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9483A -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9483A
CN107539483A CN201610485484.2A CN201610485484A CN107539483A CN 107539483 A CN107539483 A CN 107539483A CN 201610485484 A CN201610485484 A CN 201610485484A CN 107539483 A CN107539483 A CN 107539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processor module
vertical spin
spin oa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54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9483B (zh
Inventor
李忠
朱艾成
朱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it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it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it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ity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854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9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9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9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本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即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通过与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使无人机在上升或悬停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协同工作,提高了起飞效率以及悬停稳定性,并且在巡航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提高了巡航里程。

Description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无人机具有机动快速、使用成本低、维护使用简单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已经广泛被运用。但迄今为止,世界上使用的无人机由于受制于起降技术局限性,实际使用仍然得不到全方位应用。在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方面,仅仅在西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海军中鲜有应用,而双电池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还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其通过双电池协同工作,提高起飞效率和悬停的稳定性,以及延长了续航里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即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和垂直动力子系统;其中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处的垂直螺旋桨机构;以及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
进一步,所述垂直螺旋桨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用于将垂直螺旋桨机构悬挂于机翼下方的悬挂装置,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以及使垂直螺旋桨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的转速。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当前飞行姿态。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中
所述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
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
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和垂直动力子系统;其中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处的垂直螺旋桨机构;所述垂直螺旋桨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用于将垂直螺旋桨机构悬挂于机翼下方的悬挂装置,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以及使垂直螺旋桨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的转速;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的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第一角度微调电机带动垂直螺旋桨向前倾斜,同时控制水平螺旋桨机构中水平螺旋桨工作,以缩短无人机到达设定的巡航高度的时间,且在无人机在达到巡航高度的同时,满足其巡航速度。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的方法包括: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则水平螺旋桨停止工作,且垂直螺旋桨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稳定悬停姿态;若无人机巡航,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保持巡航高度。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判断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是否有助于飞行,若有助于飞行,则降低垂直螺旋桨和/或水平螺旋桨的转速,并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无人机按相应路径飞行的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第一、第二GPS模块,第一、第二GPS模块通过相应串口与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在第一GPS模块无法工作时,启动第二GPS模块工作。
所述的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还包括:对无人机飞至目的地的路径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优路径。
对无人机飞至目的地的路径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优路径的方法包括:获得各楼间风的实时数据,并建立城市楼间风道网;当无人机设定飞行目的地后,无人机内的处理器模块通过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根据城市楼间风道网选择无人机飞至该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并且所述无人机的机翼上覆盖有光伏电池,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各楼间的实时光照强度;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在选择最优路径时,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段具有相同数据的楼间风,则将实时光照强度最大的路段选入最优路径中;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城市上空的云层数据,且在选择最优路径时,避开云层覆盖区的路段;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拍摄建筑物全景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处理器模块相连,且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建筑物全景识别该建筑物的高度。
当无人机在雨雪天气飞行时,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选择建筑物的背风路段作为无人机在最优路径中的路径选择;并且使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低于该建筑物的高度,以通过该建筑物遮挡雨雪;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的方法,即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第一角度微调电机带动垂直螺旋桨向前倾斜,同时控制水平螺旋桨机构中水平螺旋桨工作,以缩短无人机到达设定的巡航高度的时间,且在无人机在达到巡航高度的同时,满足其巡航速度。
