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6655A -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6655A
CN107526655A CN201710741577.1A CN201710741577A CN107526655A CN 107526655 A CN107526655 A CN 107526655A CN 201710741577 A CN201710741577 A CN 201710741577A CN 107526655 A CN107526655 A CN 107526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age end
compressed
primary storage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15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梦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15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6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6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6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1,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步骤2,对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步骤3,将所述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通过先压缩后复制传输的方法,当主机的应用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之后,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进行复制传输到从存储端,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已经进行了压缩,使得数据传输的传输量减少,降低了对复制链路的负担,在带宽不变的前提下,在相同的时间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量,在带宽不变且传输的原数据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复制,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和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增加,虽然存储设备的存储密度也在快速增加,但是由于其制造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成熟,承恩越来越低,存储设备的使用量也在同步扩张。
随着存储产品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够解决更多的应用方案。存储设备的功能适用于数据的存储,现在先进的技术有远程复制和压缩等。
远程复制是为了达到数据保护或灾难恢复的目的,会配置多台存储设备,并同时保留同一份数据,当灾难发生时,还有另一份数据提供业务保障,即实现将一份数据复制成两份拷贝的目的。当主机写入存储的数据到达缓存时,数据直接从主端的缓存中复制到从端的缓存中。同时,为了节省存储空间,也会为多台存储设备配置压缩功能,减小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压缩是在远程复制完成后,在各存储端分别进行的压缩。然后两个独立系统的数据开始从缓存中落入到卷中,在这个过程中会触发对数据的压缩。
传统的先复制、后压缩的处理流程,虽然节约了存储空间的使用率,但是在较长的复制链路中会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多,不断增加在复制过程中丢失数据的风险,导致主端和从端数据不一致。如果主端出现不可恢复的灾难,由于从端数据不一致,影响业务的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降低了对复制链路的负担,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
步骤2,对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
步骤3,将所述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步骤2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所述压缩数据。
其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随机分块处理或等量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
其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分为20M~100M的数据块后,对所述数据块进行压缩。
其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并按照预定的数据块数量进行分块处理后进行压缩。
其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自动调整数据块的大小。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
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全部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或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中已经完成压缩形成的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主存储端、设置在所述主存储端的压缩模块、从存储端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压缩模块、所述主存储端、所述从存储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压缩模块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模块连接的分块模块,用于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分块处理之后由所述压缩模块进行压缩处理。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分块模块连接的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分块模块进行数据分块的分块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
步骤2,对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
步骤3,将所述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主存储端、设置在所述主存储端的压缩模块、从存储端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压缩模块、所述主存储端、所述从存储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压缩模块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
所述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先压缩后复制传输的方法,当主机的应用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之后,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进行复制传输到从存储端,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已经进行了压缩,使得数据传输的传输量减少,降低了对复制链路的负担,在带宽不变的前提下,在相同的时间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量,在带宽不变且传输的原数据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复制,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
步骤2,对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
步骤3,将所述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通过先压缩后复制传输的方法,当主机的应用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之后,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进行复制传输到从存储端,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已经进行了压缩,使得数据传输的传输量减少,降低了对复制链路的负担,在带宽不变的前提下,在相同的时间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量,在带宽不变且传输的原数据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复制,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和规范压缩过程,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所述压缩数据。
通过对写入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先分块后压缩的方式,使得整个的压缩过程变得更加有秩序,并不需要在将全部的数据进行压缩之后,再进行远程复制和传输,使得数据压缩与远程复制之间变得相互独立,虽然会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即先压缩后远程复制,但是不用等待全部数据压缩之后再进行远程复制传输,二者之间不会互相影响,也不会在并行操作时加大系统负荷而影响系统运行。
而对于分块的策略,可以随机分块也可以是设定量分块,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随机分块处理或等量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
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避免系统频繁进行启动复制操作,也避免了远程复制等待时间过长,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分为20M~100M的数据块后,对所述数据块进行压缩。
即在数据压缩和远程复制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使得数据既不会存在等待压缩,在传输链路上存在空档期,降低数据传输效率,也不会频繁的启动压缩操作和远程复制操作,加大系统的负荷。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对于数据分块的分块量不做具体限定,用户也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对于压缩数据过程中的压缩功能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
而对于数据的压缩以及分块的过程,既可以是按照既定的规则按照预定大小的数据块进行分块,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分块,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并按照预定的数据块数量进行分块处理后进行压缩。
通过按照写入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进行数据分块,随着写入数据量的不同改变数据分块的规则,使得可以在系统运行效率以及数据传输效率之间获得平衡,提高整体的系统的运行效率。
如在写入100M与写入10G数据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分块策略,提高整体的系统运行效率。
更进一步,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自动调整数据块的大小。
即数据块的分块策略随着写入的数据量进行自动调节,以满足系统的运行高效化。一般按照数据量越大,每块数据库的数据量越大,当然,这种数据块的变化,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阶梯性的,如每隔500M或1G提升一个阶梯。
本发明中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是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包括:
