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6486B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6486B
CN107536486B CN201710353259.8A CN201710353259A CN107536486B CN 107536486 B CN107536486 B CN 107536486B CN 201710353259 A CN201710353259 A CN 201710353259A CN 107536486 B CN107536486 B CN 107536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over
pressure valve
val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3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6486A (zh
Inventor
陈华侨
华日宝
杜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32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36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36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6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6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6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微压阀,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微压阀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以使所述微压阀可拆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卡合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微压阀设置在盖体内部使微压阀不易从盖体外侧脱落,同时使得烹饪器具整体更简洁美观。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中一般都设置有用于排气、提示烹饪状态等各种功能的微压阀,大部分喷热器具都将微压阀设置在盖体的表面,直接裸露在外部,以便拆卸所述微压阀,然而这种设计使得微压阀有可能从盖体外侧脱落,并且烹饪器具外观不够简洁美观,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微压阀,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微压阀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以使所述微压阀可拆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卡合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盖体上设置朝向烹饪空间的容纳腔,并将所述微压阀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从而使微压阀设置在烹饪器具内部,使微压阀不易从盖体外侧脱落,同时使得烹饪器具整体更简洁美观。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下侧壁上的第一卡槽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上侧壁上的第二卡槽。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卡合使所述微压阀牢固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
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弹性组件,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的凸出部。以这种方式设置,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相互作用便于实现所述微压阀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微压阀面对所述容纳腔上侧壁的侧壁上。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实现所述微压阀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微压阀面对所述容纳腔下侧壁的一侧,并且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卡合部。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实现所述微压阀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微压滑块、弹簧和滑槽,所述弹簧一端抵靠所述微压滑块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所述微压滑块设置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随所述微压滑块在所述滑槽中的移动而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或从所述第一卡槽中移出。以这种方式设置,通过所述微压滑块的滑动来实现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卡合和分离,从而实现所述微压阀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包括微压阀主体和微压阀装饰件,在所述微压阀主体内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卡合部件设置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上。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实现微压阀内部蒸汽通道的连通,以及微压阀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主体包括阀上盖与所述阀上盖连接的阀下盖,在所述阀上盖和所述阀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连通的开口。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所述微压阀结构简单易装配,并且使所述微压阀的蒸汽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其他部件内的蒸汽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主体还包括:微压钩扣,所述微压钩扣包括旋转轴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扣合部;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其中之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微压钩扣的旋转轴插入所述轴孔中以使所述微压钩扣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的所述其中之一上;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其中之另一对应设置有供所述扣合部扣合的卡槽。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简单地实现所述阀上盖和阀下盖的装配,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地,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安装在所述出气口上的出气口密封圈。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所述微压阀的蒸汽通道与可拆盖和煲体内的蒸汽通道连通,并与周围区域密封。
