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12200A -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12200A
CN107512200A CN201710798614.2A CN201710798614A CN107512200A CN 107512200 A CN107512200 A CN 107512200A CN 201710798614 A CN201710798614 A CN 201710798614A CN 107512200 A CN107512200 A CN 107512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electric car
unit
driv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86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清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L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L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L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LI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986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122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12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12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2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ntrol of the vehicle or its driving motor to achieve a desired performance, e.g. speed, torque, programmed variation of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1/0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 B62D11/001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control systems
    • B62D11/003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1/00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 B62D11/02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 B62D11/04Steering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endless tracks or the like by differentially driving ground-engaging elements on opposite vehicle sides by means of separate power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1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42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electric machines
    • B60L2240/423Torqu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台电机,每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配置有两个电机端口,两个所述电机端口用于根据电动车的工况向两台所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两台所述电机相向设置于电动车左右两侧,并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本发明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在电动车转弯时,对两个车轮提供不同的驱动扭矩实现差速,同时也能够在电动车直线行驶、不转弯的情况下,输出同样大小且同相的驱动扭矩。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具有经济、环保、零排放等优势而被消费者所喜爱,电动车已经成为出行代步和物流运输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的能量源自动力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电机控制器向电机分配传送电力能量;电机按照控制器设定的程序运动作功时,再通过电动车的车桥和差速器将运动作功的能量传送给车轮,使电动车行驶。电动车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维修方便、零排放的优点,但该类的电动车存在以下缺点:1、一个电机通过后桥连接驱动两个车轮,当电动车起动、载重、爬坡时能量传输反应缓慢,能量传输效率低;2、后桥(包括差速器)机械结构复杂、机构件成本高;3、无法实现上坡防倒滑和下坡防溜车,需要经常借助机械制动器刹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用于提升现有电动车能量传输效率,弥补现有技术功能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台电机,每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配置有两个电机端口,两个所述电机端口用于根据电动车的工况向两台所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两台所述电机相向设置于电动车左右两侧,并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姿态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向驱动单元,方向助力单元和转向指示单元;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动车的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所述转向驱动单元开启并控制所述转向指示单元和方向助力单元自动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自动关闭所述转向驱动单元。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防倒滑单元以及防溜车单元;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上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倒滑单元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下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溜车单元开启。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防侧翻单元,用于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任一侧车轮与水平面的夹角达到所述电动车侧翻临界角或检测到所述电动车已发生侧翻时,通过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单元的方式切断所述电机的供电。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维码授权单元以及防盗单元,当扫码用户不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时,所述防盗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电动车无法正常使用;当所述扫码用户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所述防盗单元,所述电动车能够正常使用。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和/或状况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和/或所述后台和/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向驾驶员发送指令信息,和/或所述后台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远程授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或开启所述防盗单元。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工况,根据所述工况向两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每台所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且两台所述电机相向设置,并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并根据检测到的方向盘转角和/或所述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
