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0841A -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0841A
CN107570841A CN201711052518.XA CN201711052518A CN107570841A CN 107570841 A CN107570841 A CN 107570841A CN 201711052518 A CN201711052518 A CN 201711052518A CN 107570841 A CN107570841 A CN 107570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weld
source
welding current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25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70841B (zh
Inventor
周有泉
李延军
蒋昱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uaheng We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uaheng We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uaheng We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uaheng We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25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0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0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0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0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焊缝形式;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应用上述方案,基于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可以根据电弧的位置实时控制电弧摆动过程中的热输入量,不仅可以达到期望的焊接效果,而且可以使电弧的热输入量尽可能地小,从而得到更好质量的焊接接头。

Description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各种各样的焊接方法中,弧焊是一种应用最多和最广的焊接方法,而电弧是弧焊相对于其他焊接方法最明显的区别特征。电弧是一种能量载体,可以将焊接电源输出的电能转换光、热能并传递给工件母材,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对于不同的弧焊方法,电弧热量集中的区域也不同,例如,等离子弧焊热量集中在弧柱区,钨极氩弧焊热量集中在阳极区。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热输入量,保证产品的疲劳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或耐晶间腐蚀能力,工件才能正常长时间工作。
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针对不摆动的电弧焊,为了达到相同的焊接效果同时降低热输入量,可以通过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波形(例如,脉冲焊)来控制电弧传递给工件的能量。对于摆动的电弧焊,基于现有的脉冲焊,目前的方法为机械滑架带动电弧沿焊缝横向周期性规律地往复运动,同时电流以脉冲形式输出相配合。即当电弧到达焊接边缘时,焊接电源输出强制为脉冲基值或峰值。这种控制方式解决了控制热量输入问题,同时又做到了焊接电源输出和摆动位置相匹配。
但是,对于摆动的电弧焊,目前的电弧热量的控制方法仅考虑了电弧处于焊缝边缘时的焊接电源输出控制,而且在焊缝边缘时的电流值只能在脉冲峰值和基值中选择,对于电弧处于焊缝边缘之外的位置,无法控制焊接电源输出,导致该方案对于当电弧到达焊缝边缘时,需要瞬时增大电流或减小电流且值大小与焊接脉冲峰基值相差较大时,就无法应用。此外,对于窄间隙焊接,钨极绕一端部做钟摆运动,其有效电弧长度是随摆动时刻发生变化,即电弧输入工件的热量是时刻变化的,此时采用现有的方案仅仅控制电弧到达边缘的焊接电源输出,对于热输入量的控制效果较差。故对于摆动的电弧焊,目前无比较好的方案可以实时控制热输入量,保证产品的疲劳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或耐晶间腐蚀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摆动的电弧焊,如何实时控制热输入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焊缝形式;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还包括: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可选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可选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基于焊接电流,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基于焊接电流,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包括: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可选地,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峰值或者所述电流基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适于获取焊缝形式;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操作单元,适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还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还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可选地,所述焊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三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基于焊接电流,选择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第二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可选地,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适于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峰值或者所述电流基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可以根据电弧的位置实时控制电弧摆动过程中的热输入量,不仅可以达到期望的焊接效果,而且可以使电弧的热输入量尽可能地小,从而得到更好质量的焊接接头。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一种现有的脉冲焊的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
图2给出了一种现有的基于电弧位置控制后的脉冲焊的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焊接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一种现有的脉冲焊的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在现有的脉冲焊中,焊接电源随着时间t(单位为秒s)周期性地输出脉冲电流I(单位为安培A),脉冲电流的周期为T1,脉冲电流的峰值为Im,脉冲电流的基值为Ij。
对于摆动的电弧焊,应用现有的基于电弧位置的控制方法,在焊接过程中对脉冲焊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当电弧到达焊缝边缘时,焊接电源输出强制为脉冲电流的基值或脉冲电流的峰值。基于电弧位置控制后的脉冲焊的电源输出波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参见图2,上方的图形21为电弧位置随着时间t(单位为秒s)周期摆动的示意图,其中纵轴为电弧位置相对于焊缝中心位置的距离d(单位为毫米mm),电弧摆动的周期为T2,其中向右摆动的距离d为正值,当摆动到右边缘时,d为S,向左摆动的距离d为负值,当摆动到左边缘时,d为-S。
下方的图形22为应用现有的基于电弧位置的控制方法,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I(单位为安培A)的波形的示意图,周期为T1。根据现有的基于电弧位置的控制方法,当电弧到达焊缝边缘时,焊接电源输出强制为脉冲电流的基值或脉冲电流的峰值,故当图形21中的电弧位置到达左边缘或者右边缘时,图形22中的焊接电源输出强制为电流峰值Im。
目前基于电弧位置对电弧热量的控制方法仅考虑了电弧处于焊缝边缘时的焊接电源输出控制,而且在焊缝边缘时的电流值只能在脉冲峰值和基值中选择,对于电弧处于焊缝边缘之外的位置,无法控制焊接电源输出,导致该方案对于热输入量的控制效果较差。故对于摆动的电弧焊,目前无比较好的方案可以实时控制热输入量,保证产品的疲劳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或耐晶间腐蚀能力。故对于摆动的电弧焊,目前无比较好的方案可以实时控制热输入量,保证产品的疲劳强度、低温冲击韧性或耐晶间腐蚀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可以根据电弧的位置实时控制电弧摆动过程中的热输入量,不仅可以达到期望的焊接效果,而且可以使电弧的热输入量尽可能地小,从而得到更好质量的焊接接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
参见图3,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焊缝形式。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不同的焊接方式有不同的热量需求,故需要针对不同的焊缝形式选择不同的控制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待焊接的工件情况例如,盖面、坡口填充或者窄间隙,确定焊缝形式。
