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1306A -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1306A
CN107491306A CN201710686911.8A CN201710686911A CN107491306A CN 107491306 A CN107491306 A CN 107491306A CN 201710686911 A CN201710686911 A CN 201710686911A CN 107491306 A CN107491306 A CN 107491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user
api
monitoring programme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869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1306B (zh
Inventor
任伟
郭瑾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6869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1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1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1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1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oftwar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3Lo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和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本方法基于手机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监控程序,通过监控程序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匹配,存放表格,在应用程序调用手机某功能时,自动弹出界面提供多选项供用户选择及启用相关联应用。用户的手机通过使用本方法,监控程序经一段自学习调整和自动更新,监控程序的列表自动趋于完整和精确。本方法增强了移动应用对于其他软件的灵活启用,既使应用本身完善又使其他应用被更大限度地使用,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时间,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以及便捷性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应用之间的相互调用以及选择的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机的使用阶段机器自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达到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应用完整性和互联性的增加,尤其目前手机应用日趋强大和完整,一个应用中集成的功能呈现多元化。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手机内置应用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电话、拍照,听音乐,收发短信息等等,因此也有许多改善手机内置应用的APP涌现。但是由于不同公司开发的软件相互独立,在调用手机特定功能的时候无法启用它的增强应用,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对软件进行打开和关闭的操作,并且有的时候根本无法使用它的增强应用,影响了用户体验。
对于应用互联和启用,目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所属同一公司开发的应用之间互联。同一家公司开发的软件可以使用相同的账号,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跳转,但是无法灵活调用手机中其他软件。
2、在配置文件中预先设置好关联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检测启用第一应用时的启动操作,根据所述启动操作在预制的关联配置文件中查询所述第一应用可调用的第二应用,当所述第二应用处于禁用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从禁用状态调整为启用状态。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所有的应用互联都建立在软件开发时就要设置好应用权限,而没有根据用户手机的具体情况做出特定的判断。
3、使不同的应用互联组成新的应用。通过参数、数据归一实现移动应用,得到运行参数数据的统一管理,采用系统转换表的方法,实现应用对应用的互联配置。该方法可以使不同的应用聚合在一起,但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实现在不改变原应用的前提下,为用户实现不同功能的多种选择。
上述对于应用之间的相互选择和调用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如2015年1月在中国专利网公开的“基于应用互联的快速服务聚合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512166.1,该方法是手机在应用平台下,两个或多个应用基于快速服务聚合的互联方法。通过参数、数据归一实现移动应用,得到运行参数数据的统一管理,采用系统转换表的方法,实现应用对应用的互联配置。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主要是在开发过程中使用,可以使不同的应用聚合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应用,但是用户的可操作性较差,不能根据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去进行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
