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2734A -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2734A
CN107482734A CN201710844247.5A CN201710844247A CN107482734A CN 107482734 A CN107482734 A CN 107482734A CN 201710844247 A CN201710844247 A CN 201710844247A CN 107482734 A CN107482734 A CN 107482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wer source
spiral
hollow cylinder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42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2734B (zh
Inventor
彭磊
卞亚飞
张涛
吴博文
胡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Ju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彭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彭磊 filed Critical 彭磊
Priority to CN2017108442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2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2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2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2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属于移动电源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步骤为:S100、仅需卷线时,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传动而驱动卷线齿轮;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将风扇叶片安装在空心圆柱体上,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驱动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带动风扇叶片转动;S300、同时使用卷线和风扇时,在S200的基础上中间齿轮与连接齿轮接触配合,中间齿轮通过连接齿轮驱动动态切换机构,向下移动卷线齿轮,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动力源通过动态切换机构驱动卷线齿轮。本发明的采用扭力可控的电动机为卷取导线提供动力,可以使得卷线过程容易控制,提高卷线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充电。如今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功能不断增多,但是普遍存在着电池电量不够用的情况;尤其是在户外,众多电子产品不能通过电源进行充电时,作为移动电子设备的后备电源,移动电源具有储电量大,携带方便等优点,从而可以让数码产品达到正常工作的效果。
移动电源对于用户来说,除了需要能够满足为数码产品充电外,用户还不断追求着移动电源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于是内置充电线的移动电源应运而生,有了内置充电线,用户可以不再因找不到充电线和转接头而烦恼了。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导线可伸缩功能的移动电源多采用发条提供卷线动力,卷线过程不易控制;另外,一些具有多功能的移动电源仅采用几种部件进行简单叠加,不仅导致移动电源体积大、携带不方便,而且自动化程度低,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通过专利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317856.7,申请日:2014年6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带伸缩卷线的移动电源,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带伸缩卷线的移动电源,外壳内设置有一个内壳,内壳是圆柱体,上下有边沿,其中一个边沿上带有棘齿,内壳内有电芯及电路板;电源线绕在内壳外侧,一端伸入内壳与电路板连接,一端从外壳上的出线口伸出;内壳上下有转轴,内壳通过转轴与外壳转动连接;转轴上有发条,发条的一端与转轴固定,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外壳内设置一个小轴,有个棘爪可以绕小轴转动,棘爪一端与外壳上的按钮底部接触,一端与内壳上的带棘齿的边沿接触;使用时用手抽出电源线,内壳转动,发条上紧,松手后由于棘爪的作用,内壳不反转,可以用电源线上的插头为用电器充电;按下按钮,抬起棘爪,内壳才反转,电源线收回。该申请案可以让电源线方便的收纳在外壳内,便于携带和使用;但是采用发条提供卷线动力,卷线力大小始终在变化,因此导致收取导线的速度和力度不稳定,进而损伤电源线,影响卷线效果。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493856.2,申请日:2014年8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可吹风便携式移动电源,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机线一体式移动电源,主要包括外壳、控制装置和移动电源,所述外壳由上、下盖配合形成腔体,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和控制电路板,所述的外壳内腔还安装有风扇与照明电筒,风扇设置在靠近外壳末端处,照明电筒安装在外壳的前端;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照明电筒、风扇和移动电源的控制按键,移动电源的控制按键上安装有指南针;所述的外壳在上、下盖连接处成形有存放充电线的线槽。该申请案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可适用于外出工作或户外游玩等生活环境;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将整个风扇安装在移动电源内部,虽然可以达到吹风的效果,但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移动电源的体积,导致携带使用时不方便。
发明发明内容
