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8354A -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8354A
CN107458354A CN201710724111.0A CN201710724111A CN107458354A CN 107458354 A CN107458354 A CN 107458354A CN 201710724111 A CN201710724111 A CN 201710724111A CN 107458354 A CN107458354 A CN 107458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drive
hydraulic
spring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4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58354B (zh
Inventor
张洪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24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8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8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8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58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8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0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 B60T1/1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by utilising wheel movement for accumulating energy, e.g. driving air compres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5/00Auxiliary driv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属于车用储能驱动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通过简单易实现的储能释能装置回收并释放汽车制动或启动过程的能量;其结构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固定板、连接板、储能弹簧和止动装置,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泵的输出轴平行且背对设置,液压缸的缸筒与液压泵的油腔之间连通有油管;连接板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固定板设置在液压缸的缸筒上,且固定板与连接板相对设置,储能弹簧连接在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止动装置与连接板连接。其方法包括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并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行驶。

Description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储能驱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启动及行驶过程中的动力由汽车的发动机提供,在汽车制动以及启动过程中耗油量大,汽车制动时动能以热能的形式损失掉,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015年7月2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 104802774 A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基于涡卷弹簧的汽车制动能量再利用装置,,包括传动单元、移动单元,其中传动单元包括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以及配合锥齿轮,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同轴镜像对称安装在汽车车轮的驱动轴上,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的锥形部位相向设置,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之间留有间隙,在该间隙内设置有一可分别与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啮合的配合锥齿轮,该配合锥齿轮通过移动单元在制动锥齿轮、加速锥齿轮之间实现往复运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涡卷弹簧与锥齿轮的配合,实现动能的回收与释放的适时切换,对锥齿轮的啮合要求较高,长期使用锥齿轮造成磨损或者齿轮啮合之间容易造成偏差,从而影响动能的回收与释放。
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储能释能装置,用于回收汽车启动以及制动过程的动能,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用于辅助汽车的启动或制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来解决如何通过简单易实现的储能释能装置回收并释放汽车制动或启动过程的能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固定板、连接板、储能弹簧和止动装置,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泵的输出轴平行且背对设置,液压缸的缸筒与液压泵的油腔之间连通有油管,上述液压泵、油管和液压缸依次连通组成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板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且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板的板面,固定板设置在液压缸的缸筒上,且固定板与连接板相对设置,储能弹簧套接在液压缸的外侧,储能弹簧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同轴线设置并连接在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动力传动机构能够将制动能传输至储能弹簧并带动储能弹簧形变储能,且储能弹簧形变释放的能量能够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传输;止动装置与连接板连接,止动装置能够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
进一步的,连接板上与液压缸背对的侧面为连接板的背面;止动装置包括拉线、绕线机构以及止动机构,拉线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板的背面,拉线的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机构上,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绕线机构能够供拉线伸缩;止动机构与绕线机构连接,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止动机构能够通过绕线机构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
