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474A -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474A
CN107429474A CN201680020270.6A CN201680020270A CN107429474A CN 107429474 A CN107429474 A CN 107429474A CN 201680020270 A CN201680020270 A CN 201680020270A CN 107429474 A CN107429474 A CN 107429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ottom plate
heating
element heater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02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474B (zh
Inventor
M·V·戴特
陈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26Temperature control or indic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rons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熨烫设备,其包括底板(10)、用于加热底板(20)的加热元件(20)、用于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的控制器(30)、用于感测底板(1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控制器(30)适于确定作为底板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的底板(10)的温度梯度,以及确定在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器(30)适于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此解决方案允许底板以最小化温度过冲和下冲的方式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熨烫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熨烫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的传统熨烫设备使用熨烫期间与衣物接触的底板。该底板典型地由与诸如恒温器或热敏电阻器的器件关联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其目的是将底板加热到设定温度。传统上,该加热元件通过参考设定温度将其切换到最大功率或者将其关断而进行控制。典型地,该加热元件被控制在最大功率,直到底板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该加热元件被关断。
这种传统温度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归因于底板的“热质量惯性”,随着底板被加热将会存在相当大的温度过冲(overshoot)。换言之,如果底板由加热元件加热直到达到设定温度,则即使加热元件关断,底板的温度也会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当使用较高的加热功率和较轻质量的底板时,这种过冲问题会变得更糟。
而且,在温度过冲之后,底板的温度将最终朝着设定温度回落。一旦底板的温度再次达到设定温度,则加热元件被控制为再次具有最大功率。然而,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在底板的温度再次升高之前,底板的温度持续下降到低于设定温度,将会存在温度下冲(undershoot)。
结果,底板的温度将持续循环,从低于设定温度到高于设定温度,接着回落到低于设定温度。因此,将加热元件控制在最大功率(当低于设定温度时)或关断(当高于设定温度时)会导致不精确的温度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专利公开JP2966505B公开了一种熨烫设备,其具有被加热的底板,在该被加热的底板中,基于对设备使用状态改变的观察来控制用于加热该底板的加热装置。通过测量温度梯度的突然变化速率,观察在该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的转换(或反之亦然)。响应于使用状态改变,改变所谓的控制温度,例如,改变至高于固定(或设定)温度的温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这些问题的改进的熨烫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免或减轻上述问题的改进的熨烫设备。
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定义。从属权利要求定义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熨烫设备,包括:底板;用于加热底板的加热元件;用于感测底板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用于:a)确定作为底板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的底板的温度梯度,以及确定所述底板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b)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通过确定底板的温度梯度以及底板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通过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可以以最小化温度过冲和下冲的方式对底板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通过在向加热元件提供恒定电力的情况下、改变在给定时间段内接通加热元件的持续时间,或者通过改变提供给加热元件的电力,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当底板的温度低于比第一预定温度低的第二预定温度时,控制加热元件使用第一加热功率,以及当底板的温度位于第二预定温度和第一预定温度之间时,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因此,在第二预定温度以下,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元件处于设定功率(例如,最大值)。这简化了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功率是最大加热功率。这使得加热底板的速度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正,则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温度的值从第二预定温度向第一预定温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大的正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负,则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的温度的值从第二预定温度向第一预定温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小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当底板的温度位于第一预定温度和高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的第三预定温度之间时,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正,则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随着底板的温度从第三预定温度向第一预定温度降低而关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负,则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的温度的值从第三预定温度向第一预定温度降低而增加,其中对于越大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增加越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以使得如果底板的温度高于第三预定温度,则关断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预定温度和第三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范围形成用于基于温度梯度以及在底板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区段(band)。在该区段之下(即,低于第二预定温度),加热元件可以是全功率(或一些其他合适的功率)。在区段之上(即,高于第三预定温度T3),加热元件可以关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熨烫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查找表的存储器,所述查找表包括在底板和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与底板的温度梯度的不同组合处的加热功率值,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使用查找表中的值来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熨烫设备的方法,所述熨烫设备包括底板和用于加热底板的加热元件,该方法包括:确定底板的温度梯度和底板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参考下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熨烫装置1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熨烫装置1的图示;
