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4173B -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4173B
CN107554173B CN201710931471.8A CN201710931471A CN107554173B CN 107554173 B CN107554173 B CN 107554173B CN 201710931471 A CN201710931471 A CN 201710931471A CN 107554173 B CN107554173 B CN 107554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rd
fixed
cam
driven gear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14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4173A (zh
Inventor
陈健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314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4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4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4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4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包括:支架座、感应控制装置、传动装置、飞鸟模拟装置、承重块。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支座架底部,传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飞鸟模型结构单一、无法模拟飞鸟活动的问题。使得飞鸟模型的结构更加丰富以及能够模拟飞鸟的采花活动。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对工艺品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工艺多为木质结构,是通过手工雕刻制作而成。虽然传统的工艺品的从外形上看很美观,但是其还是存在着结构单一、的问题。并且以木材作为工艺品的,也不容易长期的收藏。
现有的飞鸟模型作为一种工艺品,其是通过手工雕刻而成。和大多数的木质工艺品一样,其存在着结构单一、无法模拟飞鸟活动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实现飞鸟模型的结构丰富以及能够模拟飞鸟的活动是本发明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用以解决现有飞鸟模型结构单一、无法模拟飞鸟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包括:支架座、感应控制装置、传动装置、飞鸟模拟装置、承重块。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支架座底部,传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支架座包括:底座、固定板、支撑架。底座设置在最底端,固定板、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用于将整个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支撑固定。
所述的底座为椭圆状空心金属壳体,在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源端口。
所述的固定板为凹槽状铁板,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板共有两个,其分别设置在椭圆状底座长轴线的两侧,且两个固定板到底座长轴线的距离相同。
所述的支撑架为设置有固定孔的圆弧状铁板,设置在底座上表面靠近一侧固定板的位置。其作用是固定传动装置与飞鸟模拟装置。
所述的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遥控接收天线、人体感应器、集成电路板。遥控接收天线、人体感应器分别与集成电路板连接。遥控接收天线和人体感应器通过接收信号后将其信号传送到集成电路板后,通过控制板控制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的活动。
所述的集成电路板设置在底座的内部。集成电路板通过接收遥控接收天线、人体感应器反馈的信号来控制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的活动。
所述的遥控接收天线为曲线状长杆,且长杆的顶端为花朵状。遥控接收天线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电源端口旁边,通过两个固定板将其固定。
所述的人体感应器设置在远离支撑架的固定板上。人体感应器在人们靠近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时,通过感应到人体靠近后将感应信号反馈给集成电路板,从而控制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的活动。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凸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摇臂、第三从动齿轮、第三凸轮、第三凸轮摇臂、换向惰轮、惰轮摇臂、第四从动齿轮、第四凸轮。
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没有安装人体感应器的固定板上。驱动电机与旋转轴连接,当驱动电机开始转动时旋转轴跟随驱动电机运转,为整个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旋转轴为圆柱状,其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旋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与主齿轮套接在一起。旋转轴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运转,从而实现主齿轮的运转。
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其与主动齿轮啮合且在其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轮。
