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162B -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162B
CN107547162B CN201710866715.9A CN201710866715A CN107547162B CN 107547162 B CN107547162 B CN 107547162B CN 201710866715 A CN201710866715 A CN 201710866715A CN 107547162 B CN107547162 B CN 107547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mbling code
code table
scrambling
format data
paralle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67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162A (zh
Inventor
杨凌云
史琴
赖晓敏
朱浩文
叶恒
沈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erospace Measurement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8667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7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7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包括步骤:在FPGA内部创建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由于在FPGA内部创建三份相同的扰码表,并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的扰码,三份码表同一位置同时发生单粒子翻转的概率极低,从而提高了并行加扰设计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传领域,为了便于定时恢复,信号在传输前需要进行加扰处理以改变其传输特性,加扰能够限制连“0”码或连“1”码的长度,在提高信号比特定时含量的同时,也使原始信息充分随机化。加扰编码器可以采用软件或硬件设计实现,而硬件实现编码效率更高,并且不需要占用CPU资源,因此在卫星通信中,一般采用FPGA实现的方法。SRAM型FPGA具有逻辑资源丰富、内部RAM多、速度高、可重配置等特点,是并行加扰设计的首选。但SRAM型FPGA受空间高能粒子影响较大,其内部缓存的扰码表很容易发生单粒子翻转,从而使数据出现误码,在单粒子环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加扰功能完全失效,无法满足卫星等高可靠性产品的数据传输要求。因此在加扰编码器设计中必须考虑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设计措施。
XILINX公司针对SRAM型FPGA的SEU问题提出了刷新、回读检测等方案,星上FPGA设计中还经常使用三模冗余设计,可以有效地缓解FPGA内部资源的单粒子翻转(SEU)效应,这为本发明的提出提供了可行性。本发明借鉴FPGA刷新以及三模冗余的思路,对扰码表进行刷新,并且在FPGA逻辑设计中对扰码表进行三取二设计,从而极大地提高加扰模块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并且避免了对FPGA器件本身进行三模冗余设计而付出速度的代价。
目前在并行加扰处理中采用的抗单粒子翻转的方法主要有:
毕占坤、苏绍景、张羿猛、黄芝平,“SDH骨干网并行加扰解扰技术研究”,光通信技术,2006年第5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推导的并行加扰解扰算法,适用于任意位宽的并行加扰解扰,动态生成扰码矩阵,但一旦发生单粒子翻转,必须等到下一个扰码循环序列才能恢复。
马寅、安军社、王连国、孙伟,“基于Scrubbing的空间SRAM型FPGA的抗单粒子翻转系统设计”,空间科学学报,2012/32(2)-270-07,对Xilinx公司Virtex-2系列xc2v3000器件提出了一种三模冗余加刷新的方法来阻止单粒子翻转的累积,但FPGA器件级三模冗余会明显降低器件速率,不适用于卫星高速数据处理领域。
专利申请号201410466486.8,名称“星载多载荷数据帧传输系统”,介绍了一种数传系统,动态生成扰码序列,将CRC校验后的数据直接进行加扰,一旦发生单粒子翻转,必须等到下一个扰码循环序列才能恢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包括步骤:
在FPGA内部创建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
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
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
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地址相同;
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
一种实施例中,格式化数据包括非加扰区和待加扰区,当处于格式化数据的非加扰区时间内,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
一种实施例中,当无格式化数据传输时,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操作和刷新操作互斥。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写入数据宽度为8比特、深度为1024,读取数据宽度为64比特、深度为128。
一种实施例中,格式化数据的宽度为64比特。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并行加扰方法,由于在FPGA内部创建三份相同的扰码表,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的扰码,通过三取二设计能够确保读取码表数据的正确性,三份码表同一位置同时发生单粒子翻转的概率极低,从而提高了并行加扰设计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流程图;
图2为加扰原理图;
图3为加固后的扰码失效率类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例提供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FPGA内部创建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
其中,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是三份相同的扰码表,如,写入数据宽度为8比特、深度为1024,读取数据宽度为64比特、深度为128。
S2: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
本例中,使用的是一个8级移位寄存器构成的加扰器,采用符合CCSDS标准的扰码生成多项式F(X)=X8+X7+X5+X3+1,该序列每255bit后重复,在每个同步周期内,该序列产生器重新初始化为“全1”状态。硬件结构原理图如附图2所示。
