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8049B - 一种防水接头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接头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8049B
CN107508049B CN201710602582.4A CN201710602582A CN107508049B CN 107508049 B CN107508049 B CN 107508049B CN 201710602582 A CN201710602582 A CN 201710602582A CN 107508049 B CN107508049 B CN 107508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ing surface
crown
annular sidewall
connector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2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8049A (zh
Inventor
冯涛
肖飞
姚康水
段红彬
游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025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8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8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8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8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2End caps, i.e. of insulating or conductive material for covering or maintaining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entering the cap from the same end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接头帽,其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该接头帽通过配合部实现挤压弹性圈,使其弹性形变后起到防水作用,大大提升天线做淋水试验时对接头、连接头的防水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接头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针对一种防水接头帽。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中,接头是连接馈线重要部件,影响天线性能;连接头是连接控制电机的重要部件。一般地,为了保护天线,实现密封防水,所采取的措施是:工作时对闲置接头、连接头做防氧化保护,同时将常规的防水帽直接盖接在接头上,最后在防水帽和接口之间设置密封圈。但是该措施存在一定的隐患:天线挂置后,水会留置在密封圈外的防水帽空间内,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漏水。
特别地,目前天线行业内在进行淋水测试时,普遍采用“打胶泥”方式保护接头、连接头,以期望达到淋水试验时保护接头、连接头处不进水的目的。实际上,采用“打胶泥”或“贴胶布”,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密封麻烦、耗时长、密封不均匀牢固、密封效果受水的冲击易引发形变失效、容易进水等隐患。
天线在使用时,普遍采用一般接头帽对于闲置的端口进行保护,这种接头帽只起到保护接头顶部和内导体的作用,不能保护整个接头不被氧化,存在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性好、同时防水的接头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的防水接头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接头帽,其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
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
所述第一配合面由帽身末端向帽身外延伸得到;
所述第二配合面由第一配合面沿帽身轴向延伸得到;
所述弹性圈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内径相同或相近,以便于所述弹性圈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
优选地,攻有内螺纹的一段环形侧壁加厚形成螺纹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面由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得到。
优选地,还包括护芯部,所述护芯部为自帽顶内表面沿轴向延伸突出的柱体,所述柱体沿轴向开设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的槽底与帽顶内表面平齐,突出在帽顶内表面之外或内陷在帽顶内表面之内。
优选地,所述柱体设置在所述帽顶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柱形槽设置在所述帽顶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柱形槽为圆柱形槽。
优选地,所述弹性圈为O型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帽顶外设为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轮廓呈多边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头组件,其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接头帽。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接头帽通过配合部实现挤压弹性圈,使其弹性形变后起到防水作用,而无须“打胶泥”和“封胶布”,还能够大大提升天线做淋水试验时对接头、连接头的防水保护。
2.通过弹性圈,可以保证天线工作时的接头、连接头密封牢固,使整个接头、连接头的外表面,以及接头的内导体与外面的空气隔绝,不容易被氧化。如此,便能全方位的保护号好天线的接头,不影响性能,也能保护好接头、连接头结构和外观,不影响与馈线、电机的装配使用。
3.本发明的接头帽设置了护芯部,在天线运输、受力冲击、振动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接头内导体的在圆周方向的晃动,减少对接头内导体的损伤,保持接头内导体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4.本发明结构更简单、更灵活,实用性更高,零件功能的多样性也更符合未来天线的轻薄化设计趋势。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实施例1的7/16Din阴接头与配套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接头帽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连接头与配套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4310接头与配套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N型接头与配套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接头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接头/连接头;101-内导体;102-第一环形凸台;103-主径;104-第二环形凸台;20-接头帽;201-帽身;2011-内螺纹;2012-螺纹侧壁;202-帽顶;2021-凸台;203-弹性圈;204-配合部;2041-第一配合面;2042-第二配合面;205-护芯部;2051-柱体;2052-柱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接头组件,其包括7/16阴接头10和与该7/16阴接头配套的接头帽20。