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则水平螺旋桨停止工作,且垂直螺旋桨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稳定悬停姿态;若无人机巡航飞行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保持巡航高度;所述处理器模块与机内的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且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适于将机载电池电量发送至处理器模块,且当机载电池电量低于一设定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光照强度高的区域,以通过所述光伏电池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或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风力较大的区域,以通过风吹动水平螺旋桨和/或垂直螺旋桨产生电能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调节倾角,以使垂直螺旋桨迎风旋转。
本发明的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的有益效果:通过与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使无人机在上升或悬停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协同工作,提高了起飞效率以及悬停稳定性,并且在巡航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提高了巡航里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人机的控制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垂直螺旋桨机构的结构框图。
图中:水平动力子系统1、水平螺旋桨101、垂直动力子系统2、垂直螺旋桨201、微型电机202、机翼3、悬挂装置4、第一角度微调电机401、第二角度微调电机40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即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1和垂直动力子系统2;其中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1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2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3处的垂直螺旋桨201机构;以及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
所述垂直螺旋桨201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201,用于将垂直螺旋桨201机构悬挂于机翼3下方的悬挂装置4,所述垂直螺旋桨201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202驱动转动;所述悬挂装置4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201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401(如图3中F1方向),以及使垂直螺旋桨201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402(如图3中F2方向);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202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201的转速。
图3中一垂直螺旋桨201包括两个垂直螺旋桨201,且前后对称设置,因此,也同样包括两个第二角度微调电机402,该两个第二角度微调电机402由处理器模块控制适于同步转动。
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当前飞行姿态。
具体的,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用于测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实际获得的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进而通过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即前或后,左或右调节,并结合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起到稳定飞行姿态的效果,并且若侧风有利于飞行,则还可以适当降低水平螺旋桨的转速,将燃料电池的更多电力分配给锂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例如飞机从东往西飞行,若遇到西南方向的侧风,则处理器模块适于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即向西南方向倾斜,以抵消西南方向的侧风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的影响;并且,根据风速大小,改变垂直螺旋桨201的转速。
其中,所述处理器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单片机或者ARM处理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工作方法。
其中所述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1和垂直动力子系统2;其中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1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2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3处的垂直螺旋桨201机构;所述垂直螺旋桨201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201,用于将垂直螺旋桨201机构悬挂于机翼3下方的悬挂装置4,所述垂直螺旋桨201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202驱动转动;所述悬挂装置4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201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401,以及使垂直螺旋桨201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402;其中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202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201的转速。
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转速的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第一角度微调电机401带动垂直螺旋桨201向前倾斜,同时控制水平螺旋桨机构中水平螺旋桨工作,以缩短无人机到达设定的巡航高度的时间,且在无人机在达到巡航高度的同时,满足其巡航速度。
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的方法包括: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则水平螺旋桨停止工作,且垂直螺旋桨201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转速,以稳定悬停姿态;若无人机巡航,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转速,以保持巡航高度。
具体实施过程:若无人机在控制悬停,若遇到从东往西的侧风,则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对应侧风方向,以抵消侧风对无人机飞行姿态的影响,并且根据侧风的风速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转速。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判断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是否有助于飞行,若有助于飞行,则降低垂直螺旋桨201和/或水平螺旋桨的转速,并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进而提高了无人机的巡航里程。
实施例3
在上述2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无人机按相应路径飞行的处理器模块(采用ARM嵌入式控制器、单片机或骁龙801处理器等),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第一、第二GPS模块,第一、第二GPS模块通过相应串口与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在第一GPS模块无法工作时,启动第二GPS模块工作(第一、第二GPS模块可采用北斗导航模块替代)。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默认由第一GPS模块工作,若第一GPS模块出现故障,则处理器模块无法接收到第一GPS模块的发送数据后,接收第二GPS模块的发送数据,以保障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由于GPS模块出现故障,造成飞机偏离航线,失踪。或者第一、第二GPS模块的供电启动模块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且通过处理器模块在判断第一GPS模块故障后,通过供电启动模块控制第二GPS模块,使其进入通电工作状态,采用供电启动模块的方式,能够使第一GPS模块重启,使其复位,能修复一些软件、通讯层的故障。
