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2108A -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2108A
CN107582108A CN201710762948.4A CN201710762948A CN107582108A CN 107582108 A CN107582108 A CN 107582108A CN 201710762948 A CN201710762948 A CN 201710762948A CN 107582108 A CN107582108 A CN 107582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pull
vice body
push piece
binding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2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2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6Biopsy forceps, e.g. with cup-shaped ja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0Instruments, other than pincettes or toothpick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from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89Coagul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检钳,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本发明结构简单、钳取组织块更方便容易,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内镜临床工作中使用的常规活检钳(也称“内窥镜活体取样钳”),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常规活检钳的操作程序如下: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张开活检钳钳头,靠紧被取样部位并钳夹组织,快速提拉活检钳钳身“钳撕”组织,将活检钳从内镜活检通道中拉出,张开活检钳钳头,取下钳夹到的组织块并放入保存液中;再次将活检钳插入内镜活检通道,重复上述操作;依次类推,直至活检的组织块达到需要的数量。因一次活检只能钳取1块人体组织;无法一次性活检出需要的组织块数量,因此操作耗时较长;而且,如果活检后活检部位出现较严重的出血,则需换用其它止血器械,有时甚至影响患者安全。
2、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内镜活检钳,均适合于通过内镜直径为2.8mm的活检通道。仅少数特殊类型的内镜(如治疗内镜)可允许大口径活检钳通过其直径较大的活检通道(直径可达3.6mm)。常用活检钳的钳身和钳头的直径均不超过2.8mm,通常为2.3~2.6mm,钳头张开的宽度(开口径)通常不超过8.0mm;大口径活检钳的开口径通常为9.0mm。常规活检钳与大口径活检钳的主要区别在于活检的深度。受制于常规活检钳钳头的结构及内镜活检通道有限的直径,常规活检钳钳头及钳口无法制作得更大,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常因活检不充分、未取到黏膜全层(或者少量黏膜下组织)而需要重新进行内镜检查及重复活检。
3、常规活检钳(包括大口径活检钳)的钳头是由2个可张合的杯口状的钳瓣构成。因此在人体腔道内的特殊部位,如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的部位或病变处,常较难取样。
4、受制于常规活检钳的特定结构,其活检的组织块是通过“钳夹”后“撕扯”下的,对组织块有挤压,加上活检的组织块通常较小等因素,对少数活检组织很难定位,难以获得高质量的病理组织切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用于活检钳的钳头,该钳头能更方便、更容易地钳取到组织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钳取多块组织更方便容易的活检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活检钳的钳头,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活检钳,钳口张开或闭合。
一种活检钳,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
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钳口张开或闭合。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推拉件为管状体或丝状体。
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
用于推动推拉件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拉件上,钳身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
或者,用于推动钳身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钳身上,推拉件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是:相连接的推拉件和钳座均为管状体;操纵部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回收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钳座、推拉件、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
进一步的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操纵部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
进一步的是: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连接管和负压腔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