图3是显示底板的温度沿着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熨烫装置1的示意图。熨烫装置包括底板10、用于加热底板10的加热元件20、用于控制加热元件10的加热功率的控制器30和用于确定底板1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0。
本实施方式中的加热元件20例如是电加热元件,且底板10由加热元件20进行加热。底板10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40进行测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热耦合至底板40的任何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可以使用正温度系数(PTC)电阻器、负温度系数(NTC)电阻器和热电偶元件。
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由控制器30进行控制。
在此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20由控制器30进行控制以被接通或关断,其中通/断(on/off)时间的不同占空比被用于递送不同的加热功率。在此实施方式中,三端双向可控硅(triac)(未示出)例如用于向加热元件20递送预期功率递,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部件(例如,固态开关)。在此实施方式中,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由控制器30(例如,包括逻辑器件或MCU)控制,以改变其导通的通/断时间的占空比。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功率控制可以通过对AC波形进行“斩波”来完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可以给出更好的功率分辨率,但是可能导致EMC谐波噪声。后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功率周期。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通过改变在给定时间段内加热元件20接通的持续时间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例如,在提供给加热元件恒定电力20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通过改变提供给加热元件20的电力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用户可以借助于温度选择器或温度控制拨盘(图1中未示出)设定底板在熨烫期间的期望温度,但是备选地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已知的控制装置,诸如按钮或触摸控制。
在使用中,控制器30将底板10的瞬时温度与期望的温度进行比较,并且控制加热元件20的热产生。如下文将更详细讨论的,控制器30适于基于底板10的温度梯度和底板10与期望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在下文中,“底板的温度梯度”是指底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速率。在更加数学的措词中,底板的温度可以被理解为作为时间函数的底板温度的一阶导数。应当理解,底板的温度梯度可以为正(针对底板的上升温度)或为负(针对底板的下降温度)。
在底板10上的温度感测点处测量梯度,传感器40(例如,热敏电阻器)在该温度感测点处安装在底板10上,以便感测实际温度并控制热输入。
在此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经由传感器40周期性地确定底板10的温度。根据该周期性测量,控制器30可以确定在某个时间处的温度差距以及当时的温度梯度。例如,控制器30可以每20ms确定底板10的温度,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在此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例如包括存储器(未示出),用于存储查找表,所述查找表包括在底板10和期望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与底板10的温度梯度的不同组合处的加热功率值。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使用查找表中的值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熨烫设备1中的底板10、加热元件20、控制器30和传感器40的位置。加热元件20和传感器40位于底板10的主体内。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与任何熨烫设备设计一起使用,并且图2中各种部件的位置不应解释为限制。例如,控制器30可以位于熨烫设备1中的任何合适的位置。
图2的熨烫装置1包括由电加热元件20加热的底板10。底板10的瞬时温度借助于热耦合到底板10的温度传感器40(例如,PTC电阻器、NTC电阻器或热电偶元件)进行测量。期望的底板温度可以借助于温度选择器或温度控制拨盘8由用户进行设定,但是备选地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已知的控制装置,诸如按钮或触摸控制。控制器30将底板10的瞬时温度与期望温度进行比较,并且例如借助于与加热元件20串联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以使得瞬时温度变为等于期望温度的方式,控制加热元件20的热产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诸如使用恒温器来控制底板10的温度,而不采用使用温度传感器40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所示控制。
此实施方式的熨烫装置1还包括蒸汽发生器12,其具有储水器14、水泵16和由底板10加热的蒸汽室18。水泵16经由管状物21将水从储水器14泵送到蒸汽室18。蒸汽室18中的水蒸发,并经由形成在底板10中的蒸汽口22排出。蒸汽的供应借助于激活信号AS来进行控制,激活信号AS由控制器30响应于来自控制旋钮或控制拨盘26的控制信号而提供,其中借助于该控制旋钮或控制拨盘26可以设定待产生的蒸汽量。
此实施方式的熨烫装置1还包括布置在蒸汽熨斗手柄中的手传感器24。该手传感器可以是任何已知的类型,例如电容式传感器。手传感器24向控制器30通知蒸汽熨斗是否在使用中。
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图2的上述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具有底板10、加热元件20、温度传感器40和控制器30的任何类型的熨烫装置。
如所讨论的,在常规布置中,熨烫设备的底板将被加热直到达到期望温度,此时加热元件将被切断,导致如上所讨论的温度过冲和下冲的问题。
图3示出了在底板10的加热期间温度相对于时间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假设底板10的期望(例如,经由用户控制)的温度是第一预定温度T1。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确定底板10的温度梯度,并且在步骤S20,确定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步骤S10和S20可以以任何顺序进行,或者同时进行。在步骤S30,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值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此实施方式的控制器30的控制逻辑旨在通过针对底板10的温度梯度和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改变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来减小温度过冲。
在下文描述中,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被称为“温度差距”,其取决于底板10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定温度T1(负温度差距)或底板10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定温度T1(正温度差距)而可能为正或为负。
在此实施方式中,当底板的温度位于低于第一预定温度T1的第二预定温度T2与高于第一预定温度T1的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时,控制器30基于温度差距和温度梯度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温度T1位于第二预定温度T2和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的中间,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此实施方式中,当底板10的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T2时,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20使用最大加热功率。因此,在第二预定温度T2以下,加热元件使用最大加热功率来尽可能快地加热底板10。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能希望使用不同的加热功率,例如,如果用户将第一预定温度T1设定为低设置的话。