所述无人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路径优化子系统;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获得各楼间风的实时数据,并建立城市楼间风道网;当无人机设定飞行目的地后,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根据城市楼间风道网选择无人机飞至该目的地的最优路径。
通过路径优化子系统获得无人机飞往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充分利用各楼间风道中楼间风的风向,提高了飞行速度,降低了飞行能耗。
具体的,各楼间风的实时数据适于通过分布于各高楼间的风道数据采集节点获得,所述风道数据采集节点包括:安装于楼宇间的用于检测楼间风风速的风速传感器和楼间风风向的风向传感器,并且与该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相连的节点处理器和无线模块(无线模块优选:3G或4G通讯模块,和/或,Wifi通讯模块),即将风速、风向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无人机,以通过路径优化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建立城市楼间风道。
无人机在设定飞行目的地后,路径优化子系统或远程服务器分析飞行路径所经历的城市相应楼间风道,并规划出最合理的飞行路线,即为最优路径。
具体的,城市楼间风道网以各楼间风道的交点为节点,并且根据相邻两节点之间的楼间风道的风速、风向数据进行路径选择,即选取风向与飞行路径相匹配的相应楼间风道作为最优路径的选择路段,使无人机尽可能的在顺风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以达到提高飞行速度,降低燃料消耗的目的;或者选择虽逆风、但风速小、路程短的路段。具体可以通过设定相应限定值,例如逆风状态时,将具体的风速级别进行数字化,如1级、2级等,路程也可以设置10米、20米或30米等,例如设定路段选择条件为不大于风速2级,路程不超过20米时,可以选择该路段,则在最优路径规划过程中,若某一路段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选择该路段加入至最优路径。
无人机适于通过机载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风道数据采集节点发送的楼间风的实时数据,路径优化子系统获得最优路径,使无人机按照上述路径飞至目标地址。
所述无人机控制系统还包括:与处理模块相连的地图存储模块和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以及由该处理器模块控制的飞机动力子系统;具体的,所述无人机内的处理器模块还连接有地图存储模块,处理器模块适于将接收的最优路径与地图信息相匹配,以使无人机按照最优路径进行飞行,在飞行过程中通过相应GPS模块和陀螺仪对飞行路径、飞行姿态进行修正。
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所遇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无人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当前飞行姿态。
若无人机在城市中楼间飞行,则侧风属于楼间风的一种。
具体的,所述无人机上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用于测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实际获得的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进而通过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即前或后,左或右调节,并结合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起到稳定飞行姿态的效果,并且若侧风有利于飞行,则还可以适当降低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节约电能。
例如无人机从东往西飞行,若遇到西南方向的侧风,则处理器模块适于调节垂直螺旋桨201的倾角,即向西南方向倾斜,以抵消西南方向的侧风对无人机飞行路线的影响;并且,根据风速大小,改变垂直螺旋桨201的转速。或者利用无人机运输快递时,通过无人机可以保持稳定的悬停姿态,以保证飞行高度与送货楼层相匹配,提高送货的准确性,降低无人机碰撞几率。
所述无人机的机翼上覆盖有光伏电池,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各楼间的实时光照强度,以及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或远程服务器在选择最优路径时,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段具有相同数据的楼间风,则将实时光照强度最大的路段选入最优路径中。其中,一路段的实时光照强度,根据该路段的所在地理位置、无人机经过该路段的时间段的太阳位置和相应的天气状况等因素,来计算得出。
进一步,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城市上空的云层数据,且在选择最优路径时,避开云层覆盖区的路段;以及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拍摄建筑物全景的摄像装置相连,且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建筑物全景识别该建筑物的高度;当无人机在雨雪天气飞行时,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选择建筑物的背风路段作为无人机在最优路径中的路径选择;并且使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低于该建筑物的高度(优选低于该建筑物的顶层高度3-10米,并与该建筑外墙的间距为3-5米),以通过建筑物遮挡雨雪。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机内的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且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适于将机载电池电量发送至处理器模块,且当机载电池电量低于一设定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光照强度高的区域,以通过所述光伏电池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或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风力较大的区域,以通过风吹动水平螺旋桨和/或垂直螺旋桨产生电能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其中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调节倾角,以获得最大风力,提高风力发电效率。具体的,所述无人机控制系统还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且该充放电控制模块适于将风力和太阳能所产生电能进行互补后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相应风光互补模块实现。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即
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
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和垂直动力子系统;其中
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
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处的垂直螺旋桨机构;以及
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螺旋桨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用于将垂直螺旋桨机构悬挂于机翼下方的悬挂装置,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以及使垂直螺旋桨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当前飞行姿态。
5.一种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与该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的燃料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由一处理器模块控制;
所述工作方法包括:当处理器模块获得无人机上升或悬停指令,则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同时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以及
