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907A -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907A
CN107547907A CN201610482290.7A CN201610482290A CN107547907A CN 107547907 A CN107547907 A CN 107547907A CN 201610482290 A CN201610482290 A CN 201610482290A CN 107547907 A CN107547907 A CN 107547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layout
panoramic image
dimensional panoramic
spatial relation
sub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22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907B (zh
Inventor
马祥
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22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9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0067 priority patent/WO2018001208A1/zh
Priority to EP21167189.6A priority patent/EP3934255A1/en
Priority to EP17819205.0A priority patent/EP3468199B1/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01684A priority patent/KR102243120B1/ko
Publication of CN10754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907A/zh
Priority to US16/234,107 priority patent/US1080560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view video sequenc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5Selection of the reference unit for prediction within a chosen coding or prediction mode, e.g. adaptive choice of position and number of pixels used for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9Adaptive subdivision aspects, e.g. subdivision of a picture into rectangular or non-rectangular coding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7Position within a video image, e.g. region of interest [RO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7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syntax aspects related to video coding, e.g. related to compression stand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述视频处理领域的解码方法,其包括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Description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及压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全景图像编解码的编解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视频能力可并入到大范围的装置中,包含数字电视、数字直播系统、无线广播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阅读器、数码相机、数字记录装置、数字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装置、视频游戏控制台、蜂窝式或卫星无线电电话、视频会议装置、视频流装置等等。数字视频装置实施视频压缩技术,例如由MPEG-2、MPEG-4、ITU-TH.263、ITU-TH.264/MPEG-4第10部分高级视频编解码(AVC)、ITU-TH.265高效率视频编解码(HEVC)标准定义的标准和所述标准的扩展部分中所描述的那些视频压缩技术,从而更高效地发射及接收数字视频信息。视频装置可通过实施这些视频编解码技术来更高效地发射、接收、编码、解码和/或存储数字视频信息。
在视频编解码领域中,帧的概念是指一副完整的图像,由一帧一帧的图像按照一定的次序和帧速率组成视频格式后即可播放。当帧速 率达到一定的速度后,两帧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人眼的分辨极限,会出现短暂的视觉停留,方才能看似动态的出现在屏幕上。视频文件能够实现压缩的基础是单帧数字图像的压缩编码,数字化后的图像中存在很多的重复表示信息,称之为冗余信息。一帧图像中往往存有许多空间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同一物体或背景中的采样点颜色之间大都存在着紧密关联性和相似性。在多帧图像组中,一帧图像和其前一帧或后一帧基本上都有巨大的相关性,描述信息的像素值差别很小,这些都是可以被压缩的部分。同样的道理,视频文件中不但存在着空间冗余信息,而且包含大量的时间冗余信息,这是由视频的组成结构导致的。例如,视频采样的帧速率一般为25帧/秒至30帧/秒,特殊情况中会出现60帧/秒的可能。也就是说,相邻两帧间的采样时间间隔至少为1/30秒到1/2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采样得到的图像画面中基本上都存在大量的相似信息,画面之间存在巨大关联性。但是在原始的数字视频录入系统中是各自独立的记录,没有考虑和利用到这些连贯相似特性,这就造成了相当巨大的重复多余的数据量。另外,已通过研究表明,从人眼的视觉敏感度这一心理特性的角度出发,视频信息中也是存在可以用来压缩的部分,即视觉冗余。所谓视觉冗余,是指利用人眼对亮度变化比较敏感,而对色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的胜利特性来适当的压缩视频比特流。在高亮度的区域,人眼视觉对亮度变化的敏感度呈现下降趋势,转而对物体的边缘处较为敏感,内部区域相对不敏感;对整体结构较为敏感,对内部细节变换相对不敏感。因为视频图像信息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我们人类群体,所 以可以充分利用人眼的这些特性对原有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处理,达到更佳的压缩效果。除了上面提到的空间冗余、时间冗余和视觉冗余外,视频图像信息中还会存在信息熵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重要性冗余等等这一系列的冗余信息。视频压缩编码的目的就是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将视频序列中的冗余信息去除掉,以达到减小存储空间和节省传输带宽的效果。
就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而言,视频压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量化、熵编码以及消块滤波处理等。在国际通用范围内,存在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主流的压缩编码方式主要有四种:色度抽样、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量化编码。
色度抽样:此方式充分利用了人眼的视觉心理特点,从底层的数据表示中就开始设法最大限度的缩减单个元素描述的数据量。在电视系统中多数采用的是亮度-色度-色度(YUV)颜色编码,它是欧洲电视系统广泛采用的标准。YUV颜色空间中包括一个亮度信号Y和两个色差信号U和V,三个分量彼此独立。YUV颜色模式彼此分开的表示方式更加灵活,传输占用带宽少,比传统的红绿蓝(RGB)色彩模型更具优势。例如,YUV 4:2:0形式表示两色度分量U和V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只有亮度Y分量的一半,即4个采样像素点中存在4个亮度分量Y,而色度分量U和V则只有一个。这样表示时,数据量进一步缩小,仅为原始的33%左右。利用人眼生理视觉特性,通过这种色度抽样的方式实现视频压缩的目的,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视频数据压缩方式之一。
预测编码:即利用之前已编码帧的数据信息来预测当前将要编码的帧。通过预测得到一个预测值,它不完全等同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残差值。如果预测越适合,则预测值就会越接近实际值,残差值就越小,这样对残差值进行编码就能大大减小数据量,在解码端解码时运用残差值加上预测值还原重构出初始图像,这就是预测编码的基本思想方法。在主流编码标准中预测编码分为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两种基本类型。
变换编码:是不直接对原本的空间域信息进行编码,而是将信息采样值按照某种形式的变换函数,从当前域转换到另外一种人为定义域中(通常称为变换域),再根据信息在变换域的分布特性进行压缩编码。变换编码的原因是:视频图像数据往往在空间域的数据相关性大,导致大量冗余信息的存在,直接编码需要很大的比特量。而在变换域中数据相关性则大大减少,使得编码的冗余信息减少,编码所需的数据量也随之大大减少,这样就能够得到较高的压缩比,而且可以实现较好的压缩效果。典型的变换编码有卡洛(K-L)变换、傅立叶变换等。整数离散余弦变换(DCT)是许多国际标准中都普遍采用的变换编码方式。
量化编码:上述提到的变换编码其实本身并不压缩数据,量化过程才是压缩数据的有力手段,也是有损压缩中数据“损失”的主要原因。量化的过程就是将动态范围较大的输入值强行规划成较少的输出值的过程。因为量化输入值范围较大,需要较多的比特数表示,而“强行规划”后的输出值范围较小,从而只需要少量的比特数即可表示。 每个量化输入被归一化到一个量化输出,即量化到某个数量级中,这些数量级通常被称之为量化级(通常由编码器规定)。
在基于混合编码架构的编码算法中,上述压缩编码方式被混合使用,编码器控制模块根据视频帧中不同图像块的局部特性,选择该图像块所采用的编码模式。对帧内预测编码的块进行频域或空域预测,对帧间预测编码的块进行运动补偿预测,预测的残差再通过变换和量化处理形成残差系数,最后通过熵编码器生成最终的码流。为避免预测误差的累积,帧内或帧间预测的参考信号是通过编码端的解码模块得到。变换和量化后的残差系数经过反量化和反变换重建残差信号,再与预测的参考信号相加得到重建的图像。环路滤波会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像素修正,提高重建图像的编码质量。
在上述的基础编码的技术和编码框架下,衍生出了多种针对不同场景的编码技术,比如全景编码(Panorama encoding)技术,该编码技术可将三维空间360度全向视觉信息进行编码后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解码后再经过专用的显示设备重现360度的全向视觉内容,以向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该技术的应用促使,如,Oculus Rift,Gear VR,HTC Vive等一系列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产品的产生与应用,并迅速流行,相应,对编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编解码效率的编解码方法,该编解码方 法适用于编码对二维全景图像进行编码,尤其适用于当二维全景图像包括多个子图像,且所述多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整个编码效率有较大影响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编码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该编码方法中采引入将针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的空间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通常情况下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比较固定,相较于逐个编码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方式,仅需要一个指示信息便可以将常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描述清楚,从而能够节省较大编码码字的开销,提升编码的效率。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进一步节省 编码码字的开销,步骤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可以通过推导的方式获取,具体的可以是,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和高,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高比确定以及预设的宽高比与空间布局格式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当然,考虑到编码的复杂度,延时,以及网络的情况,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也可以通过索引的方式编码如码流中,而是解码端能够直接根据该索引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方案的灵活性,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不止一个,即,可以有多个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供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来使用,对应的,该编码方法还包括:编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索引,所述默认的空间位置索引用于唯一指示所述多个不同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一个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该方案的优点在于,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即,所述二维全景图像所涵盖的内容,所述各个子图像的最佳默认空间位置关系不同,因此,为了提高编码的效率,针对该情况,本发明提出设置多种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供选择。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体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编码方案的简洁性,也可以考虑引入默认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对应的,所述编码方法包括:判断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相同;对应的,所述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的步骤也要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具体的所述变化为,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相同,确定,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该方法中将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和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组合考虑,从而可以进一步的节省编码的开销。同时,考虑到编码的灵活性,即,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并非默认空间布局格式时,仍然允许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是否为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从而增加编码的灵活性,同时也是提高编码效率的一种方式。具体的,该过程可以是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不同时,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编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默认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可能存在部分相同。