还有如2017年3月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912812.2的“一种应用的启用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是预先设定好需要关联的应用,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启用;是在检测第一应用所需要调用的第二应用,并且直接启用,用户不需要关心正在使用的应用关联了哪个应用,不需要手工启用这些关联的应用。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是在开发过程中将用户关联,虽然这样的自动关联和应用的开启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但还是不能为用户量身定做一个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且如果用户不去关心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会对软件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为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以解决目前应用之间的互联不够智能和完善的问题,满足所有用户个性化及便捷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应用之间互联不够智能和完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自动识别与某项功能相关的同类应用,给出启用选项并且启用的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采用本方法用户通过不断使用手机和监控程序的自我更新,使监控程序的列表会越来越完整以及精确,满足所有用户个性化及便捷性操作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以及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所述的方法基于手机生产厂家在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一个监控程序;
⑴、所述的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1.1)、在手机系统中利用建立的监控程序,收集所有应用及其调用的API,和API的使用时间;
(1.2)、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1=<APP,API1,TIME1,API2,TIME2,…,APIn,TIMEn>,监控程序记录每个应用调用应用权限的API1~APIn,以及每个API开启时长TIME,用使用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通过计算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找到同类应用;表格T1中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开启的权限,TIME1~TIMEn表示每个API的开启时长;
(1.3)、设置一个时间统计,统计每个API被调用的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设置一个API使用时长的阈值Th2;同时采用自定义的方法对自动检测更新中的时间t进行设置,即当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小于阈值Th2,则每t分钟更新一次表格;若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大于阈值Th2,则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记录;
(1.4)、在监控程序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并设置一个匹配度阈值Th1,通过比较API的调用情况来判断同类应用,当两个应用的匹配度大于阈值Th1时,则判断这两个应用为同类应用;
(1.5)、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放在一起,建立同类应用表格,T2=<APP1,APP2,…,APPn>,将找到的同类应用放在表格中;
(1.6)、建立同类应用调用表格,T3=<Ori,Turn,APP1,DEL1,APP2,DEL2,…,APPn,DELn>,表格T3是应用实际运行时进行应用关联调用参考的表格;
T3中若两个应用A、B,当应用A启用应用B时,将应用A叫做原始应用,存在Ori项中;用户是否使用了弹窗或者关闭了弹窗,存放在Turn项中;DEL表示该关联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被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更新时不再添加与该应用之间的关联;
监控程序自动识别应用A关联了哪些应用,从T2表格中找到关联应用的同类应用添加到表格T3中,每一个被应用A关联的应用及其同类应用,即APP,在表格中占据新的一行;
(1.7)、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程序及其关联应用放在一起,即表格T3中,当其中某一关联应用被启用时,在表格T3中寻找是否存在同类应用,若不存在同类应用,则结束操作,若存在同类应用,则自动弹出弹窗显示其所有同类应用供用户选择;
(1.8)、用户选择打开应用或不再提醒;当用户选择打开应用则打开某同类应用;或者当用户选择不再提醒,则T3表格中的Turn记为弹窗不打开;结束操作;
⑵所述的通过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2.1)、在手机系统中使用监控程序记录APP的调用顺序,及每个应用所调用的API;
(2.2)、监控程序自动收集每个应用的调用时间;
(2.3)、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4=<TIME,APP,API1,API2,…,APIn>;TIME表示应用的使用时间,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所启用的权限,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在列表中;APP同样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即当开始下一应用的使用时,列表进入下一行;
(2.4)、监控程序自动在表格T4中查找是否存在ABA的应用程序顺序,若否,则返回步骤(2.1);若是,进入下一步骤;所述的ABA的应用程序顺序是指用户在使用A应用时,需要B应用的数据或者向B应用传递数据,再返回A应用,这时用户开启应用的顺序通常是ABA;
(2.5)、在监控程序中,按时间顺序记录应用B的开启时间,且设置一个阈值Th3,若开启时间大于阈值Th3,则返回重新操作步骤(2.1);若开启时间小于阈值Th3,则进入下一步骤;
(2.6)、监控在A和B中是否使用了数据拷贝和粘贴的API,若否,则返回操作步骤(2.1);若是,则判断A、B为关联应用,进入下一步骤;
(2.7)、建立关联应用表格T5=<Oir,APP1,EDL1,APP2,DEL2,…,APPn,DELn>;
表格T5中:Oir表示原始应用,APP表示和A关联的n个应用,DEL表示该关联应用关系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
