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4346A -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4346A
CN107564346A CN201710884641.1A CN201710884641A CN107564346A CN 107564346 A CN107564346 A CN 107564346A CN 201710884641 A CN201710884641 A CN 201710884641A CN 107564346 A CN107564346 A CN 107564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numerical digit
working plate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designed te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46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飞
谌志华
梁德喜
于鹏
沈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46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4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4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4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设计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一体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工作板包括底壳、发光板和可透射光线的数位感应板,数位感应板固定于底壳上,发光板设置于数位感应板下方且向数位感应板发射透射光线,一体机本体内还设有计算机模块,计算机模块与数位感应板电信号连接并接收从数位感应板发送过来的手绘信号,计算机模块还与显示屏电信号连接并且输出视频信号至显示屏。本实施例中,集成了多各功能于一体,通过计算机模块和显示屏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将不同的用户连接互联网从而联网工作,现实无纸手绘、图文拷贝。

Description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计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均进入快节奏和高效率的状态,普通的一体机,结构陈旧,设计老化,影响一体机上的学习、工作、设计等事务,也无法适应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一体机或者办工桌具有显示器,而且显示器可翻转或者收纳,通常的做法是在一体机或者办工桌上表面设有收纳槽,在通过铰链等结构将显示屏铰接于收纳槽内,翻转显示屏即可实现显示屏的展开和收纳,但是现有技术的一体机或者工作台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机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所述一体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所述工作板包括底壳、发光板和可透射光线的数位感应板,所述数位感应板固定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所述数位感应板下方且向所述数位感应板发射透射光线,所述一体机本体内还设有计算机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与所述数位感应板电信号连接并接收从所述数位感应板发送过来的手绘信号,所述计算机模块还与所述显示屏电信号连接并且输出视频信号至所述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数位屏,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电磁触控笔或者电容触控笔。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模块包括主板、处理器、存储盘,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盘均与所述主板电信号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数位感应板与所述主板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位感应板的表面设有可用于铅笔手绘的微晶玻璃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数位感应板的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两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连接的联动件以使得所述工作板的后端随所述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所述显示屏绕所述枢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工作板的后端移动,所述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
进一步地,所述枢接件至所述显示屏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工作平面的距离,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平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且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以所述枢接件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所述枢接轴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显示屏向后翻开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有与所述显示屏背面齐平的延伸部以用于在所述显示屏扣合时封盖所述收纳槽内的位于所述枢接件之后的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集成了多各功能于一体,通过计算机模块和显示屏实现师生互动教学,将不同的用户连接互联网从而联网工作;计算机模块处理数位感应板传递过来的触控信号,实现数位手绘,数位感应板通过触控笔手指,现实无纸手绘;另外,发光板向数位感应板透射透射光线,光线透光数位感应板,使得数位感应板高亮,进而可进行图文拷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的其一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扣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中的显示器和工作板的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分解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一体机本体 11--工作平面 12--收纳槽
