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4091B -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4091B
CN107464091B CN201710579412.9A CN201710579412A CN107464091B CN 107464091 B CN107464091 B CN 107464091B CN 201710579412 A CN201710579412 A CN 201710579412A CN 107464091 B CN107464091 B CN 107464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me
case
information
certifica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94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4091A (zh
Inventor
任卫
孙钟玖
种法运
牛牛
韩继召
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794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4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4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4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4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40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8Legal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包括:第一步,区分内部送检人和外部送检人;第二步,对于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第三步,对于内部送检人员通过内部送检人模块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该方法为构建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保障,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管理技术与传统手工管理案件方式相结合,将管理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多的出现人为错误。

Description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司法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案件检验鉴定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一直都是公安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庭科学机构的首要工作。目前国内外的公安系统在检验鉴定和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问题:1、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是由人来完成,存在主观影响客观的因素,质量管理体系中很多的程序,执行不利和不规范。二是普遍存在业务、管理相对独立的“两张皮”现象,即因为现有技术人员缺少、案件量大等客观存在的困难,刑事技术部门领导认为过于加强管理就会丧失部分效率,因此对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有抵触情绪,导致认可理念不能充分融合到实验室管理工作当中去,而是为了认可而认可,继续延续老一套的不正规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工作随意性强,充满游击习气,甚至为了应付实验室认可与资质认定评审工作而进行造假。这样的问题轻者可能影响检验鉴定质量,重者会带来冤假错案的隐患。
已有一些公安系统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日常工作,但是这些管理系统的问题是检验鉴定、质量管理以及物证保全与流转分属于三个互不相连的子系统,并行存在,或者人员管理、质量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属于互不联系的几个子系统。但是上述系统虽然相对于纯手工工作,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人为的割裂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人为地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这样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使质量管理与鉴定工作形成合力,反而一分为二,增加了应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因此,如何真正按照国际标准来实现标准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问题。寻找一款能够真正地将管理与业务有机统一起来管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之一。
而在管理系统中,案件委托的标准化、系统化是管理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规范化的委托流程和系统可以减少案件委托发生错误的概率,而且对于司法鉴定机构,案件委托的对象可能是内部机构人员或者外部送检人员,不同的对象委托的方式不同,管理流程也会有较大差别,这些区别也困扰着司法鉴定机构的日常工作,因此建立一种系统化、智能化的案件委托管理系统是构建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为构建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保障,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管理技术与传统手工管理案件方式相结合,将管理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多的出现人为错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区分内部送检人和外部送检人;
第二步,对于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
第三步,对于内部送检人员通过内部送检人模块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
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包括:
第a步,用户通过公共用户登录,填写委托鉴定单位相关信息,单位名称需与公章名称一致,在输入单位名称后自动保存,所填写的信息好包括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和传真电话;
第b步,录入送检人姓名、职务、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办公电话;
第c步,从关联系统提取案件关联编号,进一步通过案件关联编号提取数据,找到案件编号,进而明确案件性质,案件名称,案发时间、案发地点以及案件简要概况,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
第d步,进一步确定被鉴定人的信息,对于明确的被鉴定人,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被鉴定人,如果是无名氏,则首先提供待确认的证件名称和待确认的证件号码,进一步通过调查发现、家属辨认和DNA检验确认身源,待确定身份后,再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用于替代原无名尸的信息,并且在系统备注中提供确认书,注明时间;
第e步,待被鉴定人信息确认后,录入嫌疑人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嫌疑人;
第f步,录入完嫌疑人信息后,选择要鉴定的内容和鉴定类型;
第g步,如果之前有鉴定,则需要提供原鉴定情况,选择鉴定机构;
第h步,提出鉴定要求、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
第i步,完成诚信声明、提交并打印鉴定委托书打印稿并盖章,扫描后存档。
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
第a步,用户登录系统注册内部送检员信息,用户名使用公安民警用警号,当用户输入时首先确认是否重名,如果重名,返回确认,当不在重名,输入密码并确认,进一步填写完整资料,在填写资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填写的委托单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注册委托鉴定单位,所注册的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进一步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传真号码并提交保存,如果是已注册的委托单位,通过公安系统插入数字证书读取相关信息,确定送检人职务和角色,职务可以是民警、副所长、所长,教导员等,角色可以是送检人、鉴定委托审批人,其中,民警不能为鉴定委托审批人,通过输入证件名称和证件号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完全相同,需要提示更改用户名或找回密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是唯一的时,录入手机号码和办公号码,提交保存;
