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6475B -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6475B
CN107526475B CN201710775703.5A CN201710775703A CN107526475B CN 107526475 B CN107526475 B CN 107526475B CN 201710775703 A CN201710775703 A CN 201710775703A CN 107526475 B CN107526475 B CN 107526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lumn
units
sub
arr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57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6475A (zh
Inventor
曾元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57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6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6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6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6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64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触控区域以及多条触控连接线,所述触控区域包括多个子触控区域,每一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个触控列,每一所述触控列均包括多个触控单元,每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一所述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其中,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一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二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触控单元。本申请中的阵列基板使用较少的触控连接线即可实现电子设备的触控功能,因此可以减少触控连接线的个数,减小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自容式触控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领域,但是在保证触控分辨率的前提下,对于触控单元的尺寸宽度是有要求的,现有的内嵌自容式触控面板包括的触控单元大多采用正方形(Block Pattern)设计,内嵌自容式触控面板需要采用大量的触控单元。
而在现有技术中,每一触控单元与相应的触控金属线之间都通过单独的触控通道连接,每个有效触控金属线连接一个触控单元和一个触控通道,随着内嵌自容式触控面板尺寸的增加,触控单元数量增加,使得触控金属线及触控通道的数量相应增加,从而增加内嵌自容式触控面板的尺寸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可以减小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触控区域以及多条触控连接线,所述触控区域包括多个子触控区域,每一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个触控列,每一所述触控列均包括多个触控单元;
每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一所述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其中,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一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二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列和所述第二触控列相邻;
其中,k、a均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阵列基板为上述阵列基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上述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每一触控连接线连接一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不同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用户按压阵列基板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触控单元的排列状态来确定用户的实际按压位置,从而使用较少的触控连接线即可实现电子设备的触控功能,因此可以减少触控连接线的个数,减小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触控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触控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触控区域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阵列基板中的子触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阵列基板中的子触控区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阵列基板中的子触控区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角度进行描述,该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具体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比如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等。
请参阅1和图2,电子设备7包括盖板6、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印制电路板3、电池4、后盖5。
其中,盖板6安装到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上,以覆盖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盖板6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6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该盖板6包括显示区域61和非显示区域62。该显示区域61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该非显示区域62的顶部区域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该非显示区域62底部上可以设置指纹模组、触控按键等功能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非显示区域62也可以直接形成于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上。比如:在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上直接形成一透光的非显示区域,用于光信号穿过,该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上的非显示区域与盖板6的非显示区域62重叠。可以在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上的非显示区域位置设置前置摄像头、光传感器等以供光信号穿过。
该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贴合安装在该盖板6之下。以形成电子设备7的显示面。
印制电路板3安装在后盖5内部。印制电路板3可以为电子设备7的主板。印制电路板3上可以集成有天线、马达、麦克风、摄像头、光线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同时,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上。
该电池4安装在后盖5中,与该印制电路板3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7提供电源。
该后盖5与盖板6可以组合形成一壳体,该壳体具有通过后盖5与盖板6形成密闭的空间。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在A-A方向的剖面图。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包括彩膜基板20、阵列基板10和液晶层30,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相对设置,液晶层30位于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10之间。该阵列基板10可以包括有复用的公共电极,可以将公共电极分割成多个触控单元,在触控时段,触控单元接入触控信号,实现触控,而在显示时段,所有的触控单元都接入公共电极信号,实现显示;具体可以采用触控模块和显示模式分开的分时驱动方式分别驱动。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中仅示出了部分触控区域100以及位于触控区域100内的部分触控单元130和部分触控连接线11,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0的触控区域100内的触控单元130在列方向有省略,也就是在竖直方向上有省略,请参阅图5中的省略号。而且触控单元130在行方向也有省略,也就是在水平方向上也有省略,图中未示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阵列基板10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30、多条触控连接线11和触控芯片12。