上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根据所述电动车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控制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开启;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方向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控制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关闭。
本发明中的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在电动车转弯时对两台电机提供不同的驱动扭矩实现差速、使电动车安全地转向,或者在其他情况下对两台电机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同时也能够在电动车直线行驶、不转弯的情况下,对两台电机输出同样大小且同相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使电动车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驱动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两台电机10及11,每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图未示);驱动控制单元14,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配置有两个电机端口12及13,电机端口12连接电机10,电机端口13连接电机11,两个所述电机端口用于根据电动车的工况向两台所述电机10及11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两台所述电机10及11相向设置在电动车的左右两侧。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台所述电机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中,通过两台电机分别控制两个车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后桥连接左右两个车轮并通过一个电机驱动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每个车轮提供充足的驱动力,防止所述电动车在负荷运行中低功效的情况。具体的,两个电机配置在电动车的左右两侧,在直线行驶时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台所述电机输出同样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在非直线行驶时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台所述电机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其与现有的电动车所采用的通过机械差速器实现对两个车轮的驱动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装置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在电动车转弯时,对两个车轮提供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实现差速控制,同时也能够在电动车直线行驶、不转弯的情况下,输出同样大小且同相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
具体的,驱动控制单元包括:微电子集成电路、运算电路、放大电路和比较电路以及数据通讯传输电路,上述电路的结合可以用于获取和识别外部设备输入的操控信号、检测信号和远程指令信息;由驱动控制单元控制并通过两个不同的电机端口分别向两台所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同时将蓄电池、电机的工况信号转换成外部设备和用户终端和后台可识别的信号并向外部设备或用户终端或后台发送输出所述信号,用于外部设备和/或用户终端和/或后台随时监控电动车的工况或者搭建车联网系统;驱动控制单元负责将外部指令和所述蓄电池和/或电机之间建立起有序的工作关系;信号端口,用于输入外部设备和/或用户终端和/或后台的检测信号或操控指令信号,同时向外部设备和/或用户终端和/或后台发送输出蓄电池、电机、以及驱动控制单元的工况信息。
具体的,如图2、图3及图4所示,两个所述电机端口分为左电机端口21及右电机端口22,21及22分别接通左电机电流检测231和右电机电流检测241。在左电机端口21与左开关桥路232的任意两相之间配置电流传感器L-Ia,L-Ic,用于检测左开关桥路232的相电流,检测信号通过左电机电流检测231传送到驱动控制单元20;在右电机端口22与右开关桥路242的任意两相之间配置电流传感器R-Ia,R-Ic,用于检测右开关桥路242的相电流,检测信号通过右电机电流检测241传送到驱动控制单元20。左开关桥路232和右开关桥路242的高压端BP+并联,通过动力开关JK、电池端口402与蓄电池401的正极B+联通;左开关桥路232和右开关桥路242的低压端并联,通过电池端口402与蓄电池401的负极B-联通。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给出在电机A/C两相配置电流传感器L/R-Ia和L/R-Ic的典型应用。当左电机过载、配置于左电机A/C两相中任一相的电流传感器L-Ia/L-Ic检测到的相电流大于驱动控制单元设置的限流值时,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减弱对左开关桥路的驱动信号的强度,降低左开关桥路的电力输出,保护左电机不受过载损伤。当右电机过载、配置于右电机A/C两相中任一相的电流传感器R-Ia/R-Ic检测到的相电流大于驱动控制单元设置的限流值时,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减弱对右开关桥路的驱动信号的强度,降低右开关桥路的电力输出,保护右电机不受过载损伤。
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左开关桥路232包括A-Q1H/A-Q1L、B-Q1H/B-Q1L、C-Q1H/C-Q1L三相功率开关器件,所有功率开关器件的控制极连接于左驱动电路233,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特性取决于左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左驱动电路再连接于驱动控制单元20,并将驱动控制单元输出的信号放大后驱动左开关桥路232的功率器件。右开关桥路242包括A-Q2H/A-Q2L、B-Q2H/B-Q2L、C-Q2H/C-Q2L三相功率开关器件,所有功率器件的控制极连接于右驱动电路243,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特性取决于右驱动电路243的驱动信号。右驱动电路243再连接于驱动控制单元20,并将驱动控制单元20输出的信号放大后驱动右开关桥路242的功率器件。驱动控制单元调整驱动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实现对功率开关器件开关特性的控制、同时实现对电机扭矩和转速的控制,当驱动控制单元关断驱动信号时开关桥路停止向电机供电,电机停止工作。
较佳的,驱动控制单元连接电池端口,随时检测蓄电池电压,当检测到蓄电池电压低于预先设置的低电压限值时,降低对电机的电力输出、或者停止向电机提供电力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姿态传感单元15,用于检测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较佳的,所述姿态传感单元15可以使用三维陀螺仪,其能够检测所述电动车在X、Y、Z全方位的角度变化,并能够将不同的角度变化量转换成不同的电量信号的形式输出传送到驱动控制单元14。驱动控制单元14根据姿态传感单元15传送的每个方向的角度变化的电量信号分别对左、右电机输出差异控制信号,控制左、右电机的转速,实现差速控制功能。当然,所述的姿态传感单元15也可以使用单独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单一角度的角度变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用于对电动车行驶方向的检测与控制的情况,当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方向传感器检测的方向角度变化数据,分别对左、右电机输出差异控制信号,控制左、右电机的转速,实现差速控制。同样的方法,可实现对电动车前后倾角或者左右倾角的检测与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较佳的,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向驱动单元16,方向助力单元和转向指示单元;所述姿态传感单元15检测到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动车的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所述转向驱动单元开启并控制所述转向指示单元和方向助力单元自动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自动关闭所述转向驱动单元。