1.发明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电源采用发条卷线过程不易控制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卷线齿轮上设置有卷线筒,卷线筒用于卷线,卷线齿轮与中间齿轮相适配,且卷线齿轮的下表面设置有动态切换机构,动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卷线齿轮转动,可以使得卷线过程容易控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S100、仅需卷线时
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传动而驱动卷线齿轮;
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
将风扇叶片安装在空心圆柱体上,空心圆柱体沿着联接孔向下滑动,使凸起与连接槽配合,且中间齿轮与卷线齿轮不再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驱动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带动风扇叶片转动;
S300、同时使用卷线和风扇时
在S200的基础上中间齿轮与连接齿轮接触配合,中间齿轮通过连接齿轮驱动动态切换机构,向下移动卷线齿轮,使得卷线齿轮的第一锥齿轮与动态切换机构的第二锥齿轮相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动力源通过动态切换机构驱动卷线齿轮。
优选地,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的具体步骤是:将风扇叶片安装在空心圆柱体上,卡在限位槽内的滑块限位端通过滑块收放孔收缩进空心圆柱体内部,空心圆柱体沿着联接孔向下滑动,使凸起与连接槽配合,直至滑块限位端低于固定轴承时,中间齿轮与卷线齿轮不再配合,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驱动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带动风扇叶片转动。
优选地,卷线完成时电插头上的触块沿着放线孔伸入外壳内部,该触块推动传动杆滑动,卷线齿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卷,停止卷线。
优选地,将风扇叶片安装在空心圆柱体上,固定模块通过通透孔插进空心圆柱体内部,该固定模块与斜坡接触,固定模块通过挤压斜坡推动L型滑块沿着滑轨滑动,固定模块沿着斜坡运动到模块侧面上时,卡在限位槽内的部分滑块限位端通过滑块收放孔收缩进空心圆柱体内部。
优选地,空心圆柱体沿着联接孔向下滑动,滑块限位端低于固定轴承,再拨动风扇叶片使得固定模块从模块侧面移动到凹槽正对的部位,在压缩弹簧的推动下L型滑块沿着滑轨运动,直到固定模块卡进凹槽内,该滑块限位端通过滑块收放孔伸出空心圆柱体并抵靠在固定轴承下方。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外壳、电芯、动力源、中间齿轮和卷线齿轮,所述的动力源包括电动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中间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中间齿轮设置于复位机构上,中间齿轮上设置有风扇叶片;所述卷线齿轮上设置有卷线筒,卷线筒用于卷线,卷线齿轮与中间齿轮相适配,且卷线齿轮的下表面设置有动态切换机构,动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卷线齿轮转动,该动态切换机构通过连接齿轮与中间齿轮相适配;中间齿轮与连接齿轮接触配合时,中间齿轮通过动态切换机构驱动卷线齿轮转动;中间齿轮与连接齿轮不接触配合时,卷线齿轮与中间齿轮接触配合,中间齿轮直接驱动卷线齿轮转动。
优选地,中间齿轮一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上设置有连接槽;中间齿轮上部设置有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相配合的凸起,空心圆柱体另一端设置有通透孔,通透孔用于安放风扇叶片;空心圆柱体内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配合L型滑块, L型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相连,空心圆柱体上设置有与L型滑块的滑块限位端相配合的滑块收放孔。
优选地,所述L型滑块包括连接模块和滑块限位端,所述连接模块设置于滑块限位端上,连接模块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一端通过斜面与连接模块的模块侧面相连,凹槽另一端通过限位面与模块侧面相连。
优选地,动态切换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皮带轮上设置有与连接齿轮相配合的齿轮盘,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带相连,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带驱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上设置有挡块一,第二锥齿轮转动安装于第二皮带轮上,且第二锥齿轮下部设置有与上述挡块一相配合的挡块二,第二皮带轮通过挡块一与挡块二相配合来驱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固定圆筒,固定圆筒内设置有固定内轴;第二皮带轮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圆筒相配合的皮带轮轴,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轮轴转动安装于固定圆筒上,第二皮带轮下部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用于为第二皮带轮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所述皮带轮轴为中部开设有通道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设置有锥齿轮轴,锥齿轮轴穿过皮带轮轴内的通道与固定内轴相配合;第二锥齿轮的下部设置有内轴弹簧,该内轴弹簧为第二锥齿轮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包括外壳、电芯、动力源、中间齿轮和卷线齿轮,卷线齿轮上设置有卷线筒,卷线筒用于卷线,卷线齿轮与中间齿轮相适配,且卷线齿轮的下表面设置有动态切换机构,动态切换机构用于驱动卷线齿轮转动,可以使得卷线过程容易控制;采用扭力可控的电动机为卷取导线提供动力,实现以稳定的速度和力度卷线的功能,达到保护导线的,提高卷线效率的效果。