例如默认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为:Left->Front->Right->Top->Rear->Bottom,但是实际使用的次序为Bottom->Rear->Left->Front->Right->Top,只有后面的四个子图像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相同。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从适用空间布局格式的第三个子空间开始,没有必要为后面的其他子空间对应的 子图像进行的排列顺序的确定,而只需要告诉解码端,从某个位置开始,使用的仍然是默认的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并且告知解码端使用相同的排列顺序的子空间的长度即可。对应的所述编码方法可以包括: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不相同时,判断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部分相同,若是,从当前处理的子图像开始对与一定范围的子图像采用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这种处理方式特别适用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包括多个子空间,比如12个或者20个,而对应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包括对应数量的子图像的情况下。当然,所述编码方法中还可以包括比如,确定与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的范围,比如从第4个至第11个子图像采用与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在以上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编码方法以及各种扩展的方案中,所述的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该解码方法中采引入将针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的空间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通常情况下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比较固定,相较于逐个解码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方式,仅需要解码一个指示信息便可以获得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能降低的解码的复杂度,节省了解码的时间,同时降低了对解码过程中对缓存空间的需求。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解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编码的灵活性和编码码字的开销,步骤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可以通过推导的方式获取,具体的可以是,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和高,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高比确定以及预设的宽高比与空间布局格式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步骤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可以通过推导的方式获取也可以通过解析码流直接获取,具体的可以是,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索引,根据所述空间布局格式索引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解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方案的灵活性,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不止一个,即,可以有多个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供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来使用,对应的,该解码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获得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索引,根据所述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索引从所述多个默认空间位置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索引对应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解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编码方案的简洁性,也可以考虑引入默认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对应的,所述的解码方法包括: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对应的,所述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步骤也要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具体的,所述变化为,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确定,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考虑到解码端的复杂度,即,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并非默认空间布局格式时,也不需要 逐个解码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而是通过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是否为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来确定是否采用默认的位置关系来解码所述各个子图像,从而降低解码的复杂度,以及解码的硬件开销,具体的,该方案可以是,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非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若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解码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默认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可能存在部分相同。例如默认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为:Left->Front->Right->Top->Rear->Bottom,但是实际使用的次序为Bottom->Rear->Left->Front->Right->Top,只有后面的四个子图像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相同。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从适用空间布局格式的第三个子空间开始,没有必要为后面的其他子空间对应的子图像进行的排列顺序的确定,而只需要告诉解码端,从某个位置开始,使用的仍然是默认的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并且告知解码端使用相同的排列顺序的子空间的长度即可。对应的所述的解码方法可以包括:当解析码流,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非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 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时,解析码流,判断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部分相同,若是,从当前处理的子图像开始对与一定范围的子图像采用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的解码方式进行解码。这种处理方式特别适用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包括多个子空间,比如12个或者20个,而对应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包括对应数量的子图像的情况下。当然,所述解码方法中还可以包括比如,解析码流确定与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的范围,比如从第4个至第11个子图像采用与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的解码方式进行解码。
在以上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解码方法以及各种扩展的方案中,所述的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编码方法的装置,编码装置包括:空间布局格式及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单元,其用于,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以及编码单元,其用于,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 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该编码装置中采引入将针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的空间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通常情况下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比较固定,相较于逐个编码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方式,仅需要一个指示信息便可以将常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描述清楚,从而能够节省较大编码码字的开销,提升编码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一种实现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解码方法的装置,解码装置包括:空间布局格式确定单元,其用于,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其用于,解析所述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单元,其用于,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该解码装置中采引入将针对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所述 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的空间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通常情况下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比较固定,相较于逐个解码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方式,仅需要解码一个指示信息便可以获得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能降低的解码的复杂度,节省了解码的时间,同时降低了对解码过程中对缓存空间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一种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编码方法的装置,其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编码方法及其扩展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一种实现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解码方法的装置,其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编码方法及其扩展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一种编解码系统,其包括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编码装置,以及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解码装置,所述解码装置用于解码来自于所述编码装置的编码码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 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的VR设备系统框架图;
图2是全景图像的经纬图;
图3是多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视图像采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器的示意性示意图;
图6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VR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示意图;
图7是二维全景图像的不同空间布局格式下的对比示意图;
图8是六面体空间布局格式下的各个子空间的位置标记示意图;
图9是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命名示意图;
图10是二维全景图像在六面体空间布局格式下的编码过程示例;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编码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码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编码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码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场景中的全景编码技术为例,结合本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VR设备100的系统架构图。所述的VR设备100具有图像采集装置110经过传输装置130与VR显示装置150相连接。传输装置130可以是由LAN(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因特网、LTE网络等构成。
图像采集装置110包N个相机,所述N个相机被布置在需要生成全景图像的区域内,用于获取所述N个相机各自对应视点的图像,所述各个视点的图像经过拼接后构成一个三维空间上下左右360度的全方位视觉信息的球面全景图,该球面全景图可以理解为是大致以图像采集装置120为中心的球面格式的图像,然而,球面格式的图像无法方便的表示、存储和索引,因此现有技术通常将球面全景图展开得到二维平面全景图,再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存储、传输等操作。将三维球面全景图展开得到二维平面全景图的操作称为映射。目前存在多种映射方法,对应的得到多种二维平面全景图格式。最常见的全景图格式称为经纬图,如图所示,经纬图中,邻近南北两极区域图像经过拉伸获得,存在严重的失真和数据冗余。
为克服经纬图中存在的缺陷,如图3(a)所示,可通过将球面全景图内容映射到一个多面体上,典型的,该多面体可以是立方体(六面体),从而将球面全景图通过多个全景图像通过所述多面体的多个面来表示。以立方体为例,所述的球面全景图通过多个立方体的6个相等大小的正方形的面来表示,将所述映射在所述立方体的六个面上 的图像直接按空间邻近关系展开后可得十字形二维图像,如图3(b)所示,这种格式的图像也可以称之为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图像。在压缩等图像处理中,可直接处理3(b)所示的十字形的图像,也可选择该将该十字形的图像包围在内的最小面积的矩形区域作为处理对象,若该矩形区域在容置完所述十字形图像的所有内容之后仍有冗余,即所述十字形图像并不能恰好覆盖矩形区域的所有空间,那么该矩形区域内的冗余部分可填充为默认内容,例如,全黑或全白,或者使用十字形图像中的像素值进行扩展填充。为减小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图像面积,可以将其中所述六面体的六个面拆解开,即,将所述十字形图形拆开后重新排列,即,按照给定的几何位置例如1x6,2x3,3x2,6x1的组合为矩形区域,如图3(c)所示,这里称其为空间布局格式。图3(d)为3x2排列的六面体空间布局格式。
