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0725B -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0725B
CN107560725B CN201710677074.2A CN201710677074A CN107560725B CN 107560725 B CN107560725 B CN 107560725B CN 201710677074 A CN201710677074 A CN 201710677074A CN 107560725 B CN107560725 B CN 107560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nsity
ultraviolet
local
light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70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0725A (zh
Inventor
吴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770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0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6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0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应用于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以及配置有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的移动终端,用于监测该移动终端所处当地的紫外线强度。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当地的可见光强度以及红外线强度,并根据当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出当地紫外线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较精确的当地紫外线强度数据,使用户能根据实际紫外线强度做好防护措施。

Description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紫外线强度监测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光的光谱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太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过滤作用后到达地球,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中紫外线约占7%,紫外线又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经研究表明,适量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治疗部分皮肤病,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改变物质结构具有破坏性,如引发细胞内DNA改变,导致皮肤癌变,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人们出行时,通常根据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强度进行防护准备,以避免身体受到紫外线不当照射的伤害。然而,通常天气预报是分区域预报,属于同一个区域的不同地点均共享同一个天气信息,且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一般是通过气象站中大型的紫外线监测设备监测紫外线强度,其监测的范围局限性较大,因此,人们实际查看的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强度往往与自身所处的地点的紫外线强度有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监测紫外线强度的移动终端及其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应用于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以及配置有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的移动终端。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时,设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该当地可见光强度为L1,当地红外线强度为L2,则该当地紫外线强度L为:L=(L1*(c/a)+L2*(c/b))/2。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检测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并记为L21;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时,记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同时还获取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并记为d,则该当地紫外线强度L为:L=(L1*(c/a)+(L21/d)*(c/b))/2。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包括: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实际位置,根据该实际位置,从该移动终端内预置的世界各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数据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包括: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实际位置,根据该实际位置,联网并从网络资料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步骤: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包括:将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以及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包括: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轻度辐射,并发出第一提示;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大于该预设的第一强度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中度辐射,并发出第二提示;以及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大于该预设的第二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重度辐射,并发出第三提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该当地紫外线强度时,实时地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并实时地计算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且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实时地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该紫外线防护提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该当地紫外线强度时,间隔预设时间执行一次检测该当地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并计算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且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在该当地的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与上一次检测的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不一致时,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该紫外线防护提示。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该紫外线防护提示时,提示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语音提示、文字消息推送。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之前,获取当地天气预报,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根据该当地天气变化趋势,确定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还包括:按照该检测频率,执行: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
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用于监测该移动终端所处当地的紫外线强度,该移动终端内置有光线传感器。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用于上述任一项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包括:光强比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光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子本体部,还包括:设置于该电子本体部上的光线传感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被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当地的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并根据当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出当地紫外线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当地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的紫外线强度做好防护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太阳光谱能量分布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的中紫外线辐射等级的判断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通过监测当地环境的实时光线强度,并根据该光线强度计算出紫外线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实时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的紫外线强度做好防护措施。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应用于如图5所示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以及配置有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移动终端100(图6),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实际位置的紫外线强度。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具体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具体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请同时参阅图2,图2为太阳光谱能量分布的示意图。太阳光谱按波长长短依次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以及射线(X射线和γ射线)等几个波谱区。其中可见光区又可细分为赤、橙、黄、绿、青、兰、紫七色光。在太阳辐射光中,因地球大气中臭氧、水气和其他大气分子的强烈吸收,波长小于0.295μm和大于2.5μm的太阳光不能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在地面上观测的太阳光的波长范围大约为0.295~2.5μm。