(2)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空心圆柱、中间齿轮、复位机构依次连接、相互配合;扇叶安装在空心圆柱上时,中间齿轮位置变动,卷线齿轮与中间齿轮脱离,此时移动电源能够独立执行风扇功能,取下扇叶时卷线齿轮再次与中间齿轮啮合,此时移动电源独立执行卷线功能,实现了同一个动力源选择性的为风扇和卷线齿轮两个部件提供动力的功能;达到了在减小体积、节约能源的同时,移动电源卷线功能与风扇功能结合的效果。
(3)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扇叶安装在空心圆柱上时,中间齿轮带动风扇转动,同时中间齿轮与动态切换机构连接,通过卷线控制机构来改变卷线齿轮的位置,使卷线齿轮与动态切换机构连接;实现了在不关闭动力源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输出动力的个数以及同一个动力源同时为风扇和卷线齿轮两个部件提供动力的功能;达到了利用一个电机,在不影响风扇转动的情况下,开始或停止卷线的效果。
(4)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当卷线功能与风扇功能同时进行时,中间齿轮通过动态切换机构驱动卷线齿轮,导线收取完毕后,充电插头触发卷线控制机构工作,导致卷线齿轮复位,停止卷线;实现了卷线完成后自动停止卷线的功能;达到了卷线功能自动化的效果。
(5)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风扇工作时打开卷线功能,静止的卷线齿轮先与第二锥齿轮接触,第二锥齿轮再与转动的皮带轮接触;将以不同速度转动、轴不共线的齿轮啮合转化为以不同速度转动、轴共线的齿轮啮合,减小震动;缓冲机构能够减小转速不同的齿轮啮合造成的摩擦力对齿轮的损伤;皮带轮利用软质的皮带作为传动媒介,能够避免第二皮带轮与中间运动齿轮啮合时造成的震动损伤其他齿轮,达到了保护齿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卷线模块和风扇模块机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风扇安装模块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风扇安装模块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L型滑块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中间齿轮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复位机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卷线齿轮与动态切换机构配合方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皮带轮、第二锥齿轮和缓冲部件配合方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皮带轮安装在缓冲部件上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卷线控制机构与卷线齿轮的配合方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放线孔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风扇叶片局部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
01、外壳;011、放线孔;012、电源开关;013、电机开关;014、电源输入插口;015、扇叶安装槽;016、联接孔;0111、滚轮;0112、预留槽;0161、限位槽;0162、固定垫片; 0163、固定轴承;
02、电芯;
03、控制中心;
04、动力源;041、电动机;042、主动齿轮;
05、中间齿轮;051、挡板;052、连接槽;
06、卷线齿轮;061、卷线轴;062、通孔;063、卷线筒;064、第一锥齿轮;0611、第二轴承;0612、第二弹簧;0613、限位筒;0614、万向滚珠;
07、充电线;071、插头;0711、顶块;
08、空心圆柱体;081、滑块收放孔;082、凸起;083、通透孔;084、滑轨;0851、压缩弹簧;0852、弹簧定位筒;
09、风扇叶片;092、固定模块;
10、动态切换机构;101、连接齿轮;102、第一皮带轮;103、第二皮带轮;104、第二锥齿轮;105、缓冲部件;1021、齿轮盘;1031、挡块一;1032、皮带轮轴;1041、锥齿轮轴;1042、挡块二;1051、第三弹簧;1052、第三运动轴承;1053、第三运动垫片; 1054、固定圆筒;1055、固定内轴;1056、内轴弹簧;10411、第二运动轴承;10412、第二运动垫片;
11、卷线控制机构;111、触块;112、传动杆;113、楔形块;1111、触块柄;
12、复位机构;121、复位轴;122、弹簧固定槽;123、第一弹簧;124、滑动装置;1241、第一滑动垫片;1242、第一滑动轴承;
13、L型滑块;131、下滑槽;132、连接模块;133、滑块限位端;1321、凹槽;1322、斜坡;1323、模块侧面;13211、斜面;13212、限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发明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发明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下文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
实施例1
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动力源04、中间齿轮05和卷线齿轮06,所述的动力源04包括电动机041和主动齿轮042,所述的主动齿轮042与中间齿轮05永久啮合,所述的中间齿轮05设置于复位机构12上;中间齿轮05上设置有安装风扇叶片09的部件;未安装风扇叶片09时,中间齿轮05位于初始位置与卷线齿轮 06、主动齿轮042啮合,打开电动机041该主动齿轮042带动中间齿轮05转动,该中间齿轮05带动卷线齿轮06转动。
用户安装风扇叶片09后,中间齿轮05沿着复位机构12向下滑动并与卷线齿轮06脱离,打开电机开关013,电动机041驱动主动齿轮042转动,该主动齿轮042带动中间齿轮05转动,该中间齿轮05带动风扇叶片09转动。
卷线齿轮06的下表面设置有动态切换机构10,动态切换机构10用于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该动态切换机构10通过连接齿轮101与中间齿轮05相适配;未安装风扇叶片 09时,中间齿轮05位于初始位置不与连接齿轮101啮合;安装风扇叶片09之后,中间齿轮05沿着复位机构12向下滑动与连接齿轮101啮合,该中间齿轮05通过连接齿轮101 带动动态切换机构10转动。
卷线齿轮06位于初始位置时不与动态切换机构10接触,当卷线齿轮06受到轴向的压力,使得卷线齿轮06沿着卷线轴061向下运动,该卷线齿轮06与动态切换机构10接触配合,但是不与中间齿轮05接触,中间齿轮05通过动态切换机构10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为卷线提供动力;撤去压力后,卷线齿轮06恢复至初始位置与动态切换机构10不再接触。
