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2179A -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 Google Patents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2179A
CN107602179A CN201710731408.XA CN201710731408A CN107602179A CN 107602179 A CN107602179 A CN 107602179A CN 201710731408 A CN201710731408 A CN 201710731408A CN 107602179 A CN107602179 A CN 10760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arts
powder
eucalyptus barks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14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义
邓卫忠
张积远
农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NSUI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NSUI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NSUI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NSUI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314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02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0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2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包括下列步骤: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或基质肥。本发明通过发酵技术降解了桉树皮中的酚类化感物质,使桉树皮成为可供使用的经济类资源,且加入木薯酒精渣、花生壳、中药渣、及蘑菇渣等废弃物料降低了产品成本,采用物理手段即使用粉碎机使再粉料经绒化处理后得绒化料,避免了使用化学膨化剂产生的物质、结构变化,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凸显了产品的经济实用性。

Description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资源利用和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7年广西森林总面积2.17亿亩,居全国第六位,森林覆盖率为62.28%,据全国第四位,其中桉树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居全国第一,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桉树皮量可达750万立方米/年,具有丰富的但桉树皮资源,但桉树皮含有一种特殊的酚类化感物质,直接覆盖在作物根部会抑制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发育,近水堆放会污染水源,而且随着植物残体的腐烂解体,其所含的酚类化感物质释放出来会污染土壤。故目前桉树皮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基本作为柴火使用。
有机基质栽培因其具有性能稳定、缓冲能力强、设备简单、投资少、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成为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一种无土栽培形式。泥炭是最常用的有机基质,然而,天然泥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寻找新的替代资源是栽培基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通过发酵技术降解了桉树皮中的酚类化感物质,使桉树皮成为可供使用的经济类资源,采用物理手段即使用粉碎机使再粉料经绒化处理后得绒化料,避免了使用化学膨化剂产生的物质、结构变化,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凸显了产品的经济实用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或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1~5份、菜籽麸80~90份、糖蜜浓缩液5~10份。
优选的是,所述纤维类原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木薯酒精渣、花生壳、中药渣、及蘑菇渣,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桉树皮80~85份、木薯酒精渣5~10份、花生壳1~5份、中药渣1~5份、及蘑菇渣5~10份。
优选的是,所述中药渣来自生产银翘片、板蓝根冲剂、杜仲降压片、六味地黄丸后的原料渣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渣。
优选的是,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分别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50s-10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
优选的是,加水后调节湿度为50%~60%。
优选的是,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的具体过程为:
S1、初次发酵:将加水调节湿度后的初粉料在24h内温度升至60℃~70℃,发酵10d,得一次发酵物;
S2、预混:按重量组分计,向一次发酵物中拌入养分类原料,并调节容重为0.3T/m3得预混料,其中,养分类原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尿素1~2份、菜籽麸10~20份、及糖蜜浓缩液2~5份;
S3、再次发酵:将预混料布成条垛,并喷施拮抗菌后进行低温发酵,控制温度≤50℃,其中,所述条垛长10m、宽3m、高2m,在每个条垛上插入热敏温度计,并对条垛进行翻抛:第1d~2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3d~4d翻抛频率为0.5次/天,第5d~6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7d~8d翻抛频率为1次/天,得发酵料。