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器,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器设置在手柄外壳上。
进一步的是:操纵部包括负压装置,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回收管;回收管和钳身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回收管和钳身之间设有密封环,推拉件为丝状体,丝状体的数量至少一根以上,丝状体的一端连接在钳座上,丝状体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管上。
进一步的是:丝状体上设有多个均为中空的加强件,加强件与丝状体相固定,多个加强件沿着丝状体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是:钳身分为相接的硬质钳身段和柔性钳身段,丝状体分为相接的硬质丝体段和柔性丝体段,硬质丝体段的端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在回收管上,硬质钳身段的外壁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安装在操纵部的手柄外壳上,硬质丝体段径向固定在硬质钳身段的内壁上,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卡紧和松脱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是:操纵部还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推动机构包括电机、直线输出组件、接收器、遥控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入端上,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回收管上,接收器与电机信号连接,遥控器安装在手柄外壳上,遥控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是:操纵部还包括回收活塞,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
进一步的是: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
进一步的是:活检钳还包括与推拉件电连接的高频电插座,推拉件和钳头均由导电体制成,钳身的内壁、钳头的外壁均设有绝缘层。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施例1采用同心管的结构,能调整钳取组织块的大小、范围和深度,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
2、本发明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插入活检钳一次,可连续活检多块活体组织(理论上可多达数十块)。
3、本发明符合国家内镜消毒技术规范。回收管为一次性使用,拆卸后可一次性回收多块活检的组织块;除操纵部外壳,钳身、钳头部分均可拆卸,而且由于结构简单,可彻底清洗,因此,既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虽然操纵部并不进入患者体内,不需要彻底消毒灭菌,但本发明的独特设计使得操纵部在取出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后,也可冲洗及浸泡消毒,因此可完全避免交叉感染。
4、本发明取出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后,可冲洗及浸泡消毒。
5、负压装置可拆卸,并可重复使用,且可选择电动或者手动的负压装置,可降低成本。
6、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常规活检钳的缺陷和不足,钳头与常规活检钳相比,无需铰接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利于推广应用;并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组合,构成不同功能的活检钳。
7、本发明所涉及钳头的结构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活检钳钳头完全不同;通过调整弹性钳体露出钳身的长度,可获得不同大小、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的组织块,因此可针对不同的解剖部位(如食管、胃、结肠,或气管黏膜,等器官)的特点分别进行设定,且安全、可靠。
8、本发明实施例1、2采用独特钳头结构,加之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可实现连续活检,插入活检钳一次,可连续活检多块活体组织(理论上可达数十块),因此,可减少患者的内镜检查时间,有利于减少内镜诊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9、本发明所涉及的钳头,结构独特,钳头的闭合强度大,可确保活检时钳口是“切取”而非使用常规活检钳的“撕取”组织,利于病理检查并可减少患者损伤。
10、本实施例2采用遥控器,可遥控电机(微型电机)代替手动驱动推拉件(联动负压装置);内镜医师按照常规的操作方法,左手把持内镜的控制手柄,食指或拇指控制遥控器,右手推送活检钳,可进行单人操作的内镜下活检,既可提高活检部位的精准度,又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11、本发明的钳头为多瓣结构(如3瓣结构),而常规活检钳的钳头是由2个杯口状的钳瓣构成,因此本发明的钳头更容易钳取得到所需的组织块,特别是更易于钳取位于侧面、或者较硬的组织(如肿瘤组织)。
12、本发明采用丝状体为推拉件,材料简单易获得、制造简单,价格低、可有效降低成本,丝状体可弯曲任意角度,因此在活检时,内镜的操作角度可不受活检钳的丝毫限制,与管状体相比较,采用丝状体为推拉件,结构简单,可降低重量;而采用管状体为推拉件,因要求其必须可以弯曲、薄壁、强度高,因此材料成本较高、制造难度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原理图,其中钳头只画出了2瓣钳夹。
图2是实施例1另外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原理图,其中钳头只画出了2瓣钳夹。
图3是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上。
