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1553A - 一种新型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1553A
CN107411553A CN201710673484.XA CN201710673484A CN107411553A CN 107411553 A CN107411553 A CN 107411553A CN 201710673484 A CN201710673484 A CN 201710673484A CN 107411553 A CN107411553 A CN 107411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ity
chamber
transmission
cunning chamber
cu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34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天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6734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1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1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15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88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with means for keeping liquid cool or h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杯,包括输电架以及通过导线与杯体连接的输电端子,所述杯体左端面安装有臂手、右端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输电架中设置有端口向左的滑腔,所述滑腔中可左右平滑地设置有滑板,所述滑腔右端壁中心设置有输电槽,所述滑腔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滑板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腔平滑配合连接的凸臂,每个所述第一滑腔中均设置有用以推移所述凸臂左右平滑的平滑件,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杯体断电事故的发生,且输电端子的锁定安全可靠,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水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杯的功能不完全局限于存放水的功能,也具有将水烧开的功能,在烧水时,需要将输电端子插入到输电架中通电后才能使用,杯体的输电端子可直接插入到输电架的供电孔中配合连接以通电,虽然这种插接方式操作非常方便,但是输电端子到杯体之间的导线长度不一,在使用时,导线往往被随意摆放,如果有人不小心误踢误撞到导线,这样就会造成输电端子直接脱离与输电架的供电孔的配合连接,从而导致杯体的突然断电,以至于造成杯体使用寿命的降低,严重的话还会直接造成杯体的烧毁,因此现有的输电端子与供电槽之间的插接方式存在供电连接不稳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输电端子在插拔过程中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杯,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水杯,包括输电架以及通过导线与杯体连接的输电端子,所述杯体左端面安装有臂手、右端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输电架中设置有端口向左的滑腔,所述滑腔中可左右平滑地设置有滑板,所述滑腔右端壁中心设置有输电槽,所述滑腔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滑板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腔平滑配合连接的凸臂,每个所述第一滑腔中均设置有用以推移所述凸臂左右平滑的平滑件,所述滑板中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滑板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腔通连的插孔,所述插孔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放置腔,所述第二滑腔右侧的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导引槽,所述第二滑腔中前后对应设置有两个滑架,每个所述滑架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腔中平滑配合连接的顶推板、设置在所述顶推板内侧左端的阻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推板外侧右端且与所述导引槽平滑配合连接的导引板,所述第二滑腔前后两端壁的中心对应设置有凹孔,每个所述凹孔中设置有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内侧端与所述顶推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阻隔板内侧端均设置有圆腔,每个所述阻隔板左端面靠内侧端设置有手拨杆,所述第二滑腔右端壁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滑腔通连的穿孔,所述穿孔右端端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且用以与所述输电槽配合连接的输电碰块,所述穿孔中可平滑设置有输电块,所述输电块与所述输电碰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所述平滑件中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滑件包括左右通贯所述凸臂且与所述凸臂配合连接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腔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右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腔右端壁中的马达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长度与所述滑腔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滑架的体积与所述输电端子的体积相同。
两个所述圆腔并构为一个圆,且该圆的直径与所述导线的直径相同,所述顶推板、阻隔板和导引板固定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顶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前后端壁碰接时,所述插孔的槽口面积与两个所述阻隔板之间的端口面积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平滑件中的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个手拨杆将各自对应的滑架向外拨动,使得两个滑架克服各自对应的弹片的弹性力,而使得两个顶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第二滑腔的前后端壁碰接,两个阻隔板之间的端口被打开,从而方便输电端子对准插孔并插入,输电端子右端面与输电块碰接且与第二滑腔右端壁碰接,接着松开对两个滑架的拨动,使得两个滑架在各自对应的弹片的弹性力作用下而将输电端子夹紧固定,使得滑板向右平滑,当凸臂位于第一滑腔的最右端位置时,输电碰块与输电槽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在供电时,输电端子处于夹紧固定状态而使得供电安全稳定,避免误踢误撞到导线,而造成输电端子直接脱离与供电孔的配合连接,