优选的是,所述再粉料中加入有机辅料制成半基质肥,有机辅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菜籽麸10~20份、玉米须8~10份、秸秆10~20份、稻壳10~20份,有机辅料的制作步骤为:按重量组分计取菜籽麸、玉米须、秸秆、稻壳后混和粉碎,加水拌匀,调节含水量至65%,装入缸内密封,将缸置于40℃发酵室内保持1d,后移出发酵室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d~3d,得有机辅料。
优选的是,所述再粉料送入粉碎机经绒化处理后,得绒化料,向所述绒化料内加入促根类辅料,制得基质肥,其中,所述促根类辅料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菜籽麸15~20份、花生麸5~10份、豆渣5~10份;
所述粉碎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刀切割机、与所述平刀切割机出口端连通的旋转切割机、与所述旋转切割机连通的螺旋鼓风机、及与所述螺旋鼓风机出口端连通的绒化料传送带,以将绒化料送出,其中,所述旋转切割机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平刀切割机远离所述旋转切割机的一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皮带传送;
所述旋转切割机内旋转固设一旋转刀头,所述旋转刀头沿再粉料在所述平刀切割机上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刀头包括:
旋转转筒,其为长圆筒状,所述旋转转筒水平旋转设于所述旋转切割机内;
多个刀头,其为直三棱柱状,所述刀头与所述旋转转筒的轴线平行,且一边固设于所述旋转转筒的外侧壁,多个刀头沿所述旋转转筒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刀头远离所述旋转转筒的一个侧棱设置为刀刃。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是针对桉树皮的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大量废弃桉树皮对环境的占用与污染,更变废为宝,将其合理利用起来,作为基质肥或者半基质肥的原料,降低了生产基质肥或者半基质肥的产品成本,优化了生产效益。
第二、本发明的工艺具有环境友好性,通过7种菌种发酵降解桉树皮中的酚类化感物质,发酵效率更高,酚类化感物质降解更彻底,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本发明利用桉树皮、木薯酒精渣、花生壳、中药渣、蘑菇渣、菜籽麸等废弃物料生产半基质肥或基质肥,物料来源广泛且可利用性高,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护了环境。
第四、本发明的发酵过程为二次发酵,初次发酵温度为60℃~70℃,再次发酵控制温度≤50℃,二次发酵的温度不同,具体的操作也不同,可以对发酵过程中初粉料的状态进行细化控制,使初粉料得到充分发酵,获得的发酵料产率高。
第五、本发明的基质肥经绒化处理,其结构更膨化疏松,便于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使产品的利用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旋转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实施例1>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1份、菜籽麸80份、糖蜜浓缩液5份。
<实施例2>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调节湿度为50%,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3份、菜籽麸85份、糖蜜浓缩液8份。
<实施例3>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调节湿度为60%,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8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5份、菜籽麸90份、糖蜜浓缩液10份。
<实施例4>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调节湿度为50%,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8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5份、菜籽麸90份、糖蜜浓缩液10份;
其中,所述二次发酵得发酵料的具体过程为:
S1、初次发酵:将加水调节湿度后的初粉料在24h内温度升至60℃,发酵10d,得一次发酵物;
S2、预混:按重量组分计,向一次发酵物中拌入养分类原料,并调节容重为0.3T/m3得预混料,其中,养分类原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尿素1份、菜籽麸10份、及糖蜜浓缩液2份;
S3、再次发酵:将预混料布成条垛,并喷施拮抗菌后进行低温发酵,控制温度≤50℃,其中,所述条垛长10m、宽3m、高2m,在每个条垛上插入热敏温度计,并对条垛进行翻抛:第1d~2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3d~4d翻抛频率为0.5次/天,第5d~6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7d~8d翻抛频率为1次/天,得发酵料。
其中,所述再粉料中加入有机辅料制成半基质肥,有机辅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菜籽麸10份、玉米须8份、秸秆10份、稻壳10份,有机辅料的制作步骤为:按重量组分计取菜籽麸、玉米须、秸秆、稻壳后混和粉碎,加水拌匀,调节含水量至65%,装入缸内密封,将缸置于40℃发酵室内保持1d,后移出发酵室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d,得有机辅料。
<实施例5>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调节湿度为50%,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分别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8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5份、菜籽麸90份、糖蜜浓缩液10份;
其中,所述二次发酵得发酵料的具体过程为:
S1、初次发酵:将加水调节湿度后的初粉料在24h内温度升至60℃,发酵10d,得一次发酵物;
S2、预混:按重量组分计,向一次发酵物中拌入养分类原料,并调节容重为0.3T/m3得预混料,其中,养分类原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尿素1份、菜籽麸10份、及糖蜜浓缩液2份;
