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314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9314A
CN107409314A CN201680014421.7A CN201680014421A CN107409314A CN 107409314 A CN107409314 A CN 107409314A CN 201680014421 A CN201680014421 A CN 201680014421A CN 107409314 A CN107409314 A CN 107409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lan
lan device
soft
hard
fun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4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9314B (zh
Inventor
藤野庄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9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包括站功能(15)的硬AP(10)激活包括在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以检查扫描响应性,所述第一组合由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组成;激活包括在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以及激活包括在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所述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 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以下简称为“LAN”)在商店内得以构建(参照专利文献1)。店内无线LAN通常通过连接到有线LAN的一个或两个接入点(以下简称为“AP”)来容纳所有站。此外,当存在其中能够同时安装站和软AP的无线LAN设备时,可以将多个网络拓扑结构用作通向有线LAN的路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预先确定用于激活软AP的无线LAN设备。在这样的店内无线LAN环境中,考虑到在改变布局等时刻的通信质量,用户必须手动地重新安装无线LAN设备。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4-1932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商店内部构建的无线LAN中,当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时或者当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时,即使无线LAN通信的通信质量在此之前都没有问题,但是当上述事件发生时无线LAN通信会时不时地突然中断。
作为用于测量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的手段,存在用于测量通信帧的差错率等的手段。然而,即使利用这种手段,将由一个地方的各个无线LAN设备测量的通信质量的数据库进行聚合的通信最终也是必须的,从而增加整个系统的帧数。
本公开已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无线通信程序可以在包括以下时刻的时刻在少量帧中自动地测量通信质量并重新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当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时、当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时等,从而使得能够在中断对象的影响较小的路径上进行无线LAN通信。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硬AP,包括站功能;以及多个无线LAN设备,每个无线LAN设备包括软AP功能。硬AP扫描属于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检测软AP的扫描响应性的恶化,去激活属于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激活组成第一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第一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检查包括在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激活组成与第一组合不同的其它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其它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检查包括在所述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并且激活组成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所述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无线通信程序可以在包括以下时刻的时刻在少量帧中自动地测量通信质量并重新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当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时、当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时等,从而使得能够在中断对象的影响较小的路径上进行无线LAN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序列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1的示意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存在多个无线LAN设备和硬AP时,每个无线LAN设备同时配备有站功能和软AP功能,硬AP自动地测量扫描响应性,将无线LAN设备确定为路径上的软AP,并重新配置网络拓扑结构。
首先,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硬AP 10、四个无线LAN设备20A至20D等。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区分硬AP与“软AP”(这将在稍后描述),通常称为“接入点”的硬件接入点将被称作“硬AP”。
硬AP 10包括在内部的设备数据库11。设备数据库11存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等。此外,硬AP 10包括作为软件功能的设备集中管理功能12。软件功能是可以通过激活软件来实现的功能。在图1中,软件功能是由虚线指示的。
设备集中管理功能12包括设备服务连接释放管理功能13、软件AP激活管理功能14、和站功能15。站功能15包括自动扫描功能16和扫描结果评估功能17。稍后将在无线通信方法的描述中揭示各功能的细节。
此外,有线LAN 30连接到硬AP 10。
另一方面,无线LAN设备20A包括作为软件功能的站功能21A和接入点(软件AP)功能22A。因此,无线LAN设备20A可以同时是站和接入点。
软AP功能22A包括扫描响应功能23A、服务连接释放功能24A、和软件AP激活功能25A。
注意,四个无线LAN设备20A至20D具有相同的配置。省略了无线LAN设备20C和20D的详细配置的说明和无线LAN设备20B至20D的配置的描述。
此外,最初,也就是说,在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或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的时刻之前,无线LAN设备20A和20B属于作为站的硬AP10,并且无线LAN设备20C和20D分别属于作为站的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软AP。
例如通过对包括在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中的运算设备(未示出)的控制来执行程序,从而实现由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实现的每个组件。更具体地说,通过将存储在存储单元(未示出)中的程序加载到主存储设备(未示出)以及通过控制运算设备执行程序来实现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此外,组件不仅可以通过包括程序的软件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硬件、固件和软件的组合等来实现。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将上述程序存储并提供给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意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等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只读压缩盘存储器)、CD-R(可记录压缩盘)、CD-R/W(可重写压缩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型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除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
