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0964A -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0964A
CN107430964A CN201680015624.8A CN201680015624A CN107430964A CN 107430964 A CN107430964 A CN 107430964A CN 201680015624 A CN201680015624 A CN 201680015624A CN 107430964 A CN107430964 A CN 107430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housing
breaker according
adhesive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5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0964B (zh
Inventor
M.K.弗雷塔斯
E.哈克
W.迈尔-哈克
D.蒂瓦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B Schweiz AG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General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CN107430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0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0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0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3Cases; Reservoirs, tanks, piping or valves, for arc-extinguishing fluid;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afety arrangements,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33/08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ings not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assembly of the different internal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41Rotating bridge
    • H01H1/2058Rotating bridge being assembled in a cassette, which can be placed as a complete unit into a circuit break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or casings not concerning the mounting or assembly of the different internal parts
    • H01H71/0257Strength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H01H73/045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壳体组件。壳体(47)包括第一壳体件(14)和第二壳体件(60),第一壳体件(14)限定包括第一配合表面(152)的第一内表面(52),第二壳体件(60)限定包括第二配合表面(260)的第二内表面(62),第二配合表面(260)相对地联接到第一配合表面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接缝(202)。粘合剂材料(201)沿接缝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之间。可动触头设置在壳体中且相对于对应的静止触头可选择性地移动。第一和第二内表面(52,62)进一步协作地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凹部(120),且可动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中。

Description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开关装置,且,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绝缘壳体的断路器。
断路器为用于电路保护和隔离的多种开关装置中的一种,如过电流保护装置。断路器的基本功能可为当在电路的任何部分中出现电气异常(诸如短路或其它故障状况)时提供电气系统保护。在这种装置中,可动电触头通常可选择性地与对应的静止触头接合以使电流能够流动。当检测到故障状况时,断路器可动触头自动脱离静止触头以因此使电流不能流动通过电路。触头的这种分离可通常导致在断路器内的电弧放电状况或事件。为了确保带电部件如可分离的触头保持绝缘,以及为了保护用户免于任何电弧放电状况的影响,通常使用包封可分离的触头的模制塑料壳体或盒构造断路器。
在典型的旋转触头断路器中,电流从输电线进入系统。导电的线路侧带和导电的负载侧带通常从断路器壳体突出以促使与电路中的导体的连接。电流传送通过导电的线路侧触头带到固定在断路器壳体内的导电带的一部分上的静止触头,并然后到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固定地附连到导电臂,且臂安装到可旋转地安装在盒型壳体中的转子上。只要固定触头与可动触头接合或处于物理接触,电流从固定触头传送到可动触头至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导电的负载侧触头带的一部分,并经由联接到负载侧触头带的导电电缆流出断路器,并然后至线路下游的电气装置或负载。
通常,断路器壳体或盒由与机械紧固件如铆钉刚性地联接在一起的两个绝缘的配合壳体部分形成。当联接在一起,两个壳体部分或半部件可沿它们对应的配合表面限定接缝,并进一步在配合壳体部分或盒半部件之间限定用于容纳断路器的导电部件、机构和熄弧沟组件的至少一个内部腔体。另外,在壳体中的开口可允许线路侧和负载侧带从壳体突出以使其能够连接至外部电路布线。
在一些情况下,诸如在三相电气系统中使用的典型的多极断路器、若干常规的单极断路器装置可各自被容纳在单独的盒中,且这些盒可进一步协作地被包封在单个常规的多极断路器壳体中。
在过电流状况(如,短路)的事件中,产生极高的电磁力。这些电磁力将可动触头推离静止触头。在其它情况下,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的跳脱机构起作用以驱动可动触头远离静止触头。例如,当可动触头固定地附连到可旋转臂且可动触头与静止触头接触时,其限定断路器的“接通”状况。当可旋转臂枢转以物理地分离静止触头和可动触头时,断路器因此被切换到“跳脱”或“断开”状况。当断路器触头例如由于检测到的短路事件而快速地断开或跳脱时,在触头之间产生电弧。因此,在静止触头和可动触头之间会出现对应于电源电压的电压,从而实施断路器操作。采用熄弧沟组件以帮助熄灭该产生的电弧是常有的实践。
另外,在这种电弧放电事件期间,由于电弧而产生高温离子化气体,同样地在壳体内部腔体内形成产生的高压压力。离子化气体温度可达或超过20000°C达几毫秒,其可气化导体和邻近的设备。而且,电弧闪现可释放呈热、强光、压力波和/或声波形式的巨大的能量。
这种离子化气体常规上通过布置在断路器壳体中的特定的排气孔开口被有意地排出。然而,如果离子化气体意外地从甚至最小的开口(诸如沿接缝)或在壳体中在线路侧触头带和负载侧触头带周围的其它小的开口被排出,气体可转移至邻近的断路器或至附近的母线导体,导致相间电气故障。排出的离子化气体也可致使接地的金属配电板外壳的相-地间失效,其中断路器安装在金属配电板外壳内。