第b步,可选择的,如果已注册的用户需要编辑用户信息,则通过查看个人资料,编辑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单位信息,完成个人信息变更后保存,对于单位信息如果是已经存在在系统中的单位,则直接选择新单位,进行保存,如果是新委托单位,则需要在系统中注册,再使用;
第c步,如果用户忘记用户名或密码,则需要找回,如果忘记密码,依次输入用户名、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密码,如果需要找回用户名,需要依次输入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用户名;
第d步,当用户需要委托或增加委托时,选择第二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专业,选择鉴定的类型是初次鉴定,明确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e步,可选的补充样本的步骤,当需要补充样本时,选择原第二或第一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给出鉴定类型和初次鉴定信息,进一步提供补充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提取方法、照片等信息,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f步,可选的补充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提供案件简要情况,保持鉴定专业不变,选择鉴定的类型是补充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g步,可选的重新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内容,选择鉴定的类型是重新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装置/终端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为构建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保障,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管理技术与传统手工管理案件方式相结合,将管理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过多的出现人为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外部送检人员录入信息示意图;
图2至图4为本发明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内部送检人员录入信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区分内部送检人和外部送检人;
第二步,对于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
第三步,对于内部送检人员通过内部送检人模块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
外部送检人针对外部送检人提供的案件进行管理,内部送检人针对公安系统内部单位的送检人提供的案件进行管理,通过该委托管理方法可以为清晰的管理好各类案件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步进一步具体包括:
第a步,用户通过公共用户登录,填写委托鉴定单位相关信息,单位名称需与公章名称一致,在输入单位名称后自动保存,所填写的信息好包括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和传真电话;
第b步,录入送检人姓名、职务、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办公电话;
第c步,从关联系统提取案件关联编号,进一步通过案件关联编号提取数据,找到案件编号,进而明确案件性质,案件名称,案发时间、案发地点以及案件简要概况,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
第d步,进一步确定被鉴定人的信息,对于明确的被鉴定人,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被鉴定人,如果是无名氏,则首先提供待确认的证件名称和待确认的证件号码,进一步通过调查发现、家属辨认和DNA检验确认身源,待确定身份后,再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用于替代原无名尸的信息,并且在系统备注中提供确认书,注明时间;
第e步,待被鉴定人信息确认后,录入嫌疑人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嫌疑人;
第f步,录入完嫌疑人信息后,选择要鉴定的内容和鉴定类型;
第g步,如果之前有鉴定,则需要提供原鉴定情况,选择鉴定机构;
第h步,提出鉴定要求、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
第i步,完成诚信声明、提交并打印鉴定委托书打印稿并盖章,扫描后存档。
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
第a步,用户登录系统注册内部送检员信息,用户名使用公安民警用警号,当用户输入时首先确认是否重名,如果重名,返回确认,当不在重名,输入密码并确认,进一步填写完整资料,在填写资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填写的委托单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注册委托鉴定单位,所注册的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进一步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传真号码并提交保存,如果是已注册的委托单位,通过公安系统插入数字证书读取相关信息,确定送检人职务和角色,职务可以是民警、副所长、所长,教导员等,角色可以是送检人、鉴定委托审批人,其中,民警不能为鉴定委托审批人,通过输入证件名称和证件号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完全相同,需要提示更改用户名或找回密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是唯一的时,录入手机号码和办公号码,提交保存;
第b步,可选择的,如果已注册的用户需要编辑用户信息,则通过查看个人资料,编辑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单位信息,完成个人信息变更后保存,对于单位信息如果是已经存在在系统中的单位,则直接选择新单位,进行保存,如果是新委托单位,则需要在系统中注册,再使用;
第c步,如果用户忘记用户名或密码,则需要找回,如果忘记密码,依次输入用户名、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密码,如果需要找回用户名,需要依次输入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用户名;
第d步,当用户需要委托或增加委托时,选择第二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专业,选择鉴定的类型是初次鉴定,明确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e步,可选的补充样本的步骤,当需要补充样本时,选择原第二或第一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给出鉴定类型和初次鉴定信息,进一步提供补充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提取方法、照片等信息,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f步,可选的补充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提供案件简要情况,保持鉴定专业不变,选择鉴定的类型是补充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g步,可选的重新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内容,选择鉴定的类型是重新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装置/终端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以下采用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其包括:第一步,区分内部送检人和外部送检人;第二步,对于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第三步,对于内部送检人员通过内部送检人模块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