可以使用任意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程序提供给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通过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提供给硬AP 10或无线LAN设备20A至20D。
接下来,将描述上述无线通信系统1的操作,即无线通信方法。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序列图。在图2中,为了区分无线LAN设备20A至20D,将它们分别称作无线LAN设备A至D。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最初,硬AP 10起到接入点的作用,附加地,作为软件功能的站功能15被激活。此外,在无线LAN设备20A和20B中,分别激活站功能21A和21B以及软AP功能22A和22B。在无线LAN设备20C和20D的每一个中,站功能被激活并且软AP功能被去激活。
如上所述,无线LAN设备20A和20B属于作为站的硬AP 10,并且无线LAN设备20C和20D分别属于作为站的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软AP。
硬AP 10的自动扫描功能16以一定的定期间隔或在任意时刻对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软AP进行扫描,以检查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响应性(步骤S10)。注意,各个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扫描响应功能23A和23B响应硬AP 10的扫描。
当硬件AP 10的扫描结果评估功能17识别出无线LAN设备20A或20B的响应性已经恶化(步骤S20)时,设备服务连接释放管理功能13向无线LAN设备20A和20B输出设备服务连接释放请求(步骤S30)。例如,当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或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时,无线LAN设备20A或20B的响应性恶化。
然后,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服务连接释放功能24A和24B分别释放与服务无线LAN设备20C和20D的连接(步骤S40)。
在步骤S40之后,在四个无线LAN设备20A至20D中的每一个中,站功能21被激活,并且软AP功能22被去激活。
接下来,无线LAN设备20A和20B各自向硬AP 10输出设备服务连接释放响应(步骤S50)。
当硬AP 10从无线LAN设备20A和20B接收到设备服务连接释放响应(步骤S60)时,硬AP 10应用网络拓扑结构1(步骤S70)。
接下来,硬AP 10的软AP激活管理功能14向无线LAN设备20A输出软AP激活请求(步骤S80)。
因此,无线LAN设备20A的软AP激活功能25A激活软AP功能22A,并且无线LAN设备20A的站功能21A和软AP功能22A被激活。注意,在无线LAN设备20B至20D中的每一个中,站功能21仍然被激活,并且软AP功能22仍然被去激活。
接下来,无线LAN设备20A向硬AP 10输出软AP激活响应(步骤S90)。
接下来,硬AP 10的自动扫描功能16对具有激活的软AP功能22A的无线LAN设备20A进行扫描(步骤S100),以检查网络拓扑结构1中的无线LAN设备20A的响应性(步骤S110)。注意,在检查响应性时,在单位时间内向无线LAN设备发出固定次数的扫描,并且将响应比(响应次数/尝试次数)放入数据库。此外,在检查响应性时,可以使用无线LAN设备中的接收强度的平均值,而不用响应比。
以这种方式,可以检查硬AP 10和无线LAN设备20A之间的通信质量。
接下来,硬AP 10去激活无线LAN设备20A的软AP功能22A(未示出)。
同样地,硬AP 10应用其它网络拓扑结构来检查无线LAN设备20A至20D的响应性(步骤S120)。注意,在其它网络拓扑结构中,像网络拓扑结构1中一样,一个无线LAN设备20的软件AP功能22被激活,以检查无线LAN设备20的响应性,或者多个无线LAN设备20的软件AP功能22被同时激活,以检查该多个无线LAN设备20的响应性(多个无线LAN设备的响应比的平均值或者多个无线LAN设备的接收强度的平均值)。
网络拓扑结构1和其它网络拓扑结构之间的区别在于激活软AP功能22的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的组合。例如,在网络拓扑结构2中,无线LAN设备20B的软AP功能22B被激活。在网络拓扑结构3中,无线LAN设备20C和20D的软AP功能22被激活。在网络拓扑结构4中,无线LAN设备20A至20D的软AP功能22被激活。因此,硬AP 10可以应用具有从四个无线LAN设备20之中选择一个至四个无线LAN设备20的组合的网络拓扑结构。
与步骤S120有关的操作是与步骤S70至步骤S110的操作相同的重复操作,此处将省略对这些操作的说明和描述。
硬AP 10的扫描结果评估功能17从所有网络拓扑结构中提取具有最高响应性(响应比、响应比的平均值、或接收强度的平均值)的网络拓扑结构。此外,硬AP 10再次向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输出软AP激活请求,一旦在提取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已经激活了其软AP功能22,就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的站功能21和软件AP功能22被激活(步骤S130)。
此时,使得具有激活的站功能21和去激活的软AP功能22的其它无线LAN设备20属于具有激活的站功能21和激活的软AP功能22的无线LAN设备20或硬AP 10。
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0。
利用这样的配置,可以在包括以下时刻的时刻在少量帧中自动地测量通信质量并重新配置网络拓扑结构:当安装新的无线LAN设备时、当改变产品展示架的布局时等,从而使得能够在中断对象的影响较小的路径上进行无线LAN通信。此时,无需安装新的硬件。
注意,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硬AP 10的设备集中管理功能12发出用于检查通信质量的针对每个网络拓扑结构的扫描。然而,可以从包括无线LAN设备20的站的所有站发出扫描,响应的结果可以在每个站中累积,并且设备集中管理功能12可以从站收集结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硬AP 10和多个无线LAN设备20A至20D,所述硬AP 10包括站功能15,所述多个无线LAN设备20A至20D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软AP功能22。硬AP 10扫描属于硬AP 10的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软AP,检测软AP的扫描响应性的恶化,去激活属于硬AP 10的所有无线LAN设备20A至20D的软AP功能22,激活组成第一组合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所述第一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检查包括在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扫描响应性,激活组成与第一组合不同的其它组合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所述其它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检查包括在所述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扫描响应性,并且激活组成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所述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由包括站功能15的硬AP 10来执行。