进一步的,绕线机构包括连接轴、拉线盘和卷簧,连接轴位于连接板的背面处,拉线的另一端缠绕在拉线盘上,拉线盘设置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转动配合,卷簧的内端设置在连接轴上,卷簧能够通过连接轴带动拉线盘转动,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上述卷簧、连接轴和拉线盘配合能够带动位于拉线盘和连接板之间的拉线维持平直状态。
进一步的,止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主要由轮彀和包闸片组成的包闸,轮彀设置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转动配合,包闸片设置在轮彀上,驱动件与包闸片连接,驱动件能够通过包闸带动连接轴停驻。
进一步的,驱动件为装配于车体上的手闸。
进一步的,储能弹簧共多个,上述多个储能弹簧的直径依次增加,上述多个储能弹簧同轴线设置并依次套接在液压缸的外侧。
进一步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固定板和连接板的间距值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板上,液压泵和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方法,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装配于车体上,液压泵的输出轴设置于车体的驱动轴处,卷簧的外端设置于车体上,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保持不变状态、能够回收制动能的储能状态以及能够释放能量的释能状态,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并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行驶。
进一步的,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包括如下步骤:
S1、车体的驱动装置作用于车体的驱动轴,驱动轴转动并将制动能传输至液压泵的输出轴上,液压泵和液压缸配合通过连接板带动储能弹簧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拉伸,通过储能弹簧的形变将动能转化弹性能进行存储;
S2、在储能弹簧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拉伸的过程中,通过绕线机构缠绕拉线并带动位于拉线盘与上述移动的连接板之间的拉线处于伸直状态;
S3、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开启止动件,止动件通过止动机构锁止绕线机构,通过锁止的绕线机构与拉线的配合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拉伸状态。
进一步的,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行驶,包括如下步骤:储能弹簧的弹性能转换为动能,动能驱动储能弹簧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压缩,压缩的储能弹簧通过连接板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轴并带动驱动轴转动。
本发明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该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将制动能转换为弹性能存储起来,在车体加速或高速行驶过程中,再将该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中存储的弹性能转化为动能并传输至驱动轴上,实现了能源的存储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2、液压泵与液压缸组成的动力传动机中动力传输为直线式,通过上述动力传动机构来传递和回收能量,具有结构简单、能量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3、通过储能弹簧存储能量,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损失低、使用寿命长以及成本低的优点;
4、储能弹簧储能后,在车体停驻时,驱动件与包闸配合将拉线锁止,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避免能量损失,也避免了对液体的挤压,减少了液体泄漏的可能。
5、驱动件选用手闸,手闸为车体本来装配的器件,节省了物料,节约了资源,便于实现对车体运行状态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止动装置的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与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液压泵,2、液压泵的输出轴,3、油管,4、固定板,5、液压缸的缸筒,6、油,7、活塞,8、活塞杆,9、连接板,10、连接环,11、拉线,12、拉线盘,13、连接轴,14、卷簧,15、轮彀,16、包闸片,17、手闸线,18、手闸,19、储能弹簧,20、位移传感器,21、车体的驱动轴,22、控制器,23、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4、车体的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发明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泵1、液压缸、固定板4、连接板9、储能弹簧19和止动装置,液压缸设置在车体的驱动轴21处,且液压缸的输出轴与车体的驱动轴21连接,转动的驱动轴能够带动液压缸的输出轴转动,以带动液压泵1的油腔内的油6流动到液压缸的缸筒5内,液压缸的活塞杆8与液压泵的输出轴2平行且背对设置,液压缸的缸筒5与液压泵1的油腔之间连通有油管3,液压缸的油腔、油管3以及活塞7与液压缸的缸筒5之间组成的空间内流通有油6,上述液压泵1、油管3和液压缸依次连通组成动力传动机构;连接板9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8的外端,且液压缸的活塞杆8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板9的板面,固定板4设置在液压缸的缸筒5上,且固定板4与连接板9相对设置,两个不同直径的储能弹簧19依次套接在液压缸的外侧,两个储能弹簧19均与液压缸的活塞杆8同轴设置并均连接在固定板4和连接板9之间;该动力传动机构可沿着液压缸的活塞杆8的伸缩方向传送动能,并能够通过连接板9带动两个储能弹簧19形变,储能弹簧19发生形变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能进行能量的存储,同时,储能弹簧19通过形变将其存储的弹性能转换为动能,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车体的驱动轴21;止动装置与连接板9连接,止动装置能够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带动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避免储能弹簧19形变释能。
