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6631A -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6631A
CN107496631A CN201710951319.6A CN201710951319A CN107496631A CN 107496631 A CN107496631 A CN 107496631A CN 201710951319 A CN201710951319 A CN 201710951319A CN 107496631 A CN107496631 A CN 107496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ellia
tuber
pinellinae praeparata
rhizoma pinellinae
concoct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13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石洪瑞
石洪蔚
石胜勋
蒋广辉
张婷婷
李旭晨
王凡
王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an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13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6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6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6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88Araceae (Arum family), e.g. caladium, calla lily or skunk cabbage
    • A61K36/8888Pin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10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start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6Aluminium, calcium or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e.g. c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涉及中药领域炮制方法,其包括:将半夏生品于1.5x105pa‑1.8x105pa,45‑60℃在水中浸泡48h后,于2x105pa‑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2‑3d后,干燥。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草煎煮2‑4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石灰液混合,操作简单可控,制作周期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刺激性以及毒性,避免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由上述炮制方法制得的法半夏,其有效去除刺激性且药效佳,更为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半夏,天南星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块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质坚实、致密。其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主要功效及作用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吐,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半夏全株有毒,其中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服生半夏多量可导致永久失音。因半夏毒性较大,需经炮制后使用,依炮制方法不同分为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等。
目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多采用凉水加白矾浸泡后,再将甘草汤泡石灰块加水混合后,倒入半夏缸中搅拌,捞出阴干的方法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约10天左右),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操作易导致浸泡不均匀,使半夏在炮制过程中毒性成分去除不彻底,不能保证炮制半夏的质量,给用药者带来潜在的危险,同时,明矾的加入,引入铝离子,而铝离子对于人体健康有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半夏,其有效去除刺激性且药效佳,更为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操作简单可控,制作周期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刺激性以及毒性,避免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同时不引入铝离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将半夏生品于1.5x105pa-1.8x105pa,45-60℃在水中浸泡48h后,于2x105pa-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2-3d后,干燥。
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4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石灰液混合。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上述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制得的法半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甘草、石灰,有效协同半夏的药效,促进制得的法半夏的药效。同时制作过程中,采用微正压的环境中,有效促进半夏生品的浸泡以及闷润效率,有效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效率,同时,由于浸泡过程时间较短,有效避免使用明矾,因此不引入铝离子,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有效提高制得的法半夏的品质。使得制得的法半夏有效去除刺激性且药效佳,更为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包括:
将半夏生品于1.5x105pa-1.8x105pa,45-60℃在水中浸泡48h后,于2x105pa-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2-3d后,干燥;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草煎煮2-4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石灰液混合。通过该方法,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降低其刺激性,同时保证其有效成分流失较少,采用甘草、石灰,有效协同半夏的药效,促进制得的法半夏的药效。同时制作过程中,采用微正压的环境中,有效促进半夏生品的浸泡以及闷润效率,有效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效率,同时,由于浸泡过程时间较短,有效避免使用明矾,因此不引入铝离子,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有效提高制得的法半夏的品质。
具体地,将半夏生品浸泡前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防止影响最后制得的法半夏的品质。清洗例如采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少2遍后,沥干。优选地,于浸泡前,采用超声波清洗半夏生品,清晰更为彻底。
将半夏生品于1.5x105pa-1.8x105pa,45-60℃在水中浸泡45-50h后,由于在1.5x105pa-1.8x105pa的微正压的环境中,有效提高浸泡效率,同时在水温45-60℃,有效提高浸泡效率,使半夏生品在浸泡45-50h后,便可以达到药典所要求的内无干心,使半夏生品被充分浸润,便于后期进行加工。同时由于缩短了浸泡时间,有效避免因浸泡时间过长导致的半夏生品霉变等问题,同时避免了因长时间浸泡,导致半夏生品的有效成分流失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优选地,浸泡中,每隔5h,进行搅拌1-5min,有效提高半夏生品被完全浸润的效率。
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3-5,使水充分浸没半夏生品,使其浸泡过程更为充分。