具体的,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动车转弯时,能够根椐所述电动车的转弯半径的大小输出不同强度的代表角度变化量的电信号,驱动控制单元根椐代表角度变化量的电信号控制对转向内侧和转向外侧的电机实施差速驱动,有效预防转弯侧翻,所述转向内侧、转向外侧是相对于转弯时左车轮、右车轮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同时,转弯时,驱动方向助力单元中的助力马达工作,实现方向助力。当转弯后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同时控制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关闭,预防驾驶员操作失误或者忘记关闭转向指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防倒滑单元以及防溜车单元;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上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倒滑单元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下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溜车单元开启。具体的,当所述电动车上坡时,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车头朝向与水平方向为向上的仰视夹角,当驾驶员在上坡路段人工操控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不足或在上坡路段停车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被启动。具体的,当驾驶员在上坡路段人工操控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不足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加大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防止电动车倒滑;所述电动车在上坡路段停车和/或起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有倒滑趋势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开启辅助刹车单元和/或自动加大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防止电动车倒滑。当所述电动车下坡时,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车头朝向与水平方向为向下的俯视夹角,为了防止所述电动车下坡的惯性加速而溜车,所述防溜车单元被启动。具体的,所述电动车下坡而驾驶员并未减小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或所述电动车的惯性导致所述电动车的下坡速度不断加大时,所述防溜车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减小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和/或开启辅助刹车单元,控制所述电动车下坡的速度不会因为惯性溜车而超过设定的安全速度范围,防止所述电动车溜车失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防侧翻单元,用于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任一侧车轮与水平面的夹角达到所述电动车侧翻临界角或检测到所述电动车已发生侧翻时,通过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的方式切断所述电机的供电。较佳的,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发生左右倾斜且倾斜的角度超过所述电动车的侧翻临界角和/或已经侧翻时,防侧翻单元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单元JK,切断电机的供电,预防所述电动车侧翻和减小已经侧翻的所述电动车的事故危害。例如,电动车的侧翻临界角为15°,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动车发生左、右倾斜超过15°角时,通过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单元JK切断电机的供电以使电机停止工作,预防电动车侧翻和减小已经侧翻的所述电动车的事故危害。该侧翻临界角可以根据电动车的型号、大小测定,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15°。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维码授权单元以及防盗单元,当扫码用户不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时,所述防盗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电动车无法正常使用;当所述扫码用户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所述防盗单元,所述电动车能够正常使用。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蓄电池401,为所述电动车提供动力,上电开关SK以及动力开关单元JK,其接入蓄电池401,且通过电池端口402连接。当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设置为授权模式时,需用户扫描二维码,所述二维码授权单元判断所述扫码用户是否满足授权条件,当满足时,进行身份识别授权。通过识别授权后方可使用所述电动车;在未通过身份识别授权条件下,所述防盗单元还是处于开启状态,即使打开上电开关SK,动力开关单元JK仍处于断开状态、驱动控制单元仍不输出驱动信号,电机得不到蓄电池401的供电,因此不能操作驾驶电动车运行。只有上电开关SK、动力开关单元JK都被打开和驱动控制单元输出驱动信号时,才能操作驾驶电动车运行,有效防止电动车被盗。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和/或状况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和/或所述后台和/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向驾驶员发送指令信息,和/或后台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远程授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所述防盗单元。具体的,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对外发送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和/或状况信息,方便后台和/或用户终端掌握所述电动车的全部信息以及所述电动车与后台和/或用户终端间的信息分享互联。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所述电动车的状况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和/或后台可以随时了解所述电动车的情况,对非正常情况进行预警,同时用户终端和/或后台也可以将所述电动车的信息发送至客户端,方便驾驶者随时了解电动车信息,这样驾驶者便可详细的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全部信息。同时,后台和/或用户终端还可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向驾驶员发送指令信息;例如当使用在物流电动车上,驾驶员在送货路上时,后台可以随时调整送货地点和任务并实时发送给送货员。且用户终端和/或后台还能够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远程授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或开启所述防盗单元。
本发明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启动所述电动车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接收上电指令和/或用户终端和/或后台的的远程授权指令后,所述电动车的驱动控制单元被唤醒并闭合动力开关单元JK。具体的,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在电动车上电后进行初始化侦测,侦测结果为正常时等待操作指令,如果超过设定时间后仍无操作指令输入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自动进入休电节能状态,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在休电节能状态下任何操作指令、包括远程控制指令均能唤醒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进入工作状态。如果侦测发现车载系统异常时,显示异常信息,用户查阅异常代码可了解和排除异常,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辅助刹车单元;在所述电动车运行过程中,当驾驶员启动制动刹车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断驱动信号,方便驾驶减速和/或停车。停车后电动车的车速为零和调速开关复位,但驾驶员无启动制动刹车时存在溜车的危险,这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启动所述辅助刹车单元,防止意外溜车。
