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7911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7911A
CN107577911A CN201710742864.4A CN201710742864A CN107577911A CN 107577911 A CN107577911 A CN 107577911A CN 201710742864 A CN201710742864 A CN 201710742864A CN 107577911 A CN107577911 A CN 107577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influence
personality
influence factor
subi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2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alt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28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7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7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7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根据所述测试值,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传输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互联网中通过计算设备进行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测试时,主要通过用户选择的相关测试题目的选项,得到测试总分,再根据测试分数的分值范围,显示与该用户对应的评价;或者,通过用户在最后一道测试题目的选项,得到该用户的心理评价等。但是,上述方案获取的测试分数如测试分数比较单一,无法获取影响用户如心理特性的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测试分数,更不能获取处于不同维度、不同年龄段或时间段的用户的心理特性的测试分数,无法全面对用户的心理或生理特性进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评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从多维度、多影响因素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导致不能全面分析评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传输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后,还包括:
根据连续接收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包括: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在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时,还包括: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传输给所述计算设备。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连续接收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以及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本发明技术方案,对获取的不同维度、不同人格影响因素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数据的准确度。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生成具有针对性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提高用户体验。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结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在利用如人格发展量表进行测试时的数据的处理,可用于检测用户测试过程是否作弊或发生异常,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同时,根据获取的不同年龄段、不同人格表现的用户的数据,进一步进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度,生成具有针对性的测评表,以使用户更加了解自己人格。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始于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在步骤S120中,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在步骤S130中,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在步骤S140中,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在步骤S150中,传输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
其中,影响维度是根据年龄进行划分的,如,童年(0-7岁)、少年(8-18岁)、青年(19-25岁)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本发明以人格发展量表测试为例进行说明,人格发展量表是基于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人格结构本身是立体的,人格的发展时一个动态过程,是以时间为“纲”,以发展要素为“目”的立体式螺旋上升过程,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动态平衡作为整合发展要素的核心贯穿过程的始终,同时,该过程受到内外因的共同影响。
人格发展量表包括多个分项量表,分项量表与相应的分项人格影响因素相关,可用于从多个影响维度对用户进行测试,其中,分项量表根据每个人格影响因素如生活事件进行划分,可以包括跟生活事件、教养方式、胆气(胆量)、自知(自我)、思虑(思维方式)、人伦(人际交往)、性情观(性发展)、三才观(世界观)和意志(意志力)相关的多道测试题,每个分项量表中包括有多个子量表,子量表针对与分项量表如生活事件相关的性格部分进行测试,每个子量表也包括多道测试题目,如,分项量表为生活事件时,子量表包括与家庭内部、家庭外部、学习经历相关的量表。
测试过程中,若被测试人员出现疑问,主测试人员(如医生或咨询师)不要做过多的讲解,只可做词语的基本解释,作答方面由被测试人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选择适合选项,并告知根据自己的理解才能准确的评估其心理状态。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不合作,或者因焦虑紧张不能进行者,主测试人员可进行沟通与安抚,并请被测试人员稍作休息5-10分钟,对于仍不能完成者,可在与被试确认不能作答后,中止作答。
可选地,在所述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时,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其中,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包括显示警示信息、禁止用户输入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
参考图2,用户在计算设备中的网页或应用或APP中利用人格发展量表进行测试时,测试页面会显示不同的题目,用户通过鼠标或者触摸的方式针对每个题目选择相关的选项,将相应的测试值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接收到测试值的时间间隔,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发生异常,服务器通知计算设备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发生异常。
或者,通过计算设备自动记录用户选择每个选项的时间,检测用户连续选择多个如5个选项的时长是否低于预定的时长如5S。如果确定时长低于预定的时长,说明该用户没有认真看题目,可通过计算设备的触摸屏显示警示信息,以提醒用户认真测试。如果连续多次如3次都检测到用户选择多个选项的时长超过预定时长,则计算设备显示信息提示框,在显示信息提示框时,用户无法进行输入操作,信息提示框中可以显示提示用户放慢速度的信息并进行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后用户可继续进行测试。
可选地,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包括: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其中,人格影响因素可以包括生活事件、教养方式、胆气(胆量)、自知(自我)、思虑(思维方式)、人伦(人际交往)、性情观(性发展)、三才观(世界观)和意志(意志力)等,各个人格影响因素包括多个分项影响因素,如,生活事件包括家庭内部、家庭外部、学习经历和性经历等,教养方式包括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溺爱、矛盾教育、忽略保护等,胆量包括人际恐惧、自然恐惧、莫名恐惧和适应力等,自知包括社会自我、家庭自我、生理自我、自主性、自理性等,思维方式包括病态思维、绝对化思维、谨慎、固执等,人际交往包括乐群性、利他性、依恋性等,性发展包括异性交往、爱情观、性观念、性感知力等,世界观包括归因、动机、价值观、事业观、友谊观、健康观等,意志力包括果断性、自觉性、延迟满足、坚持性等,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人格影响因素对应多个分项量表,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对应多个子量表。