本实施例的卷线齿轮06上设置有卷线筒063,卷线筒063用于卷线,当用户不使用此移动电源充电时,充电线07被缠绕在卷线筒063上,使用此移动电源充电时,用户直接将充电线07拉出,打开电源开关012,即可充电;卷线齿轮06设置有通孔062,充电线 07一端连接电芯02,另一端从卷线齿轮06底部穿过该通孔062,该充电线07穿过通孔 062的一端连接插头071同时伸出外壳01。
卷线齿轮06与中间齿轮05相适配,且取下扇叶之后,中间齿轮05沿着复位机构12向上滑动到初始位置,此时中间齿轮05与连接齿轮101不接触配合,卷线齿轮06与中间齿轮05接触配合,中间齿轮05直接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为卷线提供动力。
移动电源外壳01上设置有电源输入插口014,移动电源使用完毕后,用户通过该电源输入插口014为移动电源充电;移动电源充电、放电电路受到控制中心03监控和保护
图4-8所示,所述中间齿轮05一端设置有挡板051,该挡板051上设置有连接槽052;中间齿轮05上部设置有空心圆柱体08,下部设置有复位机构12;空心圆柱体08活动安装在联接孔016上,该空心圆柱体08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052相配合的凸起082,另一端设置有通透孔083,通透孔083用于安放风扇叶片09;该联接孔016底部设置有固定轴承 0163和固定垫片0162,该固定轴承0163通过固定垫片0162与联接孔016底部连接;空心圆柱体08内设置有滑轨084,滑轨084上滑动配合L型滑块13,L型滑块13之间通过压缩弹簧0851相连,该压缩弹簧0851设置在弹簧定位筒0852上,空心圆柱体08上设置有与L型滑块13的滑块限位端133相配合的滑块收放孔081。
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机构12包含复位轴121、弹簧固定槽122、第一弹簧123和滑动装置124;所述中间齿轮05底部设置与复位轴121活动配合的圆形孔,所述第一弹簧123和滑动装置124都活动套设在所述复位轴121上,滑动装置124一端抵靠在中间齿轮05底部;所述滑动装置124包括第一滑动垫片1241和第一滑动轴承1242,所述第一滑动垫片 1241与第一弹簧123相连,第一滑动轴承1242抵靠在中间齿轮05底部;第一弹簧123远离滑动装置12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槽122上,该第一弹簧123为中间齿轮05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所述复位机构12固定在外壳01上。
未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时,L型滑块13位于初始位置,压缩弹簧0851始终处于收缩状态,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伸出空心圆柱体08并卡在限位槽0161内,滑块限位端133与限位槽0161相互配合使得空心圆柱体08不能沿着联接孔016上下运动;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时,固定模块092通过通透孔 083插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该固定模块092先与斜坡1322接触,固定模块092通过挤压斜坡1322推动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滑动;当固定模块092沿着斜坡1322运动到模块侧面1323上时,最初卡在限位槽0161内的部分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 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空心圆柱体08可以沿着联接孔016上下滑动;此时,按下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该空心圆柱体08通过滑动装置 124挤压第一弹簧123;直到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然后拨动风扇叶片09使得固定模块092从模块侧面1323移动到凹槽1321正对的部位,在压缩弹簧0851的推动下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运动,直到固定模块092卡进凹槽1321内,此时该滑块限位端133一部分通过滑块收放孔081伸出空心圆柱体08并抵靠在固定轴承0163下方。
空心圆柱体08向下滑动过程中,该空心圆柱体08推动中间齿轮05沿着复位机构12向下滑动,凸起082与连接槽052配合;当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时,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不再啮合,此时中间齿轮05的齿位于卷线齿轮06下方,中间齿轮 05的齿与卷线齿轮06之间有一段竖直距离,该竖直距离大于按压卷线齿轮06时卷线齿轮 06的轴向移动距离。
中间齿轮05通过空心圆柱体08驱动风扇叶片09转动时,该风扇叶片09上的固定模块092卡在L型滑块13的凹槽1321内,由于惯性,固定模块092会抵靠在限位面13212 上,不会发生扇叶脱落或者晃动的现象。
取出风扇叶片09时,先拨动风扇叶片09使得固定模块092沿着斜面13211移动到模块侧面1323上,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运动同时挤压压缩弹簧0851,抵靠在固定轴承 0163底部的部分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复位机构12包含的第一弹簧123推动滑动装置124竖直向上运动,该滑动装置124推动中间齿轮05和空心圆柱体08竖直向上运动,挡板051接触固定轴承0163底部时,利用风扇叶片09向上拉动空心圆柱体08直到凸起082与连接槽052分离或者滑块限位端133与限位槽0161位置对应,取出扇叶。该中间齿轮05恢复至初始位置,与卷线齿轮06啮合;不执行风扇功能时,风扇叶片09安装在扇叶安装槽015内。
所述L型滑块13包括连接模块132和滑块限位端133,所述连接模块132设置于滑块限位端133上;空心圆柱体08包含的压缩弹簧0851始终挤压L型滑块13;所述滑块限位端133底部设置有下滑槽131,该下滑槽131与滑轨084滑动配合;未安装风扇叶片09时,部分滑块限位端133卡进限位槽0161内;
连接模块132上设置有凹槽1321,凹槽1321一端通过斜面13211与连接模块132的模块侧面1323相连,凹槽1321另一端通过限位面13212与模块侧面1323相连;风扇工作时,固定模块092稳定抵靠在限位面13212上,防止风扇叶片09相对于L型滑块13滑动;风扇不工作时,固定模块092能够沿着斜面13211运动,并对L型滑块13产生推力,从而控制滑块限位端133沿着滑块收放孔081伸缩。
所述联接孔016的四周设置为高于外壳01表面的结构,以便于风扇工作时风扇叶片 09位置高于外壳01表面。
