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6398B -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6398B
CN107426398B CN201710266731.4A CN201710266731A CN107426398B CN 107426398 B CN107426398 B CN 107426398B CN 201710266731 A CN201710266731 A CN 201710266731A CN 107426398 B CN107426398 B CN 107426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lkback
signal
mobile terminal
intercom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67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6398A (zh
Inventor
梁日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a 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a 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a 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a He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667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26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26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6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6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6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3On hold, intercom or transfer communica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5/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 H04Q5/24Selecting arrangements wherein two or more subscriber stat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ame line to the exchange for two-party-lin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该对讲配件具备收发数字对讲信号的功能,其首先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然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背景技术
对讲功能因此不需要通信基站等特性,在一些应用场景,如登山、野外营救等,具备突出的优点。但是,对讲功能依赖于专业的对讲设备,对普通用户来讲,为了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如对讲机等,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以解决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包括:
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进一步的,与移动终端配对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
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进一步的,在接收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移动终端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移动终端;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或者,
通过插入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包括:
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下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配件,包括:配对模块、对讲模块、传输模块,其中,
配对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对讲模块用于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传输模块,在上行链路上,接收传输模块转发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传输模块用于将对讲模块处理后的数字对讲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对讲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对讲模块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发送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进一步的,还包括提醒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提醒模块用于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移动终端播放;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若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移动终端;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配对模块用于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或者,通过插入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以及本发明提供的对讲配件,其中,
对讲配件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在下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移动终端用于播放来自对讲配件的外界数字对讲信号,接收用户语音,生成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对讲配件。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对讲实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该对讲配件具备收发数字对讲信号的功能,其首先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然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一种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二种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三种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四种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五种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对讲配件的第一种应用场景;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对讲配件的第二种应用场景;
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涉及的双工对讲方法的时隙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涉及的双工对讲配置信号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包括所有的可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个人助手等设备。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方法包括:
S101: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S102:在下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S103: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首先进行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的配对,配对完成后,在接收数据时,对讲配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对讲配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对讲配件这一端的体现包括:
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
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与移动终端配对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
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接收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移动终端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移动终端;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或者,
通过插入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首先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实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以及对讲配件2,其中,
对讲配件2用于与移动终端1进行配对,在下行链路上,对讲配件1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移动终端2,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1接收来自移动终端2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移动终端2用于播放来自对讲配件的外界数字对讲信号,接收用户语音,生成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对讲配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系统,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配对完成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2,包括:配对模块21、对讲模块22、传输模块23,其中,
配对模块21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对讲模块22用于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传输模块,在上行链路上,接收传输模块转发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传输模块23用于将对讲模块处理后的数字对讲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对讲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2还包括配置模块24,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1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对讲模块22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发送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2还包括提醒模块25及控制模块26,其中,
提醒模块25用于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移动终端播放;