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充电限行单元,当所述电动车在充电的情况下,所述充电限行单元禁止所述电动车运行,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电机,分别为左电机501,右电机502;驱动控制单元503,姿态传感单元5051,其通过I/O端口505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连接;助力马达5062,其通过转向驱动单元506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连接,转向指示5061也通过转向驱动单元506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还与蓄电池507连接;上电开关SK和动力开关单元JK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与蓄电池507,仪表5052也是通过I/O端口505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单元50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工况,根据所述工况向两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每台所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且两台所述电机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中,通过两台电机分别控制两个车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后桥连接左右两个车轮并通过一个电机驱动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每个车轮提供充足的动力,防止所述电动车在负荷运行中低功效的情况。具体的,两个电机配置在电动车的左右两侧,在直线行驶时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台所述电机输出同样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在转弯时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台所述电机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其与现有的电动车所采用的通过机械差速器实现对两个车轮的驱动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装置通过简单的电路连接方式不仅能够在电动车转弯时,对两个车轮提供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实现差速控制;同时也能够在电动车直线行驶、不转弯的情况下,输出同样大小且同相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较佳的,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并根据检测到的方向盘转角和/或所述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较佳的,通过姿态传感单元感应所述电动车在X、Y、Z全方位的角度变化,并将不同的角度变化量转换成不同的电量信号的形式输出以检测所述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前后以及左右倾斜角度的情况。再根据姿态传感单元传递的角度变化的电量信号分别对左、右电机输出差异驱动信号,控制左、右电机的转速和/或力矩,实现差速控制功能。当然,也可以使用单独的方向传感器检测单一角度的角度变化,具体的,用于对电动车行驶方向的检测与控制的情况,当驾驶员操作转动方向盘时,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方向传感器检测的方向角度变化数据,分别对左、右电机输出差异控制信号,控制左、右电机的转速,实现差速控制。同样的方法,可实现对电动车前后倾角或者左右倾角的检测与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较佳的,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根据所述电动车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控制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开启;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方向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控制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关闭。具体的,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电动车转弯时,根椐所述电动车的转弯半径的大小输出不同强度的代表角度变化量的电信号,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椐代表角度变化量的电信号对转向内侧和转向外侧的电机实施差速驱动控制,有效预防转弯侧翻。所述转向内侧、转向外侧是相对于转弯时左车轮、右车轮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转弯时,自动开启转向侧的转向指示,提示行人和其他车辆该电动车处于转弯状态;同时,驱动助力马达工作,实现转向助力。当转弯后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方向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转向驱动单元,预防驾驶员操作失误或者忘记关闭转向指示。
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动车上坡或下坡时,自动开启防倒滑单元或防溜车单元。具体的,当所述电动车上坡时,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车头朝向与水平方向为向上的仰视夹角,当驾驶员在上坡路段人工操控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不足或在上坡路段停车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被启动。具体的,当驾驶员在上坡路段人工操控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不足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加大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防止电动车倒滑;所述电动车在上坡路段停车和/或起步,检测到所述电动车有倒滑趋势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开启辅助刹车单元和/或自动加大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防止电动车倒滑。当所述电动车下坡时,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车头朝向与水平方向为向下的俯视夹角,为了防止所述电动车下坡的惯性加速而溜车,所述防溜车单元被启动。具体的,所述电动车下坡而驾驶员并未减小所述电动车的驱动力、或所述电动车的惯性导致所述电动车的下坡速度不断加大时,所述防倒滑单元请求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减小对两台所述电机的驱动扭矩和/或开启辅助刹车单元,防止所述电动车溜车失控。控制所述电动车下坡的速度不会因为惯性溜车而超过设定的安全速度范围,防止所述电动车溜车失控。
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至少一侧车轮与水平面的夹角达到所述电动车侧翻临界角或检测到所述电动车已发生侧翻时,切断所述电机的输出。例如,电动车的侧翻临界角为15°,当检测到电动车发生左、右倾斜超过15°角或者侧翻时,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单元,切断所述电机的供电预防电动车侧翻和减小已经侧翻的所述电动车的事故危害。该侧翻临界角可以根据电动车的型号、大小测定,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15°。
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和/或状况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和/或后台或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远程授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所述防盗单元。具体的,将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方便后台和/或用户终端掌握电动车的全部信息以及所述电动车与后台和/或用户终端间的信息分享互联。将电动车的状况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可以随时了解电动车的情况,对非正常情况进行预警,同时后台和/或用户终端也可以将所述电动车的信息发送至客户端,这样驾驶者便可详细的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全部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还包括:选择前进模式,操作调速开关所述电动车可完成起步、运行和加速运动;选择倒车模式,操作调速开关所述电动车可后退,同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倒车灯和/或倒车喇叭同时工作。