其中,多条触控连接线11分别连接于触控芯片12和触控单元130之间,每一条触控连接线11对应一个触控感应通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触控连接线11连接于两个触控单元130,从而可以节省触控连接线的个数,降低成本;而且减少触控连接线占用阵列基板10的空间,减小阵列基板10的尺寸,进而减小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1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触控单元130按照矩阵的方式排列,形成多个触控行110和多个触控列120,多个触控行110和多个触控列120相互交叉排列形成一触控区域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行110为M行,触控行110包括第一触控行111、第二触控行112、第三触控行113、第四触控行114……第M-3触控行触控、第M-2触控行、第M-1触控行、第M触控行。触控列120为N列,触控列120包括第一触控列121、第二触控列122、第三触控列123、第四触控列124……第N触控列。
需要说明的是,M和N分别为大于2的整数,本申请实施例M为偶数。比如M为28、30、32、34、36、40等,N为16、17、18、19、20、21等。每两个相邻的触控行110之间形成一间隔行140,因此,间隔行140为多个,具体为(M-1)个,比如M为30个,间隔行140为29个。其中,间隔行140包括位于触控区域100中部位置的中部间隔行141,比如间隔行140为29个,中部间隔行141位于第15个间隔行140位置。每两个相邻的触控列120之间形成一间隔列150,因此间隔列150为多个,具体为(N-1)个,比如N为18个,间隔列150为17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间隔行140的间距相同,多个间隔列150的间距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单元130为矩形。
其中,位于第一触控列121内且由同一条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相对中部间隔行141轴对称设置;位于第二触控列122内且由同一条触控连接线130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分别位于中部间隔行141两侧,且间隔有M/2个间隔行140。比如M为30,第二触控列122内由同一条触控连接线130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相互之间间隔有15个间隔行140。
具体的,第一触控列121内由同一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的排列方式具体为,当触控连接线11连接到第一触控列121中位于第m1触控行时,m1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另一触控单元130位于第(M-m1+1)触控行。比如M为30,m1为5,该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分别位于第5触控行110和第26触控行110。
第二触控列122内由同一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的排列方式具体为,当触控连接线11连接到第一触控列121中位于第m2触控行时,m2为小于或等于M的整数,且当m2小于或等于M/2时,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另一触控单元130位于第(M/2+m2)触控行。而当m2大于比M/2时,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另一触控单元130位于第(m2-M/2)触控行。如M为30,m为5,该触控连接线11所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130分别位于第5触控行110和第26触控行110。
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触控该触控区域100时,一般会触控到多个触控单元130,比如一次触控到两个相邻的触控单元130,且该相邻的两个触控单元130分别位于同一触控行110,以及位于两个相邻的触控列120。比如:位于第一触控行111、第一触控列121及第二触控列122中的两个触控单元130,位于第一触控行111和第一触控列121内的触控单元130与位于第M触控行、第一触控列121内的触控单元130通过同一条触控连接线11电性连接。位于第一触控行111和第二触控列122内的触控单元130与位于第(M/2+1)触控行通过同一条触控连接线11电性连接,也就是图示中第(M-3)触控行。当位于第一触控行111、第一触控列121及第二触控列122中的两个触控单元130被触控,产生触控信号,则位于第M触控行、第一触控列内的触控单元130,产生触控信号,以及位于第(M/2+1)触控行内的触控单元130同样产生触控信号。触控芯片12对四个触控单元130的位置进行判断,具体的,位于第一触控行111内的两个触控单元130相邻,位于第M触控行内的触控单元130和位于第(M/2+1)触控行内的触控单元130间距较远,因此,触控芯片判断具体触控位置为第一触控行111中的两个触控单元130,从而提高触控分辨率。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节省触控连接线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触控分辨率,以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应用于窄边框设备中或者应用于大屏幕设备中。
进一步的,触控区域100包括第一端部101、第二端部102、第一侧部103和第二侧部104,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相对,第一侧部103和第二侧部104相对,第一侧部103和第二侧部104分别连接于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的两侧。位于第一触控列121内的多条触控连接线11从第一侧部103至第二侧部104依次排列,且从第一端部101至第二端部102的长度逐渐变短。此为触控连接线11在第一触控列121位置的一种具体排列方式,触控连接线11越长与越靠近触控区域100两个端部的触控单元130电性连接,触控连接线11越短与越靠近触控区域100中部位置的触控单元130电性连接。从而,从第一侧部103至第二侧部104位于第一触控列121位置的触控连接线11与触控单元连接的方式依次为1(M),2(M-1),3(M-2),4(M-3)……M/2(M/2+1)。其中,1,2,3,4……M/2分别为触控连接线所连接的一部分触控单元,且每一个触控单元与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M,M-1,M-2,M-3……M/2+1,分别为触控连接线所连接的另一部分触控单元,且每一个触控单元和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从而使得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有两个触控单元。以及比如:一条触控连接线11连接第一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以及连接第M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且该条触控连接线11靠近第一侧部103。再比如:一条触控连接线11连接第M/2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以及连接第(M/2+1)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
位于第二触控列121内的多条触控连接线11从第一侧部103至第二侧部104依次排列,且从第一端部101至第二端部102的长度逐渐变短。此为触控单元130在第二触控列121位置的一种具体排列方式。从而,从第一侧部103至第二侧部104位于第二触控列122位置的触控连接线11与触控单元连接的方式依次为1(M/2+1),2(M/2+2),3(M/2+3),4(M/2+4)……M/2(M)。其中,1,2,3,4……M/2分别为触控连接线所连接的一部分触控单元,且每一个触控单元与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M/2+1,M/2+2,M/2+3,M/2+4……M,分别为触控连接线所连接的另一部分触控单元,且每一个触控单元和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从而使得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有两个触控单元。以及比如:一条触控连接线11连接第一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以及连接第M/2+1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且该条触控连接线11靠近第一侧部103。再比如:一条触控连接线11连接第M/2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以及连接第M触控行中的触控单元130。
下面以M个触控行110中的8个触控行,以及N个触控列120中的8个触控列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和图8为触控区域中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图7仅示出8个触控行110和8个触控列120,图8仅示出8个触控行110和2个触控列120。
