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3493B -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3493B
CN107423493B CN201710529849.1A CN201710529849A CN107423493B CN 107423493 B CN107423493 B CN 107423493B CN 201710529849 A CN201710529849 A CN 201710529849A CN 107423493 B CN107423493 B CN 107423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econdary equipment
physic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98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3493A (zh
Inventor
李满礼
薛禹胜
倪明
赵丽莉
李悦岑
童和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ANRUI GROUP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ANRUI GROUP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r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ANRUI GROUP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r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ANRUI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7105298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23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23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3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3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3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抽象形成三层框架,包括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然后针对各层中的物理实体、二次设备、通信网络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单元模型。本发明可以准确描述通信性能,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有重大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又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信息物理耦合系统,是指通过3C技术将计算系统、通信网络和物理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实时感知、动态控制与信息服务融合的多维异构复杂系统。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网传感器数量、信息网络规模和决策单元数量都迅速增加,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此外,能源互联网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通过各种业务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控制决策,电力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交互机理日益复杂。现代电力系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力设备网络,而是发展成为具备各种CPS典型特征的电力CPS。
如何面向电力系统控制应用进行信息物理耦合建模与评估,成为电力系统新形势下亟需研究的课题。电力流交互是对物理网络连续过程的描述,信息流交互则是以离散化数据结构为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这种异构性给电力CPS系统的分析和运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方法基本是将两者割裂开的,迫切需要一种精确的模型来描述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行为,准确反映通信性能对电力CPS中安全稳定的影响。
目前,绝大多数关于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电力CPS)建模方面的研究都侧重于对信息的映射关系的反映,而事实上对通信性能的准确描述才是研究通信网络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影响所真正关心的,但却缺少相关研究和成熟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以求准确反映通信性能对电力CPS中安全稳定的影响。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抽象成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针对各层中的物理实体、二次设备、通信网络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单元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对二次设备采用以下方法建模:
基于二次设备功能对其进行建模,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且任意两个二次设备功能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二次设备网络,构造功能矩阵W进行表示,其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21
其中,Wii表示第i个二次设备节点的功能特性,其取值范围采用多元组(F(input),t(F))表征,其中F(input)对应相应二次设备的信息处理算法,input表示相应二次设备的输入数据,t(F)表示信息处理算法本身的处理延时。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对通信网络采用以下方法建模:
将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抽象为通信节点,将通信线路抽象为通信支路,采用矩阵来描述通信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对包含k个通信节点的通信网络,采用邻接矩阵C来描述通信网络,邻接矩阵C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22
其中,邻接矩阵C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两个通信节点间通信性能的评估指标,如果两个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是指,通过建立关联矩阵实现二次设备-物理节点关联模型、二次设备-通信节点关联模型以及二次设备-信息节点关联模型,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包括建立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以及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
对包含m个物理节点和n个二次设备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来描述信号采集过程,用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来描述控制命令执行过程;
SP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31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表示物理节点,SP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层与物理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与物理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PS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41
其中,P表示物理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物理层节点与二次设备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和k个通信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或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来描述信息上传或命令下发过程;
ST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42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表示通信节点,ST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TS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51