优选地,所述盖体通过枢转轴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枢转轴的一侧。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使微压阀的蒸汽通道与蒸汽出口连通,且不用对蒸汽出口的设置位置进行改动。
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上盖,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上盖中;可拆盖,所述可拆盖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煲体之间,并且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可拆盖。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将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上盖内,从而使盖体内表面同样简洁美观。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面盖装饰件、面盖和内衬:所述面盖装饰件设置在远离所述煲体的一侧,并且所述面盖装饰件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面盖设置在所述面盖装饰件和所述内衬之间,并且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内衬设置在靠近所述煲体的一侧,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内衬上,并且在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微压阀内的蒸汽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开口中设置有面盖压板和位于所述面盖压板上的压板密封条,所述面盖压板具有蒸汽通道;在所述第三开口中设置有压板密封圈,所述压板密封圈伸入所述内衬的所述容纳腔中,从而使得所述微压阀中的蒸汽通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微压阀内的蒸汽通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并使所述上盖和微压阀内的蒸汽通道与周围区域密封。
优选地,所述微压阀包括微压阀主体和微压阀装饰件,在所述微压阀主体内形成有蒸汽通道,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中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凸出部,所述卡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的侧壁上的凸台和所述凸出部。以这种方式设置,通过所述凸台和突出部可以使所述微压阀卡合在所述凹槽内。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上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上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所示的微压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所示的微压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4中所示的微压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其中止合部件处于压缩状态;以及
图12为图11所示剖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止合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图13为图1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14为图1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上盖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其中止合部件处于伸张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110和盖体120。煲体11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111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1的清洗。内锅11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10中可以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
盖体12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11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通过枢转轴枢转连接至煲体110,用于盖合煲体110。盖体120包括上盖10和可拆盖20,可拆盖20设置在上盖10和煲体110之间,并且与上盖10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随时对可拆盖20进行清洗。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可拆盖部件20覆盖在内锅111之上,且可拆盖20和内锅11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并且,盖体120上通常还具有密封圈(未示出),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且设置在可拆盖20和内锅111之间,用于在盖体120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空间。