所述的第一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一从动齿轮的侧面。第一凸轮在可以实现绕旋转轴心的摆件运动。
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在第二从动齿轮一侧固定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摇臂。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用来传递动力且可以通过第二凸轮控制第二摇臂的运行。
所述的第二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一从动齿轮的侧面。第二凸轮将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凸轮摇臂连接在一起。在第二凸轮进行转动时,第二凸轮可通过转动控制第二凸轮摇臂的转动。
所述的第二凸轮摇臂固定支撑架第二凸轮的一侧,在第二凸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尾翼模块连接。第二凸轮摇臂在第二凸轮进行转动时,跟随第二凸轮进行转动。
所述的第三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在第三从齿动轮一侧固定有第三凸轮、第三凸轮摇臂。所述的第三从动齿轮用来传递动力且可以通过第三凸轮控制第三摇臂的运行。
所述的第三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二从动齿轮的侧面。第三凸轮将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三凸轮摇臂连接在一起。在第三凸轮进行转动时,第三凸轮可通过转动控制第三凸轮摇臂的转动。
所述的第三凸轮摇臂固定支撑架第三凸轮的一侧,在第三凸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第三凸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第三凸轮摇臂在第三凸轮进行转动时,跟随第三凸轮进行转动。
所述的换向惰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在换向惰轮的一侧固定有惰轮摇臂。所述的换向惰轮在转动时带动惰轮摇臂进行转动。
所述的惰轮摇臂固定在支撑架上换向惰轮的一侧,在惰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惰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头部模块连接。惰轮摇臂随着换向惰轮的转动而进行转动。
所述的第四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三从动齿轮、换向惰轮啮合。在第四从动齿轮一侧固定有第四凸轮。
所述的第四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四从动齿轮的两侧,且第四凸轮的另一端与飞鸟翅膀模块连接。第四凸轮将随着第四从动齿轮的转动而带动飞鸟翅膀模块模拟飞鸟活动。
所述的飞鸟模拟装置包括:飞鸟头部模块、飞鸟躯干模块、飞鸟翅膀模块、飞鸟尾翼模块。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飞鸟模拟装置进行活动。飞鸟躯干模块分别于飞鸟头部模块、飞鸟翅膀模块和飞鸟尾翼模块连接。
所述的飞鸟头部模块为飞鸟头状,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惰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惰轮摇臂运转会带动飞鸟头部模块的活动。
所述的飞鸟躯干模块为飞鸟躯干状,与飞鸟头部模块、飞鸟翅膀模块、飞鸟尾翼模块分别连接,且其一端与第三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第三凸轮摇臂的运转会带动飞鸟躯干模块的活动。
所述的飞鸟翅膀模块为飞鸟翅膀状,飞鸟翅膀模块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翅膀两侧分别与第四凸轮连接在一起。第四凸轮的运转会带动飞鸟翅膀模块的活动。
所述的飞鸟尾翼模块包括:尾翼结构架、活动齿条、活动齿轮、固定齿轮、尾翼、拨动销。飞鸟尾翼模块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其一端与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
所述的尾翼结构架为一个连接固定的架子,与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活动齿条、活动齿轮、固定齿轮、尾翼固定在结构架上。尾翼结构架随第二凸轮摇臂的运动而进行摆动。
所述的活动齿条固定在尾翼结构架上,与活动齿轮啮合且另一端与拨动销固定。活动齿条做伸缩运动时,带动拨动销进行运动。
所述的活动齿轮一端与活动齿条啮合,一端与固定齿轮啮合。活动齿条开始摆动时,与其啮合的活动齿轮开始转动,并带动固定齿轮进行转动。
所述的固定齿轮与活动齿轮啮合,且固定齿轮保持不动的。
所述的尾翼与定齿轮连接,尾翼的个数为五个,在尾翼上设置有拨动槽。五个尾翼的拨动槽的形状不同。
所述的拨动销设置在尾翼的拨动槽中,其一端与活动齿条固定。拨动销通过在尾翼的异形槽中往复运运动。
所述的承重块为两个相切的圆柱块,其固定在支撑架固定旋转轴的后端,承重块用于平衡。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现有飞鸟模型结构单一、无法模拟飞鸟活动的问题。使得飞鸟模型的结构更加丰富以及能够模拟飞鸟的采花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包括:支架座1、感应控制装置2、传动装置3、飞鸟模拟装置4、承重块5。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支架座底部,传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
其中支架座1包括:底座101、固定板102、支撑架。底座设置在最底端,固定板、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
感应控制装置2包括:遥控接收天线201、人体感应器202、集成电路板。遥控接收天线201、人体感应器202分别与集成电路板连接。
传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01、旋转轴302、主动齿轮303、第一从动齿轮304、第一凸轮305、第二从动齿轮306、第二凸轮307、第二凸轮摇臂308、第三从动齿轮309、第三凸轮310、第三凸轮摇臂311、换向惰轮312、惰轮摇臂313、第四从动齿轮314、第四凸轮315。