接着,在2x105pa-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将浸泡后的半夏生品进行闷润2-3d,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以及使甘草、石灰的有效成分进入制得的法半夏中,使制得的法半夏的药效佳。其中,采用闷润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浸泡,一方面,有效节省辅液,同时有效避免了因再次浸泡导致的部分药效流失。
优选地,闷润中,每隔10-12h,超声振荡20-30s。一方面,超声振荡有效促进半夏生品与辅液的接触,促进辅液中的有效成分进入半夏生品的细胞内,同时,采用超声波,有效避免了人工进行翻转造成的翻转不均的问题,有效使法半夏的去毒效果均匀。同时采用闷润的方式,有效避免因超声振荡造成的半夏生品中有效成分部分随辅液流失。
优选地,超声波频率为30-35KHZ,其震荡效果佳,同时避免因频率过高造成的半夏生品中有效成分的流失。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将甘草煎煮2-4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石灰液混合。其中,石灰液为石灰浸泡于水后,去除滤渣的液体。其中,甘草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可解药毒。同时,辅以石灰液,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即有效去除其对黏膜等的强烈的刺激性。
其中,石灰液由生石灰与水混合后,滤除滤渣后所得。其中,保持辅液的pH值≥12,该pH值得范围内,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同时,保证法半夏中的总生物碱和甘草酸季铵盐的含量的稳定性。
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95-105:14-16:9-11,通过合理的配比,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使其使用更为安全,同时使最后得到的法半夏的色泽较佳,达到传统法半夏要求的“浅黄色”。
虽然阴干的法半夏的色泽最佳,烘干次之,晒干色泽最浅,但实际生产过程中,阴干易产生霉变,且不适宜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因此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干燥于50-70℃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制得的法半夏的色泽较佳,同时干燥周期短,同时于50-70℃的范围内,有效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法半夏中的有效成分的损失,同时有效灭菌。
优选地,于闷润后切片处理,便于切片,同时,可以使最后得到的产品的形状保持佳,品相佳,提高最后产品的品质。
切片例如可以为切2mm、3mm或4mm的厚片等,在此不做具体赘述,本领域工作人员可自行设置。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将烘干后的半夏生品超微粉碎。通过超微粉碎,可进一步去除半夏生品的毒性以及刺激性,具体原因在此不做深究。其中,超微粉碎后,制得的法半夏的粒径10um以下,便于后期服用。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闷润后的半夏生品超微粉碎后进行干燥,包装。
优选地,最后还可对炮制得到的法半夏进行包装,便于运输以及保存。
优选地,与干燥后还可对其进行包装,便于运输以及保存。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制得的法半夏,其药效佳且无毒,更为安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8x105pa,50℃在水中浸泡48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x105pa 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3d后,切2mm的厚片,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100:14:10。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4。干燥于50℃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4h,进行搅拌2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2h,超声振荡20s。
实施例2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6x105pa,60℃在水中浸泡45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3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3d后,切3mm的厚片,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3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105:15:11。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3。干燥于55℃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5h,进行搅拌5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0h,超声振荡25s。
实施例3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5x105pa,55℃在水中浸泡50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3d后,切4mm的厚片,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95:14:10。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4。干燥于56℃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4h,进行搅拌2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1h,超声振荡20s。
实施例4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7x105pa,55℃在水中浸泡45-50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3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2.5d后,干燥,超微粉碎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99:14:10。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4。干燥于56℃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5h,进行搅拌3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2h,超声振荡30s。
实施例5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8x105pa,50℃在水中浸泡45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3d后,干燥,超微粉碎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3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100:15:10。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4。干燥于65℃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5h,进行搅拌4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1h,超声振荡20s。
实施例6
一种法半夏,其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清洗除杂后的半夏生品先在1.6x105pa,50℃在水中浸泡48h后,然后将浸润后半夏生品捞出,在2x105pa 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3d后,切2mm的厚片,干燥后进行包装,即得。
其中,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其中,半夏生品、甘草与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100:15:10。
其中,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4。干燥于60℃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浸泡过程中每隔4h,进行搅拌3min。闷润过程中,每隔12h,超声振荡25s。
试验例
由于半夏生品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黏膜的刺激性,因此对本发明提供的法半夏进行刺激性测试。