其中,连接板9上与液压缸背对的侧面为连接板9的背面,连接板9的背面上设置有半圆弧状的连接环10,止动装置包括拉线11、绕线机构以及止动机构,拉线1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环10上,拉线11的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机构上,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绕线机构能够供拉线11伸缩;止动机构与绕线机构连接,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止动机构能够通过绕线机构带动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本实施例中,绕线机构包括连接轴13、拉线盘12和卷簧14,连接轴13位于连接板9的背面处,拉线11的另一端缠绕在拉线盘12上,拉线盘12设置在连接轴13上并与连接轴13转动配合,卷簧14的内端设置在连接轴13上,卷簧14能够通过连接轴13带动拉线盘12转动,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上述卷簧14、连接轴13和拉线盘12配合能够带动位于拉线盘12和连接板9之间的拉线11维持平直状态;止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主要由轮彀和包闸片16组成的包闸,轮彀15设置在连接轴13上并与连接轴13转动配合,包闸片16设置在轮彀15上,驱动件与包闸片16连接,驱动件能够通过包闸带动连接轴13停驻。
具体地,当车体的驱动装置24带动车体的驱动轴21转动时,车体的驱动轴21通过液压泵的输出轴2向动力[W用2] 机构传输制动能,动力传动机构通过连接板9带动两个储能弹簧19向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时,连接板9与拉线盘12之间的间距变小;同时,车体行驶过程中,卷簧14形变并带动连接轴13转动,转动的连接轴13带动拉线盘12转动,从而实现将拉线11缠绕到拉线盘12上,以确保位于拉线盘12与连接板9之间的拉线11处于平直状态。
驱动件为手闸18,手闸18通过手闸线17与包闸连接,车体停驻时,拉动手闸18,手闸线17拉紧并通过包闸将连接轴13锁止,拉线盘12被锁止,从而将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形变状态,避免储能弹簧19回缩;
当需要释能时,液压泵1与液压缸之间导通方向为油6由液压缸的缸筒5流向液压泵1的油腔,动力传动机构的传动方向为液压缸导向液压泵1,在释能过程中手闸18为松开状态,止动机构解除对连接轴13的锁止,连接轴13处于自由状态,储能弹簧19的弹性能转化为动能,在动能的驱动下,储能弹簧19回缩并通过连接板9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靠近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活塞7配合将液压缸内的油6通过油管3挤压至液压泵1的油腔内,即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轴,实现储能弹簧19存储的能量的再利用。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保持不变状态、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其中,保持不变状态为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状态,储能状态为储能弹簧19发生形变并通过形变回收制动能,释能状态为储能弹簧19发生形变并通过形变释放能量,其中:
储能状态,车体的驱动装置24带动车体的驱动轴21转动,同时车体的驱动轴21带动液压泵的输出轴2转动,将液压泵1的油腔内的油6挤压到液压缸的缸筒5内,从而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液压缸的伸缩杆通过连接板9带动储能弹簧19向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储能弹簧19拉伸形变产生弹性能,即将制动能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传输至储能弹簧19并转换为弹性能进行存储;当车体停驻时,拉动手闸18,手闸18锁止并通过连接轴13锁止拉线盘12及拉线11的运动,从而锁止储能弹簧19,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形变状态进行储能,避免能量的损失,同时也避免对油6的挤压,减少油6的泄露。
释能状态,手闸18为松开状态,解除对连接轴13的锁止,则卷簧14和连接轴13均处于自由状态,储能弹簧19回缩并通过连接板9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靠近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液压缸的活塞7配合将液压缸的缸筒5内的油6挤压至液压泵1的油腔内,液压泵的输出轴2转动并带动车体的驱动轴21转动,即储能弹簧19存储的弹性能转换为动能,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并作用至车体的驱动轴21。
本发明中,止动机构通过绕线机构以及拉线11来锁止储能弹簧19,鉴于在储能弹簧19形变过程中连接板9发生移动,与连接板9连接的拉线11会随着储能弹簧19的伸缩发生改变,需要绕线机构来差绕拉线11或者放出更多拉线11满足连接板9的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现有的其它可收紧或拉出拉线11的绕线机构,如绕线辊,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案;对应的,手闸18与包闸配合用于锁止绕线机构,通过锁止拉线11的伸缩来锁止储能弹簧19,如果在应用中,绕线机构为本实施公开的绕线机构或者为绕线辊,则可选用能够驱动轴转动的其他装置,如电机。
如附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该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20和控制器22,位移传感器20设置于固定板4上靠近连接板9的侧面上,位移传感器20和液压泵1均与控制器22连接,位移传感器20用于检测固定板4与连接板9的间距值,并将固定板4与连接板9的间距值传输至控制器22,便于根据固定板4与连接板9的间距值判断储能弹簧19的拉伸长度或压缩长度,以判断储能弹簧19的储能值。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方法,将实施例1公开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装配于车体上,将液压泵的输出轴2设置于车体的驱动轴21处,将卷簧14的外端设置于车体上,车体的驱动装置24带动车体的驱动轴21转动,转动的驱动轴作用于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保持不变状态、能够回收制动能的储能状态以及能够释放能量的释能状态,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并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24驱动车体行驶。
其中,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即为:发动机带动驱动轴转动,转动的驱动轴将制动能传输至动力传动机构,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制动能传输至储能弹簧19并带动储能弹簧19形变储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车体的驱动装置24作用于车体的驱动轴21,驱动轴转动并将制动能传输至液压泵的输出轴2上,液压泵1和液压缸配合通过连接板9带动储能弹簧19向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拉伸,通过储能弹簧19的形变将动能转化弹性能进行存储;
(2)、在储能弹簧19向远离固定板4的方向拉伸的过程中,通过绕线机构缠绕拉线11并带动位于拉线盘12与上述移动的连接板9之间的拉线11处于伸直状态;
