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3575A - 线性振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3575A
CN107453575A CN201710761440.2A CN201710761440A CN107453575A CN 107453575 A CN107453575 A CN 107453575A CN 201710761440 A CN201710761440 A CN 201710761440A CN 107453575 A CN107453575 A CN 107453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motor
fixed
vibration
arm
vib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14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著明
陈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Optoelectronic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14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3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3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357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下盖、盖设于所述下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振动单元、磁性组件、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磁性组件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振动性能好、可靠性高且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移动电子产品领域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线性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优,使用寿命长。
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基座和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驱动磁路系统,所述驱动磁路系统包括振动单元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线圈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两侧并将其固定并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组件,通过线圈产生的电场与振动单元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振动单元做往复直线运动而产生振动。
然而,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中,所述弹性组件为弯折状的片状结构,随着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时间,所述弹性组件容易因疲劳而使其弹性恢复力减弱甚至因振动过大而断裂,从而影响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性能好、可靠性高且使用寿命长的线性振动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下盖、盖设于所述下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振动单元、磁性组件、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弹性组件为所述振动单元在振动方向的振动提供回复力,所述磁性组件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
优选的,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依次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第三磁性件固定于所述下盖。
优选的,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两组且关于所述振动单元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沿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
优选的,每一所述弹性组件依次包括第一固定臂、由所述第一固定臂延伸的第一弹臂、由所述第一弹臂反向延伸的第二弹臂及由所述第二弹臂延伸的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
优选的,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弹性组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围成的开口与另一个所述弹性组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围成的开口朝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靠近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块和嵌设于所述质量块内的磁钢,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质量块,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质量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组且分别固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两组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磁钢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磁钢包括至少四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线圈。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将所述弹性组件和磁性组件的组合,所述弹性组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振动方向的振动提供回复力;所述磁性组件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该结构的设置通过磁性组件减缓了所述弹性组件在非振动方向受到的偏转扭力,且所述磁性组件也为所述弹性组件在振动方向提供部分振动回复力,使得设计所述弹性组件时可使其刚度可减小,应力值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因所述磁性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偏转,提高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所述磁性组件的回复力,使得相关产品的加工和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性振动电机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100,包括下盖1、上盖2、弹性组件3、磁性组件4、振动单元5、加强块6、限位块7及驱动单元8。
所述上盖2盖设于所述下盖1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0。
所述弹性组件3将所述振动单元5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振动单元5的沿其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
所述弹性组件3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5,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盖2或所述下盖1,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5在水平振动方向的振动提供回复力。
具体的,所述弹性组件3为呈V型的弹片结构,所述弹性组件3依次包括第一固定臂31、由所述第一固定臂31延伸的第一弹臂32、由所述第一弹臂32反向延伸的第二弹臂33及由所述第二弹臂33延伸的第二固定臂34。
所述第一固定臂31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5,所述第二固定臂34固定于所述上盖2或所述下盖1。
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下盖2作为基座,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臂34固定于所述下盖2。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所述弹性组件3的提供的回复力的稳定与对称,两个所述弹性组件3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第一弹臂32和所述第二弹臂33围成的开口与另一个的所述第一弹臂32和所述第二弹臂33围成的开口朝向相反设置。
所述磁性组件4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5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
具体的,所述磁性组件4包括依次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41、第二磁性件42和第三磁性件43。所述第一磁性件41固定于所述上盖2,所述第二磁性件42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5,所述第三磁性件43固定于所述下盖1。
当然,当所述振动单元5振动时,所述第二磁性件42随着所述振动单元5往复运动,则使得所述第一磁性件41和所述第三磁性件43分别与所述第二磁性件42相互作用,在振动单元5的振动方向产生作用力,相当于所述弹性组件3的回复力,即相当于为所述弹性组件3分担提供一部分回复力,减小了所述弹性组件3的工作强度,使得所述弹性组件3可选用刚度较低的材料制成,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单元5具体包括质量块51和嵌设于所述质量块51内的磁钢52。
所述质量块51作为配重部件,用于增加所述振动单元5质量以提高其振动幅度,改善其振动效果。
所述磁钢52包括至少四个且相互间隔设置,为于形成磁场。当然,所述磁钢5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更优的,所述第二磁性件42嵌设于所述质量块51内,所述第一固定臂31固定于所述质量块51。
比如,所述质量块51包括贯穿其上的至少四个第一收容孔511和两个第二收容孔512,所述磁钢52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收容孔511内形成嵌设式固定,所第二磁性件42卡设于所述第二收容孔512内形成嵌设式固定。