其中,T表示通信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抽象形成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通过关联矩阵实现信息物理耦合,可以对实际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中的包括通信延时在内的通信性能进行准确描述并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准确反映通信性能对电力CPS中安全稳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建模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际系统CPS拓扑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路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信延时模型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具体而言,该建模方法的主要过程是,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抽象成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针对各层中的物理实体、二次设备、通信网络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单元模型,其整体建模框架如图1所示。
其中,基于二次设备功能对其进行建模。二次设备主要指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设备(如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以功率调度业务的实现为例,电气量测信息上传过程中,二次设备需要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上传;控制指令下达过程中,二次设备需要实现指令的下发、处理和执行。因此,可以基于二次设备功能对其进行建模。
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且任意两个二次设备功能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二次设备网络,构造功能矩阵W进行表示,其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61
其中,Wii表示第i个二次设备节点的功能特性,其取值范围采用多元组(F(input),t(F))表征,其中F(input)对应相应二次设备的信息处理算法,input表示相应二次设备的输入数据,t(F)表示信息处理算法本身的处理延时。不同二次设备根据不同输入数据input(如电压、电流、相角等节点信息)选择不同的信息处理算法F(如功率计算等),不同信息处理算法本身的处理延时t(F)性能亦取决于二次设备内置的算法F。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研究目标,选择多元组中相应的某一元素的值代入矩阵计算。
通信网络性能主要是由通信元件和拓扑结构决定,其对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信号传递的延时(误码情况等效为传输延时)、信号丢失和信号传输错误等。因此,建立的通信网络模型要能够描述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设备和网络的通信性能。
因此,对通信网络采用以下方法建模:将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抽象为通信节点,将通信线路抽象为通信支路,采用矩阵来描述通信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对包含k个通信节点的通信网络,采用邻接矩阵C来描述通信网络,邻接矩阵C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72
其中,邻接矩阵C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两个通信节点间通信性能的评估指标,如果两个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是指,通过建立关联矩阵实现二次设备-物理节点关联模型、二次设备-通信节点关联模型以及二次设备-信息节点关联模型,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包括建立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以及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
对包含m个物理节点和n个二次设备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来描述信号采集过程,用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来描述控制命令执行过程;
SP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71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表示物理节点,SP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层与物理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即对于SP中的SPij而言,其取值范围可采用多元组(SPTij,SPPMij,......)来表示,其中SPTij表示二次设备节点i和物理节点j之间的交互延时,如控制命令执行的延时,SPPMij表示二次设备节点i和物理节点j之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如控制命令执行错误的概率,省略的元素表示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层与物理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可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自行进行补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研究目标,选择多元组中相应的某一元素的值代入矩阵计算,如研究信息交互延时这一指标,则SP矩阵由SPTij的值构成。
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与物理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PS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81
其中,P表示物理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物理层节点与二次设备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即对于PS中的PSij而言,其取值范围可采用多元组(PSTij,PSPMij,......)来表示,其中PSTij表示物理节点i和二次设备节点j之间的交互延时,如控制命令执行的延时,PSPMij表示物理节点i和二次设备节点j之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如控制命令执行错误的概率,省略的元素表示其他用于描述物理层节点与二次设备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可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自行进行补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根据具体研究目标,选择多元组中相应的某一元素的值代入矩阵计算,如研究信息交互延时这一指标,则PS矩阵由PSTij的值构成。
如果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和k个通信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或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来描述信息上传或命令下发过程;
ST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091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表示通信节点,ST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即对于ST中的STij而言,其取值范围可以采用多元组(STTij,STPMij,......)来表示,其中STTij表示二次设备节点i和通信节点j之间的通信延时,STPMij表示二次设备节点i和通信节点j之间的误码概率,省略的元素表示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可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自行进行补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研究目标,选择多元组中相应的某一元素的值代入矩阵计算,如研究通信延时这一指标,则ST矩阵由STTij的值构成。
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TS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101
