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7084A -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7084A
CN107567084A CN201710975717.1A CN201710975717A CN107567084A CN 107567084 A CN107567084 A CN 107567084A CN 201710975717 A CN201710975717 A CN 201710975717A CN 107567084 A CN107567084 A CN 107567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configuration values
length
preset
discontinuous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57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57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7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7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7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实现DRX周期的动态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当前主要通信技术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能够提供高速率的上下行数据传输,但由于在LTE中数据传输量较大,LTE中的大数据量的通信势必造成耗电量的急剧增加,从而使得电池的供应不足或造成因为耗电量加大造成的散热量加大而导致系统运转故障。为了降低功耗,就必须使得天线在接收数据的时候要尽可能在有数据的时候监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下行数据或上行授权,在没有数据的时候尽可能处于睡眠状态。因此,产生了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DRX)技术,通过DRX,只有在激活期才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从而大大缩短了LTE系统中的耗电量。但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都是固定的DRX周期,智能化程度不够高,无法适应多变的通讯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可实现DRX周期的动态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包括:基站以及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基站用于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为所述移动终端分配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在所述基站中同步所述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可以适应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DRX周期的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更符合网络通讯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还可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中各设备实现各自功能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手机100从基站200获取DRX周期的配置参数,根据该配置参数对本地的DRX周期进行配置。或者,手机100对本地的DRX周期进行配置,然后将配置后的DRX周期的配置参数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上报的配置参数在基站中配置该手机的DRX周期。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包括: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话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在移动中使用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01、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
具体的,移动终端在开机后,利用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中的鉴权信息接入移动网络(如移动蜂窝网络),并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信号强度变化可以是周期性进行的也可以是实时进行的。
202、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203、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强度和第二预设强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以理解的,当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很好,即便延长DRX周期,也可以保证手机正常接听电话及接收短信。延长DRX周期,也就是说降低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的频率,因此可降低系统功耗。
当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变差,采用目前的DRX周期,可能无法正常接听电话及接收短信,存在电话漏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即,提高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的频率,从而可以保证电话的及时接听及短信接收。
可以理解的,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0。当预设时长为0时,只要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或者,只要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可以适应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DRX周期的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更符合网络通讯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还可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包括: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话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在移动中使用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301、开机后从基站获取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并按照获取的配置值对非连续接收周期进行配置;
具体的,移动终端在开机后,利用SIM卡中的鉴权信息接入移动网络,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基站获取DRX的配置值,并按照获取的配置值对本地的DRX周期进行配置,以与基站达到同步。
302、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可以是周期性进行的也可以是实时进行的。
303、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值获取请求,第一配置值大于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304、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一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305、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值获取请求,第二配置值小于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306、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二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强度和第二预设强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以理解的,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0。当预设时长为0时,只要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或者,只要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具体的,一方面,当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很好,DRX周期的当前时长远远大于数据监听需求,需要延长DRX周期的当前时长,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于是,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值获取请求,以请求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较高的DRX周期的配置值。然后,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一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在实际应用中,DRX周期一般包括交替出现的激活期和休眠期。在激活器对PDCCH进行监听,接收下行数据或上行授权,在休眠期不对PDCCH进行监听。第一配置值可以包括:激活期、休眠期以及整个DRX周期的参数值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另一方面,当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变差,采用目前的DRX周期,可能无法正常接听电话及接收短信。因此,将缩短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即,提高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的频率,可以保证电话的及时接听及短信接收。于是,移动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值获取请求,以请求基站为移动终端分配较低的DRX周期的配置值。然后,移动终端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二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其中,第二配置值包括:激活期、休眠期以及整个DRX周期的参数值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可选的,于本发明其他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移动终端根据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调整后的DRX周期的长度,并进行配置。具体的,在移动终端中预设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DRX周期的配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DRX周期的配置值可以包括:激活期、休眠期以及整个DRX周期的参数值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的任意组合。
一方面,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当前信号强度所属的信号强度区段。然后,在上述预设的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DRX的配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三配置值。之后,按照查找到的第三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同时,将第三配置值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在基站中同步修改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的配置值。
另一方面,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确定当前信号强度所属的信号强度区段。然后,在上述预设的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DRX的配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四配置值。之后,按照查找到的第四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同时,将第四配置值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在基站中同步修改该移动终端的DRX周期的配置值。
进一步的,当第一预设时长不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在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DRX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之后,继续对当前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说明网络质量下降,于是,恢复DRX周期的配置值为开机后从基站获取的配置值。
