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5472A -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5472A
CN107605472A CN201710678990.8A CN201710678990A CN107605472A CN 107605472 A CN107605472 A CN 107605472A CN 201710678990 A CN201710678990 A CN 201710678990A CN 107605472 A CN107605472 A CN 107605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es
oil
oil reservoir
moisture content
development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89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05472B (zh
Inventor
傅礼兵
李轩然
倪军
许必锋
范子菲
赵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89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5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5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5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05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5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所确定的储层采收率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藏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藏开发过程中,采收率是衡量油藏开发效果和油藏开发水平的最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油藏动态分析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此,获取准确可靠的油藏采收率对于评价油藏的开发程度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通常采用的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的主要过程是:利用童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绘制得到油藏在不同最终油采收率下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其中,童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表达式(以下简称童氏表达式)为:
其中,fw为油藏含水率;R为油藏中油采出程度;Rm为油藏最终油采收率;然后将油藏样本点的实际生产数据,例如实际含水率和实际油采出程度,绘制到该关系曲线图版上,并与该关系曲线图版中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油藏的采收率。然而,由于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开采方式可能会不断改变,可能导致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采油率不同。如此仅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提供的固定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图版,所确定的油藏采收率的准确度可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所确定的油藏采收率的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中的指定关系曲线,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当所述指定关系曲线与所述实测拟合曲线最接近时,将所述指定关系曲线对应的采收率,作为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
优选方案中,提供有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优选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优选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的预设极限含水率值计算得到所述样本点对应的初始油采收率;
根据所述样本点的初始油采收率、实测含水率数据以及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拟合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优选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表征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其中,f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fw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E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收率,fwL为所述油藏的经济极限含水率,R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油藏截止至所述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采用下述公式表征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
lg(Lpi)=ai+biNpi
其中,L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量,N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油量,ai和bi为常数;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油采出程度分别与累计产水、地质储量的关系以及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lg(Rwi)=ai'+bi'Ri
其中,R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Rwi=Lpi/N,N为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Ri=Npi/N,ai’=ai-lgN,bi’=biN。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和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所述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所述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优选方案中,所述装置提供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和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所述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可以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考虑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开采方式会不断改变的因素,采用本申请方法可以分别对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采油率进行计算,从而可以提高所确定的油藏在指定开发阶段的采收率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童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可以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
图1是本申请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开采时间或开采地层深度。可以根据所述获取的样本点对应的开采时间或开采地层深度,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开采时间或开采地层深度一致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还可以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步骤S102: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具体可以包括: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
步骤S103: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具体可以包括,针对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中的指定关系曲线,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当所述指定关系曲线与所述实测拟合曲线的距离最接近时,将所述指定关系曲线对应的采收率,作为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例如,根据油藏的实际生产数据的特征,可以将油藏划分为两个开发阶段。图2是现有技术中童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的示意图。图2、图3和图4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采出程度和函数率。图2中的实际数据表示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图3中的第一阶段实际数据和图4中的第二阶段实际数据分别表示所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和第二开发阶段的样本点。如图2所示,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得到的童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关系曲线与样本点的拟合度较低,较难准确确定所述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采收率,无法评价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而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中ER=0.20的曲线与所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样本点的实际拟合趋势曲线最接近,以及采用本申请方法得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中ER=0.25的曲线与所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样本点的的实际拟合趋势曲线最接近,可以预测所述油藏在第一开发阶段和第二开发阶段的采收率分别为20百分比和25百分比,如此,所确定的油藏采收率的准确度得到明显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评价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注水开发效果,以便为油藏开发的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供有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1)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可以包括: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的累计产水量、累计产油量、年产水量、年产油量等参数。所述地质储量可以为经过对所述油藏所在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后,获取的所述油藏所在地质构造中聚集的油气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可以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可以获取所述油藏截止至所述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可以采用下述公式表征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
