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0345B -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0345B
CN107580345B CN201710801867.0A CN201710801867A CN107580345B CN 107580345 B CN107580345 B CN 107580345B CN 201710801867 A CN201710801867 A CN 201710801867A CN 107580345 B CN107580345 B CN 107580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wireless channel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01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0345A (zh
Inventor
王祝勋
杨益光
蔡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asan Intelligent Termi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018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0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0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0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0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采用本申请方案,无线路由器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对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进行切换,选择最佳的无线信道;还提供一种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选择最佳信道的准确度。在无线信道切换方法中,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若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则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基于WLAN的无线数据通信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及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环境互为备份。近几年内,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已支持WLAN上网,加上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等诸多因素,使得WLAN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无线区域网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IEEE 802.11协议目前主要定义了2.4GHz和5GHz两个通信频段供WLAN使用,这两个频段均属于工业科学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ISM)频段。由于ISM频段使用时无需申请许可证,一般地,无线局域网、蓝牙、紫蜂协议(ZigBee)等无线网络协议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导致在该频段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设备密度高,相互之间的无线干扰大,从而影响无线业务传输效果。因此,选择合理的无线信道,避免周边其他无线热点的无线干扰,对无线路由器的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目前的家用无线路由器在上电时,会自动选择或者通过用户手动选择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线网络环境会随着时间、业务调整等因素发生变化,因此无线路由器使用的无线信道环境有可能会变差,进而导致无线路由器的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只能在用户发现上网环境变差,甚至无法正常上网后,通过重启无线路由器或者重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功能来重新选择无线信道,但这样就会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
另外,无线路由器在上电时,通常是通过扫描无线热点来选择一个被较少的无线热点占用的无线信道,这种选择方式局限性较大,往往不能选择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信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使得无线路由器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对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进行切换,选择最佳的无线信道;还提供一种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选择最佳信道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若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则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包括:
无线路由器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信道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切换模块,用于在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时,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信道确定装置,包括:
无线网络环境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无线路由器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无线信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采用上述无线信道切换方法,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并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在当前无线信道不为最佳无线信道时,将当前无线信道切换至最佳无线信道。该方法使得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环境的变化,对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进行自动调整,选择最佳的无线信道,不需要重启无线路由器或者重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功能。
另外,上述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来选择最佳无线信道;由于在不同的干扰因素(比如占用某信道的无线热点的数量、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及无线热点的流量等)下,所认定的干扰源会有所不同,本申请方案综合考虑了在不同的干扰因素下所得到的干扰源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也即在所有干扰因素中的影响力比重),能够提高选择最佳信道的准确度,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最佳无线信道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在重启无线路由器或者重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功能后才会进行无线信道选择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可以周期性进行无线网络环境的扫描及分析,及时对无线信道进行切换,以实现对无线信道进行动态地自动调整的目的。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考虑了多种干扰因素对无线信道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干扰因素下进行干扰源认定,并结合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来选择一个最佳无线信道。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仅能够应用在2.4GHz通信频段和5GHz通信频段,还能够应用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其它频段的无线信道切换中。