在巡航过程中,所述处理器模块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飞机动力系统进行供电,且同时通过燃料电池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用于检测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陀螺仪、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GPS模块相连;
所述飞机动力系统包括:由处理器模块控制的水平动力子系统和垂直动力子系统;其中
所述水平动力子系统位于机身处,且包括水平螺旋桨机构;
所述垂直动力子系统包括:对称设于左、右机翼处的垂直螺旋桨机构;
所述垂直螺旋桨机构包括至少一垂直螺旋桨,用于将垂直螺旋桨机构悬挂于机翼下方的悬挂装置,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相应微型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适于使垂直螺旋桨向前或向后倾斜的第一角度微调电机,以及使垂直螺旋桨向左或向右倾斜的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其中
所述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和微型电机均由处理器模块控制,以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螺旋桨的转速;
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的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第一角度微调电机带动垂直螺旋桨向前倾斜,同时控制水平螺旋桨机构中水平螺旋桨工作,以缩短无人机到达设定的巡航高度的时间,且在无人机在达到巡航高度的同时,满足其巡航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行过程中侧风的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适于将当前飞机所受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发送至处理器模块;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垂直、水平螺旋桨的转速,以稳定与当前飞行姿态的方法包括:
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则水平螺旋桨停止工作,且垂直螺旋桨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稳定悬停姿态;
若无人机巡航,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保持巡航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判断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是否有助于飞行,若有助于飞行,则降低垂直螺旋桨和/或水平螺旋桨的转速,并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对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无人机按相应路径飞行的处理器模块,与该处理器模块相连的第一、第二GPS模块,第一、第二GPS模块通过相应串口与处理器模块相连,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在第一GPS模块无法工作时,启动第二GPS模块工作;
所述的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还包括:对无人机飞至目的地的路径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优路径;
对无人机飞至目的地的路径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优路径的方法包括:
获得各楼间风的实时数据,并建立城市楼间风道网;
当无人机设定飞行目的地后,无人机内的处理器模块通过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根据城市楼间风道网选择无人机飞至该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并且
所述无人机的机翼上覆盖有光伏电池,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各楼间的实时光照强度;
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在选择最优路径时,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段具有相同数据的楼间风,则将实时光照强度最大的路段选入最优路径中;以及
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还适于获得城市上空的云层数据,且在选择最优路径时,避开云层覆盖区的路段;
所述无人机还设有用于拍摄建筑物全景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与处理器模块相连,且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建筑物全景识别该建筑物的高度;
当无人机在雨雪天气飞行时,所述路径优化子系统适于选择建筑物的背风路段作为无人机在最优路径中的路径选择;并且使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低于该建筑物的高度,以通过该建筑物遮挡雨雪;
所述工作方法还包括:根据飞行姿态调节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的方法,即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控制第一角度微调电机带动垂直螺旋桨向前倾斜,同时控制水平螺旋桨机构中水平螺旋桨工作,以缩短无人机到达设定的巡航高度的时间,且在无人机在达到巡航高度的同时,满足其巡航速度;以及
若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则水平螺旋桨停止工作,且垂直螺旋桨工作,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稳定悬停姿态;
若无人机巡航飞行时,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根据侧风的风向和风速数据,改变垂直螺旋桨的倾角和转速,以保持巡航高度;
所述处理器模块与机内的充放电控制模块相连,且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适于将机载电池电量发送至处理器模块,且当机载电池电量低于一设定值时,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光照强度高的区域,以通过所述光伏电池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或
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无人机停至一风力较大的区域,以通过风吹动水平螺旋桨和/或垂直螺旋桨产生电能对机载电池进行充电;其中
所述垂直螺旋桨适于通过第一、第二角度微调电机调节倾角,以使垂直螺旋桨迎风旋转。
CN201610485484.2A 2016-06-27 2016-06-27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7539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5484.2A CN107539483B (zh) 2016-06-27 2016-06-27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5484.2A CN107539483B (zh) 2016-06-27 2016-06-27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483A true CN107539483A (zh) 2018-01-05
CN107539483B CN107539483B (zh) 2024-03-12

Family

ID=60962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5484.2A Active CN107539483B (zh) 2016-06-27 2016-06-27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948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0563A (zh) * 2019-02-28 2019-05-07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四旋翼滑翔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0096067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460317A (zh) * 2020-03-30 2021-10-01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无人机及充电方法、介质、设备
EP4080167A1 (en) * 2021-04-23 2022-10-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wind shear conditions in an urban airspace
CN115421503A (zh) * 2022-09-22 2022-12-02 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的无人机巡检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243A (zh) * 2012-12-24 2013-04-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贯流风机的自动导航飞行器