图9-1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态切换机构10包括第一皮带轮102、第二皮带轮103和第二锥齿轮104,第一皮带轮102上设置有与连接齿轮101相配合的齿轮盘1021,第一皮带轮102与第二皮带轮103通过传动带相连,第一皮带轮102通过传动带驱动第二皮带轮103转动;第二皮带轮103上设置有挡块一1031,第二皮带轮103下部设置有缓冲部件105,第二锥齿轮104转动安装于第二皮带轮103上,且第二锥齿轮104 下部设置有与上述挡块一1031相配合的挡块二1042;第二皮带轮103通过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相配合来驱动第二锥齿轮104转动。
所述的外壳01上设置有固定圆筒1054,固定圆筒1054内设置有固定内轴1055;第二皮带轮103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圆筒1054相配合的皮带轮轴1032,第二皮带轮103通过皮带轮轴1032转动安装于固定圆筒1054上,第二皮带轮103下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051,第三弹簧1051上端设置有第三运动轴承1052和第三运动垫片1053,第三弹簧1051用于为第二皮带轮103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所述皮带轮轴1032为中部开设有通道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锥齿轮104的中部设置有锥齿轮轴1041,所述锥齿轮轴1041底部设置与固定内轴1055对应的圆形孔,锥齿轮轴1041穿过皮带轮轴1032内的通道并且套装于所述固定内轴1055上,所述锥齿轮轴1041能相对于固定内轴1055转动,且锥齿轮轴1041能沿着固定内轴1055的轴线方向滑动;第二锥齿轮104的下部设置有内轴弹簧1056,锥齿轮轴1041通过所述第二运动轴承10411和第二运动垫片10412与内轴弹簧1056连接,该内轴弹簧1056为第二锥齿轮104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
本发明中的卷线齿轮06的下部圆周位置设置有与第二锥齿轮104相配合的第一锥齿轮064。此移动电源安装风扇叶片09之后,按动空心圆柱体08,该空心圆柱体08推动中间齿轮05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得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脱离同时与连接齿轮101啮合;中间齿轮05通过连接齿轮101驱动第一皮带轮102转动,第一皮带轮102通过传动带驱动第二皮带轮103转动;此时用户开启卷线功能,卷线齿轮06沿着限位筒0613向下滑动并与动态切换机构10接触配合,动态切换机构10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实现:不影响风扇工作的情况下开启卷线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卷线齿轮06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0611和第二弹簧0612,第二轴承0611上部抵靠卷线齿轮06,下部连接第二弹簧0612;卷线齿轮06沿着限位筒0613向下滑动并与动态切换机构10接触配合的过程中,卷线齿轮06挤压第二弹簧0612,使得第二弹簧0612收缩,该卷线齿轮06底部设置的第一锥齿轮064先与静止的第二锥齿轮104啮合,然后卷线齿轮06继续沿着限位筒0613向下滑动并且推动第二锥齿轮104沿着固定内轴1055的轴线方向向下滑动,直到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接触配合,第二皮带轮103通过第二锥齿轮104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这种方案将以不同速度转动、轴不共线的齿轮啮合转化为以不同速度转动、轴共线的齿轮啮合,减小震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设置为相互配合的楔形块113,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数量均为八个,均匀分布在第二皮带轮103和第二锥齿轮104上;当转速不同的第二皮带轮103与第二锥齿轮104通过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 接触配合时,挡块二1042对挡块一1031的推力在倾斜的接触面的作用下转化为:驱动第二锥齿轮104转动的力和竖直向上的力,同时第二皮带轮103受到向下的反作用力;最初两者转速相差大,第二皮带轮103会在竖直向下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沿着固定圆筒1054 向下运动并使第三弹簧1051收缩;当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位置短暂错开后,收缩的第三弹簧1051舒张并推动第二皮带轮103沿着固定圆筒1054向上运动,然后挡块一1031 与挡块二1042重复以上运动,直到第二皮带轮103和第二锥齿轮104转速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第三弹簧1051将不同转速的挡块之间的啮合造成的冲击力化解、传动带将第二皮带轮103产生的震动与其他齿轮隔开,避免齿轮受损。
图12所示,所述卷线齿轮06上部设置有卷线筒063,卷线齿轮0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弹簧0612,第二弹簧0612用于为卷线齿轮06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卷线齿轮06的中部设置有卷线轴061,卷线齿轮06通过卷线轴061转动安装于限位筒0613内,卷线轴061 的顶部设置有卷线控制机构11,卷线控制机构11用于控制卷线齿轮06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卷线轴061的顶部设置有万向滚珠0614;所述卷线控制机构11包括触块111、传动杆112和楔形块113,传动杆112滑动设置于外壳01内壁上,触块111设置于传动杆112靠近放线孔011的一侧,触块111用于与充电线07的充电插头 071相配合,充电插头071通过触块111推动传动杆112滑动;楔形块113设置于传动杆 112的另一侧,楔形块113与传动杆112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的连接面,传动杆112和楔形块113上设置有与万向滚珠0614相配合的滚珠槽,万向滚珠0614可相对于卷线控制机构11转动,楔形块113用于推动卷线轴06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在风扇工作时,用户通过拨动触块柄1111来推动传动杆112和楔形块113沿传动杆112长度方向滑动,楔形块113的斜面13211挤压卷线轴061,使得卷线轴061竖直向下运动,卷线齿轮06随着卷线轴061共同竖直向下运动一段距离,该距离小于卷线齿轮06与中间齿轮05的齿之间的竖直距离;该卷线齿轮06与动态切换机构接10触配合,开启卷线功能;导线收取完毕后,充电插头071上的顶块0711沿着放线孔011伸入01外壳内部同时推动触块111,该触块111推动传动杆112滑动,楔形块113复位,卷线齿轮06在第二弹簧0612的推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卷,停止卷线功能。