参考图2-图4,盖体120中还设置有微压阀30,微压阀30具有蒸汽通道,通过蒸汽通道将烹饪空间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可对烹饪器具100中的压力进行调节,并实现蒸汽的排放以及烹饪状态的指示等。如图2-图4所示,在盖体120的上盖10中设置有开口朝向可拆盖20的容纳腔40,也即容纳腔40的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微压阀30设置在容纳腔40内。具体地,所述容纳腔40设置在所述盖体120靠近所述枢转轴的一侧,在所述容纳腔40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在微压阀30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以使所述微压阀30可拆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40中的卡合部件。更具体地,示例性地,在容纳腔40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所述微压阀30的卡合部件能够卡合至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当盖体120盖合在煲体110上时,从外部无法观察到微压阀30和容纳腔40,即在本实施例中,微压阀30设置在盖体120的内部,其相对目前微压阀设置在盖体外侧(盖体120远离烹饪空间的一侧)的方式可以使微压阀不易从盖体外侧脱落,同时提供更简洁和美观的外部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规定所谓“下侧壁”是指,在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开盖状态下,所述容纳腔的处于下侧的侧壁;相应地,在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开盖状态下,所述容纳腔的处于上侧的侧壁称为上侧壁;在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开盖状态下,所述容纳腔的处于后侧的壁称为后壁,在本文中所述容纳腔的下侧壁、上侧壁或厚壁均同此处定义,将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盖体120和微压阀3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4-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20包括上盖10和可拆盖20,可拆盖20可拆卸地连接在上盖10上。上盖10包括面盖装饰件11、面盖13、内衬15和面盖压板17。
面盖装饰件11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在面盖装饰件11的边缘位置可设置倾斜面,以提高边缘的光滑度。面盖装饰件11设置在远离可拆盖20/煲体110的一侧,其通过卡扣或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面盖13上。面盖装饰件1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2,通过该第一开口12可以使内部的蒸汽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面盖13大致呈圆角长方体状,面盖13靠近枢转轴(盖体120与煲体110之间的枢转轴)的一侧厚度大于远离所述枢转轴一侧的厚度,即面盖13呈倾斜状结构。在面盖13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4,第二开口14的位置与第一开口12的位置对应,当面盖装饰件11固定在面盖13上时,第一开口12与第二开口处于对齐位置。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4用于设置/安装面盖压板17,以在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之间形成蒸汽通道。面盖压板17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的对应,并且面盖压板17内部形成有蒸汽通道,其朝向面盖装饰件11的一侧设置压板密封条18,朝向内衬15的一侧设置有压板密封圈19,通过面盖压板17、压板密封条18和压板密封圈19可以在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之间形成密封的蒸汽通道。
内衬15大致呈圆角长方体状,其通过卡扣或螺丝等紧固件连接在面盖13上。内衬15上设置有可安装在所述煲体110上的枢转轴以使盖体120以可开合的方式枢转连接至煲体110。内衬15中设置有用于安装微压阀30的容纳腔40,容纳腔40的开口朝向可拆盖20/煲体110,从而使得微压阀30安装在盖体120的内部。容纳腔40的侧壁和后壁形成朝向面盖13的凸起,容纳腔40的位置与面盖13上的第二开口14的位置对应,以便微压阀30内的蒸汽通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之间的蒸汽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容纳腔40的下侧壁和上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以供所述微压阀30的卡合部件卡合而将所述微压阀30固定在容纳腔40中。此外,在容纳腔40的后壁上设置有第三开口43,第三开口43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开口14的对应,当面盖13和内衬15安装在一起时,第三开口43与第二开口14对齐,并且压板密封圈19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第三开口43中,从而使内衬15的蒸汽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之间的蒸汽通道连通,并使该蒸汽通道与周围区域密封。
进一步地,在内衬15上在靠近容纳腔40的一侧设置有供可拆盖20插入的插槽44。同样在其它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可拆盖20的卡槽,通过所述插槽44和卡槽可以将所述可拆盖20卡合在内衬15上,从使可拆盖20可拆卸地连接在上盖10上。
请再次参考图5-至图7,上盖10的装配过程如下:将压板密封条18套入面盖压板17后,放入面盖13的第二开口14中,然后将面盖装饰件11垂直放入面盖13上,并通过卡扣或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面盖13上。然后压板密封圈19套入内衬15上的第三开口43中,并将组装好的面盖13与内衬15用卡扣与螺丝等紧固件固定,从而组成上盖10,此时压板密封圈19一端压在所述第二开口下端(即,靠近内衬15/煲体110的一端)位置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40中,从而使上部的蒸汽通道与下部的蒸汽通道连通。
参考图8-图10,在本实施例中,微压阀30包括微压阀主体和微压阀装饰件33,微压阀装饰件33上设置可卡合至所述容纳腔40侧壁的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的卡合部件,通过所述卡合部件可将所述微压阀固定在所述容纳腔40中,所述卡合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41卡合的弹性组件37,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42卡合的凸出部330。所述凸出部330设置在所述微压阀30面对所述容纳腔40上侧壁的侧壁上,所述弹性组件37设置在所述微压阀30面对所述容纳腔40下侧壁的一侧,并且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41卡合的卡合部。
如图8至图10所示,微压阀主体包括阀上盖31以及与阀上盖31连接的阀下盖32。在微压阀主体内形成有蒸汽通道,如图9中箭头所示,并且在所述阀上盖31和所述阀下盖32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连通的开口,以使所述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与上部和下部蒸汽通道连通。当所述微压阀30安装在所述容纳腔40中时,所述压板密封圈19的下端(即,延伸至容纳腔40内的一端)压在所述阀上盖31的开口位置处,以使所述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与上部蒸汽通道连通,并使所述阀上盖31的开口区域与周围区域密封。