到达地面的太阳光中,波长在0.15~2.5μm之间的太阳光占据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线区。其中,射线的波长小于0.2μm,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2-0.38μm,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78μm,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8~2.500μm。从太阳光的能量分布观察,可见光的辐射能量约占据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红外线的辐射能量约占据43%,紫外线的辐射能量约占据7%。由于光照强度与光的辐射能量成正比关系,所以可见光的光强约占据太阳辐射总光强的50%,红外线的光强约占据43%,紫外线的光强约占据7%,因此,在到达地面的太阳光中,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三者的光强比率约为50:43:7。
然而,世界各地区的太阳光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具体的光强比率并不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地的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之前,通过定位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具体而言,所述移动终端100中内置有定位器,通过获取所述定位器的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实际位置,根据该实际位置,获取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其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可以通过本地获取,也可以通过联网获取。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器中内置有世界各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数据,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实际位置后,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本地存储器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可以理解,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连接至通信网络时,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实际位置后,联网并通过网络资料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步骤S103: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具体而言,通过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内置的光线传感器的数据,检测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实际位置处的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内置的光线传感器包括可见光传感器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时,通过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检测可见光强度,并通过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红外线强度。步骤S105:根据当地可见光强度和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紫外线强度。具体而言,根据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以及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计算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实际位置处的紫外线强度。
具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该实际位置处,设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当地可见光强度为L1,当地红外线强度为L2,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红外线强度为L2,则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2*(7/43))/2。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通道分别检测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强度,并根据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强度进一步地计算紫外线的强度,最后计算的紫外线的强度较为精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中内置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能力限于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则在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检测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并将该红外线强度记为L21;相应地,在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时,还获取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二者的光强比率,并将该光强比率记为d,则在计算所述紫外线强度L时,首先计算全波段的红外线强度。设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记为L2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全波段(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L2为:
L2=L21/d.
从而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L1*(c/a)+(L21/d)*(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为L2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21/d)*(7/43))/2。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中包括可见光传感器、全波段传感器。所述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感测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78μm。所述全波段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以及红外线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全波段传感器感测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38~1.1μm。此时,在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首先通过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获取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设可见光强度为L1,且波长范围为:0.38~1.1μm的可见光及红外线的强度为L3,则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L21为:
L21=L3-L1.
设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全波段(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L2为:
L2=L21/d=(L3-L1)/d.
从而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L1*(c/a)+((L3-L1)/d)*(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波长范围为0.38~1.1μm的可见光及红外线强度和为L3,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3-L1)/d)*(7/43))/2。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通道,即可见光通道(可见光传感器)及全波段通道(全波段传感器)感测环境光线的强度,并据此数据来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最终计算的紫外线强度较为精确。
步骤S107:判断紫外线的辐射等级。具体而言,计算获取紫外线强度后,将该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紫外线辐射等级。
请同时参阅图3,进一步地,判断紫外线的辐射等级,包括:将该紫外线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值、第二强度值进行比较,若该紫外线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轻度辐射;若该紫外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中度辐射;若该紫外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重度辐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强度值、所述第二强度值为关于紫外线强度的物理量,所述第一强度值、所述第二强度值可以预设在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中,也可以预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器中。
步骤S109:根据紫外线的辐射等级,发出相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
例如,若该紫外线强度为轻度辐射,则发出第一提示,该第一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轻度辐射,并提出关于轻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轻度紫外线下,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益;若该紫外线强度为中度辐射,则发出第二提示,该第二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中度辐射,并提出关于中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用户做好紫外线防护措施,例如建议涂抹对应强度的辐射等级的防晒霜、避免直接暴露在日光下;若该紫外线强度为重度辐射,则发出第三提示,该第三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重度辐射,并提出关于重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该情况下不宜出现在日光下,提示用户注意灼伤。具体而言,向用户发出紫外线防护提示时,提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语音提示、文字消息推送,如通知栏消息推送、弹窗消息推送、备忘录推送、APP内推送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在监测紫外线强度时,实时地进行检测并实时地更新紫外线强度数据、实时地发出紫外线防护提示,以允许用户随时能够获取实时、实地的紫外线强度值,从而更为妥善地做好紫外线防护措施。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在监测紫外线强度时,可以间隔预设时间进行检测并更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例如,间隔的预设时间可以是1分钟、2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等。由此可以降低用于执行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的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数据量及服务负担,使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所述移动终端的服务更加顺畅。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在监测紫外线强度时,间隔预设时间执行一次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并计算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并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且在该当地的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与上一次检测的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不一致时,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该紫外线防护提示。由此,可以降低用于执行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的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数据量及服务负担,使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所述移动终端的服务更加顺畅,同时能够避免对用户造成过多的打扰,提高了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4,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执行上述的步骤S10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