(2.8)、用户先打开需要进行数据传递的两个应用,以及相应位置;进行数据拷贝的为应用A,进行数据粘贴的为应用B;监控程序自动判断数据拷贝的API是否被启用,若未被启用,监控程序处于持续监控状态;若被启用,进入下一步骤;
(2.9)、在用户界面上自动生成关联应用数据共享图标,用户点击共享图标,监控程序自动在关联应用B相应位置粘贴数据,结束操作;
⑶、所述的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的方法,是指用户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在监控程序中还未匹配出关联应用,或者用户想要删除某些关联应用时,则在T3和T5表格中添加或删除,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的DEL项中进行标记,当然监控程序都会自动识别手机中是否增加或者卸载了某些软件,并对表格进行不定期的更新;
⑷、所述的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是指监控程序自动检测手机中是否有应用被添加和卸载,若存在软件更新,则监控程序对于该软件重新进行检测,若不存在软件更新,则无需不断更改列表;若存在软件卸载,则在列表中删除与该软件的相关信息。
所述的步骤(1.3)中t为4~12分钟,即每t分钟进行一次计算,更新一次表格。
所述的步骤(1.4)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计算方法是:
①将加权后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API所占的百分比相加,当达到85%不再加入使用频率更小的百分比;
②根据API的权重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③将排序之后的两组API进行比较,找到两组中相同的N对API,将每一对中权值小的相加,得到匹配度。
本发明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⑴、本发明的方法基于在手机生产厂家在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一个监控程序,手机通过自学习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匹配,在监控程序中存放表格,在应用程序调用手机某项功能时,自动弹出弹窗,能提供多种选项供用户选择和启用相关联应用。本发明解决了原先的关联应用有限以及不能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问题,通过监控程序自动判断不同手机中的软件配置,自动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采用自学习方法,自动生成关联界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流畅、便捷,使用体验更佳。
⑵、本发明的方法增强了移动应用对于其他应用软件的灵活启用,既使应用本身完善化又使其他应用被更大限度地使用,且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⑶、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在用户需要使用某些功能时,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手机可以自动识别并且在自动生成的应用界面中弹出关联应用选项。即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用户界面会自动弹出对于程序相关性的判断以及完成对相关程序的启用,在需要调用关联应用时,监控程序自动找到同类应用,并在用户界面中提供多种选项让用户选择是否直接调用相关应用。
⑷、在监控程序自动生成同类应用列表的前提下,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改列表,设置同类关联应用和弹窗,增强了用户对于监控程序的控制性。
(5)、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用户可以通过监控程序查看应用之间的关联情况,可以保证应用关联对于用户的透明度,提高移动应用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操作内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关联学习方法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操作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此。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操作内容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以及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基于手机生产厂家在开发的软件系统中建立一个监控程序。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
⑴、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参见图2。
(1.1)、在手机系统中利用建立的监控程序,收集所有应用及其调用的API,和API的使用时间,判断同类应用。
(1.2)、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1=<APP,API1,TIME1,API2,TIME2,…,APIn,TIMEn>,监控程序记录每个应用调用的权限API1~APIn,以及每个API的开启时长TIME,用使用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通过计算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找到同类应用;表格T1中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调用的权限,TIME1~TIMEn表示每个API的开启时长;
由于同类应用在功能的调用上存在相似性,每个应用都有其主要的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调用的API也是相同的,所以本方法通过比较API的调用情况来判断同类应用。
(1.3)、设置一个时间统计,统计每个API被调用的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设置一个API使用时长的阈值Th2;同时用户采用自定义的方法对自动检测更新的时间t进行设置,即当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小于阈值Th2,则每t分钟更新一次表格;若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大于阈值Th2,则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记录;这里t设为4~12分钟,由用户进行设置;阈值Th2由监控程序设计时设置;本实施例设t=10分钟更新一次表格;若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大于阈值Th2,则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记录。