如图8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阀上盖31和阀下盖32通过微压钩扣34连接。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微压钩扣34具有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扣合部,在所述阀下盖32上设置有供所述微压钩扣34的旋转轴插入的轴孔,以使所述微压钩扣34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阀下盖32上。在所述阀上盖31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微压钩扣34的扣合部扣合的卡槽。此外,在阀上盖31和阀下盖32之间还设置有微压密封圈35,以更好地密封微压阀主体。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阀上盖31设置轴孔,在阀下盖32上设置卡槽,或者采用其他合适的卡合方式来连接阀上盖31和阀下盖32。
微压阀装饰件33用于固定微压阀主体,并使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与下部蒸汽通道连通。所述弹性组件37设置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33上,所述弹性组件37包括压滑块370、弹簧371和滑槽38,所述滑槽38形成在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33上,所述弹簧3718一端抵靠所述微压滑块370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滑槽38的侧壁372上,所述微压滑块370设置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随所述微压滑块370在所述滑槽38中的移动而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41中或从所述第一卡槽41中移出。当微压滑块370的卡合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微压滑块370可以沿滑槽38滑动,从而所述卡合部被压回至所述滑槽38内,而不相对所述微压阀主体外露。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微压滑块370设置有安装所述弹簧371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330设置在微压阀装饰件33与所述弹性组件的卡合部相对的一侧上,所述凸出部330能够卡合至所述容纳腔40的第二卡槽42中。凸出部330与弹性组件37上的卡合部共同组成所述卡合部件,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330与弹性组件37上的卡合部设置为具有倾斜面或楔形面,以便卡合至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中,以及从所述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中退出。此外,微压阀装饰件33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39和安装在所述出气口39上的出气口密封圈36,以用于与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与下部蒸汽通道连通。
请再次参考图8-图10,微压阀30的装卸过程如下:将微压钩扣34的旋转轴装入阀下盖32的轴孔,装好后微压钩扣34可相对阀下盖32旋转;将出气口密封圈36装配到微压阀装饰件33上;将弹簧371装入微压滑块370的孔中,装好后弹簧371的另一端抵靠在微压阀装饰件33的滑槽38的侧壁372上,微压滑块370装入微压阀装饰件33的滑槽38中,装后微压滑块370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滑动;上述装配完后将阀下盖32与微压阀装饰件33用卡扣等方式扣合在一起;将微压密封圈35卡入阀下盖32的凹槽中;上述所有装配好后将阀上盖31倾斜一定角度,一侧的凸扣插入阀下盖32一侧的通孔,插到底后将阀上盖31旋转压平,然后旋转微压钩扣34所述扣合部与阀上盖31的卡槽扣合在一起形成微压阀。
阀上盖31的拆卸:先将微压钩扣34的所述扣合部松开,将阀上盖31旋转一定角度后,阀上盖31与阀下盖32脱扣分离,从而进行后续的清洗。
请再次参考图2至图4,本实施例烹饪器具的盖体的装卸过程如下:将微压阀30平放或斜放入上盖10的容纳腔40中,微压阀30在外力的推压下弹性组件37的卡合部碰到容纳腔40的侧壁而内缩,当微压阀30被下压到设定的位置时弹性组件37的卡合部和微压阀装饰件33侧壁上的凸出部330会分别插入上容纳腔40侧壁上的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中,完成微压阀30的装配。然后将可拆盖20顺着上盖10的面滑入插槽和卡槽中完成盖体的整体装配。
拆卸过程为:将微压阀30装有弹性组件37一侧下压,下压到一定距离使另一侧的凸出部330脱离容纳腔40的侧壁,然后旋转微压阀30并从容纳腔40中取出完成拆卸。
下文参考图11-图14对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简要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2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100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设置用于防止所述微压阀30漏装的结构,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微压阀设置在盖体内部,为了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微压阀被漏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防漏装结构,下面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1-图14,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内,具体地,上盖10内还设置有止合部件50,所述止合部件50具有伸张状态和压缩状态,当所述止合部件50在所述微压阀30的弹性组件37的作用下处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可拆盖20可插入所述上盖的插槽中,当所述止合部件50未被所述弹性组件37作用而处于所述伸张状态时,所述可拆盖20不能插入所述上盖10的插槽中,从而便可实现装配过程防止所述微压阀漏装的目的。
如图11-图14所示,为了实现微压阀的防漏装,在所述容纳腔40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开口41A,在所述盖体中,具体地在所述内衬15中设置有与所述插槽和所述第一连通开口41A连通的通孔,所述止合部件50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如图11-图14所示,止合部件50包括止合弹块51、弹簧52和弹块压板53。所述止合弹块51包括止合弹块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止合弹块主体上的第一伸出部和所述第二伸出部,当所述止合部件50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时,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分别插入所述插槽和所述第一连通开口41A中,所述第二伸出部能够与所述微压阀30的弹性组件37相互作用以使所述第一伸出部从所述插槽中撤出,从而所述可拆盖可插入所述插槽中。止合弹块51上设置供所述弹簧52套入的轴或槽,以便所述弹簧52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止合弹块51上并对所述止合弹块51产生作用力。弹块压板53用于压住弹簧52,并固定在上盖10上,优选地固定在内衬15上,从而使止合部件50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弹块压板53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结构,示例性,其采用两面开口的中空六面体结构。
