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6001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36001A CN107436001A CN201610363020.4A CN201610363020A CN107436001A CN 107436001 A CN107436001 A CN 107436001A CN 201610363020 A CN201610363020 A CN 201610363020A CN 107436001 A CN107436001 A CN 1074360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unit
- module
- conditioning device
- flow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rmo-electric units or the Peltier effec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装置,包括多个风道模组及电源模组,各该风道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该风道模组包括温度调节单元及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该温度调节单元具有用以产生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侧面,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用以产生第二温度范围的第二侧面,该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设置于该风道模组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令气流自该第一端流入,并经该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后,自该第二端流出,该电源模组是用以提供各该温度调节单元及该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利用温度调节元件搭配多风道结构来提升致冷或致热效率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是现今每户家庭几乎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空调装置除了可以维持恒温,还具备除湿及送风等功能,让室内维持干燥且通风的环境,然而,空调装置却也是居家最耗电的电器之一,要付出的电费成本对于小户人家来说通常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如致冷晶片等温度调节元件,是一种通过直流电可依据需求进行冷却、加热等温度控制的半导体元件。致冷晶片具有环保且节能的优点,现有技术虽有将致冷晶片应用在空调装置上,但效率不高是主要缺点,所能提供的冷度与传统空调装置如冷气机相比,也有明显落差。
因此,如何提升如致冷晶片等温度调节元件应用在空调装置时的冷房效率,是目前业界仍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多个风道模组,各该风道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该风道模组包括: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该温度调节单元具有用以产生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侧面,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用以产生第二温度范围的第二侧面;以及第一气流导引单元,其设置于该风道模组的该第一端或第二端,以令气流自该第一端流入,并经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后,自该第二端流出;以及电源模组,其用以提供各该温度调节单元及该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各该风道模组还包括第一能量传导模组,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设置于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为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第二气流导引单元或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其中,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设置于该温度调节单元设置有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的相对另一侧面,其中,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金属块及金属鳍片,该金属块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金属鳍片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一表面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相接触,该第二表面与该金属鳍片相接触,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设置在该金属鳍片的第一端,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设置在该金属鳍片的第二端。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为风扇,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各该风道模组具有多个该温度调节单元,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多个金属块,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与该多个金属块相互交错迭置,且该多个金属块中最外侧的金属块与该金属鳍片相接触。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第二气流导引单元及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其中,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设置于该温度调节单元设置有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的相对另一侧面,且其中,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金属块,该金属块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相接触,且其中,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容置箱、输送管、马达、换热器及水帘,该容置箱用以贮存冷却液,该输送管用以串接该金属块、该容置箱、该马达以及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该马达用以驱动该冷却液通过该输送管,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用以提供气流至该换热器以输出废热,再经由该水帘进行换热降温,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及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各该风道模组具有多个该温度调节单元,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多个金属块,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与该多个金属块相互交错迭置,且该输送管串接该多个金属块中最外侧的金属块、容置箱、马达以及第二气流导引单元。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其用以控制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的启闭或组态,其中,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控制模组运作所需的电源。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该组态包括各该温度调节单元的负载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的运转速度或工作时间。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该控制模组包括设定单元,该设定单元用以设定各该风道模组的临界温度,并据以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予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且其中,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复用以依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启闭或组态。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侦测模组,其用以侦测该气流自该第二端流出的温度,并用以产生相对应的温度信号,再传送予该控制模组,其中,该控制模组还用以依据该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临界温度与该温度信号,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予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且其中,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还用以依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执行启闭或组态。
