输出控制电路20,所述输出控制电路20的下方设有调压控制电路21,所述输出控制电路20、调压控制电路21皆与限流模块12固定串联,以太网3的设置便于连接设备2的有效连接和传输。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首先在外部装置1的连接设备2下设置一个以太网3,以太网3的下方设置的交换机4可与下方的采集模块5进行有效连接后,对变频控制柜6进行有效连接,其次内部系统7通过PIC8与外部装置1进行连接后,可便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连接控制,系统中分设的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四个板块下分设的板块可对数据进行层层删选,以做出开启18、闭合19、人机界面模块16操作等选择。
本发明的外部装置1、连接设备2、以太网3、交换机4、采集模块5、变频控制柜6、内部系统7、PIC8、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闭合处理15、人机界面模块16、电源串联模块17、开启18、闭合19、输出控制电路20、调压控制电路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设置带有外部装置的以太网,便于进行数据的传递,通过设置内部系统可进行智能节电控电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外部装置(1)、连接设备(2)、以太网(3)、交换机(4)、采集模块(5)、变频控制柜(6)、内部系统(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装置(1)包括连接设备(2),所述连接设备(2)的下方设有以太网(3),所述以太网(3)的下方设有交换机(4),所述连接设备(2)通过以太网(3)与交换机(4)固定串联,所述交换机(4)的下方设有采集模块(5),所述采集模块(5)的下方设有变频控制柜(6),所述交换机(4)通过采集模块(5)与变频控制柜(6)固定串联,所述内部系统(7)与外部装置(1)固定串联;
所述内部系统(7)由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组成,所述内部系统(7)的后方设有电能监测模块(9),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的下方设有电荷控制模块(10),所述电荷控制模块(10)的下方设有外接电能模块(11),所述外接电能模块(11)的下方设有限流模块(12),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电荷控制模块(10)、外接电能模块(11)、限流模块(12)皆与内部系统(7)固定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系统(7)的后方设有PIC(8),所述内部系统(7)通过PIC(8)与外部装置(1)固定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监测模块(9)的后方设有电源管理器(13),所述电源管理器(13)的后方设有闭合单元(15),所述闭合单元(15)通过电源管理器(13)与电能监测模块(9)固定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控制模块(10)的后方设有稳流模块(14),所述稳流模块(14)通过电荷控制模块(10)与PIC(8)固定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的后方设有人机界面模块(16),所述人机界面模块(16)与电源管理器(13)、稳流模块(14)固定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能模块(11)的后方设有电源串联模块(17),所述电源串联模块(17)的后方分设有开启(18)、闭合(19),所述开启(18)、闭合(19)与电源串联模块(17)固定串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模块(12)的后方设有输出控制电路(20),所述输出控制电路(20)的下方设有调压控制电路(21),所述输出控制电路(20)、调压控制电路(21)皆与限流模块(12)固定串联。
CN201710958028.XA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7612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8028.XA CN107612849A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8028.XA CN107612849A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2849A true CN107612849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7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8028.XA Pending CN107612849A (zh) 2017-10-16 2017-10-16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28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9202B2 (ja) * 2006-10-04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系統制御保護システム
CN205862512U (zh) * 2016-06-14 2017-01-04 鹿煜炜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系统
CN106849366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CN206259621U (zh) * 2016-11-08 2017-06-16 上海德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0kV多功能控制柜
CN206378734U (zh) * 2017-01-22 2017-08-04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电控柜(bim)实时可视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9202B2 (ja) * 2006-10-04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力系統制御保護システム
CN205862512U (zh) * 2016-06-14 2017-01-04 鹿煜炜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系统
CN206259621U (zh) * 2016-11-08 2017-06-16 上海德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0kV多功能控制柜
CN206378734U (zh) * 2017-01-22 2017-08-04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电控柜(bim)实时可视化系统
CN106849366A (zh) * 2017-03-24 2017-06-13 合肥羿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柜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7698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关联设备自动识别方法
CN205160090U (zh) 具有稳态不间断微电网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
CN104201986B (zh) 一种光伏发电监控一体化装置
CN109406897A (zh) 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5609337A (zh) 一种能够实时计量计费的智能断路器系统
CN202837423U (zh) 一种基于dsp和arm的无线gprs风电电网电能质量检测装置
CN202794383U (zh) 一种基于dsp、cpld、arm的风电电网电能质量参数检测装置
CN204649927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装置
CN104518568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内网络报文选择的实现方法
CN20290396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监测系统
CN203896004U (zh) 智能充电柜中央控制系统
CN10761284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手机的智能节电控电优化控制系统
CN204030653U (zh) 具有电池监测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块
CN105827017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录波及网络分析系统
CN109256865A (zh) 一种带自检功能的配电网自动化终端
CN108958131A (zh) 一种开关柜倒闸操作的智能语音提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819457U (zh) 智能网荷控制系统
CN205829187U (zh) 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防孤岛保护装置
CN204794342U (zh) 具有录波功能的双路电源转换系统
CN105301404A (zh) 一种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的太阳能电池模拟器
CN205404677U (zh) 一种带有实时时钟的用电检查终端
CN206479799U (zh) 一种终端变电站母线快速自愈装置
CN204905875U (zh) 一种基于avr单片机和pc机的电网无功补偿装置
CN107707438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家电能耗管理系统
CN207559580U (zh) 基于4g网络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数据采集与监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