请再次参考图11-图14,本实施例烹饪器具的盖体的装卸过程如下:将微压阀30平放或斜放入上盖10的容纳腔40中,微压阀30在外力的推压下弹性组件37的卡合部顶到止合部件50的第二伸出部,微压阀30下压的同时带动止合部件50的第一伸出部内缩,当将微压阀30装配至设定位置时,所述止合部件50的第一伸出部从所述用于安装可拆盖20的插槽中撤出而缩回至内衬15的所述通孔内部,此时便可将将可拆盖20顺着上盖10的面滑入插槽和卡槽中完成盖体的整体装配。
拆卸过程为:将微压阀30装有弹性组件37一侧下压,下压到一定距离使另一侧的凸出部330脱离容纳腔40的侧壁,然后旋转微压阀30并从容纳腔40中取出完成拆卸,此时止合部件50由于没有弹性组件37的作用而如图14所示处于伸张状态,止合部件50的所述第一伸出部插入所述用于安装可拆盖20的插槽中。
由上可知,可拆盖20、微压阀30拆卸下来后止合部件50的所述第一伸出部会伸张进入所述插槽中,此时所述第一伸出部占据可拆盖20与上盖10的装配空间,当上盖装配过程中如果微压阀30漏装了,则在装配可拆盖20时止合部件50的所述第一伸出部会与可拆盖20装配面形成干涉,使可拆盖20无法装配。本实施方式通过这一原理防止了微压阀30的漏装,也消除了微压阀30的漏装带来的后果。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烹饪空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
微压阀,所述微压阀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在所述微压阀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以使所述微压阀可拆地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卡合部件,
其中,所述卡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下侧壁上的第一卡槽,
所述卡合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微压滑块、弹簧和滑槽,所述弹簧一端抵靠所述微压滑块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所述微压滑块在所述滑槽中移动,以使得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
所述微压阀包括微压阀主体和微压阀装饰件,在所述微压阀主体内形成有蒸汽通道,所述微压阀装饰件用于固定所述微压阀主体,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上,从而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上侧壁上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卡合的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微压阀面对所述容纳腔上侧壁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微压阀面对所述容纳腔下侧壁的一侧,并且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合的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滑块设置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随所述微压滑块在所述滑槽中的移动而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或从所述第一卡槽中移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设置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主体包括阀上盖与所述阀上盖连接的阀下盖,在所述阀上盖和所述阀下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压阀主体内的蒸汽通道连通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主体还包括:
微压钩扣,所述微压钩扣包括旋转轴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扣合部;
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其中之上设置有轴孔,所述微压钩扣的旋转轴插入所述轴孔中以使所述微压钩扣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的所述其中之一上;
所述阀上盖或所述阀下盖其中之另一对应设置有供所述扣合部扣合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压阀装饰件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安装在所述出气口上的出气口密封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通过枢转轴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之上,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枢转轴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上盖,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上盖中;
可拆盖,所述可拆盖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煲体之间,并且所述容纳腔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可拆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面盖装饰件、面盖和内衬:
所述面盖装饰件设置在远离所述煲体的一侧,并且所述面盖装饰件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面盖设置在所述面盖装饰件和所述内衬之间,并且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第二开口;
所述内衬设置在靠近所述煲体的一侧,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内衬上,并且在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三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开口中设置有面盖压板和位于所述面盖压板上的压板密封条,所述面盖压板具有蒸汽通道;
在所述第三开口中设置有压板密封圈,所述压板密封圈伸入所述内衬的所述容纳腔中,从而使得所述微压阀中的蒸汽通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CN201710353259.8A 2017-05-18 2017-05-18 烹饪器具 Active CN107536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3259.8A CN107536486B (zh) 2017-05-18 2017-05-18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3259.8A CN107536486B (zh) 2017-05-18 2017-05-18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6486A CN107536486A (zh) 2018-01-05