于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集风单元,该集风单元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该入风口朝向各该风道模组的第二端,其中,该侦测模组设置于该出风口。
于本发明的另一种形态中,所述的空调装置,还包括集风单元,该集风单元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该入风口与朝向各该风道模组的第二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通过多风道结构的设计以及温度调节元件的堆迭应用方式,让温度调节元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致冷或致热效率,并同时保持有比传统空调装置更加节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多风道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单一风道结构搭配能量传导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单一风道结构搭配能量传导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温度控制的功能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运作流程图。
图6为堆迭式温度调节单元应用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多风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堆迭式温度调节单元应用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多风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A、1B、1n风道模组
1a 第一端
1b 第二端
11 温度调节单元
11a 第一侧面
11b 第二侧面
111 第一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
112 第二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
12、12A、12B、12n第一气流导引单元
13 第一能量传导模组
2 电源模组
3 第二能量传导模组
31 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
311 金属块
3111 金属块
3112 金属块
311 a 第一表面
311b 第二表面
312 金属鳍片
312a 第一端
312b 第二端
32 第二气流导引单元
33 液态能量传导元件
331 容置箱
332 输送管
333 马达
334 换热器
335 水帘
4 控制模组
41 设定单元
5 侦测模组
6 集风单元
61 入风口
62 出风口
S1~S11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外”、“底”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合先叙明。
请并合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多风道应用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单一风道结构搭配能量传导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主要包括多个风道模组1及电源模组2,各风道模组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a及第二端1b,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还包括温度调节单元11及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温度调节单元11设置于第一端1a与第二端1b之间,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设置于风道模组1的第一端1a,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亦可设置于风道模组1的第二端1b。电源模组2是用以提供各温度调节单元11及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运作所需的电源。
温度调节单元11具有用以产生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侧面11a,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11a产生第二温度范围的第二侧面11b,在本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单元11可为能够产生温度梯度的致冷晶片,通以电流的致冷晶片会产生致冷或致热的两端,亦即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侧面11a或第二温度范围的第二侧面11b。
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可为以电力驱动的风扇,通过风扇运转会产生气流,而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所产生的气流流动方向可依据其所设置的位置来变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可设置在风道模组1的第一端1a,则产生吹力令气流自第一端1a流入,并经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即温度调节单元11的致冷端之后,再自该第二端1b流出。
于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可设置在风道模组1的第二端1b,则产生吸力令气流自第一端1a流入,并经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或第二侧面11b后,自该第二端1b流出。
须加以说明的是,在图1与图2以及下文的图3中示出的箭头是用以示意气流流动的方向,藉由箭头指示配合上述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多风道结构的运作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风道模组1还可包括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相接触为例予以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亦可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二侧面11b相接触。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可为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例如铜制或铝制等金属材质的鳍片,以获得较佳之冷热能量的传导效果。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经由与温度调节单元11相互接触,能使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或第二侧面11b所产生的冷能或热能可快速扩散传导。当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所产生的气流自第一端1a流入,通过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再自第二端1b流出时,能够有效率的取得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或第二侧面11b所散发的冷能或热能,以产生冷气流或热气流。
