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9662A -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9662A
CN107569662A CN201710722226.6A CN201710722226A CN107569662A CN 107569662 A CN107569662 A CN 107569662A CN 201710722226 A CN201710722226 A CN 201710722226A CN 107569662 A CN107569662 A CN 107569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edicine juice
wax mud
fresh
prescri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22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星宇
柯龙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 Docto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 Docto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 Docto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 Docto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22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9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9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9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以九节风、大发散等为主要原料,并通过将中药鲜药汁与蜡泥灸配合使用,发挥鲜药汁和中草药蜡泥的双重治疗功效,从而起到改善体质和治疗疾病的效果,并能够进一步用于相应疾病治疗药物的制备。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灸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对于健康生活也更加关注。然而,由于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过长的室内工作时间,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常见的职业疾病,例如肩颈和背部酸疲,而长期的酸疲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肩周炎、关节炎以及颈椎病等病症,以及由颈椎病所引发的头痛、头晕等脑部循环不畅病症。同时,由于白天工作压力过大,往往会也导致难以入眠,而这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从而陷入工作效率下降-加班-难以入眠-工作效率下降恶性循环,大大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而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往往是通过牵引、按摩、推拿,以及服药甚至手术的方法。然而,牵引按摩推拿仅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并不能根治;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且对于肠胃刺激性强;而手术的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同时也会对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
因而,开发一种能够调节人体体质,同时具有病痛治疗效果的外用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通过将中药鲜药汁与蜡泥灸配合使用,并发挥鲜药汁和中草药蜡泥的双重治疗功效,从而起到改善体质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便、适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包括鲜药汁和蜡泥灸;其中,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木瓜、秦艽、月季花、白花丹、鹿茸粉,以及蜂蜡。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60份,大发散30~60份,软筋藤30~60份,穿破石40~80份,香石藤40~80份,龙爪叶80~120份,合欢80~120份,郁金30~70份,杜仲藤30~70份,枫荷桂80~120份,益母草80~120份,野艾120~160份,络石藤30~70份,生姜80~110份,红花30~60份,独活30~60份,薄荷30~70份,以及肉桂30~7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50份,大发散30~50份,软筋藤30~50份,穿破石60~80份,香石藤40~60份,龙爪叶100~120份,合欢80~100份,郁金50~70份,杜仲藤30~50份,枫荷桂80~100份,益母草100~120份,野艾120~150份,络石藤30~50份,生姜100~110份,红花50~60份,独活30~50份,薄荷50~70份,以及肉桂30~5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木瓜80~120份,秦艽80~120份,月季花120~180份,白花丹80~120份,鹿茸粉5~12份,以及蜂蜡800~1100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中,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木瓜80~100份,秦艽100~120份,月季花120~150份,白花丹100~120份,鹿茸粉5~10份,以及蜂蜡800~1000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混合榨汁,然后静置过滤,即得鲜药汁;(b)将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加水浸泡后煎煮浓缩,然后向所得浓缩液中加入鹿茸粉,混合得到药汤,将所得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搅拌混合,冷却后即得蜡泥灸。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是加入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总质量2~5倍的水进行浸泡;更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1~5h。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得浓缩液的质量为浸泡所用水质量的1/10~1/5。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在制备治疗肩颈背酸疲、缓解压力、促进睡眠药物中的应用;或者,在制备治疗由肩周、颈椎引发的脑部循环不畅药物中的应用。
