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4160A -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4160A
CN107484160A CN201610399494.4A CN201610399494A CN107484160A CN 107484160 A CN107484160 A CN 107484160A CN 201610399494 A CN201610399494 A CN 201610399494A CN 107484160 A CN107484160 A CN 107484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la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ssi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94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4160B (zh
Inventor
江天明
高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94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4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包括: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所述AP;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时,将要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及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所述AP。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聚合装置。

Description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的聚合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工作于授权(license)频段,工作频段上不存在其他系统的干扰,但是,需要授权使用,频率资源较为紧张,因此,使用成本较高。随着LTE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终端普及和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后续LTE系统面临需要寻找新的可用频段。另一方面,无线局域网络(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工作于未授权(Unlicense)频段,任何人都可以部署WLAN网络,而且WLAN能够支持绝大多数的终端或通信设备。LTE+WLAN聚合(LWA,LTE WLAN Aggregation)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LWA是一种在LTE网络中采用未授权频谱的技术,WLAN在未授权频段上运行,LTE在授权频段上运行,可以基于WLAN瘦AP架构,LTE网络与WLAN网络引入LWA的系统架构参见图1所示,其中,WLAN网络可以包括接入控制器(AC,Access Controller)、汇聚设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入点(AP,Access Point)等,LTE网络可以包括业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分组数据网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演进基站(eNB,Evolved Node B)等,通过在无线侧将分别基于LTE网络及WLAN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流或聚合,一方面可提升终端的峰值速率,另一方面能够在LTE网络出现负载拥塞等情况时,及时将部分或所有业务迁移至WLAN网络,以提升用户的业务感知。
现有技术需要对现有网络及终端进行改造,及存在流量迂回的问题,即由于现网中AC为WLAN网络数据集中转发的锚点,eNB发送至AP的数据需要首先迂回至AC侧再传输至AP,参见图1中示出的数据通道2,由LTE核心网设备SGW/PGW发送至eNB的数据首先将迂回至WLAN网络的AC侧,再通过AC转发至AP,增大了传输链路的压力;如此,现有技术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的成本较高,增大了传输链路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能在实现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侧数据聚合的同时,减少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避免流量迂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聚合方法,方法包括:
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
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所述AP;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时,将要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及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所述AP。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包括:
解析所述WLAN关联消息,获取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
判断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其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根据所述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聚合方法,方法包括:
确定已关联至接入点AP时,通过所述AP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其中,所述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
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所述AP转发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将所述接收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所述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指示消息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聚合装置,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所述AP;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时,将要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及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所述AP。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WLAN关联消息,获取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
判断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其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聚合装置,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确定已关联至接入点AP时,通过所述AP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其中,所述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所述AP转发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所述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所述聚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消息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现有技术需要对现有WLAN网络、LTE网络及终端进行改造,例如在LTE网络与WLAN网络之间引入新的Xw接口,且基站经由Xw接口辅助实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WLAN网络,以及基于Xw接口传输基站与AP之间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用户设备在确定已关联至AP时,将WLAN关联消息发送至AP,AP将WLAN关联消息转发至热点接入交换机并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基站,同时基站和AP之间的数据也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转发,实现了基站和AP间本地转发,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流量回流缺陷,并且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例如引入新的Xw接口),仅对eNB和UE进行升级,减少了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LWA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LWA技术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方法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方法的再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侧的分流路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侧的分流路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方法的又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装置的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聚合装置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实现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侧数据聚合,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通过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其中,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连接;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时,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的LTE接口,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至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以使用户设备将经由用户设备的LTE接口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进行聚合。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帮助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较高及传输链路的压力大的缺陷。
示例性网络环境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LWA技术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可以适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参见图2,WLAN网络可以包括AC、汇聚设备、热点接入交换机、至少一个AP;LTE网络可以包括SGW/PGW、eNB;用户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
需要说明的是,与图1示出的现有技术中基于LWA技术的系统架构所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LWA技术的系统架构中LTE网络侧的eNB与WLAN网络的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参见图2,AP配置有多个服务集标识符(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其中的一个SSID为LWA专用SSID,如图2中的SSID 2,SSID 2仅供传输基站与UE之间的LWA数据包,SSID 2的属性设置为隐藏,UE无法主动扫描发现该SSID2对应的WLAN网络,即UE无法通过接收AP广播的WLAN信标(Beacon)帧中包含SSID值的方式探测到该SSID2对应的WLAN网络;同时,AP将LWA专用SSID的信息配置至eNB侧,以使eNB对UE下发测量控制时将LWA专用SSID的信息告知UE。配置eNB与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并且,将eNB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与AP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设置为属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例如VLAN2;图2中SSID 2的数据路径均为eNB—AP—UE,而SSID 1的数据路径均为AC—AP—UE。