以人格发展量表测试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在对每个影响维度的每个分项量表中的每道测试题目进行选择时,会有相应的分数产生,分别计算每个影响维度、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总分,即该分项影响因素在该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针对多个分项影响的总分中的每个分项影响的总分,基于预设的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转化表(即第一映射关系),得到每个影响维度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如,在影响维度为三个时,对于每个人格影响因素都对应有三个分数转化表。
如,用户为大于30岁的男性,在进行青年-生活事件相关测试题目的测试时,青年段生活事件量表的总分为30分,则通过大于30岁男性Q生活事件T分数与正太化计算表(表1)进行换算,换算后的分数为64.8,则该用户在该影响维度该分项量表的维度标准值为64.8。每个影响维度每个分项量表以及每个子量表都会对应相应的T分数与正态化计算表,此处不一一举例说明。下表为示例。
表1T分数与正态化计算表
表1中分组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维度原始值,正态化T分数对应于本发明中的维度标准值。
优选地,在执行步骤S130时,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可选地,根据得到的每个影响维度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基于预设的各个影响维度的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正常取值范围,确定每个维度每个分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是否发生异常。在确认存在维度标准值发生异常后,根据发生异常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人格影响因素中的各个异常维度标准值与异常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
具体地,分项分数等级一般包括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每个分项分数等级都对应有相应的分项影响因素的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每个影响维度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后,根据预设的各个影响维度各个人格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分项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维度标准值,参考以下标准确定每个维度标准值对应的分数等级,如,维度标准值<60为正常;60≤维度标准值<70为轻度,在显示维度标准值时,同时显示一个标识如上箭头标识;70≤维度标准值<80为中度,在显示维度标准值时,同时显示两个标识如上箭头;维度标准值≥80为重度,在显示维度标准值时,同时显示三个标识如上箭头。同时,采用标记的方式在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进行标注。例如,当用户在进行生活事件测试时,在童年、少年、青年的维度标准值均异常,则在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生成“被测试者在童年、少年、青年经历过较多的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负性感受。从而使得易于出现胆怯、自悲的性格特点”。对于每项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若所有的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未出现异常,则在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不显示相应的影响评价。
其中,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可以传输给进行测试的计算设备;也可以根据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的各项影响评价内容确定对应的医护人员,将人格影响因素表传输给对应的医护人员,或者将该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传输给进行测试的用户指定的医护人员。
另外,在进行人格发展量表测试时,设置有关于用户是否有掩饰行为的测试题目和是否进行重测的测试题目。例如,在用户完成是否有掩饰行为的10道题目时,得到掩饰分数,在确定掩饰分数高于预设分数后,确定该用户在答题时存在说谎,说明测试结果可能不准确;在用户完成是否进行重测的测试题目后,得到重测分数,计算重测分数和某个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某个分项影响因素对应的子量表的分值的差值,如,“人际交往”分量表的“乐群性”子量表中的如“我朋友很少”的分数的差值,若该差值高于预设的数值如3分,则认为该用户答题不认真,需要重新测试。
根据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每个人格分项影响因素的测试分数,生成柱状图(参考图3),以供被测试人员进行直观的观看。同时,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中也会给出相关的建议,帮助被测试人员了解自身的性格,该被测试人员也可以联系在线的医生或咨询师,进行意见咨询,或者进行远程心理治疗,使得被测试人员更愿意主动去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解决,避免了被测试人员不想去医院的尴尬问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410、生成单元420、第一确定单元430、第二确定单元440、传输单元450和处理单元460。
接收单元410,用于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生成单元420,用于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第一确定单元430,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440,用于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传输单元450,用于将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传输给所述计算设备。
可选地,还包括:处理单元460,
所述处理单元46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以及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30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40还用于: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40还用于: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传输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包括: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在所述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时,还包括: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针对多项人格影响因素中的每项人格影响因素,接收用户对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下的测试选项的输入操作;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输入操作,生成与该人格影响因素对应的测试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根据确定的该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与分数等级的映射关系,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各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以及预设各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数等级与人格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包括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人格影响因素评价;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评价表传输给所述计算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连续接收的输入操作的时间,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是否为异常输入操作;以及