请并合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单一风道结构搭配能量传导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单一风道结构搭配能量传导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于前述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相接触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复可包括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可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或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可设置于该温度调节单元11设置有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的相对第二侧面11b。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用以扩散温度调节单元11所产生的废热或废冷,视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一侧面11a产生冷能或热能而定。于实际使用时,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为冷气或暖气予以变化,当温度调节单元11是以第一侧面11a为致冷层而接触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用以处理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二侧面11b即致热层所产出的废热。反之,当温度调节单元11是以第一侧面11a为致热层而接触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则用以处理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二侧面11b即致致冷层所产出的废冷。
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复可包括控制模组4,用以控制各温度调节单元11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的启闭或组态。较佳者,所述的启闭或组态,可例如为用以控制温度调节单元11(如致冷晶片)的开关以及负载强度,或是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如风扇)的开关、运转时间长短及转速快慢调节等等。所述的电源模组2也能够提供控制模组4运作所需的电源。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温度控制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较佳者,控制模组4可包括设定单元41,设定单元41用以设定各该风道模组1的临界温度,并据以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予各温度调节单元11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各温度调节单元11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再依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启闭或组态。
在图4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复可包括侦测模组5,用以侦测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1所产生的气流自风道模组1的第二端1b流出时之温度,并产生对应的温度信号传送至控制模组4,控制模组4再依据设定单元41所设定之临界温度与该温度信号,输出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至各温度调节单元11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各温度调节单元11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便会依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执行所述的启闭或组态。
更具体言之,请参阅图5,其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运作流程图。对于具备多个风道模组1的本发明的空调装置而言,各风道模组1中的运转效率分配很大程度决定了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整体输出效率,亦即可以在固定的能源负载下达到最大的致冷强度,本实施例示出二个风道模组1A及1B的运作步骤S1至S11,但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中的具备通常知识的人士可轻易推及至更多个风道模组1的运作。
首先是步骤S1,透过设定单元41设定二风道模组1A与1B的临界温度,该临界温度是各风道模组1在运转时所欲达到的目标温度值,并启动各风道模组的温度调节单元11与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接着,进行步骤S2与S3,透过控制模组4调整风道模组1A与1B的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A与12B为低负载(例如30%的负载,风扇转速较低)或零负载,此时两风道模组皆在进行蓄冷,控制模组4可应用如变频马达技术,让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所产生的气流不仅只是开或关,而是可以有气流大小的调整。
之后,进行步骤S4至S7,透过侦测模组5感测风道模组1A与1B的即时温度,当风道模组1A的即时温度低于或等于致冷临界温度门槛时,透过控制模组4切换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A进行为高负载(例如70%的负载,风扇转速较高)或全负载,让风道模组1A进行散冷,侦测模组5对于风道模组1B并不会执行第一次温度侦测,让风道模组1B继续蓄冷,目的是要与风道模组1A的运作时序错开,而之后当风道模组1B的即时温度高于或等于散冷临界温度门槛时,透过控制模组4切换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B进行为低负载或零负载。
接着再进行步骤S8至S11,步骤S8与S9是重复步骤S4与S5令侦测模组5感测风道模组1A与1B的即时温度,当风道模组1A的即时温度高于或等于散冷临界温度门槛时,透过控制模组4切换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A进行为低负载或零负载,让风道模组1A进行蓄冷,而当风道模组1B的即时温度低于或等于致冷临界温度门槛时,透过控制模组4切换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B进行为高负载或全负载,让风道模组1B进行散冷。
如此,藉由这样交替致冷的重复循环方式,让本空调装置的输出能够维持稳定的低温,并且有效节省能源,此外,除了让控制模组4控制第一气流导引单元12的负载,也能让控制模组4调整温度调节单元11的负载,经由有效分配的概念,提升致冷或致热的效率。
请回头参阅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在多风道结构或是单一风道结构的实施例下,皆可包括集风单元6,集风单元6具有入风口61及出风口62,入风口61朝向各风道模组1的第二端1b,而侦测模组5可设置在出风口62处。较佳者,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可利用单一的集风单元6可汇集多个风道模组1所产出的气流,以增加致冷或致热效率。
请再参阅图2,较佳者,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可同时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及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于本实施例中,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可包括金属块311及金属鳍片312,金属块311具有第一表面311a及相对的第二表面311b,金属鳍片312具有第一端312a及相对的第二端312b,第一表面311a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二侧面11b相接触,第二表面311b与金属鳍片312相接触,金属块311及金属鳍片312的材料可为金属铝或铜,因其具有能量传导性佳的优点,通过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接触,能够快速传导温度调节单元11产生的(废)热能或(废)冷能。需特别说明者,于所述温度调节单元11是以第二侧面11b与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相接触的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单元11则是以第一侧面11a与金属块311的第一表面311a相接触,用以快速传导温度调节单元11产生的(废)热能或(废)冷能。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亦可选择性的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或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换言之,使用者可选择单独用水冷方式,即仅结合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与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抑或是选择单独用气冷方式,即仅结合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与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来传导(废)热能或(废)冷能。