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0:扫描属于硬AP 10的无线LAN设备20A和20B的软AP;步骤S20:检测软AP的扫描响应性的恶化;步骤S30至步骤S60:去激活属于硬AP 10的无线LAN设备20A、20B的软AP功能22A、22B;步骤S70至步骤S90:激活组成第一组合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所述第一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步骤S100至步骤S110:检查包括在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扫描响应性;步骤S120:激活包括在与第一组合不同的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软AP功能22,所述其它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20;步骤S120:检查包括在所述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20的扫描响应性;以及步骤S130:激活包括在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22,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注意,本公开不限于第一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地修改。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Wi-Fi直连设备用作无线LAN设备。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1的示意配置的框图。在图3中,软件功能由虚线指示。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1包括硬AP 110、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无线LAN设备120C和120D等。作为硬AP 110的软件功能的设备集中管理功能112包括组拥有者(以下简称为“GO”)激活功能114、站功能115等。站功能115包括自动扫描功能116和扫描结果评估功能117。Wi-Fi直连设备120A包括GO功能122A等。GO功能122A包括扫描响应功能123A、服务连接释放功能124A、和GO激活功能125A。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序列图。在图4中,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以及无线LAN设备120C和120D分别被称作Wi-Fi直连设备A和B以及无线LAN设备C和D。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最初,在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中,站功能121A和121B以及GO功能122A和122B分别被激活,并且在无线LAN设备120C和120D中的每一个中,站功能被激活,并且GO功能被去激活。
当无线LAN设备的响应性恶化(步骤S210和S220)时,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的服务连接释放功能124A和124B分别释放与服务无线LAN设备120C和120D的连接。因此,所有设备都处于Wi-Fi发现状态,即,站功能被激活并且GO功能被去激活(步骤S230至S260)。
然后,应用网络拓扑结构1(步骤S270),激活Wi-Fi直连设备120A的GO功能122A(步骤S280和S290),并且检查对扫描的响应性(步骤S300和步骤S310)。同样地,应用其它网络拓扑结构,激活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或者无线LAN设备的GO功能122,以检查对扫描的响应性(步骤S320)。接下来,提取具有最高响应性的网络拓扑结构,并且激活与所提取的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或者无线LAN的GO功能122(步骤S330)。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硬AP 110、Wi-Fi直连设备120A和120B、以及无线LAN设备120C和120D。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方法在少量帧中自动地测量通信质量,并重新配置网络拓扑结构,从而使得能够在中断对象的影响较小的路径上进行无线LAN通信。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受其限制。注意,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地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5年3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054533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附图标记列表
1、101 无线通信系统
10、110 硬AP
12、112 设备集中管理功能
15、115 站功能
20、120C、120D 无线LAN设备
21、121 站功能
22 软AP功能
30、130 有线LAN
120A、120B Wi-Fi直连设备
122 组拥有者功能

Claims (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硬AP,包括站功能;以及
多个无线LAN设备,每个无线LAN设备包括软AP功能,其中
所述硬AP
扫描属于所述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
检测所述软AP的扫描响应性的恶化,
去激活属于所述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
激活组成第一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第一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
检查包括在所述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
激活组成与所述第一组合不同的其它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其它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
检查包括在所述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以及
激活组成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所述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2.一种由硬AP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硬AP包括站功能,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扫描属于所述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
检测所述软AP的扫描响应性的恶化;
去激活属于所述硬AP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
激活组成第一组合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第一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
检查包括在所述第一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
激活包括在与所述第一组合不同的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其它组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LAN设备;
检查包括在所述其它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扫描响应性;以及
激活包括在具有较高扫描响应性的组合中的无线LAN设备的软AP功能,所述较高扫描响应性是所述第一组合的响应性和所述其它组合的响应性之间的较高者。
3.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使硬AP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各个步骤的无线通信程序。
CN201680014421.7A 2015-03-18 2016-02-19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74093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4533 2015-03-18
JP2015054533A JP6439524B2 (ja) 2015-03-18 2015-03-1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6/000892 WO2016147559A1 (ja) 2015-03-18 2016-02-19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314A true CN107409314A (zh) 2017-11-28
CN107409314B CN107409314B (zh) 2020-07-10

Family