13--第一弧形槽 14--第二弧形槽 15--支撑块
16--第一盖板 17—第二盖板 18—支撑腿
20--工作板 21--底壳 22--发光板
23--数位感应板 30--显示屏 31--枢接件
32--延伸部 33--枢接轴 34摄像头
40--联动件 50--连杆 51--转轴
61--第一弹性支撑杆 62--第二弹性支撑杆 70计算机模块
71主板 72存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至附图7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中的后方、前方、后下方、后上方、前下方、前端、后端,前方是指用户使用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时所站立的方向,后方是指与用户相对的方向。前端是指,靠近用户的一端,后端是指与用户相对的一端。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一体机本体10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11,工作平面11上设有工作板20和显示屏30,工作板20包括底壳21、发光板22和可透射光线的数位感应板23,数位感应板23固定于底壳21上,发光板22设置于数位感应板23下方且向数位感应板23发射透射光线,一体机本体10内还设有计算机模块70,计算机模块70与数位感应板23电信号连接并接收从数位感应板23发送过来的手绘信号,计算机模块还与显示屏30电信号连接并且输出视频信号至显示屏30。
本实施例中,集成了多各功能于一体,通过计算机模块70和显示屏30实现师生互动教学,计算机模块70可内嵌丰富的设计软件,且可连接互联网,从而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并且还能将不同的用户连接互联网从而联网协同工作;计算机模块70处理数位感应板23传递过来的触控信号,实现数位手绘,数位感应板23通过触控笔手指,现实无纸手绘;另外,发光板22向数位感应板23透射透射光线,光线透光数位感应板23,使得数位感应板23高亮,进而可进行图文拷贝。
进一步地,显示屏30为数位屏,显示屏30上嵌设有电磁触控笔(图中未示出)或者电容触控笔(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优选电磁触控笔。显示屏30还发送触控信息至计算机模块70,计算机模块70输出视频信号至显示屏30,可在显示屏30上利用触控笔直接进行手绘,增加设计教学的便利性。
具体地,在显示屏30的左侧或者右侧设有可供前述电磁触控笔或者电容触控笔伸入的容置孔(图中未示出),前述电磁触控笔或者电容触控笔嵌设于容置孔内。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计算机模块70包括主板71、处理器、存储盘72,处理器和存储盘72均与主板71电信号连接,显示屏30和数位感应板23与主板71电信号连接。通过计算机模块70中的处理器处理来之数位感应板23和显示屏30触控信号,并且通过计算模块70联网、教学互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收纳槽12把一体机本体10的上部分隔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个部分中间中空,且设有分别盖设于左右两个部分的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计算机模块70可设置于左右两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本是实施例以计算机模块70设置于右边部分为例,而且一体机本体10的下部还设有支撑脚17。
进一步地,数位感应板23的表面设有可用于铅笔手绘的微晶玻璃板图中未标示)。微晶玻璃板23,具有磁性,具有亚光特性,硬度高,抗刮伤,可投影,可擦写,不变形,不反光,适用于铅笔无纸手绘,使得本实施例的工作板20可用于直接铅笔手绘,使得本实施例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功能更加多样化。
进一步地,如图5或图6所示,显示屏30的上端设有朝向数位感应板23的摄像头34,显示屏30上内嵌摄像头34,可实现无延时手绘直播;还可进行高清图片扫描,把工作板20上的手绘内容扫描进计算机模块70,并且还可输出至显示屏30显示;另外,通过摄像头34实时观察学生手绘情况以及监控学生行为,用于手绘设计工作时,可用于观察工作进展。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工作平面11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工作板20和显示屏30的收纳槽12,显示屏30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31且显示屏30通过两枢接件31枢接于收纳槽12的侧壁,显示屏30的下部设有与工作板20的后端连接的联动件40以使得工作板20的后端随显示屏30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显示屏30绕枢接件31摆动以带动工作板20的后端移动,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连杆50,连杆50的上端与工作板20连接,连杆50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连杆50的下端与一体机本体10枢接。
本实施例中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具有两种状态,如图3或图4所示,其一为显示屏30处于展开状态,作为设计终端使用,如图4所示,其二为显示屏30处于收纳状态,作为平面课桌使用,显示屏30的两侧面分别通过两枢接件31枢接于收纳槽12的侧壁,显示屏30可向前扣合,使得显示屏30收纳于收纳槽12内。本实施例还能在平面课桌和设计终端二种姿态之间巧妙切换
从展开状态进入收纳状态时,工作板20的后端通过联动件40与显示屏30连接,显示屏30翻转扣合,那么工作板20的后端在联动件40的牵引下向后下方移动;工作板20的后端在移动,由于受到连杆50的限制,工作板20上的与连杆50连接的连接点绕连杆50的下端向后下方移动,整个工作板20也在向后下方移动;随着显示屏30扣合动作的继续进行,工作板20继续向后下方移动完全让出了原本所处的位置,使得显示屏30具有用于扣合的容纳空间,此时显示屏30可完全扣合,显示屏30嵌入收纳槽12内填补工作板20的位置。
从收纳状态进入展开状态时,显示屏30向上翻转并退出扣合时所占用的位置,工作板20在连杆50和联动件40的作用下向前上方移动,工作板20进入显示屏30扣合时所占用的空间内并且向工作平面11靠近,显示屏30完全打开后,显示屏30恢复立起状态,工作板20上升恢复填充到收纳状态下显示屏30所处的位置。