2.通过在插拔输电端子时,输电碰块与输电槽始终处于相对状态,输电块处于断电状态。从而避免在插拔时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供电的安全性以及插拔输电端子时的安全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杯体断电事故的发生,且输电端子的锁定安全可靠,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输电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两个所述顶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前后端壁碰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输电端子被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输电端子处于供电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输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7所示的一种新型水杯,包括输电架5以及通过导线11与杯体10连接的输电端子1,所述杯体10左端面安装有臂手12、右端面设置有出水口13,所述输电架5中设置有端口向左的滑腔50,所述滑腔50中可左右平滑地设置有滑板2,所述滑腔50右端壁中心设置有输电槽51,所述滑腔50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腔52,所述滑板2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腔52平滑配合连接的凸臂53,每个所述第一滑腔52中均设置有用以推移所述凸臂53左右平滑的平滑件,所述滑板2中设置有第二滑腔20,所述滑板2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腔20通连的插孔21,所述插孔21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放置腔28,所述第二滑腔20右侧的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导引槽25,所述第二滑腔20中前后对应设置有两个滑架,每个所述滑架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腔20中平滑配合连接的顶推板22、设置在所述顶推板22内侧左端的阻隔板23和设置在所述顶推板22外侧右端且与所述导引槽25平滑配合连接的导引板24,所述第二滑腔20前后两端壁的中心对应设置有凹孔26,每个所述凹孔26中设置有弹片27,每个所述弹片27内侧端与所述顶推板22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阻隔板23内侧端均设置有圆腔29,每个所述阻隔板23左端面靠内侧端设置有手拨杆30,所述第二滑腔20右端壁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滑腔50通连的穿孔31,所述穿孔31右端端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滑板2固定连接且用以与所述输电槽51配合连接的输电碰块32,所述穿孔31中可平滑设置有输电块34,所述输电块34与所述输电碰块3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33,所述平滑件中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其中,所述平滑件包括左右通贯所述凸臂53且与所述凸臂53配合连接的螺旋杆55,所述螺旋杆55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腔52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右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腔52右端壁中的马达54连接,通过两个马达54工作推移所述滑板2左右平滑,使得所述滑板2左右平滑安全稳定。
其中,所述滑板2的长度与所述滑腔50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滑架的体积与所述输电端子1的体积相同。
其中,两个所述圆腔29并构为一个圆,且该圆的直径与所述导线11的直径相同,所述顶推板22、阻隔板23和导引板24固定安装。
其中,两个所述顶推板22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腔20的前后端壁碰接时,所述插孔21的槽口面积与两个所述阻隔板23之间的端口面积相同,从而方便所述输电端子1插入购物。
其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542和降热铝片541,所述除振厚板542设置在所述平滑件中的马达54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马达54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541设置在所述马达54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马达54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541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542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541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马达54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除振厚板542用以减少所述马达5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马达54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所述输电架5抖动。
初始位置状态时,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马达54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凸臂53位于所述第一滑腔52的最左端位置,所述滑板2的左端部分位于所述滑腔50左端外部,所述第一弹片33将所述输电块34向左顶出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弹片33的弹性力,而使得两个所述滑架相互碰接,所述输电碰块32与所述输电槽51相对,所述输电碰块32处于断电状态;
当杯体10需要通电使用时,先通过两个所述手拨杆30将各自对应的滑架向外拨动,使得两个所述滑架克服各自对应的所述弹片27的弹性力,而使得两个所述顶推板22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腔20的前后端壁碰接时,两个所述阻隔板23之间的端口被打开,且所述插孔21的槽口面积与两个所述阻隔板23之间的端口面积相同,此时如图2所示;接着使得所述输电端子1对准插孔21并插入,直到所述输电端子1右端面与所述输电块34碰接且与所述第二滑腔20右端壁碰接,接着松开对两个所述滑架的拨动,使得两个所述滑架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弹片27的弹性力作用下而将所述输电端子1夹紧,此时,如图3所示,所述输电块34缩回到所述穿孔31中,最后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2工作,使得所述滑板2向右平滑,当所述凸臂53位于所述第一滑腔52的最右端位置时,所述输电碰块32与所述输电槽51配合连接。此时,如图4所示。
当杯体10不需要通电时,先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2工作反转,以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再通过两个手拨杆30使得两个所述滑架恢复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从而方便将输电端子拔出,最后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以便于下一次输电端子插接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个手拨杆将各自对应的滑架向外拨动,使得两个滑架克服各自对应的弹片的弹性力,而使得两个顶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第二滑腔的前后端壁碰接,两个阻隔板之间的端口被打开,从而方便输电端子对准插孔并插入,输电端子右端面与输电块碰接且与第二滑腔右端壁碰接,接着松开对两个滑架的拨动,使得两个滑架在各自对应的弹片的弹性力作用下而将输电端子夹紧固定,使得滑板向右平滑,当凸臂位于第一滑腔的最右端位置时,输电碰块与输电槽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在供电时,输电端子处于夹紧固定状态而使得供电安全稳定,避免误踢误撞到导线,而造成输电端子直接脱离与供电孔的配合连接,