步骤S201:获取当地天气预报。具体而言,获取当地天气预报时,可以直接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天气预报APP内获取,也可以联网并从网络资料中获取。
步骤S203: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该天气变化趋势,应当理解为当前天气状况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晴转多云,则能够根据该天气预报分析出当前天气状况的发展趋势。
步骤S205:根据该当地天气变化趋势,确定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具体而言,当天气变化较快时,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相应较高,当天气情况较为稳定时,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较低。在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全天晴朗,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较低频率,例如每三个小时执行一次检测;在另一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晴转多云转小雨,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缓和,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中等频率,例如每两小时执行一次检测;在另一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阵雨,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急剧,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较高频率,例如每个小时执行一次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步骤S201、S203、S205的执行并不局限于在步骤S101之前,而可以在步骤S101与步骤S103之间执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7:按照该检测频率,执行: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具体而言,该步骤S207可以在上述的步骤S109之后执行,也可以在上述的步骤S101与步骤S103之间执行。在具体的实施例当中,当该步骤S207在上述的步骤S101与步骤S103之后执行时,步骤S207具体为:按照该检测频率,执行上述的步骤S103、S105。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7可以为:按照该检测频率,执行上述的步骤S103、S105、S107、S109,即,按照该检测频率,执行: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并判断当地紫外线的辐射等级,根据紫外线的辐射等级,发出相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由此,根据实际的天气变化状况,能够更灵活地进行紫外线强度检测,可以降低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及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数据量及服务负担,使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所述移动终端的服务更加顺畅,在避免对用户造成过多的打扰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天气变化状况实时告知用户紫外线强度变化情况,给用户带来更贴心的关怀,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在监测紫外线强度时,两次监测之间间隔的时间可以允许用户预先设置并存储在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或/及所述移动终端100中,例如,间隔的预设时间可以由用户设定为1分钟、2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等等。由此,可以灵活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基于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运行于如图6所示的移动终端100上。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用于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以监测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当地环境的实时光线强度,并根据该光线强度计算出紫外线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实时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的紫外线强度做好防护措施。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被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具体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包括光强比率获取模块201、光强检测模块203以及计算模块205。所述光强比率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所述光强检测模块203用于检测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及红外线的强度,所述计算模块205用于计算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模块可以为运行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程序模块,上述各个模块的用途及工作具体如下:
所述光强比率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然而,世界各地区的太阳光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具体的光强比率并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能够获取其所处当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具体的光强比率。具体而言,所述光强比率获取模块201具体地包括定位单元2011以及获取单元2013,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中内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单元2011用于通过获取所述定位器的数据,确定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所述获取单元2013用于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其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可以通过本地获取,也可以通过联网获取。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器中内置有世界各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数据,当所述定位单元2011确定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后,所述获取单元2013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本地存储器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连接至通信网络时,所述定位单元2011确定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后,所述获取单元2013联网并通过网络资料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所述光强检测模块203用于检测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处的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具体而言,所述光强检测模块203通过所述移动终端100内置的光线传感器检测该实际位置处的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光强检测模块203包括可见光检测单元2031以及红外线检测单元2033。对应地,所述移动终端100内置的光线传感器包括可见光传感器以及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可见光检测单元2031用于通过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检测该实际位置处的可见光强度,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2033用于通过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该实际位置处的红外线强度。
所述计算模块205用于根据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以及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计算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处的紫外线强度。
具体而言,设该实际位置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当地可见光强度为L1,当地红外线强度为L2,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红外线强度为L2,则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2*(7/43))/2。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通道分别检测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强度,并根据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强度进一步地计算紫外线的强度,最后计算的紫外线的强度较为精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中内置的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能力限于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则在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检测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并将该红外线强度记为L21;相应地,在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时,还获取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二者的光强比率,并将该光强比率记为d,则在计算所述紫外线强度L时,首先计算全波段的红外线强度。设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记为L2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全波段(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L2为:
L2=L21/d.