通过本实施例,实现显示屏30的收纳与展开,而且在展开时,工作板20上移填补显示屏30翻转之后遗留下来的空间,在收纳时,显示屏30填补工作板20移开之后所遗留下来的空间,无论是在展开还是收纳状态,显示屏30或者工作板20可填补于收纳槽12内,工作平面11能够保持平整的状态。在展开状态下,可在工作板20上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等事务,在收纳状态下,可在显示屏30的背面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等事务。在展开和收纳状态,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均可进行学习、工作或者设计,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上对应收纳槽12的区域的利用率高。
另外,工作板20向后下方移动,使得显示屏30的上端在扣合后超过工作板20的前端,即显示屏30的上端不与工作板20重合,为展开显示屏30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作用力施加区域。
进一步地,枢接件31至显示屏30背面的距离等于枢接件31至工作平面11的距离,那么在收纳状态,显示屏30可转动至背面与工作平面11平行的状态,由于枢接件31至显示屏30背面的距离等于枢接件31至工作平面11的距离,此时显示屏30的背面与工作平面11齐平,显示屏30的背面可作为工作平面11的一部分,保持工作平面11的平整性,工作板20的上表面与工作平面11齐平,即展开状态工作板20与工作平面11齐平,工作板20可作为工作平面11的一部分,能够保持工作平面11的平整性。本实施例,设计板20在扣合状态时位于工作平面11下方且显示屏30恢复至与工作平面11齐平,显示屏30翻转至展开状态时,设计板20自动上移至与工作平面11齐平位置,显示屏30扣合时,设计板20又会自动下移至工作平面11下面,同时显示屏30恢复至与工作平面11齐平位置,即使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的状态改变,工作平面11可保持平整性,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如图2或图4所示,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杆61,第一弹性支撑杆61的上端枢接于显示屏30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显示屏30的正面的位置,第一弹性支撑杆61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与一体机本体10枢接。在展开状态,第一弹性支撑杆61支撑显示屏30的下端,避免显示屏30在轻微振动或者碰触时扣合,使显示屏30保持展开状态。另外,在扣合时,第一弹性支撑杆61能够提供阻碍扣合的阻尼,防止显示屏30由于重力的影响而扣合速度过快,避免显示屏30撞击一体机本体10和工作板20。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支撑杆61下端与显示屏30下端的枢接点为第一枢接点,第一弹性支撑杆61下端与一体机本体10的枢接点为第二枢接点,第一枢接点与枢接件31的连线垂直于显示屏30的背面,第二枢接点在工作平面11上的投影位于枢接件31在工作平面11上的投影的前方,即第二枢接点在工作平面11上的投影相对于枢接件31在工作平面11上的投影更加靠近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的前端。如此,在扣合状态,第一弹性支撑杆61处于后上方延伸的状态,能够施加作用力于显示屏30上,使得紧扣于收纳槽12内。
具体地,第一弹性支撑杆61在展开状态与工作平面11所成的角度范围为-20°至20°,如,第一弹性支撑杆61与工作平面11所成角度为-20°、-15°、-10°、0°、5°、10°、15°、20°。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第二弹性支撑杆62,第二弹性支撑杆62的上端枢接于显示屏30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显示屏30的正面的位置,第二弹性支撑杆62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且与一体机本体10枢接。第一弹性支撑杆61的由于其特殊位置,在扣合的前半段,前述第一枢接点和枢接件31的连线与第一弹性支撑杆61所成的角度较大,能够在扣合的前半段提供较大的阻尼,而在扣合的后半段,前述第一枢接点和枢接件31的连线与第一弹性支撑杆61所成的角度较小,第一弹性支撑杆61在扣合的后半段提供的阻尼较小。而第二弹性支撑杆62能在显示屏30扣合的后半段提供较大的阻尼,使得显示屏30能够安全扣合。
具体地,第二弹性支撑杆62在展开状态与工作平面11所成的角度范围为30°至60°,如,第二弹性支撑杆62与工作平面11所成角度为30°、35°、40°、45°、50°、55°、60°。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或图5所示,显示屏30的下端还设有枢接轴33,枢接轴33设置于显示屏30的下端且靠近显示屏30的正面的位置,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枢接于枢接轴33上。通过枢接轴33同时枢接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便于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收纳槽12的侧壁上设有以枢接件31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13,枢接轴33伸入第一弧形槽13内以用于限制显示屏30向后翻开的极限位置。枢接轴33移动至第一弧形槽13的上端时,第一弧形槽13用于引导枢接轴33的移动且可限制枢接轴33的位置,避免显示屏30过渡展开。
另外,在展开状态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均处于伸展状态,可通过调节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伸展的极限位置,来限制显示屏30展开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连杆50设置于一体机本体10内,通过一转轴51与工作板20枢接,避免连杆50外露,防止收纳槽12内放置其他物品干涉连杆50的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2或图3所示,收纳槽1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弧形槽14,第二弧形槽14以连杆50的下端与一体机本体10枢接的枢接点为圆心,转轴51穿过第二弧形槽14与工作板20的侧面枢接。具体地,转轴51一端与连杆50连接、另一端并穿过第二弧形槽14与工作板20的侧面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支撑杆61和第二弹性支撑杆62为气压杆、液压杆或者弹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联动件40为十字铰链,十字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图中未标示)和第二铰链部(图中未标示),第一铰链部固定于显示屏30的下端,第二铰链部固定于工作板20的后端。显示屏30通过十字铰链带动工作板20移动,并且十字铰链在展开状态提供使显示屏30向后转的扭力,在扣合状态提供使显示屏30向下摆动的扭力,增加显示屏30保持展开能力和保持扣合状态的能力,增加了保持状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联动件40为与显示屏30下端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图中未标示),连接件与工作板20的后端枢接。连接件与显示屏30下端固定连接后,扣合时,连接件绕枢接件31转动,进而带动工作板20的后端绕枢接件31摆动,同样也可以实现工作板20向后下方移动,使工作板20让出所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地,显示屏30的背面设有与显示屏30背面齐平的延伸部32以用于在显示屏30扣合时封盖收纳槽12内的位于枢接件31之后的区域。枢接件31与收纳槽12的侧壁连接,当枢接件31与收纳槽12的枢接位置为收纳槽12侧壁的中部或者收纳槽12侧壁的中部靠后的位置时,收纳显示屏30时,收纳槽12在枢接件31之后的区域并无封盖结构,收纳槽12在枢接件31之后的区域之间敞开,本实施例中的延伸部32与显示屏30的背面齐平,扣合之后延伸部32可封盖收纳槽12在枢接件31之后的区域,并保持显示屏30封盖收纳槽12的各部分区域。