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全部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或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中已经完成压缩形成的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即可以是先全部压缩之后再进行远程复制传输,但是有可能会发生在数据压缩的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所有数据丢失,因此一般选择,边压缩,边远程复制的方式,即使发生意外,已经存储到从存储端中的压缩数据还是能够保留一部分数据,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不会出现传输链路空挡额或拥挤情况,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主存储端10、设置在所述主存储端10的压缩模块20、从存储端40和数据传输模块3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30与所述压缩模块20、所述主存储端10、所述从存储端40连接,用于在所述压缩模块20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10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40。
本发明中的主存储端10和从存储端40一般都具有远程复制功能和相同的压缩和解压缩功能。
而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模块20连接的分块模块,用于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10的数据分块处理之后由所述压缩模块20进行压缩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主机的应用将数据写入主端存储端的缓存后,先不执行复制操作,先对数据通过压缩模块20进行压缩。在压缩过程中,由分块模块对已写入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以16MB为一个数据块(这是压缩功能中的算法),以数据块为单位,一旦压缩完一个数据块就将压缩后的此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30复制到从存储端40。也就是说,提前执行压缩操作,但压缩操作与远程复制操作是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为其提供各自的资源,不会互相影响,也不会再并行操作时加大系统负荷而影响系统运行。
而为了应对不同的分块需求,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分块模块连接的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分块模块进行数据分块的分块参数。
当然这种设置模块中的分块策略一般是一个小程序,通过一定的触发程序进行触发,自动进行分块参数的更改,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通过先压缩后复制传输的方法,当主机的应用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之后,先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进行复制传输到从存储端,由于数据在传输过程当中,已经进行了压缩,使得数据传输的传输量减少,降低了对复制链路的负担,在带宽不变的前提下,在相同的时间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量,在带宽不变且传输的原数据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复制,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数据写入主存储端的缓存;
步骤2,对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
步骤3,将所述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形成所述压缩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随机分块处理或等量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分为20M~100M的数据块后,对所述数据块进行压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并按照预定的数据块数量进行分块处理后进行压缩。
6.如权利要求3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后再进行压缩,包括:
依据写入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的数据量自动调整数据块的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全部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或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中已经完成压缩形成的压缩数据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进行存储。
8.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存储端、设置在所述主存储端的压缩模块、从存储端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压缩模块、所述主存储端、所述从存储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压缩模块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进行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后复制并传输到所述从存储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模块连接的分块模块,用于将存储在所述主存储端的数据分块处理之后由所述压缩模块进行压缩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分块模块连接的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分块模块进行数据分块的分块参数。
CN201710741577.1A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7526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1577.1A CN107526655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1577.1A CN107526655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6655A true CN107526655A (zh) 2017-12-29

Family

ID=6068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1577.1A Pending CN107526655A (zh) 2017-08-25 2017-08-25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665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450A (zh) * 2020-10-19 2021-01-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远程复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91951A (zh) * 2021-05-20 2021-09-14 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技术与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426A (zh) * 2010-04-22 2010-09-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在线备份服务软件中的数据压缩方法
US20100318759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rdc chunk store
CN102891858A (zh) * 2012-10-22 2013-01-23 北京瓦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代理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18759A1 (en) * 2009-06-15 2010-1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rdc chunk store
CN101820426A (zh) * 2010-04-22 2010-09-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在线备份服务软件中的数据压缩方法
CN102891858A (zh) * 2012-10-22 2013-01-23 北京瓦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代理服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桦: "在线备份服务机制及容错模型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6450A (zh) * 2020-10-19 2021-01-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远程复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91951A (zh) * 2021-05-20 2021-09-14 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技术与系统
CN113391951B (zh) * 2021-05-20 2021-12-24 广西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以太网精简传输的多点集中远程备份容灾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953B (zh) 一种数据分发方法、数据存储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CN104468521B (zh) 在线迁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73150B (zh) 一种用于数据去重系统中的碎片重写方法
CN111277616B (zh) 一种基于r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和分布式共享内存系统
JP4813924B2 (ja) 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装置、ディザスタリカバリ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ベースの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CN109815162A (zh)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18056A (zh) 一种队列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26655A (zh) 一种节约传输链路中带宽和数据量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EP2254036A2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data copy method
CN106777270A (zh) 一种基于提交点时间线同步的异构数据库复制并行执行系统及方法
CN103984768B (zh) 一种数据库集群管理数据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WO2016107443A1 (zh) 一种快照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2868727B (zh) 一种实现逻辑卷高可用性的方法
CN107977233A (zh) 内核镜像文件快速加载方法和装置
CN108829613A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6844108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服务器以及存储系统
US8275937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improving method of storage system
CN108924008A (zh) 一种双控制器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5557A (zh) 一种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27678A (zh) 一种基于高可用架构下的通信方法和节点
US201302829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ing up storage volumes in a storage system
CN103885900B (zh) 数据访问处理方法、PCIe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4461779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29223B (zh) 一种数据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07256184A (zh) 一种基于存储池的数据灾难备份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