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3863A -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3863A
CN107463863A CN201710785363.4A CN201710785363A CN107463863A CN 107463863 A CN107463863 A CN 107463863A CN 201710785363 A CN201710785363 A CN 201710785363A CN 107463863 A CN107463863 A CN 107463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light intensity
light source
optical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53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3863B (zh
Inventor
林凡
成杰
张秋镇
张振华
杨峰
李盛阳
彭杰
秦林勇
陈小浩
邓维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C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53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3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3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3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3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3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a selected wavelength, e.g. to sense red marks and ignore blue ma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方法包括: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上述方案能够识别异常二维码,无需实地查看二维码,识别效率高。

Description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关注。在通信领域内,二维码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编码方式,它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现实生活之中,二维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用于共享单车,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通常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开启智能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共享单车长时间使用导致污质布满二维码,或者不法分子故意损坏二维码等情况,二维码经常存在异常情况而无法识别的问题。
传统技术的二维码损坏识别方法通常需要通过实地查看的方式来检测二维码是否存在损坏情况,这种方式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比较模块,用于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识别模块,用于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包括:
光源检测装置和比较器;
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并将所述光参数发送至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一种共享单车,包括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
上述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通过获取二维码上多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并分别与对应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当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时,判定二维码为异常二维码,这种二维码识别方式无需实地查看二维码,识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二维码异常识别装置的模块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的实际场景运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本步骤可以由光源检测装置执行,可在二维码上设置多个光强感应点,每个光强感应点对应设置一个光源检测装置,每个感应点上都对光源进行采集,并分析出几个相同的特定光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检测装置可设置在二维码的下侧,这里的“下”指的是二维码与光源相对的一侧,即,光源照射在二维码上的一侧为二维码的上侧,与该上侧相对的一侧为二维码的下侧。
本步骤中的光强感应点即为二维码的透光码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该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使用特制的二维码,二维码的白色码点部分使用透光材料,在二维码异常识别过程中,光源直接通过二维码的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通过采用特制的二维码,能够便于光源检测装置检测光源的光参数,提高了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光源的光强与波长作为光参数。具体地,在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时,可以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光源的光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强感应点可以接收多种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光相应有不同的光参数,该光强感应点设置为识别多种不同的特定波长,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几种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感应点的各个光参数。其中,需要识别哪几种特定的波长可以预先设定。现阶段的手机可识别多种颜色的二维码码点,例如将二维码的黑点换成绿色的码,不同波长的光的颜色是不同的,该方式避免了不法分子使用彩色可透光的二维码进行覆盖时造成的错误识别,相同波长的光参数进行对比更有利于识别二维码的异常状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二维码在使用时通常会由一个用户终端来扫描二维码,因此,在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时,可以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具体地,连接方式包括无线连接、有线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该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在用户终端扫描二维码之后才启动二维码异常识别进程。这种方式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低时,可以较低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反之,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高时,可以较高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识别出异常二维码。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周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在初始条件下以第一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仍未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二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间隔。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之前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三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
S2,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该步骤可以通过比较器来实现。该比较器可以获取各个光源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参数,并分别将每个光参数与对应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一致,则将该光强感应点记录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最后,可统计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并将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作为识别异常二维码的依据。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步骤S1对应地,当步骤S1中采用的光参数为光强时,本步骤中采用的光参数参考值为光强参考值。通过将多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分别与对应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识别异常二维码,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避免某个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因遮挡等原因发生异常时的误识别。
S3,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本步骤中的数量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为光强感应点总数的80%,即,当80%以上的光强感应点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时,可认为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上述数量阈值也可以设为其他数量,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为零,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三天,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三天内,若二维码使用次数为零,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这里的“某时间点”可以是一天的零点,也可以是最近一次二维码被使用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二维码有明显的破损等情况,用户只需通过肉眼即可识别出二维码异常。这时,用户不会扫描二维码。如果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启动条件是扫描二维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二维码出现异常,通常也无法上报至服务器。而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的方式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当长时间内都没有用户扫描二维码时,可直接将该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从而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二维码的识别次数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识别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上述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为一周,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一周内,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的二维码不易被识别,即识别失败的概率远大于其他正常二维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出此类二维码,进一步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维码异常信息可包括二维码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时间以及二维码异常状态上报信息等内容。通过上报这些内容,可以便于维护人员对异常二维码进行维护管理。