因此断路器壳体必须稳定可靠地联接在一起以安全地经得住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产生的高压。通常,坚实且较贵的模制材料如片状模塑料(SMC)用来形成壳体,其要求较贵的压缩模制工艺。
也重要的是,对应的壳体件沿接缝紧密地配合在一起以使通过其中逸出的导电气体减到最少,从而防止对附近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因为使用坚实的机械紧固件如铆钉将常规的断路器壳体部分紧固在一起,所以在配合壳体部分中可形成不合需要的局部应力,并因而要求在铆接区域中加厚或以其它方式加强壳体。提供使用不太贵的材料形成的并使用较少的机械紧固件或不使用机械紧固件刚性地连接在一起的具有稳定可靠的密封接缝的坚实的断路器壳体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壳体或盒组件。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件和第二壳体件,第一壳体件限定包括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一内表面,第二壳体件限定包括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二内表面,第二配合表面相对地联接到第一配合表面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接缝。粘合剂材料沿接缝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之间。可动触头设置在壳体中并相对于对应的静止触头可选择性地移动。第一和第二内表面进一步协作地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凹部,且可动触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中。
附图说明
图1描绘了断路器壳体组件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为了清晰起见,配合的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分离且被旋转;
图2描绘了第一电绝缘壳体件的实施例;
图3描绘了第二电绝缘壳体件的实施例;
图4描绘了在实施例中采用的示范性的转子;
图5是示范性的熄弧沟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在图5的熄弧沟组件中采用的熄弧沟侧构件的视图。
图7是包括装配在一起的图2和图3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的壳体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描绘了图7的壳体组件的相对侧的透视图;
图9描绘了图3的壳体件的实施例,其中粘合剂材料应用到第一配合表面的一部分上;
图10描绘了实施例的端视图部分截面;
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的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描绘了图1的壳体件中的一个的实施例,其中粘合剂应用到配合表面的一部分上;
图14描绘了图8的实施例的部分截面透视图;
图15描绘了包括布置成构成3极断路器的三个壳体组件的断路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6描绘了实施例的电流路径的详细的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晰起见,将所有其它部件移除;和
图17描绘了包括布置成3极断路器的三个壳体组件的断路器的备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描述了电路保护系统和设备的示范性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提高在产生电弧之后在断路器内产生的气体、热和压力的平息和控制。
虽然本文参考具有一个或多个可动旋转触头的电气断路器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其它预期的实施例不因此受限制并也可包含具有任何数量或类型的可动触头的其它电气装置,例如,开关或电气开关装置,诸如单极或多极电路开关装置,包括接触器、电动机起动器、电动机控制器和其它负载控制器。
如本文所描述的,如用于旋转-触头类型的断路器的壳体47(图7、8)可使用第一电绝缘壳体件14和第二电绝缘壳体件60,其布置成彼此配合以协作地形成壳体47。虽然壳体47在本文中被描述为包括两个配合半部件14、60,但将理解的是,实施例可包括多个任何数量的连接以形成外壳47的件,而不脱离本文权利要求的范围。如本文进一步所描述的,用于可动-触头类型的断路器的壳体47使用第一壳体件14和第二壳体件60,其布置成使用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粘合剂元件201(图9)而粘合性地配对,并因此形成外壳。在一个实施例中,粘合剂元件201(图9)也沿在第一和第二壳体件14、60之间的接缝202的至少一部分密封壳体47以便加强接缝202,从而防止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壳体47的破裂。
参照图1,断路器10的实施例以部分装配的状态被示出,为了清晰起见,第一电绝缘壳体件14和对应的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被描绘为被移除且呈未装配的状况,并省略了一些元件。旋转触头组件12、断路器的导电的线路侧触头带16、导电的负载侧触头带18和对应的熄弧沟20、22设置中其中。线路侧触头带16配置成电联接到配电电路中的线路侧布线(未示出),且负载侧触头带18(图7)类似地配置成经由突缘(未示出)或一些其它已知的装置诸如双金属元件或电流传感器(未示出)电联接到负载侧布线(未示出)。线路侧触头带开口35和负载侧触头带开口36限定在壳体件14、60内以允许相应的线路侧触头带16和负载侧触头带18穿过其中。尽管示出单个旋转触头组件12,但将理解的是,分开的旋转触头组件12可在多极断路器的各极内被采用并以相似的方式操作。
大体上,在运行中,电流流动通过设置在壳体47内的断路器10的导电部件。参考图16,其中示出通过断路器10的电流路径112的备选的实施例,为了清晰起见,移除所有的其它部件,电流可从线路侧触头带16a前进至第一固定触头123b和在可动触头臂132的一个端部处设置的对应的第一可动触头122a,进而前进至在可动触头臂132的第二端部处设置的第二可动触头122b,进而前进至第二固定触头123a,进而前进至负载侧触头带18。可动触头臂32保留在圆形转子137的两个半部之间并布置成与转子137一致地移动。例如,响应于断路器10操作机构(未示出)的手柄55的人工的关节式动作,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122a、122b相对于它们对应的固定触头123a、123b选择性地在闭合和断开位置之间被驱动。设置在转子37的一侧内的第一旋转触头弹簧33和设置在转子37的相对侧内的第二旋转触头弹簧34在一对弹簧固定销(未示出)之间延伸。
熄弧沟组件20、22位于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内并邻近相应的成对的第一固定和第一可动触头123a、122b和第二固定和第二可动触头123b、122a。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122b、122a和可动触头臂32移动以便选择性地接合和脱离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22b、123b。各熄弧沟组件20、22适合于中断和熄灭当断路器10例如响应于电气故障而跳脱以及第一和第二可动触头122b、122a突然地与第一和第二固定触头123a、123b分离时形成的电弧。