S3: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
将步骤S2中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三份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每写入一字节则扰码表的写地址加1。
S4: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的扰码。
本例的格式化数据位宽与扰码表读位宽一致,即,本例的格式化数据的宽度也为64比特,当格式化数据从FIFO中读取的同时,从三份扰码表相同地址中读取扰码,获得相应的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
举例说明最终扰码的获取方式,假设从三份扰码表读取的扰码分别为PN1[63:0]、PN2[63:0]、PN3[63:0],则三取二后得到的最终扰码PN_code[63:0]为:
PN_code[63]=PN1[63]·PN2[63]+PN2[63]·PN3[63]+PN1[63]·PN3[63];
PN_code[62]=PN1[62]·PN2[62]+PN2[62]·PN3[62]+PN1[62]·PN3[62];
……
PN_code[1]=PN1[1]·PN2[1]+PN2[1]·PN3[1]+PN1[1]·PN3[1];
PN_code[0]=PN1[0]·PN2[0]+PN2[0]·PN3[0]+PN1[0]·PN3[0]。
另外,本例的格式化数据符合CCSDS标准AOS协议相关规定,帧长为1024字节,包括4字节帧头(非加扰区)与1020字节数据(待加扰区),进一步,当处于格式化数据的非加扰区时间内,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或者,当无格式化数据传输时,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即,本例在扰码表不读的时间段反复将动态生成的扰码序列写入扰码表,扰码表写地址从0~1023循环,即使发生单粒子翻转的寄存器也能在刷新操作中被纠正。
本例的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操作和刷新操作互斥,即当无格式化数据传输或者处于格式化数据的非加扰区时间时,允许扰码表写使能,而在待加扰区时间内扰码表写禁止,确保扰码表读写操作互斥。
在步骤S4中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及对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在刷新前若扰码表发生单粒子翻转则可以通过三取二操作确保加扰的正确性,刷新后则发生单粒子翻转的区域被纠正,从而大大提高了并行加扰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提高并行加扰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的预估如下:
扰码表因为采用了加固措施后,加固后的单粒子翻转率和加固前的单粒子翻转率存在一个比例值f,定义为单粒子翻转失效比率。
Rr=fR0
式中,Rr——加固后的单粒子翻转率;
R0——加固前的单粒子翻转率;
f——单粒子翻转失效比率。
扰码表采用刷新及三取二的加固措施后,使得f不是一个单一数值,而是总的加固水平的综合体现,加固后的扰码失效率类关系图如图3所示。
刷新间隔时间定义为T刷新,假设输入的载荷数据一直处于满载荷状态,则T刷新达到最大值。满载荷状态下,在每一帧1024B的格式化数据的帧头非加扰区可以将扰码表刷新一个字节,1024B数据按照64位并行加扰,时钟频率40MHz,扰码表刷新一个字节的周期为(1024×8/64/40MHz)=3.2us,因此扰码表的最大刷新周期T刷新=3.2us×1024≈3.3ms,f刷新=T刷新/天=3.8E-8。
三取二设计之后,当扰码表一个地址中的某位数据发生翻转不会导致加扰错误,此时采用美宇航局经验公式,计算两位错误的翻转概率:
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2/B×(B-1)×T×W×λ2
其中B:一个字中的BIT数;
λ:err/bit.day;
T:一天内访问一个周期的时间;
W:扰码表中字的数量
此例中:
B=8;
λ即单粒子翻转率R0
T=(1024×8/64/40MHz×10E-6/3600)/24;
W=1024×3;
得到
上述计算得到的Error rate是三份扰码表中任意两位翻转的概率,而三取二设计失效仅当两份扰码表的同一位置的比特发生翻转,三份扰码表同一位置均发生翻转的概率相对于两份扰码表同一位置发生翻转的概率可忽略不计。因此:
通过芯片手册、芯片敏感性甄别、辐照试验等多种手段获取芯片级R0的参数,采用“低轨道500km,52°”的轨道参数,计算得R0=3.89E-4/bit天,因此:
f三取二=2.33E-9·3.89E-4=9.06E-13。
因此加固后,单粒子翻转失效比率f=f刷新·f三取二=3.44E-20。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大大提高了并行加扰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
S5: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
将格式化数据与最终扰码PN_code[63:0]异或后输出。另外,采用FPGA逻辑设计进行三取二相对于器件级三模冗余对设计速率的降低要小得多,在XQR4VSX55-10CN1140V芯片上扰码表三取二前后设计速率的对比,三取二之前为139MHz,三取二之后为133MHz,对设计速率几乎无影响。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6)

1.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FPGA内部创建三份相同的扰码表: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
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
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
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所述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地址相同;
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数据包括非加扰区和待加扰区,当处于格式化数据的非加扰区时间内,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格式化数据传输时,还包括对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进行刷新操作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操作和刷新操作互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写入数据宽度为8比特、深度为1024,读取数据宽度为64比特、深度为12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行加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化数据的宽度为64比特。