ID=5691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421.7A Active CN107409314B (zh) 2015-03-18 2016-02-19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9771B2 (zh)
JP (1) JP6439524B2 (zh)
KR (1) KR101983490B1 (zh)
CN (1) CN107409314B (zh)
HK (1) HK1247021A1 (zh)
WO (1) WO201614755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9051A (ja) * 2008-03-12 2009-09-24 Canon Inc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端末及び管理装置
CN102711084A (zh) * 2012-06-18 2012-10-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集中控制和多信道部属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17438A (zh) * 2011-08-04 2013-02-0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装置以及通信设定提供方法
CN103634860A (zh) * 2012-08-24 2014-03-12 西门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快速切换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WO2015008712A1 (ja) * 2013-07-18 2015-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6709A (ko) * 2003-07-22 2006-06-16 피씨티이엘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랜에서 웨이크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80320108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nagement Policies For Dense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frastructure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5298748B2 (ja) 2008-10-0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65283B2 (en) * 2009-08-10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tting up a direct link in a peer to peer wireless network
JP5343841B2 (ja) * 2009-12-22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742985B1 (ko) * 2010-11-02 2017-06-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그룹 오너 결정 방법 및 그 디바이스
KR101840723B1 (ko) * 2011-09-02 2018-03-21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P2p 연결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것의 주소록 관리 방법
EP2761937A4 (en) * 2011-09-30 2015-12-16 Intel Corp WIRELESS CONNECTIONS TO THE NETWORK ASSISTED BY IDENTIFICATION
EP2608625B1 (en) * 2011-12-12 2015-1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image forming operation thereof
US20150055575A1 (en) * 2012-03-30 2015-02-26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adio device, address determin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terminal
CN104471962B (zh) * 2012-04-10 2019-03-22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方法
WO2013162496A1 (en) * 2012-04-23 2013-10-3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uming group owner responsibilities for peer-to-peer wireless connections
US9026604B2 (en) * 2012-06-18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replacement administrator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150063376A (ko) * 2012-08-14 2015-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통신을 위한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730082B2 (en) * 2012-08-24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relay packets via Wi-Fi direct
EP2744150A1 (en) * 2012-12-11 2014-06-18 Thomson Licensing Automatic re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KR101489675B1 (ko) * 2012-12-20 2015-02-04 주식회사 팬택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장치의 스캔 및 접속 방법, 이를 위한 단말 장치
JP6093026B2 (ja) * 2013-03-12 2017-03-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ダイレクト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p2pグループ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331255B2 (ja) 2013-03-28 2018-05-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電子棚札、電子棚札システム、表示データ生成装置、商品陳列棚及び電子棚札表示方法
CN104168623B (zh) * 2013-05-17 2017-12-1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理WiFi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WO2015020379A1 (en) * 2013-08-04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rting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1614B2 (en) * 2013-09-23 2016-12-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method for Wi-Fi home automation
US9775007B2 (en) * 2013-10-09 2017-09-2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Group based location servic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265011B2 (en) * 2013-11-25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remote Wi-Fi client power control to avoid local receiver desense
US9872232B2 (en) * 2013-12-02 2018-0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ighborhood area network detection
US20150163300A1 (en) * 2013-12-11 2015-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recreation of a peer-to-peer group in case of group owner termination