参照图3,示出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的实施例。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具有第一内表面52。第一转子凹部186也形成在内表面52上并在其中操作地接收转子37。熄弧沟凹部88、90在内表面52上形成在转子凹部86的相对端部上并在其中操作地接收相应的熄弧沟20、22。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凹部92、94也在熄弧沟凹部88、90附近形成在内表面52上,其尺寸确定成并设置成在其中操作地接收相应的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18、16。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凹部92、94延伸至对应的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开口36、35,从而允许对应的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18、16从壳体47突出。第一配合表面152形成在内表面52上并协作地与形成在第二壳体半部件60(图3)上的第二配合表面260配合以形成壳体47。
参照图2,示出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的实施例,为了清晰起见,将断路器电气部件移除。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具有内表面62。第二转子凹部286也形成在内表面62上。熄弧沟凹部88、90在内表面62上形成在第二转子凹部286的相对端部上且尺寸确定成在其中操作地接收相应的熄弧沟20、22。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凹部92、94也在熄弧沟凹部88、90附近形成在内表面6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凹部92、94延伸至对应的负载侧和线路侧触头带开口36、35,从而允许对应的负载侧和线路侧的触头带18、16从壳体47突出。第二配合表面260形成在内表面62上并协作地与第一绝缘壳体半部14的第一配合表面152配合以形成壳体47。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通过适合的粘合剂201粘结到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图2)。当连接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时,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内表面52、62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壳体件14、60之间协作地限定至少一个第一内部凹部120或腔体。在备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20可用于定位多个断路器元件,诸如导体、感测元件(未示出)和转子37。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定在第一壳体半部14中的转子凹部 186和限定在第二壳体半部60中的对应的转子凹部286可协作地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内部凹部120。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内部凹部120可由限定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中的一个中的腔体(如转子凹部186)和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内表面52、62中的相对的一个协作地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凹部92、94可协作地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内部凹部13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8)当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60、14被连接,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相对地布置成接合式重叠并因此在它们之间限定接缝202。优选地,粘合剂201设置成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半60、14之间的整个重叠区域上均匀地分布应力。通过粘合性地连接相对的对应的配合表面152、260,可有利地应用粘合剂201的应力分布特性、固有韧性、减振阻力以及电绝缘和热绝缘性质。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具有改进的介电性能的断路器壳体42。
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机械紧固件203(诸如铆钉或螺钉)可另外地与粘合剂201材料协作使用以机械地连接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一个或多个紧固件203可设置在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中并布置成通过其中的对应的对准的通孔或孔口215中,以提供夹紧力。
参照图4,示出圆形转子37。当转子37操作地位于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图2)中时,其由轴(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并可旋转地和轴向地安装在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图2)内部。一个或多个转子弹簧33、34(图10)位于转子37中。枢轴销25从可动触头臂32的中心部分延伸至转子37的中心部分以允许可动触头臂32相对于转子37旋转。模制的销114可从转子37的面19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销114定位到居中定位的孔口158中而使转子37装配到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中。销114使转子37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呈间隔的关系而位于转子凹部68内,并允许转子37在凹部68内的运行行程。在将转子37装配到第二壳体半部件60中期间,通过将销114设置在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中的孔口158中,转子37将有利地与所述接缝202间隔开,以防止在装配期间转子37与粘合剂201的意外或不合需要的接触。另外,如本文中进一步详细讨论的,阻止元件102可另外设置以防止过量的粘合剂201接触可动转子37。
参照图5,示出了用于断路器的熄弧沟组件22。熄弧沟组件22包括多个板68、第一侧构件70和第二侧构件72。通常,板68为金属性的以至于引起磁力而因此促进由断路器的短路中断产生的电弧的去除。各板68具有第一边缘90、与第一边缘90相对的第二边缘92、第三边缘94和与第三边缘94相对的第四边缘96。第一边缘90和第二边缘92位于第三和第四边缘94、96之间,如在图5中示出的。各板68具有从第三边缘94和第四边缘96延伸的突起74。