同样的,本发明也提供了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在制备治疗女性体质虚寒、畏寒、术后虚弱、背痛,四肢寒凉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是一种外用药剂,对人肠胃无刺激性,且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也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宜作为日常缓解压力、改善体质和疾病治疗使用;
(2)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可以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湿排除体外,经络通畅,并有助于改善肩颈背酸疲、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将寒气排除体外,帮助改善肩周、颈椎引发的脑部循环不畅;
同时,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还对女性的体质虚寒、畏寒、术后体弱、背部发痛、四肢寒凉难以入眠有良好的改善
(3)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中所用原料均简便易得,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步骤简便,同时无需使用任何大型或复杂仪器设备,而这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鉴于目前在肩周、腰椎等常见病症的治疗上所存在着的治疗方案过于片面,治疗效果差,以及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等问题。本发明特提供了一种外用型泥灸药物,并通过热灸使得鲜药汁和蜡泥灸中的有效成分渗入人体内,既能够对上述病症进行有效治疗,同时还能够起到调理作用,实现标本兼治。
蜡熔中药泥灸是一种通过热敷,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效果,是古老油疗、蜡疗的一种延伸,其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等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并达到疾病治疗和调理人体亚健康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是一种将传统的蜡泥灸与鲜药汁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作用的蜡泥灸组方。
具体的,本发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中,所述鲜药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
所述蜡泥灸由以下组分制成:木瓜、秦艽、月季花、白花丹、鹿茸粉,以及蜂蜡;
通过鲜药汁和蜡泥灸中各组分间的复配作用,以及鲜药汁和蜡泥灸在使用中的配合,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外用组方能够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效果。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35、40、45、50,或者55份;大发散30~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35、40、45、50,或者55份;软筋藤30~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35、40、45、50,或者55份;穿破石40~8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5、50、55、60、65、70,或者75份;香石藤40~8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5、50、55、60、65、70,或者75份;龙爪叶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合欢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郁金30~7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50,或者60份;杜仲藤30~7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50,或者60份;枫荷桂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益母草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野艾120~1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30、140,或者150份;络石藤30~7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50,或者60份;生姜80~11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或者100份;红花30~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或者50份;独活30~6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或者50份;薄荷30~7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50,或者60份;以及肉桂30~7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40、50,或者60份;
更优选的,重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50份,大发散30~50份,软筋藤30~50份,穿破石60~80份,香石藤40~60份,龙爪叶100~120份,合欢80~100份,郁金50~70份,杜仲藤30~50份,枫荷桂80~100份,益母草100~120份,野艾120~150份,络石藤30~50份,生姜100~110份,红花50~60份,独活30~50份,薄荷50~70份,以及肉桂30~50份;
进一步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50份,大发散50份,软筋藤50份,穿破石60份,香石藤60份,龙爪叶100份,合欢100份,郁金50份,杜仲藤50份,枫荷桂100份,益母草100份,野艾150份,络石藤50份,生姜100份,红花50份,独活50份,薄荷50份,以及肉桂50份。
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由以下原料制成:木瓜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秦艽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月季花120~18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130、140、150、160,或者170份;白花丹80~12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90、100,或者110份;鹿茸粉5~12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6、7、8、9、10,或者11份;以及蜂蜡800~1100份,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850、900、950、1000,或者1050份;