从而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L1*(c/a)+(L21/d)*(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为L21,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21/d)*(7/43))/2。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中包括可见光传感器、全波段传感器。所述可见光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传感器感测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78μm。所述全波段传感器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以及红外线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全波段传感器感测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38~1.1μm。此时,在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首先通过所述可见光传感器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获取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设可见光强度为L1,且波长范围为:0.38~1.1μm的可见光及红外线的强度为L3,则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L21为:
L21=L3-L1.
设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全波段(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强度L2为:
L2=L21/d=(L3-L1)/d.
从而环境中的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L1*(c/a)+((L3-L1)/d)*(c/b))/2。
例如,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50:43:7,检测得出可见光强度为L1,波长范围为0.38~1.1μm的可见光及红外线强度和为L3,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记为d,则紫外线强度L为:
L=(L1*(7/50)+((L3-L1)/d)*(7/43))/2。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通道,即可见光通道(可见光传感器)及全波段通道(全波段传感器)感测环境光线的强度,并据此数据来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最终计算的紫外线强度较为精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还可以包括强度判断模块207以及提示模块209。所述强度判断模块207用于判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的实际位置处的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所述提示模块209用于根据所述紫外线辐射等级发出关于紫外线的防护提示。
具体而言,所述强度判断模块207用于获取所述计算模块205计算的紫外线强度,并将该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再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紫外线辐射等级。
请再次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强度判断模块207判断紫外线的辐射等级,包括:将该紫外线强度与预设的第一强度值、第二强度值进行比较,若该紫外线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轻度;若该紫外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强度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中度;若该紫外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强度值,则认为该紫外线强度为重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强度值、所述第二强度值为关于紫外线强度的物理量,所述第一强度值、所述第二强度值可以预设在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中,也可以预设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器中。
所述提示模块209用于根据所述紫外线辐射等级,向用户发出对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例如,若该紫外线强度为轻度,则发出第一提示,该第一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轻度辐射,并提出关于轻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轻度紫外线下,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若该紫外线强度为中度,则发出第二提示,该第二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中度辐射,并提出关于中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用户做好紫外线防护措施、建议涂抹对应辐射等级的防晒霜、避免直接暴露在日光下;若该紫外线强度为重度,则发出第三提示,该第三提示可以为:提示紫外线为重度辐射,并提出关于重度紫外线状况下的对应防护建议,例如建议该情况下不宜暴露在日光下,提示用户注意灼伤。具体而言,所述提示模块209控制所述移动终端100向用户发出紫外线防护提示时,提示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语音提示、文字消息推送,如通知栏消息推送、弹窗消息推送、备忘录推送、APP内推送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还包括天气分析模块211及频率分析模块213。
所述天气分析模块211用于获取当地的天气预报,并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具体地,所述天气分析模块211用于根据所述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所处的实际位置,获取该实际位置处的天气预报信息,其可以直接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天气预报APP内获取该天气预报信息,也可以联网并从网络资料中获取该天气预报信息。所述天气分析模块211还用于根据该天气预报信息,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该天气变化趋势,应当理解为当前天气状况的发展趋势,例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晴转多云,则能够根据该天气预报分析出当前天气状况的发展趋势。
所述频率分析模块213用于根据该当地天气变化趋势,确定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以允许所述光强检测模块203按照该检测频率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并允许所述计算模块205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
具体而言,当天气变化较快时,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相应较高,当天气情况较为稳定时,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较低。在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全天晴朗,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平稳,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较低频率,例如每三个小时执行一次检测;在另一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晴转多云转小雨,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缓和,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中等频率,例如每两小时执行一次检测;在另一具体的实例中,如,当前天气为晴朗无云天气,且天气预报显示为阵雨,则认为天气变化趋势较为急剧,并认为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可以确定为较高频率,例如每个小时执行一次检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获取当地的可见光强度,并根据当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出当地紫外线强度,从而为用户提供较为精确的当地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的紫外线强度做好防护措施。
请再次参阅图6,基于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S1及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电子本体部10,所述电子本体部10包括壳体1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2上的主显示屏120。所述壳体12可采用金属、如钢材、铝合金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显示屏120通常包括显示面板111,也可包括用于响应对所述显示面板111进行触控操作的电路等。所述显示面板111可以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11同时为一个触摸屏109。
