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6322A -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6322A
CN107566322A CN201610511370.0A CN201610511370A CN107566322A CN 107566322 A CN107566322 A CN 107566322A CN 201610511370 A CN201610511370 A CN 201610511370A CN 107566322 A CN107566322 A CN 107566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dule
identity information
user data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113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青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Foryou Gener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113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6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6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6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0.获取身份信息;S20.验证身份信息;S30.加载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S40.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本发明实现了车载系统多个用户个性化的设置,以及多个用户之间的数据访问。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访问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信息系统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辅助设备。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汽车一般是多人共用,而家庭成员之间的车辆使用习惯、车载信息系统使用偏好都不一样,例如车辆座椅的高度、反光镜角度等,收音机的收听频率、导航目的地设置、蓝牙电话本等。如果成员A在使用后,成员B再使用的话,就要费一番周折进行调整,反之亦然,耗时费力,非常不方便。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车载系统多个用户个性化的设置,以及多个用户之间的数据访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包括:
S10.获取身份信息;
S20.验证身份信息;
S30.加载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
S40.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进一步地,所述S40之后还包括:
S50.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访问请求;
S60.接收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
S70.读取第二用户数据。
具体地,所述S60包括:
S601.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本地确认信息,则判断输入的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S602.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远程确认信息,则判断远程确认的特征信息是否正确。
具体地,所述特征信息为第二用户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
具体地,所述第二用户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为SIM卡号、IMEI。
进一步地,所述S70之后还包括:
S80.接收用户信息编辑请求;
S9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备管理员权限,是则执行所述编辑请求。
具体地,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修改、增加、删除用户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包括:身份信息获取模块、身份信息存储模块、身份信息验证模块、数据加载模块、功能执行模块、显示模块、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第二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授权访问的用户数据;
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
所述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二用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还包括:访问请求模块、本地许可模块、远程许可模块、访问控制模块,以及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请求接收模块、请求确认模块;
所述本地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本地访问请求;
所述本地许可模块,用于判断本地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所述远程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确认模块,用于确认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访问请求的许可结果确定是否准予访问第二用户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还包括:身份信息编辑模块,用于对身份信息进行编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预先在车载系统上存储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后进行验证,加载与之对应的用户数据执行相关的功能和进行显示,实现了在一个车载系统中满足多个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并通过权限控制的方法实现了不同用户之间数据的直接访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包括:
步骤10.获取身份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身份信息可以是用户的生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静脉、声音等,也可以是用户的登陆用户名、账号或者序列号等,以及其它能够区别其他用户,并且能够被识别的特征信息。
步骤20.验证身份信息。
在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后,通过与预存的用户信息进行对比来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判断。
步骤30.加载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
在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后,系统自动加载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界面数据、应用程序数据、车辆配置数据。例如:用户界面数据包括桌面背景,应用程序图标分布的位置,等等;应用程序数据包括收音机的保存电台列表,导航目的地设置,音乐播放源歌曲列表,等等;车辆配置数据包括驾驶座椅高度、角度,反光镜的角度,空调温度设置,等等。
步骤40.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在加载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后,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优选地,可以在显示的时候设置应用程序的显示顺序,例如首先显示收音界面,以及收音程序中保存的电台列表,输出收音广播声音,然后继续加载其它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用户界面的同时,执行与车辆配置有关的操作,例如调整座椅高度、角度,设置车内空调的温度,等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0之后还包括:
步骤50.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访问请求。
在实际应用时,有时当前用户需要访问另外一个用户的某些数据,例如联系人,如果重启系统,进入第二用户后再访问相应的数据,然后再重启系统进入第二用户,显然程序繁琐、耗时较长,降低了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施时,发起访问第二用户数据的请求的界面设置在当前用户的用户界面中。
步骤60.接收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
第二用户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要求输入访问许可的确认信息,例如访问口令或者密码。
具体地,所述步骤S60包括:
步骤601.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本地确认信息,则判断输入的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步骤602.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远程确认信息,则判断远程确认的特征信息是否正确,所述特征信息为第二用户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SIM卡号、IMEI。
