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6677A -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66677A CN107566677A CN201610514387.1A CN201610514387A CN107566677A CN 107566677 A CN107566677 A CN 107566677A CN 201610514387 A CN201610514387 A CN 201610514387A CN 107566677 A CN107566677 A CN 107566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user
- charge system
- transfer
- sharing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该方法中,资源共享中心接收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的转移请求,该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转移请求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资源共享中心根据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上述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负责不同用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资源共享中心在不同的计费系统间协同,实现了跨计费系统间的用户资源的转移,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用户可使用的电信业务资源越来越丰富。业务资源通常被组合成资源套餐提供给用户。每个资源套餐中包括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资源数量。资源套餐中的资源一般具有周期性。资源在周期开始时送出,未使用资源在周期结束失效。而资源套餐中有多种资源类型,对于用户不偏好使用的资源就有可能因为没有使用而在周期结束时浪费。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将为未使用的资源转移给同一计费系统内的其它用户的方案。但是,这种方式具有局限性,对于未在同一计费系统的用户则无法实现资源的转移。由于计费系统具有封闭性,每个用户的资源仅存在于自身归属的计费系统中,而资源的转移涉及到发生转移的双方的资源变更,因此,现有的计费系统无法支持跨系统的资源转移。这就导致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该方法中,资源共享中心接收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的转移请求,该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接收到的转移请求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资源共享中心根据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上述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负责不同用户。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资源共享中心在不同的计费系统间协同,实现了跨计费系统间的用户资源的转移,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转移资源时,可以采用不等额转移方式。具体的,资源共享中心按照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在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间的兑换比率,将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在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中的资源数量;所述资源共享中心通知第二计费系统按照兑换后的资源数量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兑换比率可根据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的网络请求灵活设置,使得资源的转移更具有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可以转移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具体的,可以在转移请求中还包括要转移的资源的转换类型。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按照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所述转移的资源的转换类型之间的兑换比率,将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对应所述转换类型的资源的数量。通过转换为不同类型的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共享中心在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时,可获取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当前对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根据该消耗状况确定是否允许本次转移。这样可以充分考虑被转移方的网络情况,避免找到被转移方网络的拥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对本次移动进行鉴权。例如,资源共享中心可调用所述第二计费系统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资源共享中心也对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以及所述第二计费系统的转移关系进行鉴权。资源共享中心判断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是否为可转移的资源类型。资源共享中心判断所述转移的资源的数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转移资源量的限制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共享中心还可以进一步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有效期。资源共享中心在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时,携带所述有效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了保障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资源共享中心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前,还向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发送预占通知,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在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后,资源共享中心还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计费系统的成功响应该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成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所述成功响应后,所述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预占的资源。通过预占方式,避免了在转移过程中,资源被第一用户消费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后,生成资源转移申请记录,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包括转移状态。所述转移状态随所述资源共享中心与所述第一计费设备或所述第二计费设备的交互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应用于跨运营商的场景。在跨运营商的场景中。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位于第一运营商的网络,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位于第二运营商的网络。所述转移请求中还携带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计费系统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转移请求。该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第一计费系统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转移的资源类型的可用量,根据所述可用量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第一计费系统转发该转移请求给资源共享中心,请求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将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二用户。第一计费系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中心的协同,将本系统中的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的用户。实现了跨计费系统间的用户资源的转移,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计费系统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执行转移后发送的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所述通知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计费系统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发送的预占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在接收到扣除通知时,扣除预占的资源。通过预占方式,避免了在转移过程中,资源被第一用户消费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计费系统在转发的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效期,所述有效期用于限制转移给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的使用期限。