lg(Lpi)=ai+biNpi (公式1)
其中,L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量,N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油量,ai和bi为常数。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油采出程度分别与累计产水、地质储量的关系以及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lg(Rwi)=ai'+bi'Ri (公式2)
其中,R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Rwi=Lpi/N,N为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Ri=Npi/N,ai’=ai-lgN,bi’=biN。如此,油采出程度为累计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值,水采出程度为累计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值,将水产出程度、油产出程度分别与累计产水、地质储量的关系代入至公式1,构建得到公式2,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公式(1)所示,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系可以为童式甲型水驱曲线关系式,可以发现,在半对数坐标系中,所述油藏截止至所述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量和累计产油量成线性关系。所述童式甲型水驱曲线关系式为本申请提出的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提供参数关系基础,且所述童式甲型水驱曲线关系式更加适用于我国油气藏的储量预测,因此,将童式甲型水驱曲线关系式作为确定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的基础相对比较准确。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可以获取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油采出程度分别与年产水量、地质储量的关系,表达式为:
其中,R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Q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年产水量,N可以为油藏的地质储量,R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QO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年产油量。
另外,还可以根据油水两相过程中水的分流量方程,得到含水率的表达式为:
其中,f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R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Q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年产水量。
将公式2对时间求导,并联立公式3和4,可以得到含水率fwi与油采出程度Ri的关系式为:
其中,R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fwi可以为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ai’=ai-lgN,bi’=biN,ai和bi为常数,N为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其中,c可以取值为ln10。
根据含水率fwi与油采出程度Ri的关系式,当含水率取值为经济极限含水率fwL时,得到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收率ERi为:
设置所述油藏在第i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为fw0i,R0i为所述油藏在第i阶段的含水率为fw0i时的油采出程度,根据公式5,得到R0i的表达式为: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fw0i作为所述油藏在第i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R0i作为所述油藏在第i阶段的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将公式6和公式7代入公式5中,消去ai’、bi’和c,得到所述油藏在第i阶段的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表达式:
其中,f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fw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E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收率,fwL为所述油藏的经济极限含水率,R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2)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3)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可以根据所述样本点的预设极限含水率值计算得到所述样本点对应的初始油采收率;根据所述样本点的初始油采收率、实测含水率数据以及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可以拟合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样本点对应的初始油采收率、实测含水率数据以及实测油采出程度等数据代入公式8,拟合生成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fw0i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R0i。采用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实际生产数据,拟合得到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fw0i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R0i更加准确。
所述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实施例,可以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考虑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开采方式会不断改变的因素,采用本申请方法可以分别对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采油率进行计算,从而可以提高所确定的油藏在指定开发阶段的采收率的准确度。
图5是本申请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图。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100、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200和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300。
所述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100,可以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所述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200,可以用于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所述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300,可以用于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可以提供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400、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500和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600。
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40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500,可以用于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所述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60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所述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实施例与所述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可以实现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取得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2。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内存中,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短暂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中的指定关系曲线,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当所述指定关系曲线与所述实测拟合曲线最接近时,将所述指定关系曲线对应的采收率,作为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有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的预设极限含水率值计算得到所述样本点对应的初始油采收率;
根据所述样本点的初始油采收率、实测含水率数据以及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拟合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下述公式表征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mrow> <msub> <mi>f</mi> <mrow> <mi>w</mi> <mi>i</mi> </mrow> </msub>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sup> <mn>10</mn> <mrow> <mo>&amp;lsqb;</mo> <mi>lg</mi> <mrow> <mo>(</mo> <mfrac> <msub> <mi>f</mi> <mrow> <mi>w</mi> <mn>0</mn> <mi>i</mi> </mrow> </msub> <mrow> <mn>1</mn> <mo>-</mo> <msub> <mi>f</mi> <mrow> <mi>w</mi> <mn>0</mn> <mi>i</mi> </mrow>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o>(</mo> <msub> <mi>R</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E</mi> <mrow> <mi>R</mi> <mi>i</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i>lg</mi> <mrow> <mo>(</mo> <mfrac> <msub> <mi>f</mi> <mrow> <mi>w</mi> <mi>L</mi> </mrow> </msub> <mrow> <mn>1</mn> <mo>-</mo> <msub> <mi>f</mi> <mrow> <mi>w</mi> <mi>L</mi> </mrow>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o>(</mo> <msub> <mi>R</mi> <mrow> <mn>0</mn> <mi>i</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R</mi> <mi>i</mi> </msub> <mo>)</mo> </mrow> <mo>&amp;rsqb;</mo> <mo>/</mo> <mrow> <mo>(</mo> <msub> <mi>E</mi> <mrow> <mi>R</mi> <mi>i</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R</mi> <mrow> <mn>0</mn> <mi>i</mi> </mrow> </msub> <mo>)</mo> </mrow> </mrow> </msup> </mrow> </mfrac> </mrow>