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100,所述弹性组件3沿所述振动单元5的振动方向(X轴方向)的刚度由所述弹性组件3和磁性组件4共同构成,在保证固定频率F0不变的情况下,可选用刚度更小的所述弹性组件3,即所述弹性组件3的应力值更低,从而提高了所述弹性组件3的使用寿命,即提高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同时,因所述磁性组件4作用,当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在X轴和Y轴形成的水平面内以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中心转动一个角度时(即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Yaw模态),所述磁性组件4会产生阻碍转动的转矩,所述磁性组件4阻碍该产品Yaw模态的激发,从而降低相关频率点附近的噪音,提升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块6包括四个,对于每一所述弹性组件3,所述加强块6分别固定于其所述第一固定臂31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5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臂34的靠近所述振动单元5的一侧。该结构的设置加强了所述第一固定臂31和与所述振动单元5和固定强度,以及加强了所述第二固定臂34与所述下盖2的固定强度,防止所述弹性组件3从所述振动单元5和/或所述下盖2脱落,提高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可靠性。
所述限位块7包括两个且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弹性组件3的所述第二固定臂34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5的一侧。所述限位块7的设置增加了所述第二弹臂33与所述下盖2的间隔,避免了所述第二弹臂33在随所述振动单元5振动过程中因振幅过大而与所述下盖2产生碰撞,提高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
所述驱动单元8用于驱动所述振动单元5振动。所述驱动单元8包括两组且分别固定于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盖1,两组所述驱动单元8分别与所述磁钢52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驱动单元8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线圈81。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8和所述振动单元5形成驱动磁路系统,其包括六个所述线圈81和四所述磁钢52。当然,所述线圈81和所述磁钢5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数量,但其原理都一样。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线性振动电机将所述弹性组件和磁性组件的组合,所述弹性组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振动方向的振动提供回复力;所述磁性组件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该结构的设置通过磁性组件减缓了所述弹性组件在非振动方向受到的偏转扭力,且所述磁性组件也为所述弹性组件在振动方向提供部分振动回复力,使得设计所述弹性组件时可使其刚度可减小,应力值降低,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因所述磁性组件的设置防止了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偏转,提高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的振动性能和可靠性;所述磁性组件的回复力,使得相关产品的加工和装配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下盖、盖设于所述下盖并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组件以及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磁性组件,所述磁性组件用于为所述振动单元在非振动方向的扭转提供回复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依次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第三磁性件固定于所述下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两组且关于所述振动单元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个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沿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性组件依次包括第一固定臂、由所述第一固定臂延伸的第一弹臂、由所述第一弹臂反向延伸的第二弹臂及由所述第二弹臂延伸的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弹性组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围成的开口与另一个所述弹性组件的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围成的开口朝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臂的靠近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质量块和嵌设于所述质量块内的磁钢,所述第二磁性件嵌设于所述质量块,所述第一固定臂固定于所述质量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两组且分别固定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两组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磁钢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磁钢包括至少四个且相互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至少三个线圈。
CN201710761440.2A 2017-08-30 2017-08-30 线性振动电机 Withdrawn CN107453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1440.2A CN107453575A (zh) 2017-08-30 2017-08-30 线性振动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1440.2A CN107453575A (zh) 2017-08-30 2017-08-30 线性振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3575A true CN107453575A (zh) 2017-12-08

Family

ID=6049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1440.2A Withdrawn CN107453575A (zh) 2017-08-30 2017-08-30 线性振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35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5468A (zh) * 2021-03-31 2021-05-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WO2022000437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0367A (zh) * 2016-01-12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弹簧及具有其的直线电机和压缩机
CN205490067U (zh) * 2016-01-26 2016-08-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205566064U (zh) * 2016-02-05 2016-09-0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206272460U (zh) * 2016-10-24 2017-06-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0367A (zh) * 2016-01-12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弹簧及具有其的直线电机和压缩机
CN205490067U (zh) * 2016-01-26 2016-08-1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205566064U (zh) * 2016-02-05 2016-09-07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206272460U (zh) * 2016-10-24 2017-06-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马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437A1 (zh) * 2020-07-02 2022-01-0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N112865468A (zh) * 2021-03-31 2021-05-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CN112865468B (zh) * 2021-03-31 2022-05-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8360B2 (en) Vibration motor
CN105515331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8199555A (zh) 振动电机
US20180297078A1 (en) Vibration motor
US10090744B2 (en) Vibration motor
US10778075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US11025148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867508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10266171A (zh) 振动电机
CN21230509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9389906U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20170012518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09981856A (zh) 一种振动装置、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29898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7147267A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5207441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7453575A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11108315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9389915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753918U (zh) 线性振动马达
US10110107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WO2020134378A1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7968280U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10992215B2 (en) Vibration motor
CN205566064U (zh) 线性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