当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应用在跨运营商的场景下时,该该转移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第一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的标识,或第二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的标识。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资源共享中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部件(比如,通过协调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计费系统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部件(比如,接收第一用户的转移资源的转移请求,通过资源共享中心的协同下,将本系统中的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的第二用户)。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资源共享中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资源共享中心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一计费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为第一计费系统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实现资源转移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计算机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资源转移的网络架构图,该网络架构中包括连接到不同网络中的计费系统101和计费系统102。其中,计费系统101连接到核心网103中,计费系统102连接到核心网104中。由于计费系统101与计费系统102位于不同的网络,两者之间无法互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网络架构中增加了资源共享中心105,由该资源共享中心105来实现计费系统101和计费系统102的互通。其中,计费系统101以及计费系统102与资源共享中心105之间可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REST接口进行通信。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实现计费系统101和计费系统102的用户之间的资源转移。其中,计费系统101的用户可在计费系统101中发起转移请求。计费系统101可将该转移请求发送到资源共享中心105,请求资源共享中心将计费系统101中的用户的资源转移给计费系统102中的用户。资源共享中心105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通过分别与计费系统101以及计费系统102交互协同来完成本次转移。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了跨计费系统的资源转移,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1所示的组网方式仅是一个举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资源共享中心105可以位于核心网103和核心网104之外,但是和两个网络都具有连接的网络中。也可以位于计费系统101所在的网络中,或者,也可以位于计费系统102所在的网络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资源共享中心105还可以与计费系统101或计费系统102合设在一个物理实体中。
图1所示实施例虽然示出了跨不同网络间的计费系统之间的资源转移,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同一网络中跨计费系统的资源转移。其中,不同计费系统负责不同用户的处理。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归属于不同运营商的计费系统间(例如,归属于电信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与归属于移动运营商的计费系统间),从而实现跨运营商的资源转移。其中,运营商可以是真实运营商,也可以是虚拟运营商。在实现跨真实运营商的资源转移时,计费设备可以是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support system,BSS)系统。在同一真实运营商的网络下跨不同虚拟运营商的资源转移时,计费系统可以是为各虚拟运营商提供计费能力的设备,资源共享中心则可以是为虚拟运营商提供服务的真实运营商的BSS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的计费系统101、计费系统102以及资源转移系统105均可以采用图2中的计算机设备来实现。如图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通信总线202,存储器2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4。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发明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所述通信接口204,适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接口204可用于与应用服务器以及与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其它存储节点进行通信。
存储器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00用于实现资源共享中心时,存储器203用于储存为资源共享中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实现以下功能:接收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的转移请求,该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根据接收到的转移请求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根据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该计算机设备200用于实现计费系统时,存储器203用于储存为计费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处理器2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实现以下功能: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转移请求。该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转移的资源类型的可用量,根据所述可用量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转发该转移请求给资源共享中心,请求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将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二用户。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计算机设备2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示出两个处理器201。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述的计算机设备2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机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20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通信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2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计算机设备200的类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转移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第一用户向第一计费系统发起转移请求,请求转移资源给第二用户。
第一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发起转移请求,例如,短信、电话、门户网站等。该转移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是指业务资源,比如流量资源、语音资源、短信资源、彩信资源等不同类型的资源。
S302,第一计费系统对转移请求的有效性进行鉴权。
对转移请求的有效性鉴权可以包括检查第一用户要转移的资源的可用量是否足够。具体的,第一计费系统可以根据第一用户的标识查找第一用户的账户,判断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类型的可用量是否大于转移请求中携带的数量,如果该可用量大于转移请求中携带的数量则鉴权通过,否则鉴权不通过。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对转移的资源的可用量进行鉴权,对转移请求的有效性鉴权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判断转移的资源是否有效,比如,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或,判断被转移的资源是否允许转移等。在判断被转移的资源是否允许转移时,可以考虑第二用户所在网络的网络状况,比如网络速率是否符合要求,时延迟,带宽等。可以在发起请求时实时进行检测来鉴权,也可以在预定时间进行鉴权。
具体的鉴权方式可以配置,当有多种鉴权方式时,需要多种鉴权方式都通过,才算鉴权通过。
S303,第一计费系统鉴权通过后,向资源共享中心转发转移请求。
第一计费系统在向资源共享中心转发转移请求时,可在转移请求中加入有效期。该效期用于限制转移给第二用户的资源的使用期限。
第一计费系统还可以在转移请求中加入第一计费系统的标识。
S304,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转移请求后,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
资源共享中心中存储有计费系统的信息(包括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的信息)。计费系统的信息中包括计费系统的标识、归属于该计费系统的用户的标识。其中,如果用户的标识为用户的终端号码,归属于该计费系统的用户的标识可以采用号段的形式来表示。