其中,T表示通信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即对于TS中的TSij而言,其取值范围可采用多元组(TSTij,TSPMij,......)来表示,其中TSTij表示通信节点i和二次设备节点j之间的通信延时,TSPMij表示通信节点i和二次设备节点j之间的误码概率,省略的元素表示其他用于描述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可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自行进行补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研究目标,选择多元组中相应的某一元素的值代入矩阵计算,如研究通信延时这一指标,则TS矩阵由TSTij的值构成。
如果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以下给出上述方案的实际运用。选取一个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实际拓扑为研究对象,基于关联矩阵建模方法研究不同通信延时对N-2故障情况下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的影响。该系统包含28条1000kV母线、856条500kV母线、6952条220kV母线以及52个直流换流站(拓扑结构见附图2);其中,物理系统简化为A~H区域,通信系统包含1个主站(MS)、5个子站(SS)以及11个执行站(ES),信息传输路径如附图3所示。
在电网正常运行情况下,如果SS4区域发生单回特高压线路断开或者ES9区域单个特高压交直流落点闭锁,系统仍可以保证稳定运行。但当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系统将暂态失稳。当电网出现故障时,信息传输过程通常为二次设备采集并处理物理节点信息,再通过通信节点向信息节点上传,信息节点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决策,并向相关执行单元(二次设备)下达指令。在该场景下,安全稳定防御系统(SSDS)的动作顺序是:1)SS4给MS发送故障信息;2)ES9将故障信息发给SS5,由SS5发送给MS;3)MS识别N-2故障,进行控制决策,向相关单元下发控制指令。
假设物理节点与通信节点一一对应,线路传输的通信延时为5μs·km-1。由于稳控业务中主站集通信、二次设备计算以及信息节点处理功能为一体,故本算例中MS同时具备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以及信息节点的特性。对信息上传以及下发过程建立基于关联矩阵的通信延时模型,其框架如附图4所示。
PE-ES矩阵为11阶对角矩阵,其对角元素为各二次设备对物理信息的采集延时(由于采集时间属于微秒甚至纳秒级,可忽略);ES-PE矩阵为PE-ES矩阵的转置。
二次设备ES矩阵元素在该算例中为各二次设备自身信息处理延时,如下: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111
通信拓扑矩阵在信息上传过程中为ES-SS矩阵和SS-MS矩阵(如下式所示),在信息下发过程为MS-SS矩阵和SS-ES矩阵,可由ES-SS矩阵和SS-MS矩阵转置得到。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121
Figure BDA0001339208800000122
信息功能矩阵在本算例中用MS-MS矩阵表征:MS-MS=[5.1732]。
针对本场景故障,候选执行站为ES2-ES7,信息上传的传输路径分别为ES9-SS5-MS,SS4-MS,指令下发的传输路径为MS-SS2-ES2,MS-SS2-ES3,MS-SS2-ES4,MS-SS3-ES5,MS-SS3-ES6,MS-SS3-ES7。假设每个单元固有动作时间为160ms,则ES2-ES7总的跳开时间见表1。
表1 ES2-ES7总动作时间(单位:ms)
ES2 ES3 ES4 ES5 ES6 ES7
191.2712 191.4812 192.3262 188.9812 188.7712 189.4112
将上述执行站延时连同故障信息一起作为Fastest的输入信息,计算得到动作序列:跳开ES3,ES5以及ES6的一台机,跳开ES2的两台机。在这种控制策略下,暂态稳定裕度为51.09。表2给出了暂态功角稳定边界影响对ES2-ES7跳闸延时的灵敏度值。由该表亦可看出,暂态功角稳定边界对ES2、ES3、ES5和ES6的灵敏度较高。
表2暂态功角稳定边界对ES2-ES7的灵敏度
ES2 ES3 ES4 ES5 ES6 ES7
0.0176 0.0144 0.0134 0.0139 0.0136 0.0123
如果考虑通信故障情况,假设数据从SS4上传至MS过程中误码增加导致动作时间增加3ms延时,则暂态稳定裕度由51.09降低至28.72,低于设定阈值30。由此可见,通信延时的增加将明显降低电力系统稳定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Claims (1)

1.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电力信息物理系统抽象成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针对各层中的物理实体、二次设备、通信网络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单元模型;
其中,对二次设备采用以下方法建模:基于二次设备功能对其进行建模,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且任意两个二次设备功能之间没有相关性的二次设备网络,构造功能矩阵W进行表示,其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11
其中,Wii表示第i个二次设备节点的功能特性,其取值范围采用多元组(F(input),t(F))表征,其中F(input)对应相应二次设备的信息处理算法,input表示相应二次设备的输入数据,t(F)表示信息处理算法本身的处理延时;
对通信网络采用以下方法建模:将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抽象为通信节点,将通信线路抽象为通信支路,采用矩阵来描述通信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对包含k个通信节点的通信网络,采用邻接矩阵C来描述通信网络,邻接矩阵C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12
其中,邻接矩阵C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两个通信节点间通信性能的评估指标,如果两个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所述通过关联矩阵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是指,通过建立关联矩阵实现二次设备-物理节点关联模型、二次设备-通信节点关联模型以及二次设备-信息节点关联模型,将物理实体层、信息物理耦合层、信息系统层联通起来,包括建立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以及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
对包含m个物理节点和n个二次设备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物理-二次设备关联矩阵PS来描述信号采集过程,用二次设备-物理关联矩阵SP来描述控制命令执行过程;
SP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21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表示物理节点,SP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物理节点之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层与物理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与物理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PS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22
其中,P表示物理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P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其取值范围由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交互延时、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间的交互可靠程度和其他用于描述物理层节点与二次设备层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物理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对包含n个二次设备节点和k个通信节点的电力网络,采用二次设备节点-通信节点关联矩阵ST或通信节点-二次设备节点关联矩阵TS来描述信息上传或命令下发过程;
ST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31
其中,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表示通信节点,ST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二次设备节点与通信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二次设备节点和通信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TS矩阵的结构定义如下:
Figure FDA0002683985400000032