控制模块26用于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若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移动终端;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配对模块21用于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或者,通过插入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实际应用中,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所有功能模块,都可以采用处理器、编辑逻辑器件等方式实现。
现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主要是结合图3至7,针对对讲配件进行说明。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一种结构框图,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包括:供电电源31、射频天线32、对讲模块 22及传输模块23;供电电源31为射频天线32、对讲模块22及传输模块23 供电,在接收数据时,对讲模块22通过射频天线32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传输模块23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对讲模块22接收传输模块2转发的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32 发送出去。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二种结构框图,由图4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在图3的基础上,供电电源31为可拆卸的或者不可拆卸的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传输模块23为蓝牙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限域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中的一种。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三种结构框图,由图5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在图3的基础上,传输模块23包括模数转换模块231、以及与移动终端的音频接口匹配的音频插头232;在接收数据时,模数转换模块231将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音频插头232 及音频接口发送至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模数转换模块231将音频插头 232接收的来自移动终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数字对讲模块。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四种结构框图,由图6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在图5的基础上,还包括独立音频接口33,独立音频接口33与模数转换模块231电连接,这样对讲配件可以直接通过独立音频接口33播放接收到的对讲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还包括使能模块,使能模块在检测到独立音频接口插入音频设备时,使能独立音频接口与模数转换模块之间的连接通路。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的第五种结构框图,由图7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对讲配件在图3的基础上,还包括与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匹配的电源插头34;供电电源31通过电源插头34获取电能,传输模块 23通过电源插头34收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还包括提醒模块,数字对讲模块在接收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后,产生触发信号;提醒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提醒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提醒模块包括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对讲配件还包括对讲配置模块,对讲配置模块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数字对讲模块。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上可以设置一个对讲APP,用户通过对讲APP进行对讲配置参数的配置。
第四实施例:
现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场景一:
对讲配件使用独立的电池进行供电,通过蓝牙或者WiFi方式与手机进行配对,手机安装有对讲APP(应用),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本场景中,手机对讲功能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1:在对讲APP的配对界面,检测可能存在的对讲配件,对讲配件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手机进行配对;
步骤82:在对讲APP的配对界面,用户进行对讲参数的配置,如频道、是否加密等,对讲配件接收来自手机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步骤83:对讲配件初始化,参数配置完成后,进行初始化配置;
步骤84: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手机;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来自手机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在接收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手机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手机播放,则发送至手机;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场景二:
对讲配件包括电源插头,供电电源通过电源插头获取电能,终端通信模块通过电源插头收发数据,手机安装有对讲APP(应用),具体的如图9所示,在本场景中,手机对讲功能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1:在对讲APP的配对界面,检测插入电源插口的对讲配件,对讲配件通过电源插头的通信方式,与手机进行配对;
步骤92:在对讲APP的配对界面,用户进行对讲参数的配置,如频道、是否加密等,对讲配件接收来自手机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对讲配置参数,配置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步骤93:对讲配件初始化,参数配置完成后,进行初始化配置;
步骤94: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手机;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来自手机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在接收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手机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手机播放,则发送至手机;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第五实施例:
现有的对讲机(对讲设备)都是半双工收发机制,即对讲机在按压说话按钮、通过频段1发送数据时,不能接收数据,对应的,在通过频段2接收数据时,不能发送数据;这种半双工收发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在使得用户可以基于对讲配件实现手机的对讲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全双工收发机制,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双工收发机制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基于数字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规定的30ms时隙的概念,以30ms时隙为边界定义了两个独立工作的时隙1和时隙2,全双工语音应用采用一个时隙发送语音,下一相邻时隙接收语音的双时隙时分复用的方式。
在全双工模式下发送语音,发送方主动发送时建立30ms时隙,接收方接收到同步帧后,根据接收到的同步头建立30ms时隙,所以当发送方实际输出的信号由于射频通道造成延时时,接收方按照接收到的同步头信息建立的时隙会产生偏差,就必须要调整。
图11描述的是发送方信号未校准和校准后内部30ms时隙和空中DMR (数字无线通信)信号,其中,
△t1为射频发送中断与内部30ms定时器时间间隔,由于配置射频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需要将Tx_inter中断提前,在Tx_inter到来时射频配置为发送,通过配置C5000芯片的Reg0x12寄存器的bit0-5(步进100us)可以调节△ t1大小;
△t2为理论输出信号和实际输出到空中信号的时间间隔,由于芯片内部和射频通道会存在延时,所以需要通过配置C5000的Reg0x2e寄存器的 bit0-4(步进100us)调节△t2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t2大小计算方法,可以使用示波器触发模式,一探笔点发送方的Tx_inter中断管脚,另一探笔点接收方的检测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管脚,计算出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T=△t1+△t2,进而在△t1已知的基础上,计算出△t2值,配置 Reg0x2e,校准后输出信号和理论信号间隔△t3小于100us,近似理论输出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双工收发机制,实现简单,成本低。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该对讲配件具备收发数字对讲信号的功能,其首先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然后在接收数据时,通过射频天线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通过发送至配对的移动终端,在发送数据时,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通过射频天线发送出去;这样用户仅需要一个对讲配件,就可以基于常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来实现对讲功能,进而就不需要购买专用的对讲设备,解决了现有用户使用对讲功能需要购买对讲设备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1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1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1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仅仅只需要一个对讲配件;
在接收到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所述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移动终端配对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对讲配置参数,配置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对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包括:
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或者,