设置本步骤是考虑到手机使用时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如手机的音乐播放器,其功能可能只是播放音乐,但是另一个增强的音乐软件A可以播放音乐、播放视频、浏览网页推荐歌单、上传到云、加好友等,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应用对于API调用的比例偏差会比较大,匹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阈值Th2的设置就变得难以平衡。所以设置一个时间统计,统计每个API被调用的时长,对API进行加权。这样就需要对表格T1不断更新,消耗手机的内存并且增加手机耗电,所以设置一个阈值Th2,假设为60分钟。当某一项API的记录时间达到60分钟,则可以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确定为同类应用。在使用时长未达到60分钟时,采用每10分钟进行一次计算,更新一次表格T1。
(1.4)、在监控程序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并设置一个匹配度阈值Th1,通过比较API的调用情况来判断同类应用,当两个应用的匹配度大于阈值Th1时,则判断这两个应用为同类应用;阈值Th1由监控程序设计时设置。
上述步骤(1.4)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计算方法是:
①将加权后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API所占的百分比相加,当达到85%不再加入使用频率更小的百分比;
②根据API的权重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③将排序之后的两组API进行比较,找到两组中相同的N对API,将每一对中权值小的相加,得到匹配度。
(1.5)、当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应用之后,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放在一起,建立同类应用表格,T2=<APP1,APP2,…,APPn>,将找到的同类应用放在表格中。
(1.6)、建立同类应用调用表格,T3=<Ori,Turn,APP1,DEL1,APP2,DEL2,…,APPn,DELn>,表格T3是应用实际运行时进行应用关联调用所参考的表格;
T3中若两个应用A、B,当应用A启用应用B时,将应用A叫做原始应用,存在表格的Ori中;存放在Turn中的表示用户是否使用了弹窗或者关闭了弹窗;DEL表示该关联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被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更新时不再添加与该应用之间的关联;监控程序自动识别应用A关联了哪些应用,从T2表格中找到应用的同类应用添加到表格T3中,每一个被应用A关联的应用及其同类应用,即APP,在表格中占据新的一行。
(1.7)、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程序及其关联应用放在一起,即表格T3中,当其中某一应用被启用时,在表格T3中寻找是否存在同类应用,若不存在同类应用,则结束操作,若存在同类应用,则自动弹出弹窗显示其所有同类应用供用户选择。
(1.8)、用户选择打开应用或不再提醒;当用户选择打开应用则打开某同类应用;或者当用户选择不再提醒,则T3表格中的Turn记为弹窗不打开;结束操作;
当某一应用要开启手机中的另一项应用时,比如在表格T3中包括拍照,短信服务,音乐播放器等,则弹出浮动窗让用户决定是否打开它的同类应用程序。浮动窗里包括的应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将所有相关的应用全部显示;第二种是,因为该应用可能原来就关联了某些应用程序,所以在浮动窗中只需要显示未被关联的应用。
对于用户来说,第一种情况要比第二种情况在操作上容易;但是对于手机软件来说,在开发时已经关联的应用,可能会在之前已经确定了某些参数或共享了某些数据,对于软件的运行可能会更加的流畅。在开发时编程人员可针对实际需求去选择这两种方案。
在同类应用的比较过程中,如果两个应用属于同类应用,则它们与双方的同类应用之间也是同类应用,在后面的判断中就不需要重复比较了。
在手机使用过程中还会有这样的情况:某些情况下,应用的调用是特定的,是同类应用不可以代替的。如A和B属于同类应用,但是如果向应用C分享一个A的链接,打开应用A的链接只能使用A软件而不能使用B。如果要应用C启用应用A时,监控程序的弹窗向用户提示了应用B选项,就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本方法在监控程序的弹窗中设置选项“以后不再提醒”或是“永远使用该应用进行打开”,当用户选择了“以后不再提醒”选项后,将表格T3中的Turn记录为不打开,使弹窗在C应用调用A应用时不会再打开。
本发明中的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在用户手机系统的监控程序中存放表格,在启用相应功能时直接从表格中查找,不需要考虑这些应用之间是否在开发时进行了关联,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并且大大减少了操作时间及复杂度。
在某一应用要调用手机中的某项功能时,该应用会自动识别手机中的其他应用,通常会有一些类似应用供用户选择,但是可能并没有用户希望得到的选项。要使在开发时没有相互关联软件,在后期使用的过程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调用,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该应用启用的关联应用与其他的同类应用之间对应关系的建立。传统的方法是在应用开发中,直接固定与某些其他应用程序的关联,但是不能根据用户手机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⑵本发明所述的通过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可参见图3。
(2.1)、在手机系统中使用监控程序记录APP的调用顺序,及每个应用所调用的API;
在日常使用手机的时候会存在这样的操作,从A应用中复制数据,到B应用中粘贴,再返回A应用,这时用户需要不断的进行打开和关闭的操作,给用户的使用带来麻烦。这样的情况可以总结为,用户在使用A应用时,有时需要B应用的数据或者向B应用传递数据,再返回A应用。这时用户开启应用的顺序通常是ABA,并且B应用使用的时间会较短。
(2.2)、监控程序自动收集每个应用的调用时间;