(3)、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开启止动件,止动件通过止动机构锁止绕线机构,通过锁止的绕线机构与拉线11的配合带动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拉伸状态,具体为: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拉动手闸18,手闸18通过包闸带动连接轴13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连接轴13与拉线盘12和拉线11配合并通过连接板9带动储能弹簧19维持当前的拉伸状态。
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24驱动车体行驶,即为:储能弹簧19形变将弹性能转化为动能,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轴释能,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储能弹簧19的弹性能转换为动能,动能驱动储能弹簧19向靠近固定板4的方向压缩,压缩的储能弹簧19通过连接板9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靠近固定板4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轴并带动驱动轴转动。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设置于固定板4上的位移传感器20检测固定板4和连接板9的间距值,固定板4和连接板9的间距值传送至控制器22,根据固定板4和连接板9的间距值得出储能弹簧19的伸长长度或压缩长度,从而得出储能弹簧19的储能值,便于及时根据车体的行驶状态切换上述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23的工作状态。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10)

1.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固定板、连接板、储能弹簧和止动装置,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泵的输出轴平行且背对设置,液压缸的缸筒与液压泵的油腔之间连通有油管,上述液压泵、油管和液压缸依次连通组成动力传动机构;
连接板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且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板的板面,固定板设置在液压缸的缸筒上,且固定板与连接板相对设置,储能弹簧套接在液压缸的外侧,储能弹簧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同轴线设置并连接在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动力传动机构能够将制动能传输至储能弹簧并带动储能弹簧形变储能,且储能弹簧形变释放的能量能够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传输;
止动装置与连接板连接,止动装置能够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上与液压缸背对的侧面为连接板的背面;
止动装置包括拉线、绕线机构以及止动机构,拉线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板的背面,拉线的另一端缠绕在绕线机构上,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绕线机构能够供拉线伸缩;止动机构与绕线机构连接,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止动机构能够通过绕线机构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形变储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机构包括连接轴、拉线盘和卷簧,连接轴位于连接板的背面处,拉线的另一端缠绕在拉线盘上,拉线盘设置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转动配合,卷簧的内端设置在连接轴上,卷簧能够通过连接轴带动拉线盘转动,在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上述卷簧、连接轴和拉线盘配合能够带动位于拉线盘和连接板之间的拉线维持平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主要由轮彀和包闸片组成的包闸,轮彀设置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转动配合,包闸片设置在轮彀上,驱动件与包闸片连接,驱动件能够通过包闸带动连接轴停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装配于车体上的手闸。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弹簧共多个,上述多个储能弹簧的直径依次增加,上述多个储能弹簧同轴线设置并依次套接在液压缸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固定板和连接板的间距值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固定板上,液压泵和位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8.液压弹簧储能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装配于车体上,液压泵的输出轴设置于车体的驱动轴处,卷簧的外端设置于车体上,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包括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保持不变状态、能够回收制动能的储能状态以及能够释放能量的释能状态,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并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行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的储能状态回收制动能,包括如下步骤:
S1、车体的驱动装置作用于车体的驱动轴,驱动轴转动并将制动能传输至液压泵的输出轴上,液压泵和液压缸配合通过连接板带动储能弹簧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拉伸,通过储能弹簧的形变将动能转化弹性能进行存储;
S2、在储能弹簧向远离固定板的方向拉伸的过程中,通过绕线机构缠绕拉线并带动位于拉线盘与上述移动的连接板之间的拉线处于伸直状态;
S3、在动力传动机构停驻时,开启止动件,止动件通过止动机构锁止绕线机构,通过锁止的绕线机构与拉线的配合带动储能弹簧维持当前的拉伸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弹簧储能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在释能状态释放的能量辅助车体的驱动装置驱动车体行驶,包括如下步骤:储能弹簧的弹性能转换为动能,动能驱动储能弹簧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压缩,压缩的储能弹簧通过连接板带动液压缸的伸缩杆向靠近固定板的方向移动,并通过动力传动机构将动能传输至驱动轴并带动驱动轴转动。
CN201710724111.0A 2017-08-22 2017-08-22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7458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111.0A CN107458354B (zh) 2017-08-22 2017-08-22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24111.0A CN107458354B (zh) 2017-08-22 2017-08-22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8354A true CN107458354A (zh) 2017-12-12