在此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当底板10的温度位于第二预定温度T2和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时,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距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换言之,第二预定温度T2和第三预定温度T3定义了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待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距的温度窗口。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定温度T2比第一预定温度T1低10℃,并且第三预定温度T3比第一预定温度T1高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定温度T2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一预定温度T1与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的差值可以根据熨烫设备的温度设置而变化。例如,如果用户将第一预定温度T1设置为具有低设置,则可以选择较小的差值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与第一预定温度和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的差距相比时,可以使用第二预定温度T2和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不同的差距。例如,第三预定温度T3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距的绝对值可以小于第二预定温度T2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距的绝对值。
将参考表1更详细地解释图3。在表1中,可以认为存在四个操作区域。区域A的特征在于负温度差距和负温度梯度。区域B的特征在于负温度差距和正温度梯度。区域C的特征在于正温度差距和正温度梯度。区域D的特征在于正温度差距和负温度梯度。
在区域A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10的温度的值从第二预定温度T2向第一预定温度T1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小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在区域B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10的温度的值从第二预定温度T2向第一预定温度T1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大的正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在区域C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以使得加热功率随着底板10的温度从第三预定温度T3向第一预定温度T1降低而关断。
在区域D中,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使得加热功率针对底板10的温度的值从第三预定温度T3向第一预定温度T1降低而增加,其中,对于越大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增加越大。
表1示出了在不同的温度差距和温度梯度处施加到底板10的不同加热功率(以百分比计,其中最大加热功率为100%)。如所讨论的,在此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包括存储器(未示出),用于存储包括查找表,该查找表包括在底板10和期望温度10之间的温度差值与底板10的温度梯度的不同组合处的加热功率值。表1的值可以形成针对这种查找表的基础。
在图3中,示出了点p1至p10,其中这些标签在表1中的适当框中示出。点p1至p10代表在底板10操作期间的不同时间点。图3中与点p1至p10关联的箭头代表相对加热功率。
表1:
在此实施方式中,比第一预定温度T1低不止10℃的温度(即,<-10℃的负温度差距)或比第一预定温度T1高不止10℃的温度(即,>+10℃的正温度差距)落在第二预定温度T2至第三预定温度T3的范围之外。在此实施方式中,对于低于第二预定温度T2的温度(即<-10℃的负温度差距),无论温度梯度如何,都使用完全加热功率(即,100%)。类似地,在此实施方式中,对于高于第三预定温度T3的温度(即,>+10℃的正温度差距),无论温度梯度如何,都使用零加热功率(即,0%)。
点p1至p10代表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熨烫设备的操作期间的温度差距和温度梯度的示例。在每个点p1至p10处,控制器30将使用传感器40确定底板10的温度梯度和温度差距。
在点p1(+1℃/秒的正温度梯度和大于-10℃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低于第二预定温度T2,以及底板10的温度相对缓慢上升。
在此实施方式中的点p1处,控制器30控制加热元件20以100%的加热功率加热底板10。这是因为,在此实施方式中,在点p1,底板的温度位于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距的控制操作窗口之外。然而,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30可以针对底板10的所有检测温度,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距来控制加热元件20。
在点p2(+2℃/秒的正温度梯度和-10℃至-5℃之间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和点p3(大于+2℃/秒的正温度梯度和-5℃至-0℃之间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高于第二预定温度T2但低于第一预定温度T1。
从p1到p3,底板10的温度升高,以及因此控制器30降低加热元件20的功率,以便随着底板10的温度在正温度梯度的情况下接近第一预定温度T1而减缓底板10的加热。这种随着底板10朝向第一预定温度T1上升而减缓底板10的加热有助于将温度过冲最小化。
如图3所示,在p3之后,底板的温度将过冲第一预定温度T1,过冲量小于在如果加热功率直到达到第一预定温度T1前一直为100%情况下原本将会达到的过冲量。这种较小的过冲是因为随着底板10的温度接近第一预定温度T1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的降低。
底板的温度继而将达到峰值之后下降。在点p4(-2℃/秒负温度梯度和0℃至+5℃之间的正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下降,并且提供小的(30%)加热功率以便尝试将第一预定温度T1的下冲最小化。
在点p5(-2℃/秒的负温度梯度和0℃至-5℃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仍在下降,并且提供50%的加热功率,以便以使底板10向第一预定温度T1回升。在点p6(-1℃/秒负温度梯度的区域和-5℃至-10℃之间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维持50%的加热功率。
因此,在p4之后,底板10的温度将下冲第一预定温度T1(点p5和p6),下冲量小于在如果底板10的温度在负温度梯度情况下接近第一预定温度T1时不使用加热功率时原本将会达到的下冲量。应当理解,在点p5和p6,该控制方法提供欠阻尼响应(under-dampedresponse)。
底板10的温度继而将达到最大下冲并开始再次上升。在点p7(+2℃/秒正温度梯度和0℃至-5℃之间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升高,并且因此加热功率降低(相比于点p6)至30%。
到点p8(-1℃/秒负温度梯度和0℃至5℃之间的正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已经经过第一预定温度T1,再次达到峰值,并且现在再次下降。因此,使用小的10%加热功率以便将下冲最小化。
在点p9(-1℃/秒的负温度梯度和0℃至-5℃之间的负温度差距的区域),底板10的温度下降得低于第一预定温度T1,并且因此使用30%加热功率(即,大于点p8处的加热功率)。
点p10在表1中与点p8处于相同区域(即,1℃/秒负温度梯度和0℃至5℃之间的正温度差距)。控制器30将以此方式继续调节底板10的加热。
尽管已经在表1形式的查找表上下文中讨论了此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其他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存储温度梯度与温度差距的关系的其他方式。此外,在使用查找表的实施方式中,查找表中的值可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预定温度T1(即,设定温度)或其他因素进行缩放。