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动车在运行中,驾驶员制动刹车时驱动控制单元关断驱动信号切断电机供电,方便驾驶员停车和/或减速;如果驾驶员停车时所述制动刹车未被启动,为了防止意外溜车,所述驱动控制单元自动启动辅助刹车单元。
较佳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动车在充电的情况下,充电限行单元禁止所述电动车运行,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不仅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两侧的车轮通过一个电机驱动而驱动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在无差速器情况下实施差速驱动控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直线行进或者转弯等不同情景下,对两个车轮提供相同或不同的驱动扭矩,同步或不同步的转速以实现电动车负载行驶。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台电机,每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配置有两个电机端口,两个所述电机端口用于根据电动车的工况向两台所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两台所述电机相向设置于电动车左右两侧,并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姿态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向驱动单元,方向助力单元和转向指示单元;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电动车的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所述转向驱动单元开启并控制所述转向指示单元和方向助力单元自动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自动关闭所述转向驱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倒滑单元以及防溜车单元;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上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倒滑单元开启;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动车下坡时,所述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所述防溜车单元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防侧翻单元,用于当所述姿态传感单元检测到任一侧车轮与水平面的夹角达到所述电动车侧翻临界角或检测到所述电动车已发生侧翻时,通过关断驱动信号和/或断开动力开关单元的方式切断所述电机的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二维码授权单元以及防盗单元,当扫码用户不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时,所述防盗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电动车无法正常使用;当所述扫码用户满足二维码授权单元的授权条件后,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所述防盗单元,所述电动车能够正常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动车的位置信息和/或状况信息发送至后台和/或用户终端,和/或所述后台和/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向驾驶员发送指令信息,和/或所述后台或用户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远程授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关闭或开启所述防盗单元。
8.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动车的工况,根据所述工况向两台电机分配相应的驱动电力;其中,每台所述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车轮,且两台所述电机相向设置,并能够输出相同大小的驱动扭矩和同步的转速;或输出不同的驱动扭矩和不同步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方向盘转角和/或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并根据检测到的方向盘转角和/或所述车头的行驶方向、车身的前后倾角以及左右倾角控制两个所述车轮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转动和/或车头偏离直线运动方向时,根据所述电动车转弯半径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差速驱动;且控制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开启;当检测到所述电动车的方向盘复位和/或车头方向恢复直线运动方向时,对两台所述电机进行同步驱动,且控制所述转向驱动单元自动关闭。
CN201710798614.2A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75122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8614.2A CN107512200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8614.2A CN107512200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12200A true CN107512200A (zh) 2017-12-26

Family

ID=60725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8614.2A Pending CN107512200A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1220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0643A (zh) * 2018-06-01 2018-12-1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参数获取方法、车辆急速转弯判断方法、系统、装置
CN110539734A (zh) * 2019-09-18 2019-12-06 厦门兴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小型工具车及其自动驻车方法
WO2021175102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车辆转弯姿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车辆
CN113753125A (zh) * 2021-09-18 2021-12-07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驱动履带车行驶跑偏情况下主动纠正控制方法和系统
TWI778558B (zh) * 2021-03-26 2022-09-21 泓創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載具的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控制方法
CN108162802B (zh) * 2018-02-12 2024-04-05 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 物料运输车、移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68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爬坡状态下电机输出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975714A (zh) * 2012-11-19 2013-03-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车辆底盘系统及其协同控制方法
CN203246319U (zh) * 2013-05-11 2013-10-23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客车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CN203294065U (zh) * 2013-04-28 2013-11-20 江苏大学 基于二维码的汽车使用授权、防盗系统
CN204334640U (zh) * 2015-02-03 2015-05-13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车辆提醒系统