无线路由器是无线热点,也即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设备中的一种。本申请实施例中,执行无线信道切换的设备可以为无线路由器,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AP。下面以执行主体为无线路由器,且无线路由器的工作频段为2.4GHz为例,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加以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上述时间间隔的设定。无线路由器在切换无线信道的时候,会造成无线网络的短暂断开,如果无线路由器切换无线信道过于频繁,会导致以该无线路由器为接入设备的无线网络不稳定;另外,对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扫描并分析的过程会耗费无线路由器的系统资源;因此为了稳定无线网络及节省无线路由器的系统资源,预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短;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对当前的无线网络环境进行调整,预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一般地,可以将预设的时间间隔设置为:45分钟~120分钟。例如将预设的时间间隔设置为60分钟。
在本申请方案中,无线路由器可以在路由模式,和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CPE)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切换,并能够在任意一种工作模式下对其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扫描并分析。无线路由器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模式,与干扰因素有关。比如,针对AP数量、AP信号强度(也可以称为AP能量)、AP流量三种干扰因素,当基于AP数量和AP信号强度这两种干扰因素来选择干扰源时,无线路由器工作在路由模式下,也即在路由模式下扫描占用每个无线信道的AP数量和AP信号强度;当基于AP流量这一干扰因素来选择干扰源时,无线路由器需要切换到CPE模式下,也即在CPE模式下扫描占用每个无线信道的AP流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路由器在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所处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时,可以针对每种干扰因素,在与该种干扰因素对应的工作模式下进行扫描,选择扫描到的m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作为上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m为正整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m的取值可以根据扫描结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按照扫描到的干扰源总数量的百分比进行取值(方式一),还可以按照扫描到的有效干扰源(关于有效干扰源的认定参见后续说明)总数量的百分比进行取值(方式二)。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设置m的取值,也即,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在该干扰因素下,与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获取m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方式三)。这里的无线模式可以包括竞速模式、均衡模式和兼容模式;其中在竞速模式下,无线路由器优先采用AP数量较少的无线信道;在均衡模式下,无线路由器优先采用AP信号强度较弱的无线信道;在兼容模式下,无线路由器采用AP流量较少的无线信道。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三结合实施,也即根据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确定选择干扰源的百分比,根据该百分比从扫描到的干扰源中进行选择;或者将方式二与方式三结合实施,也即先认定有效干扰源,根据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确定选择有效干扰源的百分比,根据该百分比从认定的有效干扰源中进行选择。
下面说明下对上述有效干扰源的认定:
在对扫描到的所有干扰源进行有效干扰源认定时,将扫描到的干扰源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对;如果干扰源的信号强度大于该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则认为该干扰源为有效干扰源,否则为是无效干扰源。无效干扰源在后续选择参与无线信道权重赋值的干扰源时不予考虑。
另外,从扫描到的干扰源中,或者认定的有效干扰源中选择m个干扰源时,针对每种干扰因素,选择在该种干扰因素下所认定的干扰程度最大的前m名干扰源。比如,在干扰因素为AP信号强度时,可以按照信号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将所有有效干扰源进行排序,然后选择前m个干扰源;在干扰因素为AP流量时,可以按照流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将所有有效干扰源进行排序,然后选择前m个干扰源。
下面以无线路由器分别处于上述三种无线模式下,干扰因素分别为AP数量、AP信号强度以及AP流量为例,对上述内容作举例说明。
Ⅰ、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上述三种无线模式,且干扰因素为AP数量为例:
在实施时,当将无线模式作为确定m值的因素时,考虑到AP数量这一干扰因素相对于竞速模式的重要性,相比其它无线模式更大,因此,m在竞速模式下的取值可以大于在其它模式下的取值。
一般地,当干扰因素为AP数量时,将认定的所有m个有效干扰源都作为最终选择出的m个干扰源。比如,有效干扰源的数量为7,那么m为7,即在:竞速模式、均衡模式以及兼容模式下,以AP数量为干扰因素时,m均为7。
Ⅱ、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上述三种无线模式,且干扰因素为AP信号强度为例:
这里,考虑到AP信号强度这一干扰因素相对于均衡模式的重要性,相比其它无线模式更大,因此,m在均衡模式下的取值可以大于在其它模式下的取值。例如,在竞速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m为3;在均衡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m为7;在兼容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为5。
在上述选择中,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竞速模式时,所选择的3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信号强度排名前3位的;无线模式为均衡模式时,所选择的7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信号强度排名前7位的;无线模式为均衡模式时,所选择的3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信号强度排名前3位的。
Ⅲ、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上述三种无线模式,且干扰因素为AP流量为例:
这里,考虑到AP流量这一干扰因素相对于兼容模式的重要性,相比其它无线模式更大,因此,m在兼容模式下的取值可以大于在其它模式下的取值。例如,在竞速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m为3;在均衡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m为5;在兼容模式下,对应的干扰源的数量为7。
在上述选择中,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竞速模式时,所选择的3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流量排名前3位的;无线模式为均衡模式时,所选择的7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流量排名前7位的;无线模式为均衡模式时,所选择的3个干扰源为所有有效干扰源中流量排名前3位的。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干扰因素以及每种干扰因素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的取值仅仅为示例,并不能对本身申请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干扰因素的选取,每种干扰因素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的选择,均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设定。
