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2717A -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 Google Patents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2717A
CN107612717A CN201710753318.0A CN201710753318A CN107612717A CN 107612717 A CN107612717 A CN 107612717A CN 201710753318 A CN201710753318 A CN 201710753318A CN 107612717 A CN107612717 A CN 107612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eater
impaired
gateway
administr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33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u Io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33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12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12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2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所述方法包括:网关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所述网关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上述方法能够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背景技术
在偏远的郊区环境,由于地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射塔的架设密度较低,导致网络覆盖率并不足够,或者,在某些“盲点”区域,由于具有破坏性的多路径干扰的影响,导致“盲点”区域无法正常传输或接收信号,甚至,有时建筑物的材料与结构也可使原本能够正常收发的信号大幅减弱,导致网络的通信质量十分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网络中设置中继器(repeater,RP)。中继器可以用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通过对数据信号的复制、调整、放大、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实现提高网络覆盖率、克服网络传输“盲点”以及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中继器是整个通信链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中继器出现了故障,会导致整个通信链路中断,而无法正常传输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能够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网关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所述网关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受损中继器发出受损信息时,从同一网关管辖下的中继器中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器(例如,挂载的终端数量较少的,数据传输速率较大的或专门的备用中继器等等),并统一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统一切换至目标中继器,能够避免因为受损中继器发生故障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没法接入网络,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受损接入点处于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受损接入点随时可能会出现故障,一旦受损接入点发生故障,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都安全转移到第一备份接入点中去,所以,可以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以减少唤醒帧占据受损接入点的资源,确保受损接入点将有限的资源都用于将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转移到第一备份接入点中。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数量为n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可以理解的是,将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可以避免将m个终端同时分配个1个目标中继器,使得这个被分配的目标中继器的数量过多则导致不堪重负。
结合第一方面上述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中继器向网关发送的数据与中继器向终端发送的数据之间相互干扰,从而造成回环自干扰,可以令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二帧结构,使得两者之间不会构成回环自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继自动路由网关,包括:接收模块、选择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受损中继器发出受损信息时,从同一网关管辖下的中继器中选择出合适的目标中继器(例如,挂载的终端数量较少的,数据传输速率较大的或专门的备用中继器等等),并统一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统一切换至目标中继器,能够避免因为受损中继器发生故障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没法接入网络,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受损接入点处于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的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受损接入点随时可能会出现故障,一旦受损接入点发生故障,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将会丢失,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都安全转移到第一备份接入点中去,所以,可以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以减少唤醒帧占据受损接入点的资源,确保受损接入点将有限的资源都用于将受损接入点中的缓存数据转移到第一备份接入点中。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还包括获取模块以及分配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以及,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结合第二方面上述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中继器向网关发送的数据与中继器向终端发送的数据之间相互干扰,从而造成回环自干扰,可以令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二帧结构,使得两者之间不会构成回环自干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网关以及多个中继器,所述网关分别连接多个中继器,其中,所述网关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了计算设备所执行的用于中继自动路由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在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的指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其中,所述方法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中继网络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在介绍本发明之前,首先介绍现有技术的中继网络的架构。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中继网络包括:终端111、中继器112以及网关113。
当终端需要通过网关将数据传输至其他的协议的网络时,为了获得更高的链路容量及更好的覆盖,可以在网关与终端之间增加了一个或多个中继器,负责对数据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转发,即数据要经过多跳才能到达终端。以较简单的两跳中继为例,就是将一个“网关—终端”链路分割为“网关—中继器”和“中继器—终端”两个链路,从而可以将一个质量较差的链路替换为两个质量较好的链路,以获得更高的链路容量及更好的覆盖。同时,对于终端来说,终端与中继器间的通信属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所消耗的功率低。也即是说,终端通过中继器的中转与网关进行通信,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发射功率。
