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5297A -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5297A
CN107525297A CN201710724200.5A CN201710724200A CN107525297A CN 107525297 A CN107525297 A CN 107525297A CN 201710724200 A CN201710724200 A CN 201710724200A CN 107525297 A CN107525297 A CN 107525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ide heat
threshold value
antifreez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42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艺锋
李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242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5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5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5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06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for prevent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1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7Pressures of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1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2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at the in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1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3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fluid cooled by the evaporator at th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4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其中,防冻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水侧换热器的冻结风险,从而保证了定速热泵组件在制冷模式下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源热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冻控制方法、一种定速空调系统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具有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定速空调系统,在机组冷量较大时,通常采用壳管式换热器作为水侧换热器,由于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压缩机制冷启动瞬间对低压侧冷媒有一个很强的抽吸作用,压缩机的排量越大,抽吸作用就越强,此时蒸发压力较低,相应的蒸发温度较低,水侧换热器中水流缓慢的局部缝隙存在冻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冻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速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冻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进入制冷模式时,实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蒸发器中的冷媒气化吸热过程中的蒸发压力较低,由于蒸发压力较低使对应的水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较低,并且在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流速缓慢时,导致水侧换热器的具有温度较低,因此存在冻坏的风险,在该工况下,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后,导入水侧换热器的冷媒形态从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液化放热,在提升管路出口压力的同时,提升了水侧换热器内的温度,降低了水侧换热器的冻结风险,从而保证了定速热泵组件在制冷模式下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缩机的排量越大,压缩机的抽吸左右就越强,因此定速空调系统内的蒸发压力就越小,因此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由压缩机的排量以及制冷模式正常运行时的管路出口压力确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指定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运行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以及时间参数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在制冷模式初始运行时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是否由于压缩机启动时的抽吸作用导致水侧换热器产生冻结风险,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也可以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根据预设的频率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检测定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运行异常导致水侧换热器出现冻结风险。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防冻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以使定速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指定时间,还包括: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进一步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表明存在冻结风险,与只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的检测方式相比,通过进一步检测进水温度是否过低,使是否存在冻结风险的检测精确度更高,进而避免了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不要的切换,进而有利于延长定速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还可以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是否小于另一个防冻回水温度阈值,确定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
具体地,当风冷换热组件中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时,风冷换热组件在过渡季节或夏季运行制冷模式,通过检测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水侧换热器出口压力P0,以判断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如果T1>T2,T1<Tf(Tf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且P0(管路出口压力)<P0pen(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认为水侧换热器存在冻结风险,强制运行制热模式执行制冷防冻动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述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前,还包括: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大于出水温度时,确定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大于出水温度确定,以确定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通过检测温度差,一方面检测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检测的稳定性较高。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中,水侧换热器相当于蒸发器,通过低压低温液体冷媒吸热,使进入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温度降低,因此出水温度低于进水温度。
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室外组件的换热器中的冷媒为放热液化还是吸热气化,来检测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时,自进入制热模式的时刻起计时,在检测到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自进入制热模式的时刻起开始计时,以检测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在检测到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通过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确定退出制热模式的时刻,只需要利用控制器本身的计时功能,不需要其它传感器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方式最简单,并且可靠性高。
另外,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后,可以直接继续运行制冷模式,也可以停止工作一端时间后继续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温度阈值时,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冷媒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冷媒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
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测水流温度确定是否退出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其中,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继续实时检测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与检测冷媒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方式相比,不需要额外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媒温度,制备成本更低。