S102: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无线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简单的使用单一的干扰因素对当前无线信道环境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并不准确,需要基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得到干扰源信息,基于在多种干扰因素下的干扰源信息,结合每种干扰因素对无线信道的影响度,对无线信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具体地,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最佳无线信道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包括:
S201: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在根据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时,具体需要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获取的在该种干扰因素下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以及所述无线路由器的频宽模式,确定在该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其中,针对每个干扰源,为该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干扰源存在重叠频率的n个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不同的频宽模式对应的n值不同,n为正整数;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干扰权重为该无线信道在每个干扰源下增加的干扰权重的和值。
具体地,针对每种干扰因素,选择相适应的工作模式进行扫描,得到与该种干扰因素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然后基于这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对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进行赋值。另外,由于干扰源不仅影响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信道环境,也会影响与该占用的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其它无线信道的信道环境,因此,除了对干扰源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进行赋值外,还会对与该占用的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其它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进行赋值。再者,无线路由器处于不同频宽模式下的时候,干扰源对于除占用的无线信道外的其它无线信道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无线频宽(High Throughput,HT)20模式下,每一个无线信道的频宽较小,与每一个无线信道有重叠频段的其它无线信道的数量也就较少,因此干扰源能够干扰到的其它无线信道的数量就较少;在HT40模式下,每一个无线信道的频宽较大,与每一个无线信道有重叠频段的其它无线信道的数量也就较多,因此干扰源能够干扰到的其它无线信道就较多。
每个干扰源对本身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干扰程度最大,其它无线信道与占用的无线信道重叠部分越少,其受到的干扰程度越小。因此,按照干扰源对每一个相关无线信道(占用的无线信道及频段重叠的信道)的干扰强度的大小,为相关无线信道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对于受到的干扰程度越大的无线信道,为其增加的干扰权重也就越大。针对每个无线信道,将在每个干扰源下为该无线信道增加的干扰权重的和值作为该无线信道对应的干扰权重。
下面,以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为竞速模式,干扰因素为AP数量、AP信号强度以及AP流量为例:
Ⅰ:以AP数量为干扰因素,在对当前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扫描并分析的时候(需要工作在路由模式下),扫描出自身周边存在4个有效干扰源,分别位于1、3、5、10信道,那么针对这4个有效干扰源,为每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时:
1)如果无线路由器为HT20模式,则将干扰源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加5,相邻的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加3,间隔1个无线信道的无线信道干扰权重加1,其它无线信道权重加0,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一干扰权重参见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01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11
2)如果无线路由器为HT40模式,则将干扰源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有效干扰权重加5,相邻的无线信道的干扰权重加4,间隔1个无线信道的无线信道干扰权重加3,间隔2个无线信道的无线信道干扰权重加2,间隔3个无线信道的无线信道干扰权重增加1,其它无线信道权重加0,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一干扰权重参见下表2所示:
表2
信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初始化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干扰源1 +5 +4 +3 +2 +1
干扰源2 +3 +4 +5 +4 +3 +2 +1
干扰源3 +1 +2 +3 +4 +5 +4 +3 +2 +1
干扰源4 +1 +2 +3 +4 +5 +4 +3 +2
干扰权重 9 10 11 10 9 7 6 5 5 5 4 3 2
Ⅱ:以AP信号强度为干扰因素,在对当前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扫描并分析的时候,在扫描出的干扰源中,选择信号强度排名前3名的干扰源,最终得到分别位于1、3、5信道的三个干扰源,针对这3个干扰源,为每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时:
1)无线路由器为HT20模式,赋值方式参见上述Ⅰ中的1),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二干扰权重参见下表3所示:
表3
信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初始化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干扰源1 +5 +3 +1
干扰源2 +1 +3 +5 +3 +1
干扰源3 +1 +3 +5 +3 +1
干扰权重 6 6 7 6 6 3 1 0 0 0 0 0 0
2)无线路由器为HT40模式,赋值方式参见上述Ⅰ中的2),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二干扰权重参见下表4所示:
表4
信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初始化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干扰源1 +5 +4 +3 +2 +1
干扰源2 +3 +4 +5 +4 +3 +2 +1
干扰源3 +1 +2 +3 +4 +5 +4 +3 +2 +1
干扰权重 9 10 11 10 9 6 4 2 1 0 0 0 0
Ⅲ:以AP流量为干扰因素时,在对当前无线网络环境进行扫描并分析的时候(需要工作在CPE模式下),在扫描出的干扰源中,选择数据流量排名前3名的干扰源,最终得到分别位于1、3、5信道的三个干扰源,针对这3个干扰源,为每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时:
1)无线路由器为HT20模式,赋值方式参见上述Ⅰ中的1)及Ⅱ中的1),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三干扰权重参见下表5所示:
表5
信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初始化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干扰源1 +5 +3 +1
干扰源2 +1 +3 +5 +3 +1
干扰源3 +1 +3 +5 +3 +1
干扰权重 6 6 7 6 6 3 1 0 0 0 0 0 0