飞鸟模拟装置4包括:飞鸟头部模块401、飞鸟躯干模块402、飞鸟翅膀模块403、飞鸟尾翼模块404。其中飞鸟尾翼模块404包括:尾翼结构架405、活动齿条406、活动齿轮407、固定齿轮408、尾翼409、拨动销410。
实施例1
当人体靠近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时,人体感应器202感应到人体靠近,并反馈信号给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在接收到反馈的信号后发出指令,控制驱动电机301开始运转。驱动电机301运转后带动旋转轴302运动,从而使得主动齿轮303开始转动。主动齿轮303开始转动后,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04、第二从动齿轮306、第三从动齿轮309、惰轮摇臂313、第四从动齿轮314一次转动。同时第一凸轮305、第二凸轮307、第二凸轮摇臂308、第三凸轮310、第三凸轮摇臂311、惰轮摇臂313、第四凸轮315开始转动,从而实现传动装置的转动。当传动装置开始转动后,飞鸟头部模块401在惰轮摇臂313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躯干模块402在第三凸轮摇臂311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翅膀模块403在第四凸轮315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尾翼模块404在第二凸轮摇臂308的带动下开始活动。从而实现飞鸟模拟装置4模拟飞鸟采花的动作。
实施例2
当需要通过遥控控制时,人们通过控制器发送运行信号。遥控接收天线201接收到信号后,传递信号给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在接收到信号后发出指令,控制驱动电机301开始运转。驱动电机301运转后带动旋转轴302运动,从而使得主动齿轮303开始转动。主动齿轮303开始转动后,带动第一从动齿轮304、第二从动齿轮306、第三从动齿轮309、惰轮摇臂313、第四从动齿轮314一次转动。同时第一凸轮305、第二凸轮307、第二凸轮摇臂308、第三凸轮310、第三凸轮摇臂311、惰轮摇臂313、第四凸轮315开始转动,从而实现传动装置的转动。当传动装置开始转动后,飞鸟头部模块401在惰轮摇臂313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躯干模块402在第三凸轮摇臂311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翅膀模块403在第四凸轮315的带动下开始活动;飞鸟尾翼模块404在第二凸轮摇臂308的带动下开始活动。从而实现飞鸟模拟装置4模拟飞鸟采花的动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包括:支架座、感应控制装置、传动装置、飞鸟模拟装置、承重块,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支架座底部,传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支架座包括:底座、固定板、支撑架;底座设置在最底端,固定板、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
所述的底座为椭圆状空心金属壳体,在底座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源端口;
所述的固定板为凹槽状铁板,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板共有两个,其分别设置在椭圆状底座长轴线的两侧,且两个固定板到底座长轴线的距离相同;
所述的支撑架为设置有固定孔的圆弧状铁板,设置在底座上表面靠近一侧固定板的位置;
所述的感应控制装置包括:遥控接收天线、人体感应器、集成电路板;遥控接收天线、人体感应器分别与集成电路板连接;
所述的集成电路板设置在底座的内部;
所述的人体感应器设置在远离支撑架的固定板上;
所述的遥控接收天线为曲线状长杆,且长杆的顶端为花朵状;遥控接收天线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电源端口旁边,通过两个固定板将其固定;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凸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摇臂、第三从动齿轮、第三凸轮、第三凸轮摇臂、换向惰轮、惰轮摇臂、第四从动齿轮、第四凸轮;
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没有安装人体感应器的固定板上,且驱动电机与旋转轴连接;
所述的旋转轴为圆柱状,其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旋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与主齿轮套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其与主动齿轮啮合且在其一侧固定有第一凸轮;
所述的第一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一从动齿轮的侧面;
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在第二从动齿轮一侧固定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摇臂;
所述的第二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一从动齿轮的侧面;第二凸轮将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凸轮摇臂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二凸轮摇臂固定支撑架第二凸轮的一侧,在第二凸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尾翼模块连接;
所述的第三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在第三从动齿轮一侧固定有第三凸轮、第三凸轮摇臂;
所述的第三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二从动齿轮的侧面;第三凸轮将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三凸轮摇臂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三凸轮摇臂固定支撑架第三凸轮的一侧,在第三凸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第三凸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