更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由以下原料制成:木瓜80~100份,秦艽100~120份,月季花120~150份,白花丹100~120份,鹿茸粉5~10份,以及蜂蜡800~1000份;
进一步优选的,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由以下原料制成:木瓜100份,秦艽100份,月季花150份,白花丹100份,鹿茸粉10份,以及蜂蜡1000份。
通过对鲜药汁和蜡丸灸中各原料用量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于本发明组方药效的进一步改善。
而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其步骤可参考如下:
(a)将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混合榨汁,然后静置过滤,即得鲜药汁;
(b)将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加水浸泡,优选的,所用水的质量是原料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总质量的2~5倍(更优选的为3~4倍),并浸泡1~5h(优选的是浸泡2~3h);
然后,以浸泡所用水对如上原料进行煎煮,并优选的煎煮至所得浓缩液的质量为浸泡所用水质量的1/10~1/5;
接着,向所得浓缩液中加入鹿茸粉,混合得到药汤,
最后,将所得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搅拌混合,冷却后即得蜡泥灸;
优选的,其中,蜂蜡熔化液是由蜂蜡加热熔化制得,可以在制备药汤前将蜂蜡熔化,或者在制备药汤的过程中将蜂蜡熔化,也可以在药汤制备完成后,再将蜂蜡熔化。
同时,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用法也比较简便,可以将鲜汁涂抹在背部或颈椎、关节及各穴位,然后用蜜炼的中草药蜡泥敷在相关穴位,通过蜡泥的热渗透将蜡泥中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吸纳,并使得敷在穴位表面的鲜药汁灸入人体内,以解除相应部位的病痛和治疗相关的疾病,并起到对人体进行调理的作用。
而通过以本发明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帮助改善肩颈背酸疲劳缓解压力,保证睡眠质量,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改善肩周、颈椎引发的脑部循环不畅;同时,对于女性患者,还能够有效改善体质虚寒、畏寒、术后体弱、背部发痛、四肢寒凉,以及难以入眠等病症。
实施例1
分别称取:九节风30g,大发散60g,软筋藤30g,穿破石80g,香石藤40g,龙爪叶120g,合欢80g,郁金70g,杜仲藤30g,枫荷桂120g,益母草80g,野艾160g,络石藤30g,生姜110g,红花30g,独活60g,薄荷30g,以及肉桂7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80g木瓜、120g秦艽、120g月季花、12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6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实施例1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实施例2
分别称取:九节风60g,大发散30g,软筋藤60g,穿破石40g,香石藤80g,龙爪叶80g,合欢120g,郁金30g,杜仲藤70g,枫荷桂80g,益母草120g,野艾120g,络石藤70g,生姜80g,红花60g,独活30g,薄荷70g,以及肉桂3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120g木瓜、80g秦艽、180g月季花、8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2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实施例2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实施例3
分别称取:九节风50g,大发散50g,软筋藤50g,穿破石60g,香石藤60g,龙爪叶100g,合欢100g,郁金50g,杜肿藤50g,枫荷桂100g,益母草100g,野艾150g,络石藤50g,生姜100g,红花50g,独活50g,薄荷50g,以及肉桂5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100g木瓜、100g秦艽、150g月季花、10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0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实施例3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实施例4
分别称取:九节风30g,大发散30g,软筋藤30g,穿破石80g,香石藤40g,龙爪叶120g,合欢80g,郁金70g,杜仲藤30g,枫荷桂80g,益母草120g,野艾120g,络石藤30g,生姜110g,红花60g,独活30g,薄荷70g,以及肉桂3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80g木瓜、120g秦艽、120g月季花、12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0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实施例4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对比例1
分别称取:九节风50g,大发散50g,软筋藤50g,穿破石60g,香石藤60g,龙爪叶100g,合欢100g,郁金50g,杜肿藤50g,枫荷桂100g,益母草100g,野艾150g,络石藤50g,生姜100g,红花50g,独活50g,薄荷50g,肉桂50g,木瓜100g,秦艽100g,月季花150g,以及白花丹100g,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将10g鹿茸粉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对比例1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对比例2
分别称取:九节风50g,大发散50g,软筋藤50g,穿破石60g,香石藤60g,龙爪叶100g,合欢100g,郁金50g,杜肿藤50g,枫荷桂100g,益母草100g,野艾150g,络石藤50g,生姜100g,红花50g,独活50g,薄荷50g,肉桂50g,木瓜100g,秦艽100g,月季花150g,以及白花丹100g;
然后,按照1:3的质量比,将上述原料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5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0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取2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对比例2的蜡泥灸组方。
对比例3