CN105015363A (zh) * 2015-07-23 2015-11-04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分布式驱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235549A (zh) * 2015-11-02 2016-01-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坡道扭矩控制方法及整车控制器
KR20160035295A (ko) * 2014-09-23 2016-03-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경사로에서의 차량 안전 보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460002A (zh) * 2014-08-28 2016-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车辆溜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74595A (zh) * 2016-03-09 2016-07-20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节能加速方法和装置
CN207711850U (zh) * 2017-09-07 2018-08-10 东莞市奇立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682A (zh) * 2006-12-26 2008-07-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爬坡状态下电机输出转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975714A (zh) * 2012-11-19 2013-03-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电动车辆底盘系统及其协同控制方法
CN203294065U (zh) * 2013-04-28 2013-11-20 江苏大学 基于二维码的汽车使用授权、防盗系统
CN203246319U (zh) * 2013-05-11 2013-10-23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客车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CN105460002A (zh) * 2014-08-28 2016-04-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车辆溜坡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035295A (ko) * 2014-09-23 2016-03-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경사로에서의 차량 안전 보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4334640U (zh) * 2015-02-03 2015-05-13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车辆提醒系统
CN105015363A (zh) * 2015-07-23 2015-11-04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分布式驱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235549A (zh) * 2015-11-02 2016-01-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坡道扭矩控制方法及整车控制器
CN105774595A (zh) * 2016-03-09 2016-07-20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节能加速方法和装置
CN207711850U (zh) * 2017-09-07 2018-08-10 东莞市奇立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2802B (zh) * 2018-02-12 2024-04-05 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 物料运输车、移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00643A (zh) * 2018-06-01 2018-12-1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航参数获取方法、车辆急速转弯判断方法、系统、装置
CN110539734A (zh) * 2019-09-18 2019-12-06 厦门兴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小型工具车及其自动驻车方法
WO2021175102A1 (zh) * 2020-03-05 2021-09-10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车辆转弯姿态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车辆
TWI778558B (zh) * 2021-03-26 2022-09-21 泓創綠能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載具的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控制方法
CN113753125A (zh) * 2021-09-18 2021-12-07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驱动履带车行驶跑偏情况下主动纠正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753125B (zh) * 2021-09-18 2022-09-30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驱动履带车行驶跑偏情况下主动纠正控制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2200A (zh)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0293243B1 (en)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2602302B (zh) 电动车辆的控制装置
Zhang et al. A novel steering system for a space-saving 4WS4WD electric vehicle: design, modeling, and road tests
US7748488B2 (en) Steering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or industrial utility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teering system
WO2006034217A1 (en) Battery-powered vehicle with ac driven traction and pump motors for mining applications
CN110466361B (zh) 两轮轮毂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3552646A (zh) 可以实现无线通讯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2975717B (zh) 冗余执行机构电动汽车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582681A (zh) 基于dsp的交流永磁式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与方法
JP2011045184A (ja) 電動車駆動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5539165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重力传感器控制系统
CN101585388A (zh) 惯性导航智能车
US9771078B2 (en) Haulage vehicle
JP2020032867A (ja) 被牽引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6004961A (zh) 模块式推车随动助力装置
US20160156290A1 (en) High Frequency Injection-Based High Voltage Interlock
CN110539734B (zh) 一种无人小型工具车及其自动驻车方法
CN207711850U (zh) 一种电动车双电机驱动控制装置
JP6795897B2 (ja) 車輪独立駆動式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CN203593123U (zh) 可以实现无线通讯的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3770663A (zh) 电子陀螺增稳的多轮全驱动电动车
JPH04150701A (ja) 電気自動車制御装置
CN105346608B (zh) 一种全轴转向、多轴驱动的电动汽车列车
CN203005138U (zh) 电动三轮车智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