如所讨论的,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底板10、用于加热底板10的加热元件20、用于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的控制器30和温度传感器40。控制器30确定底板10的温度梯度和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并且控制器30适于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通过确定底板10的温度梯度和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通过基于温度梯度和温度差值控制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可以以最小化过冲和下冲的方式对底板10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定温度T2和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的温度范围形成用于基于温度梯度和底板10的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来控制加热元件20的区段。在区段之下(即,低于第二预定温度T2),加热元件20可以是全功率(或一些其他合适的功率)。在区段之上(即,高于第三预定温度T3),加热元件20可以关断。
结果,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输入是温度梯度和实际温度与设定点(即,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旨在降低底板围绕设定点(即,第一预定温度T1)波动的温度范围。一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当温度差距较小时降低了温度梯度。一些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欠阻尼温度响应或临界阻尼温度响应。
应当理解,存在可能影响底板的温度的若干外部因素,诸如熨烫装置是否与衣服接触,熨烫装置的蒸汽功能是否开启,熨烫装置是否竖立搁置还是水平搁置在烫衣板上。本发明可以通过基于温度差距和温度梯度控制加热元件而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
所描述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尽管参照优选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可以进行修改或等同地置换,这也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权利要求中,“包括”一词并不排除其他元素或步骤,以及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熨烫设备,包括:
-底板(10);
-加热元件(20),用于加热所述底板(20);
-温度传感器(40),用于感测所述底板(10)的温度;
-控制器(30),用于:
a)确定作为所述底板的所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的所述底板(10)的温度梯度,以及确定在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
b)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通过在向所述加热元件(20)提供恒定电力的情况下、改变在给定时间段内所述加热元件(20)被接通的持续时间,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通过改变提供给所述加热元件(20)的电力,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当所述底板(10)的温度低于比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低的第二预定温度(T2)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使用第一加热功率,以及当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位于所述第二预定温度(T2)和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时,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功率是最大加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正,则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以使得所述加热功率针对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的值从所述第二预定温度(T2)向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大的正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负,则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以使得所述加热功率针对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的值从所述第二预定温度(T2)向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增加而降低,其中对于越小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降低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当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位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和高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的第三预定温度(T3)之间时,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正,则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以使得所述加热功率随着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从所述第三预定温度(T3)向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降低而关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如果所述温度梯度为负,则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以使得所述加热功率针对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的值从所述第三预定温度(T3)向所述第一预定温度(T1)降低而增加,其中对于越大的负温度梯度,加热功率的此增加越大。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以使得如果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高于所述第三预定温度(T3),则关断所述加热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熨烫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查找表的存储器,所述查找表包括在所述底板(10)和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与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梯度的不同组合处的加热功率值,所述控制器(30)被布置成使用所述查找表中的所述值来控制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13.一种控制熨烫设备的方法,所述熨烫设备包括底板(10)和用于加热所述底板(20)的加热元件(2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底板(10)的温度梯度确定(S10)为所述底板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以及确定(S20)所述底板(10)的所述温度与第一预定温度(T1)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
-基于所述温度梯度和所述温度差值,控制(S30)所述加热元件(20)的所述加热功率。
CN201680020270.6A 2015-03-30 2016-03-24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Active CN107429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61630 2015-03-30
EP15161630.1 2015-03-30
PCT/EP2016/056492 WO2016156179A1 (en) 2015-03-30 2016-03-24 An ironing applianc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heating pow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474A true CN107429474A (zh) 2017-12-01
CN107429474B CN107429474B (zh) 2020-09-18

Family

ID=52875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0270.6A Active CN107429474B (zh) 2015-03-30 2016-03-24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51410A1 (zh)
EP (1) EP3277879B1 (zh)
JP (1) JP2018509999A (zh)
CN (1) CN107429474B (zh)