资源共享中心中还存储有不同计费系统之间的转移关系。该转移关系中包括了可转移的资源类型,每种资源类型可转移的数量。该数量可以按周期来设定,即一个周期内的最大转移资源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用在跨运营商的场景下时,计费系统的信息可以是该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的信息,例如,计费系统的标识可以是该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的标识,归属于该计费系统的用户可以是归属于该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的用户。计费系统之间的兑换比率也可以是计费系统所属运营商之间的兑换比率。
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转移请求后,可根据存储的计费系统信息确定第二用户归属的第二计费系统,以便与第二计费系统交互。
其中,资源共享中心可以根据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当前对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具体的,资源共享中心可以周期性的获取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对各种资源的消耗状况。在接收到转移请求节后,从周期性获取消耗状况中,查询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资源共享中心也可以在接收到转移请求时,实时查询第二计费所在网络对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需要说明的是,消耗状况信息可以由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中使用各资源的接入设备(比如,数据业务的接入设备,语音业务的接入设备等)进行采集,并向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提供。也可以由第二计费系统根据计费数据进行统计得到,由第二计费系统向资源共享中心提供。
其中,消耗状况可以以每种资源的消耗占比(即网络中当前的使用量与该网络能支持的量的比)来表示。根据所述消耗状况确定是否允许本次转移具体可以是,在消耗占比大于一个预设的阈值时,拒绝转移,鉴权失败。在消耗占比小于该阈值时,允许转移,鉴权成功。
此外,资源共享中心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还可以包括以下A-C中至少一种鉴权处理:
A、资源共享中心可以对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以及第二计费系统的转移关系进行鉴权。资源共享中心可查询存储的转移关系中是否存在第一计费系统与第二计费系统的转移关系,如果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鉴权不通过。
B、资源共享中心判断转移的资源的类型是否为可转移的资源类型。资源共享中心可在第一计费系统与第二计费系统的转移关系中确定可转移资源类型,判断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类型是否为可转移的资源类型。
C、资源共享中心判断转移的资源的数量是否超出预设的转移资源量的限制。资源共享中心可在第一计费系统与第二计费系统的转移关系中确定转移的资源类型所对应的可转移数量,判断周期内的累计转移的资源的数量是否超出了该周期内的最大转移资源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鉴权方式仅是举例,具体的鉴权方式可以配置,当有多种鉴权方式时,需要多种鉴权方式都通过,才算鉴权通过。
鉴权通过后,执行以下步骤S305-S316。
S305,资源共享中心创建资源转移申请记录。
资源共享中心在创建该资源转移申请记录时,还为本次转移请求生成请求标识,将该请求标识记录在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在后续与第一计费系统以及第二计费系统的交互中,通过该请求标识来关联到本次转移(即通过该请求标识来关联交互中的每条消息)。
该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可包括请求标识、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一计费系统的标识、转移的时间、转移的资源类型、转移的数量、转移的单位、第二用户的标识、第二计费系统的标识、接受的资源的类型、接受的资源的数量、接受的资源有效期、转移状态。其中,接受的资源是指第二计费系统中的增加的资源。由于在转移的时候,转移的资源可以转换类型(例如,可以将第一用户的流量资源转换为语音资源转移给第二用户),因此,接受的资源可不同于转移的资源。转移状态是本次转移的处理状态。该转移状态可随资源共享中心与第一计费设备或第二计费设备的交互而更新。例如,转移状态可包括:0:初始状态、1:对第一用户的资源预占成功、2:通知第二计费系统变更资源、3:对第二用户增加资源成功,8:对第一用户取消预占成功,9:成功,21:预占失败、22:取消预占失败、23:授予失败等。
S306,资源共享中心向第一计费系统返回确认消息。
资源共享中心在确认消息中将请求标识发送给第一计费系统。
S307,资源共享中心调用第二计费系统对第二用户的标识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资源共享中心可以向第二计费设备发送有效性验证请求,在验证请求中携带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S305中生成的请求标识。第二计费设备在接收到该验证请求后,判断第二用户的标识是否有效(比如,是否停机等)。在另一实施例中,资源共享中心也可在验证请求中携带转移的资源类型,第二计费设备进行验证时还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二用户是否支持该类型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7中的验证过程也是对本次转移的鉴权,因此,该验证过程也可以合并在S304的鉴权过程中执行。
S308,资源共享中心接收第二计费系统返回的验证响应。
验证响应中可携带验证结果和步骤S305中生成的请求标识。
本实施例以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为例进行说。验证通过后,继续执行步骤S309-
S309,资源共享中心向第一计费系统发送预占通知,通知第一计费系统对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
预占是指根据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从第一用户的账户中冻结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的资源,第一用户在预占期间无法使用。
预占通知中可包括第一用户的标识、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以及请求标识。
S310,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接收到的预占通知中的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对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
第一计费系统在接收到预占通知后,可进一步校验该预占通知的有效性,在校验通过后执行预占操作。
在执行预占操作的过程中,第一计费系统可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发送短信确认),获得用户的确认后,对资源进行预占。
S311,第一计费系统向资源共享中心返回预占成功的响应消息。
该响应消息中携带请求标识。
S312,资源共享中心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资源共享中心存储有不同计费系统之间的资源兑换关系(包括第一计费系统和第二计费系统之间的资源兑换关系)。该资源兑换关系中可包括不同资源类型在不同计费系统之间的兑换比率(比如,网络繁忙或负荷大的计费系统和网络空闲或负荷小的计费系统之间按1:1.5的比率兑换),和/或,不同资源类型之间的兑换比率(比如,语音和数据的兑换比率),和/或,有效期兑换比率。
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预占成功的响应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或数量,确定需为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类型和/或数量。具体的,资源共享中心可以根据第一计费系统和所述第二计费系统间的兑换比率,将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在第二计费系统中的资源数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转移请求中指定有接受的资源类型,则表示在转移时需要对资源转换类型。资源共享中心可以确定以按照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要转换的资源类型之间的兑换比率,将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对应于转换类型的资源的数量。
资源共享中心在发送给第二计费系统为的通知中可以携带请求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为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共享中心还可以在发送给第二计费系统为的通知中携带所述有效期。该有效期可以按照预设规则确定。例如,预设规则可以是转移的资源最长有效期为1个月。
对于具有有效期的资源(即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有效期的情况),也可以按照不同计费系统间的有效期兑换比率,确定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有效期。
S313,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第二计费系统根据第二用户的标识查找第二用户的账户,按照通知中携带的资源类型和数量在第二用户的账户中增加资源。
第二计费系统在接收到资源共享中心的通知后,可进一步校验该通知的有效性,在校验通过后执行增加资源的操作。
在执行增加资源的操作的过程中,第二计费系统可与用户进行交互(例如,发送短信确认),获得用户的确认后,在第二用户的账户中增加资源。
S314,第二计费系统向资源共享中心返回成功响应,该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成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该成功响应中可携带申请标识。
S315,资源共享中心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资源共享中心向第一计费系统发送的通知中可携带申请标识。该通知用于对步骤S310中预占的资源进行扣除确认。
