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8382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8382U
CN203398382U CN201320530026.8U CN201320530026U CN203398382U CN 203398382 U CN203398382 U CN 203398382U CN 201320530026 U CN201320530026 U CN 201320530026U CN 203398382 U CN203398382 U CN 203398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bar
connector
connecting portion
utility
gear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00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00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8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8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83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功能部,壳体以及连接线,所述功能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线相连,所述功能部包括两个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条伸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功能的插头或接口,易保管、易携带,减轻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接插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用户拥有的电子设备越多,需要准备的插头及数据线就越多,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插头及数据线都是分离的,用户充电需要一个插头,传输数据就需要另外准备数据线,这种充电插头与数据线分离的方式不仅不易保管、携带,更是增加了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的插头或接口,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具有多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功能部以及连接线,所述功能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线相连;
所述功能部包括两个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条伸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功能的插头或接口,易保管、易携带,减轻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功能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功能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导向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一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100可用于包括:手机、PDA、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功能部10,壳体20以及连接线30(未图示),所述功能部10设置在所述壳体20的内部,并与连接线30相连。
所述功能部10包括两个齿轮11、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及第三齿条14,所述两个齿轮11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及第三齿条14啮合。
需要知道的是,所述第一齿条12设置于所述两个齿轮11之间。
所述第一齿条12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所述第一连接部15的类型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用于传输数据,应当理解,当第一连接部15的类型为数据接口时,连接器100就具有数据传输功能。
所述数据接口的类型优选USB接口,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接口的类型也可以为RS-232接口或者RS-485接口。
所述第二齿条13和第三齿条14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6,所述第二连接部16的类型包括:充电插片,所述充电插片用于与电源连接,为电子设备充电。
所述壳体20包括第一端面21,所述第一端面21设置有滑槽22。
所述滑槽22内设置有滑动开关23,所述滑动开关23与所述第一齿条12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条12伸缩,所述滑槽2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5或者第二连接部16的长度,是为了保证第一连接部15或者第二连接部16能够完全伸出或者缩回,避免使用时造成接触不良。
所述壳体20还包括第二端面24,所述第二端面24包括通孔25,所述第一连接部15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6通过所述通孔25伸出或者收回。
应当理解,所述壳体20内部还包括三个导向槽26,所述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及第三齿条14分别收容在所述三个导向槽26内,设置所述导向槽26,是为了使所述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及第三齿条14的滑动更加顺畅,导向槽26减小了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及第三齿条14与壳体20的摩擦,从而延长所述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100的使用方法包括:
通过推拉滑动开关23,控制功能部10中的第一连接部15和两个第二连接部16通过第二端面24伸出或者收回,当第一连接部15伸出第二端面24,两个第二连接部16收回第二端面24时,连接器100可以执行传输数据的功能,当第一连接部15收回第二端面24,两个第二连接部16伸出第二端面24时,所述连接器100可以执行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功能的插头或接口,易保管、易携带,减轻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上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不是表示顺序关系,而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端面,以下文件中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也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端面或者位置等。
请参见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第一连接部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7是上述实施例第一连接部类型的扩展,除了第一连接部17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15不同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200(未图示)的其它部分均与上述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连接部17的类型包括:耳机插头,所述耳机插头的类型包括:三触点耳机插头或者四触点耳机插头。当第一连接部17为耳机插头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200就同时具有充电及耳机插接功能,另外,因为第一连接部17伸出或者收回的长度是可以调节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7若为四触点的耳机插头也能通过调节其伸缩长度,具有与三触点的耳机插头同样的功能,扩展了耳机插头的功能使用范围,进而扩展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200的功能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功能的插头或接口,易保管、易携带,减轻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需要知道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替换,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接口,耳机插头,充电插片等。
本申请中涉及到单数和/或复数术语的使用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将复数转换为单数和/或将单数转换为复数,只要根据上下文和/或实际应用是合理的即可。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中没有逐一描述各种单数和/或复数的排列组合的情况。
请参见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可用于包括:手机、PDA、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所述连接器300包括:壳体40,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面41,所述第一端面41平行设置有两个滑槽42。
所述壳体40还包括第二端面43,所述第二端面包括通孔44,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所述通孔44伸出所述第二端面43。
需要知道的是,所述数据接口的类型包括:USB接口或者RS-232接口或者RS-485接口。
所述滑槽中42收容有充电插片60,所述充电插片6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内的转轴61上。
所述转轴61可带动所述充电插片60在所述充电插片60容纳于所述滑槽42内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伸出滑槽外的第二位置间转动。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300在执行充电功能时,将充电插片60转动至与第一端面41垂直的状态即可,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也可在第一端面42设置三个滑槽42,分别收容3个电插片60,此时,连接器300可做三相插头使用,进一步扩展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能够集成不同功能的插头或接口,易保管、易携带,减轻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负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部,壳体以及连接线,所述功能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连接线相连;
所述功能部包括两个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条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齿条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条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类型包括:数据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的类型包括:USB接口或者RS-232接口或者RS-485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类型还包括:耳机插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头的类型包括:三触点耳机插头或者四触点耳机插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类型包括:充电插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包括三个导向槽,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及第三齿条分别收容在所述三个导向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两个齿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包括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或者收回。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者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CN201320530026.8U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8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0026.8U CN203398382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0026.8U CN203398382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8382U true CN203398382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002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8382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83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260A (zh) * 2013-08-28 2013-12-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7147195A (zh) * 2017-07-19 2017-09-08 王若丹 一种多充电头数据线
CN112864689A (zh) * 2021-01-05 2021-05-28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电力插头、插线板和电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260A (zh) * 2013-08-28 2013-12-0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3427260B (zh) * 2013-08-28 2016-04-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07147195A (zh) * 2017-07-19 2017-09-08 王若丹 一种多充电头数据线
CN112864689A (zh) * 2021-01-05 2021-05-28 深圳市绿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纳的电力插头、插线板和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260B (zh) 一种连接器
CN20339838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3313292U (zh) 摄像头及带有该摄像头的移动设备
CN103167068A (zh) 一种电子终端
CN103904745A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2340137U (zh) 一种带伸缩充电插头的移动电源
CN203312505U (zh) 多功能插座
CN205004529U (zh) Usb3.1多功能适配器
CN110518741A (zh) 电子设备
CN203661257U (zh) 一种易收纳耳机
CN201479192U (zh) 内置usb插头的移动设备
CN201663330U (zh) 可伸缩数据传输线
CN203135518U (zh) 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N203119551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202997657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充电器
CN111370948A (zh) 一种数据线伸缩充电盒
CN20446503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新型移动电源
CN209981679U (zh) 高清数据、充电一体线
CN203827395U (zh) 一种自带多功能数据线的手机壳
CN20876781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充电适配器
CN203151173U (zh) 可扩展插座式手机充电器
CN204302970U (zh) 一种附件设备
CN213212422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连接线
CN2039305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设备
CN210182712U (zh) 一种便携式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