其中,T表示通信节点,S表示二次设备节点,TS中的各元素表示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能,其取值范围由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延时、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的误码概率和其他用于描述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信息交互的性能指标组成,如果相应通信节点和二次设备节点之间没有交互关系,则相应位置的元素为0。
CN201710529849.1A 2017-07-02 2017-07-02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Active CN107423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9849.1A CN107423493B (zh) 2017-07-02 2017-07-02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9849.1A CN107423493B (zh) 2017-07-02 2017-07-02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3493A CN107423493A (zh) 2017-12-01
CN107423493B true CN10742349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042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9849.1A Active CN107423493B (zh) 2017-07-02 2017-07-02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23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0775B (zh) * 2017-12-22 2021-06-1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层分布混成计算架构体系及方法
CN108873733B (zh) * 2018-06-07 2021-08-06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中信息预想事故影响的分析方法
CN109871474B (zh) * 2019-01-11 2022-09-13 段文旭 一种基于模体的网络动态信息流生成方法
CN110351124A (zh) * 2019-06-19 2019-10-18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能源互联网控制流-信息流综合可靠性分析方法
CN110391935B (zh) * 2019-07-11 2022-04-15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计及信息物理耦合特性和信息扰动的量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0989396B (zh) * 2019-11-26 2021-08-13 清华大学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拓扑关系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1507000A (zh) * 2020-04-17 2020-08-0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模型、建模方法以及应用
CN112487590B (zh) * 2020-12-08 2022-07-29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优化智能电网鲁棒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91222A (zh) * 2022-01-20 2022-02-25 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多通信模型的影响分析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6581A (ja) * 2013-05-31 2014-12-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デマンドレスポンス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6889B2 (en) * 2015-10-08 2019-01-22 Taurus Des, Llc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variable state-of-charge frequency response optimization
CN106199288B (zh) * 2016-08-22 2019-01-2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网络模型的主动配电网电力孤岛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329518A (zh) * 2016-09-06 2017-01-11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交互建模方法
CN106713043B (zh) * 2016-12-30 2020-04-1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通信网建模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36581A (ja) * 2013-05-31 2014-12-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デマンドレスポンス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3493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3493B (zh) 一种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
CN100438251C (zh) 一种大型电力系统脆弱线路辨识的方法
CN106602548B (zh) 一种基于eeac的暂态稳定关键输电断面识别方法
CN102928738A (zh) 一种智能电网故障的动态层次诊断装置及方法
CN103823362A (zh) 基于仲裁机制的相似双余度飞控计算机及冗余控制方法
CN106771848B (zh) 一种基于拓扑图元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CN105739324A (zh) 一种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仿真平台及其方法
CN105184029A (zh) 一种电力通信混合系统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CN103679545A (zh) 一种配电网可靠性理论评估系统
CN105140919A (zh) 一种基于图论的快速拓扑分析及拓扑岛建立的方法
AU2022231757B2 (en) Method for multi-adaptive optimal μPMU placement in micro-energy network
CN103617572B (zh) 一种电网输电线路容量充裕度的评价方法
CN109378835A (zh) 基于互信息冗余性最优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系统
CN105656036A (zh) 考虑潮流和灵敏度一致性等值的概率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CN108509751B (zh) 一种考虑延时矩阵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动态建模方法
CN114814467A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CN101404040A (zh) 基于子图同构的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计算资源划分方法
CN112014687A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区段分层定位方法
Wang et al. Reconfiguration of shipboard power system using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Wang et al.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co-simulation platform for 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
CN109193617B (zh) 基于紧约束识别的电力系统脆弱点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1958546B (zh) 基于电压灵敏度的电力网络分区方法
CN206114829U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区段在线辨识系统
CN104599197A (zh) 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分层等值方法
CN205123415U (zh) 智能变电站网络诊断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