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331A -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331A
CN107547331A CN201710871936.5A CN201710871936A CN107547331A CN 107547331 A CN107547331 A CN 107547331A CN 201710871936 A CN201710871936 A CN 201710871936A CN 107547331 A CN107547331 A CN 107547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tate
rpr
place
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19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19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主用节点,该方法包括: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若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若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本方案可以保证相交环避免产生环路,提高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在环结构上优化报文传输的新型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可运行于SONET(Synchronous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网络)/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级波分复用)、以太网等多种物理层上,可以有效地传输语音、图像等多种数据类型的报文,为宽带IP城域网运营商提供灵活高效的组网方案。
采用RPR技术组成的环形网络称为RPR环,RPR环结构如图1所示,环形网络上的设备称为节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单个RPR环组成的组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报文传输的要求,需要在多个RPR环之间进行报文传输。如图2所示,为满足多个RPR环之间进行报文传输的需求,RPR环之间组成相交环组网,相交的两个RPR中,RPR环之间相连的两个节点为一组相交节点。通常情况下,如果RPR节点在位,即RPR节点与网络的连接正常、且RPR节点无故障时,各RPR节点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但是,RPR相交环的各节点的转发状态均为允许状态的情况下,在RPR相交环中产生环路,使得大量的报文在环路中不断循环传输,占用带宽资源,影响网络性能,甚至导致网络崩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以保证相交环避免产生环路,提高网络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主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备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备用节点,所述备用节点与主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对等节点或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主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备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知模块,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备用节点,所述备用节点与主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对等节点或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主用节点或者备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或者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除备用节点以外任一个节点不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RPR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RPR相交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配置的RPR相交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启动时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实例的RPR相交环的报文传输流向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实例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调整后的报文传输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备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备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RPR相交环中的节点做如下定义,如图3所示。一个虚线框为一个相交节点组,且虚线框内的两个RPR节点为一组相交节点,如图3中的M4和S5、M3和S2。按照用户的配置,设置两个相交节点组的主次关系,主相交节点组中包括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次相交节点组中包括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由于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属于同一个RPR环中,两个节点之间具有对等关系,且两个节点之间相互指定对等的节点MAC;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属于同一个RPR环中,两个节点之间具有对等关系,且两个节点之间相互指定对等的节点MAC。例如图3,用户配置了M3和S2组成的相交节点组为次相交节点组,且M3为主用节点,则S2为备用节点,与M3有对等关系的M4为主对等节点,与S2有对等关系的S5为备对等节点。一个RPR节点的转发状态可以设置为允许状态或者阻断状态,设置为允许状态表示允许该RPR节点向其他节点或设备转发报文,设置为阻断状态表示阻断该RPR节点向其他节点或设备转发报文。互为对等关系的两个RPR节点,相互之间可以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检测到RPR节点的在位状态;处于同一个相交节点组中的两个RPR节点,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中断快速感知,检测到RPR节点的在位状态。
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在启动后,可以按照现有的节点启动策略,直接将自身的转发状态设置为允许状态,则只要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在线,则认为这两个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各节点均可以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并且主用节点可以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以实现对备用节点的控制。
为了保证相交环避免产生环路,提高网络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如图4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主用节点,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主用节点可以实时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以确定各节点的在位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RPR节点与网络的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即RPR节点的主控板在没插入插槽和插入插槽的状态之间发生变化,则可确定RPR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如果RPR节点的故障状态发生变化(RPR节点的两个物理端口都故障,则认为RPR节点故障),也可以确定RPR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主用节点检测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中断快速感知的方式检测;主用节点检测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的方式检测;主用节点检测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接收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的结果的方式检测。
S402,若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如果主用节点通过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即不论是哪个RPR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只要变化后各RPR节点均在位,主用节点会认为有形成环路的危险,因此,主用节点会通知备用节点,使得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即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保持阻断状态不变,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更改为阻断状态。本实施例中,对于主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不作具体限定,即不论主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还是阻断状态,主用节点都可以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当然,如果主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为了不影响备用节点所属RPR环正常传输报文,在确定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后,主用节点可以不向备用节点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在确定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后,主用节点需向备用节点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S403,若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如果主用节点通过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主用节点会认为RPR环之间有发生断路的可能,这样会影响RPR环之间正常传输,因此,主用节点会通知备用节点,使得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即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更改为允许状态,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保持允许状态不变。当然,为了保证RPR环之间报文的正常传输,还可以确定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备用节点,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备用节点可以实时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以确定各节点的在位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果RPR节点与网络的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即RPR节点的主控板在没插入插槽和插入插槽的状态之间发生变化,则可确定RPR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如果RPR节点的故障状态发生变化(RPR节点的两个物理端口都故障,则认为RPR节点故障),也可以确定RPR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备用节点检测主用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中断快速感知的方式检测;备用节点检测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的方式检测;备用节点检测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可以通过接收主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的结果的方式检测。
S502,若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若接收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如果备用节点通过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会认为RPR环之间有发生断路的可能,这样会影响RPR环之间正常传输,因此,备用节点会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即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更改为允许状态,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保持允许状态不变。或者,备用节点如果接收到主用节点通过判断之后通知的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如果变化后只有主用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既可以为允许状态,也可以为阻断状态,但是,为了保证备用节点所述RPR环内报文的正常转发,可以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S503,若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如果备用节点通过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进行检测,检测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即不论是哪个RPR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只要变化后各RPR节点均在位,备用节点会认为有形成环路的危险,因此,备用节点会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即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保持阻断状态不变,如果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更改为阻断状态。或者,备用节点如果接收到主用节点通过判断之后通知的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备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报文的转发,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报文的转发,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发生瞬间环路的情况,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启动时,各节点需要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并且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的启动与现有的节点启动过程相同,在确定在位、启动后,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从阻断状态更改为允许状态。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启动时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控制本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S602,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节点的在位状态。