其中,f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fw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E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收率,fwL为所述油藏的经济极限含水率,R0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包括:
获取所述油藏截止至所述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采用下述公式表征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
lg(Lpi)=ai+biNpi
其中,L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水量,Npi为所述油藏截止至第i个开发阶段的累计产油量,ai和bi为常数;
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油采出程度分别与累计产水、地质储量的关系以及所述累计产水和累计产油的关联关系,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与水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
lg(Rwi)=a′i+b′iRi
其中,Rw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水采出程度,Rwi=Lpi/N,N为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Ri为所述油藏在第i个开发阶段的油采出程度,Ri=Npi/N,ai’=ai-lgN,bi’=biN。
9.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开发过程包括至少两个开发阶段,其中,所述开发阶段具备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相对应;所述关系曲线集合中包括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所述装置包括: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和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目标开发阶段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开发阶段中确定与所述油藏的样本点对应的目标开发阶段;其中,所述样本点具备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
所述实测拟合曲线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实测含水率数据和实测油采出程度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得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实测拟合曲线;
所述目标采收率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测拟合曲线,与所述目标开发阶段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比对处理结果,并根据所述比对处理结果确定所述油藏的目标采收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提供所述油藏的地质储量,以及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和历史水产量;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和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历史油产量、历史水产量以及所述地质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联关系、含水率历史初值和油采出程度历史初值,得到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
所述关系曲线集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在以含水率和油采出程度为参数的坐标系中绘制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多个油采收率分别对应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生成所述油藏在所述开发阶段的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集合。
CN201710678990.8A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605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8990.8A CN10760547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8990.8A CN10760547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5472A true CN107605472A (zh) 2018-01-19
CN107605472B CN107605472B (zh) 2021-11-02

Family

ID=6106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8990.8A Active CN107605472B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54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9624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3643A1 (en) * 1985-12-03 1987-06-18 Industrikontakt Ing. O. Ellingsen & Co. Process for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oil extraction
CN105160146A (zh) * 2015-07-07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驱特征关系图版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20267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油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39995A (zh) * 2016-11-18 2017-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油藏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3643A1 (en) * 1985-12-03 1987-06-18 Industrikontakt Ing. O. Ellingsen & Co. Process for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oil extraction
CN105160146A (zh) * 2015-07-07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水驱特征关系图版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202673A (zh) * 2016-06-30 2016-12-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油藏含水率与油采出程度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39995A (zh) * 2016-11-18 2017-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油藏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9624A (zh) * 2019-06-06 2020-12-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49624B (zh) * 2019-06-06 2024-04-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井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5472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3789B2 (en) Machine learning for production prediction
CN107339087A (zh) 一种注水量劈分方法及装置
CN107563557A (zh) 确定油井产量递减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67762A (zh) 一种确定储层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2771A (zh) 一种文本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27299A (zh) 一种确定储层可压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44126A (zh) 一种确定水驱油藏含水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25409B (zh) 一种水淹层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35709A (zh) 一种页岩储层质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090656A (zh) 一种确定砂体连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00519A (zh) 致密砂岩导电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6845786A (zh) 注入井和生产井间储层连通性评价方法和装置
CN104459774B (zh) 一种地质岩性差异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605472A (zh) 一种确定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
Al-Khazraji et al. Development of heterogeneous immature Brownfield with Waterdrive using dynamic opportunity index: a case study from Iraqi oilfields
CN108254786A (zh) 一种储层层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229494A (zh) 属性重要性确定
CN108492014A (zh) 一种确定地质资源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Baki et al. Well completion optimization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CN106896419B (zh) 一种确定油气资源量的方法及装置
Irrgang et al. A case-based system to cut drilling costs
Ismail et al.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workflow for a large oilfield in middle east
CN107939371A (zh) 一种确定井网加密可行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9147A (zh) 一种确定油气储量和水体规模方法及装置
CN107180161B (zh) 一种地层对比结果整合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