图4是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上。
图5是本发明集成在一个手柄外壳上的示意图。
图6是高频电凝止血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交界处。
图8是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透气孔设置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交界处。
图9是钳头张开的结构示意原理图,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
图10是钳头闭合的结构示意原理图,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
图11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原理图。
图12是钳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钳头只画出了2瓣钳夹。
其中,1为第一推动件,2为第二推动件,3为第三推动件,4为插座管,5为钳身,6为内管,7为回收管,8为连接管,9为钳头的弹性钳体,10为钳头的钳口,11为阻挡件,12为回收活塞,13为弹簧,14为密封件,15为负压装置的负压腔体,16为负压腔,17为负压装置的负压活塞,18为单向阀,19为棉质体,20为高频电插座,21为拇指环,22为连通口,23为电源开关,24为手柄外壳,25为真空泵,26为蓄电池,27为透气孔,28为透明窗,29为高频发生器,30为电缆,31为作用电极,32为中性电极,33为钳座,34为丝状体,35为柔性丝体段,36为硬质丝体段,37为硬质钳身段,38为柔性钳身段,39为加强件,40为密封环,41为遥控器,42为电机,43为接收器,44为直线输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为叙述方便,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下文所说的内外方向是指,内管壁指向内管的中心线为内,内管的中心线指向内管壁为外。
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活检钳,包括操纵部、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第一推动件,推拉件和钳身可为其他合适的形状,但最好为管状体,本实施例中,推拉件和钳身均为管状体,推拉件设置在钳身的内部,因此,本实施例的下文中将钳身称为外管,将推拉件称为内管。所述的内管套入外管内,即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和外管采用同心管的结构,内管可以上下移动(外管固定),或者外管可以上下移动(内管固定),推动内管和外管相对移动的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所述内管的尾端(即内管的下端)设有钳头,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内管)相连接,钳座也最好为管状体,钳座和内管一体成型,成为一条管子,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外管),钳座也可以跟随着露出或缩回钳身,但钳座不一定会露出钳身,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带动钳口张开或闭合。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多瓣钳夹沿着钳座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发明中,钳夹为3瓣,根据实际需要,钳夹的数量可以设计成其它。钳口是向内倾斜设置的,钳口和弹性钳体呈一定的角度(一般为135°),角度越大,活检的深度越大,钳口的倾斜方向为由外上方向内下方的方向倾斜,钳口倾斜的程度预先设定并在活检钳的生产过程中固定下来。弹性钳体的一端(弹性钳体的上端)与钳座的端部(钳座的下端)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弹性钳体的下端)与钳口连接;钳座、弹性钳体、钳口可以是一体成形的,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外管,弹性钳体张开或闭合,在钳座慢慢露出外管的过程中,弹性钳体伸出外管,弹性钳体以内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向外张开,当内管慢慢缩回外管的过程中,弹性钳体以内管的中心线为中心向内闭合;弹性钳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缩入外管的过程中有向外张开的趋势,其张开的最大角度预先设定并在活检钳的生产过程中固定下来;弹性钳体张开的角度大小决定活检时钳取的组织块范围大小。钳头闭合时,从内管的端面上看(由下向上看),所有的钳口能密封住内管,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每一个钳口呈扇形,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圆形,该圆形的直径等于钳座外壁的直径,也相当于外管内壁的直径。为便于气流流入内管内,所述的钳头上设有透气孔,可以在每个钳口上设有透气孔(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在钳口和弹性钳体的相接处设有透气孔(如图7和图8所示),还可以所有的钳口围成一个透气孔(如图9和图10所示);钳口为锯齿状,可防滑,方便钳取较硬的组织,钳口呈扇形和设有透气孔可防止组织挤压和并利用负压吸引已钳取的组织。弹性钳体、钳口闭合后,除透气孔外,其余部分均保持气密。本方案中,与目前常规活检钳2瓣结构不同,钳头采用3瓣的结构形式,3个钳夹分别与钳座连接,无绞接关节,相比常规活检钳钳头采用2瓣的结构形式,3瓣的结构形式能使钳头更加容易的夹取组织块;特别是更易于钳取位于侧面及较硬的组织。2瓣的结构形式,如果组织块不在2瓣钳口张开的开口上,则不容易夹取到组织块。