2.通过在插拔输电端子时,输电碰块与输电槽始终处于相对状态,输电块处于断电状态。从而避免在插拔时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增加了供电的安全性以及插拔输电端子时的安全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杯体断电事故的发生,且输电端子的锁定安全可靠,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水杯,包括输电架以及通过导线与杯体连接的输电端子,所述杯体左端面安装有臂手、右端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输电架中设置有端口向左的滑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腔中可左右平滑地设置有滑板,所述滑腔右端壁中心设置有输电槽,所述滑腔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第一滑腔,所述滑板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腔平滑配合连接的凸臂,每个所述第一滑腔中均设置有用以推移所述凸臂左右平滑的平滑件,所述滑板中设置有第二滑腔,所述滑板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腔通连的插孔,所述插孔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放置腔,所述第二滑腔右侧的前后两端壁中对应设置有导引槽,所述第二滑腔中前后对应设置有两个滑架,每个所述滑架包括在所述第二滑腔中平滑配合连接的顶推板、设置在所述顶推板内侧左端的阻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推板外侧右端且与所述导引槽平滑配合连接的导引板,所述第二滑腔前后两端壁的中心对应设置有凹孔,每个所述凹孔中设置有弹片,每个所述弹片内侧端与所述顶推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阻隔板内侧端均设置有圆腔,每个所述阻隔板左端面靠内侧端设置有手拨杆,所述第二滑腔右端壁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滑腔通连的穿孔,所述穿孔右端端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且用以与所述输电槽配合连接的输电碰块,所述穿孔中可平滑设置有输电块,所述输电块与所述输电碰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片,所述平滑件中还设置有承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件包括左右通贯所述凸臂且与所述凸臂配合连接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左端与所述第一滑腔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右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腔右端壁中的马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长度与所述滑腔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滑架的体积与所述输电端子的体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腔并构为一个圆,且该圆的直径与所述导线的直径相同,所述顶推板、阻隔板和导引板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腔的前后端壁碰接时,所述插孔的槽口面积与两个所述阻隔板之间的端口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除振厚板和降热铝片,所述除振厚板设置在所述平滑件中的马达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设置在所述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热铝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除振厚板固定连接。
CN201710673484.XA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新型水杯 Withdrawn CN107411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484.XA CN107411553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新型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73484.XA CN107411553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新型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1553A true CN107411553A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3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3484.XA Withdrawn CN107411553A (zh) 2017-08-09 2017-08-09 一种新型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15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663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7369993B (zh) 一种用电设备用的供电接合装置
CN107181097A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107834298A (zh) 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设备
CN107411553A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107453150A (zh) 一种供电插接装置
CN107136945A (zh) 一种新型水杯装置
CN107259987A (zh) 一种安全使用的水杯
CN107317176A (zh) 一种新型除尘器设备
CN108155519A (zh) 一种新型网络视频服务器
CN107453151A (zh) 一种水杯
CN107453149A (zh) 一种除尘器设备
CN10744415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CN107845916A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8123264A (zh) 一种改良型水杯
CN108092046A (zh) 一种安全的插座装置
CN107492759A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107343751A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108209559A (zh) 一种安全使用型水杯
CN107468076A (zh) 一种水杯
CN107242745A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107181085A (zh) 一种水杯装置
CN108232901A (zh) 一种改进型水杯
CN107411555A (zh) 一种安全水杯
CN108232897A (zh) 一种改善型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