图2中示出的系统架构仅是其中可以具体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的网络的一种可能结构的示例,其他网络结构可以包括未在图2中示出的设备,并且各个设备可以以与图2中示出的结构不同的结构互联。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可以用于实现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侧数据聚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较高及传输链路的压力大的缺陷。
参见图3,本实施例记载的数据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基站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与和AP建立连接。基站可以为家庭基站((H)eNB)、宏基站等,其中,图2示出的系统架构以基站为eNB进行示例示出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的一种可选的方案,具体地,配置eNB与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并且将eNB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与AP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设置为属于同一个VLAN。
步骤102、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若是转至步骤103;否则,流程结束。
基站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基站解析WLAN关联消息,获取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判断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AP。
这里,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AP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为:基站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指示消息的源MAC地址与预先获取的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时,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AP。
步骤103、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时,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AP。
这里,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时,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的LTE接口,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至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用户设备将经由用户设备的LTE接口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这里,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可以包括用户数据和/或控制信令。
现有技术需要对现有WLAN网络、LTE网络及终端进行改造,例如在LTE网络与WLAN网络之间引入新的Xw接口,且基站经由Xw接口辅助实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WLAN网络,以及基于Xw接口传输基站与AP之间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用户设备在确定已关联至AP时,将WLAN关联消息发送至AP,AP将WLAN关联消息转发至热点接入交换机并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基站,同时基站和AP之间的数据也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转发,实现了基站和AP间本地转发,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流量回流缺陷,并且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例如引入新的Xw接口),仅对eNB和UE进行升级,减少了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站在接收用户设备通过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用户设备关联至AP的指示消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
方式1: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基站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和AP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属于同一个VLAN;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用户设备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WLAN测量报告包括专用SSID,及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根据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根据指示消息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方式2:与方式1中设置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并指示用户设备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不同,方式2中不设置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具体为: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
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后,向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
基站根据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用户设备进行WLAN关联的消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对应,本实施例记载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可以用于实现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无线侧数据聚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较高及传输链路的压力大的缺陷。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用户设备;参见图4,本实施例记载的数据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已关联至AP时,通过AP向基站发送WLAN关联消息;其中,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
步骤202、通过LTE接口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AP转发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这里,具体地,经由用户设备的LTE接口接收基站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基站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步骤203、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与现有的LWA实现方案需要对现有WLAN网络、LTE网络及终端进行改造相比,本实施例通过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基站将要发送至AP的数据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数据不用首先迂回至WLAN网络的AC侧然后再传输至AP,可减少传输链路的压力,避免了流量迂回的问题,同时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仅对eNB和UE进行升级即可,减少了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基站如何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的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执行依赖于用户设备、基站、热点接入交换机、AP的配合;本实施例假设AP具备WLAN底层的关联(association)处理功能,即AP不再转发至AC或eNB,AP即可完成对用户设备关联WLAN过程中发送的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和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进行回应。
请参见图2、图5,本实施例记载的数据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终端能力消息,指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WA功能。
步骤302、基站根据终端能力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支持LWA功能时,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即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步骤303、用户设备接收到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
步骤304、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MAC地址;本发明对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进行了扩展。在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新增的内容为: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这里,以一个具体的测量报告消息为例对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中新增的内容进行说明,具体示例为:
测量报告消息
这里,WLAN测量报告还可以包括专用SSID。
步骤305、基站根据WLAN测量报告确定满足对该用户设备配置LWA功能(针对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即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以触发UE关联至WLAN网络。
步骤306、用户设备通过向AP发送鉴权请求/关联请求,AP完成对用户设备发送的鉴权请求/关联请求进行回应,完成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
步骤307、用户设备关联上AP后,通过WLAN系统发送基站发现(eNB discover)报文(即上述的WLAN关联消息),并由AP转发至基站。
步骤308、基站根据该基站discover报文的源MAC地址确认WLAN链路是否建立(即基站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若确定报文的源MAC地址与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包括的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则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
基站判断UE关联至AP的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后,基站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
步骤309a、基站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的LTE接口;
步骤309b、基站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至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针对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基站可以在PDCP层对LWA的数据包进行聚合,及在PDCP数据包头后加上以太网的MAC头,目的MAC地址为UE WLAN MAC地址,基站将数据包发送至AP,参见图6示出的本实施例中基于PDCP层分流技术的分流路径;基站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AP为该些数据包添加的源地址为AP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AP通过该传输接口与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AP通过WLAN接口将数据包转发至用户设备。