(2.3)、在监控程序中建立关联应用表格T4=<TIME,APP,API1,API2,…,APIn>;表格T4中:TIME表示应用的使用时间,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所启用的权限,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在列表中;APP同样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即当开始下一应用的使用时,列表进入下一行;
(2.4)、监控程序自动在关联应用表格T4中查找是否存在ABA的应用程序顺序,若否,则返回步骤(2.1);若是进入下一步骤;
(2.5)、在监控程序中,按时间顺序记录应用B的开启时间,且设置一个阈值Th3,阈值Th3由监控程序设计时设置,若开启时间大于阈值Th3,则返回重新操作步骤(2.1);若开启时间小于阈值Th3则进入下一步骤;
在这里设置一个阈值Th3,当B应用的调用时间小于阈值时,判断A和B应用之间可能有数据传递的关系,并且进入下一步的关系判断确认中。
(2.6)、监控在A和B中是否使用了数据拷贝和粘贴的API,若否,则返回操作步骤(2.1);若是,则判断A、B为可关联应用,进入下一步骤;
当找到可能存在相关性的A和B应用之后,查看B应用所调用的API,以及使用B应用之前和之后A应用所调用的API,如果存在数据拷贝和粘贴的API被开启,则认为A和B是关联应用。
(2.7)、建立表格T5=<Oir,APP1,EDL1,APP2,DEL2,…,APPn,DELn>;
表格T5中:Oir表示原始应用,APP表示和A关联的n个应用,DEL表示该关联应用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
当APP的使用顺序为ABA时,A应用被记录为Ori,B应用被记录为APP1。实际的使用过程中,B可以是记事本、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或者是网页浏览器等等,所以B应用不唯一。DEL表示该关联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被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更新时不再添加该应用之间的关联。
(2.8)、用户首先打开需要进行数据传递的两个应用,以及相应位置;进行数据拷贝的为应用A,进行数据粘贴的为应用B;监控程序自动判断数据拷贝的API是否被启用,若未被启用,监控程序处于持续监控状态;若被启用,进入下一步骤。
(2.9)、在用户界面上自动生成关联应用数据共享图标,用户点击共享图标,监控程序自动在关联应用B相应位置粘贴数据,结束操作。
手机在不断的对用户使用习惯的记录和学习过程中,建立了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且在有数据拷贝这样的操作时,直接向用户提供关联应用进行数据共享。
在这里,用户界面不再使用弹窗弹出相关应用,而是提供数据共享图标,用户点击图标就可以将数据粘贴到相应的应用中。这里要求用户先打开需要粘贴数据的应用和位置,针对具体情况,假若是记事本,用户需要先打开记事本中的某一页,将记事本放入后台运行,这时使用数据共享,数据就会粘贴在相应地方;再假若是网页浏览器,用户先打开某一个网页,然后将光标放在搜索输入框中,将浏览器放到后台运行,再使用数据共享图标时,数据就会粘贴在光标相应位置。
参见图4,本发明所述的用户自己创建关联应用的方法,是指用户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若监控程序还未匹配出关联应用,或者用户想要删除某些关联应用时,则在所述的T3和T5表格中添加或删除,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的DEL项中进行标记,当然在所有的情况下,监控程序都需要自动识别手机是否增加或者卸载了某些软件,对表格进行不定期的更新。
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是指监控程序自动检测手机中是否有应用被添加和卸载,若存在软件更新,则监控程序对于该软件重新进行检测,若不存在软件更新,则无需不断更改列表;若存在软件卸载,则在列表中删除与该软件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了上述4种方法,手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动调整,自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通过用户不断使用,手机中的监控程序的自我更新,监控程序的列表会越来越完整以及精确。
本发明的方法既使应用本身完善化又使其他应用被更大限度的使用,且节省了操作步骤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操作内容与工作步骤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步骤(1.3)中的设定t=5,采用每5分钟进行一次计算,更新一次表格。
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原先关联应用有限以及不能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问题,采用本方法通过用户不断使用手机和监控程序的自我更新,监控程序的列表会越来越完整及精确,在自动弹出的用户界面中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以及便捷性的操作需求。

Claims (3)

1.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方法以及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所述的方法基于手机生产厂家在软件开发时在系统中建立一个监控程序;其特征在于:
⑴、所述的自学习判断两个应用为同类关联自动检测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1.1)、在手机系统中利用建立的监控程序,收集所有应用及其调用的API,和API的使用时间;
(1.2)、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1=<APP,API1,TIME1,API2,TIME2,…,APIn,TIMEn>,监控程序记录每个应用调用应用权限的API1~APIn,以及每个API开启时长TIME,用使用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通过计算应用之间的匹配程度找到同类应用;表格T1中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开启的权限,TIME1~TIMEn表示每个API的开启时长;
(1.3)、设置一个时间统计,统计每个API被调用的时长,对API进行加权,并且设置一个API使用时长的阈值Th2;同时采用自定义的方法对自动检测更新中的时间t进行设置,即当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小于阈值Th2,则每t分钟更新一次表格;若某一项API的使用时间大于阈值Th2,则停止对该应用的监控记录;