第一推动件、内管、外管、手柄外壳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有多种方式:第一种是: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端部设有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如图1所示,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内管上,外管与手柄外壳相固定,第一推动件可以推动内管上下移动,当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下文提及)时,内管的上部应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外管的上部可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外管的上部也可以连接至手柄外壳上。第二种是:第一推动件的上端露出手柄外壳,第一推动件的端部设有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如图2所示,第一推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管上,内管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第一推动件可以推动外管上下移动,当设有负压装置和回收管(下文提及)时,外管和内管的上部应位于手柄外壳的内部,且内管的上部套入回收管内,内管可以固定在回收管上,内管也可以固定在手柄外壳上。第一推动件呈杆状体。第一推动件、内管、外管、手柄外壳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能实现钳头的张开与闭合,结构较现有技术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操纵部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内管的首端(内管的上端)套入回收管一端的内部,回收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负压装置上,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钳座、内管、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内管、回收管、负压装置的连接处应保持气密,防止气体泄漏。负压装置工作时,组织块经过钳夹、钳座内部再从内管被吸入回收管内,阻挡件能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内,同时阻挡件能允许气流通过,阻挡件可以设计成网状结构。
操纵部还包括回收活塞,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回收活塞与回收管的相交处应保持气密,防止空气流通。回收管内吸入组织块后,向下推动回收活塞,则组织块从回收管内推出。当设有回收活塞后,阻挡件还能使回收活塞有个上极限位置。
所述的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即在阻挡件往负压装置的方向上,在回收管内填充有棉质体。棉质体可以防止钳取的组织块可能携带的液体被吸入负压装置内,起到防溅防污染及过滤除菌的作用,棉质体可为纤维棉、无纺布或者棉花等。
结合图1所示,负压装置的种类很多,第一种负压装置的结构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打开电源开关,启动真空泵,使钳座、内管、回收管的气流通道形成负压,从而能将位于钳夹的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电动负压装置可选用微型直流隔膜真空泵、刮片式真空泵等。
在采用第一种负压装置的结构下,可增加如下结构:在处于手柄外壳内的、推动内管的第一推动件上设有与真空泵联动的启动开关,弹性钳体伸出外管张开达到最大程度时开启真空泵,从而可以使钳取的组织通过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或者相反,在处于手柄外壳内的、推动外管的第一推动件上设有与真空泵联动的启动开关,外管回缩,内管伸出使弹性钳体张开达到最大程度时开启真空泵,从而可以使钳取的组织通过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
结合图2所示,第二种负压装置的结构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所述的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打开单向阀,负压腔和大气相通;关闭单向阀,负压腔和大气不连通;单向阀可采用单向隔膜。操纵部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所述的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即回收管的一端与内管相接,回收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相接,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所述的内管、回收管、连接管、负压装置的负压腔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负压腔为负压状态时,按下第二推动件,内管、回收管、连接管、负压腔连通,从而能吸取组织块。这种结构的负压装置配备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也能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结构稍微复杂些,但能手动形成负压状态,不需要耗费电能。
在采用第二种负压装置的结构下,可增加如下结构:所述的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所述的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且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下端,连接管和负压腔相接之处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按下第二推动件时,第二推动件向下运动时,连通口打开,连接管和负压腔相通;松开第二控制件时,由于弹簧的复位作用,第二推动件向上运动,连通口被封住,连接管和负压腔不相通;从而能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操纵部还包括用于控制负压活塞移动的第三推动件,第三推动件设置在负压装置上,通过第三推动件的上下移动可以控制负压活塞的上下移动。按下第三推动件上的套环,负压装置的负压活塞向下运动,负压腔内形成负压状态(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该负压装置为手动的负压装置,通过第三推动件直接控制负压活塞的移动。第二推动件和第三推动件的端部设有拇指环,方便使用者操作,第二推动件和第三推动件的上端应露出手柄外壳外。