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定速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水侧换热组件与风冷换热组件,水侧换热组件包括: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上设置有冷媒流路与水侧流路;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冷媒流路的管道出口上,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定速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至压力传感器与风冷换热组件,其中,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器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风冷换热组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并持续运行至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进入制冷模式时,实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蒸发器中的冷媒气化吸热过程中的蒸发压力较低,由于蒸发压力较低使对应的水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较低,并且在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流速缓慢时,导致水侧换热器的具有温度较低,因此存在冻坏的风险,在该工况下,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后,导入水侧换热器的冷媒形态从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液化放热,在提升管路出口压力的同时,提升了水侧换热器内的温度,降低了水侧换热器的冻结风险,从而保证了定速热泵组件在制冷模式下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缩机的排量越大,压缩机的抽吸左右就越强,因此定速空调系统内的蒸发压力就越小,因此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由压缩机的排量以及制冷模式正常运行时的管路出口压力确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指定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运行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以及时间参数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在制冷模式初始运行时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是否由于压缩机启动时的抽吸作用导致水侧换热器产生冻结风险,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也可以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根据预设的频率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检测定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运行异常导致水侧换热器出现冻结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水侧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控制器,以采集水侧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进一步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表明存在冻结风险,与只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的检测方式相比,通过进一步检测进水温度是否过低,使是否存在冻结风险的检测精确度更高,进而避免了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不要的切换,进而有利于延长定速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还可以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是否小于另一个防冻回水温度阈值,确定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
具体地,当风冷换热组件中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时,风冷换热组件在过渡季节或夏季运行制冷模式,通过检测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水侧换热器出口压力P0,以判断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如果T1>T2,T1<Tf(Tf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且P0(管路出口压力)<P0pen(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认为水侧换热器存在冻结风险,强制运行制热模式执行制冷防冻动作。
另外,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大于出水温度确定,以确定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通过检测温度差,一方面检测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检测的稳定性较高。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冷媒流路的管道的指定位置,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冷媒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冷媒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
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测水流温度确定是否退出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
具体地,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管壳式换热器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其中,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比如冷媒),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比如水),结构与换热效率都比较高。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速空调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水侧换热组件,20风冷换热组件,102水侧换热器,104压力传感器,106第一温度传感器,108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在检测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步骤104,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步骤106,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步骤108,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进入制冷模式时,实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蒸发器中的冷媒气化吸热过程中的蒸发压力较低,由于蒸发压力较低使对应的水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较低,并且在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流速缓慢时,导致水侧换热器的具有温度较低,因此存在冻坏的风险,在该工况下,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后,导入水侧换热器的冷媒形态从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液化放热,在提升管路出口压力的同时,提升了水侧换热器内的温度,降低了水侧换热器的冻结风险,从而保证了定速热泵组件在制冷模式下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缩机的排量越大,压缩机的抽吸左右就越强,因此定速空调系统内的蒸发压力就越小,因此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由压缩机的排量以及制冷模式正常运行时的管路出口压力确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指定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运行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以及时间参数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在制冷模式初始运行时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是否由于压缩机启动时的抽吸作用导致水侧换热器产生冻结风险,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也可以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根据预设的频率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检测定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运行异常导致水侧换热器出现冻结风险。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防冻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以使定速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指定时间,还包括: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进一步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表明存在冻结风险,与只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的检测方式相比,通过进一步检测进水温度是否过低,使是否存在冻结风险的检测精确度更高,进而避免了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不要的切换,进而有利于延长定速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还可以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是否小于另一个防冻回水温度阈值,确定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
具体地,当风冷换热组件中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时,风冷换热组件在过渡季节或夏季运行制冷模式,通过检测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水侧换热器出口压力P0,以判断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如果T1>T2,T1<Tf(Tf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且P0(管路出口压力)<P0pen(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认为水侧换热器存在冻结风险,强制运行制热模式执行制冷防冻动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检测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述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前,还包括: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大于出水温度时,确定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大于出水温度确定,以确定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通过检测温度差,一方面检测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检测的稳定性较高。
具体地,在制冷模式中,水侧换热器相当于蒸发器,通过低压低温液体冷媒吸热,使进入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温度降低,因此出水温度低于进水温度。
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室外组件的换热器中的冷媒为放热液化还是吸热气化,来检测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时,自进入制热模式的时刻起计时,在检测到计时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自进入制热模式的时刻起开始计时,以检测计时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在检测到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通过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确定退出制热模式的时刻,只需要利用控制器本身的计时功能,不需要其它传感器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方式最简单,并且可靠性高。
另外,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后,可以直接继续运行制冷模式,也可以停止工作一端时间后继续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温度阈值时,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冷媒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冷媒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