在使用上述各种映射方法或其它未在本文中列举的映射方法将三维球面全景图映射为二维平面全景图像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对该全景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图像编码(压缩、后处理)并经由传输装置130传输给VR显示装置150。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图像进行三维球面全景图映射为二维平面全景图中需要使用到所述的N个相机111-1到111-N的一些相关参数信息也需要通过传输装置130传输到VR显示装置150,这些相关参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焦距、图像深度,失真,相机的倾角,相机之间的距离,视角所覆盖的角度等信息。
VR显示装置150用于接收从图像采集装置110所发送的经过压缩数据,即编码后全景图像后,并对所述压缩数据进行解码以重建全景 图像的全景图图像数据,并基于全景图像数据在显示装置150的显示屏显示所述的全景图像。
图4为图像采集装置110的系统框架图,该图像采集装置110包括有所述相机部111,其包括N个相机111-1到111-N,图像处理部113,以及数据传输部115。
所述相机部111的N个相机111-1到111-N被布置在需要生成全景图像的区域内,以获取用于拼接全景图像所需的子图像,该子图像相对于所述全景图像而言,该全景图像优选地为一个在三维空间上下左右360度均有图像信息的球面全景图。所述相机111-1具有成像器111-1a以及信号处理器111-1b。成像装置111-1a包括有成像镜头以及图像感测装置(未显示)。所述成像镜头为一组或者多组同轴透镜构成的定焦或者变焦的光线调节装置。所述图像感测装置可以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或者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所述信号处理器111-1b对从成像器111-1a中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执行采样、增益控制、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换,白平衡调节、伽马矫正从而生成数字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部113包括图像拼接器1132,图像映射器1134,图像编码器1136。
所述的图像拼接器1132将来自于相机部111的N个相机111-1到111-N的N个数字图像进行拼接,该拼接的过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根据所述N个相机的空间位置关系,确定所述N个数字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接着将邻近的数字图像进行特征匹配,并根据特征匹配的结果将邻近的数字图像进行校正和坐标对齐,从而将所述N个数字图像拼接成为一幅三维全景图像。
所述图像映射器1134用于将图像拼接器所生成的三维全景图像 映射成为一个二维的全景图像,其映射过程如前所述,经过映射后的二维全景图像可以经纬图格式或者多面体格式,而多面体格式如六面体格式能够保证图像具有较小的失真。
所述图像编码器1136用于对经过图像映射器1134映射生成的二维全景图像进行编码并输出至所述数据传输部。所述图像编码器1136可根据视频压缩标准(例如,高效率视频编解码H.265标准)而操作,且可遵照HEVC测试模型(HM)。H.265标准的文本描述ITU-TH.265(V3)(04/2015)于2015年4月29号发布,可从http://handle.itu.int/11.1002/1000/12455下载,所述文件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或者,图像编码器1136可根据其它专属或行业标准而操作,所述标准包含ITU-TH.261、ISO/IECMPEG-1Visual、ITU-TH.262或ISO/IECMPEG-2Visual、ITU-TH.263、ISO/IECMPEG-4Visual,ITU-TH.264(还称为ISO/IECMPEG-4AVC),包含可分级视频编解码(SVC)及多视图视频编解码(MVC)扩展。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不限于任何特定编解码标准或技术。
图像编码器1136可采用多种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离散逻辑、硬件或其任何组合。如果技术部分地或者全部以软件实施,则装置可将软件的指令存储于合适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且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硬件中的指令以执行本发明的技术。可将前述各者中的任一者(包含硬件、软件、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等)视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图像编码器1136编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其中在时间上连续的多帧二维全景图像便构成了全景视频,全景视频经过图像编码器1136编码后就形成全景视频码流。所述码流以比特流的形式包含了全景视频数据的编码信息。所述编码信息可以包含编码图片数据及相关联数据。相关联数据可包含序列参数集(SPS)、图片参数集(PPS)及其它语法结构。SPS可含有应用于零个或多个序列的参数。PPS可含有应用于零个或多个图片的参数。语法结构是指码流中以指定次序排列的零个或多个语法元素的集合。
在编码过程中,图像编码器1136可将待编码图像分割成编码树型块(CTB)的栅格。在一些例子中,CTB可被称作“树型块”、“最大编码单元”(LCU)或“编码树型单元”。CTB不限于特定大小且可包含一个或多个编码单元(CU)。每一个CTB可以与图片内的具有相等大小的像素块相关联。每一像素可对应一个亮度(luminance或luma)采样及两个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采样。因此,每一个CTB可与一个亮度采样块及两个色度采样块相关联。图片的CTB可分成一个或多个条带。在一些实例中,每一个条带包含整数个数的CTB。作为编码图片的一部分,图像编码器1136可产生所述图片的每一条带的编码信息,即编码所述条带内的CTB。为了编码CTB,图像编码器1136可对与CTB相关联的像素块递归地执行四叉树分割,以将像素块分割成递减的像素块。所述较小的像素块可以和CU相关联。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示意性框图,包括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变换量化模块1362、熵编码模块1363、编码重建模块1364以及编码端滤波模块1365,具体的:
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用于产生预测数据。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 可产生每一不再分割CU的一个或多个预测单元(PU)。CU的每一个PU可与CU的像素块内的不同像素块相关联。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可针对CU的每一个PU产生预测性像素块。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可使用帧内预测或帧间预测来产生PU的预测性像素块。如果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使用帧内预测来产生PU的预测性像素块,则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可基于与PU相关联的图片的解码后的像素来产生PU的预测性像素块。如果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使用帧间预测来产生PU的预测性像素块,则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可基于不同于与PU相关联的图片的一个或多个图片的解码后的像素来产生PU的预测性像素块。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可基于CU的PU的预测性像素块来产生CU的残余像素块。CU的残余像素块可指示CU的PU的预测性像素块中的采样值与CU的初始像素块中的对应采样值之间的差。
变换量化模块1362用于对经过预测的残差数据进行处理。图像编码器1136可对CU的残余像素块执行递归四叉树分割以将CU的残余像素块分割成与CU的变换单元(TU)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较小残余像素块。因为与TU相关联的像素块中的像素各自对应一个亮度采样及两个色度采样,所以每一个TU可与一个亮度的残余采样块及两个色度的残余采样块相关联。图像编码器1136可将一个或多个变换应用于与TU相关联的残余采样块以产生系数块(即,系数的块)。变换可以是DCT变换或者它的变体。采用DCT的变换矩阵,通过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应用一维变换计算二维变换,获得所述系数块。图像编码器1136可对系数块中的每一个系数执行量化程序。量化一般指系数经量化以
图像编码器1136可产生表示量化后系数块中的系数的语法元素的集合。图像编码器1136通过熵编码模块1363可将熵编码操作(例如,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译码(CABAC)操作)应用于上述语法元素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为将CABAC编码应用于语法元素,熵编码模块1363可将语法元素二进制化以形成包括一个或多个位(称作“二进位”)的二进制序列。熵编码模块1363可使用规则(regular)编码来编码二进位中的一部分,且可使用旁通(bypass)编码来编码二进位中的其它部分。
除熵编码系数块的语法元素外,图像编码器1136通过编码重建模块1364,可将逆量化及逆变换应用于变换后的系数块,以从变换后的系数块重建残余采样块。图像编码器1136可将重建后的残余采样块加到一个或多个预测性采样块的对应采样块,以产生重建后的采样块。通过重建每一色彩分量的采样块,图像编码器1136可重建与TU相关联的像素块。以此方式重建CU的每一TU的像素块,直到CU的整个像素块重建完成。
在图像编码器1136重建构CU的像素块之后,图像编码器1136通过编码端滤波模块1365,执行消块滤波操作以减少与CU相关联的像素块的块效应。在图像编码器1136执行消块滤波操作之后,图像编码器1136可使用采样自适应偏移(SAO)来修改图片的CTB的重建后的像素块。在执行这些操作之后,图像编码器1136可将CU的重建后的像素块存储于解码图片缓冲器中以用于产生其它CU的预测性像素块。
当,图像编码器1136将图像映射器1134映射生成的二维全景图像 进行编码后,则由所述的数据传输部115负责将编码后的数据,码流,经传输装置130传输至VR显示装置150。该数据传输部115可以是无线电接口电路,该无线电接口电路连接到控制器并且适合于生成例如用于与蜂窝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无线局域网通信的无线通信信号,该无线通信信号通过连接到无线电接口电路上的天线被发送至向其它(多个)装置。
所述VR显示装置150通常为头戴式观看设备,通常为一副眼镜,其中内置发光屏幕用于显示视频图像。设备中置有位置与方向感知系统,能够追踪用户头部的各种运动,并将相应位置与方向的视频图像内容呈现到屏幕上。因此,如图6所示,该VR显示装置150至少包括数据接收部151,数据处理部153,以及数据显示部155。当然,VR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视线追踪系统等高级交互功能模块,并将用户感兴趣区域呈现到屏幕上。
所述数据接收部151用于接收图像采集装置110经传输装置130所传输数据,码流,并将其所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部153。所述数据接收部151可以由天线和无线电接口电路构成,该天线用于接收来自于其他数据发送装置通过蜂窝通信网络、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无线局域网通信的所发送的装置,并将其传输给无线电接口电路,由该无线电接口电路将其发送给素具处理部153。
所述的数据处理部153至少包括图像解码器1532和存储器1534,解码器1532用于解码所来自于数据接收部151的码流,所述码流以比特流的形式包含了由图像编码器1136编码的视频数据的编码信息。存 储器1534用于存储解码后待显示的图像。
所述图像解码器1532包括熵解码模块1532a,解码重建模块1532b,解码滤波模块1532c;
熵解码模块1532a解析所述码流以从所述码流提取语法元素。当图像解码器1532执行CABAC解码时,图像解码器1532可对部分二进位执行规则解码且可对其它部分的二进位执行旁通解码,码流中的二进位与语法元素具有映射关系,通过解析二进位获得语法元素。
解码重建模块1532b,可基于从码流提取的语法元素来重建视频数据的图片。基于语法元素来重建视频数据的过程大体上与由图像编码器1136执行以产生语法元素的过程互逆。举例来说,图像解码器1532可基于与CU相关联的语法元素来产生CU的PU的预测性像素块。另外,图像解码器1532可逆量化与CU的TU相关联的系数块。图像解码器1532可对逆量化后的系数块执行逆变换以重建与CU的TU相关联的残余像素块。图像解码器1532可基于预测性像素块及残余像素块来重建CU的像素块。
解码滤波模块1532c;在解码重建模块1532b重建CU的像素块之后,执行消块滤波操作以减少与CU相关联的像素块的块效应。另外,基于一个或多个SAO语法元素,图像解码器1532可执行与图像编码器1136相同的SAO操作。在图像解码器1532执行这些操作之后,图像解码器1532可将CU的像素块存储于解码图片缓冲器,即存储器1534中。解码图片缓冲器可提供用于后续运动补偿、帧内预测及显示装置呈现的参考图片。
所述显示部155用于读取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534内的解码后的图像,并将其通过显示屏显示。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等离子显示面板,等离子显示面板(Thin-film transistordisplay,TFT),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display,简称OLED),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简称SED),激光显示器(Laser videodisplay),碳纳米管显示器(Carbon nanotubes),量子点显示器(Quantum dot display),以及干涉调制器显示器(Interferometric modulator display,IMOD)。
在上述图像采集装置110编码以及VR显示装置150解码的过程中通过预测对图像进行编码或解码的过程十分重要,该过程是整个编解码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视频信号来说,一幅图像内邻近像素之间有着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的图像之间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通过预测技术可以讲这种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去除,从而大幅提高编解码效率。
举例来说,当图像采集装置110的编码端预测模块1361对经过图像映射器1134映射生成的二维全景图像中的某个待编码图像块进行预测编码时,该图像块周围邻近位置的像素的重建会被用来产生所述待编码图像块的预测值,显然预测信息与待编码图像块像素越接近,所得到的预测值更接近于待编码图像块的像素值,进而残差越小,相应的编码码率就越小。所以,待编码图像块的周围重建像素值与待编码图像块像素值的相关性直接影响了编码效率。而对于帧间编码,由 于进行运动估计时,如果映射在多面体的各个面上的图像之间衔接不够理想,运动估计过程中如果跨越边界(相邻图像之间的边界)也将会影响编码效率。
以前述的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为例,构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共有六个,这六个子图像一般有四种空间布局格式,如图3(d)中所示的空间布局格式,而对于任何一种空间布局格式,六个子图像可以按照任何次序进行排列,并且子图像还可以按照一定角度进行旋转。但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子图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以提高预测编码的效率,子图像排列顺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同样都是3x2布局格式,对于图7(a)与图7(b)来说,显然图7(b)之间各个面之间衔接的更为自然,面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保持较好。而对于图7(a),由于面相接处的像素跳变较大,无法保持较好的空间相关性,进而会影响编码效率。因此,为了提高编码效率,二维全景图像中的子图像的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排布次序信息就格外重要,而反映子图像的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排布次序的信息将在编码过程中以特定的方式编码并传输至解码端。