参照图5和6,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具有多个通过其中而形成的槽口76。板68的突起74被相应地插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中的槽口76中的对应的一个中。板68以这种方式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之间并彼此以堆叠、间隔开的关系布置。第二侧构件72与第一侧构件70相同。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装配成彼此相对地定向。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各自包括第一端部98和相对的第二端部100。第一侧构件70具有居中定位在第二端部100上与辐射式凹槽78相对的突出部80。突出部80类似地沿第二侧构件72定位。
第二熄弧沟组件20包括多个板68以及第三和第四侧构件82、84。第三和第四侧构件82、84与第一和第二侧构件70、72相同。第三和第四侧构件82、84装配成彼此相对的定向。第三侧构件82具有居中定位在端部上与板68的圆角式凹槽78相对的突出部80。突出部80类似地沿第四侧构件84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熄弧沟组件22位于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中。类似地,第二熄弧沟组件20位于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中。
现在参照图2-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熄弧沟组件22、20和所有其它期望的需要用于正常运行的断路器元件被装配到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中之后,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被置于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上方以形成完整的外壳。备选地,将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熄弧沟组件22、20和其它期望的需要用于正常运行的断路器元件被装配到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中,第一电绝缘壳体半部件14可被置于第二电绝缘壳体半部件60的上方以形成完整的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半部件14、60之前,粘合剂201材料被应用于第二绝缘壳体半部件60的第二配合表面260。备选地,粘合剂201材料可改为被应用于第一绝缘壳体半部件14的第一配合表面152。在其它实施例中,粘合剂材料201被置于第一和第二绝缘壳体半部件14、60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二者上。在粘合剂201应用于选定的配合表面152、260之后,然后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被仔细地连接,在粘合剂201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之间的情况下使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对准。然后可夹紧壳体组件直到粘合剂材料已凝固或充分固化。备选地,壳体组件可另外由紧固件203夹紧,诸如铆钉、螺钉或夹子,其设置在设置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件14、60中的对应的对准的通孔或孔口215、225中。
重要的是粘合剂201被仔细应用,并防止其流动或以其它方式迁移到限定在壳体内部中的内部凹部或腔体(如第一内部凹部120)中,特别是在断路器活动部件(如转子37和可动触头臂32)的附近。如可在图10-12和图14的截面图中看到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设置有阻止元件102。阻止元件102配置成防止或阻止任何粘合剂201流入壳体组件的内部凹部120中。因为接缝202包括内部部分53(即,靠近壳体47内部)和外部部分54(即,靠近壳体47外部),阻止部分102优选设置在接缝202的所述内部部分53和第一内部凹部12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偏压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部分上。在另一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设置在粘合剂材料201和第一内部凹部120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例如通过压缩或注射模制而与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包括与第一和所述第二配合表面152、260成角度而定向的第三表面132。第三表面132定向成阻止粘合剂201从接缝202流出。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动触头组件12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凹部120中,且阻止元件102沿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可动触头组件12的附近。
在多个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可限定壁、肋、唇缘、坝状物、沟和槽中的一个或多个。虽然在图10的实施例中阻止元件102被描绘为壁或坝状物,但将理解的是,可采用任何数量的备选的阻止元件102几何结构以执行粘合剂201阻止功能,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槽、脊或肋中的一个可备选地单独设置或组合设置以阻止粘合剂201流入第一内部凹部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凹部92、94以流通的方式连通地联接到相应的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开口35、36;且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152、260靠近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凹部92、94中的至少一个而布置。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且如在图13中所描绘的,在靠近线路侧和负载侧带16、18中的至少一个的区域中省略阻止元件102。在该区域中不存在阻止元件102允许在壳体47的装配期间粘合剂201流入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凹部92、94中。当粘合剂201固化,因而其设置在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凹部92、94内并起作用以密封线路侧和负载侧触头带开口35、36并因而防止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电弧放电气体不合需要地通过其排到壳体47之外。
粘合剂201可选自不同的组分和化学物的粘合剂系统且必须能够经得住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产生的高温和高压。优选地,粘合剂201为由热固性聚合树脂(诸如环氧树脂和聚亚氨酯)制成的结构粘合剂。这种结构粘合剂可提供高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及良好的环境阻力。
在多个实施例中,粘合剂201可包括热固性或热塑性粘合剂。热固性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一种或两种成分:环氧树脂和聚亚氨酯、环氧杂化物、丙烯酸、氰基丙烯酸酯、酚醛塑料、聚酯、多硫化物、厌氧和室温硫化(RTV)硅酮。热塑性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基于热塑性树脂的聚酰胺、聚酯、聚砜、聚烯烃、苯氧基和基于弹性体树脂的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氯丁二烯、聚异丁烯和硅氧烷弹性体。