在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之后,继续对当前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接入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说明网络质量有所提升,于是恢复DRX周期的配置值为开机后从基站获取的配置值。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在本地恢复DRX周期的配置值后,向基站发送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基站同步恢复移动终端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至移动终端开机后分配到的配置值。像这样,在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恢复正常水平时,对移动终端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进行恢复操作,可进一步提高配置操作的智能化,使得配置结果更加符合网络环境的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可以适应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DRX周期的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更符合网络通讯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还可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4示例的移动终端可以是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图4示例的移动终端,主要包括:
检测模块401,用于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
处理模块402,用于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具体的,移动终端在开机后,利用SIM卡中的鉴权信息接入移动网络(如移动蜂窝网络),并调用检测模块401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信号强度变化可以是周期性进行的也可以是实时进行的。
一方面,当检测模块401检测到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很好,即便延长DRX周期,也可以保证手机正常接听电话及接收短信,因此通过调用处理模块42将DRX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延长DRX周期,也就是说降低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的频率,因此可降低系统功耗。
另一方面,当检测模块402检测到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说明接入的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变差,采用目前的DRX周期,可能无法正常接听电话及接收短信。因此,调用处理模块402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即,提高接收下行数据和上行授权的频率,从而可以保证电话的及时接听及短信接收。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设强度和第二预设强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可以理解的,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0。当预设时长为0时,只要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或者,只要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即将DRX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本实施例未尽之细节,请参阅前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图4示例的移动终端的实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块的划分仅是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例如相应硬件的配置要求或者软件的实现的便利考虑,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模块可以是由相应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相应的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完成。本说明书提供的各个实施例都可应用上述描述原则,以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可以适应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DRX周期的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更符合网络通讯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还可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请参阅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图5示例的移动终端可以是前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402包括:
发送子模块4021,用于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值获取请求,第一配置值大于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处理子模块4022,用于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一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进一步的,发送子模块4021,还用于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值获取请求,第二配置值小于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处理子模块4022,还用于根据基站返回的第二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中预设有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之前的对应关系,则处理子模块4022,还用于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在该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三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三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发送子模块4021,还用于将第三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进一步的,处理子模块4022,还用于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在该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四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四配置值,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发送子模块4021,还用于将第四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移动终端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获取模块403,用于开机后从基站获取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配置模块404,用于按照获取的配置值对非连续接收周期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当信号强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或者,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恢复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值为开机后从基站获取的配置值;以及,向基站发送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用于通知基站同步恢复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本实施例未尽之细节,请参阅前述图2至图4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可以适应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DRX周期的配置,使得配置操作更为智能化,更符合网络通讯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进一步地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还可保证移动通讯的及时性。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
存储器51、处理器52及存储在存储器51上并可在处理器5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5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进一步的,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至少一个输入设备53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54。
上述存储器51、处理器52、输入设备53以及输出设备54,通过总线56连接。
其中,输入设备53具体可为摄像头、触控面板、物理按键或者鼠标等等。输出设备54具体可为显示屏。
存储器5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51用于存储一组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52与存储器51耦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71和基站72。其中移动终端71例如可以是上述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用于实现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其中,移动终端71,用于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当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以及当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基站72,用于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71的请求,为移动终端71分配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以及,根据移动终端71发送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在基站72中同步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具体的,在一实际应用例中,请参阅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中各设备实现各自功能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移动终端71在开机后根据SIM卡中的鉴权信息接入移动网络后,向基站71发送分配DRX周期的请求。基站72接收该请求,并响应于该请求为移动终端71分配DRX周期的配置值,并将分配的配置值发送给移动终端71。移动终端71根据基站72发送的配置值,对本地的DRX周期进行配置。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71对接入的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若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则向基站72请求较高的DRX周期的配置值。基站72根据移动终端71的请求,为移动终端71分配第一配置值,并将分配的第一配置值发送给移动终端71。移动终端71根据基站72分配的第一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其中,第一配置值大于移动终端71中DRX周期的当前配置值(即,开机时基站72分配给移动终端71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若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则继续按照当前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若小于第二预设强度,则向基站72请求较低的DRX周期的配置值。基站72根据移动终端71的请求,为移动终端71分配第二配置值,并将分配的第二配置值发送给移动终端71。移动终端71根据基站72分配的第二配置值,将DRX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其中,第二配置值小于移动终端71中DRX周期的当前配置值(即,开机时基站72分配给移动终端71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若检测到的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强度,则继续按照当前的DRX周期的配置值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71还可以在信号强度恢复时,将DRX周期的配置值恢复为开机时基站72分配的DRX周期的配置值。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71也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强度,自行调整DRX周期的配置值,并将调整后的配置值发送给基站72,以便基站72根据移动终端71发送的配置值,同步修改基站72中移动终端71的DRX周期的配置值。
本实施例未尽之细节,请参阅前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多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移动终端、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链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