中继器作为网关与终端之间的唯一连接设备,当中继器出现了问题时,将会导致接入到该中继器的终端与网关之间的通信将会被中断。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与中继器之间的无线连接方式,中继器与网关之间的无线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zigbee、3G、4G以及未来的5G等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11可以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中继器112进行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是指从中继器112到终端111的通信链路,而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是指从终端111到中继器112的通信链路。在LTE/LTE-A方式中,上/下行载波分别采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以及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在5G标准中,示例性的,可以对上下行载波进行统一,即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均采用OFDM以及CP。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0:网关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能对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充当转换重任,从而实现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的互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损中继器是指已经出现故障迹象,例如,受损中继器温度过高,受损中继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过低等等,但还没真正出现故障,还可以与网关和终端进行通信的中继器。其中,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中继站可以是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设备到设备(Deviceto Device,D2D)的通信连接的中继设备。所述D2D通信连接可以是:Wi-Fi(WirelessFidelity,中文:无线保真)、蓝牙(Bluetooth)、Zigbee,以及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D2D通信连接等等。中继器按照通讯的制式划分,可以是GSM中继器、CDMA中继器、3G中继器、4G中继器甚至可以是未来的5G中继器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损反馈信息可以记载在中继器与网关之间的数据帧的表头部分,也可以记载在数据帧的内容部分。受损反馈信息可以用一个数据位进行表示,也可以使用多个数据为进行表示。当受损反馈信息使用一个数据为进行表示时,当该数据位被置“1”时,表示中继器出现受损迹象,当该数据位被置“0”时,表示中继器运行良好,或者,当该数据位被置“1”时,表示中继器运行良好,当该数据位被置“0”时,表示中继器出现受损迹象。当受损反馈信息使用多个数据位进行表示时,这几个数据位中可以记载字符、数字以及符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构成的信息。
220:网关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中继器与受损中继器均是在同一网关管辖下的中继器。网关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具体可以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是指负载比较小,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接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中继器。数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数量阈值为目标中继器正常进行通信时的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是指处理能力比较强,能够有较高的处理能力接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中继器。速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备用的中继器包括两种情况:(1)备用的中继器平时不承载任何转发业务,备用的中继器只作为目标中继器的备用,当目标中继器出现故障时,将目标中继器的转发业务转移到备用的中继器中,备用的中继器只承担目标中继器转移的转发业务。(2)备用的中继器平时还承载其他的转发业务,当目标中继器出现故障时,将目标中继器承载的转发业务转移到备用的中继器中,备用的中继器同时承担目标中继器转移的转发业务和其他的转发业务。
230:网关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可以为比特,扰码或其他时频资源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比特可以是数据帧的对应字段中的一个位,当这个位被设置为“0”或“1”时,用于指示进行切换。例如,在数据帧的表头的某个域,当该域的1比特信息值为0时,表示不触发切换;当该域的1比特信息值为1时,表示触发切换。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扰码可以是SPS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 C-RNTI,SPS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也可以是其他的扰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终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终端(例如,蜂窝电话或者智能电话)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来发射和接收数据以用于双路通信。终端可以包括用于数据发射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数据接收的接收机。对于数据发射,发射机可以利用数据对发射本地振荡器(LO)信号进行调制以获得经调制的射频(RF)信号,对经调制的RF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具有恰当发射功率级别的输出RF信号,并且经由天线将输出RF信号发射给基站。对于数据接收,接收机可以经由天线来获得所接收的RF信号,放大并利用接收LO信号将所接收的RF信号下变频,并且处理经下变频的信号以恢复由基站发送的数据。终端可以支持与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多个无线系统的通信(例如LTE/TE-A和NR)。每个无线系统可能具有某些特性和要求,能够高效地支持利用不同RAT的无线系统的同时通信。无线用户设备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点,等等。无线用户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本、上网本、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点、蓝牙设备,等等。在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终端还可以是其也可以包含带有联网功能的其他设备,例如,智能电灯、智能电视、智能清扫设备、智能睡眠设备,智能监控设备等,其表现的形式可以为多种多样,例如对于智能电灯,该智能电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台灯,智能吸顶灯,智能壁灯等设备,例如对于智能电视来说,其可以为三星牌智能电视,当然其也可以为夏普牌智能电视,例如对于智能清扫设备来说,其可以为,智能扫地机器人,当然其还可以包括智能吸尘器、智能垃圾处理器等设备,例如对于智能睡眠设备来说,其可以为:智能床垫、智能沙发等设备,例如对智能监控设备来说或,其可以为,智能血压计,智能温度计等,本发明对上述终端的具体形式以及数量或种类并不限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0:网关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能对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充当转换重任,从而实现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的互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损中继器是指已经出现故障迹象,例如,受损中继器温度过高,受损中继器的数据传输速率过低等等,但还没真正出现故障,还可以与网关和终端进行通信的中继器。其中,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中继站可以是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设备到设备(Deviceto Device,D2D)的通信连接的中继设备。所述D2D通信连接可以是:Wi-Fi(WirelessFidelity,中文:无线保真)、蓝牙(Bluetooth)、Zigbee,以及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D2D通信连接等等。中继器按照通讯的制式划分,可以是GSM中继器、CDMA中继器、3G中继器、4G中继器甚至可以是未来的5G中继器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损反馈信息可以记载在中继器与网关之间的数据帧的表头部分,也可以记载在数据帧的内容部分。受损反馈信息可以用一个数据位进行表示,也可以使用多个数据为进行表示。当受损反馈信息使用一个数据为进行表示时,当该数据位被置“1”时,表示中继器出现受损迹象,当该数据位被置“0”时,表示中继器运行良好,或者,当该数据位被置“1”时,表示中继器运行良好,当该数据位被置“0”时,表示中继器出现受损迹象。当受损反馈信息使用多个数据位进行表示时,这几个数据位中可以记载字符、数字以及符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所构成的信息。
320:网关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n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邻近中继器与受损中继器均是在同一网关管辖下的中继器。网关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n个目标中继器具体可以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n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n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n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是指负载比较小,能够有更多的资源接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中继器。数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数量阈值为目标中继器正常进行通信时的5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是指处理能力比较强,能够有较高的处理能力接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中继器。速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备用的中继器包括两种情况:(1)备用的中继器平时不承载任何转发业务,备用的中继器只作为目标中继器的备用,当目标中继器出现故障时,将目标中继器的转发业务转移到备用的中继器中,备用的中继器只承担目标中继器转移的转发业务。(2)备用的中继器平时还承载其他的转发业务,当目标中继器出现故障时,将目标中继器承载的转发业务转移到备用的中继器中,备用的中继器同时承担目标中继器转移的转发业务和其他的转发业务。