参见图7示出的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的分流路径,用户设备通过专用SSID对应的AP MAC地址(即上述AP的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对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判断,将特定MAC地址数据包与LTE的数据包进行聚合;具体地,用户设备经由用户设备的LTE接口接收基站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基站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本实施例主要基于WLAN侧隐藏SSID、AP与eNB间本地转发及采用MAC地址标识UE的方法来实现LTE与WLAN网络的无线侧数据聚合,尽量减少对现有WLAN网络的改造影响,同时避免流量迂回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LTE网络通过WLAN MAC地址判断UE在WLAN网络的关联情况;基站和用户设备通过WLAN MAC地址进行数据面的聚合和传输,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仅通过eNB升级和新的UE功能即可完成LWA功能的引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于基站如何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的过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执行依赖于用户设备、基站、热点接入交换机、AP的配合;本实施例假设AP不具备WLAN底层的关联处理功能,即AP纯粹对用户设备通过WLAN网络的数据包进行透传,UE在WLAN网络上发送的鉴权请求/关联请求也将被转发至eNB或AC。
请参见图2、图8,本实施例记载的数据聚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终端能力消息,指示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WA功能。
步骤402、基站根据终端能力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支持LWA功能时,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即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步骤403、用户设备接收到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时,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
步骤404、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MAC地址。
这里,WLAN测量报告还可以包括专用SSID。
步骤405、基站根据WLAN测量报告确定满足对该用户设备配置LWA功能(针对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即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以触发UE关联至WLAN网络。
步骤406、用户设备通过WLAN网络发送(向AP发送)鉴权请求/关联请求,并由AP转发至基站。
这里,鉴权请求/关联请求即上述的WLAN关联消息。
步骤407、基站根据鉴权请求/关联请求的源MAC地址确认WLAN链路是否建立(即基站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若确定报文的源MAC地址与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包括的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则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
步骤408、基站回应用户设备的鉴权请求/关联请求,完成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
基站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
步骤409a、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的LTE接口;
步骤409b、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至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
用户设备经由用户设备的LTE接口接收基站通过基站的LTE接口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经由用户设备的WLAN接口接收基站经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并通过AP的WLAN接口转发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实施例五
与前述实施例一的记载相对应,本实施例还记载一种数据聚合装置,数据聚合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聚合方法,数据聚合装置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基站中实施数据聚合装置的组件,也可以在基站侧以耦合的方式实施数据聚合装置的组件;参见图9,数据聚合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
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
第一发送模块503,用于当确定模块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时,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AP。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模块502,具体用于:
解析WLAN关联消息,获取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
判断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AP。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可选的,基站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和AP用以连接热点接入交换机的传输接口的MAC地址属于同一个VLAN;
第一接收模块501,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其中,WLAN测量报告包括专用SSID;
第一发送模块503,还用于根据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用户设备在确定已关联至AP时,将WLAN关联消息发送至AP,AP将WLAN关联消息转发至热点接入交换机并由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基站,同时基站和AP之间的数据也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转发,实现了基站和AP间本地转发,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流量回流缺陷,并且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例如引入新的Xw接口),仅对eNB和UE进行升级,减少了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接收模块501、确定模块502、第一发送模块503均可由位于基站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现。
实施例六
与前述实施例二的记载相对应,本实施例还记载一种数据聚合装置,数据聚合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数据聚合方法,数据聚合装置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用户设备中实施数据聚合装置的组件,也可以在用户设备侧以耦合的方式实施数据聚合装置的组件;参见图10,数据聚合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601,用于确定已关联至AP时,通过AP向基站发送WLAN关联消息;其中,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可选的,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连接;
第二接收模块602,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接收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AP转发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聚合模块603,用于将接收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与现有的LWA实现方案需要对现有WLAN网络、LTE网络及终端进行改造相比,本实施例通过将基站和AP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基站将要发送至AP的数据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转发至AP,数据不用首先迂回至WLAN网络的AC侧然后再传输至AP,可减少传输链路的压力,避免了流量迂回的问题,同时无需修改现有WLAN网络的AP和AC设备,仅对eNB和UE进行升级即可,减少了对现有设备的升级改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接收模块602,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用于指示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第二发送模块601,还用于对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WLAN测量报告包括专用SSID;
第二接收模块602,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用户设备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聚合模块603,还用于根据指示消息与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WLAN测量报告包括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发送模块601、第二接收模块602、聚合模块603均可由位于用户设备的CPU、MPU、ASIC或FPGA等实现。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记载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为ROM(例如,只读存储器、FLASH存储器、转移装置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带、磁盘驱动器等)、光学存储介质(例如,CD-ROM、DVD-ROM、纸卡、纸带等)以及其他熟知类型的程序存储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执行指令时,引起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包括以下的操作:
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AP转发的WLAN关联消息;
根据WLAN关联消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AP;
确定用户设备已关联至AP时,将要发送至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LTE接口发送至用户设备,及将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AP。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
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所述AP;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时,将要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及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所述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包括:
解析所述WLAN关联消息,获取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判断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其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根据所述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5.一种数据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已关联至接入点AP时,通过所述AP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其中,所述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
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所述AP转发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将所述接收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所述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指示消息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8.一种数据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热点接入交换机接收用户设备通过接入点AP转发的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WLAN关联消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已关联至所述AP;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时,将要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分为两部分,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发送至所述用户设备,及将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通过所述热点接入交换机发送至所述AP。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解析所述WLAN关联消息,获取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判断所述WLAN关联消息的源MAC地址是否与预先获取的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关联至所述AP。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WLAN测量报告;其中,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WLAN测量报告确定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数据聚合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12.一种数据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确定已关联至接入点AP时,通过所述AP向基站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关联消息;其中,所述WLAN关联消息用于表示用户设备已关联至所述AP;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长期演进LTE接口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的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及通过WLAN接口接收所述AP转发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二部分;