其中,7/16阴接头10包括内导体101、第一环形凸台102、主径103、第二环形凸台104。7/16阴接头10的自由端为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内部形成凹陷的空腔,所述内导体101沿轴线方向从所述空腔的中心处穿出并且暴露该内导体101的末端,且暴露出的所述内导体101的高度不超过接口端面的高度。7/16阴接头10的主径103前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环形凸台1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主径103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环形凸台104。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与第二环形凸台104的凸出高度一致。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的配合部204相互配合,使7/16阴接头10密封。
接头帽20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201、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202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203;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202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2011。所述内螺纹2011能够与所述7/16阴接头10的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置的外螺纹相互啮合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帽顶202外设有凸台2021,所述凸台2021的外轮廓呈多边形,并与扭矩扳手开口相匹配,起着传导扭力的作用。通过外部的扭力可把接头帽20旋紧在7/16阴接头10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台2021的多边形外轮廓也便于工程人员徒手操作,通过旋拧的动作将所述接头帽20旋紧在所述7/16阴接头10上。
所述接头帽20还包括配合部204,所述配合部204设于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所述配合部204包括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由帽身201的末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由第一配合面2041沿帽身201轴向延伸得到;所述弹性圈203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的内径相同或相近,以便于所述弹性圈203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203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
所述弹性圈203优选O型密封圈。接头帽20被旋紧后,与7/16阴接头10紧密接触,实现对弹性圈203的挤压,使弹性圈203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内进行填充,填满7/16阴接头10的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20配合部204之间的间隙。
接头帽20还包括护芯部205,所述护芯部205为自帽顶202内表面沿轴向延伸凸出的柱体2051,所述柱体2051为圆柱体,且设置在所述帽顶202的中心位置,所述柱体2051沿轴向开设有柱形槽2052,所述柱形槽2052的槽底与帽顶202的内表面平齐,所述柱形槽2052为圆柱形槽,所述柱形槽2052的内径不小于7/16阴接头10内导体101的外径。当接头帽20被旋紧后,护芯部205套合在7/16阴接头10内导体101外,对7/16阴接头10的内导体101起着限位作用;接头帽20的帽顶202也对7/16阴接头10内导体101的顶部进行保护。接头帽20设置了护芯部,在天线运输、受力冲击、振动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接头内导体的在圆周方向的晃动,减少对接头内导体的损伤,保持接头内导体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头10和接头帽20。
连接头10包括第一环形凸台102,主径103,第二环形凸台104。
连接头10的自由端为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内部形成凹陷的空腔。连接头10的主径103前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环形凸台1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主径103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环形凸台104。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与第二环形凸台104的凸出高度一致。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的配合部204相互配合,使连接头10密封。
接头帽20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201、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202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203;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202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2011。所述内螺纹2011能够与所述连接头10的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置的外螺纹相互啮合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帽顶202外设有凸台2021,所述凸台2021的外轮廓呈多边形,并与扭矩扳手开口相匹配,起着传导扭力的作用。通过外部的扭力可把接头帽20旋紧在连接头10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台2021的多边形外轮廓也便于工程人员徒手操作,通过旋拧的动作将所述接头帽20旋紧在所述连接头10上。
所述接头帽20还包括配合部204,所述配合部204设于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所述配合部204包括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由帽身201的末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由第一配合面2041沿帽身201轴向延伸得到;所述弹性圈203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的内径相同或相近,以便于所述弹性圈203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203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
所述弹性圈203优选O型密封圈。接头帽20被旋紧后,与连接头10紧密接触,实现对弹性圈203的挤压,使弹性圈203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内进行填充,填满连接头10的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20配合部204之间的间隙。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接头,包括4310接头10和接头帽20。