粘合剂201可备选地包括基于为无溶剂且无异氰酸酯的硅烷改性聚合物(SMP)和基于聚醚改性硅烷和聚亚氨酯改性硅烷的混合系统粘合剂,且该混合系统粘合剂不限于硅烷封端预聚物(STP)和硅烷封端聚氨酯(STU)。
在又一其它实施例中,粘合剂201可包括多种类型的密封剂,其包括但不限于烃类橡胶基、丙烯酸、多硫化物、聚醚、聚氨酯、硅酮和环氧树脂。
选择高强度的粘合剂201使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形成的应力能够均匀分布在对应的配合表面152、26的重叠区域上。另外,由粘合剂201提供的额外的强度使得能够使用不太贵的模制材料来形成壳体半部14、60。例如,当仅仅使用机械铆钉连接壳体半部时,与使用SMC和压缩模制相比,可选择与不太贵的模制工艺(注射模制)一起使用的块状模塑料(BMC)。而且,通过降低或消除对于机械紧固件的需要,而减少最终组件的重量和成本。通过针对粘合剂201使用结构粘合剂,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优势为由这种粘合剂提供的改进的应力分布特性和固有的韧性由于这种粘合剂的粘弹性而产生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和抗振动性的粘结。然而另一优势是,粘合剂201另外用作在壳体半部14、60之间的接合部或接缝202中的电绝缘体和绝热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半部14、60被使用粘合剂201粘合性地连接,而没有使用机械紧固件203。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粘合剂201和机械紧固件203的组合。采用粘合剂201和紧固件203的组合的实施例可提供优于单独使用粘合剂粘结或机械紧固的性质。例如,可减少需要的机械铆钉203的数量而不牺牲其强度和可靠性。另外,当采用粘合剂201和机械紧固件203的组合装配壳体时,在粘合剂201固化时,可采用紧固件203以提供支持力或夹紧力来固定壳体组件。以这种方式,避免贵的固定设备和相关的装备。另外,因此消除或降低由于粘合剂固化时间而导致的在装配工艺中的延迟,从而加快整个装配工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壳体半部的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在应用粘合剂201和装配之前被彻底清理干净。例如,通过不使用任何常规的清洁或预处理工艺,针对粘合剂201对衬底(即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通过使用等离子体处理,经由表面改性和增加的表面能量得到改进的粘合性。优选地,执行同时进行的超细清洁,以在粘结之前去除所有有机污染物和污物的。
尽管参考了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进行各种更改并且等同物可替换其元素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可进行许多修改以使具体的情形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导而不脱离其实质范围。因此,旨在本发明不限于作为为了实施本发明而构思出的最佳模式而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操作的执行顺序或性能不是必须的,除非另有规定。也就是说,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可以任何顺序执行操作,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括比本文公开的操作更多或更少的操作。例如,预期在另一操作之前、同时或之后执行或实施具体操作落在本发明的各方面的范围内。
当介绍本发明或其实施例的方面的要素时,冠词“一”、“一种”、“该”以及“所述”旨在指存在一个或更多个要素。用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且指除了列出的元素之外可存在其它的元素。
本书面说明使用示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实施方式、并且还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并且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并且实行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可取得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可包含本领域人员想到的其它示例。如果这种其它示例具有不异于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的结构元素,或如果它们包括相对于权利要求的文字语言无显著差别的等同结构元素,则这种其他示例旨在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断路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体件,其具有限定第一配合表面的第一内表面;
第二壳体件,其具有限定第二配合表面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配合表面相对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配合表面,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接缝;
粘合剂材料,其沿所述接缝设置在所述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之间,
可动触头组件,其相对于对应的静止触头可选择性地移动,所述可动触头组件操作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内表面进一步协作地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凹部,且所述可动触头组件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沿所述接缝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并定向成阻止所述粘合剂材料进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的阻止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限定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且所述阻止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部分和所述第一凹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元件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粘合剂材料和所述腔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元件限定定向成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表面成一定角度的第三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元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特征为壁、肋、唇缘、坝状物、沟和槽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特征进一步靠近所述可动触头组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一步限定通过其中的开口;