图1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放线孔011包含滚轮0111和预留槽0112,预留槽0112用于辅助用户拉出导线,滚轮0111用于减小导线与放线孔011之间的摩擦。
图14所示,所述风扇叶片09包含的固定模块092与L型滑块13包含的连接模块132对应设置,固定模块092与连接模块132相配合用于固定风扇叶片09。当执行风扇功能时,固定模块092插进空心圆柱体08顶部设置的通透孔083,该固定模块092位于凹槽1321 内部;风扇转动时,由于惯性,固定模块092会抵靠在13212限位面上,保证风扇转动时,风扇叶片09不会晃动或者脱离。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S100、仅需卷线时
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传动而驱动卷线齿轮06;
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
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使凸起082与连接槽052配合,且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不再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驱动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带动风扇叶片09转动;具体说明:仅需使用风扇时的具体步骤是:将风扇叶片09 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卡在限位槽0161内的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使凸起082与连接槽052 配合,直至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时,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不再配合,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驱动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带动风扇叶片09转动。
S300、同时使用卷线和风扇时
在S200的基础上中间齿轮05与连接齿轮101接触配合,中间齿轮05通过中间齿轮05驱动动态切换机构10,向下移动卷线齿轮06,使得卷线齿轮06的第一锥齿轮064与动态切换机构10的第二锥齿轮104相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动力源04通过动态切换机构10驱动卷线齿轮06。
卷线完成时电插头071上的触块111沿着放线孔011伸入01外壳内部,该触块111推动传动杆112滑动,卷线齿轮06在第二弹簧0612的推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卷,停止卷线。
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固定模块092通过通透孔083插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该固定模块092与斜坡1322接触,固定模块092通过挤压斜坡1322推动L 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滑动,固定模块092沿着斜坡1322运动到模块侧面1323上时,卡在限位槽0161内的部分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
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再拨动风扇叶片09使得固定模块092从模块侧面1323移动到凹槽1321正对的部位,在压缩弹簧0851的推动下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运动,直到固定模块092卡进凹槽1321内,该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伸出空心圆柱体08并抵靠在固定轴承0163下方。
在上文中结合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详细的描述和附图应仅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果存在任何这样的修改和变型,那么它们都将落入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背景技术旨在为了说明本技术的研发现状和意义,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本申请和本发明的应用领域。
更具体地,尽管在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前面的详细描述可认识到的经过修改、省略、例如各个实施例之间的组合、适应性改变和/或替换的任何和全部实施例。权利要求中的限定可根据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语言而进行广泛的解释,且不限于在前述详细描述中或在实施该申请期间描述的示例,这些示例应被认为是非排他性的。例如,在本发明中,术语“优选地”不是排他性的,这里它的意思是“优选地,但是并不限于”。在任何方法或过程权利要求中列举的任何步骤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并且不限于权利要求中提出的顺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确定,而不是由上文给出的说明和示例来确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100、仅需卷线时
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传动而驱动卷线齿轮(06);
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
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使凸起(082)与连接槽(052)配合,且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不再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驱动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带动风扇叶片(09)转动;
S300、同时使用卷线和风扇时
