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3736A -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3736A
CN107563736A CN201710854913.3A CN201710854913A CN107563736A CN 107563736 A CN107563736 A CN 107563736A CN 201710854913 A CN201710854913 A CN 201710854913A CN 107563736 A CN107563736 A CN 107563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gy
switching
primary
switchover policy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549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3736B (zh
Inventor
杨忠山
丁天星
郑高旗
钟诚
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549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3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3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3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该切换方法包括: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则将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原生页面。本公开可以根据切换策略智能且精确地为目标用户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页面,以便当发生线上问题时能够快速降级确保问题范围不会扩大,线上问题能够实时地得以修复,降低风险。

Description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应用(APP)可以基于智能设备的本地操作系统运行,即原生APP(Native APP)。
以移动支付的收银台为例,原生收银台由开发方开发并定期更新版本,以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格式供业务方使用,业务方在其应用APP中接入新版本的收银台SDK。业务方APP发布后,用户提交订单可以使用新版本的原生收银台进行支付。
但是,对于原生收银台而言,如果发版上线后出现线上问题(比如线上死机、线上漏洞等),就只能通过再次发版来解决问题,而无法做到实时修复。如果不能实时修复,这些问题一旦扩散,就会造成用户流失等严重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包括:
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
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所述切换子策略,则将所述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留在所述原生页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所述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页面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版本、原生页面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包括:
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
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
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基于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页面的版本以及原生页面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包括:
接收所述原生页面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所述切换子策略,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包括:
策略生成模块,配置为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
响应模块,配置为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则将所述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所述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所述原生页面。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所述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页面的SDK版本、原生页面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生成模块包括:
业务监控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
性能监控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
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策略生成子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监控子模块、所述性能监控子模块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均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页面的版本以及原生页面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模块包括:
接收请求子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原生页面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指令生成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所述切换子策略,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策略生成模块还包括:
比例配置子模块,配置为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服务器、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结合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从而可以根据切换策略智能且精确地为目标用户从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以便当发生线上问题时能够快速降级确保问题范围不会扩大,线上问题能够实时地得以修复,降低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智能策略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从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的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策略生成模块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响应模块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应用过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通常,原生收银台发版上线后,某些终端操作系统禁止滥用动态修改方法实现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导致无法使用热修复(即实时修复)。即便有些终端操作系统允许进行修改,但是也无法在原生收银台发版上线后出现线上问题时进行实时修改。
通常,原生收银台发版周期太长且严重依赖业务方APP,一个原生收银台的发版周期包含了原生收银台的开发周期和业务方的发布周期。原生收银台的开发周期结束,而业务方是否接入原生收银台SDK以及业务方APP什么时候发布就无法控制了。一旦业务方某个版本不接入收银台SDK,那么该业务方的用户就无法使用新版本收银台,导致用户使用新版收银台的时间成本过高。
另外,收银台后端需要对多套老版本收银台进行维护,由于一些用户没有升级APP,导致这部分用户会一直使用老版本收银台。所以,收银台后端必须维护多个老版本以保证这部分用户能正常支付,而实际上有的老版本的用户量已经很小了,导致收银台后端维护老版本的成本越来越高。
基于上述,本公开需要解决移动端无法实时对收银台的线上问题进行实时修复的问题,通过以下几个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图1示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用于控制APP内原生页面到Web页面的切换,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10中,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20中,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则将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原生页面。
在本实施例以及后文其他实施例中均以APP内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为例进行介绍,即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APP内其他类似页面的切换流程同样适用于本公开提供的切换方法。
由于原生收银台发版以后就不可更改,因此出问题后无法实时修复,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切换策略,利用切换策略对出现问题的用户所用的终端设备筛选出来,并将其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保证出问题的用户能及时修复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这些子策略可以组成策略池,策略池中任何一条切换子策略生效,就可以判断为符合切换策略,并将符合该条切换子策略的终端设备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策略池中每条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收银台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版本、原生收银台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即切换子策略可以仅对上述四个维度中的某一个维度的属性进行限定,还或者是某两个、某三个甚至四个维度全部进行限定,但是不管对几个维度的属性进行限定,就只有满足所有维度时才能使子策略生效。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图2示出能够实现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的智能策略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智能策略系统200包括智能策略生成后台210和切换策略的策略池220两部分,其中智能策略生成后台210包括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211、原生收银台的版本212、用户所属地区213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214,策略池220中包含n条切换子策略,即策略1、策略2……策略n,分别为:
sdkVersion=3.4&app=waimai&appVersion=5.5&area=shandong&useri d=123,456;
sdkVersion=2.0&app=waimai&appVersion=6.0&area=henan&userid=123,456;
……
sdkVersion=3.5&app=waimai&appVersion=5.8&userid=123,456
其中策略1和策略2是对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即sdkVersion=3.4、sdkVersion=2.0)、原生收银台的版本(即app=waimai&appVersion=5.5、app=waimai&appVersion=6.0,包含APP名称和版本)、用户所属地区(即area=shandong、area=henan)以及用户ID(即userid=123,456)四个维度进行限定,而策略n仅对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即sdkVersion=3.5)、原生收银台的版本(即app=waimai&appVersion=5.8)以及用户ID(即userid=123,456)三个维度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以策略1为例,表示SDK版本3.4,外卖APP版本5.5,且地区在山东(shandong)的123和456两个用户的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Web收银台,也就是只有这四个维度全部符合才能称之为符合策略1。
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切换子策略中某个维度值缺失,则表示该维度下的所有用户都需要切换。例如某条切换子策略只有一个维度sdkVersion=3.4,则表示收银台版本为3.4的所有用户都需要动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这样可以保证子策略的灵活性。
如图2所示,智能策略生成后台则根据业务监控告警、性能监控告警和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决策是否需要生成一条新的切换子策略,如果需要则从上述四个维度进行提取构成切换子策略。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提取规则为: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收银台的版本--原生收银台的SDK,即当智能策略生成后台获取到告警信息或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后,会优先提取信息中的用户ID,进一步分析这些用户是否集中于某个地区,进而分析是否集中在某个版本的收银台,最终看是否是集中分布在某个版本的收银台SDK,从而得到所需的策略维度,构成切换子策略。
图3示出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1中,根据对原生收银台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以收银台为例,业务监控主要是以支付成功率为主,因此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当线上原生收银台支付成功率下降某个阈值,智能策略生成后台会查询Web收银台支付成功率。如果Web收银台支付成功率没有异常,则生成业务监控告警子策略strategyA。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2中,根据对原生收银台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仍以收银台为例,性能监控以线上crash告警和卡顿率告警为主,因此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当出现线上告警,则智能策略生成后台按照提取规则生成性能监控告警子策略strategyB。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3中,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仍以收银台为例,用户行为分析主要是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因此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根据用户的付费习惯,如支付频次、支付金额以及使用的SDK版本,结合该版本的线上用户量和订单量,提取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strategyC。比如一个老版本用户,其支付频次不高,则可以为其切换至Web收银台。而当该版本原生收银台的订单量低于阈值时,就可以将该版本用户全部切换至Web收银台,收银台后端可以去掉老版本维护逻辑。再举一个例子,另一个典型场景是用户付费习惯很好,且使用新收银台的频次很高,则可以提取出这部分用户,并为其切换至Web收银台作为新收银台特性的灰度用户,帮助分析新特性是否合理和符合预期。
基于上述切换子策略的生成,用户使用新版本收银台的时间周期得到缩短,降低时间成本,而且由于收银台后端可以去掉老版本维护逻辑,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4中,基于业务告警子策略、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切换策略。
基于上述步骤S31~S34,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收银台的版本以及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各个维度的属性信息,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strategyA、性能告警子策略strategyB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strategyC。
得到strategyA、strategyB、strategyC之后,根据决策树并结合聚类算法,得到最终需要添加到策略池的切换子策略。其中生成以及实时更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可以对各个子策略在复合时所占的比例进行设定以及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以收银台为例,性能告警子策略、业务告警子策略、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也就是性能监控strategyB的权重最高,优先以该部分维度作为子策略的主要维度,其次是业务监控strategyA,而用户行为分析数据strategyC的权重较小。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分的权重还会根据切换后的效果(如crash率下降是否达到预期)来动态学习调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策略池支持动态添加或修改切换子策略。当智能策略生成后台根据监控的告警信息或用户行为分析数据生成一条切换子策略后,可以将其添加到策略池中,这样既能保证各条切换子策略间的独立性,并且安全性和扩展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当进入原生收银台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包括:
接收原生收银台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并根据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切换子策略,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基于上述,以收银台为例,图4示出本实施例中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1中,由智能策略系统生成切换策略。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2中,动态生成及实时更新切换子策略。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3中,用户提交订单后进入原生收银台SDK,收银台SDK请求收银台后端是否需要切换到Web收银台。收银台后端查询该用户是否需要切换,并将结果返回收银台SDK。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收银台后端是指智能策略系统。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4中,若用户符合切换子策略,则生成保留指令,收银台SDK跳转至Web收银台。否则,仍跳转原生收银台,并完成原生收银台的支付流程。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5中,若切换至Web收银台,则生成切换指令,用户在Web收银台完成支付。支付完成后,Web收银台通知收银台SDK支付结果,并由收银台SDK跳转至业务方支付结果页。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从而可以根据切换策略智能且精确地为目标用户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以便当发生线上问题时能够快速降级确保问题范围不会扩大,线上问题能够实时地得以修复,降低风险。另外,本公开中基于切换子策略的生成,用户使用新版本收银台的时间周期得到缩短,降低时间成本,而且由于收银台后端可以去掉老版本维护逻辑,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图5示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该服务器用于实现原生收银台与Web收银台的切换,如图5所示,该服务器500包括:策略生成模块510和响应模块520。