具体地,将半夏生品粉碎,过80目筛后,取筛下物加去离子水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混悬液,作为对照组1备用。将有本发明制得的法半夏的切片粉碎,过80目筛后,取筛下物加去离子水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混悬液,作为试验组1,备用。将有本发明制得的超微粉碎后的法半夏直接加去离子水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混悬液,作为试验组2,备用。市面采购法半夏,粉碎,过80目筛后,取筛下物加去离子水制备成浓度为5mg/mL的混悬液,作为对照组2,备用。将20只家兔随即分为五组,每组4只。分别固定于兔笼中。
将上述四种样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试验:
将每只兔子的左右眼睑翻起,将40微升样品溶液分别滴入左眼中,右眼作为对照,然后轻轻使上下眼睑被动闭合5-10秒,使样品和眼睛充分接触,2分钟后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观察2小时内兔眼睛的变化,记录兔眼的刺激反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结果
眨眼次数 眼睑红色
试验组1 21次/min 无明显变化
试验组2 17次/min 无明显变化
对照组1 51次/min 鲜红,有出血状
对照组2 22次/min 无明显变化
空白对照组 8次/min 无变化
由表1可得,对照组1的刺激性最大,而对照组2、试验组1以及试验组2,均有效降低刺激性,同时通过眨眼次数,可知,刺激性大小为:对照组2>试验组1>试验组2。也表明本发明制得的法半夏有效去除其毒性。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操作简单可控,制作周期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去除半夏生品的刺激性以及毒性,避免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同时不引入铝离子。有上述炮制方法制得的法半夏,其有效去除刺激性且药效佳,更为安全。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半夏生品于1.5x105pa-1.8x105pa,45-60℃在水中浸泡45-50h后,于2x105pa-2.5x105pa,在pH值≥12的辅液中闷润2-3d后,干燥;
所述辅液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甘草煎煮2-4次后,合并煎液后浓缩,将得到的浓缩液与生石灰的水溶液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夏生品的添加量与所述水的添加量的体积比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夏生品、所述甘草以及所述生石灰的质量比依次为95-105:14-16:9-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烘干后的所述半夏生品超微粉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于50-70℃烘干至含水量小于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闷润后切片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闷润时,每间隔10-12h,超声振荡20-3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浸泡前,采用超声波清洗所述半夏生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泡时,每间隔4-5h,进行搅拌1-5min。
10.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制得的法半夏。
CN201710951319.6A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Pending CN107496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1319.6A CN107496631A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1319.6A CN107496631A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6631A true CN107496631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0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1319.6A Pending CN107496631A (zh) 2017-10-13 2017-10-13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663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25A (zh) * 2009-10-10 2010-05-26 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2885947A (zh) * 2012-09-14 2013-01-23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4147280A (zh) * 2013-12-14 2014-11-19 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1825A (zh) * 2009-10-10 2010-05-26 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CN102885947A (zh) * 2012-09-14 2013-01-23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4147280A (zh) * 2013-12-14 2014-11-19 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法半夏的炮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2378B (zh) 一种保健复配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9241A (zh) 一种根治肺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677B (zh) 一种地稔保健果酒
CN108434384A (zh) 一种古法石磨艾条艾绒及其加工工艺
CN107397934A (zh) 一种健身补肾药酒
CN102846942B (zh)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902A (zh) 治疗癫痫(肝风痰浊)的中草药
CN107418850A (zh) 具有补肾壮阳、祛湿排毒的蛇鞭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0452A (zh) 一种骨外科护理用跌打损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940A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6631A (zh) 一种法半夏及其炮制方法
CN103961616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1153A (zh) 一种墨底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3638345B (zh) 一种治疗肺气虚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19954A (zh) 一种多汁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1396A (zh) 一种玫瑰肉苁蓉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79902A (zh) 一种陈皮普洱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551233A (zh) 一种治疗肺部肿瘤的中药胶囊
CN102406844B (zh) 一种治疗癫痫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6817A (zh) 用于治疗奶牛流行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7215A (zh) 一种杏仁八宝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6771A (zh) 一种野菊花中药枕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48394A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南极磷虾多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27762A (zh) 马齿苋的天然成分提取方法
CN106578305A (zh) 一种醇香风味仁面果蜜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