所述第一和第二内表面进一步协作地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延伸至所述开口;
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中;且
所述粘合剂材料设置在所述导体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内表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之间的所述第三凹部的一部分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接缝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所述阻止元件被从靠近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接缝的部分省略掉。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一部分由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内表面中的各个中的相应的导电带凹部限定;
导电带设置在所述腔体中;且
所述粘合剂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内表面与所述导电带之间的所述内部腔体内以防止在电弧放电事件期间气体从所述腔体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选自热固性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混合粘合剂系统和密封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盒半部件进一步由至少一个机械紧固件联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铆钉、螺钉或夹子中的一个。
CN201680015624.8A 2015-03-13 2016-03-11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Active CN107430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32787P 2015-03-13 2015-03-13
US62/132787 2015-03-13
PCT/US2016/021975 WO2016149084A1 (en) 2015-03-13 2016-03-11 Circuit breaker hous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0964A true CN107430964A (zh) 2017-12-01
CN107430964B CN107430964B (zh) 2020-01-07

Family

ID=5558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624.8A Active CN107430964B (zh) 2015-03-13 2016-03-11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24163B2 (zh)
CN (1) CN107430964B (zh)
DE (1) DE112016001197T5 (zh)
WO (1) WO20161490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671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高兰团队公司 凸轮致动开关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7012B2 (en) * 2018-09-14 2020-07-28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Molded case circuit interrupter having circuitry component situated adjacent rear exterior surface
CN113284776B (zh) * 2021-05-18 2023-07-25 常州市耕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配的断路器触头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713388U1 (de) * 1977-04-28 1978-01-19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Leitungsschutzschalter mit einem aus zwei miteinander vernieteten Schalen bestehenden Gehäuse
US6239398B1 (en) * 2000-02-24 2001-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ssette assembly with rejection features
CN101465246A (zh) * 2009-01-15 2009-06-24 杭州乾龙电器有限公司 大额定电流塑壳漏电断路器小型外壳配套方法
CN103632864A (zh) * 2012-08-21 2014-03-12 西门子公司 切换装置
DE102012111391A1 (de) * 2012-11-26 2014-05-28 R.Stahl Schaltgeräte GmbH Explosionsgeschützter Leitungsschutzschal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0249A (en) * 1972-04-28 1973-12-18 Airpax Electronics Dust seal high performance breaker
US4660009A (en) * 1985-07-29 1987-04-2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Modular integral circuit interrupter
US4951019A (en) * 1989-03-30 1990-08-2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operating handle block
US5321378A (en) * 1993-04-08 1994-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urrent transformer adapter unit
US5836441A (en) 1996-04-08 1998-11-17 Square D Company Circuit breaker accessory module actuators
US6377144B1 (en) 1999-11-03 2002-04-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base and mid-cover assembly
US6204465B1 (en) * 2000-04-03 2001-03-20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with arc gas engaging paddles on a trip bar and/or crossbar
US6930573B2 (en) 2003-08-29 2005-08-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rlocking cassettes for dimensional stability