CN201710866715.9A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Active CN107547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715.9A CN107547162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6715.9A CN107547162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162A CN107547162A (zh) 2018-01-05
CN107547162B true CN107547162B (zh) 2019-02-26

Family

ID=6096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6715.9A Active CN107547162B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716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2757A (zh) * 2005-01-10 2005-06-29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 空间计算机抗单粒子翻转的存储器纠检错与自动回写方法
CN104484238A (zh) * 2014-12-16 2015-04-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sram型fpga配置刷新的crc校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2246B2 (en) * 2014-12-27 2017-10-17 Intel Corporation Lower-power scrambling with improved signal integrit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2757A (zh) * 2005-01-10 2005-06-29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 空间计算机抗单粒子翻转的存储器纠检错与自动回写方法
CN104484238A (zh) * 2014-12-16 2015-04-0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于sram型fpga配置刷新的crc校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空间辐射环境引起在轨卫星故障分析与加固对策;周飞等;《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0831;第29卷(第四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162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illier et al.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n-board nanosatellites using hamming codes
Reviriego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emories suffering multiple bit upsets
CN102306213B (zh) 基于帧数据处理的抗单粒子辐照方法及抗单粒子辐照系统
Heijmen Soft errors from space to ground: Historical overview, empirical evidence, and future trends
CN108874571A (zh) 高数据完整性处理系统
Yang et al. Expanding trace buffer observation window for in-system silicon debug through selective capture
CN101996286B (zh) 动态安全度量的实现方法、安全度量装置和应用系统
CN100368997C (zh) 一种静态数据存储的纠错编码装置
KR101667400B1 (ko) 싱글 이벤트 업셋(seu) 발생 및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547162B (zh)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Yang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ensemble fault tolerance for soft error mitigation against complex radiation effect
CN109669669A (zh) 误码生成方法及误码生成器
Poolakkaparambil et al. Low complexity cross parity codes for multiple and random bit error correction
Reviriego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ultibit error correction codes on the reliability of memories in the presence of MBUs
Pereira-Santos et al. Exploring redundancy granularities to repair real-time FPGA-based systems
Hemperek et al. Digital architecture of the new ATLAS pixel chip FE-I4
Banu et al. On-board encryption in earth observation small satellites
Hennessy et al. Readout firmware of the Vertex Locator for LHCb Run 3 and beyond
Reviriego et al. An efficient technique to protect serial shift registers against soft errors
CN107844384A (zh) 一种联锁安全数据的生成方法
Argyrides et al. Using single error correction codes to protect against isolated defects and soft errors
Neagu et al. Improving security in cache memory by power efficient scrambling technique
CN102063343A (zh) 一种基于编码方式的防止sram单粒子翻转的方法
Ahammed et al. Soft error tolerance using HVDQ (Horizontal-Vertical-Diagonal-Queen parity method)
CN105760243B (zh) 一种基于码流预处理的智能刷新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