在S200的基础上中间齿轮(05)与连接齿轮(101)接触配合,中间齿轮(05)通过连接齿轮(101)驱动动态切换机构(10),向下移动卷线齿轮(06),使得卷线齿轮(06)的第一锥齿轮(064)与动态切换机构(10)的第二锥齿轮(104)相配合,打开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开关启动动力源(04),动力源(04)通过动态切换机构(10)驱动卷线齿轮(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200、仅需使用风扇时的具体步骤是: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卡在限位槽(0161)内的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使凸起(082)与连接槽(052)配合,直至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时,中间齿轮(05)与卷线齿轮(06)不再配合,主动齿轮(042)通过中间齿轮(05)驱动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带动风扇叶片(09)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线完成时电插头(071)上的触块(111)沿着放线孔(011)伸入(01)外壳内部,该触块(111)推动传动杆(112)滑动,卷线齿轮(06)在第二弹簧(0612)的推动下竖直向上运动,停止卷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风扇叶片(09)安装在空心圆柱体(08)上,固定模块(092)通过通透孔(083)插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该固定模块(092)与斜坡(1322)接触,固定模块(092)通过挤压斜坡(1322)推动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滑动,固定模块(092)沿着斜坡(1322)运动到模块侧面(1323)上时,卡在限位槽(0161)内的部分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收缩进空心圆柱体(08)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圆柱体(08)沿着联接孔(016)向下滑动,滑块限位端(133)低于固定轴承(0163),再拨动风扇叶片(09)使得固定模块(092)从模块侧面(1323)移动到凹槽(1321)正对的部位,在压缩弹簧(0851)的推动下L型滑块(13)沿着滑轨(084)运动,直到固定模块(092)卡进凹槽(1321)内,该滑块限位端(133)通过滑块收放孔(081)伸出空心圆柱体(08)并抵靠在固定轴承(0163)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外壳(01)、电芯(02)、动力源(04)、中间齿轮(05)和卷线齿轮(06),所述的动力源(04)包括电动机(041)和主动齿轮(042),所述的主动齿轮(042)与中间齿轮(05)相啮合,所述的中间齿轮(05)设置于复位机构(12)上,中间齿轮(05)上设置有风扇叶片(09);所述卷线齿轮(06)上设置有卷线筒(063),卷线筒(063)用于卷线,卷线齿轮(06)与中间齿轮(05)相适配,且卷线齿轮(06)的下表面设置有动态切换机构(10),动态切换机构(10)用于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该动态切换机构(10)通过连接齿轮(101)与中间齿轮(05)相适配;中间齿轮(05)与连接齿轮(101)接触配合时,中间齿轮(05)通过动态切换机构(10)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中间齿轮(05)与连接齿轮(101)不接触配合时,卷线齿轮(06)与中间齿轮(05)接触配合,中间齿轮(05)直接驱动卷线齿轮(06)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齿轮(05)一端设置有挡板(051),该挡板(051)上设置有连接槽(052);中间齿轮(05)上部设置有空心圆柱体(08),空心圆柱体(08)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052)相配合的凸起(082),空心圆柱体(08)另一端设置有通透孔(083),通透孔(083)用于安放风扇叶片(09);空心圆柱体(08)内设置有滑轨(084),滑轨(084)上滑动配合L型滑块(13),L型滑块(13)之间通过压缩弹簧(0851)相连,空心圆柱体(08)上设置有与L型滑块(13)的滑块限位端(133)相配合的滑块收放孔(08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块(13)包括连接模块(132)和滑块限位端(133),所述连接模块(132)设置于滑块限位端(133)上,连接模块(132)上设置有凹槽(1321),凹槽(1321)一端通过斜面(13211)与连接模块(132)的模块侧面(1323)相连,凹槽(1321)另一端通过限位面(13212)与模块侧面(132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切换机构(10)包括第一皮带轮(102)、第二皮带轮(103)和第二锥齿轮(104),第一皮带轮(102)上设置有与连接齿轮(101)相配合的齿轮盘(1021),第一皮带轮(102)与第二皮带轮(103)通过传动带相连,第一皮带轮(102)通过传动带驱动第二皮带轮(103)转动;第二皮带轮(103)上设置有挡块一(1031),第二锥齿轮(104)转动安装于第二皮带轮(103)上,且第二锥齿轮(104)下部设置有与上述挡块一(1031)相配合的挡块二(1042),第二皮带轮(103)通过挡块一(1031)与挡块二(1042)相配合来驱动第二锥齿轮(104)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01)上设置有固定圆筒(1054),固定圆筒(1054)内设置有固定内轴(1055);第二皮带轮(103)中部设置有与固定圆筒(1054)相配合的皮带轮轴(1032),第二皮带轮(103)通过皮带轮轴(1032)转动安装于固定圆筒(1054)上,第二皮带轮(103)下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051),第三弹簧(1051)用于为第二皮带轮(103)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所述皮带轮轴(1032)为中部开设有通道的空心轴;所述第二锥齿轮(104)的中部设置有锥齿轮轴(1041),锥齿轮轴(1041)穿过皮带轮轴(1032)内的通道与固定内轴(1055)相配合;第二锥齿轮(104)的下部设置有内轴弹簧(1056),该内轴弹簧(1056)为第二锥齿轮(104)提供竖直方向的支撑力。