通过插入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4.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讲配件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在下行链路上,所述对讲配件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仅仅只需要一个对讲配件;
在接收到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之后,还包括:
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所述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
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
若选择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5.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对模块、对讲模块、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配对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所述对讲模块用于在下行链路上,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传输模块,在上行链路上,接收所述传输模块转发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仅仅只需要一个对讲配件;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对讲模块处理后的数字对讲信号传输至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所述对讲模块;
还包括提醒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提醒模块用于通过信号指示灯、扬声器、蜂鸣器中的至少一种方式,提醒用户选择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所述播放方式包括直接播放或者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播放方式;若选择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播放,则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若选择直接播放,则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对应的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或者耳机进行播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讲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对讲配置参数,根据所述对讲配置参数,配置所述对讲模块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的接收频段及发送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的发送频段。
7.如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对讲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用于通过蓝牙通信、红外通信、近场通信、限域通信、WiFi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或者,通过插入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源接口或者音频接口的有线通信方式,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配对。
8.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对讲配件,其中,
所述对讲配件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配对,在下行链路上,所述对讲配件接收外界数字对讲信号,对所述外界数字对讲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对讲配件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终端的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将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处理后,发送出去;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播放来自所述对讲配件的外界数字对讲信号,接收用户语音,生成所述待发送数字对讲信号并转发至所述对讲配件。
CN201710266731.4A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Active CN107426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6731.4A CN107426398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6731.4A CN107426398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6398A CN107426398A (zh) 2017-12-01
CN107426398B true CN107426398B (zh) 2021-03-30

Family

ID=6042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6731.4A Active CN107426398B (zh) 2017-04-21 2017-04-21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263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0342Y (zh) * 2008-07-04 2009-04-2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线实时双向对讲装置
CN102724358A (zh) * 2012-05-28 2012-10-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对讲的实现方法、移动终端及门禁对讲机
CN104300999A (zh) * 2014-11-03 2015-01-21 陈松初 一种通过手机实现对讲机功能的外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29660U (zh) * 2015-09-21 2016-02-10 深圳市海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对讲机控制系统
CN106210190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广州远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的对讲机功能配件
CN106330237A (zh) * 2016-10-18 2017-01-11 深圳市大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无线数字语音时分双工对讲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40451A (ko) * 2003-10-28 2005-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주파수 식별 기능을 가지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무선주파수 식별 프로그래밍 방법
CN203522737U (zh) * 2013-09-04 2014-04-02 龚恩能 多方对讲蓝牙耳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0342Y (zh) * 2008-07-04 2009-04-29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线实时双向对讲装置
CN102724358A (zh) * 2012-05-28 2012-10-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对讲的实现方法、移动终端及门禁对讲机
CN104300999A (zh) * 2014-11-03 2015-01-21 陈松初 一种通过手机实现对讲机功能的外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29660U (zh) * 2015-09-21 2016-02-10 深圳市海恒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手机的对讲机控制系统
CN106210190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广州远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的对讲机功能配件
CN106330237A (zh) * 2016-10-18 2017-01-11 深圳市大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窄带无线数字语音时分双工对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6398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18812B1 (en) Fast role switch between bluetooth true wireless stereo (tws) earbuds
US9712266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channel audio communicated over bluetooth low energy
KR101940709B1 (ko) 피어-투-피어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한 클라우드 기반 근접성 페어링 및 스위칭
EP18344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pairing
US20160219358A1 (en) Wireless earbuds with reciprocating leader and follower configuration
CN106937197A (zh) 双耳无线耳机及其通信控制方法
JP2017531960A (ja) 無線ヘッドフォン及びヘッドセット用オーディオクラス準拠充電アクセサリ
KR101745866B1 (ko) 다자간 통신 기능을 포함하는 블루투스 헤드셋
CN105763213A (zh)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线协议的无线耳机系统
CN111431975B (zh) 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固件升级
WO2011126279A3 (ko) 채널 추정 기준 신호의 확장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채널 추정 기준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7231582B (zh) 全双工数字对讲方法、对讲配件及全双工数字对讲系统
CN106210190A (zh) 基于手机的对讲机功能配件
US11128746B2 (en) Smart phone and Bluetooth earset having digital two-way radio function
KR102110015B1 (ko) 디지털 무전기 기능을 갖는 스마트워치
US98944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n audio signal
TW200627877A (en) Human interface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426398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对讲实现方法、对讲配件及对讲实现系统
CN203057324U (zh) 一种控制装置、数字电视终端及系统
CN206686379U (zh) 一种全双工对讲配件
JP640714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41581A1 (ja) 携帯電話とヘッドセットを脱着可能に接続する装置
CN104507041B (zh) 一种基于Android的短距离蓝牙双向语音通信系统
CN206432988U (zh) 基于蓝牙信标技术的提醒装置
US9179245B1 (en) Proximity-based audio sha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