具体的,该8个触控行110分别为:第一触控行111、第二触控行112、第三触控行113、第四触控行114、第五触控行115、第六触控行116、第七触控行117和第八触控行118。该8个触控列分别为:第一触控列121、第二触控列122、第三触控列123、第四触控列124、第五触控列125、第六触控列126、第七触控列127和第八触控列128。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触控列121和第二触控列122组合成一个第一触控列组160,触控区域100依次按照第一触控列组160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触控区域100的排布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具体的,比如: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和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图9相对于图7进行的改进,图9和图7中的标记相同,图9和图7的区别在于:第二触控列122和第三触控列123相邻,第三触控列123和第四触控列124相邻,第三触控列123和第一触控列121相对第二触控列122轴对称设置,第四触控列124和第二触控列122相对第三触控列123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触控列121、第二触控列122、第三触控列123和第四触控列124四者组合成一个第二触控列组170,触控区域100依次按照第二触控列组170形成。图10为第二触控列组170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由两个第二触控列组依次排布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触控列121和第二触控列122位置的触控连接线11并不限于以上排布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排布方式,具体的,比如: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图11相对于图8进行的改变,图11和图8中的标记相同,图11和图8的区别在于:位于第一触控列121内的多条触控连接线11从第二侧部104至第一侧部103依次排列,且从第二端部102至第一端部101的长度逐渐变短。此为触控连接线11在第一触控列121位置的另一种具体排列方式。
再比如: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图12相对于图8进行的改变,图12和图8中的标记相同,图12和图8的区别在于:。
位于第二触控列121内的多条触控连接线11从第二侧部104至第一侧部103依次排列,且从第二端部102至第一端部101的长度逐渐变短。此为触控连接线11在第二触控列121位置的另一种具体排列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具体是将每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至同一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也就是两个触控行中的各一个触控单元。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行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进行的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将其定义为列,比如:每一个触控连接线连接至同一触控行中的两个触控单元,也就是两个触控列中的各一个触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对M为偶数时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M并不限于偶数,也可以为奇数,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区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触控区域100a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30a、多条触控连接线11a和触控芯片(图中未示出)。
其中多个触控单元130a,也是按照矩阵的方式排列,形成多个触控行110a和多个触控列。该多个触控行110a与以上触控行110的区别在于:该触控行110a为奇数行。具体的,该触控行110a包括位于各触控行110a中间位置的中间触控行115a。例如触控行110a为9行,则中间触控行115a为第5行。该中间触控行115a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31a。该触控行110a的结构及连接关系请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该多个触控列可以包括有第一触控列121a和第二触控列122a,具体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触控单元130a可以参阅以上触控单元130,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多条触控连接线11a与多条触控连接线11的区别在于:触控连接线11a还包括多个中间连接线,该多个中间连接线分别与中间触控行115a中的触控单元131a连接。具体的是,一个中间连接线11a或11a2连接于中间触控行115a中一个触控单元131a和触控芯片之间。其余触控连接线11a可以参阅以上触控连接线11,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触控芯片可以参阅以上触控芯片12,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各个触控行110a之间形成间隔行140a和间隔列。其中间隔列可以参阅以上间隔列150,在此不再赘述。其中间隔行140a与间隔行140的区别在于:间隔行140a壁间隔行140多一个间隔行。
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触控行115a两侧的触控行110a对称设置,且中间触控行115a两侧的触控行110a中的各个触控单元130a与各个触控连接线11a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不限于图13所示出的连接方式,其余连接方式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阵列基板10包括触控区域100、多条触控连接线11以及触控芯片12。所述多条触控连接线11均连接于触控芯片12。
其中,触控区域100包括多个子触控区域105。每个子触控区域105均包括至少两个触控列,每一个触控列均包括多个触控单元。虽然图14中示出了触控区域100包括4个子触控区域105,每个子触控区域105包括两个触控列,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以此为限定。
其中,每一触控列中的每两个触控单元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也即每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一所述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第一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触控单元,第二触控列被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列和所述第二触控列相邻。其中,k、a均为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区域100为矩形区域,多个子触控区域105依次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触控列包括的触控单元数量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触控列包括的触控单元数量为偶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触控列中的多个触控单元等间距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子触控区域105包括两个触控列C1和C2。其中,触控列C1包括触控单元C11、C12、C13、C14、C15、C16、C17、C18,触控列C2包括触控单元C21、C22、C23、C24、C25、C26、C27、C28。虽然图15中示出每个触控列均包括8个触控单元,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取k=1,a=1。也即,C1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1个触控单元,C2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2个触控单元。
其中,触控列C1中,触控单元C11、C13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2、C1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5、C1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6、C1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2中,触控单元C21、C2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2、C25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3、C2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7与第9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8与第10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