分别称取:九节风100g,大发散100g,龙爪叶150g,合欢100g,郁金50g,杜肿藤50g,枫荷桂100g,益母草100g,野艾150g,络石藤50g,生姜100g,红花50g,独活60g,薄荷50g,以及肉桂5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150g木瓜、100g秦艽、20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0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对比例3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对比例4
分别称取:软筋藤150g,穿破石100g,香石藤100g,龙爪叶100g,合欢100g,郁金50g,杜肿藤50g,益母草100g,野艾150g,络石藤70g,生姜100g,红花50g,独活50g,薄荷50g,以及肉桂50g;
将上述原料以榨汁机榨得鲜汁,然后将鲜汁静置后过滤,得到鲜药汁。
取1000g蜂蜡并加热使其熔化成液体;
然后将250g月季花、200g白花丹按照1:3的质量比用水浸泡2h,然后进行煎煮浓缩,并得到200g左右的浓汁,然后,向浓汁中加入10g鹿茸粉,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药汤;
将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充分搅拌,使得药汤与蜂蜡混合均匀,然后冷却成为固体,即为蜡泥灸。
将所得鲜药汁和蜡泥灸配合使用,即为对比例4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
实验例1
(1)
400名患者,均选自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所导致的颈部僵直、肩胛上背疼痛,并伴有头晕头痛的门诊患者,年龄分布为35~55岁;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名;
其中,第1-4组分别对应的接受实施例1-4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治疗,第5、7-8组接受对比例1、3-4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治疗,第6组接受对比例2蜡泥灸的治疗。
第1-5、7-8组治疗方法如下:将鲜药汁涂抹于背部或颈椎穴位处,然后,将蜡泥灸加热后,敷于涂有鲜药汁的穴位处;第6组的治疗方法如下:蜡泥灸加热后,敷于背部或颈椎穴位处;
各治疗组中涂抹穴位以及鲜药汁和蜡泥灸的用量均保持相同或者基本相当,每次治疗30min左右,每日进行2次治疗,并在60d后,对各组实验人员进行回访,并记录和统计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评定标准:颈部僵直、肩胛上背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则记为痊愈;颈部僵直、肩胛上背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记为显效;颈部僵直、肩胛上背疼痛,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减轻,记为有效;症状未见改善,即为无效,治疗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由第1-4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第7-8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可知,相较于对比例3、4的组方配方而言,以本发明中配方制备鲜药汁和蜡泥灸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更优;由此可见,按照本发明中的原料进行复配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而由第1-4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第5-6组治疗患者效果对比可知,相较于对比例1、2的组方而言,以本发明中原料进行复合使用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由此可见,药物的搭配使用方式对于治疗效果也是有着较大的影响的,而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药物分配,并分别将具有更好的配合使用效果的药物用于制备鲜药汁和蜡泥灸,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
同时,在治疗后的3个月后进行随机回访,患者均反馈并无任何副作用,且睡眠质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2)
400名女性患者,年龄分布为45~65岁均为胃肠外科手术后夏季畏寒,四肢潮凉患者,随机分为8组;
其中,第1-4组分别对应的接受实施例1-4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治疗,第5、7-8组接受对比例1、3-4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组方的治疗,第6组接受对比例2蜡泥灸的治疗。
第1-5、7-8组治疗方法如下:将鲜药汁涂抹于背部或颈椎穴位处,然后,将蜡泥灸加热后,敷于涂有鲜药汁的穴位处;第6组的治疗方法如下:蜡泥灸加热后,敷于背部或颈椎穴位处;
各治疗组中涂抹穴位以及鲜药汁和蜡泥灸的用量均保持相同或者基本相当,每次治疗30min左右,每日进行2次治疗,并在60d后,对各组实验人员进行回访,并记录和统计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评定标准:夏季畏寒,四肢潮凉等症状消失,可按时令衣物着装,则记为痊愈;夏季畏寒,四肢潮凉症状消失等症状明显减轻,记为显效;夏季畏寒,四肢潮凉症状消失等症状减轻,记为有效;症状未见改善,即为无效,治疗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组方对于女性术后畏寒、四肢潮量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相较于对比例组方而言,按照本发明原料复配以及搭配使用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更佳。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包括鲜药汁和蜡泥灸;
其中,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
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木瓜、秦艽、月季花、白花丹、鹿茸粉,以及蜂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60份,大发散30~60份,软筋藤30~60份,穿破石40~80份,香石藤40~80份,龙爪叶80~120份,合欢80~120份,郁金30~70份,杜仲藤30~70份,枫荷桂80~120份,益母草80~120份,野艾120~160份,络石藤30~70份,生姜80~110份,红花30~60份,独活30~60份,薄荷30~70份,以及肉桂3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鲜药汁主要由以下组分制成:九节风30~50份,大发散30~50份,软筋藤30~50份,穿破石60~80份,香石藤40~60份,龙爪叶100~120份,合欢80~100份,郁金50~70份,杜仲藤30~50份,枫荷桂80~100份,益母草100~120份,野艾120~150份,络石藤30~50份,生姜100~110份,红花50~60份,独活30~50份,薄荷50~70份,以及肉桂30~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木瓜80~120份,秦艽80~120份,月季花120~180份,白花丹80~120份,鹿茸粉5~12份,以及蜂蜡800~11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所述蜡泥灸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