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向二维码发送异常警报信息;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显示异常二维码的分布位置。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二维码可设置在共享单车上,在对共享单车进行解锁时,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若将二维码识别为正常二维码,可控制共享单车开锁;反之,若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则可拒绝共享单车开锁,并可向服务器上报二维码异常信息。本实施例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并在识别出异常二维码时及时上报异常信息,避免出现因二维码异常而导致共享单车长期闲置的情况,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装置,可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可在二维码上设置多个光强感应点,每个光强感应点对应设置一个检测模块10,每个感应点上都对光源进行采集,并分析出几个相同的特定光参数。
本模块中的光强感应点即为二维码的透光码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该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使用特制的二维码,二维码的白色码点部分使用透光材料,在二维码异常识别过程中,光源直接通过二维码的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通过采用特制的二维码,能够便于光源检测装置检测光源的光参数,提高了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光源的光强与波长作为光参数。具体地,在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时,可以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光源的光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强感应点可以接收多种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光相应有不同的光参数,该光强感应点设置为识别多种不同的特定波长,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几种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感应点的各个光参数。其中,需要识别哪几种特定的波长可以预先设定。由于二维码的颜色可能是黑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不同波长的光的颜色是不同的,该方式避免了使用彩色可透光的二维码进行覆盖时造成的错误识别,将相同波长的光参数进行对比更有利于识别二维码的异常状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二维码在使用时通常会由一个用户终端来扫描二维码,因此,在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时,可以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具体地,连接方式包括无线连接、有线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该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在用户终端扫描二维码之后才启动二维码异常识别进程。这种方式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低时,可以较低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反之,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高时,可以较高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识别出异常二维码。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周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在初始条件下以第一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仍未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二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间隔。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之前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三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
比较模块20,用于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该模块可以获取各个检测模块10检测到的光参数,并分别将每个光参数与对应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一致,则将该光强感应点记录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最后,可统计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并将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作为识别异常二维码的依据。在一个实施例中,与检测模块10对应地,当检测模块10中采用的光参数为光强时,本模块中采用的光参数参考值为光强参考值。通过将多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分别与对应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识别异常二维码,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避免某个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因遮挡等原因发生异常时的误识别。
识别模块30,用于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本模块中的数量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为光强感应点总数的80%,即,当80%以上的光强感应点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时,可认为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上述数量阈值也可以设为其他数量,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为零,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三天,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三天内,若二维码使用次数为零,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这里的“某时间点”可以是一天的零点,也可以是最近一次二维码被使用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二维码有明显的破损等情况,用户只需通过肉眼即可识别出二维码异常。这时,用户不会扫描二维码。如果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启动条件是扫描二维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二维码出现异常,通常也无法上报至服务器。而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的方式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当长时间内都没有用户扫描二维码时,可直接将该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从而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二维码的识别次数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识别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上述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为一周,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一周内,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的二维码不易被识别,即识别失败的概率远大于其他正常二维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出此类二维码,进一步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维码异常信息可包括二维码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时间以及二维码异常状态上报信息等内容。通过上报这些内容,可以便于维护人员对异常二维码进行维护管理。
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向二维码发送异常警报信息;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显示异常二维码的分布位置。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二维码可设置在共享单车上,在对共享单车进行解锁时,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若将二维码识别为正常二维码,可控制共享单车开锁;反之,若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则可拒绝共享单车开锁,并可向服务器上报二维码异常信息。本实施例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并在识别出异常二维码时及时上报异常信息,避免出现因二维码异常而导致共享单车长期闲置的情况,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可包括:
光源检测装置和比较器;
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并将所述光参数发送至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图3左侧为光源检测装置的分布示意图,可见,光源检测装置可分布在光强感应点上,光源通过二维码照射到各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检测装置。图3右侧所示为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可包括多个光源检测装置和一个比较器。
可在二维码上设置多个光强感应点,每个光强感应点对应设置一个光源检测装置,每个感应点上都对光源进行采集,并分析出几个相同的特定光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检测装置可设置在二维码的下侧,这里的“下”指的是二维码与光源相对的一侧,即,光源照射在二维码上的一侧为二维码的上侧,与该上侧相对的一侧为二维码的下侧。