US7566841B2 (en) * 2006-11-09 2009-07-28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Tie bar for two pole switching device
DE102008017472A1 (de) * 2007-04-28 2008-11-06 Abb Ag Installationsschaltgerät
US8553394B2 (en) 2009-09-16 2013-10-08 Siemens Industry, Inc. Circuit breaker rack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KR101386582B1 (ko) * 2010-06-04 2014-04-1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배선용 차단기
US8519287B2 (en) * 2010-11-15 2013-08-27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Circuit breaker with controlled exhaust
DE102011002930B4 (de) 2011-01-20 2020-09-1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Schalter
EP2741642B1 (en) 2011-08-10 2016-06-29 Strix Limited Controls for a liquid heating apparatus
US8836453B2 (en) 2011-10-07 2014-09-16 Siemens Industry, Inc. Electronic circuit breaker, electronic circuit breaker subassembly, circuit breaker secondary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y, and powering methods
US8649160B2 (en) 2012-02-07 2014-02-11 Eaton Corporation Plug-in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including insulative retainers
US9299522B2 (en) 2012-09-28 2016-03-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hutter locking mechanism for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713388U1 (de) * 1977-04-28 1978-01-19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Leitungsschutzschalter mit einem aus zwei miteinander vernieteten Schalen bestehenden Gehäuse
US6239398B1 (en) * 2000-02-24 2001-05-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ssette assembly with rejection features
CN101465246A (zh) * 2009-01-15 2009-06-24 杭州乾龙电器有限公司 大额定电流塑壳漏电断路器小型外壳配套方法
CN103632864A (zh) * 2012-08-21 2014-03-12 西门子公司 切换装置
DE102012111391A1 (de) * 2012-11-26 2014-05-28 R.Stahl Schaltgeräte GmbH Explosionsgeschützter Leitungsschutzschal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6711A (zh) * 2018-03-09 2019-09-17 高兰团队公司 凸轮致动开关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46711B (zh) * 2018-03-09 2023-11-07 高兰团队公司 凸轮致动开关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1197T5 (de) 2017-12-28
US10224163B2 (en) 2019-03-05
US20180047531A1 (en) 2018-02-15
CN107430964B (zh) 2020-01-07
WO2016149084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95C (zh) 带有改进接触臂机架的电气开关装置
KR101910462B1 (ko) 고 전류 어플리케이션용 안전 시스템
CN1707720B (zh) 断路器
US20110221563A1 (en) Fused disconnect switch with terminal opening cover
US11050192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N107430964A (zh) 断路器壳体和装配方法
US6196858B1 (en) Circuit breaking device
CN112420419B (zh) 一种具有联动锁定功能的插接箱
CA2610679A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
US20190148100A1 (en) High voltage compact fusible disconnect switch device with magnetic arc deflection assembly
CN109478475B (zh) 具有磁性电弧偏转组件的高压电气断开装置
CA2951428C (en) High current, compact fusible disconnect switch with dual slider bar actuator assembly
KR101653697B1 (ko) 인터로킹 작용을 갖는 고정식 접점들에 의해 최적화된 하우징 안정성을 포함하는 회로 차단기
US4480161A (en) Circuit breaker utilizing improved arc chambers
CN21178887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断路器
CN111599648B (zh) 一种断路器用便捷型端子罩
JP7212795B2 (ja) 極部品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遮断器
EP2804196B1 (en)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MX2008006332A (en) Fusible switching disconnect modules and devices
EP2573788A1 (de) Leistungsschalter mit optimierter Gehäusestabilisierung, insbesondere bei hoher Schaltleist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8

Address after: Bade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ABB Schweiz AG

Address before: New York State, USA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Electric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