结合图5所示,回收管、第一推动件、负压装置等均集成在一个手柄外壳内,手柄外壳上设有可打开的透明窗,通过透明窗可以观察到组织块是否已经被负压吸引至回收管内的情况;打开透明窗,可以拆卸回收管、负压装置等。
活检钳还包括与内管电连接的高频电插座,高频电插座通过电线与内管连接,高频电插座可以设置在手柄外壳上,也可以设置在手柄外壳的下部。设置在手柄外壳的下部时,可采用这种方式,在外管的外部再设置一插座管,插座管呈圆筒状,插座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手柄外壳上,高频电插座安装在插座管上,然后高频电插座再通过电线与内管连接。所述的内管和钳头均由导电体制成,所述外管的内壁、内管的外壁、钳头的外壁均设有绝缘层。高频电插座再配合其他相关设备(介绍如下文),即可对所钳取的组织块进行电凝止血。
下面对高频电凝止血的物理学原理作简单介绍:
当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会产生三种效应:电解效应、法拉第效应和热效应。其中的热效应是:当300kHz以上的高频电流流过人体组织时,电流产生热效应。热效应有以下三种应用方式:电切(相当于手术刀)、电凝(相当于止血钳)和电灼。
结合图6所示,产生电凝作用所需要的设备有高频发生器、电缆、作用电极和中性电极。患者身体上附着面积较大的中性电极,中性电极通过电缆连接到高频发生器,高频发生器通过电缆连接作用电极。流经作用电极和中性电极的电流相等,但这两个电极的接触面积完全不同,中性电极接触面积大,电流密度低,因此不会损伤患者的皮肤;相反,作用电极的接触面积小,电流密度大,通过高电流密度和人体组织电阻抗的结合,作用电极就能产生所需的局部热效应,从而起到电凝止血的效果。在本发明中,高频发生器通过电缆连接到高频电插座,而高频电插座通过电线连接到内管,内管与钳头相接触,因此本发明的钳头相当于作用电极。
使用本发明吸取第一块组织块时,将本发明插入内镜活检通道中,启动负压装置,使内管和回收管处于负压状态,然后使钳头处于张开状态,靠紧被取样部位,使钳头处于闭合状态,钳取所需的组织块,因钳头设置有透气孔,负压装置立刻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回收活塞和阻挡件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重复操作,即可钳取第二块组织块,而活检钳不需要从内镜活检通道中取出,直至活检得到所需数量的组织块。在活检完成后,如需止血,使高频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钳口钳取需要止血的组织块,稍提拉钳头,即可电凝止血。活检完成后,将回收管拆卸下来,推动回收活塞,将钳取的组织块放入存有组织固定液的活检瓶中。
当本发明中没有设置负压装置时或者负压装置失效时,可做常规活检钳使用。钳取组织块的过程如下:将本发明插入内镜活检通道中,然后使钳头处于张开状态,靠紧被取样部位,再使钳头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钳取所需的组织块,然后再将活检钳从内镜活检通道中拔出,将钳取的组织块从钳头取出放入活检瓶中。然后重复操作,钳取第二组织块。
回收管为一次性使用,活检完成后即废弃,取下负压装置及回收管,冲洗钳头内部,并将活检钳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钳身、钳头可为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负压装置可多次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有许多相同之处,本实施例的负压装置与实施例1的负压装置可采用同样的结构,即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实施例1第一种负压装置的结构,包括真空泵、蓄电池、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它们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及作用也是一样的。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的第二种负压装置的结构,包括负压腔体、负压活塞、单向阀,同样,操纵部也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弹簧,它们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及作用也是一样的。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同样有回收活塞和回收管,回收管内也设有阻挡件和棉质体,钳头与实施例1的钳头也是一样的。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的技术方案介绍如下: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位于钳身内;本实施例中,钳身也为管状体,将推拉件插入钳身的内部。
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钳口张开或闭合。
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操作操纵部,使得推拉件和钳身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钳头张开或闭合,从而实现钳取组织块的目的。
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器(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器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活检钳一般都设有手柄外壳,将推动器安装在手柄外壳上,然后手握手柄外壳,操作推动器,从而可以控制推拉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钳头的张开或闭合。
操纵部包括负压装置,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回收管;回收管和钳身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回收管和钳身之间设有密封环,将回收管的一端插入管状的钳身内,并在钳身的内壁和回收管的外壁之间设置密封环,回收管是穿过密封环的,密封环是套装在回收管的外壁上的,这样能保证回收管和钳身之间的密封性。推拉件为丝状体,丝状体的数量至少一根以上,丝状体的一端连接在钳座上,丝状体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管上。丝状体可采用钢丝或其他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满足可弯曲并可传递推拉时所产生的径向力的要求;本实施例中,丝状体有3根,3根丝状体置于钳身的内部,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丝状体的上端连接在回收管上,丝状体的下端连接在钳座上。