330: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终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终端(例如,蜂窝电话或者智能电话)可以利用无线通信系统来发射和接收数据以用于双路通信。终端可以包括用于数据发射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数据接收的接收机。对于数据发射,发射机可以利用数据对发射本地振荡器(LO)信号进行调制以获得经调制的射频(RF)信号,对经调制的RF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具有恰当发射功率级别的输出RF信号,并且经由天线将输出RF信号发射给基站。对于数据接收,接收机可以经由天线来获得所接收的RF信号,放大并利用接收LO信号将所接收的RF信号下变频,并且处理经下变频的信号以恢复由基站发送的数据。终端可以支持与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多个无线系统的通信(例如LTE/TE-A和NR)。每个无线系统可能具有某些特性和要求,能够高效地支持利用不同RAT的无线系统的同时通信。无线用户设备还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点,等等。无线用户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本、上网本、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点、蓝牙设备,等等。在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终端还可以是其也可以包含带有联网功能的其他设备,例如,智能电灯、智能电视、智能清扫设备、智能睡眠设备,智能监控设备等,其表现的形式可以为多种多样,例如对于智能电灯,该智能电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台灯,智能吸顶灯,智能壁灯等设备,例如对于智能电视来说,其可以为三星牌智能电视,当然其也可以为夏普牌智能电视,例如对于智能清扫设备来说,其可以为,智能扫地机器人,当然其还可以包括智能吸尘器、智能垃圾处理器等设备,例如对于智能睡眠设备来说,其可以为:智能床垫、智能沙发等设备,例如对智能监控设备来说或,其可以为,智能血压计,智能温度计等,本发明对上述终端的具体形式以及数量或种类并不限定。
340: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350: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个目标中继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中继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中继设备。例如,n个目标中继器可以都是中继站,或者,n个目标中继器可以分别包括中继站以及中继设备等等。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设定的分配策略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n个目标中继器。其中,设定的分配策略可以是负载均衡策略以及信号最优策略等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在设置时,分配策略可以遵循以下的规则:目标中继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强、目标中继器的负载能力强、目标中继器的当前负载量较少以及信息安全处理能力较强的目标中继器会被分配到较多的终端,而相反,目标中继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弱、目标中继器的负载能力弱、目标中继器的当前负载量较多以及信息安全处理能力较弱的目标中继器会被分配到较少的终端。
360:网关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可以为比特,扰码或其他时频资源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比特可以是数据帧的对应字段中的一个位,当这个位被设置为“0”或“1”时,用于指示进行切换。例如,在数据帧的表头的某个域,当该域的1比特信息值为0时,表示不触发切换;当该域的1比特信息值为1时,表示触发切换。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扰码可以是SPS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 C-RNTI,SPS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也可以是其他的扰码。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中继器只能采用时分复用双工技术,由于中继回程链路和中继接入链路采用同一链路,如果中继器同时进行收发通信,则会造成回环自干扰。其中,中继回程链路为网关与中继器之间的链路,中继接入链路为中继器与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链路。为了实现中继器同时进行收发通信,又不会造成回环自干扰,可以令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之下的终端之间采用第二帧结构,其中,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尽管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还是可以令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和下行配置相同,从而避免受损中继器的构造过于复杂。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受损反馈信息能够反馈给网关,受损接入点以最大功率发送受损反馈信息,并且,为了保证受损接入点的资源不被浪费,受损接入点停止向终端发送唤醒帧。其中,唤醒帧可以是指beacon信标。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下面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设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网关40包括:接收模块410、选择模块420以及发送模块430。
所述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420用于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所述发送模块430用于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可选地,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可选地,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可选地,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其中,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10可由所述接收模块410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20可由所述选择模块420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30可由所述发送模块430执行,具体请参阅图2以及相关实施例,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网关50与图4所示的网关40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440以及分配模块450。
所述获取模块440用于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以及,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所述分配模块450用于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其中,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30可由所述获取模块440执行;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340可由所述分配模块450执行具体请参阅图3以及相关实施例,此处不再展开赘述。
请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关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网关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用户接口603和存储器604,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用户接口603和存储器604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以通过总线605连接为例。其中,
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通信接口602可以为有线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或无线接口(例如蜂窝网络接口或使用无线局域网接口),用于与其他电子设备或网站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接口602具体用于将目标推荐对象推荐给电子设备的用户。
用户接口603具体可为触控面板,包括触摸屏和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控面板上的操作指令,用户接口603也可以是物理按键或者鼠标。用户接口603还可以为显示屏,用于输出、显示图像或数据。
存储器6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6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6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存储器6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可选地,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
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
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可选地,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
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可选地,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可选地,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本发明通过在受损中继器发出受损信息时,从同一网关管辖下的中继器中选择出目标中继器,并统一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统一切换至目标中继器,能够避免因为受损中继器发生故障时,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没法接入网络,从而提高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继自动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网关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所述网关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所述网关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损接入点处于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数量为n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