2)无线路由器为HT40模式,赋值方式参见上述Ⅰ中的2)及Ⅱ中的2)相同,最终所形成的每个无线信道的第三干扰权重参见下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21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31
S202: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每一种干扰因素对应的影响度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定。
例如:在上述示例中,AP数量、AP信号强度以及AP流量的影响度相同,且均为33%,复合干扰权重N满足:
N=第一干扰权重×33%+第二干扰权重×33%+第三干扰权重×33%。
比如,如表7所示,若工作在HT20频段,根据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复合权重N,确定最佳无线信道为13。无线路由器可以切换到该信道13,也可以从一般常用的不重叠信道1、6、11中选择信道11。如表8所示,若工作在HT40频段,根据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复合权重N,确定最佳无线信道为13。
表7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32
表8
Figure BDA0001401764340000133
又例如:
度以及AP流量的影响度分别设置为:50%、30%和20%,那么复合干扰无线路由器在竞速模式下时,无线路由器优先采用AP数量较少的无线信道,AP数量、AP信号强权重N满足:
N=第一干扰权重×50%+第二干扰权重×30%+第三干扰权重×20%。
无线路由器在均衡模式下时,无线路由器优先采用AP信号强度较弱的无线信道,AP数量、AP信号强度以及AP流量的影响度分别设置为:20%、50%和30%,那么复合干扰权重N满足:
N=第一干扰权重×20%+第二干扰权重×50%+第三干扰权重×30%。
无线路由器在兼容模式下时,无线路由器采用AP流量较少的无线信道,AP数量、AP信号强度以及AP流量的影响度分别设置为:20%、30%和50%,那么复合干扰权重N满足:
N=第一干扰权重×20%+第二干扰权重×30%+第三干扰权重×50%。
上述示例中,均取复合干扰权重N较小的无线信道作为最佳无线信道。
S103:若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则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无线路由器在确定了当前最佳无线信道后,会判断当前所处的无线信道是否为该最佳无线信道,如果是,则不会采取任何动作,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该最佳无线信道。
进一步地,由于在切换无线信道时,会导致无线网络的暂时性中断,影响客户端的正常工作。为了减少这方面的影响,可以在进行无线信道切换之前,确定当前的情况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中一种或者多种:
1、无线路由器当前连接的客户端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例如判断当前连接至无线路由器的客户端数量是否小于等于2个,如果是,则允许切换无线信道;如果否,则将无线信道的切换动作推迟到下个时间间隔重新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后。
2、无线路由器当前的数据流量小于设定流量阈值。
例如判断无线路由器的当前数据流量是否超过流量阈值,比如100Kbps。当无线路由器流量小于100Kbps时,允许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否则,则将无线信道的切换动作推迟到下个时间间隔重新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后。
3、当前时间在设定时间范围内。
例如,无线路由器根据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NTP)获取当前时间。当前时间点在0:00am-7:00am范围(在这个时间段内,无线网络较为空闲)内时,允许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否则,则将无线信道的切换动作推迟到下个时间间隔重新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后。
4、当前为连续第M次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在连续3次确定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后,进行信道切换。
5、确定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与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
例如:在一个扫描周期,当无线路由器将要发生无线信道切换事件时,将弹性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反之,在一个扫描周期,当无线路由器不需要发生无线信道切换事件时,将弹性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上限值为3,也即加到3后不再累加。当弹性计数器的计数值<0时,切换无线信道,并将弹性计数器恢复初始值;当弹性上限≥0时,保持当前状态。弹性计数器初始值是3。
另外,还可以根据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模式,选择切换条件。竞速模式对网络环境要求最高,其次是均衡模式,最后是兼容模式,那么在均衡模式下满足的切换条件数量可以大于在竞速模式下满足的切换条件数量,且小于在兼容模式下满足的切换条件数量。比如,在竞速模式下,可以在满足上述任意一项切换条件时就进行切换,在兼容模式下满足上述切换条件中的2项或3项时进行切换,在竞速模式下满足全部切换条件时再进行切换。
采用上述实施例,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环境的变化,对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进行调整,选择最佳的无线信道,不需要重启无线路由器或者重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来选择最佳无线信道;由于在不同的干扰因素下,所认定的干扰源会有所不同,本申请方案综合考虑了在不同的干扰因素下所得到的干扰源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能够提高选择最佳信道的准确度,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在本申请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无线路由器在刚开始上电启动时,也需要对无线信道进行选择。选择的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本申请所提供方法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并将所确定的最佳无线信道作为启动时所选择的无线信道。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确定最佳无线信道的方法区别于现有技术,参见图3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包括:
S301:无线路由器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S302: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其中,S301和S302的执行方法和交互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对应的无线信道切换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无线信道切换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切换模块43,用于在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时,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可选地,获取模块41,具体用于: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在该种干扰因素下,与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获取m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可选地,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获取的在该种干扰因素下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以及所述无线路由器的频宽模式,确定在该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其中,针对每个干扰源,为该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n个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不同的频宽模式对应的n值不同,n为正整数;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干扰权重为该无线信道在每个干扰源下增加的干扰权重的和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在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下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可选地,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判断模块51,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判断模块51,用于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之前,确定当前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无线路由器当前连接的客户端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所述无线路由器当前的数据流量小于设定流量阈值;