进一步地,本实施中,第一弹性支撑杆61的设置于收纳槽12内,第二弹性支撑杆62设置于一体机本体10内,第一弹性支撑杆61的上端与枢接轴33的伸入收纳槽12内的一端枢接,第二弹性支撑杆62的上端与枢接轴33的伸入一体机本体10内的一端枢接。
进一步地,收纳槽12的前端的两侧壁上还凸设有支撑块15以用于支撑工作板20的前端。在展开状态,工作板20的前端的底部与支撑块15抵接,并通过支撑块15支撑工作板20的前端,工作板20的前端通过联动件40与显示屏30连接,在显示屏30保持静止时,工作板20的前端也被联动件40支撑。工作板2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支撑块15和联动件40支撑,确保工作板20的稳定性。
另外,进入扣合状态时,工作板20向后下方移动,使得显示屏30的上端在扣合后超过工作板20的前端并且显示屏30的上端与支撑块15抵接,在扣合状态,显示屏30的上端和下端通过支撑块15和枢接件31支撑,确保显示屏30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扣合状态,显示屏30的上端即为展开状态下的上端,扣合状态下显示屏30的下端即为展开状态下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集互动教学、数位手绘、铅笔无纸手绘、高亮临摹拷贝多功能为一体,计算机模块70可内嵌丰富的设计软件以及联网之后可获得大量网络课件资源,摄像头34可实现无延时直播、高清图片扫描、监控学生行为、观察工作进展,产品极大的满足了创意设计和教学的各种需求。
另外,本实施例还能在平面课桌和设计终端二种姿态之间巧妙切换,在展开状态时,工作板20与工作平面11齐平,显示屏30通过枢接件31枢接于收纳槽12的侧壁上,使得显示屏30可收纳于收纳槽12内,而工作板20则通过联动件40带动,使得工作板20向后下方移动,让出工作板20所占用的空间,使的显示屏30能够顺利收纳,另外枢接件31至显示屏30背面的距离等于枢接件31至工作平面11的距离,使得显示屏30收纳之后可与工作平面11齐平,本实施例在两种状态均能够使得工作平面11具有很高的平整性,在两种状态下能够具有良好使用舒适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所述一体机本体的顶部设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有工作板和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包括底壳、发光板和可透射光线的数位感应板,所述数位感应板固定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发光板设置于所述数位感应板下方且向所述数位感应板发射透射光线,所述一体机本体内还设有计算机模块,所述计算机模块与所述数位感应板电信号连接并接收从所述数位感应板发送过来的手绘信号,所述计算机模块还与所述显示屏电信号连接并且输出视频信号至所述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数位屏,所述显示屏上嵌设有电磁触控笔或者电容触控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模块包括主板、处理器、存储盘,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盘均与所述主板电信号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数位感应板与所述主板电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位感应板的表面设有可用于铅笔手绘的微晶玻璃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数位感应板的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工作板和显示屏的收纳槽,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均设有枢接件且所述显示屏通过两所述枢接件枢接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工作板的后端连接的联动件以使得所述工作板的后端随所述显示屏向前扣合而向后下方移动,所述显示屏绕所述枢接件摆动以带动所述工作板的后端移动,所述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工作板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向前下方延伸且所述连杆的下端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显示屏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枢接件至所述工作平面的距离,所述工作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平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还包括第一弹性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下延伸且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上端枢接于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且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屏的正面的位置,所述第二弹性支撑杆的下端向后下方延伸且与所述一体机本体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上设有以所述枢接件为圆心的第一弧形槽,所述枢接轴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显示屏向后翻开的极限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有与所述显示屏背面齐平的延伸部以用于在所述显示屏扣合时封盖所述收纳槽内的位于所述枢接件之后的区域。