木瓜80~100份,秦艽100~120份,月季花120~150份,白花丹100~120份,鹿茸粉5~10份,以及蜂蜡800~1000份。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九节风、大发散、软筋藤、穿破石、香石藤、龙爪叶、合欢、郁金、杜仲藤、枫荷桂、益母草、野艾、络石藤、生姜、红花、独活、薄荷,以及肉桂混合榨汁,然后静置过滤,即得鲜药汁;
(b)将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加水浸泡后煎煮浓缩,然后向所得浓缩液中加入鹿茸粉,混合得到药汤,
将所得药汤倒入蜂蜡熔化液中,并搅拌混合,冷却后即得蜡泥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是加入木瓜、秦艽、月季花,以及白花丹总质量2~5倍的水进行浸泡;
优选的,浸泡的时间为1~5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得浓缩液的质量为浸泡所用水质量的1/10~1/5。
9.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在制备治疗肩颈背酸疲、缓解压力、促进睡眠药物中的应用;
或者,在制备治疗由肩周、颈椎引发的脑部循环不畅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在制备治疗女性体质虚寒、畏寒、术后虚弱、背痛,四肢寒凉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0722226.6A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7569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226.6A CN10756966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2226.6A CN10756966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9662A true CN107569662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2226.6A Pending CN107569662A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966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8761A (zh) * 2010-12-21 2011-05-04 韩少晖 治疗类风湿疾病的药物
CN101897838B (zh) * 2009-05-26 2012-01-25 邱天道 一种人体外用的热敷泥灸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43622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刘明元 泥灸中药组合物
CN106361895A (zh) * 2016-11-28 2017-02-01 陈菊玲 三效合一舒筋通络止痛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7838B (zh) * 2009-05-26 2012-01-25 邱天道 一种人体外用的热敷泥灸及其使用方法
CN102038761A (zh) * 2010-12-21 2011-05-04 韩少晖 治疗类风湿疾病的药物
CN105343622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刘明元 泥灸中药组合物
CN106361895A (zh) * 2016-11-28 2017-02-01 陈菊玲 三效合一舒筋通络止痛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0685B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9340A (zh) 一种安神熏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408B (zh) 骨刺增生特效膏
CN1167454C (zh) 一种通过神阙穴进行排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6672A (zh) 一种药力感应灸艾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5063A (zh) 一种新型的正骨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6939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含该中药组合物的用于颈腰康复的透皮贴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1549137A (zh) 一种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1474288B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008698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6177819A (zh) 一种用于颈椎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02578A (zh) 一种通络正骨的方法
CN103816456B (zh) 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12037B (zh) 一种治疗女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0730A (zh) 一种足浴粉
CN106924698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基于它的正骨理疗膏、磁疗贴及制备方法
CN107569662A (zh) 一种鲜药汁结合蜡泥灸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39152A (zh) 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中药药剂
CN111956773A (zh) 一种艾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9968A (zh) 一种口服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中药组合物
CN108939015A (zh) 颈椎复原药枕枕芯
CN103157006A (zh) 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中药方剂
CN105396035A (zh) 一种太极能量香灸及其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
CN106267127A (zh) 一种治疗腰腿痛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及热蒸保健鞋垫
CN106334103A (zh)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