当前时间在设定时间范围内;
当前为连续第M次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所述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与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
采用上述无线信道切换装置,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会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并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在当前无线信道不为最佳无线信道时,将当前无线信道切换至最佳无线信道。该方法使得无线路由器在上电后能够根据无线网络环境的变化,对其所使用的无线信道进行调整,选择最佳的无线信道,不需要重启无线路由器或者重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功能。
另外,上述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根据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来选择最佳无线信道;由于在不同的干扰因素(比如占用某信道的无线热点的数量、无线热点的信号强度、及无线热点的流量等)下,所认定的干扰源会有所不同,本申请方案综合考虑了在不同的干扰因素下所得到的干扰源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也即在所有干扰因素中的影响力比重),能够提高选择最佳信道的准确度,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对应的无线信道确定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无线信道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另外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确定装置,包括:
无线网络环境信息获取模块61,用于无线路由器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无线信道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以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若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则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
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在该种干扰因素下,与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获取m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m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包括:
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获取的在该种干扰因素下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以及无线路由器的频宽模式,确定在该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其中,针对每个干扰源,为该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n个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不同的频宽模式对应的n值不同,n为正整数;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干扰权重为该无线信道在每个干扰源下增加的干扰权重的和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包括:
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在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下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之前,还包括:
确定当前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无线路由器当前连接的客户端数量小于预设数量;
所述无线路由器当前的数据流量小于设定流量阈值;
当前时间在设定时间范围内;
当前为连续第M次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M为大于1的正整数;
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与确定所述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是最佳无线信道的次数之间的差值大于设定差值阈值。
6.一种无线信道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路由器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7.一种无线信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最佳无线信道;
切换模块,用于在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不是所述最佳无线信道时,将当前所在的无线信道切换至所述最佳无线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在该种干扰因素下,与用户选择的无线模式对应的干扰源数量m,获取m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种干扰因素,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在该种干扰因素下的至少一个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以及无线路由器的频宽模式,确定在该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其中,针对每个干扰源,为该干扰源占用的无线信道及与该无线信道存在重叠频段的n个无线信道分别增加不同的干扰权重,不同的频宽模式对应的n值不同,n为正整数;每个无线信道对应的干扰权重为该无线信道在每个干扰源下增加的干扰权重的和值。
10.一种无线信道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网络环境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所述无线网络环境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源分别占用的无线信道信息;
无线信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其中,所述无线信道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分别对应的无线网络环境信息,确定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
根据确定的在每种干扰因素下每个无线信道分别对应的干扰权重,以及每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度,确定选择使用的无线信道。
CN201710801867.0A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Active CN107580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1867.0A CN1075803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01867.0A CN1075803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0345A CN107580345A (zh) 2018-01-12