请同时参阅图7,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作为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本体部10通常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106、音频电路110、传感器114、输入模块118、电源模块1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包括比图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7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所述处理器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124相耦合。所述外设接口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11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接口1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所述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RF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RF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RF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0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110、扬声器101、声音插孔103、麦克风105共同提供用户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之间的音频接口。具体地,所述音频电路110从所述处理器102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扬声器101。所述扬声器101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所述音频电路110还从所述麦克风105处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102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所述存储器104处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所述存储器104中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进行发送。
所述传感器114设置在所述电子本体部10内或所述主显示屏120内,所述传感器114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光传感器、运行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光传感器可包括光线传感器114F、红外线传感器114G及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可以感测环境光的明暗,进而允许所述处理器102执行的一些模块利用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的输出数据来自动调节显示的输出。进一步地,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通过光敏元件检测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进而允许所述处理器102利用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的数据来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4G通过光敏元件检测环境中红外线的强度,进而允许所述处理器102利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4G的数据来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
请参阅图8,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内置的光线传感器300包括可见光传感器301、全波段传感器303以及接近传感器305,图8示出了所述光线传感器3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所述可见光传感器301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可见光传感器301感测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78μm。所述可见光传感器301通过其光敏元件感测可见光的强度后,将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再将模拟电信号发送至与其连接的运算放大器3011,所述运算放大器3011将所述模拟流信号放大后传输至与其连接的模数转换器3013,所述模数转换器3013将所述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将所述数字电信号输入至处理中心307。
所述全波段传感器303用于感测环境中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的强度总额和,进一步地,所述全波段传感器303感测的可见光以及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为:0.38~1.1μm。所述全波段传感器303通过其光敏元件感测可见光的强度后,将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再将模拟电信号发送至与其连接的运算放大器3031,所述运算放大器3031将所述模拟流信号放大后传输至与其连接的模数转换器3033,所述模数转换器3033将所述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将所述数字电信号输入至处理中心307。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通道,即可见光通道(可见光传感器301)及全波段通道(全波段传感器303)感测环境光线的强度,并据此数据来执行上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最终计算的紫外线强度较为精确。
请再次参阅图7,具体地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及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14G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11设置。所述接近传感器可在有物体靠近所述主显示屏120时,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移动到耳边时,所述处理器102关闭显示输出。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另外,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118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显示屏120上的所述触摸屏109,所述触摸屏109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触摸屏109上或在所述触摸屏109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触摸屏109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02,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触摸屏109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所述触摸屏109,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107。所述按键107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所述主显示屏12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在一个实例中,所述触摸屏109可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11上从而与所述显示面板111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电源模块1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主显示屏120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定位器119,所述定位器119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终端,其应当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具体而言,移动终端100,是指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移动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移动终端),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应用于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以及配置有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有定位器,该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获取所述定位器的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
联网并从网络资料中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处的天气预报,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
根据该当地天气变化趋势,确定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
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并按照所述检测频率,执行:
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以及
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
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确定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
在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与上一次检测的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不一致时,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时,设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该当地可见光强度为L1,当地红外线强度为L2,则该当地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c/b))/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当地红外线强度时,检测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强度,并记为L21;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时,记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为a:b:c,同时还获取波长范围为0.78~1.1μm的红外线与波长范围为0.78~2.5μm的红外线的光强比率,并记为d,则该当地紫外线强度L为:
L=(L1*(c/a)+(L21/d)*(c/b))/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包括:
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实际位置,
根据该实际位置,从该移动终端内预置的世界各地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数据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包括:
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实际位置,
根据该实际位置,联网并从网络资料中获取该实际位置的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确定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包括:
将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以及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与预设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包括: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轻度辐射,并发出第一提示;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大于该预设的第一强度值且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中度辐射,并发出第二提示;以及
若该当地紫外线强度大于该预设的第二强度值,则判断该当地紫外线强度为重度辐射,并发出第三提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该紫外线防护提示时,提示的方式包括以下方式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语音提示、文字消息推送。
9.一种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运行于移动终端,用于监测该移动终端所处当地紫外线强度,该移动终端内置有光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设有定位器,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通过获取所述定位器的数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
天气分析模块,用于从网络资料中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实际位置处的天气预报,分析当地天气变化趋势;
频率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该当地天气变化趋势,确定紫外线强度检测的检测频率;
光强比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地太阳光谱中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
光强检测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检测频率检测当地可见光强度及红外线强度;
计算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检测频率,并根据该当地可见光强度、红外线强度和该可见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光强比率,计算当地紫外线强度;以及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确定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在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与上一次检测的当地紫外线强度的辐射等级不一致时,发出与该当地紫外线强度相适应的紫外线防护提示。
10.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子本体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该电子本体部上的光线传感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
权利要求9的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该紫外线强度监测系统被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
CN201710677074.2A 2017-08-09 2017-08-09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560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7074.2A CN107560725B (zh) 2017-08-09 2017-08-09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7074.2A CN107560725B (zh) 2017-08-09 2017-08-09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0725A CN107560725A (zh) 2018-01-09
CN107560725B true CN107560725B (zh) 2020-05-19

Family

ID=60975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7074.2A Active CN107560725B (zh) 2017-08-09 2017-08-09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60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9160B (zh) * 2020-03-30 2024-03-1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可见光分量的去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2904A (en) * 1992-10-28 1994-07-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Broadband radiometer
CN105054505A (zh) * 2015-07-08 2015-11-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及紫外线检测方法
CN10641522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紫外光感测
CN106441560A (zh) * 2016-11-17 2017-02-22 包磊 一种紫外线强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2904A (en) * 1992-10-28 1994-07-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Broadband radiometer
CN106415221A (zh) * 2014-05-30 2017-02-15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紫外光感测
CN105054505A (zh) * 2015-07-08 2015-11-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及紫外线检测方法
CN106441560A (zh) * 2016-11-17 2017-02-22 包磊 一种紫外线强度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0725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3835B1 (ko) 전력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8279408B (zh) 接近传感器校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07000444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environmental sensors
US20130217420A1 (en) Mobile terminal,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of,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50111157A (ko) 보청기의 소리를 조정하는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보청기 및 전자 장치
KR20160121307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자외선 회피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08600886B (zh) 紫外线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7003302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제어 방법
US20190110683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20022814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etecting Heart Rate
KR20170037279A (ko) 온도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8717325B (zh) 操作手势设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170098122A (ko) 전자 장치
CN112773341B (zh)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107219B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092671A (zh) 信号强度上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7560725B (zh)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7314815B (zh) 紫外线强度监测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9141355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相对高度测量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WO2019061276A1 (zh) 一种信号质量的提醒方法、终端以及服务器
KR20160034138A (ko) 위치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전자 장치, 서버 및 저장 매체
KR20150117467A (ko) 외부 환경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장치 및 방법
CN111669681B (zh) 智能音响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54949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61735A (zh) 健康信息检测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41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41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