继续以前述的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为例,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中的六个子图像一般有4(Type_idx:0~3)种空间布局格式。为了表示某种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的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中的子图像排列顺序。首先,需要将不同空间布局格式划分成与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中的子图像尺寸相似或相同的子空间,将划分得到子空间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编号,例如0~5,该过程也可以理解 为对某种空间布局格式下的空间位置进行相应的索引,对应0~5即为各个不同位置的索引值,如下图8所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位置标记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标记形式,例如,对于1x6,也可以从下往上标记,或者其他标记形式。对应,为了区分并标识六面体格式的三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将六面体格式的三维全景图像展开成十字形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之后,可按照图9所示方式将六个子图像分别命名为:Left,Front,Right,Rear,Top,Bottom。
上述的六个子图像的标识可以用以数组FaceArray={Left,Front,Right,Rear,Top,Bottom}来定义,将FaceArray中的元素以某种排列顺序依次放置到某种空间布局格式的各个子空间内,例如{Left->0,Front->1,Right->2,Rear->3,Top->4,Bottom->5}便可以得到特定空间布局格式下特定排列顺序的二维全景图像,也可以称之为重新排序之后的二维全景图像。
以上述的定义为前提,为提高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效率,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进行排列,以尽可能的提高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在编/解码语法设计上需要支持这种自由的排列顺序,而一种示例性的语法涉及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其值加上1为多面体的面的数量,此处为六面体的面的数量;
layout_face[i]:描述了在当前布局格式下,第i个位置的子空间中放置的子图像的指示信息。注意这里仅需要标识当前面在FaceArray数组剩余面中的index值,并且仅需要标识出前5个面的指示信息即可(剩余最后一个面放置到最后一个位置的子空间中)。
layout_rotation[i]:描述了第i个位置的子空间中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指示信息与实际旋转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如下表2所示。实际使用时,也可以按照其他的对应关系,只要编解码端共同约定即可:
表2
layout_rotation[i] rotation degree(逆时针)
0 0
1 –90
2 +90
3 +180
具体根据下表1中的语法进行编码的示例如图10所示。其中,facearray中元素个数不断减少,但是剩余各个子图像的相对前后顺序不变。
然而,这种语法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对应于不同空间格式下各个子画面的自由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事实上,对于一般的全景图像而言,由于各个子画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在某种空间布局格式下,如何排列各个子画面和旋转各个子画面,以尽可能保持子画面之间空间相关性的方法一般也是确定的。因此,在一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并没有必要总是对子画面排列顺序和面旋转角度进行编码,从而导致,使用当前技术编码全景图像各个子画面排列顺序的编码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用于提高编解码的效率,该编码方法,如图11所示,该编码方法110主要包括,
S112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上述确定的过程可以通过率失真优化或者预测分析等方式来实现,具体的,仍然以上述的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为例来说明书上述确定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适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二维全景图像的最佳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最佳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最佳空间位置关系,但是,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考虑到编码的复杂度,延时或者编解码其的编解码能力,所选择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相应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不一定最佳,但是最适合编解码要求,这种情况在本发明中也是允许的。
步骤1:在已经获知当前视频格式为六面体格式之后,需要确定是四种空间布局格式中的哪一种,该确定过程可以使用二维全景图像的高宽比确定,例如:
vertical_size:horizontal_size=1:6→1x6布局格式
vertical_size:horizontal_size=2:3→2x3布局格式
vertical_size:horizontal_size=3:2→3x2布局格式
vertical_size:horizontal_size=6:1→6x1布局格式
六面体面的高度/宽度为vertical_size和horizontal_size的最大公约数。
至此,可以得到六面体的空间布局格式,对应图3(d)中Type_idx中的0~3中的一种。
步骤2:确定空间布局格式之后去,需要明确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解析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得到六面体格式全景图的子图 像的个数。按照空间布局格式中各子空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依次解析子图像的指示信息layout_face[i]和layout_rotation[i],将解析出来的指示信息与各个子图像(Left,Front,Right,Rear,Top,Bottom)进行对应,其中,编解码端共同约定一种子图像的指示信息与各子图像的对应方法,并且依据解析出来的旋转角度指示信息,确定具体的旋转角度,编解码端共同约定一种指示信息与旋转角度的对应方法。
S114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
这里的默认设置,指的是编解码端共同遵守一种约定,对于某些参数的设置,如果解码端已知其为默认设置,则解码端不需要解析具体的语法元素信息,而是直接按照约定,将各个参数设置为默认设置对应的参数。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指各个子图像的空间排列顺序或者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或者空间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以图8中的3x2布局格式为例,由于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一般按照Left,Front,Right,Top,Rear,Bottom的次序排列,并且分别按照0,0,0,-90°,90°,-90°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各个子图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因此,可将这种设置空间布局格式下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设为默认设置。在具体编码时,如果实际使用的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或对应的旋转角度信息与默认设置一样,则编码端,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无需 对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子图像的旋转角度进行编码,解码端,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在获知当前使用的参数是默认设置时,可以直接将相应的参数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或及子旋转角度等设置为默认设置对应的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3x2的空间布局格式布下,子图像排列顺序和/或子图像旋转角度的默认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基于相似的概念,上述的默认设置也可以进一步推广到空间布局格式,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子图像的旋转角度,多面体格式的子空间的个数等参数中的部分参数或全部参数。此外,在上文描述中,为了容易理解,给出了常用的四种空间布局格式,对应图8中的Type_idx=0~3、而空间布局格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和扩展,或者限制为仅包括所列举出的空间布局格式中的部分,如3x2的空间布局格式布,在此不作限定。
S116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考虑到实际情况,为了减少头信息的编码传输比特,去掉语法元素设计冗余,本发明主要引入了默认设置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和/或子图像旋转角度的概念,只有当实际使用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和/或子 图像转换角度与默认设置不同时,才会进一步编码实际所采用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和/或子图像旋转角度等信息;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用于表示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信息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提高编码效率。当然,与步骤S114相对应的,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同时,编码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基于以上编码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码方法,如图12所示,该解码方法主要包括,
S122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S122解析所述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S124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本发明的解码方法中通过采用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空间位置关系来解码码流,可以有效的减少解码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所 需要的缓存空间,提高的解码的效率。
以下以六面体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为例子来说明本发明的几种较佳的实现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本发明不限制仅采用六面体格式来实现,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数量的多面体格式,如四面体,五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或者二十面体等。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生成的编码信息可以设置在编码码流的序列级头信息、图像级头信息、补充增强信息(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SEI)等位置。
实施方式一:
该实施方式中,六面体格式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使用高宽比推导,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引以及是否旋转通过率失真优化或者预分析获得;同时在编码端,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中设置默认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在置默认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中,对于已知格式的二维全景图像来说,其子图像的个数已经固定,所以不需要额外设计语法元素表明其数量。当然,具体设计时,为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也可以设计语法元素对某种格式下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子图像的数量进行声明。此外,可以在编解码端预定,当不指明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具体旋转角度的情况下,可以默认所述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均不旋转,或者编解码端都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对所述各个子图像进行旋转,如此,可以在码流中省略关于各个子图像旋转信息的变量。表3为本发明实 施方式一的语法元素设计。
表3
default_order_flag描述了是否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layout_face[i]描述了在当前布局格式下,第i个位置的子空间中放置的子图像的指示信息。注意,在后续实施方式中,相同的语法元素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和本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将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方式一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通过率失真优化或者预分析等操作,选择出最佳的空间布局格式及其对应的最优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排列顺序和/或是否旋转。
步骤二: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对于某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由于空间布局格式已经确定,图像的宽度以及高度已经可以确定,通常会有某种特定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会是最佳的,即能够得到最精准的预测结果,这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在编解码端设置为默认设置,即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该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在当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当前适用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默认设置中的相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1。如果不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0。最后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步骤三:依据default_order_flag决定是否编码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order_flag为1,则跳过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layout_face[i]的编码。否则,对layout_face[i]进行编码,其中,编码的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熵编码,变长编码,定长编码或其他编码方法,且适用于后续实施方式中对语法元素的编码。