BR (1) BR112017020730A2 (zh)
RU (1) RU2017134675A (zh)
WO (1) WO20161561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1972A (zh) * 2020-06-24 2020-10-16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脚盆、洗脚盆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3152050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方法、衣物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09828B1 (en) * 2017-05-31 2021-06-30 Sda Factory Vitoria Slu Heating control with reduced temperature overshoots for an iron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15202413A (zh) * 2022-08-31 2022-10-18 月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干烫设备的温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6200A (ja) * 1990-10-31 1992-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イロン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148420A (zh) * 1995-01-23 1997-04-23 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用一种具有控制蒸汽发生量的织物温度传感器的蒸汽电熨斗
CN1242810A (zh) * 1997-10-29 2000-01-26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预期功率控制的蒸汽熨斗
CN1838017A (zh) * 2005-03-25 2006-09-27 深圳斯贝克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发热元件的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4023265U (zh) * 2014-08-15 2014-12-17 宁波市炅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汽电熨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03671C2 (de) * 1987-02-06 1995-01-05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der Dauer eines ablaufenden Trocknungsprozesses in einem Wäschetrockner
JPH0576700A (ja) * 1991-09-18 1993-03-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6200A (ja) * 1990-10-31 1992-06-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イロンの温度制御装置
CN1148420A (zh) * 1995-01-23 1997-04-23 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用一种具有控制蒸汽发生量的织物温度传感器的蒸汽电熨斗
CN1242810A (zh) * 1997-10-29 2000-01-26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带有预期功率控制的蒸汽熨斗
CN1838017A (zh) * 2005-03-25 2006-09-27 深圳斯贝克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发热元件的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4023265U (zh) * 2014-08-15 2014-12-17 宁波市炅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汽电熨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2050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方法、衣物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CN113152050B (zh) * 2020-01-22 2023-05-1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装置、控制方法、衣物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CN111781972A (zh) * 2020-06-24 2020-10-16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脚盆、洗脚盆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34675A3 (zh) 2019-05-24
EP3277879A1 (en) 2018-02-07
US20180051410A1 (en) 2018-02-22
WO2016156179A1 (en) 2016-10-06
EP3277879B1 (en) 2019-07-24
CN107429474B (zh) 2020-09-18
BR112017020730A2 (pt) 2018-06-26
RU2017134675A (ru) 2019-04-04
JP2018509999A (ja)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474A (zh) 具有用于控制加热功率的装置的熨烫设备
US11382455B2 (en) Air fry coo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S2680347T3 (es) Sistema de control de potencia de superficies de cocción
CN106895451B (zh) 用于操作电磁炉的方法
CN107272768B (zh) 加热控制方法及加热烹调装置
CN107559902A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加热烹调装置
GB2516610A (en) Control
EP154683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tent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 device under test
EP3747318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and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KR101601706B1 (ko) 온수매트의 히터 제어 방법 및 그 히터 제어 방법을 적용한 온수매트
CN104957967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02957A (zh) 微波炉控制设备、方法及微波炉
CN113849010A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和加热设备
US20230176599A1 (en) Heating seat ring voltage self-adap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617272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ES2939085T3 (es) Encimera de cocción que comprende un programa de cocción mejorado, sistema de cocción, procedimiento de cocción y programa correspondiente
JP521828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7356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936882B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加热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38455B1 (ko) 피가열체 특성에 따른 온도 제어를 수행하는 조리 기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JP2007322040A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18217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259611A (zh)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控制方法、确定方法
JP4915187B2 (ja) 加熱調理器
EP4195873A1 (en) Heating seat ring voltage self-adap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