如图1所示,第二步中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的过程具体为,第a步,用户通过公共用户登录,填写委托鉴定单位相关信息,单位名称需与公章名称一致,在输入单位名称后自动保存,所填写的信息好包括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和传真电话;第b步,录入送检人姓名、职务、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办公电话;第c步,从关联系统提取案件关联编号,进一步通过案件关联编号提取数据,找到案件编号,进而明确案件性质,案件名称,案发时间、案发地点以及案件简要概况,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第d步,进一步确定被鉴定人的信息,对于明确的被鉴定人,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被鉴定人,如果是无名氏,则首先提供待确认的证件名称和待确认的证件号码,进一步通过调查发现、家属辨认和DNA检验确认身源,待确定身份后,再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用于替代原无名尸的信息,并且在系统备注中提供确认书,注明时间;第e步,待被鉴定人信息确认后,录入嫌疑人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嫌疑人;第f步,录入完嫌疑人信息后,选择要鉴定的内容和鉴定类型;第g步,如果之前有鉴定,则需要提供原鉴定情况,选择鉴定机构;第h步,提出鉴定要求、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第i步,完成诚信声明、提交并打印鉴定委托书打印稿并盖章,扫描后存档。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三步中,内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的过程具体为,第a步,用户登录系统注册内部送检员信息,用户名使用公安民警用警号,当用户输入时首先确认是否重名,如果重名,返回确认,当不在重名,输入密码并确认,进一步填写完整资料,在填写资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填写的委托单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注册委托鉴定单位,所注册的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进一步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传真号码并提交保存,如果是已注册的委托单位,通过公安系统插入数字证书读取相关信息,确定送检人职务和角色,职务可以是民警、副所长、所长,教导员等,角色可以是送检人、鉴定委托审批人,其中,民警不能为鉴定委托审批人,通过输入证件名称和证件号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完全相同,需要提示更改用户名或找回密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是唯一的时,录入手机号码和办公号码,提交保存;第b步,可选择的,如果已注册的用户需要编辑用户信息,则通过查看个人资料,编辑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单位信息,完成个人信息变更后保存,对于单位信息如果是已经存在在系统中的单位,则直接选择新单位,进行保存,如果是新委托单位,则需要在系统中注册,再使用;第c步,如果用户忘记用户名或密码,则需要找回,如果忘记密码,依次输入用户名、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密码,如果需要找回用户名,需要依次输入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用户名;第d步,当用户需要委托或增加委托时,选择第二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专业,选择鉴定的类型是初次鉴定,明确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第e步,可选的补充样本的步骤,当需要补充样本时,选择原第二或第一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给出鉴定类型和初次鉴定信息,进一步提供补充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提取方法、照片等信息,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第f步,可选的补充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提供案件简要情况,保持鉴定专业不变,选择鉴定的类型是补充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第g步,可选的重新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受害者)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内容,选择鉴定的类型是重新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装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案件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委托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区分内部送检人和外部送检人;
第二步,对于外部送检人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具体为,
第a步,用户通过公共用户登录,填写委托鉴定单位相关信息,单位名称需与公章名称一致,在输入单位名称后自动保存,所填写的信息包括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和传真电话;
第b步,录入送检人姓名、职务、证件名称、证件号码、手机号码以及办公电话;
第c步,从关联系统提取案件关联编号,进一步通过案件关联编号提取数据,找到案件编号,进而明确案件性质,案件名称,案发时间、案发地点以及案件简要概况,关联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
第d步,进一步确定被鉴定人的信息,对于明确的被鉴定人,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被鉴定人,如果是无名氏,则首先提供待确认的证件名称和待确认的证件号码,进一步通过调查发现、家属辨认和DNA检验确认身份,待确定身份后,再录入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信息,用于替代原无名氏的信息,并且在系统备注中提供确认书,注明时间;
第e步,待被鉴定人信息确认后,录入嫌疑人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电话、单位和户籍地,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嫌疑人;
第f步,录入完嫌疑人信息后,选择要鉴定的内容和鉴定类型;
第g步,如果之前有鉴定,则需要提供原鉴定情况,选择鉴定机构;
第h步,提出鉴定要求、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
第i步,完成诚信声明、提交并打印鉴定委托书打印稿并盖章,扫描后存档;
第三步,对于内部送检人员通过内部送检人模块录入相关信息,实现委托,具体为,;
第a步,用户登录系统注册内部送检员信息,用户名使用公安民警用警号,当用户输入时首先确认是否重名,如果重名,返回确认,当不在重名,输入密码并确认,进一步填写完整资料,在填写资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填写的委托单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注册委托鉴定单位,所注册的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一致,进一步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传真号码并提交保存,如果是已注册的委托单位,通过公安系统插入数字证书读取相关信息,确定送检人职务和角色,职务可以是民警、副所长、所长,教导员等,角色可以是送检人、鉴定委托审批人,其中,民警不能为鉴定委托审批人,通过输入证件名称和证件号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完全相同,需要提示更改用户名或找回密码,如果姓名+证件号码是唯一的时,录入手机号码和办公号码,提交保存;
第b步,可选择的,如果已注册的用户需要编辑用户信息,则通过查看个人资料,编辑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单位信息,完成个人信息变更后保存,对于单位信息如果是已经存在在系统中的单位,则直接选择新单位,进行保存,如果是新委托单位,则需要在系统中注册,再使用;
第c步,如果用户忘记用户名或密码,则需要找回,如果忘记密码,依次输入用户名、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密码,如果需要找回用户名,需要依次输入鉴定委托单位、用户姓名、证件名称、证件密码,从而找回用户名;