如图2所示,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可设置在金属鳍片312的第一端312a,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可设置在金属鳍片312的第二端312b,在此实施例中,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可以是水帘片,利用水帘降温的功能来处理由金属块311及金属鳍片312所传导的余热,而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可以是风扇,例如离心式风扇或轴流式风扇,它的叶片转动平面和空气流动面相互平行,亦即叶片转动平面是与气流流动方向垂直,如图2中朝向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的箭头指示方向,这样的配置端看是否是在有限的设置空间下运作,而其运作所需的电源可由电源模组2提供,通过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产生的气流,将传导到金属鳍片312的(废)冷能或(废)热能带走。
请再参阅图3,有别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在第二能量传导模组3之中,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31亦可仅包括金属块311,金属块311的内部具有管路供冷却液流过,具有第一表面311a及相对的第二表面311b,第一表面311a与温度调节单元11的第二侧面11b相接触,而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可包括容置箱331、输送管332、马达333、换热器334及水帘335,容置箱331可以贮存冷却液,输送管332串接金属块311、容置箱331、马达333以及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通过马达333的驱动,该冷却液会经由输送管332将导引传导至金属块311的(废)冷能或(废)热能传至换热器334,经由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扩散到水帘335,经过水帘335来中和(废)冷能或(废)热能,而液态能量传导元件33的部分元件像是马达333、换热器334和水帘335,以及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运作所需的电源可由电源模组2提供。
请并同参阅图6及图7,图6为堆迭式温度调节单元应用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堆迭式温度调节单元应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温度调节单元11可以是多个,金属块311亦可为多个,多个温度调节单元11与多个金属块311相互交错迭置,在这样的堆迭结构中每一层的温度调节单元11可为一个或多个,藉此增加温度调节单元11,即致冷晶片的负载效率,提升致冷或致热强度,需注意的是,有别于图3中的具有内部管路的金属块311,图6中的金属块311仅为用于热传导的堆迭金属块。而图7中的金属块3111是属于单纯堆迭用于热传导的金属块,但金属块3112则是具有内部管路的金属块。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金属块311是以两个金属块3111、3112为例与多个温度调节单元11形成堆迭结构,由图6可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11分成第一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1与第二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2,第一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1是设置在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与金属块3111之间,第二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2是设置在金属块3111与金属块3112之间,且其中最外侧的金属块3112可与金属鳍片312相接触。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金属块311是以两个金属块3111、3112为例与多个温度调节单元11形成堆迭结构,由图7可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11分成第一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1与第二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2,第一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1是设置在第一能量传导模组13与金属块3111之间,第二侧面温度调节单元组112是设置在金属块3111与金属块3112之间,且其中输送管332串连最外侧的金属块3112、容置箱331、马达333以及第二气流导引单元3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空调装置是利用多个风道模组组成的多风道结构,配合堆迭式的温度调节单元及气流导引单元,提升致冷或致热效率,多风道结构是藉由多工概念,在空调装置运行时,先使一或少数个风道模组先进行运作,其它风道模组则待机进行集冷或集热功能,待一段时间后,再由刚进行待机的风道模组继续进行运作,而原本先运作的风道模组则可选择性地进入待机状态或与刚加入的风道模组并同运作,之后,亦可视需要令其中一个以上的风道模组暂停运作,回到集冷或集热的状态。如此反复交替运作,让集风单元的出风口能够获得预期恒定的温度,并让冷度或暖度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是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6)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风道模组,各该风道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该风道模组包括:
温度调节单元,设置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间,该温度调节单元具有用以产生第一温度范围的第一侧面,及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用以产生第二温度范围的第二侧面;以及
第一气流导引单元,其设置于该风道模组的该第一端或第二端,以令气流自该第一端流入,并经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后,自该第二端流出;以及
电源模组,其用以提供各该温度调节单元及该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风道模组还包括第一能量传导模组,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设置于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为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包括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第二气流导引单元或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其中,该第二能量传导模组设置于该温度调节单元设置有该第一能量传导模组的相对另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金属块及金属鳍片,该金属块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金属鳍片具有第一端及相对的第二端,该金属块的第一表面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相接触,该金属块的第二表面与该金属鳍片相接触,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设置在该金属鳍片的第一端,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设置在该金属鳍片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为风扇,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风道模组具有多个温度调节单元,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多个金属块,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与该多个金属块相互交错迭置,且该多个金属块中最外侧的金属块与该金属鳍片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金属块,该金属块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该金属块的第一表面与该温度调节单元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