光强感应点即为二维码的透光码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该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使用特制的二维码,二维码的白色码点部分使用透光材料,在二维码异常识别过程中,光源直接通过二维码的透光码点照射到光源检测装置上。通过采用特制的二维码,能够便于光源检测装置检测光源的光参数,提高了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光源的光强与波长作为光参数。具体地,在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时,可以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并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光源的光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光强感应点可以接收多种波长的光,不同波长的光相应有不同的光参数,该光强感应点设置为识别多种不同的特定波长,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几种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感应点的各个光参数。其中,需要识别哪几种特定的波长可以预先设定。由于二维码的颜色可能是黑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不同波长的光的颜色是不同的,该方式避免了使用彩色可透光的二维码进行覆盖时造成的错误识别,将相同波长的光参数进行对比更有利于识别二维码的异常状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二维码在使用时通常会由一个用户终端来扫描二维码,因此,在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时,可以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具体地,连接方式包括无线连接、有线连接等连接方式。可选地,该连接方式为蓝牙连接。也就是说,在用户终端扫描二维码之后才启动二维码异常识别进程。这种方式可根据用户使用情况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低时,可以较低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反之,当用户对该二维码的使用频率较高时,可以较高的频率进行二维码异常识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识别出异常二维码。其中,预设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一个小时、一天或者一周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在初始条件下以第一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时仍未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二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二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间间隔。如果检测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之前检测到二维码发生异常,可以第三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其中,第三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
比较器可以获取各个光源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参数,并分别将每个光参数与对应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一致,则将该光强感应点记录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最后,可统计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并将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作为识别异常二维码的依据。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光源检测装置对应地,当光源检测装置中采用的光参数为光强时,比较器采用的光参数参考值为光强参考值。通过将多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分别与对应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识别异常二维码,能够提高识别准确度,避免某个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因遮挡等原因发生异常时的误识别。
数量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可以设为光强感应点总数的80%,即,当80%以上的光强感应点为异常光强感应点时,可认为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上述数量阈值也可以设为其他数量,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为零,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本实施例中的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可以是三天,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三天内,若二维码使用次数为零,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这里的“某时间点”可以是一天的零点,也可以是最近一次二维码被使用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二维码有明显的破损等情况,用户只需通过肉眼即可识别出二维码异常。这时,用户不会扫描二维码。如果二维码异常识别的启动条件是扫描二维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二维码出现异常,通常也无法上报至服务器。而根据二维码的使用情况来识别异常二维码的方式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当长时间内都没有用户扫描二维码时,可直接将该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从而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进一步地,除了根据异常光强感应点的数量来识别异常二维码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二维码的识别次数来识别异常二维码。具体地,可以对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识别次数进行统计;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上述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可以为一周,即,某时间点以后的一周内,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有的二维码不易被识别,即识别失败的概率远大于其他正常二维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出此类二维码,进一步扩大了异常二维码的识别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维码异常信息可包括二维码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时间以及二维码异常状态上报信息等内容。通过上报这些内容,可以便于维护人员对异常二维码进行维护管理。
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向二维码发送异常警报信息;进一步地,服务器接收到二维码异常信息之后,还可以显示异常二维码的分布位置。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二维码可设置在共享单车上,在对共享单车进行解锁时,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若将二维码识别为正常二维码,可控制共享单车开锁;反之,若将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则可拒绝共享单车开锁,并可向服务器上报二维码异常信息。本实施例可对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进行异常识别,并在识别出异常二维码时及时上报异常信息,避免出现因二维码异常而导致共享单车长期闲置的情况,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
具体地,所述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还可包括: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并与所述共享单车建立连接。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终端扫描所述共享单车上的所述二维码,与共享单车建立连接,并扫描所述二维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检测装置可包括光源检测头和光源检测累计器;所述光源检测头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所述光源检测累计器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所述光源的光强,并将所述光参数发送至比较器。比较器可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保护膜。具体地,可以在二维码上覆盖第一保护膜;和/或设置在二维码与光源检测装置之间设置第二保护膜。保护膜的主要作用在于防刮。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使用可透光材料进行制作二维码,在二维码的白点上实现透光功能。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可包括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
上述共享单车中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的实施例与以上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通过获取二维码上多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并分别与对应光强感应点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当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超出预设的数量阈值时,判定二维码为异常二维码,这种二维码识别方式无需实地查看二维码,识别效率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的步骤包括:
与用户终端建立连接;
在建立连接之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
和/或
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预设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进行统计;
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二维码的使用次数为零,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和/或
对预设的第二时间段内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的识别次数进行统计;
若所述识别次数达到预设的次数阈值,将二维码异常信息上报至服务器;
和/或
所述光参数包括所述光源的光强与波长;
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的步骤包括:
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
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所述光源的光强;
和/或
所述二维码设置在共享单车上;
所述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正常二维码,控制所述共享单车开锁。
4.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
比较模块,用于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
识别模块,用于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5.一种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检测装置和比较器;
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分别获取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并将所述光参数发送至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分别将各个光强感应点对应的光参数与预设的光参数参考值进行比较,获取光参数与所述光参数参考值不一致的光强感应点的数量,若所述数量超过预设的数量阈值,将所述二维码识别为异常二维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包括:
光源检测头和光源检测累计器;
所述光源检测头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的波长进行检测;
所述光源检测累计器分别对单位时间内各个光强感应点检测到的特定波长的光源进行累计,得到所述光源的光强,并将所述光参数发送至比较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上设有多个光强感应点,所述光源检测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各个光源检测装置分别与一个光强感应点对应,所述光源检测装置对照射到二维码上的多个光强感应点上的光源进行检测;
和/或
所述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还包括:
覆盖在所述二维码上的第一保护膜;和/或设置在所述二维码与所述光源检测装置之间的第二保护膜。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设置在共享单车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共享单车建立连接,并扫描所述二维码。
10.一种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二维码异常识别系统。
CN201710785363.4A 2017-09-04 2017-09-04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Active CN107463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5363.4A CN107463863B (zh) 2017-09-04 2017-09-04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5363.4A CN107463863B (zh) 2017-09-04 2017-09-04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3863A true CN107463863A (zh) 2017-12-12
CN107463863B CN107463863B (zh) 2020-05-15

Family

ID=6055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5363.4A Active CN107463863B (zh) 2017-09-04 2017-09-04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386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579A (zh) * 2018-02-08 2018-05-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模块及带有二维码的设备
CN108337787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876400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可读介质及共享单车
CN110363306A (zh) * 2018-04-04 2019-10-22 韩巧珍 共享单车故障诊断方法
CN110378458A (zh) * 2019-08-07 2019-10-25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装置及共享车
CN110702092A (zh) * 2019-09-10 2020-01-17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引导车的导航
CN112989863A (zh) * 2021-03-10 2021-06-18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344150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识别污损码点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14585A (zh) * 2021-12-29 2022-04-29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污损自动识别方法、装置及共享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914A (zh) * 2004-06-09 2005-02-23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有效票证的水印条码的快速机读检测与识别方法
US20070295814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optically read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graphic symbol
CN103443802A (zh) * 2011-01-24 2013-12-11 数据逻辑Adc公司 自动化光学代码读取系统中的异常检测和处理
CN105096739A (zh) * 2015-07-14 2015-11-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封条和电子锁
CN105247538A (zh) * 2013-05-28 2016-01-13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标识读取装置中的序列照明
CN106127276A (zh) * 2016-06-27 2016-11-1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量化污损QRCode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914A (zh) * 2004-06-09 2005-02-23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有效票证的水印条码的快速机读检测与识别方法
US20070295814A1 (en) * 2006-06-22 2007-12-27 Denso Wave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optically reading information stored in graphic symbol
CN103443802A (zh) * 2011-01-24 2013-12-11 数据逻辑Adc公司 自动化光学代码读取系统中的异常检测和处理
CN105247538A (zh) * 2013-05-28 2016-01-13 锡克拜控股有限公司 标识读取装置中的序列照明
CN105096739A (zh) * 2015-07-14 2015-11-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封条和电子锁
CN106127276A (zh) * 2016-06-27 2016-11-1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量化污损QRCode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787A (zh) * 2018-02-07 2018-07-27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8337787B (zh) * 2018-02-07 2020-04-14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8062579A (zh) * 2018-02-08 2018-05-22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模块及带有二维码的设备
CN110363306A (zh) * 2018-04-04 2019-10-22 韩巧珍 共享单车故障诊断方法
CN10876400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可读介质及共享单车
CN110378458A (zh) * 2019-08-07 2019-10-25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装置及共享车
CN110702092A (zh) * 2019-09-10 2020-01-17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引导车的导航
CN113344150A (zh) * 2020-02-18 2021-09-03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识别污损码点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344150B (zh) * 2020-02-18 2024-03-01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识别污损码点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89863A (zh) * 2021-03-10 2021-06-18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状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414585A (zh) * 2021-12-29 2022-04-29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污损自动识别方法、装置及共享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3863B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3863A (zh) 二维码异常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共享单车
CN105100732B (zh) 一种机房服务器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335731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84935A (zh) 一种电梯轿厢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70155B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服刑人员综合行为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469106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3886294A (zh) 基于图像的换流站用避雷器动作次数的识别方法以及系统
CN103268644A (zh) 通信设备巡检系统
CN113989503A (zh) 一种生产线巡检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09449A (zh) 识别码的校验方法、系统和共享自行车
CN110175800A (zh) 工器具出入库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45735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印控仪运行监管系统
CN112926483A (zh) 标准机柜状态指示灯识别监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345787A (zh) 一种基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损监控报警系统
CN115424213B (zh) 基于区块链的海关保税物流追溯系统
CN110430217B (zh) 基于信息系统分类安全威胁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178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及方法
KR102278309B1 (ko) 광학코드와 이미지 비교를 이용한 자재 오삽방지 스마트 팩토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CN103940586A (zh) 中红外固体激光器的寿命检测方法
CN110138447A (zh) 应用于无线光通信的信号光源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20271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9165601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和装置
KR101732304B1 (ko) 정보보호관리체계를 활용한 항만물류정보보안방법
KR102279334B1 (ko) 존마스터를 이용한 산업공정용 iot 및 비iot 모듈의 그룹운영기반 스마트 팩토리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 방법
CN109803301B (zh) 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掉线识别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