第d步,当用户需要委托或增加委托时,选择第二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专业,选择鉴定的类型是初次鉴定,明确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e步,可选的补充样本的步骤,当需要补充样本时,选择原第二或第一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给出鉴定类型和初次鉴定信息,进一步提供补充样本的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提取方法、照片等信息,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f步,可选的补充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提供案件简要情况,保持鉴定专业不变,选择鉴定的类型是补充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第g步,可选的重新鉴定的步骤,通过第一或第二送检人登录,选中原案件信息,选择原第一、第二送检人或另行指定送检人,随后从相关系统中提供相关信息,相关系统可以包括现场勘查系统、DNA数据库、打防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关联编号,通过关联编号提取相关案件中的相关数据、案件编号、案件性质、案件名称、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案件的简要情况说明,录入被鉴定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且增加新的被鉴定人,录入嫌疑人的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年龄、电话、单位和户籍地等,并增加新的嫌疑人,选择需要鉴定的内容,选择鉴定的类型是重新鉴定,根据鉴定专业鉴定机构,录入待检测样本、名称、物证类型、数量、性状、包装、检材提取部位和提取方法,提出鉴定要求,预约送检时间,提交诚信声明、保存并提交委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装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
3.一种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案件委托管理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委托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0579412.9A 2017-07-17 2017-07-17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64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9412.9A CN107464091B (zh) 2017-07-17 2017-07-17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9412.9A CN107464091B (zh) 2017-07-17 2017-07-17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4091A CN107464091A (zh) 2017-12-12
CN107464091B true CN107464091B (zh) 2020-05-22

Family

ID=6054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941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64091B (zh) 2017-07-17 2017-07-17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40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7423A (zh) * 2018-10-31 2019-02-22 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流程的出证系统
CN112232972A (zh) * 2020-07-15 2021-01-15 拍拍看(海南)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真品保险防伪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981A (zh) * 2009-10-13 2011-05-04 天津融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的实时考勤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678674A (zh) * 2016-02-03 2016-06-15 河南领航信息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案件举报查询系统
CN106952075A (zh) * 2017-02-23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案件信息举报、发布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981A (zh) * 2009-10-13 2011-05-04 天津融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的实时考勤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5678674A (zh) * 2016-02-03 2016-06-15 河南领航信息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案件举报查询系统
CN106952075A (zh) * 2017-02-23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案件信息举报、发布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4091A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660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creation, ver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US20180075138A1 (en)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using classification taxonomy
CN108122109B (zh) 一种电子凭据身份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77189B (zh) 一种不动产电子权证系统
CN111782835B (zh) 一种面向人脸识别设备检测的人脸测试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25809B (zh) 数据授权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2003020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ersonal digital identifiers of a user in a plurality of data elements
CN109461233A (zh) 访客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55747A (zh) 一种信息申报的智能审核方法
CN107464091B (zh) 用于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的智能化案件委托管理方法
CN108846292A (zh) 脱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0748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approving applicants for visa processing using an emerging country's international travel approval control card
CN110825814A (zh) 一种基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创建公民身份区块链的方法
CN115115351B (zh) 一种用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审核的方法及系统
CN110648443B (zh) 一种门禁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U2021102987A4 (en) Computer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Exchanging Confidential Data and Generating Legal Documents
CN109583210A (zh) 一种水平权限漏洞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9726883A (zh) 一种保险业务的风险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8254A (zh) 一种密码安全检测方法
CA281821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in a detention environment
CN114936359B (zh) 基于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用户鉴权方法和系统
Abhijeet Decrypting Aadhaar
Dixit et al. Fake News Detec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Survey Paper
Presley Face the Facts: Canada’s Approach to Privacy and Accuracy Issues in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CN115001799A (zh) 基于入住信息的页面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