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可以检测其他节点的在位状态,属于同一个相交点组的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中断快速感知的方式检测;具有对等关系的节点之间可以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的方式检测。
S603,若其他节点中的任一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本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S604,若其他节点均在位,判断本节点是否为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若是则执行S605,否则执行S606。
S605,控制本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S606,判断本节点是否为主用节点,若是则执行S607至S609,否则执行S610。
S607,判断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是否为阻断状态,若是则执行S608,否则执行S609。
S608,控制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S609,在确定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之后,通知备用节点控制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并在确定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S610,若本节点为备用节点,则控制本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在各节点启动后,各节点首先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然后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如果其他节点中有一个不在位,则本节点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如果其他节点均在位,需要根据节点的不同,如果是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则控制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如果是备用节点则控制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是主用节点,需要先确定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之后,再控制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从而保证了,在启动RPR节点之后,在相交的两个RPR环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7a所示,主用节点702与主对等节点703处于RPR环A中,备用节点701与备对等节点704处于RPR环B中,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已完成转发状态的控制,各节点均在位,则备用节点701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主用节点702、主对等节点703及备对等节点704的转发状态均为允许状态,通过RPR的MAC学习机制,学习到进行跨RPR环报文传输的两个用户中,一个用户MAC在主对等节点703下,另一个用户MAC在备对等节点704下,则跨RPR环的报文通过主对等节点703和备对等节点704之间的堆叠链路C传输。
如果备对等节点704出现故障,备用节点701检测到备对等节点704的在位状态变为不在位,备用节点701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变更为允许状态,RPR环的拓扑发生变化,RPR处理机制通知对等节点704所在RPR环整环节点广播MAC,RPR节点对用户MAC进行更新,学习到一个用户MAC在主用节点702下,另一个用户MAC在备用节点下,如图7b所示,跨RPR环的报文通过主用节点702和备用节点701之间的堆叠链路D传输。
通过本方案,备用节点通过检测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报文的转发,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报文的转发,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主用节点,如图8所示,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810,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知模块820,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8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8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810,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如图9所示,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910,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知模块920,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9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9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控制模块930,用于在所述主用节点启动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在主用节点启动后,主用节点首先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然后检测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如果其他节点中有一个不在位,则本节点控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如果其他节点均在位,需要先确定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之后,再控制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从而保证了,在主用节点启动之后,避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930,具体可以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910检测到所述备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9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可选的所述通知模块920,具体可以用于: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之后,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930,具体还可以用于: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910,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基于图8所示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如图10所示,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1010,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知模块1020,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10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10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确定模块1030,用于确定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确定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保证RPR相交环之间避免出现环路,且不影响各RPR环内报文的正常传输。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1010,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备用节点,如图11所示,该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110,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控制模块1120,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11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对等节点或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11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备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报文的转发,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报文的转发,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1120,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备用节点启动后,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1120,具体可以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1110检测到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1110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1120,还可以用于: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1110,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主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主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用节点,如图12所示,主用节点120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0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20,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220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121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1210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主用节点的处理器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相应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主用节点1200中,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存储于主用节点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在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主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的应用程序,因此能够实现:主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主用节点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通过对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备用节点转发报文,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备用节点,如图13所示,备用节点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10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320,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1320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131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1310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应用于备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备用节点的处理器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能够实现:备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报文的转发,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报文的转发,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相应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备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于备用节点1300中,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备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备用节点中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在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备用节点的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的应用程序,因此能够实现:备用节点通过检测RPR相交环中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实现备用节点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的控制,即如果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如果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备用节点控制其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备用节点通过对其自身的转发状态进行控制,保证在RPR相交环中各节点均在位的情况下,阻断报文的转发,只有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在主对等节点或者备对等节点不在位的情况下,允许报文的转发,只有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可以实现RPR环之间的报文传输,即保持主用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的链路或者主对等节点和备对等之间的链路,只有一条链路可以传输报文,从而保证RPR相交环之间不出现环路的情况。并且,有效应对节点不在位的情况,可以快速地选择承担转发任务的节点和链路,从而保证了报文转发的安全性。