US8983682B1 (en) * 2012-12-28 2015-03-17 Google Inc. Unlocking mobile-device and/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apability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CN104494834A (zh) * 2014-11-05 2015-04-08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与飞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743106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唐枫一 多旋翼无人机
CN104843181A (zh) * 2015-04-10 2015-08-19 桂林航龙科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
CN10503531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CN105059541A (zh) * 2015-08-21 2015-11-18 符星 一种新型多轴无人机
CN105068486A (zh) * 2015-09-02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无人机紧急医疗救助系统及方法
CN105151290A (zh) * 2015-10-22 2015-12-16 朱丽芬 一种高空姿态稳定四旋翼无人机
CN204895858U (zh) * 2015-05-07 2015-12-23 张庆伟 垂直起降空中变体固定翼四轴无人机
CN205091615U (zh) * 2015-04-07 2016-03-16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远程自主巡航无人飞机
CN105513133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风环境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205738117U (zh) * 2016-06-27 2016-11-30 江苏冰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翼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243A (zh) * 2012-12-24 2013-04-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贯流风机的自动导航飞行器
US8983682B1 (en) * 2012-12-28 2015-03-17 Google Inc. Unlocking mobile-device and/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apability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CN104494834A (zh) * 2014-11-05 2015-04-08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与飞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5091615U (zh) * 2015-04-07 2016-03-16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远程自主巡航无人飞机
CN104743106A (zh) * 2015-04-08 2015-07-01 唐枫一 多旋翼无人机
CN104843181A (zh) * 2015-04-10 2015-08-19 桂林航龙科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
CN204895858U (zh) * 2015-05-07 2015-12-23 张庆伟 垂直起降空中变体固定翼四轴无人机
CN105035313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CN105059541A (zh) * 2015-08-21 2015-11-18 符星 一种新型多轴无人机
CN105068486A (zh) * 2015-09-02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无人机紧急医疗救助系统及方法
CN105151290A (zh) * 2015-10-22 2015-12-16 朱丽芬 一种高空姿态稳定四旋翼无人机
CN105513133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风环境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205738117U (zh) * 2016-06-27 2016-11-30 江苏冰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固定翼无人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6067A (zh) * 2018-01-29 2019-08-0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720563A (zh) * 2019-02-28 2019-05-07 南京邮电大学 智能四旋翼滑翔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3460317A (zh) * 2020-03-30 2021-10-01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无人机及充电方法、介质、设备
EP4080167A1 (en) * 2021-04-23 2022-10-2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wind shear conditions in an urban airspace
CN115421503A (zh) * 2022-09-22 2022-12-02 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的无人机巡检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483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9483A (zh)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719666B (zh) 两栖无人机
CN107526362A (zh)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10095242B1 (en) Invertible drone for selective power capture
US20150097071A1 (en) Airborne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US10476296B1 (en) Supplementing energy storage of an in-flight solar-powered UAV by casting light from a secondary in-flight UAV
US20150097079A1 (en) Method for airborne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CN106412502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视频监控智能化天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547792B (zh) 一种车载移动影像采集系统
WO2014013270A1 (en) Method of fly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6143913B (zh) 垂直起飞供电系统、固定翼无人机及工作方法
CN106375725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110209198A (zh) 一种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地面实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7153424A (zh) 一种能抗大风的全自动无人机巡飞系统
CN106598074A (zh) 提高无人机稳定性的方法及基于航拍的区域动态巡逻系统
CN112290697B (zh) 适用于长航时无人机的激光充电方法
US20190009916A1 (en) Invertible Drone for Selective Power Capture
CN105035299A (zh) 一种巡航与悬浮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06384097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CN205738117U (zh) 固定翼无人机
CN108181918A (zh) 一种移动式空中遮阳飞篷及其实现方法
CN108110274B (zh) 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无人机
CN204802071U (zh) 一种太阳能飞行器
CN105752317A (zh) 一种太阳能飞行器及其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CN107515616A (zh) 基于北斗导航的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