聚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的所述业务数据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聚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其中,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WLAN网络扫描的消息包括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服务集标识符SSID,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所述AP在发送信标消息时屏蔽发送所述具有隐藏属性的专用SSID;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扫描,及向所述基站发送WLAN测量报告;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专用SSID;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用于触发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WLAN关联的指示消息;
所述聚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消息与所述专用SSID对应的WLAN网络进行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WLAN MAC地址。
CN201610399494.4A 2016-06-07 2016-06-07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84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9494.4A CN107484160B (zh) 2016-06-07 2016-06-07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9494.4A CN107484160B (zh) 2016-06-07 2016-06-07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4160A true CN107484160A (zh) 2017-12-15
CN107484160B CN107484160B (zh) 2020-07-03

Family

ID=60594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9494.4A Active CN107484160B (zh) 2016-06-07 2016-06-07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416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483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公共场所ap设备的审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66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网关及网络融合系统
CN103379590A (zh) * 2012-04-25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48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分流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3391633A (zh) * 2012-05-09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582079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3782622A (zh) * 2011-04-29 2014-05-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基于载波聚合的wlan卸载的控制和数据平面解决方案
CN103813358A (zh) * 2012-11-13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
CN103945406A (zh) * 2013-01-17 2014-07-23 美国博通公司 利用增强空中接口的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117373A1 (zh) * 2013-01-31 2014-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基站及无线接入点
CN104581812A (zh) * 2015-01-15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lan测量方法、lte基站、终端及wlan基站
WO2015058336A1 (zh) * 2013-10-21 2015-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CN104641679A (zh) * 2013-04-03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分流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05357718A (zh) * 2015-11-06 2016-0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WO2016029409A1 (zh) * 2014-08-28 2016-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5127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72890A1 (en) * 2014-11-04 2016-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622A (zh) * 2011-04-29 2014-05-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基于载波聚合的wlan卸载的控制和数据平面解决方案
CN103188667A (zh) * 2011-12-27 2013-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方法、网关及网络融合系统
CN103379590A (zh) * 2012-04-25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379548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分流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3391633A (zh) * 2012-05-09 2013-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582079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3813358A (zh) * 2012-11-13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网络聚合系统和方法
CN103945406A (zh) * 2013-01-17 2014-07-23 美国博通公司 利用增强空中接口的无线通信系统
WO2014117373A1 (zh) * 2013-01-31 2014-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基站及无线接入点
CN104641679A (zh) * 2013-04-03 2015-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分流方法及设备、系统
WO2015058336A1 (zh) * 2013-10-21 2015-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
WO2016029409A1 (zh) * 2014-08-28 2016-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6072890A1 (en) * 2014-11-04 2016-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4581812A (zh) * 2015-01-15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lan测量方法、lte基站、终端及wlan基站
CN105357718A (zh) * 2015-11-06 2016-02-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负载均衡的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CN105451274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Suspend/resume functionality for LWA", 《3GPP TSG-RAN2 MEETING #92 R2-156743》 *
韩 乾: "WLAN 与 LTE 的融合及协同策略", 《电信快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483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公共场所ap设备的审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4160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911B (zh)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2102192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packet to user equipment in lte-wlan aggregation system
CN104869666B (zh) 数据无线承载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180199328A1 (en) Hybrid mobility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s
CN102655682B (zh) 一种采用载波汇聚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722213B (zh) 一种多连接场景下的终端连接状态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07224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686883B (zh) 用于在多无线接入网络中进行数据流迁移的方法与装置
CN104640223B (zh) 一种上报bsr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8924894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690828A (zh) 自主lte‑wlan接口设置和信息交换
CN107645779A (zh) 一种数据发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79375A (zh) 选定的ip流超低时延
CN104427566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载波聚合系统
CN103024801B (zh) 基于信令的立即mdt配置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1689954B2 (en) First unit, second unit and method
CN10471770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255056A (zh)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5027620B (zh) 切换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接入点
US20220191705A1 (en) Minimisation of drive tes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505714A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8282320A (zh)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6211352A (zh) 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7135547A (zh) 一种多连接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974331B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