S3、再次发酵:将预混料布成条垛,并喷施拮抗菌后进行低温发酵,控制温度≤50℃,其中,所述条垛长10m、宽3m、高2m,在每个条垛上插入热敏温度计,并对条垛进行翻抛:第1d~2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3d~4d翻抛频率为0.5次/天,第5d~6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7d~8d翻抛频率为1次/天,得发酵料;
所述再粉料送入粉碎机经绒化处理后,得绒化料,向所述绒化料内加入促根类辅料,制得基质肥,其中,所述促根类辅料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菜籽麸15份、花生麸5份、豆渣5份,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粉碎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刀切割机2、与所述平刀切割机2出口端连通的旋转切割机3、与所述旋转切割机3连通的螺旋鼓风机4、及与所述螺旋鼓风机出口5端连通的绒化料传送带6,以将绒化料送出,其中,所述旋转切割机3下端具有一出料口7,所述平刀切割机2远离所述旋转切割机的一端具有一进料口1,所述出料口7与所述进料口1之间皮带8传送;
所述旋转切割机内旋转固设一旋转刀头30,所述旋转刀头30沿再粉料在所述平刀切割机2上前进方向水平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刀头30包括:
旋转转筒32,其为长圆筒状,所述旋转转筒32水平旋转设于所述旋转切割机3内;
多个刀头31,其为直三棱柱状,如图3所示,所述刀头31与所述旋转转筒32的轴线平行,且一边33固设于所述旋转转筒的外侧壁,多个刀头31沿所述旋转转筒32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刀头31远离所述旋转转筒的一个侧棱34设置为刀刃。
<实施6>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调节湿度为60%,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分别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8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5份、菜籽麸90份、糖蜜浓缩液10份;
其中,所述纤维类原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木薯酒精渣、花生壳、中药渣、及蘑菇渣,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桉树皮85份、木薯酒精渣10份、花生壳5份、中药渣5份、及蘑菇渣10份,所述中药渣来自生产银翘片、板蓝根冲剂、杜仲降压片、六味地黄丸后的原料渣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渣。
<对比例1>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发酵菌仅采用黑曲霉一种菌种,具体发酵菌制备方法为: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黑曲霉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
80s后关闭摇床,移至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培养基上的菌种得发酵菌。
<对比例2>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8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混合,得发酵菌。
<对比例3>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将加水调节湿度后的初粉料在24h内温度升至60℃,发酵10d得发酵料。
<对比例4>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再粉料不送入粉碎机经绒化处理,而是加10%NaOH溶液进行膨化处理后加入促根类辅料,制得基质肥。
<结果分析>
1、分别对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和实施例5的基质肥,进行含水率、酚类化感物质含量的比较,可得实施例5的基质肥含水率为65%,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43%、38%、51%,实施例5的基质肥中酚类化感物质含量低于0.6%,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基质肥中酚类化感物质含量都高于9%,对比例3的基质肥中酚类化感物质含量高至13%,说明菌种的多样性、发酵菌的制备方法、发酵过程的控制条件都会对酚类化感物质的降解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2、选取长势相同的柑橘苗6株,每3棵分为一组,分别采用实施例5和对比例4的基质肥对两组柑橘苗进行生根诱导培养,比较根系的生长情况,可得实施例5的柑橘的根系的长度、粗细的大小、及密度均优于对比例4的基质肥进行生根诱导培养的根系的生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将桉树皮、纤维类原料经第一次粉碎后混合得初粉料,向初粉料喷施发酵菌液,并加水后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料经第二次粉碎后筛分得再粉料,再粉料可制成半基质肥或基质肥;
其中,所述发酵菌液由发酵菌和营养物组成,按重量组分计,所述营养物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尿素1~5份、菜籽麸80~90份、糖蜜浓缩液5~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类原料由以下原料组成:木薯酒精渣、花生壳、中药渣、及蘑菇渣,其中,按重量组分计,桉树皮80~85份、木薯酒精渣5~10份、花生壳1~5份、中药渣1~5份、及蘑菇渣5~1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来自生产银翘片、板蓝根冲剂、杜仲降压片、六味地黄丸后的原料渣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4:2:3:2:2:3:1的黑曲霉、放线菌、巨大芽孢杆菌、酵母菌、绿色木霉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及平菇菌的7种菌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具体制备方法为:从-70℃冰箱中取出冷冻保存7种菌种的塑料冻存管,放入40℃恒温摇床中,转速为200r/s摇荡,50s-100s后关闭摇床,将7种菌种分别移至7个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7d后,挑取各培养基上的菌种混合,得发酵菌,将发酵菌加入营养物中混合培养24h,得发酵菌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加水后调节湿度为50%~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二次发酵得发酵料的具体过程为:
S1、初次发酵:将加水调节湿度后的初粉料在24h内温度升至60℃~70℃,发酵10d,得一次发酵物;
S2、预混:按重量组分计,向一次发酵物中拌入养分类原料,并调节容重为0.3T/m3得预混料,其中,养分类原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尿素1~2份、菜籽麸10~20份、及糖蜜浓缩液2~5份;
S3、再次发酵:将预混料布成条垛,并喷施拮抗菌后进行低温发酵,控制温度≤50℃,其中,所述条垛长10m、宽3m、高2m,在每个条垛上插入热敏温度计,并对条垛进行翻抛:第1d~2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3d~4d翻抛频率为0.5次/天,第5d~6d翻抛频率为2次/天,第7d~8d翻抛频率为1次/天,得发酵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粉料中加入有机辅料制成半基质肥,有机辅料按重量组分计包括:菜籽麸10~20份、玉米须8~10份、秸秆10~20份、稻壳10~20份,有机辅料的制作步骤为:按重量组分计取菜籽麸、玉米须、秸秆、稻壳后混和粉碎,加水拌匀,调节含水量至65%,装入缸内密封,将缸置于40℃发酵室内保持1d,后移出发酵室在自然气温下密封发酵2d~3d,得有机辅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再粉料送入粉碎机经绒化处理后,得绒化料,向所述绒化料内加入促根类辅料,制得基质肥,其中,所述促根类辅料按重量组分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菜籽麸15~20份、花生麸5~10份、豆渣5~10份;
所述粉碎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平刀切割机、与所述平刀切割机出口端连通的旋转切割机、与所述旋转切割机连通的螺旋鼓风机、及与所述螺旋鼓风机出口端连通的绒化料传送带,以将绒化料送出,其中,所述旋转切割机下端具有一出料口,所述平刀切割机远离所述旋转切割机的一端具有一进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皮带传送;
所述旋转切割机内旋转固设一旋转刀头,所述旋转刀头沿再粉料在所述平刀切割机上前进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旋转刀头包括:
旋转转筒,其为长圆筒状,所述旋转转筒水平旋转设于所述旋转切割机内;
多个刀头,其为直三棱柱状,所述刀头与所述旋转转筒的轴线平行,且一边固设于所述旋转转筒的外侧壁,多个刀头沿所述旋转转筒的周向设置,其中,所述刀头远离所述旋转转筒的一个侧棱设置为刀刃。
CN201710731408.XA 2017-08-23 2017-08-23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Pending CN107602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1408.XA CN107602179A (zh) 2017-08-23 2017-08-23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1408.XA CN107602179A (zh) 2017-08-23 2017-08-23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2179A true CN107602179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6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1408.XA Pending CN107602179A (zh) 2017-08-23 2017-08-23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21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8182A (zh) * 2019-06-19 2019-08-16 海口路氏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消解半基质覆盖物原料中化感物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10226455A (zh) * 2019-06-05 2019-09-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纯桉树皮作为主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11955311A (zh) * 2020-07-08 2020-11-20 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制糖滤泥原料的可再生桉树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12624847A (zh) * 2020-12-28 2021-04-09 西南大学 一种沃柑增甜稀土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395A (zh) * 2006-08-01 2008-02-06 上海介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花卉栽培微生物降解的树皮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73891A (zh) * 2010-12-15 2011-09-07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基于桉树皮为原料的轻型有机基质加工方法
CN102531719A (zh) * 2011-12-15 2012-07-04 江门市华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以桉树皮和叶为原料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2939892A (zh) * 2012-11-29 2013-02-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以思茅松树皮为原料的有机育苗轻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4761367A (zh) * 2015-03-30 2015-07-08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含有中药渣的育苗营养基质肥及其制法