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6.一种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选择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受损中继器的受损反馈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受损反馈信息,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终端数量小于数量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数据传输速率大于速率阈值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或者,从网关管辖下的邻近中继器中选择备用的中继器作为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受损中继器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包括所述目标中继器的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受损中继器向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切换命令以切换至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中继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损接入点处于停止向所述受损接入点管辖下的终端发送唤醒帧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还包括获取模块以及分配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m,其中,m为正整数;以及,获取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其中,n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所述分配模块用于根据n个目标中继器中的每个目标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的数量将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m个终端分配给所述n个目标中继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与所述受损中继器之间的通讯采用第一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帧结构不同于第二帧结构,所述第二帧结构为所述受损中继器与所述受损中继器管辖下的终端之间的通讯采用的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损中继器的上行配置与下行配置相同。
CN201710753318.0A 2017-08-28 2017-08-28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Pending CN107612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3318.0A CN107612717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3318.0A CN107612717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2717A true CN107612717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56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3318.0A Pending CN107612717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127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6324A (zh) * 2021-05-13 2021-08-20 江苏南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感知终端设备通信质量均衡分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98A (zh) * 2008-12-0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中继器和通信系统
CN101835194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
CN101951346A (zh) * 2010-10-27 2011-01-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ip中继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CN102594612A (zh) * 2012-03-24 2012-07-18 北京天润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关热备份系统
CN10388827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网关容灾备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02792A (zh) * 2015-07-29 2016-02-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语音平台架构调整方法
CN105898807A (zh) * 2016-06-08 2016-08-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在超密集网络下的联合接入点选择和资源分配的自治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198A (zh) * 2008-12-0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中继器和通信系统
CN101835194A (zh) * 2009-03-13 2010-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
CN101951346A (zh) * 2010-10-27 2011-01-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Sip中继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CN102594612A (zh) * 2012-03-24 2012-07-18 北京天润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关热备份系统
CN10388827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网关容灾备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02792A (zh) * 2015-07-29 2016-02-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语音平台架构调整方法
CN105898807A (zh) * 2016-06-08 2016-08-2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在超密集网络下的联合接入点选择和资源分配的自治愈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6324A (zh) * 2021-05-13 2021-08-20 江苏南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感知终端设备通信质量均衡分析方法
CN113286324B (zh) * 2021-05-13 2024-03-19 江苏南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感知终端设备通信质量均衡分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0565B2 (en) Management of radio link failure in wireless backhaul
CN110366257B (zh) 配置为提供具有增强的资源分配的无线接入的网络节点
US1158283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link switching
WO2018228569A1 (zh)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8934932B2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CN105934980A (zh)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CN106664631A (zh) 无线接入技术间/内移动和用户平面分割测量配置
CN103782644B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CN103718514A (zh) 移动通信中的增强的本地接入
CN103718477B (zh) 基于多个网络的同时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US946179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cells in a network
CN107708085A (zh) 一种中继器保障方法及接入点
WO2020048588A1 (en)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CN104105132A (zh) 一种控制参数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7517486A (zh)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装置
CN101521909A (zh) 用于基站间通信中基于多个终端中继的信令转发方法
US20140213275A1 (en) Methods of Perform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Network Node,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Methods
JP2016521530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ュアル・コネクティビティを有するユーザ機器のモビリティ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2970212A (zh) 使用带宽部分的数据传输
CN107612717A (zh) 中继自动路由方法以及网关
US11962468B2 (e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659952A (zh) 中继器备份方法及接入点
US20230354106A1 (en) Cu-du communication for multicast with support for switching between unicast and multicast
CN110831167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7612718A (zh) 转发设备切换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