CN107580345B true CN107580345B (zh) 2021-01-01

Family

ID=6103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1867.0A Active CN1075803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0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322B (zh) * 2017-09-13 2020-09-11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终端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8882380B (zh) * 2018-06-12 2023-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11194063A (zh) * 2018-11-15 2020-05-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Wi-Fi信道切换方法及AP设备
CN110113804A (zh) * 2019-05-05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55385A (zh) * 2019-11-27 2020-02-28 深圳格林帕科技有限公司 针对物联网移动设备的动态无线环境的硬仿真设备
CN111641465B (zh) * 2020-05-20 2022-04-08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511625A (zh) * 2020-06-06 2021-03-16 宋倩云 结合5g与边缘计算的网络处理方法及云通信网络服务器
CN113727407A (zh) * 2021-08-30 2021-11-30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2466B (zh) * 2021-12-30 2023-10-27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的信道选择方法
CN114466425A (zh) * 2022-01-10 2022-05-10 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动态频率选择信道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79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642813A2 (en) * 2012-03-20 2013-09-25 Juniper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elec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790A (zh) * 2012-01-20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642813A2 (en) * 2012-03-20 2013-09-25 Juniper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elec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0345A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0345B (zh)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无线信道确定方法、装置
Zheng et al. Collaboration and fairness in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KR101650931B1 (ko) 채널들을 식별 및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TWI461075B (zh) 用於在無線頻段中對複數個通道之掃描參數進行最佳化之方法
US20180132137A1 (en) Resource us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40098748A1 (en) Dynamic Bandwidth Selection for Wide Bandwid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Bayhan et al. A Markovian approach for best-fit channel selec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Bayhan et al.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in CRAHNs: A non-selfish scheme for mitigating spectrum fragmentation
US9621309B2 (en) Joint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817775A (zh) 分布式ofdma随机接入方法、ap及sta
US20170208557A1 (en)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for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link (ndl)
US9405591B2 (en) Method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in campus deployments
US117066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load balancing on 6 GHz radios using out-of-band discovery in a mixed AP deployment
He et al. QoE driven video streaming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The case of single channel access
Zhang et al. Cooperative sensing scheduling for energy-efficient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MXPA06001692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asignar eficientemente recursos inalambricos.
Elwekeil et al. Optimal channel assignment for IEEE 802.11 Multi-cell WLANs
Deb et al. An agile and efficient MAC for wireless access over TV whitespaces
Wang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user spectrum selection schem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11930519B2 (en) Mechanism of measurement sharing and restriction for CSI-RS and SSB based UE activities in NR
Salameh et al. Cooperative weighted-fair control strategy for spectrum self-coexistence in multi-cell WRAN systems
Gazis et al.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in channel assignment strategies for IEEE 802.11 k WLAN systems
WO2019111813A1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assila et al. Survey on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Yadav et al.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in CR network i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channe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6

Address after: 510555 100, room 406, No. 1, Yichuang street, Zhongxin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huasan Intelligent Termi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