(1.4)、在监控程序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并设置一个匹配度阈值Th1,通过比较API的调用情况来判断同类应用,当两个应用的匹配度大于阈值Th1时,则判断这两个应用为同类应用;
(1.5)、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放在一起,建立同类应用表格,T2=<APP1,APP2,…,APPn>,将找到的同类应用放在表格中;
(1.6)、建立同类应用调用表格,T3=<Ori,Turn,APP1,DEL1,APP2,DEL2,…,APPn,DELn>,表格T3是应用实际运行时进行应用关联调用参考的表格;
T3中若两个应用A、B,当应用A启用应用B时,将应用A叫做原始应用,存在Ori项中;用户是否使用了弹窗或者关闭了弹窗,存放在Turn项中;DEL表示该关联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被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更新时不再添加与该应用之间的关联;
监控程序自动识别应用A关联了哪些应用,从T2表格中找到关联应用的同类应用添加到表格T3中,每一个被应用A关联的应用及其同类应用,即APP,在表格中占据新的一行;
(1.7)、监控程序将同类应用程序及其关联应用放在一起,即表格T3中,当其中某一关联应用被启用时,在表格T3中寻找是否存在同类应用,若不存在同类应用,则结束操作,若存在同类应用,则自动弹出弹窗显示其所有同类应用供用户选择;
(1.8)、用户选择打开应用或不再提醒;当用户选择打开应用则打开某同类应用;或者当用户选择不再提醒,则T3表格中的Turn记为弹窗不打开;结束操作;
⑵所述的通过自学习建立关联学习方法,按如下步骤操作:
(2.1)、在手机系统中使用监控程序记录APP的调用顺序,及每个应用所调用的API;
(2.2)、监控程序自动收集每个应用的调用时间;
(2.3)、在监控程序中,建立表格T4=<TIME,APP,API1,API2,…,APIn>;TIME表示应用的使用时间,APP表示当前应用,API1~APIn表示当前应用所启用的权限,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在列表中;APP同样按照启用顺序存放,即当开始下一应用的使用时,列表进入下一行;
(2.4)、监控程序自动在表格T4中查找是否存在ABA的应用程序顺序,若否,则返回步骤(2.1);若是,进入下一步骤;所述的ABA的应用程序顺序是指用户在使用A应用时,需要B应用的数据或者向B应用传递数据,再返回A应用,这时用户开启应用的顺序通常是ABA;
(2.5)、在监控程序中,按时间顺序记录应用B的开启时间,且设置一个阈值Th3,若开启时间大于阈值Th3,则返回重新操作步骤(2.1);若开启时间小于阈值Th3,则进入下一步骤;
(2.6)、监控在A和B中是否使用了数据拷贝和粘贴的API,若否,则返回操作步骤(2.1);若是,则判断A、B为关联应用,进入下一步骤;
(2.7)、建立关联应用表格T5=<Oir,APP1,EDL1,APP2,DEL2,…,APPn,DELn>;
表格T5中:Oir表示原始应用,APP表示和A关联的n个应用,DEL表示该关联应用关系是否被用户手动删除;
(2.8)、用户先打开需要进行数据传递的两个应用,以及相应位置;进行数据拷贝的为应用A,进行数据粘贴的为应用B;监控程序自动判断数据拷贝的API是否被启用,若未被启用,监控程序处于持续监控状态;若被启用,进入下一步骤;
(2.9)、在用户界面上自动生成关联应用数据共享图标,用户点击共享图标,监控程序自动在关联应用B相应位置粘贴数据,结束操作;
⑶、所述的用户补充创建关联应用的方法,是指用户的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在监控程序中还未匹配出关联应用,或者用户想要删除某些关联应用时,则在T3和T5表格中添加或删除,用户手动删除的应用在列表的DEL项中进行标记,当然监控程序都会自动识别手机中是否增加或者卸载了某些软件,并对表格进行不定期的更新;
⑷、所述的自动检测更新方法,是指监控程序自动检测手机中是否有应用被添加和卸载,若存在软件更新,则监控程序对于该软件重新进行检测,若不存在软件更新,则无需不断更改列表;若存在软件卸载,则在列表中删除与该软件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3)中t为4~12分钟,即每t分钟进行一次计算,更新一次表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4)中进行两个应用之间匹配度计算,计算方法是:
①将加权后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API所占的百分比相加,当达到85%不再加入使用频率更小的百分比;
②根据API的权重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③将排序之后的两组API进行比较,找到两组中相同的N对API,将每一对中权值小的相加,得到匹配度。
CN201710686911.8A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Active CN107491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6911.8A CN107491306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86911.8A CN107491306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1306A true CN107491306A (zh) 2017-12-19
CN107491306B CN107491306B (zh) 2019-11-22

Family

ID=6064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86911.8A Active CN107491306B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13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5558A (zh) * 2018-01-09 2018-07-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软件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6538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北京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生态系统建立、使用方法、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1364A (en) * 1996-12-19 2000-03-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a device entry to a device tree upon detecting the connection of a device