CN201710884641.1A 2017-09-26 2017-09-26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Pending CN107564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4641.1A CN107564346A (zh) 2017-09-26 2017-09-26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4641.1A CN107564346A (zh) 2017-09-26 2017-09-26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4346A true CN107564346A (zh) 2018-01-09

Family

ID=6098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4641.1A Pending CN107564346A (zh) 2017-09-26 2017-09-26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4346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7078A1 (en) * 2001-04-06 2002-10-10 Chieh-Ming Wu Treadmill with a supporting unit
CN102853226A (zh) * 2011-06-29 2013-0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
CN10339962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CN203709547U (zh) * 2014-02-11 2014-07-16 新疆吉瑞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电脑桌
CN204302876U (zh) * 2014-12-22 2015-04-2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469651A (zh) * 2015-12-08 2016-04-06 齐齐哈尔医学院 一种英语书写练习器
CN205486026U (zh) * 2016-03-10 2016-08-17 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书写输入电子设备及师生互动教学平台系统
CN206261150U (zh) * 2016-09-27 2017-06-20 王浩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室内设计用多功能绘图台
CN107518593A (zh) * 2017-09-26 2017-12-29 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设计台
CN207817993U (zh) * 2017-09-26 2018-09-04 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7078A1 (en) * 2001-04-06 2002-10-10 Chieh-Ming Wu Treadmill with a supporting unit
CN102853226A (zh) * 2011-06-29 2013-0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
CN103399620A (zh) * 2013-08-12 2013-11-2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多段式连动的铰链结构
CN203709547U (zh) * 2014-02-11 2014-07-16 新疆吉瑞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电脑桌
CN204302876U (zh) * 2014-12-22 2015-04-2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5469651A (zh) * 2015-12-08 2016-04-06 齐齐哈尔医学院 一种英语书写练习器
CN205486026U (zh) * 2016-03-10 2016-08-17 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书写输入电子设备及师生互动教学平台系统
CN206261150U (zh) * 2016-09-27 2017-06-20 王浩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室内设计用多功能绘图台
CN107518593A (zh) * 2017-09-26 2017-12-29 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设计台
CN207817993U (zh) * 2017-09-26 2018-09-04 深圳市远湖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6952U (zh) 一种教学系统以及书画教学系统
CN101561698B (zh) 一种双屏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
CN207704662U (zh) 数字化台面、家用数字化书桌及教室用数字化书桌
CN202623679U (zh) 电子白板与黑板的复合装置
DE202013105257U1 (de) Spieleingabevorrichtung
CN107518593A (zh) 多功能设计台
CN207817993U (zh)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CN107564346A (zh) 互联互动设计教学一体机
CN106224721A (zh) 一种多功能翻转电子教学装置
CN103736275B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所述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US6388872B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cover and torsion member
JP5137221B1 (ja) 収納ボックス及び机
CN206210331U (zh) 一种商品流通教学展示栏
CN205681487U (zh) 柔性防尘智能手机及柔性壳体
CN208714764U (zh) 一种智能黑板触摸一体机
CN207149098U (zh) 一种可便捷维护的智能黑板
CN103721414B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10402151U (zh) 隐藏放置智能触控笔设计的会议一体机
CN2891958Y (zh) 双功能撮箕
CN203634807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11431544U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多功能教学装置
CN109228744A (zh) 一种可翻转的智能黑板
CN214311538U (zh) 外折叠屏笔记本电脑
CN216344849U (zh) 一种可调式教育交互触控一体机
CN210574350U (zh) 一种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