当用户实际按压触控单元C11、C12、C21、C22时,电子设备检测到电信号来自触控单元C11、C12、C21、C22以及C13、C14、C24、C25。但此时触控单元C11、C12、C21、C22集中排列,而触控单元C13、C14、C24、C25分散排列。从而电子设备即可根据触控单元集中排列的位置判断出用户的实际按压位置。
可以理解的,当上述k值越大时,分散排列的多个触控单元之间的分散程度越大(也即各个触控单元之间距离越远)。当上述a值越大时,分散排列的多个触控单元之间的分散程度也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6,子触控区域105包括三个触控列C1、C2和C3。其中,三个触控列C1、C2和C3依次排列。并且,三个触控列C1、C2和C3等间距排列。触控列C1包括触控单元C11、C12、C13、C14、C15、C16、C17、C18,触控列C2包括触控单元C21、C22、C23、C24、C25、C26、C27、C28,触控列C3包括触控单元C31、C32、C33、C34、C35、C36、C37、C38。虽然图16中示出每个触控列均包括8个触控单元,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定。
其中,C1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触控单元,C2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触控单元,C3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2a个触控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取k=1,a=1。也即,C1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1个触控单元,C2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2个触控单元,C3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3个触控单元。
其中,触控列C1中,触控单元C11、C13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2、C1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5、C1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6、C1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2中,触控单元C21、C2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2、C25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3、C2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7与第9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8与第10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3中,触控单元C31、C35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2、C3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3、C3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4、C3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
当用户实际按压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时,电子设备检测到电信号来自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以及C13、C14、C24、C25、C35、C36。但此时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集中排列,而触控单元C13、C14、C24、C25、C35、C36分散排列。从而电子设备即可根据触控单元集中排列的位置判断出用户的实际按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7,子触控区域105包括四个触控列C1、C2、C3和C4。其中,四个触控列C1、C2、C3和C4依次排列。并且,四个触控列C1、C2、C3和C4等间距排列。触控列C1包括触控单元C11、C12、C13、C14、C15、C16、C17、C18,触控列C2包括触控单元C21、C22、C23、C24、C25、C26、C27、C28,触控列C3包括触控单元C31、C32、C33、C34、C35、C36、C37、C38,触控列C4包括触控单元C41、C42、C43、C44、C45、C46、C47、C48。虽然图17中示出每个触控列均包括8个触控单元,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并不以此为限定。
其中,C1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触控单元,C2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触控单元,C3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2a个触控单元。C4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3a个触控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取k=1,a=1。也即,C1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1个触控单元,C2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2个触控单元,C3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3个触控单元,C4触控列中被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间隔4个触控单元。
其中,触控列C1中,触控单元C11、C13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2、C1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5、C1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16、C1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2中,触控单元C21、C24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2、C25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3、C2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7与第9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28与第10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3中,触控单元C31、C35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2、C3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3、C3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34、C3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列C4中,触控单元C41、C46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42、C47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43、C48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触控单元C44与第9个触控单元(若存在)共用一条触控连接线。
当用户实际按压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C41、C42时,电子设备检测到电信号来自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C41、C42以及C13、C14、C24、C25、C35、C36、C46、C47。但此时触控单元C11、C12、C21、C22、C31、C32、C41、C42集中排列,而触控单元C13、C14、C24、C25、C35、C36、C46、C47分散排列。从而电子设备即可根据触控单元集中排列的位置判断出用户的实际按压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中,每一触控连接线连接一触控列中的两个触控单元,不同触控列中共用触控连接线的两个触控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同,从而用户按压阵列基板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触控单元的排列状态来确定用户的实际按压位置,从而使用较少的触控连接线即可实现电子设备的触控功能,因此可以减少触控连接线的个数,减小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尺寸,减少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和图2中示出的电子设备7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7的限定。电子设备7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电子设备7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区域、多条触控连接线以及触控芯片;