CN201710844247.5A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07482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4247.5A CN107482734B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4247.5A CN107482734B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2734A true CN107482734A (zh) 2017-12-15
CN107482734B CN107482734B (zh) 2019-11-08

Family

ID=6058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4247.5A Active CN107482734B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27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284A (zh) * 2017-12-29 2018-09-28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电源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38625A (zh) * 2019-11-25 2021-05-25 黄仕伟 一种横形手机充电宝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2314U (zh) * 2012-04-05 2012-12-12 陈仁泉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3243099U (zh) * 2013-05-21 2013-10-16 浙江普尔尼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蓄电池充电器
CN203522258U (zh) * 2013-10-10 2014-04-02 李光斌 卷线器及充电器
CN203896022U (zh) * 2014-06-10 2014-10-22 王傲立 带伸缩卷线的移动电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02314U (zh) * 2012-04-05 2012-12-12 陈仁泉 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3243099U (zh) * 2013-05-21 2013-10-16 浙江普尔尼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蓄电池充电器
CN203522258U (zh) * 2013-10-10 2014-04-02 李光斌 卷线器及充电器
CN203896022U (zh) * 2014-06-10 2014-10-22 王傲立 带伸缩卷线的移动电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284A (zh) * 2017-12-29 2018-09-28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电源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599284B (zh) * 2017-12-29 2024-05-17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电源充电设备的电源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838625A (zh) * 2019-11-25 2021-05-25 黄仕伟 一种横形手机充电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2734B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9240A (zh) 一种便携式可变显示面积的3c电子设备
CN107482734A (zh)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使用方法
CN109348351A (zh) 蓝牙耳机及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CN204964970U (zh) 一种自动旋转的自拍杆
CN207200345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18040853U (zh) 一种防偏移无线充电基座
CN107492935A (zh)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940198U (zh) 蓝牙耳机及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
CN105559270B (zh) 光伏智能手环
CN205584272U (zh) 一种自带屏幕刷的手机壳
CN20939560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装置
CN20339838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8079329U (zh) 一种可以发电的蓝牙耳机盒
CN205945189U (zh) 手摇式移动充电器
CN202286725U (zh) 多功能电动行李箱
CN209522557U (zh) 一种全自动红酒开瓶器
CN210788309U (zh) 便携式手机屏幕清洁机器
CN206243693U (zh) 单仓位遥控器自动收纳箱
CN105815900B (zh) 全自动开收伞
CN206992736U (zh) 一种带有小风扇的移动电源
CN208174672U (zh) 一种可伸缩模块化结构的移动通讯设备
CN220896802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户外蓝牙音箱
CN107749697B (zh) 基于一个动力源输出多个独立转动动力的方法
CN206785573U (zh) 拉绳驱动发电装置
CN220043635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07

Address after: 221724 Industrial Park 6-143, Wanggou Town, Fe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Juxi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3000 maker Laboratory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ushan campus), Maxiang Road, Yushan District,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eng 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