容置箱、输送管、马达、换热器及水帘,该容置箱用以贮存冷却液,该输送管用以串接该金属块、该容置箱、该马达以及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该马达用以驱动该冷却液通过该输送管,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用以提供气流至该换热器以输出废热,再经由该水帘进行换热降温,且其中,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液态能量传导元件及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运作所需的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风道模组具有多个该温度调节单元,该接触式能量传导元件包括多个金属块,该多个温度调节单元与该多个金属块相互交错迭置,且该输送管串接该多个金属块中最外侧的金属块、该容置箱、该马达以及该第二气流导引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组,其用以控制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的启闭或组态,其中,该电源模组还用以提供该控制模组运作所需的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组态包括各该温度调节单元的负载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的运转速度或工作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模组包括设定单元,该设定单元用以设定各该风道模组的临界温度,并据以输出相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给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且其中,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还用以依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启闭或组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侦测模组,其用以侦测该气流自该第二端流出的温度,并用以产生相对应的温度信号,再传送给该控制模组,其中,该控制模组还用以依据该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临界温度与该温度信号,输出相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予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且其中,各该温度调节单元或第一气流导引单元还用以依据该第二控制信号执行启闭或组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风单元,该集风单元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该入风口朝向各该风道模组的第二端,其中,该侦测模组设置于该出风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风单元,该集风单元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该入风口与朝向各该风道模组的第二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3020.4A CN107436001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空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3020.4A CN107436001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空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6001A true CN107436001A (zh) | 2017-12-05 |
Family
ID=6045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3020.4A Pending CN107436001A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空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36001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7488A (zh) * | 2003-10-13 | 2005-04-20 | 杰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电脑内部环境温度的装置与方法 |
US20050279104A1 (en) * | 2004-06-22 | 2005-12-22 | Javier Leija | Thermoelectric module |
US20130319014A1 (en) * | 2011-02-14 | 2013-12-05 | Mentus Holding Ag | Room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ing Device With Peltier Elements |
CN205717675U (zh) * | 2016-05-27 | 2016-11-23 | 奇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置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10363020.4A patent/CN1074360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7488A (zh) * | 2003-10-13 | 2005-04-20 | 杰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降低电脑内部环境温度的装置与方法 |
US20050279104A1 (en) * | 2004-06-22 | 2005-12-22 | Javier Leija | Thermoelectric module |
US20130319014A1 (en) * | 2011-02-14 | 2013-12-05 | Mentus Holding Ag | Room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Liquid-To-Air Heat Exchanging Device With Peltier Elements |
CN205717675U (zh) * | 2016-05-27 | 2016-11-23 | 奇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10612U (zh) | 小型半导体空调器 | |
EP3892927A1 (en) | Air duct device and air handling apparatus | |
JP5159791B2 (ja) | エレベータ構成要素を冷却する対流空気流を伴う熱電温度制御 | |
CN205717675U (zh) | 空调装置 | |
CN207113018U (zh) | 一种热管增效的双级半导体除湿机构 | |
CN109520101A (zh) | 热回收新风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07436001A (zh) | 空调装置 | |
CN116476593A (zh) | 一种兼顾制冷制热的车辆热管理用二氧化碳热泵空调换热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5717676U (zh) | 空调装置 | |
TWI595194B (zh) | Air conditioning unit | |
CN113038804B (zh) |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新风冷热交换系统 | |
CN109631202A (zh) | 一种蓄热/蓄冷式双流程半导体空调装置 | |
CN109587998A (zh) | 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 | |
CN201615715U (zh) | 一种垂直结构的隔离式逆流空气换热装置 | |
CN202501577U (zh) | 双向节能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 |
CN219067897U (zh) | 一种具有储能设备运营路径自主选择系统及储能装置 | |
CN203533792U (zh) | 送风深度除湿和湿度精确控制系统 | |
CN219414998U (zh) | 一种半导体空调 | |
CN206540262U (zh) | 光伏新风一体化建筑墙体结构 | |
CN105377000A (zh) | 一种机柜式通风导流装置 | |
KR20130037864A (ko) | 배터리열관리장치 | |
CN203628890U (zh) | 一种半导体空调 | |
TWM529125U (zh) | 空調裝置 | |
CN201938016U (zh) | 进风口结构改良的电柜空调 | |
CN104754912B (zh) | 一种温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