实施方式一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解析default_order_flag,据其判断是否解析layout_face[i]
解析语法元素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的是默认设置,因此,无需解析表格3中的有关于各个子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语法元素,即无需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其中, 所述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某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使用的排列顺序,若采用所述的默认设置,则无需解析后面有关排列序的语法元素layout_face[i],而是直接将各个子图像排列顺序设为默认顺序,并根据该默认顺序进行解码。如果为0,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未采用默认设置,则解码器需要进一步解析layout_face[i],即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
当然,若所述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并未设置为默认设置,而是采用将各种不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二维全景图像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设置为默认设置的情况下,解码器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需要获得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获得方式可以是依据二维全景图像高宽比得到其空间布局格式,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是,获取当前二维全景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计算高宽比,根据高宽比确定具体的空间布局格式,例如:高宽比为1:6,对应1x6布局格式;高宽比为3:2,对应3x2布局格式,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实施方式二:
在该实施方式下,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不使用高宽比推导,而是通过编码具体布局格式指示信息;针对多重不同的布局格式,通常会有某种特定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会是最佳的,即能够得到最精准的预测结果,这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在编解码端设置为默认设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表4为本发明 实施方式二对应的语法元素表格。
表4
layout_type_index描述当前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索引,根据该索引可以获取到具体的空间布局格式;
实施方式二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步骤二:编码layout_type_index
该步骤中,编码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对应的指示信息,即layout_type_index。
步骤三: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该步骤与实施方式一种的步骤二相同,因此可参照实施方式一种 的步骤二了解具体实现过程。
步骤四:依据default_order_flag决定是否编码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order_flag为1,则跳过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layout_face[i]的编码。否则,对layout_face[i]进行编码。
实施方式二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layout_type_index,得到空间布局格式
解析语法元素layout_type_index,根据解析所得数据,即,空间布局格式的索引值,得到应到具体的空间布局格式,具体对应方式为编解码端共同约定,并将所对应的空间布局格式设置为当前实际使用格式。具体,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根据布局格式的索引值得到其对应的空间布局格式。
步骤二:解析default_order_flag,据其判断是否解析layout_face[i]
解析语法元素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说明在确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的是默认设置,因此,无需解析表格3中的有关于各个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的语法元素,即无需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其中,所述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确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使用的排列顺序,若采用所述的默认设置,则无需解析后面有关排列序的语法元素layout_face[i],而是直接将各个子图像排列顺序设为默认顺序,并根据该默认顺序解码码流。如果为0,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确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未 采用默认设置,则解码器需要进一步解析layout_face[i],即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
实施方式三:
该实施方式将二维全景图像的最佳空间布局格式以及该最佳空间布局格式下的该二维全景图形的各个子图像的最佳空间位置信息设置为默认设置。表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对应的语法元素设计。
表5
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描述当前二维全景图像是否采用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及空间位置关系;
实施方式三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步骤二:编码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
判断当前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和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是否与默认设置相同,如果相同,则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1,否则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0。最后对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编码。
步骤三:依据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决定是否编码layout_type_index以及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设置为1,则跳过后面layout_type_index以及layout_face[i]的编码。否则,对后面的layout_type_index以及layout_face[i]进行编码。
实施方式三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
步骤二:依据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决定是否解析layout_type_index和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的是默认设置,无需再解析layout_type_index和layout_face[i]。如果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0,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未采用默认设置,需要继续解析语法元素layout_type_index和layout_face[i],根据解析所得解码码流。
实施方式四:
为了提高编码的灵活性,可以将默认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和默认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单独设置,具体语法元素的设计如表6所示,
表6
实施方式四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适用的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
步骤二:编码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
判断当前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及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默认设置相同,如果相同则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1,否则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0,最后对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进行编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1,则跳过后续layout_type_index,default_order_flag,和layout_face[i]语法元素的编码步骤。否则,需要执行后续layout_type_index,default_order_flag,和/或layout_face[i]语法元素的编码步骤
步骤三:编码layout_type_index
该步骤的执行与否决定于步骤二,若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为0,则执行本步骤,否则跳过本步骤。
步骤四: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判断二维全景图像在当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其适用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布次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如果是,则default_order_flag为1。否则default_order_flag为0。最后对default_order_flag进行编码。
步骤五:依据default_order_flag决定是否编码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1,则跳过对子图像排列顺序layout_face[i]的编码。否则,对layout_face[i]进行编码。
实施方式四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
首先解析default_layou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二维全景图像实际使用的是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且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也使用默认设置,并跳过后面对layout_type_index,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的解析步骤。否则执行后面对layout_type_index,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的解析步骤。
步骤二:解析layout_type_index
步骤三:解析default_order_flag,据其判断是否解析layout_face[i]
解析语法元素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在当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其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使用默认设置,即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默认设置相同,因此无需解析后面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语法元素,如layout_face[i],而是直接将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设为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编解码端共同约定该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果为0,则说明在当前空间布局格式下,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实际不同于默认设置,需要进一步解析layout_face[i],并根据具体解析的结果对码流进行解码。
实施方式五:
当需要对三维全景图像映射时的多面体的面的数量在编码过程中进行说明,并且将经过映射得到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空间位置信息定义为包含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的情况下,则需要增加语法元素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layout_rotation[i]对多面体的面的数量以及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 像的旋转角度进行指明。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一~实施方式四(分别记做A,B,C,D),视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layout_rotation[i]的是否需要设计语法元素的情况,可以各分为4种情况。由于对于A/B/C/D,均有四种情况,所以共有4x4=16种情况,可记为M-m,其中M=A,B,C,D;m=0,1,2,3,其中,多面体的面的数量以及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旋转角度的语法元素的组合情况可以如表7中示。
表7
在实践中,一套排列顺序通常对应一套旋转角度,一套默认设置中,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可以同时设 计。我们以D-0为例,即在实施四的基础上,对六面体的面的数量进行了指明,并且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可以使用旋转,具体旋转方式可以使用上文中表2或者其他编解码端共同约定的方式,由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五对应的语法元素设计可以为表8所示:
表8
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描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和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是 否与默认设置相同。
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描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是否与默认设置相同。
实施方式五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适用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
步骤二:编码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
其中,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1为六面体面的数量;
步骤三:编码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