所述的换向惰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三从动齿轮啮合;在换向惰轮的一侧固定有惰轮摇臂;
所述的惰轮摇臂固定在支撑架上换向惰轮的一侧,在惰轮摇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滑动槽,惰轮摇臂的滑动槽与飞鸟头部模块连接;
所述的第四从动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支撑架上,与第三从动齿轮、换向惰轮啮合;在第四从动齿轮一侧固定有第四凸轮;
所述的第四凸轮固定在支撑架的第四从动齿轮的两侧,且第四凸轮的另一端与飞鸟翅膀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鸟模拟装置包括:飞鸟头部模块、飞鸟躯干模块、飞鸟翅膀模块、飞鸟尾翼模块;飞鸟模拟装置与传动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鸟头部模块为飞鸟头状,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惰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
所述的飞鸟躯干模块为飞鸟躯干状,与飞鸟头部模块、飞鸟翅膀模块、飞鸟尾翼模块分别连接,且其一端与第三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
所述的飞鸟翅膀模块为飞鸟翅膀状,飞鸟翅膀模块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翅膀两侧分别与第四凸轮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鸟尾翼模块包括:尾翼结构架、活动齿条、活动齿轮、固定齿轮、尾翼、拨动销;飞鸟尾翼模块与飞鸟躯干模块连接,且其一端与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翼结构架为一个连接固定的架子,与第二凸轮摇臂的滑动槽连接;活动齿条、活动齿轮、固定齿轮、尾翼固定在结构架上;
所述的活动齿条固定在尾翼结构架上,与活动齿轮啮合且另一端与拨动销固定;
所述的活动齿轮一端与活动齿条啮合,一端与固定齿轮啮合;所述的固定齿轮与活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尾翼与固定齿轮连接,尾翼的个数为五个,在尾翼上设置有拨动槽;五个尾翼的拨动槽的形状不同;
所述的拨动销设置在尾翼的拨动槽中,其一端与活动齿条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块为两个相切的圆柱块,其固定在支撑架固定旋转轴的后端。
CN201710931471.8A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Active CN107554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1471.8A CN107554173B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1471.8A CN107554173B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4173A CN107554173A (zh) 2018-01-09
CN107554173B true CN107554173B (zh) 2022-07-15

Family

ID=6098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1471.8A Active CN107554173B (zh) 2017-10-09 2017-10-09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41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0469B2 (ja) * 1976-10-18 1985-11-08 東京デザイン工芸株式会社 模型装置
CN2162994Y (zh) * 1993-03-24 1994-04-27 邓荣海 会学人说话的多功能电子鸟
CA2122761C (en) * 1994-05-03 1998-12-01 Donald H. Sinclair Wind animated simulated bird
CN203596136U (zh) * 2013-06-09 2014-05-14 黄志刚 一种新型鸟类标本
CN106621387A (zh) * 2015-10-31 2017-05-10 马铿杰 遥控飞鸟飞行玩具
CN207224939U (zh) * 2017-10-09 2018-04-13 陈健平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4173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5337B (zh) 一种单电机驱动的两关节机器鱼
CN102079382B (zh) 一种水下机械式仿生扑翼推进器
CN202574602U (zh) 电磁动力仿生机器鱼
CN101181671B (zh) 磁动皮影人
CN205131425U (zh) 一种两足机器人
CN201015714Y (zh) 玩具恐龙
CN201379104Y (zh) 工艺花
CN107554173B (zh)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CN206388012U (zh) 一种布谷鸟钟装置
CN203777661U (zh) 电动单摆秋千
CN203055425U (zh) 一种diy音乐盒
CN217170962U (zh) 一种可自动收翼的仿生鸟
CN207224939U (zh) 一种金属遥控机械飞鸟模型
CN204426290U (zh) 一种宠物玩具
CN201921482U (zh) 电动陀螺
CN211215417U (zh) 一种卡通人物的机械模型
CN203777660U (zh) 自动控制单摆秋千
CN207126114U (zh) 智能爬娃
CN208229386U (zh) 一种恐龙玩具
CN209833177U (zh) 一种大雁装饰品模型
CN202069835U (zh) 电动情趣用具及其遥控器
CN204601627U (zh) 翻转摩天轮玩具
CN201312995Y (zh) 趣味性强的玩具剑
CN205460973U (zh) 人物走钢丝玩具
CN218631085U (zh) 无人机教学演示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