其中,4310接头10包括内导体101、第一环形凸台102、主径103、第二环形凸台104。4310接头10的自由端为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内部形成凹陷的空腔,所述内导体101沿轴线方向从所述空腔的中心处穿出并且暴露该内导体101的末端,且暴露出的所述内导体101的高度不超过接口端面的高度。4310接头10的主径103前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环形凸台1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主径103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环形凸台104。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的凸出高度低于第二环形凸台104的凸出高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的配合部204相互配合,使4310接头10密封。
接头帽20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201、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202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203;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202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2011,攻有内螺纹2011的一段环形侧壁加厚形成螺纹侧壁2012。所述内螺纹2011能够与所述4310接头10的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置的外螺纹相互啮合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帽顶202外设有凸台2021,所述凸台2021的外轮廓呈多边形,并与扭矩扳手开口相匹配,起着传导扭力的作用。通过外部的扭力可把接头帽20旋紧在4310接头10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台2021的多边形外轮廓也便于工程人员徒手操作,通过旋拧的动作将所述接头帽20旋紧在所述4310接头10上。
所述接头帽20还包括配合部204,所述配合部204设于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所述配合部204包括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由帽身201的末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由第一配合面2041沿帽身201轴向延伸得到;所述弹性圈203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的内径相同或相近,以便于所述弹性圈203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203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
所述弹性圈203优选O型密封圈。接头帽20被旋紧后,与4310接头10紧密接触,实现对弹性圈203的挤压,使弹性圈203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内进行填充,填满4310接头10的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20配合部204之间的间隙。
接头帽20还包括护芯部205,所述护芯部205为自帽顶202内表面沿轴向延伸凸出的柱体2051,所述柱体2051为圆柱体,且设置在所述帽顶202的中心位置,所述柱体2051沿轴向开设有柱形槽2052,所述柱形槽2052的槽底突出在帽顶202的内表面之外,所述柱形槽2052为圆柱形槽,所述柱形槽2052的内径不小于4310接头10内导体101的外径。当接头帽20被旋紧后,护芯部205套合在4310接头10内导体101外,对4310接头10的内导体101起着限位作用;接头帽20的帽顶202也对4310接头10内导体101的顶部进行保护。接头帽20设置了护芯部,在天线运输、受力冲击、振动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接头内导体的在圆周方向的晃动,减少对接头内导体的损伤,保持接头内导体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接头,包括N型接头10和接头帽20。
其中,N型接头10包括内导体101、第一环形凸台102、主径103、第二环形凸台104。N型接头10的自由端为接口端,所述接口端内部形成凹陷的空腔,所述内导体101沿轴线方向从所述空腔的中心处穿出并且暴露该内导体101的末端,且暴露出的所述内导体101的高度不超过接口端面的高度。N型接头10的主径103前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一环形凸台1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主径103后端径向向外延伸有第二环形凸台104。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2的凸出高度低于第二环形凸台104的凸出高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的配合部204相互配合,使N型接头10密封。
接头帽20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201、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202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203;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202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2011,攻有内螺纹2011的一段环形侧壁加厚形成螺纹侧壁2012。所述内螺纹2011能够与所述N型接头10的第一环形凸台102上设置的外螺纹相互啮合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帽顶202外设有凸台2021,所述凸台2021的外轮廓呈多边形,并与扭矩扳手开口相匹配,起着传导扭力的作用。通过外部的扭力可把接头帽20旋紧在N型接头10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台2021的多边形外轮廓也便于工程人员徒手操作,通过旋拧的动作将所述接头帽20旋紧在所述N型接头10上。
所述接头帽20还包括配合部204,所述配合部204设于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所述配合部204包括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由帽身201的末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由第一配合面2041沿帽身201轴向延伸得到;所述弹性圈203的最大直径与所述第二配合面2042的内径相同或相近,以便于所述弹性圈203与所述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203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
所述弹性圈203优选O型密封圈。接头帽20被旋紧后,与N型接头10紧密接触,实现对弹性圈203的挤压,使弹性圈203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配合面2041和第二配合面2042内进行填充,填满N型接头10的第二环形凸台104与接头帽20配合部204之间的间隙。