判断二维全景图像当前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二维全景图像的多个子图像的适用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是否与默认设置相同。如果相同,则将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设置为1,如果不同则将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设置为0,最后对
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进行编码。如果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为1,则可以跳过后续layout_type_index~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的编码步骤。否则执行对后续对其的编码步骤。
步骤四:编码layout_type_index
步骤五:编码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
判断二维全景图像在当前空间布局格式下,其各个子图像所适用 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是否与默认设置相同,如果相同则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为1。否则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为0。最后对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进行编码。这里如果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为1,则跳过后续layout_face[i]~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语法元素的编码步骤,否则执行对上述的语法元素进行的编码,即下述的步骤六:
步骤六:编码剩余语法元素layout_face[i],layout_rotation[i],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
实施方式五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得到面的数量;
将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加1为具体六面体面的数量。
步骤二:解析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
如果为default_layout_order_rotation_flag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该二维全景图像所使用的排列顺序和旋转角度与默认设置相同,这种情况下,解码器将跳过剩余对layout_type_index~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的解析步骤。否则执行对后续语法元素的解析步骤。
步骤三:解析layout_type_index,获得二维全景图像的当前空间布局格式
步骤四:解析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
如果default_order_rotation_flag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在当前 空间布局格式下,其子图像实际使用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与默认设置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器将跳过对layout_face[i],layout_rotation[i],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的解析步骤。否则继续执行对后续语法元素的解析步骤。
步骤五:解析语法元素layout_face[i],layout_rotation[i],layout_rotation[num_of_layout_face_minus1]。
实施方式六: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使用的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可能存在部分相同。例如默认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为:Left->Front->Right->Top->Rear->Bottom,但是实际使用的次序为Bottom->Rear->Left->Front->Right->Top,只有后面的四个子图像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相同。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从适用空间布局格式的第三个子空间开始,没有必要为后面的其他子空间对应的子图像进行的排列顺序的确定,而只需要告诉解码端,从某个位置开始,使用的仍然是默认的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并且告知解码端使用相同的排列顺序的子空间的长度即可。
表9中给出一个具体语法设计的示例,为了描述方便,本示例中,仅考虑空间布局格式为1x6,或者6x1,并且仅考虑存在且只存在连续4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相同的情况,并且相同顺序段是从Left开始的情况:
表9
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描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中是否有部分的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与默认的排列顺序相同。
实施方式六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通过率失真优化或者预分析等操作,选择出最佳的空间布局格式及其对应的最优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包括但不 限于排列顺序和/或是否旋转。
步骤二: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对于某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由于空间布局格式已经确定,图像的宽度以及高度已经可以确定,通常会有某种特定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会是最佳的,即能够得到最精准的预测结果,这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在编解码端设置为默认设置,即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该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在当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当前适用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默认设置中的相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1。如果不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0。最后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步骤三:依据default_order_flag决定是否编码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
如果default_order_flag为1,则跳过对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的编码。如果为0,则说明当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和/或旋转角度与默认设置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有可能部分次序与默认设置相同,因此将当前剩余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默认空间位置关系进行比对。如果满足部分空间位置关系与默认设置中的部分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则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为1。否则为0。最后对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进行编码。其中,编解码端需共同约定一种 认定部分次序与默认设置相同的方法,例如对于本实施方式,如果当前空间布局格式为1x6,或者6x1,并且Left位置位于0或者1或者2的位置的子空间,并且其后面存在且只存在连续三个面的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中Left后面连续三个面的次序相同,则认为当前面排列顺序与默认设置部分相同。
步骤三:依据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决定layout_face[i]的编码方法
如果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为0,则依次对layout_face[i]进行编码,没有任何的跳过过程。如果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为1,若当前的子空间位置i<=2,并且当前的子空间位置编码的面为Left时,则跳过后面连续2或者3个的子空间位置的子图像的指示信息的编码,如果当前位置为2,则跳过2个,因为最后一个的子空间位置本来就不需要编码具体的面指示信息,否则为3个。
实施方式六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default_order_flag,据其判断是否解析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
解析语法元素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的是默认设置,因此,无需解析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以及表格3中的有关于各个子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语法元素,即无需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其中,所述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二维全 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某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使用的排列顺序,若采用所述的默认设置,则无需解析后面有关排列序的语法元素layout_face[i],而是直接将各个子图像排列顺序设为默认顺序,并根据该默认顺序进行解码。如果为0,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未采用默认设置,则解码器需要进一步解析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layout_face[i],并根据具体解析的结果对子图像的排列顺序进行设置。
当然,若所述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并未设置为默认设置,而是采用将各种不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二维全景图像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设置为默认设置的情况下,解码器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需要获得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获得方式可以是依据二维全景图像高宽比得到其空间布局格式,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是,获取当前二维全景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计算高宽比,根据高宽比确定具体的空间布局格式,例如:高宽比为1:6,对应1x6布局格式;高宽比为3:2,对应3x2布局格式,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步骤三:解析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并据其决定layout_face[i]的解析方法,
解析语法元素partial_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0,则依次解析后面的layout_face[i]。如果为1,并且当前空间布局格式为1x6,或者6x1,并且当前子空间位置i<=2,并且当前解析的子图像为Left,则跳过后面连续2或者3个子空间位置对应的子图像的指示信息的解析,如果当前位置为2,则跳过2个,因为最后一个的子空间位置本来就不需要解 析具体的面指示信息,否则为3个。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空间布局格式默认使用高宽比进行推导,实际使用时也可以直接编码使用的空间布局格式类型;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考虑六面体面个数的编码以及各个面的旋转角度,实际使用时,也可以考虑这两者因素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仅考虑了两种空间布局格式(layout_6x1,layout_1x6),实际使用时,也可以按照类似方法扩展到其他的空间布局格式。本实施方式中编解码端约定相同次序段的起始为Left,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从中间的某个面开始,或者直接编码起始面的指示信息。本实施方式中相同次序段长度为4,实际使用时也可以是其他个数,或者直接编码相同次序段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判断部分匹配的起始子空间位置i<=2,实际使用是,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情况。并且后面跳过的的子空间位置个数也可以进行修改,此处也受到相同次序段长度的影响。
实施方式七:
实际使用时,为了能增加灵活性,默认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排列顺序可能有多种,例如对于6x1空间布局格式,可以同时设置Left->Front->Right->Top->Rear->Bottom,以及Rear->Bottom->Left->Front->Right->Top为默认子图像的排列顺序。如果编码端选择的子图像排列顺序为其中的一种,此时,除了需要指明当前使用的子图像排列顺序是默认设置外,还需要告诉解码端具体使用的是哪一个默认子图像排列顺序。表10给出了在这种情况下的语法元素设计。
表10
default_order_index描述默认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索引。
实施方式七通过编码器,如图像获取采集装置110中的图像编码器1136,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选择出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通过率失真优化或者预分析等操作,选择出最佳的空间布局格式及其对应的最优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空间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排列顺序和/或是否旋转。
步骤二: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对于某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由于空间布局格式已经确定,图像的宽度以及高度已经可以确定,通常会有某种特定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会是最佳的,即能够得到最精准的预测结果,这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在编解码端设置为默认设置,即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其对应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该步骤中,首先需要判断在当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当前适用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默认设置中的相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如果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1。如果不完全相同,则default_order_flag设置为0。最后编码default_order_flag。
步骤三:依据default_order_flag决定编码default_order_index,layout_face[i]的编码