丝状体上设有多个均为中空的加强件,加强件与丝状体相固定,多个加强件沿着丝状体依次布置。加强件可为金属圈或者短管,设置加强件的作用在于防止丝状体的自由度过大,并且加强件为金属圈或者短管,能实现钳身的弯曲功能。推拉件为丝状体时,钳座能保证弹性钳体的张开或闭合功能,若丝状体直接连接在弹性钳体上,则弹性钳体无法正常的张开或闭合。
钳身分为相接的硬质钳身段和柔性钳身段,丝状体分为相接的硬质丝体段和柔性丝体段,硬质丝体段的端部(上端)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在回收管上,硬质钳身段的外壁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安装在操纵部的手柄外壳上,硬质丝体段径向固定在硬质钳身段的内壁上,即硬质丝体段不能在径向方向移动,硬质钳身段的转动会带动硬质丝体段转动,硬质丝体段在轴向方向上是可移动的,即硬质丝体段可以相对钳身上下移动,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卡紧和松脱方向一致。在生产钳身和丝状体时,将钳身生产成一段硬质的不可弯曲的(硬质钳身段),一段柔性的可弯曲的(柔性钳身段);将丝状体也生产成一段硬质的不可弯曲的(硬质丝体段),一段柔性的可弯曲的(柔性丝体段);柔性钳身段和柔性丝体段主要是实现可弯曲的功能,硬质钳身段和硬质丝体段主要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属于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主要通过上下移动和旋转钳身,实现将钳身卡紧在手柄外壳上或将钳身从手柄外壳处松脱开来,由于硬质丝体段固定在硬质钳身段的内壁上,且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卡紧和松脱方向一致,因此硬质钳身段和硬质丝体段同步运动,钳身卡紧在手柄外壳上时,硬质丝体段也卡紧在回收管上,钳身从手柄外壳松脱开来时,硬质丝体段也从回收管上松脱开来。第一卡扣结构的一种形式是,在丝状体上端设置挂钩,在回收管上设置沟槽,通过上下移动和旋转钳身,挂钩沿着回收管的缺口移动并钩挂在回收管上。第二卡扣结构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卡扣结构类似的结构,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均未在图中画出。回收管、钳身、丝状体一般为一次性使用,活检完成后,将钳身和丝状体分别从手柄外壳和回收管内旋转拔出,方便了拆卸;钳身可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丝状体可由金属制成,因此,钳身和丝状体经消毒灭菌后,也可以重复使用。
操纵部还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和推动器都是实现同样的功能,目的都是驱动推拉件上下移动。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推动机构包括电机、直线输出组件、接收器、遥控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入端上,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回收管上,接收器与电机信号连接,遥控器安装在手柄外壳上,遥控器也可以安装在拇指环或拇指环的附近处,遥控器还可以不设置在活检钳上,遥控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操作遥控器,接收器接收到相应的信号,然后接收器再将信号传递给电机,电机再通过直线输出组件驱动回收管上下运动,直线输出组件输出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运动。回收管分为相接的硬质回收管段和柔性回收管段,柔性回收管段连接着负压装置,这样直线输出组件驱动回收管的硬质回收管段上下运动时,负压装置可保持固定在手柄外壳上。遥控器还可以与拇指环设置成联动的方式,即操作遥控器和拇指环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遥控器还可以制作成环状结构,采用推动机构,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钳头的闭合强度大,保证是剪取人体组织而不是钳撕组织。
本实施例的方案也可以设置高频电插座,高频电插座与丝状体电连接,丝状体和钳头都是由导电体组成。
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吸取第一块组织块时,将本发明插入内镜活检通道中,启动负压装置,使钳身和回收管处于负压状态,然后使钳头处于张开状态,靠近被取样部位,使钳头处于闭合状态,从而钳取所需的组织块,因钳头设置有透气孔,负压装置立刻将组织块吸入回收管内,回收活塞和阻挡件阻挡组织块被吸入负压装置。重复操作,即可钳取第二块组织块,而活检钳不需要从内镜活检通道中取出,直至活检得到所需数量的组织块。在活检完成后,如需止血,使高频发生器处于工作状态,使钳口钳取需要止血的组织块,稍提拉钳头,即可电凝止血。活检完成后,将回收管拆卸下来,推动回收活塞,将钳取的组织块放入存有组织固定液的活检瓶中。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活检钳的钳头,其特征在于: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活检钳,钳口张开或闭合。
2.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活检钳包括钳身、钳头和推拉件;推动钳头和钳身相对移动的推拉件插入钳身内;
钳头包括钳座和多瓣钳夹,钳座与推拉件相连接,钳夹包括弹性钳体和倾斜设置的钳口,弹性钳体的一端与钳座连接,弹性钳体的另一端与钳口连接;随着弹性钳体露出或缩回钳身,钳口张开或闭合。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活检钳还包括操纵部,操纵部、钳身、钳头依次设置;推拉件的一端设置在操纵部,推拉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钳座;推拉件为管状体或丝状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第一推动件,第一推动件设置在手柄外壳上;