US9942728B2 (en) * 2014-02-05 2018-04-10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group own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60021586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Facebook, Inc. Channel congestion mitigation
US9596603B2 (en) * 2014-08-01 2017-03-14 Qualcomm Connected Experiences, Inc. Distributed bulk onboarding process
US9654552B2 (en) * 2014-08-21 2017-05-1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legating group ownership for the formation of a new group
US9681365B2 (en) * 2014-10-29 2017-06-13 Aruba Networks, Inc. Group owner (GO) negotiation in peer to peer (P2P) communications to obtain group owner role
US9807540B2 (en) * 2015-02-05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group owner multi-channel concurrent operation and associated absence period indication for legacy client devices
US9894665B2 (en) * 2015-06-30 2018-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access point backend data connection speed within a Wi-Fi beacon
KR102577358B1 (ko) * 2016-07-06 2023-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주파수 대역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9051A (ja) * 2008-03-12 2009-09-24 Canon Inc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端末及び管理装置
CN102917438A (zh) * 2011-08-04 2013-02-06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装置以及通信设定提供方法
CN102711084A (zh) * 2012-06-18 2012-10-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集中控制和多信道部属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34860A (zh) * 2012-08-24 2014-03-12 西门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快速切换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WO2015008712A1 (ja) * 2013-07-18 2015-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基地局および通信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29771B2 (en) 2018-11-13
HK1247021A1 (zh) 2018-09-14
KR101983490B1 (ko) 2019-05-28
US20180027426A1 (en) 2018-01-25
JP6439524B2 (ja) 2018-12-19
CN107409314B (zh) 2020-07-10
KR20170127562A (ko) 2017-11-21
WO2016147559A1 (ja) 2016-09-22
JP2016174336A (ja) 2016-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384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提供测量导频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5853B (zh) 通信信道选择装置、通信信道选择方法以及接入点
US10863379B2 (en) BSS color assignment in infrastructure WLANS
US10299143B2 (en) Multiple application modules (MAMs) for monitoring signals in components in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s, including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608758B2 (en) Simulating service changes in an application module (A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CS) to simulate site walks in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9436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nfiguration, testing and/or deployment of a wireless system including a wireless extender
JPH11504485A (ja) セル計画用テストトランシーバ
JPH06508250A (ja) セル形移動無線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聴取制御チャンネル
CN105025525B (zh) 一种多信道无线局域网的信道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01277506A (zh) 一种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9587686A (zh) 识别伪基站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749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CN111031550B (zh) 一种无线网络弱覆盖区域的判别方法及装置
CN110753369B (zh) 一种中断小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817728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0784893B (zh) 多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装置、核心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409314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无线通信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122923B (zh) 接入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1103638B (zh) 最佳化存取点信道选择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001749B1 (en) Selection of an operation channel in a wireless network according to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CN107277761A (zh) 一种终端位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172644A (zh) 一种组网方法和车载终端
EP3337221A1 (en) Access node, controller for access node,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network deployment
CN103081539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主信道选择的技术
CN116193488A (zh) 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70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