接头帽20还包括护芯部205,所述护芯部205为自帽顶202内表面沿轴向延伸凸出的柱体2051,所述柱体2051为圆柱体,且设置在所述帽顶202的中心位置,所述柱体2051沿轴向开设有柱形槽2052,所述柱形槽2052的槽底突出在帽顶202的内表面之外,所述柱形槽2052为圆柱形槽,所述柱形槽2052的内径不小于N型接头10内导体101的外径。当接头帽20被旋紧后,护芯部205套合在N型接头10内导体101外,对N型接头10的内导体101起着限位作用;接头帽20的帽顶202也对N型接头10内导体101的顶部进行保护。接头帽20设置了护芯部,在天线运输、受力冲击、振动时,可以有效的限制接头内导体的在圆周方向的晃动,减少对接头内导体的损伤,保持接头内导体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水接头帽,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环形侧壁限定的帽身、盖合在所述环形侧壁其中一端的帽顶以及与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过盈配合的弹性圈;所述环形侧壁靠近所述帽顶的一段的内表面攻有内螺纹;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由帽身末端向帽身外延伸得到;所述第二配合面由第一配合面沿帽身轴向延伸得到,所述弹性圈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相交,且使所述弹性圈受挤压时发生形变并挤压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攻有内螺纹的一段环形侧壁加厚形成螺纹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由所述环形侧壁的开口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芯部,所述护芯部为自帽顶内表面沿轴向延伸突出的柱体,所述柱体沿轴向开设有柱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设置在所述帽顶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槽设置在所述帽顶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槽为圆柱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为O型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顶外设为凸台,所述凸台的外轮廓呈多边形。
10.一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帽。
CN201710602582.4A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防水接头帽 Active CN107508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2582.4A CN1075080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防水接头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02582.4A CN1075080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防水接头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049A CN107508049A (zh) 2017-12-22
CN107508049B true CN107508049B (zh) 2019-07-09

Family

ID=60689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2582.4A Active CN107508049B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防水接头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80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2291U (zh) * 2011-12-27 2012-11-07 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雷达波物液位传感器的密封结构
CN203562575U (zh) * 2013-10-31 2014-04-23 冷勇军 一种按摩器电插头用防水保护套
CN204760636U (zh) * 2015-01-30 2015-11-11 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防水头
CN206259547U (zh) * 2016-08-24 2017-06-1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接头及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2238A1 (en) * 2004-01-23 2005-07-28 Chung-Shun Ho Structure of a wave filter
US9276350B1 (en) * 2014-08-05 2016-03-01 Ting Shen Industrial Co., Ltd. Waterproof electric plug with transform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22291U (zh) * 2011-12-27 2012-11-07 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雷达波物液位传感器的密封结构
CN203562575U (zh) * 2013-10-31 2014-04-23 冷勇军 一种按摩器电插头用防水保护套
CN204760636U (zh) * 2015-01-30 2015-11-11 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防水头
CN206259547U (zh) * 2016-08-24 2017-06-1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接头及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8049A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15831U (zh) 一种销轴内置式旋启止回阀
CN104819294A (zh) 具有优越防水功能的电动车充电口密封结构
CN107508049B (zh) 一种防水接头帽
CN103982520A (zh) 一种防水螺母
CN207333868U (zh) 一种氦气排放结构及潜水表
CN109088225A (zh) 防爆电连接器
CN210949244U (zh) 一种用于潜水泵电缆线的密封机构
CN211018463U (zh)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用密封装置
CN205578985U (zh) 插拔式的密封快速接头
CN213332868U (zh) 浆料振捣器的棒体与连接头连接结构
CN210859785U (zh) 一种压力储水桶
CN218387060U (zh) 一种轴承稳定固定的电机盖
CN206668722U (zh) 法兰螺钉头保护结构
CN212455197U (zh) 防尘装置及连接杆总成
CN216554889U (zh) 一种核电设备双密封紧固帽
CN215681592U (zh) 一种轨道车辆上线装置和轨道车辆
CN208674494U (zh) 连接器屏蔽保护盖和连接器组件
CN209146122U (zh) 锁紧螺母
CN215672487U (zh) 通机远程空滤器
CN209313587U (zh) 一种电机防水密封结构
CN210693647U (zh) 减震胶圈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3734964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设计的对讲机
CN112524140A (zh) 一种螺栓连接处防水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机车分线箱
CN209959855U (zh) 防止内容物窜动的高压密封舱
CN207947455U (zh) 一种网络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6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6, Jin Lu,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after: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Science City,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