CN107536486B true CN107536486B (zh) 2024-05-10

Family

ID=6096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3259.8A Active CN107536486B (zh) 2017-05-18 2017-05-18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3648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8463A (ja) * 2001-09-19 2003-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CN102846210A (zh) * 2012-09-18 2013-01-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蒸汽阀
CN203493385U (zh) * 2013-09-29 2014-03-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CN204133243U (zh) * 2014-10-31 2015-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105167560A (zh) * 2015-08-21 2015-12-23 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烹饪器具
CN105433814A (zh) * 2014-09-29 2016-03-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锅具的上盖
CN205215068U (zh) * 2015-12-07 2016-05-11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料理机
CN205286092U (zh) * 2015-12-04 2016-06-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电饭煲
CN205286072U (zh) * 2015-12-03 2016-06-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电饭煲
CN106308478A (zh) * 2015-07-08 2017-01-1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盖体组件
WO2017077569A1 (ja) * 2015-11-02 2017-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207428950U (zh) * 2017-05-18 2018-06-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8463A (ja) * 2001-09-19 2003-03-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CN102846210A (zh) * 2012-09-18 2013-01-02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蒸汽阀
CN203493385U (zh) * 2013-09-29 2014-03-2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CN105433814A (zh) * 2014-09-29 2016-03-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锅具的上盖
CN204133243U (zh) * 2014-10-31 2015-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及具有它的烹饪器具
CN106308478A (zh) * 2015-07-08 2017-01-1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盖体组件
CN105167560A (zh) * 2015-08-21 2015-12-23 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烹饪器具
WO2017077569A1 (ja) * 2015-11-02 2017-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205286072U (zh) * 2015-12-03 2016-06-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电饭煲
CN205286092U (zh) * 2015-12-04 2016-06-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电饭煲
CN205215068U (zh) * 2015-12-07 2016-05-11 江门市贝尔斯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压料理机
CN207428950U (zh) * 2017-05-18 2018-06-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6486A (zh) 2018-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54040B1 (ko) 빌트인 전자레인지
US8297467B2 (en) Slow cooker
KR20170071130A (ko) 전기압력조리기용 내솥 뚜껑
EP2861792A1 (en)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with door assembly
CN107536486B (zh) 烹饪器具
CN107536445B (zh) 烹饪器具
CN107536446B (zh) 烹饪器具
CN110811343A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0326958B (zh) 烹饪电器及烹饪电器盖体
US20100024663A1 (en) Handle for a grill pan
CN207428988U (zh) 烹饪器具
CN216076688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7492575U (zh) 烹饪器具
CN207428950U (zh) 烹饪器具
US20210155392A1 (en) Vacuum freshness preservation container that can be pressed on two sides
CN207428951U (zh) 烹饪器具
KR200409245Y1 (ko) 압력밥솥의 뚜껑 잠금장치
CN209846856U (zh) 烹饪器具
CN107536478A (zh) 烹饪器具
JPH0526459A (ja) 高周波加熱器の開閉扉
CN220743990U (zh) 一种滑扣密封保鲜盒
CN108338672B (zh) 烹饪器具
KR20170070600A (ko) 전기압력조리기용 내솥 뚜껑
KR100820908B1 (ko) 압력밥솥의 뚜껑 잠금장치용 안전장치
KR101440990B1 (ko) 손잡이 연동형 밀폐 냄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