策略生成模块510配置为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响应模块520配置为当进入原生收银台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则将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如果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原生收银台。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这些子策略可以组成策略池,策略池中任何一条切换子策略生效,就可以判断为符合切换策略,并将符合该条切换子策略的终端设备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策略池中每条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原生收银台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因此切换子策略至少对四个维度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进行限定,当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图6示出本实施例中策略生成模块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策略生成模块510包括:业务监控子模块511、性能监控子模块512、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513、策略生成子模块514和比例配置子模块515。
其中业务监控子模块511配置为根据对原生收银台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性能监控子模块512配置为根据对原生收银台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513配置为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策略生成子模块514配置为基于业务告警子策略、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切换策略。比例配置子模块515配置为生成以及实时更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性能告警子策略、业务告警子策略、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监控子模块511、性能监控子模块512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513均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收银台的版本以及原生收银台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属性信息,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图7示出本实施例中响应模块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响应模块520包括:接收请求子模块521和指令生成子模块522。
接收请求子模块521配置为接收原生收银台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指令生成子模块522配置为根据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切换子策略,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向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图8示出本实施提供的服务器应用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1中,业务方提交订单。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2中,启动切换策略,切换策略是智能策略系统通过智能策略生成后台生成并实时更新得到的。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3中,根据切换策略判断是否切换到Web收银台,如果符合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切换子策略,则跳转到步骤S84;如果切换策略中的所有切换子策略没有一条符合,则跳转至步骤S87。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4中,切换到Web收银台,在Web收银台完成支付后跳转至步骤S86。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5中,不切换到Web收银台,即跳转至原生收银台进行支付,也会在支付完成后跳转至步骤S87。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6中,通知原生收银台支付结果。
如图8所示,在步骤S87中,跳转至业务方支付结果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以APP内的收银台为例,即从原生收银台切换到Web收银台,此时,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
该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通过对切换策略进行生成以及实时更新,当终端设备提交订单后就进入原生收银台SDK,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切换请求,服务器根据智能策略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切换,如果符合切换子策略则生成切换指令,并将切换指令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切换指令后从原生收银台SDK跳转至Web收银台,用户在Web收银台完成支付,支付完成后,Web收银台通知原生收银台SDK支付结果,并由原生收银台SDK跳转至业务方支付结果页。反之,如果不符合切换子策略,则服务器生成保留指令,并将保留指令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保留指令后在原生收银台完成支付流程。
本实施提供的服务器能够实现与上述切换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用于上述处理器控制以下方法的操作指令:
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如果符合切换策略,则将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原生页面。
下面参考图9,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900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9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7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903中,还存储有系统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901、ROM 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9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9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发送单元、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发送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向所连接的服务端发送图片获取请求的单元”。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切换策略,则将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切换策略,则留在原生页面。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20)

1.一种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
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则将所述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则留在所述原生页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所述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页面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版本、原生页面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包括:
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
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
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基于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页面的版本以及原生页面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包括:
接收所述原生页面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所述切换子策略,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原生页面为原生收银台,所述Web页面为Web收银台时,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
10.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生成模块,配置为根据告警信息以及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得到切换策略;
响应模块,配置为当进入原生页面时,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则将所述原生页面切换到Web页面;如果不符合所述切换策略,则留在所述原生页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至少一条切换子策略,且当所述切换策略中包含多条切换子策略时,所述多条切换子策略之间为逻辑或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子策略包括:原生页面的SDK版本、原生页面的版本、用户所属地区以及用户身份识别码ID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的属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生成模块包括:
业务监控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业务进行监控,如果业务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业务告警子策略;
性能监控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所述原生页面的性能进行监控,如果性能数据达到阈值则生成性能告警子策略;