上述主用节点及备用节点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包括NVM(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对于主用节点、备用节点、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所涉及的方法内容基本相似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主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备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当前在位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用节点启动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若所述备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用节点启动后,若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之后,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
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包括: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6.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备用节点,所述备用节点与主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对等节点或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备用节点启动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若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包括: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主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主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10.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用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备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知模块,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主对等节点或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备用节点在位,则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主用节点启动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备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模块,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之后,通知所述备用节点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变更为阻断状态之后,控制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主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备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备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15.一种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备用节点,所述备用节点与主用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一组相交节点,所述主用节点与主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备用节点与备对等节点处于同一RPR环上,所述主对等节点与所述备对等节点为RPR相交环中的第二组相交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的在位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对等节点或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其他各节点均在位,或者,若接收到所述主用节点通知的控制所述备用节点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备用节点启动后,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主对等节点不在位,或者所述备对等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其他各节点均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阻断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RPR相交环中节点的在位状态发生变化,且变化后所述主用节点不在位,则控制所述备用节点自身的转发状态为允许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中断快速感知,获得所述主用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RPR环的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备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通过所述主用节点的RPR环快速拓扑感知,获得所述主对等节点的在位状态。
CN201710871936.5A 2017-09-25 2017-09-25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547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1936.5A CN107547331A (zh) 2017-09-25 2017-09-25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1936.5A CN107547331A (zh) 2017-09-25 2017-09-25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331A true CN107547331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4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1936.5A Pending CN107547331A (zh) 2017-09-25 2017-09-25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3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777A (zh) * 2018-12-24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pr相交环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938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pr相交环的环路避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60A (zh) * 2006-04-14 2006-10-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网中跨环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885809A (zh) * 2005-06-20 2006-12-2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的相交互连方法及相交站点、相交弹性分组环
CN101022391A (zh) * 2007-03-13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pr桥冗余保护方法及rpr桥环设备
CN101106516A (zh) * 2006-07-14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弹性分组相交环广播风暴的相交节点及方法
CN101136830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pr桥故障恢复后的环路避免方法
CN101188541A (zh) * 2006-11-16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rpr桥冗余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1262399A (zh) * 2007-03-08 2008-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环rpr两点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582848A (zh) * 2009-06-18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分组环跨环保护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809A (zh) * 2005-06-20 2006-12-27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的相交互连方法及相交站点、相交弹性分组环
CN1852260A (zh) * 2006-04-14 2006-10-25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网中跨环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1106516A (zh) * 2006-07-14 2008-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弹性分组相交环广播风暴的相交节点及方法
CN101136830A (zh) * 2006-09-01 2008-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pr桥故障恢复后的环路避免方法
CN101188541A (zh) * 2006-11-16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弹性分组环rpr桥冗余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1262399A (zh) * 2007-03-08 2008-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环rpr两点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022391A (zh) * 2007-03-13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Rpr桥冗余保护方法及rpr桥环设备
CN101582848A (zh) * 2009-06-18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分组环跨环保护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777A (zh) * 2018-12-24 2019-04-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pr相交环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9617777B (zh) * 2018-12-24 2021-08-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pr相交环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938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pr相交环的环路避免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8621B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自动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029893B1 (en) Method, controller,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tecting service path
Azodolmolky et al. Integrated OpenFlow–GMPLS control plane: an overlay model for software defined packet over optical networks
CN103763310B (zh) 基于虚拟网络的防火墙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2340434B (zh) 基于多归属接入的环路避免方法和边缘设备
EP265814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toring network
US20090103442A1 (en) Communicating risk information within a multi-domain network
CN108616418A (zh) 检测故障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079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Transport Service in a Multi-Domain Multi-Layer Network
CN107547331A (zh) Rpr相交环中rpr节点的转发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Du et al.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for real-time ethernet
CN106452921A (zh) 一种堆叠系统分裂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94017A (zh) 一种堆叠系统的选举方法及主设备
Le Roux et al. Evaluation of existing GMPLS protocols against multi-layer and multi-region networks (MLN/MRN)
EP2171937B1 (en) Protection mechanisms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0012192A1 (zh) 一种网元内交叉单元倒换状态同步方法
CN103220189A (zh) 一种mad检测备份方法和设备
WO2015154423A1 (zh) 跨域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509569B2 (en) Intermediate network in a ring topology,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network connection between two network domains
Patil et al. Bootstrapp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for flexible and dynamic control plane management
CN104092574B (zh) 一种irf分裂导致rpr环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e et al. Survivable embedding of logical topologies in WDM ring networks
CN109617777A (zh) 一种rpr相交环的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hiang et al. Improving the fault-tolerance under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based on new sight of agreement protocol
Bahnasy et al. OpenFlow and GMPLS unified control planes: Testbed implement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