如果default_order_flag为1,则需要进一步编码当前使用默认子图像的排列顺序的指示信息,编解码端需共同认定指示信息与多个子图像排列顺序的对应方式,并且跳过子图像的排列顺序layout_face[i]的编码。否则,对layout_face[i]进行编码。
实施方式七通过解码器,如VR显示装置150中的图像解码器1532,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
步骤一:解析default_order_flag,据其判断是否解析default_order_index,layout_face[i]
解析语法元素default_order_flag。如果为1,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的是默认设置,则需 要进一步解析default_order_index,得到在当前空间布局格式下,具体使用的是哪一个默认的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并且无需解析后面有关排列顺序的语法元素layout_face[i];其中,所述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是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在某种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使用的排列顺序,若采用所述的默认设置,则无需解析后面有关排列序的语法元素layout_face[i],而是直接将各个子图像排列顺序设为默认顺序,并根据该默认顺序进行解码。如果为0,则说明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对应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未采用默认设置,则解码器需要进一步解析layout_face[i],即解码相关的语法元素。
当然,若所述的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并未设置为默认设置,而是采用将各种不同的空间布局格式下二维全景图像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设置为默认设置的情况下,解码器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需要获得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空间布局格式,获得方式可以是依据二维全景图像高宽比得到其空间布局格式,具体的获取方式可以是,获取当前二维全景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计算高宽比,根据高宽比确定具体的空间布局格式,例如:高宽比为1:6,对应1x6布局格式;高宽比为3:2,对应3x2布局格式,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语法元素分别指明是否使用默认子图像排列顺序(default_order_flag),以及使用的是哪一个默认的子图像排列顺序(default_order_index)。实际上也可以直接使用default_order_index来分析判断,例如当default_order_index为0时,认为其没有使用默认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当default_order_index不为0 时,在根据其具体的值判断使用的是哪一种默认的子图像排列顺序(编解码端共同约定一种对应方式),如表11所示。
表11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空间布局格式默认使用高宽比进行推导,实际使用时也可以直接编码使用的空间布局格式类型。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考虑六面体面个数的编码以及各个面的旋转角度,实际使用时,也可以考虑这两者因素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仅为每一种空间布局格式规定了多种默认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实际使用时,也可以用于规定多种默认的空间排布格式和子图像排列顺序(在不使用宽高比推导空间布局格式,而是需要编码空间排布格式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或者用于规定多种默认的空间排布格式和子图像排列顺序的同时,也为每一种空间布局格式额外规定多种默认的子图像排列顺序。并且,上述情况也可以结合旋转角度进行扩展使用。
以上本发明以上的各个语法元素的名称,以及语法元素的编码方 法以及语法元素中的判断逻辑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中所给出的形态。
以上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均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实现,例如所述编码方法110可以通过硬件形态的或者具备相应功能的硬件装置,例如编码装置来实现,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的所有可能的编码方法的一种编码装置1300,该编码装置包括:
空间布局格式及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1301,其用于,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判断单元1303,其用于,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以及
编码单元1305,其用于,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用于表示二维全景图像 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信息所需要的比特数,从而提高编码效率。该编码装置1300的各个单元可以是一种功能单元,由通用的或者专用的硬件来实现。
相似地,所述解码方法120可以通过硬件形态的或者具备相应功能的硬件装置,例如解码装置来实现,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实现本发明上述的所有可能的解码方法的一种解码装置1400,该解码装置包括:
空间布局格式确定单元1401,其用于,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1403,其用于,解析所述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解码单元1405,其用于,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该解码装置1400的各个单元可以是一种功能单元,由通用的或者专用的硬件来实现。
本发明的解码装置中通过采用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以及空间位置关系来解码码流,可以有效的减少解码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需要的缓存空间,提高的解码的效率。
在一个或多个实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如果以软件实施,则功能可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而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而发送,且通过基于硬件的处理单元执行。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其对应于例如数据存储媒体等有形媒体)或通信媒体,通信媒体包含(例如)根据通信协议促进计算机程序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媒体。以此方式,计算机可读媒体大体上可对应于(1)非瞬时的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或(2)例如信号或载波等通信媒体。数据存储媒体可为可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取以检索指令、代码及/或数据结构以用于实施本发明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何可用媒体。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含计算机可读媒体。
通过实例而非限制,某些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快闪存储器,或可用以存储呈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而且,任何连接可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举例来说,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而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指令,则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及微波)包含于媒体的定义中。然而,应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及数据存储媒体不包含连接、载波、信号或其它瞬时媒体,而是有关非瞬时有形存储媒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 数字影音光盘(DVD)、软性磁盘及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复制数据,而光盘通过激光以光学方式复制数据。以上各物的组合还应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
可由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离散逻辑电路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可指代前述结构或适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任何其它结构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方面中,可将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提供于经配置以用于编码及解码的专用硬件及/或软件模块内,或并入于组合式编解码器中。而且,所述技术可完全实施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或逻辑元件中。
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广泛地由多种装置或设备来实施,所述装置或设备包含无线手持机、集成电路(IC)或IC集合(例如,芯片组)。在本发明中描述各种组件、模块或单元以强调经配置以执行所揭示技术的装置的功能方面,但未必要求通过不同硬件单元来实现。确切地说,如上文所描述,各种单元可组合于编解码器硬件单元中,或通过交互操作性硬件单元(包含如上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集合结合合适软件及/或固件来提供。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方式”或“一实施方式”意味着与实施方式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或“在一实施方式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方式。此外,这些特定的 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互换使用。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 施方式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
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获取默认空间位置关系指示标识,当所述默认空间位置关系指示标识为第一取值时,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包括:
解析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和高,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高比确定以及预设的宽高比与空间布局格式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或
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索引,根据所述空间布局格式索引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多种不同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应,所述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包括:
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获得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索引,根据所述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索引从所述多个默认空间位置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索引对应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包括: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
对应,所述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确定,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包括: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获取默认空间布局格式指示标识,当所述默认空间布局格式指示标识为第一取值时,确定在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
7.如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包括:解析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以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
对应,所述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非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
9.一种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
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所述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包括: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将默认空间位置关系指示标识设置为第一取值,并编码设置为第一取值的所述默认空间位置关系指示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包括:
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和高,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宽高比确定以及预设的宽高比与空间布局格式的对应关系表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获取空间布局格式索引,编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多种不同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应,所述编码方法还包括:编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默认空间位置关系索引,所述默认的空间位置索引用于唯一指示所述多个不同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中的一个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相同;
对应,所述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包括;
根据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相同,确定,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为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时,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是否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相同;
对应,所述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包括;