用于推动推拉件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推拉件上,钳身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
或者,用于推动钳身移动的第一推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钳身上,推拉件与手柄外壳相对固定;
优选地是,相连接的推拉件和钳座均为管状体;操纵部还包括回收管、负压装置;回收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钳座、推拉件、回收管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
优选地是,负压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用于向真空泵供电的蓄电池,手柄外壳的外部设有用于启动真空泵的电源开关;
优选地是,负压装置包括负压腔体和相对负压腔体移动的负压活塞,负压活塞和负压腔体围成负压腔,负压腔体上设有单向阀;操纵部还包括连接管、第二推动件、密封件;回收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在负压装置上,连接管与负压腔相通,第二推动件伸入连接管内,密封件设置在第二推动件的端部上,第二推动件通过密封件控制连接管和负压腔之间的连通状态;
优选地是,连接管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装在第二推动件上,密封件位于负压腔内,连接管和负压腔形成连通口,密封件端面的面积大于连通口的面积。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器,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器设置在手柄外壳上。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包括负压装置,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回收管;回收管和钳身形成相通的气流通道,回收管和钳身之间设有密封环,推拉件为丝状体,丝状体的数量至少一根以上,丝状体的一端连接在钳座上,丝状体的另一端连接在回收管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钳身分为相接的硬质钳身段和柔性钳身段,丝状体分为相接的硬质丝体段和柔性丝体段,硬质丝体段的端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在回收管上,硬质钳身段的外壁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安装在操纵部的手柄外壳上,硬质丝体段径向固定在硬质钳身段的内壁上,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的卡紧和松脱方向一致。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还包括手柄外壳和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拉件的推动机构设置在手柄外壳上;推动机构包括电机、直线输出组件、接收器、遥控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入端上,直线输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在回收管上,接收器与电机信号连接,遥控器安装在手柄外壳上,遥控器与接收器信号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操纵部还包括回收活塞,回收管内设有阻挡件,伸入回收管内的回收活塞穿过阻挡件。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活检钳,其特征在于:回收管内设有棉质体,棉质体位于阻挡件和负压装置之间的回收管内。
CN201710762948.4A 2016-09-13 2017-08-30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Pending CN1075821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14667 2016-09-13
CN201610821466.7A CN106236155A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108A true CN107582108A (zh) 2018-01-16

Family

ID=575998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1466.7A Pending CN106236155A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CN201710762948.4A Pending CN107582108A (zh) 2016-09-13 2017-08-30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1466.7A Pending CN106236155A (zh) 2016-09-13 2016-09-13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23615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658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温州市人民医院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CN110236605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温州市人民医院 新型活检钳
CN112336451A (zh) * 2020-11-06 2021-02-09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具有射频功能的篮钳
CN112419353A (zh) * 2020-11-26 2021-02-2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检测开合式工具的方法、装置