步骤70.读取第二用户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70之后还包括:
步骤80.接收用户信息编辑请求。
步骤9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备管理员权限,是则执行所述编辑请求。
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修改、增加、删除用户信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包括:身份信息获取模块、身份信息存储模块、身份信息验证模块、数据加载模块、功能执行模块、显示模块、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第二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授权访问的用户数据;
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
所述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二用户数据。
本发明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在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第二用户数据模块中存储有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界面数据、应用程序数据、车辆配置数据。例如:用户界面数据包括桌面背景,应用程序图标分布的位置,等等;应用程序数据包括收音机的保存电台列表,导航目的地设置,音乐播放源歌曲列表,等等;车辆配置数据包括驾驶座椅高度、角度,反光镜的角度,空调温度设置,等等。这些用户数据与用户身份信息对应关联。在身份信息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允许使用该车载系统的用户信息。
用户在使用车载系统时,身份信息获取模块(例如指纹识别模块、登陆用户名模块)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静脉、声音等,也可以是用户的登陆用户名、账号或者序列号等,以及其它能够区别其他用户,并且能够被识别的特征信息。然后,身份信息验证模块对身份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具体是通过与预存在身份信息存储模块中的用户信息进行对比来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判断。
在身份信息获取模块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后,数据加载模块自动加载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界面数据、应用程序数据、车辆配置数据。功能执行模块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显示模块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还包括:访问请求模块、本地许可模块、远程许可模块、访问控制模块,以及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请求接收模块、请求确认模块;
所述本地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本地访问请求;
所述本地许可模块,用于判断本地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所述远程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确认模块,用于确认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访问请求的许可结果确定是否准予访问第二用户的数据。
用户通过本地请求模块或者远程请求模块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访问请求,如果是通过本地请求模块发起所述访问请求,则本地许可模块判断用户输入的本地确认信息(例如访问口令或者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访问控制模块允许数据记载模块读取第二用户数据模块中的数据;如果是通过远程请求模块发起所述访问请求,则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中的请求接收模块接收远程访问请求,请求确认模块确认所述远程访问请求,生成访问请求确认信息,发送至访问控制模块,允许数据记载模块读取第二用户数据模块中的数据。
通过设置上述模块,第一用户在获得第二用户的授权后,不用重启系统即可访问第二用户的数据,提高了系统的易用性。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还包括:身份信息编辑模块,用于对身份信息进行编辑。所述对身份信息进行编辑包括修改、增加、删除用户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应指定一个用户作为管理员用户,拥有对系统的最高控制权限,当身份验证模块验证到此用户登录后,才允许通过身份信息编辑模块对身份信息进行编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获取身份信息;
S20.验证身份信息;
S30.加载与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数据;
S40.执行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显示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0之后还包括:
S50.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访问请求;
S60.接收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
S70.读取第二用户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0包括:
S601.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本地确认信息,则判断输入的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S602.若所述许可访问的确认信息为远程确认信息,则判断远程确认的特征信息是否正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为第二用户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移动终端的特征信息为SIM卡号、IME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0之后还包括:
S80.接收用户信息编辑请求;
S9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备管理员权限,是则执行所述编辑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修改、增加、删除用户信息。
8.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信息获取模块、身份信息存储模块、身份信息验证模块、数据加载模块、功能执行模块、显示模块、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第二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身份信息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授权访问的用户数据;
所述功能执行模块,用于执行用户数据对应的功能;
所述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界面;
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一用户数据;
所述第二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第二用户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访问请求模块、本地许可模块、远程许可模块、访问控制模块,以及设置于移动终端中的请求接收模块、请求确认模块;
所述本地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本地访问请求;
所述本地许可模块,用于判断本地确认信息是否正确;
所述远程请求模块,用于发起读取第二用户数据的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请求确认模块,用于确认远程访问请求;
所述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访问请求的许可结果确定是否准予访问第二用户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身份信息编辑模块,用于对身份信息进行编辑。
CN201610511370.0A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566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370.0A CN107566322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11370.0A CN107566322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6322A true CN107566322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6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11370.0A Pending CN107566322A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63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8885A (zh) * 2019-03-12 2019-06-21 苏州宏裕千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138240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装置和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29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汽车的增强的代客功能