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值获取请求,所述第一配置值大于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根据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第一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所述第一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值获取请求,所述第二配置值小于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根据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第二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中预设有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三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三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所述第一长度,并将所述第三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包括:
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四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四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所述第二长度,并将所述第四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之前,包括:
开机后从基站获取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并按照获取的配置值对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进行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不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或,所述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缩短至第二长度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者,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恢复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为开机后从所述基站获取的配置值;
向基站发送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所述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基站同步恢复所述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变化进行检测;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将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第一长度;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值获取请求,所述第一配置值大于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第一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所述第一长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向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值获取请求,所述第二配置值小于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当前配置值;
所述处理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基站返回的所述第二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第二长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中预设有多个信号强度区段与不同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则,所述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三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三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延长至所述第一长度;
所述发送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所述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在所述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当前信号强度所属区段对应的第四配置值,按照查找到的第四配置值,将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长度降低至所述第二长度;
所述发送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四配置值发送给基站。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开机后从基站获取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配置模块,用于按照获取的配置值对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进行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者,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强度的持续时长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时,恢复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为开机后从所述基站获取的配置值;以及,向所述基站发送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所述配置值恢复通知消息用于通知所述基站同步恢复所述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13.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
15.一种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基站用于响应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请求,为所述移动终端分配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在所述基站中同步所述移动终端的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配置值。
CN201710975717.1A 2017-10-19 2017-10-19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567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5717.1A CN107567084A (zh) 2017-10-19 2017-10-19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5717.1A CN107567084A (zh) 2017-10-19 2017-10-19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7084A true CN107567084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8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5717.1A Pending CN107567084A (zh) 2017-10-19 2017-10-19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70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392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无线参数调整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14937A (zh) * 2020-02-21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65A (zh) * 2019-03-27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0186467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78A (zh) * 2008-08-22 2010-02-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动态指示用户设备改变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34A (zh) * 2012-02-10 2014-10-01 苹果公司 用于改善无线网络中功率消耗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78A (zh) * 2008-08-22 2010-02-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动态指示用户设备改变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34A (zh) * 2012-02-10 2014-10-01 苹果公司 用于改善无线网络中功率消耗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6392A (zh) * 2018-09-13 2020-03-2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无线参数调整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96392B (zh) * 2018-09-13 2022-08-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无线参数调整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186467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72041A (zh) * 2019-03-19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72041B (zh) * 2019-03-19 2022-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授权频谱上非连续接收的方法、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65A (zh) * 2019-03-27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314937A (zh) * 2020-02-21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7084A (zh)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05652A (zh)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428773B (zh) 设置非连续接收模式参数的方法
CN107509240B (zh) 用户识别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357404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4378729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实现方法和移动终端系统
CN103167473A (zh) 使用共享射频资源的增强非连续模式操作
CN105357403B (zh) 一种通信终端中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08040352B (zh) 一种混合网络制式下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RU2009114831A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программа
CN107787034A (zh) 非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582087A (zh) 非连续接收参数配置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及设备
CN102681649B (zh) 一种多智能设备延长电池续航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CN104579746A (zh) 双链路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01367A (zh) 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6332227B (zh) 搜网方法及装置
CN110958562B (zh) 一种调制方式选择方法及近场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CN101561894B (zh) 智能卡及确定第二控制器通信速率的方法
CN107396435A (zh) 射频电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11587A (zh)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96338A (zh) 用户识别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52214B (zh) 一种降低wifi接入点功耗的方法及wifi接入点
CN106921995B (zh) 马达状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7318120B (zh) 用户识别卡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87637A (zh) 一种射频链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