所述触控区域包括多个子触控区域,每一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至少两个触控列,每一所述触控列均包括多个触控单元;
所述多条触控连接线均连接于所述触控芯片,每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一所述触控列中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不同所述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同;其中,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一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二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列和所述第二触控列相邻;
其中,k、a均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三个触控列;
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一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二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三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2a个所述触控单元;
所述第一触控列、所述第二触控列、所述第三触控列在所述子触控区域中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四个触控列;
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一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二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a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三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2a个所述触控单元,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第四触控列中被同一所述触控连接线连接的两个所述触控单元之间间隔k+3a个所述触控单元;
所述第一触控列、所述第二触控列、所述第三触控列、所述第四触控列在所述子触控区域中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列包括的所述触控单元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列包括的所述触控单元数量为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k等于1,a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区域为矩形区域,多个所述子触控区域依次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子触控区域包括的所述触控列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每一所述子触控区域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列等间距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触控列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单元等间距排列。
10.一种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和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阵列基板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
CN201710775703.5A 2017-08-31 2017-08-31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6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703.5A CN107526475B (zh) 2017-08-31 2017-08-31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5703.5A CN107526475B (zh) 2017-08-31 2017-08-31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6475A CN107526475A (zh) 2017-12-29
CN107526475B true CN107526475B (zh) 2020-05-12

Family

ID=6068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570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26475B (zh) 2017-08-31 2017-08-31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647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7862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触控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77419B (en) * 2007-10-04 2012-11-21 Wintek Corp Multi-doma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rray substrate thereof
CN101216649A (zh) * 2008-01-10 2008-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及驱动方法
CN104238835B (zh) * 2013-06-09 2017-08-08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与侦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7862A (zh) * 2014-09-19 2015-01-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其触控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6475A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3706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885399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3425318A (zh) 触摸面板及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US1057918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357466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67819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390948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26475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83195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20200026380A1 (en) Array substrate, self-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211731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747923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39096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06069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06080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06070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06081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6229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6229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62298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9492486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7562275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0489001B (zh) 触控面板和显示设备
CN10757738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46329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