S316,第一计费系统根据资源共享中心的通知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其中,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的是步骤S310中预占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资源共享中心来协同不同计费系统的用户之间的资源转移,使得用户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图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资源共享中心。如图4所示,资源共享中心包括:接收单元401,鉴权单元402、以及处理单元403。
其中,接收单元401用于和计费系统交互。例如,接收单元401可以接收计费系统发送的转移资源的转移请求。
鉴权单元702用于对接收到的转移请求进行鉴权。具体的鉴权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304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单元403用于根据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第二计费系统为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第一计费系统扣除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具体的实现可参考方式实施例中步骤S305-S316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计费系统。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501,鉴权单元502、以及资源管理单元503。
其中,接收单元501用于通过该装置所在的网络和用户交互。例如,接收单元501可以用户发送的转移资源的转移请求。
鉴权单元502用于接收到的转移请求的有效性进行鉴权。具体的鉴权过程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302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资源管理单元503用于与资源共享中心交互,实现资源的跨计费系统转移。例如,资源管理单元503可以转发转移请求给资源共享中心,请求资源共享中心将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中的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具体的实现可参考方式实施例中步骤S303、S309-S311以及S315-S316部分,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数据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存储节点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图5以及迁移方法实施例所设计的程序。通过执行存储的程序,可以实现扩容迁移和冷热内容数据的迁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与其它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形式,如通过Internet或其它有线或无线电信系统。
本发明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发明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资源共享中心接收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的转移请求,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转移请求中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后,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按照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在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和所述第二计费系统间的兑换比率,将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在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中的资源数量;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按照兑换后的资源数量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转移请求中对本次转移进行鉴权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当前对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
根据所述消耗状况确定是否允许本次转移。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有效期;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时,携带所述有效期。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向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发送预占通知,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
所述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计费系统的成功响应,所述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成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所述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所述成功响应后,所述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预占的资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后,生成资源转移申请记录,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包括转移状态;所述转移状态随所述资源共享中心与所述第一计费设备或所述第二计费设备的交互而更新。
7.如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位于第一运营商的网络,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位于第二运营商的网络;所述转移请求中还携带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
8.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计费系统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转移请求,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转移的资源类型的可用量,根据所述可用量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鉴权;
在鉴权通过后,所述第一计费系统转发所述转移请求给资源共享中心,请求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将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二用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执行转移后发送的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通知;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所述通知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通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发送的预占通知;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根据所述通知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预占的资源。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在转发的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效期,所述有效期用于限制转移给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的使用期限。
12.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将第一计费系统中第一用户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第二用户的转移请求,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所述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鉴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转移请求本次转移进行鉴权;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鉴权单元鉴权通过后,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并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在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和所述第二计费系统间的兑换比率,将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数量兑换为在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中的资源数量;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按照兑换后的资源数量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计费系统所在网络当前对要转移的资源类型的消耗状况;根据所述消耗状况确定是否允许本次转移。
15.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的资源的有效期;所述处理单元在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时,携带所述有效期。
16.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前,向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发送预占通知,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以及通知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计费系统的成功响应,所述成功响应用于指示成功为所述第二用户增加资源;