CN102111407A (zh) * 2010-12-30 2011-06-29 北京工业大学 用户为中心的访问控制隐私保护方法
CN102118412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车载系统及车载登录方法
CN102158464A (zh) * 2010-02-11 2011-08-17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车载系统及车载登录方法
CN102710535A (zh) * 2011-03-28 2012-10-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3065100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容器的用户私有数据保护方法
CN103124252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应用访问鉴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9494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访问隐私空间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066629A (zh) * 2012-02-27 2014-09-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车辆个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98269A (zh) * 2014-12-18 2015-05-06 杰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车辆的个性化设置方法、设置系统以及处理芯片
CN104793858A (zh) * 2014-01-17 2015-07-2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通过人机界面的定制车辆个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35090A (zh) * 2015-01-2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系统访问方法、系统访问装置和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29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汽车的增强的代客功能
CN102118412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车载系统及车载登录方法
CN102158464A (zh) * 2010-02-11 2011-08-17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车载系统及车载登录方法
CN102111407A (zh) * 2010-12-30 2011-06-29 北京工业大学 用户为中心的访问控制隐私保护方法
CN102710535A (zh) * 2011-03-28 2012-10-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和设备
CN103124252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应用访问鉴权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94941A (zh) * 2012-02-22 2013-09-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访问隐私空间的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04066629A (zh) * 2012-02-27 2014-09-2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车辆个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65100A (zh) * 2012-12-26 2013-04-24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容器的用户私有数据保护方法
CN104793858A (zh) * 2014-01-17 2015-07-2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通过人机界面的定制车辆个性化的方法和系统
US20150203062A1 (en) * 2014-01-17 2015-07-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ustom vehicle personalization via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CN104598269A (zh) * 2014-12-18 2015-05-06 杰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车辆的个性化设置方法、设置系统以及处理芯片
CN105635090A (zh) * 2015-01-27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系统访问方法、系统访问装置和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240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安波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身份识别装置和方法及包含其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CN109918885A (zh) * 2019-03-12 2019-06-21 苏州宏裕千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5360B (zh) 门禁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8307674B (zh) 一种保障终端安全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7552B (zh) 在特设网络中的装置之间分布生物识别验证
CN106134143B (zh) 用于动态网络接入管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078200B2 (en) Connecting a personal mobile device to a vehicle communication unit
US8918643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system, in-vehicle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US9108579B2 (en) Centrally managing personalization information for configuring settings for a registered vehicle user
US20140380505A1 (en) Access Control for Personalized User Information Maintained by a Telematics Unit
US10629012B1 (en)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or vehicles
JP6696942B2 (ja) 車両保安システム及び車両保安方法
US96912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vehicle system access from a remote system
CN104025539A (zh) 促进单点登录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121943A1 (en) Biometric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10939296B2 (en) Vehicle smart connection
US9112883B2 (en) Method of registering a mobile station with a social networking site
CN106231534B (zh) 移动终端及其写号及消号方法、装置
CN107454046B (zh) 跨设备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US1046742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user profiles
WO2018049876A1 (zh) 一种汽车智能解锁方法和系统
CN107566322A (zh) 一种车载系统多用户访问方法及装置
JP2002101459A (ja) 本人認証機能を有する携帯端末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機器、ならびに、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処理手順からなる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JP5004635B2 (ja) 認証装置、認証システム、放送装置、認証方法、及び放送方法
US1081483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assisted dynamic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N110297865A (zh) 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022874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