CN107458354B CN107458354B (zh) 2023-08-29

Family

ID=60550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4111.0A Active CN107458354B (zh) 2017-08-22 2017-08-22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83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734A (zh) * 2018-07-19 2018-12-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式epb失效驻车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17095A1 (de) * 2006-04-10 2006-09-21 Christensen, Niels Kraftfahrzeug-Anfahr- und Bremshilfe als Zusatzantrieb
CN201002520Y (zh) * 2006-11-09 2008-01-09 宋杨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RO129544A2 (ro) * 2012-12-05 2014-06-30 Institutul Naţional De Cercetare-Dezvoltare Pentru Optoelectronică - Inoe 2000 - Filiala Institutul De Cercetări Pentru Sistem hidraulic de accelerare pentru autovehicule
CN104709084A (zh) * 2015-03-09 2015-06-17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
CN207072337U (zh) * 2017-08-22 2018-03-06 张洪延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17095A1 (de) * 2006-04-10 2006-09-21 Christensen, Niels Kraftfahrzeug-Anfahr- und Bremshilfe als Zusatzantrieb
CN201002520Y (zh) * 2006-11-09 2008-01-09 宋杨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RO129544A2 (ro) * 2012-12-05 2014-06-30 Institutul Naţional De Cercetare-Dezvoltare Pentru Optoelectronică - Inoe 2000 - Filiala Institutul De Cercetări Pentru Sistem hidraulic de accelerare pentru autovehicule
CN104709084A (zh) * 2015-03-09 2015-06-17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液压启停系统
CN207072337U (zh) * 2017-08-22 2018-03-06 张洪延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734A (zh) * 2018-07-19 2018-12-18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式epb失效驻车装置
CN109017734B (zh) * 2018-07-19 2020-01-17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式epb失效驻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8354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7871B (zh) 汽车制动蓄能-释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CN107364327A (zh) 基于液压弹簧储能装置的发动机混合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US8336659B2 (en) Mechanical-compressor system for potential energy storage, for the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for electrical vehicles and/or with compressed air driven motor, without removing power from the motor
CN100393544C (zh) 发条式汽车蓄能起步装置和方法
CN201575108U (zh) 动力转化设备
CN107461432A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停放制动模块及制动缸、制动夹钳单元
CN207140767U (zh) 基于液压弹簧储能装置的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
CN207510208U (zh) 基于液压弹簧储能装置的发动机混合驱动系统
CN102942135A (zh) 一种绞盘钢丝绳的储绳筒结构
CN206513519U (zh) 一种绿色刹车蓄能利用装置
CN207072337U (zh)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
CN107458354A (zh) 液压弹簧储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WO2008030204A1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actuator
CN107458203A (zh) 基于液压弹簧储能装置的电动机混合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CN2067039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能电动机装置
CN103359081B (zh) 一种轮边液压泵、动能回收释放系统及车辆
CN20667879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橡胶带蓄能式线控自动变速器装置
CN206231220U (zh) 双路复合双速双模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
CN206703936U (zh) 一种压簧蓄能式发动机起停装置
CN206708327U (zh) 一种橡胶带式蓄能转换装置
CN20670397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橡胶带式蓄能电动机装置
CN2067039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线控自动变速器蓄能装置
CN206707909U (zh) 一种橡胶带蓄能式发动机起停装置
CN106541820B (zh) 双路复合双速双模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
CN107054060A (zh) 一种压簧蓄能式发动机起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