所述处理单元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成功响应后,通知所述第一计费系统扣除预占的资源。
17.如权利要求12-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转移请求后,生成资源转移申请记录,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包括转移状态;所述转移状态随所述资源共享中心与所述第一计费设备或所述第二计费设备的交互而更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位于第一运营商的网络,所述第二计费系统位于第二运营商的网络;所述转移请求中还携带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所述资源转移申请记录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运营商的标识和所述第二运营商的标识。
19.一种实现资源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第一计费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用户发起的转移请求,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用户的标识、第二用户的标识以及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鉴权单元,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用户的转移的资源类型的可用量,根据所述可用量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鉴权;
资源管理单元,用于转发所述转移请求给资源共享中心,请求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将所述第一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转移给第二计费系统中的所述第二用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在执行转移后发送的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的通知;根据所述通知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资源共享中心发送的预占通知;根据所述转移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对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进行预占;
所述资源管理单元根据所述通知扣除所述第一用户转移的资源具体包括:所述资源管理单元扣除预占的资源。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还用于在转发的所述转移请求中携带有效期,所述有效期用于限制转移给所述第二用户的资源的使用期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387.1A CN107566677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14387.1A CN107566677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66677A true CN107566677A (zh) | 2018-01-09 |
Family
ID=6096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14387.1A Pending CN107566677A (zh) | 2016-06-30 | 2016-06-30 |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6667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6353A (zh) * | 2018-09-13 | 2020-03-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资源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1160921A (zh) * | 2020-04-01 | 2020-05-15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1785A (zh) * | 2013-05-29 | 2013-09-04 | 亚信联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通信资源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04640099A (zh) * | 2015-03-02 | 2015-05-20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资源共享方法、业务资源共享装置和终端 |
WO2016082110A1 (zh) * | 2014-11-25 | 2016-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6-30 CN CN201610514387.1A patent/CN1075666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81785A (zh) * | 2013-05-29 | 2013-09-04 | 亚信联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通信资源量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WO2016082110A1 (zh) * | 2014-11-25 | 2016-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导频信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N104640099A (zh) * | 2015-03-02 | 2015-05-20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业务资源共享方法、业务资源共享装置和终端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96353A (zh) * | 2018-09-13 | 2020-03-2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资源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0896353B (zh) * | 2018-09-13 | 2022-09-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资源共享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1160921A (zh) * | 2020-04-01 | 2020-05-15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CN111160921B (zh) * | 2020-04-01 | 2022-09-27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2171B (zh) | 一种虚拟化的网络功能vnf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04158755B (zh) | 传输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828843A (zh) | 一种计算节点间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07818013A (zh) | 一种应用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9815025A (zh) | 业务模型调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1499995A (zh) | 一种业务调度的方法及用于业务调度的系统、装置 | |
CN105743947A (zh) | 一种资源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4639646A (zh) | 用于处理用户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8886486A (zh) | 虚拟化网络功能互通 | |
CN106569874B (zh) | 存储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物理服务器 | |
Hui et al. | Personalized vehicular edge computing in 6G | |
Charântola et al. | Component-based scheduling for fog computing | |
CN104835004A (zh) | 一种客房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4346301B (zh)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 |
CN105959385A (zh) | 一种信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566677A (zh) | 一种资源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1422078A (zh) |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动汽车充电数据调配监测方法 | |
KR102599812B1 (ko) | 에지 컴퓨팅 구현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10677301B (zh) | 一种5g网络中多交换机单控制器软件定义传输控制方法 | |
CN106685671A (zh) | 一种定向流量卡的实现方法、装置及流量业务平台 | |
WO2021057981A1 (zh) | 云计费方法、装置、云管理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4735134B (zh) | 一种用于提供计算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827425A (zh) | 一种网络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9055A (zh) | 一种I/O通道QoS动态均衡方法及装置 | |
CN106803939A (zh) | 视频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