步骤S302,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基于焊缝形式,确定具体的控制机制,即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所述同步模式可以包括: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即摆动电弧用于盖面的焊接过程,由于电弧处于焊缝中心位置所需要的电弧热量最大,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所需热量应逐渐减小,焊缝边缘所需热量最小,故确定所述同步模式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如图4所示。
参见图4,上方的图形41为电弧位置随着时间t(单位为秒s)周期摆动的示意图,其中纵轴为电弧位置相对于焊缝中心位置的距离d(单位为毫米mm),电弧摆动的周期为T2,其中向右摆动的距离d为正值,当摆动到右边缘时,d为S,向左摆动的距离d为负值,当摆动到左边缘时,d为-S。
下方的图形42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的电流I(单位为安培A)的示意图,周期为T3。当电弧位置处于焊缝中心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峰值Im,当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变化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弧位置处于焊缝边缘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基值Ij。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当电弧处于边缘停留时要求焊接电源输出也保持不变,即要求焊接电源输出的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的周期匹配,故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即摆动电弧用于坡口填充的焊接过程,由于电弧处于焊缝中心位置需要的热量要比焊缝边缘的少,因为焊缝边缘散热较快且需要熔化坡口侧壁,故确定所述同步模式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位置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
参见图5,上方的图形51为电弧位置随着时间t(单位为秒s)周期摆动的示意图,其中纵轴为电弧位置相对于焊缝中心位置的距离d(单位为毫米mm),电弧摆动的周期为T2,其中向右摆动的距离d为正值,当摆动到右边缘时,d为S,向左摆动的距离d为负值,当摆动到左边缘时,d为-S。
下方的图形52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的电流I(单位为安培A)的示意图,周期为T4。当电弧位置处于焊缝中心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基值Ij,当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变化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弧位置处于焊缝边缘时,焊接电源输出电流峰值Im。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即摆动电弧用于窄间隙的焊接过程,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由于电弧长度随钨极摆动角度增大而变长,从而导致电弧电压增大使电弧输入热量增大,使得侧壁容易出现咬边现象;而焊接电流较小时,电弧长度变长,由电弧进入工件的热量反而减小,这样往往导致侧壁融合不良,出行未熔合缺陷。所以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需要根据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焊接参数可以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率等。不同的焊接方法可以对应不同的焊接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可以基于焊接电流,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所述同步模式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所述同步模式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位置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步骤S303,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可以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达到更好地焊接效果,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根据焊接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基值或者电流峰值。
在具体实施中,当调整所述电流基值或者电流峰值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电流基值或者电流峰值逐级调整,使得所述电流连续变化,不产生突变。
应用上述方案,基于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可以根据电弧的位置实时控制电弧摆动过程中的热输入量,不仅可以达到期望的焊接效果,而且可以使电弧的热输入量尽可能地小,从而得到更好质量的焊接接头。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焊接过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参见图6,所述焊接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1,确定焊缝形式。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待焊接的工件情况例如,盖面、坡口填充或者窄间隙,确定焊缝形式。
步骤S602,基于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同步模式可以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位置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也可以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位置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步骤S603,确定焊接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焊接参数可以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率等。不同的焊接方法可以对应不同的焊接参数。
在具体实施中,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需要根据焊接电流,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当焊接电流较大时,所述同步模式为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而焊接电流较小时,所述同步模式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位置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步骤S604,启动焊接过程。
步骤S605,焊接过程参数微调。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根据焊缝成型的情况,单独调整电压输出的电流基值或者电流峰值。
步骤S606,停止焊接,焊接结束。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
参见图7,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70包括:获取单元71、确定单元72和操作单元73,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71,适于获取焊缝形式。
所述确定单元72,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所述操作单元73,适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2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721,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721还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2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722,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确定单元72,还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焊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72包括:第三确定子单元723,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基于焊接电流,选择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未示出)和第二确定模块(未示出),其中: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70还包括:调整单元74,适于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峰值或者所述电流基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70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种所述方法对应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焊缝形式;
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
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还包括:
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
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包括:
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基于焊接电流,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焊接电流,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包括:
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峰值或者所述电流基值。
11.一种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适于获取焊缝形式;
确定单元,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操作单元,适于基于所确定的同步模式和电弧位置的变化,实时控制焊接电源的输出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还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盖面,确定所述焊接电源输出周期与所述电弧摆动周期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坡口填充,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适于基于所获取的焊缝形式和焊接参数,确定电弧位置和焊接电源输出的同步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子单元,适于对于焊缝形式为窄间隙,基于焊接电流,选择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加或者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小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增大;
第二确定模块,适于当焊接电流较大时,确定焊接电源输出随着电弧位置由焊缝中心向焊缝边缘逐渐减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电源输出的电流包括:电流峰值和电流基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弧能量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整单元,适于在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成型的效果,调整所述电流峰值或者所述电流基值。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52518.XA 2017-10-31 2017-10-31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7570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518.XA CN107570841B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518.XA CN107570841B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0841A true CN107570841A (zh) 2018-01-12
CN107570841B CN107570841B (zh) 2019-03-19

Family

ID=6104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2518.XA Active CN107570841B (zh) 2017-10-31 2017-10-31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08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0458A (zh) * 2020-03-31 2020-07-03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焊接控制装置
CN115178833A (zh) * 2022-06-24 2022-10-14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机器人多层多道焊接制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924A (zh) * 2005-01-08 2006-03-22 湘潭大学 埋弧焊焊缝自动跟踪控制方法
CN103084708A (zh) * 2013-02-04 2013-05-08 江苏科技大学 基于粗糙集的旋转电弧气保焊焊缝偏差识别方法
CN104209629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管道多点同步自动焊旋转电弧模糊控制跟踪方法
KR20160022195A (ko) * 2014-08-19 2016-02-29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자동 용접 제어장치
CN105499765A (zh) * 2016-01-12 2016-04-20 北京工业大学 熔化极环状负压电弧焊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924A (zh) * 2005-01-08 2006-03-22 湘潭大学 埋弧焊焊缝自动跟踪控制方法
CN103084708A (zh) * 2013-02-04 2013-05-08 江苏科技大学 基于粗糙集的旋转电弧气保焊焊缝偏差识别方法
CN104209629A (zh) * 2013-06-05 2014-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管道多点同步自动焊旋转电弧模糊控制跟踪方法
KR20160022195A (ko) * 2014-08-19 2016-02-29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자동 용접 제어장치
CN105499765A (zh) * 2016-01-12 2016-04-20 北京工业大学 熔化极环状负压电弧焊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0458A (zh) * 2020-03-31 2020-07-03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焊接控制装置
CN111360458B (zh) * 2020-03-31 2022-01-11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焊接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焊接控制装置
CN115178833A (zh) * 2022-06-24 2022-10-14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机器人多层多道焊接制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0841B (zh) 201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6624B (zh) 用于控制混合焊接工艺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79177B (zh) 涉及调节电极的伸出端的焓的材料加工方法和系统
US933358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heat input in a welding operation
Mvola et al. Review of current waveform control effects on weld geometry in gas metal arc welding process
US201501581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use combination filler wire feed and high intensity energy source for welding with controlled arcing frequency
WO2014140733A2 (en) A method and system of welding with a power supply having a single welding mode
CN103737158B (zh) 一种基于热输入控制的双熔化极电弧焊枪及其焊接方法
CN103372713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损伤的修复方法
EP324612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use combination filler wire feed and high intensity energy source for welding and arc suppression of a variable polarity hot-wire
CN103260807A (zh) 电弧焊接控制方法及电弧焊接装置
CN105312738A (zh) Lng储罐tip tig全自动立缝焊接控制方法
JPWO2009051107A1 (ja) アークスタート制御方法
CN104227188B (zh) 电弧焊接装置、电弧焊接系统和电弧焊接方法
CN102626814A (zh) 焊接装置以及二氧化碳气体弧焊方法
CN101612688A (zh) 斜特性式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弧长自动调节方法
US11648622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welding power supply and a welding power supply
CN107570841A (zh) 电弧能量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40360997A1 (en) Arc welding apparatus, arc welding system, and arc welding method
JP7303383B2 (ja) 溶接シームを溶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WO2013136638A1 (ja) 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US2020024690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ed arc and short phase time adjustment
CN102189314A (zh) 非熔化电极电弧焊接控制方法
CN102350565A (zh) 全自动堆焊机
CN202185665U (zh) 全自动堆焊机
CN213827430U (zh) 一种长距离高频振动自动往复送丝氩弧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