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测水流温度确定是否退出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在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退出制热模式,其中,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继续实时检测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上升至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与检测冷媒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方式相比,不需要额外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媒温度,制备成本更低。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水侧换热组件10与风冷换热组件20,水侧换热组件10包括:水侧换热器,水侧换热器上设置有冷媒流路与水侧流路;压力传感器104,设置于冷媒流路的管道出口上,压力传感器104用于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定速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分别连接至压力传感器104与风冷换热组件20,其中,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控制器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风冷换热组件20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并持续运行至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进入制冷模式时,实时检测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表明蒸发器中的冷媒气化吸热过程中的蒸发压力较低,由于蒸发压力较低使对应的水侧换热器的蒸发温度较低,并且在水侧换热器内的水流流速缓慢时,导致水侧换热器的具有温度较低,因此存在冻坏的风险,在该工况下,将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后,导入水侧换热器的冷媒形态从低压液体变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液化放热,在提升管路出口压力的同时,提升了水侧换热器内的温度,降低了水侧换热器的冻结风险,从而保证了定速热泵组件在制冷模式下的正常运行,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压缩机的排量越大,压缩机的抽吸左右就越强,因此定速空调系统内的蒸发压力就越小,因此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由压缩机的排量以及制冷模式正常运行时的管路出口压力确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指定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运行的压力参数、温度参数以及时间参数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可以在制冷模式初始运行时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是否由于压缩机启动时的抽吸作用导致水侧换热器产生冻结风险,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也可以在制冷模式运行过程中根据预设的频率检测,检测的目的为检测定速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运行异常导致水侧换热器出现冻结风险。
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组件1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06,分别设置于水侧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控制器,以采集水侧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进一步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以在检测到进水温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表明存在冻结风险,与只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的检测方式相比,通过进一步检测进水温度是否过低,使是否存在冻结风险的检测精确度更高,进而避免了制冷模式与制热模式之间不要的切换,进而有利于延长定速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检测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还可以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出水温度是否小于另一个防冻回水温度阈值,确定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
具体地,当风冷换热组件20中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时,风冷换热组件20在过渡季节或夏季运行制冷模式,通过检测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水侧换热器出口压力P0,以判断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如果T1>T2,T1<Tf(Tf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且P0(管路出口压力)<P0pen(第一预设压力阈值),则认为水侧换热器存在冻结风险,强制运行制热模式执行制冷防冻动作。
另外,通过检测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大于出水温度确定,以确定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通过检测温度差,一方面检测方式简单,另一方面,检测的稳定性较高。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组件1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8,设置于冷媒流路的管道的指定位置,并连接至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108用于采集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冷媒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在检测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已不存在冻结风险,与设置预设时长阈值的方式相比,在检测到冷媒温度上升至预设温度阈值时即退出制热模式,可以缩短制热模式的运行时长。
另外,也可以通过检测水流温度确定是否退出制热模式。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侧换热器102为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
具体地,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管壳式换热器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其中,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比如冷媒),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比如水),结构与换热效率都比较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防冻控制方法,适用于定速空调系统,防冻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02,采集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步骤304,在检测到T1>T2时,表明当前处于制冷模式;步骤306,检测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预设防冻压力阈值,在检测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308,在检测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312;步骤308,切换至制热模式;步骤310,在制热模式的运行△T时长后,转换为制冷模式;步骤312,继续运行制冷模式。
其中,T1为第一换热系统的除霜检测温度,T2为第二换热系统的除霜检测温度,T3为对应连接的的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T4为出水温度,T5为换热器所处的环境温度,根据T1、T2、T3、T4与T5确定除霜温度T0。
其中T0=Tf,即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当风冷换热组件中的压缩机为定速压缩机时,风冷换热组件在过渡季节或夏季运行制冷模式,通过检测进水温度T1与出水温度T2、水侧换热器出口压力P0,以判断水侧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风险,如果T1>T2,T1<Tf(Tf为防冻回水温度阈值)且P0<P0pen,则认为水侧换热器存在冻结风险,强制运行制热模式执行制冷防冻动作。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定速空调系统40,包括存储器402、处理器404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4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4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404用于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的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公开实施例的结构化医疗数据的特征提取装置和定速空调系统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进一步地,上述定速空调系统可以为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端。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适用于定速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
检测所述管路出口压力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所述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
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将所述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检测所述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是否小于防冻回水温度阈值;
在检测到所述进水温度小于所述防冻回水温度阈值时,将所述制冷模式切换为所述制热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所述定速空调系统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采集述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水侧换热器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
在检测到所述进水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时,确定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时长阈值时,自进入所述制热模式的时刻起计时,在检测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时长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预设温度阈值时,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所述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内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
在检测到所述冷媒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侧换热器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在所述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在检测到所述管路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制热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压力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阈值。
7.一种定速空调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水侧换热组件与风冷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侧换热组件包括:
水侧换热器,所述水侧换热器上设置有冷媒流路与水侧流路;
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的管道出口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水侧换热器的管路出口压力,
所述定速空调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分别连接至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风冷换热组件,
其中,在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在检测到所述管路出口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阈值时,控制所述风冷换热组件将所述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并持续运行至当前指定运行参数满足预设防冻参数阈值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速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换热组件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水侧流路的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以采集所述水侧流路的进水温度以及出水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速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换热组件还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流路的管道的指定位置,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指定位置的冷媒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速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侧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
11.一种定速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速空调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防冻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0724200.5A 2017-08-22 2017-08-22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525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200.5A CN107525297A (zh) 2017-08-22 2017-08-22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200.5A CN107525297A (zh) 2017-08-22 2017-08-22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5297A true CN107525297A (zh) 2017-12-29

Family

ID=6068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4200.5A Pending CN107525297A (zh) 2017-08-22 2017-08-22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5297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973A (zh) * 2018-03-30 2018-10-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地暖系统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110360711A (zh) * 2019-07-23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防冻结方法、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256A (zh) * 2019-09-10 2019-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装置、热泵水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86276A (zh) * 2019-12-02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系统防冻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207485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2984879A (zh) * 2021-03-03 2021-06-18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氟路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9052A (zh) * 2020-06-22 2022-01-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932399A (zh) * 2020-07-13 2022-01-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装置、冷热水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658A (zh) * 2015-04-09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热水机组防冻控制方法、防冻控制装置及冷热水机组
CN105180539A (zh) * 2015-09-08 2015-12-23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防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22658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换热器清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69771A (zh) * 2016-10-31 2017-02-0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6658A (zh) * 2015-04-09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热水机组防冻控制方法、防冻控制装置及冷热水机组
CN105180539A (zh) * 2015-09-08 2015-12-23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防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22658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换热器清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369771A (zh) * 2016-10-31 2017-02-0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4973A (zh) * 2018-03-30 2018-10-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地暖系统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108644973B (zh) * 2018-03-30 2020-06-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地暖系统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110360711A (zh) * 2019-07-23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防冻结方法、空调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42256A (zh) * 2019-09-10 2019-1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装置、热泵水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42256B (zh) * 2019-09-10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装置、热泵水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0986276A (zh) * 2019-12-02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多联系统防冻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207485A (zh) * 2020-01-09 2020-05-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1207485B (zh) * 2020-01-09 2021-07-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水多联系统
CN113899052A (zh) * 2020-06-22 2022-01-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932399A (zh) * 2020-07-13 2022-01-1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防冻控制方法、装置、冷热水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84879A (zh) * 2021-03-03 2021-06-18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氟路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4879B (zh) * 2021-03-03 2023-02-21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氟路防冻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5297A (zh) 防冻控制方法、定速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0549573C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制冷剂量判定方法
CN103119377B (zh) 制冷热水供给装置以及制冷热水供给方法
CN204704908U (zh) 热水装置
CN103229004B (zh) 空调装置
CN100549584C (zh) 用于估计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中的入口和出口空气状态的方法
US8775123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ace of a refrigerating machine
CN101443094A (zh) 用于检测hvac系统中故障的方法
EP1711759A1 (en) Energy-efficient heat pump water heater
CN109983286A (zh) 用于在蒸气压缩系统中进行故障缓解的方法
CN102224383A (zh) 冷冻循环装置
US20050155359A1 (en) Performance testing apparatus of refrigerating cycle
JP200725581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診断装置並びにその診断装置を有する熱源側ユニット、利用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910759A (zh) 空气调节装置和制冷剂量判定方法
CN107388665A (zh) 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195026A (zh) 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9050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07388626A (zh) 多系统热泵组件、除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560258A (zh) 冷水机组的性能评估方法及冷水机组
JP6768977B2 (ja) 地熱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及び地熱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919696B2 (ja) 給湯装置
CN113175772B (zh) 吸收式制冷机
CN1826499A (zh) 检测离心式压缩机喘振的方法
JP2003314933A (ja) ヒートポンプ熱交換器の異常検出装置
JP2007057148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