CN105110825A (zh) * 2015-07-23 2015-12-02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一种有机育苗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431655A (zh) * 2016-09-26 2017-02-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以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395A (zh) * 2006-08-01 2008-02-06 上海介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花卉栽培微生物降解的树皮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73891A (zh) * 2010-12-15 2011-09-07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基于桉树皮为原料的轻型有机基质加工方法
CN102531719A (zh) * 2011-12-15 2012-07-04 江门市华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以桉树皮和叶为原料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
CN102939892A (zh) * 2012-11-29 2013-02-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以思茅松树皮为原料的有机育苗轻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4761367A (zh) * 2015-03-30 2015-07-08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含有中药渣的育苗营养基质肥及其制法
CN105110825A (zh) * 2015-07-23 2015-12-02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一种有机育苗轻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431655A (zh) * 2016-09-26 2017-02-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以桉树料、印楝种子和迷迭香叶为原料的植物源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6455A (zh) * 2019-06-05 2019-09-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纯桉树皮作为主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10226455B (zh) * 2019-06-05 2021-08-1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纯桉树皮作为主料栽培草菇的方法
CN110128182A (zh) * 2019-06-19 2019-08-16 海口路氏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消解半基质覆盖物原料中化感物的组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11955311A (zh) * 2020-07-08 2020-11-20 广西力源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制糖滤泥原料的可再生桉树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12624847A (zh) * 2020-12-28 2021-04-09 西南大学 一种沃柑增甜稀土肥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1766B (zh) 一种微生物腐熟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43891B (zh) 一种秸秆型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179A (zh) 桉树皮资源化高值利用工艺
CN106927977A (zh) 一种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38301A (zh) 一种以秸秆发酵物为主要原料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1983B (zh) 一种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CN104099281B (zh) 一种环保复合微生物菌剂
CN105746028A (zh) 一种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秸秆腐熟还田方法
CN107619316A (zh) 火龙果种植用半基质肥的制作方法
CN102050646A (zh) 一种作物秸秆就地堆肥的方法与设备
CN104402607A (zh) 一种水稻专用生物炭基无土有机育秧基质
CN107089874A (zh) 一种缓释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182B (zh) 利用木薯加工废弃物生产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的方法
CN107793201A (zh) 一种利用苹果树剪枝及其淘汰果树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3694020A (zh) 紫茎泽兰综合利用工艺
CN105272408A (zh) 水稻育秧基质快速培育工艺及快速发酵菌剂、腐熟菌剂
CN106085909A (zh) 玉米秸秆基质化的熟化菌剂及应用
CN105541503A (zh) 一种葡萄育苗基质
CN103288499B (zh) 一种有机生态育苗钵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448A (zh) 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蔬菜栽培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37942A (zh) 一种环保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532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3936488B (zh) 一种适合于速生林育苗的森林采伐剩余物育苗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9053330A (zh) 一种土壤改良的介质
CN102153379A (zh) 利用餐厨废液生产液态有机菌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