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配置为根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生成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策略生成子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监控子模块、所述性能监控子模块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模块均按照用户ID、用户所属地区、原生页面的版本以及原生页面的SDK版本的顺序提取属性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以及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子策略中包含多个维度的属性时,多个维度的属性之间为逻辑与的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包括:
接收请求子模块,配置为接收所述原生页面所在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
指令生成子模块,配置为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判断是否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切换子策略,如果符合所述切换策略中的任一条所述切换子策略,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切换指令;如果所述切换策略中的全部切换子策略都不符合,则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保留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原生页面为原生收银台,所述Web页面为Web收银台时,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为对支付成功率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为对线上告警和卡顿率告警进行监控得到的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为对用户的付费习惯进行分析得到的子策略。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生成模块还包括:
比例配置子模块,配置为生成以及实时更新所述切换策略的过程中,所述性能告警子策略、所述业务告警子策略、所述用户行为分析子策略所占的权重依次减小。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处理器控制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1710854913.3A 2017-09-20 2017-09-20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Active CN107563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4913.3A CN107563736B (zh) 2017-09-20 2017-09-20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54913.3A CN107563736B (zh) 2017-09-20 2017-09-20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3736A true CN107563736A (zh) 2018-01-09
CN107563736B CN107563736B (zh) 2020-10-16

Family

ID=60982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54913.3A Active CN107563736B (zh) 2017-09-20 2017-09-20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37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781A (zh) * 2019-02-27 2019-06-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混合页面统一浏览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09694A (zh) * 2019-08-30 2019-12-2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ug的修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042A (zh) * 2020-08-26 2020-12-18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99620A (zh) * 2020-11-03 2021-01-08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580A (zh) * 2015-03-18 2015-07-15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
CN105786513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Html5的混合移动应用开发方法
CN106228353A (zh) * 2016-07-21 2016-12-1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147414A1 (en) * 2015-11-25 2017-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843953A (zh) * 2017-01-16 2017-06-13 百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OS系统的应用程序横向切换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8580A (zh) * 2015-03-18 2015-07-15 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插件
US20170147414A1 (en) * 2015-11-25 2017-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786513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Html5的混合移动应用开发方法
CN106228353A (zh) * 2016-07-21 2016-12-14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843953A (zh) * 2017-01-16 2017-06-13 百融(北京)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OS系统的应用程序横向切换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781A (zh) * 2019-02-27 2019-06-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混合页面统一浏览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85781B (zh) * 2019-02-27 2021-05-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混合页面统一浏览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09694A (zh) * 2019-08-30 2019-12-2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ug的修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042A (zh) * 2020-08-26 2020-12-18 北京天空卫士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99620A (zh) * 2020-11-03 2021-01-08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操作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3736B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3736A (zh) 原生页面与Web页面的切换方法和服务器
CN109144647B (zh) 一种表单设计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6779666A (zh) 聚合支付平台及支付方法
CN106104555A (zh) 用于保护外围设备的行为分析
CN104598793A (zh) 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7368272A (zh) 一种双屏异触异显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49013A (zh) 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287316A (zh) 一种告警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6213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34769A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63575A (zh) 一种授信用户动支意愿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615389A (zh) 电子支付交易风险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363653A (zh) 金融服务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34346A (zh) 一种业务控制流程的开发方法及装置
JP7412489B2 (ja) 連合学習方法及び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210824A (zh) 业务流程变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86256A (zh)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5154A (zh) 一种基于存管系统的账务处理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3581106A (zh) 交互式处理方法和交互式处理系统
CN106096961A (zh) 智能pos终端双芯片安全触控输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0162757A (zh) 一种表格结构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07943845A (zh) 一种电子回单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2991274A (zh) 一种人群计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5183B (zh) 基于5g消息的鉴权方法及鉴权装置
CN113808007B (zh) 调整虚拟脸部模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