CN11311641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手术工具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2333B (zh) * 2020-09-04 2023-03-28 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高频电切刀
CN112274194B (zh) * 2020-10-12 2022-08-26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外科手术用负压吸引式活检钳
CN112294373B (zh) * 2020-10-30 2022-07-29 苏州优脉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样的内镜活检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5280Y (zh) * 2004-12-24 2006-09-13 徐生源 胸腹腔镜双极手术钳
CN101836881A (zh) * 2010-04-26 2010-09-22 南京思维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套筒结构式医用体内微创取物钳
CN206044658U (zh) * 2016-07-16 2017-03-29 杨奕夫 腹腔镜手术电凝式活检取材钳
EP3155973A1 (de) * 2015-10-16 2017-04-19 MTW-Endoskopie W. Haag KG Biopsiezange
CN206372073U (zh) * 2016-09-13 2017-08-04 张卫民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5280Y (zh) * 2004-12-24 2006-09-13 徐生源 胸腹腔镜双极手术钳
CN101836881A (zh) * 2010-04-26 2010-09-22 南京思维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套筒结构式医用体内微创取物钳
EP3155973A1 (de) * 2015-10-16 2017-04-19 MTW-Endoskopie W. Haag KG Biopsiezange
CN206044658U (zh) * 2016-07-16 2017-03-29 杨奕夫 腹腔镜手术电凝式活检取材钳
CN206372073U (zh) * 2016-09-13 2017-08-04 张卫民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658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温州市人民医院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CN110236605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温州市人民医院 新型活检钳
CN110236605B (zh) * 2019-06-21 2024-01-26 温州市人民医院 活检钳
CN110236658B (zh) * 2019-06-21 2024-03-29 温州市人民医院 头部可折叠异物钳
CN11311641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手术工具头
CN113116412B (zh) * 2019-12-30 2024-03-29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手术工具头
CN112336451A (zh) * 2020-11-06 2021-02-09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具有射频功能的篮钳
CN112336451B (zh) * 2020-11-06 2022-02-0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具有射频功能的篮钳
CN112419353A (zh) * 2020-11-26 2021-02-2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检测开合式工具的方法、装置
CN112419353B (zh) * 2020-11-26 2023-09-2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种检测开合式工具的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6155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2108A (zh) 一种活检钳及钳头
CN201005758Y (zh) 内窥镜血管采集系统
JP2007209764A (ja) ポリープトラップ
CN105125282B (zh) 一种带电钩冲洗吸引器
CN210903226U (zh) 一种内镜下血凝块捣碎清理器
CN204147118U (zh) 一种握持式钩吸消融电极
CN207075906U (zh) 吸烟式热活检钳
CN202376150U (zh) 腹腔镜标本收集装置
CN206372073U (zh) 一种多功能连续活检钳
CN108261237A (zh)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利普刀
CN101336841B (zh) 多功能吸切剥离电刀
CN209884094U (zh) 一种一次性可冲洗吸引内镜外套管
CN212165883U (zh) 一种电凝冲吸器
CN208447714U (zh) 一种清理胆道结石碎片装置
CN209004811U (zh) 一种可撕裂负压取石经皮肾微创扩张引流套件
JP2007296382A (ja) 挿入補助具
CN210643981U (zh) 一种一次性可冲洗吸引内镜外套管
CN218739114U (zh) 一种腹腔镜胃癌手术吸引止血装置
CN219042756U (zh) 凝血块取出器械
CN201216632Y (zh) 用于微创手术的穿刺器
CN215914803U (zh) 一种带抓持功能的腹腔镜冲洗吸引器
CN211187365U (zh) 一种活组织取样抽吸钳
CN209422007U (zh) 一种内镜黏膜牵引钳
CN220938129U (zh) 一种一次性可视内窥穿刺器
CN214679651U (zh) 一种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用的球囊扩张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