在确定计算设备中用户的输入操作为异常输入操作后,向计算设备发送作业命令,所述作业命令用于控制计算设备的作业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到所述测试值,预设的测试值、影响维度和人格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针对每项人格影响因素,确定该人格影响因素的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每项人格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征人格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格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测试值,以及预设的测试值、分项影响因素和影响维度的映射关系,针对至少一个分项影响因素中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确定该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原始值,以及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每项分项影响因素在每个影响维度的维度标准值,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表征为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维度原始值与维度标准值的映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格影响因素表包括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各个分项影响因素的维度标准值,以及预设的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数等级,分别确定每个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
根据确定的各项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以及预设的分项影响因素的分项分数等级与人格分项影响因素评价的映射关系,确定分项影响因素表,所述分项影响因素表包括每个分项影响因素在各个影响维度的分项影响因素评价。
CN201710742864.4A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577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864.4A CN107577911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2864.4A CN107577911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7911A true CN107577911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2864.4A Pending CN107577911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79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h et al.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the user burden scale: A tool for assessing user burden in computing systems
Sarker et al. Asses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users to engage in just-in-time intervention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arwood et al. Constantly connected–The effects of smart-devices on mental health
Sherman et al. Properties of persons and situations related to overall and distinctive personality-behavior congruence
Mantle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moking Youths’ perceptions of addiction and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Utiliz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Zhang et al. When are influentials equally influenceable?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new product adoption
Richman et al. Sexual behaviour and interest in using a sexual health mobile app to help improve and manage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health
Robinson On the social malleability of traits: Var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in Big 5 trait expression across three interpersonal contexts
Doshi Barbies, goddesses, and entrepreneurs: Discourses of gendered digital embodiment in women’s health apps
Huang et al. Peer acceptance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emotional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and gender
Dewitte et al. On the role of the implicit self-concept in adult attachment
Monkman et al. The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 Model.
Kindness et al. Designing emotional support messages tailored to stressors
CN106231996A (zh) 用于提供对个体健康的指示的系统和方法
Srizongkhram et al. Critical factors for adop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the elderly: case study of Thailand
Hasan et al. Exploring online consumer reviews of wearable technology: the owlet smart sock
Andiappan et al. Quick decisions tend to reinforce self‐interest choices among MBA students: the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temporal constraint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in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Mair et al.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d personal accounts of smoking among young people
CN10757791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Magee Impression formation online
US20130130789A1 (en) User-interactive application framework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eya et al. Social Media Addi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ambodia: Beyond The Cultivation Theory
Lee et al. Evaluating presence for customer experienc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Using a nuclear power plant as an example
CN10750658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rice et al. User centred design of a smartphone-based cognitive fatigue assessment appl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