当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与默认的空间布局格式不同时,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旋转角度,或者所述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排列顺序以及旋转角度。
17.一种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间布局格式确定单元,其用于,接收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确定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适用空间布局格式;
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其用于,解析所述码流,以确定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
解码单元,其用于,若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为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则根据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及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解码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编码码流。
18.一种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空间布局格式及空间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其用于,确定待编码的二维全景图像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以及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
判断单元,其用于,判断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否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以及,
编码单元,其用于,当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的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在所述适用空间布局格式下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相同时,编码用于指示在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下,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采用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适用的空间布局格式以所述的默认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所述二维全景图像的各个子图像进行编码生成编码码流。
CN201610482290.7A 2016-06-27 2016-06-27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7547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290.7A CN107547907B (zh) 2016-06-27 2016-06-27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PCT/CN2017/090067 WO2018001208A1 (zh) 2016-06-27 2017-06-26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EP21167189.6A EP3934255A1 (en) 2016-06-27 2017-06-26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EP17819205.0A EP3468199B1 (en) 2016-06-27 2017-06-26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KR1020197001684A KR102243120B1 (ko) 2016-06-27 2017-06-26 인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및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US16/234,107 US10805606B2 (en) 2016-06-27 2018-12-27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290.7A CN107547907B (zh) 2016-06-27 2016-06-27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907A true CN107547907A (zh) 2018-01-05
CN107547907B CN107547907B (zh) 2020-02-21

Family

ID=6078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2290.7A Active CN107547907B (zh) 2016-06-27 2016-06-27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5606B2 (zh)
EP (2) EP3934255A1 (zh)
KR (1) KR102243120B1 (zh)
CN (1) CN107547907B (zh)
WO (1) WO201800120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234A (zh) * 2019-02-01 2019-05-28 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265的虚拟现实视频传输与播放方法、系统
CN110121065A (zh) * 2018-02-05 2019-08-13 苹果公司 空间排序视频编码应用中的多向图像处理
CN110266316A (zh) * 2019-05-08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解压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6135B2 (en) * 2016-08-05 2021-05-11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WO2018128247A1 (ko) * 2017-01-03 2018-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60도 비디오에 대한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인트라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66107A1 (en) 2018-03-02 2019-09-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icture coding with selective loop-filtering
WO2020009341A1 (ko) * 2018-07-06 2020-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동적 뷰포인트의 좌표계에 대한 메타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21044708A (ja) * 2019-09-11 2021-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符号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22290B2 (ja) * 2019-10-02 2023-08-07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ビデオビットストリームにおけるサブピクチャ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構文
US11785214B2 (en) * 2019-11-14 2023-10-1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Specifying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DE102021132275A1 (de) 2021-12-08 2023-06-15 immerV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474A (zh) * 2004-08-13 2007-07-18 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用于二十面体全景图像的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09241A (zh) * 2011-05-25 2011-10-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子图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341552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Here Global B.V. Developing a Panoramic Im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1562A (ja) * 2001-10-29 2003-05-16 Sony Corp 非平面画像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308131B2 (en) * 2002-12-03 2007-12-11 Ntt Docomo, Inc. Representation and coding of panoramic and omnidirectional images
US20130009980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Ati Technologies Ulc Viewing-focus oriented image processing
US10319071B2 (en) * 2016-03-23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uncated square pyramid geometry and frame packing structure for representing virtual reality video content
KR102014240B1 (ko) * 2016-09-08 2019-08-27 가온미디어 주식회사 공간적 구조 정보를 이용한 동기화된 다시점 영상의 선택적 복호화 방법, 부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3472756B1 (en) * 2016-10-07 2024-07-24 Mediatek Inc.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syntax element signaling of employed projection layout and associate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474A (zh) * 2004-08-13 2007-07-18 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用于二十面体全景图像的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09241A (zh) * 2011-05-25 2011-10-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子图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341552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Here Global B.V. Developing a Panoramic Imag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065A (zh) * 2018-02-05 2019-08-13 苹果公司 空间排序视频编码应用中的多向图像处理
CN110121065B (zh) * 2018-02-05 2021-02-09 苹果公司 空间排序视频编码应用中的多向图像处理
CN109819234A (zh) * 2019-02-01 2019-05-28 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265的虚拟现实视频传输与播放方法、系统
CN110266316A (zh) * 2019-05-08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压缩、解压方法、装置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907B (zh) 2020-02-21
WO2018001208A1 (zh) 2018-01-04
EP3934255A1 (en) 2022-01-05
KR20190020083A (ko) 2019-02-27
KR102243120B1 (ko) 2021-04-21
EP3468199B1 (en) 2021-04-28
EP3468199A1 (en) 2019-04-10
US20190158825A1 (en) 2019-05-23
US10805606B2 (en) 2020-10-13
EP3468199A4 (en)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907A (zh) 编解码的方法及设备
CN106658019B (zh) 参考帧编解码的方法与装置
US20190273929A1 (en) De-Blocking Filter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4969549B (zh) 用于帧缓冲器压缩的混合模式
US20190141323A1 (en) Video image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video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10004885A (ko)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및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CN110419221A (zh) 自适应扰动立方体的地图投影
US1164717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ream for volumetric video format
CN109996072A (zh) 视频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76240A (zh) 将全向图像映射到布局输出格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50028A (zh) 改进的色彩重新映射信息辅助增强信息消息处理
CN109074161A (zh) 用于360度视频的混合图形及像素域架构
CN117692661A (zh) 基于子图像码流视角相关视频编码中的误差抑制的文件格式指示
CN105432083A (zh) 混合向后兼容的信号编码和解码
CN105594212B (zh) 用于确定运动矢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41762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6998470A (zh) 解码方法、编码方法、解码设备和编码设备
CN104853211A (zh) 使用多种形式的参考像素存储空间的图像压缩方法和装置
CN105684443B (zh) 屏幕图像编码方法及其装置和屏幕图像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48187A (zh) 用于视频压缩中的方向性帧内预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64429A (zh) 高级调色板预测和发信号通知
CN105100814A (zh) 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KR20230087474A (ko) 병렬 코딩을 위한 양방향 데이터 블록들의 조인트 터미네이션
CN112929705A (zh) 纹理压缩和解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05210A (zh) 管理用于对多层视频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缓冲器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