CN102855286A (zh) * 2012-08-07 2013-01-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在移动终端中查找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02831049B (zh) * 2011-06-13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软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32894A (zh) * 2015-06-25 2015-09-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同类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1364A (en) * 1996-12-19 2000-03-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ing a device entry to a device tree upon detecting the connection of a device
CN102831049B (zh) * 2011-06-13 2015-05-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软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55286A (zh) * 2012-08-07 2013-01-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在移动终端中查找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04932894A (zh) * 2015-06-25 2015-09-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同类应用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5558A (zh) * 2018-01-09 2018-07-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软件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558B (zh) * 2018-01-09 2021-10-1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书写软件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26538A (zh) * 2019-12-26 2020-04-17 北京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生态系统建立、使用方法、装置
CN111026538B (zh) * 2019-12-26 2023-04-14 杭州蓦然认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生态系统建立、使用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1306B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6619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309998B (zh) 一种消息查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09754804A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7846295A (zh) 微服务配置装置及方法
CN105335224B (zh) 一种应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11325B (zh) 一种集群节点控制器监控方法、相关装置以及控制器
CN106033393B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5279535B (zh) 一种识别码智能分析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213754A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5809248A (zh) 一种分布式人工神经网络在sdn上的配置和交互方法
CN107577522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8369528A (zh) 用于生产力应用的唤回服务
CN102904797B (zh) 即时通信中交互信息记录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5468161B (zh) 指令执行方法和装置
CN103810232B (zh) 内容管理
CN10678955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843675A (zh) 快捷方式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Le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with fuzziness and criteria interdependence in cloud service selection
CN107491306A (zh) 一种自学习的移动应用间关联和用户界面自动生成方法
CN106020622A (zh) 用于收藏表情符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2565A (zh) 在事件聚类中使用和更新一组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
CN102098233A (zh) 即时通讯软件中通讯窗口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2567367B (zh) 一种通信界面中设置关联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33822A (zh) 一种内容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7704876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6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5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m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388 Lu Lu,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