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157B -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9157B
CN107409157B CN201580078119.3A CN201580078119A CN107409157B CN 107409157 B CN107409157 B CN 107409157B CN 201580078119 A CN201580078119 A CN 201580078119A CN 107409157 B CN107409157 B CN 107409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burn
reading
messages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81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9157A (zh
Inventor
王提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9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9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9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47Telephone sets including 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means facilitating their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消息交互界面,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第一消息为上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当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该方法使得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心终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用户在智能终端中使用的信息交互类应用,如QQ、贴吧、微信、微博、猫扑、糗百、阿里旺旺、陌陌以及各大论坛等,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文件中将上述一类的应用统称为交互应用,用户在使用交互应用时,经常会发布若干消息,用户每天都要接收到海量的信息。
作为一种新兴的聊天方式,在即时通讯应用中阅后即焚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阅后即焚是一种新的社交形式,以“保护隐私”为核心,拓展了用户在进行通讯时的心理界线,并且能够让用户增加对消息的关注度,由于时间的限制,用户能够更加珍惜阅读消息的机会。
用户A与用户B的聊天界面中,用户A希望自己的发送的某个消息(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被看到后能够经过一定的时间消失,尤其是略微敏感和隐私的信息,用户即想满足一时的分享欲望又不想被留下永久证据。
目前流行的阅后即焚软件,如:Snapchat,该应用最主要的功能便是所有照片都有一个1到10秒的生命期,用户拍了照片发送给好友后,这些照片会根据用户所预先设定的时间按时自动销毁。而且,如果接收方在此期间试图进行截图的话,用户也将得到通知。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所有的消息一律阅后即焚,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保留,因为不是所有人对所有的消息都喜欢玩儿″阅后即焚。用户更期待能够有自主、个性化地设置部分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而对绝大部分消息不做改变。对此,现在很有应用推出了撤回的功能,但是只能针对预定时间之内的消息可以撤回,一旦过了一定时间,用户便无法删除,而且这种撤回方式属于一种即时的删除行为,并不属于阅后即焚,因此用户操作也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方法包括:显示消息交互界面,上述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上述第一消息为上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当检测到上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包括:对上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上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上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包括:触发终端中或应用中的阅后即焚机制将上述第一消息进行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到上述压力值越大,对上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或者越长,具体设置由系统或用户预先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指示图标,上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上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指示图标为倒计时图标,上述倒计时图标用于提示用户上述第一消息即将被删除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上述第一消息被删除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对上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上述方法还包括:弹出提示信息,上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上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上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上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上述方法还包括:将上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预设阈值比能触发普通操作的压力感应值要大,对于不大于预设阈值的压力只能实现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选择或者简单的编辑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力的实时大小与t可以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在调节压力的过程中,可以弹出一个提示窗口告知用户正在施加的压力对应着什么样的时间,或待用户稳定压力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一段时间内力度的平均值确定时间t,或是在提示窗口直接显示有时长选择选项由用户选择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多条消息,阅后即焚的生命周期还可以根据每条消息内容的大小设置为不同的时间,内容越丰富,经历的生命周期可以越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的消息在焚毁后可以表现为被删除、被撤回或者不留任何痕迹如同什么消息都没有发送过一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机制还可以通过监控特定操作与按键来监控或防止其他用户进行保存、截图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消息阅后即焚的装置,即一种智能终端,上述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消息交互界面,上述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上述第一消息为上述显示模块显示的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设置模块,用于当上述检测模块检测到上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对上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上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上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置模块具体用于:触发终端中或应用中的阅后即焚机制将上述第一消息进行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模块检测到上述压力值越大,上述设置模块对上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设置模块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还用于设置指示图标,上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上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指示图标为倒计时图标,上述倒计时图标用于提示用户上述第一消息即将被删除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上述设置模块将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将上述第一消息删除之前,如果上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对上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上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弹出提示信息,上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上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上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上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上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上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上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上述终端至少包括:显示屏、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上述显示屏、上述处理器、上述存储器通过上述总线连接通信;上述显示屏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上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和指令,上述处理器调用上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指令,根据上述显示屏接收到的用户的操作,用于执行用于实现如上上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消息交互界面,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第一消息为上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当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该方法使得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个性化地掌控着聊天内容的私密性和关注度,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聊天应用群聊中信息交互的场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
图3为一种重压设置阅后即焚消息的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会有很多特征的细化和解释,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冗余,细化和解释适应于同原理下同样的特征。
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聊天应用群聊中信息交互的场景,类似的有微信、QQ、微博、贴吧、猫扑、天涯、豆瓣、短信、彩信等信息交互。网友们之间往往进行着各种信息的交流互动,然而由于网络交流具有信息公开性且兼具交际广泛性,因此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网友都是熟知的亲密好友,网友一般都是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用户很期待自己能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与好友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尤其是谈到一些劲爆的话题时,往往能调动参与者的热情,为网络社交添彩,然而这些劲爆的话题往往都是一些敏感信息,当涉及到个人的隐私信息时,几乎所有的用户还是对信息的扩散保持着慎重。用户希望自己敏感的的消息能够被呈现但又不留下证据,因此用户在发布了这些消息后一定时间后将这些消息焚毁,即无法使他人在当前聊天应用中再看到这些消息。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使得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01至103。
步骤101:显示消息交互界面,所述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
通常,本发明中所指的消息交互界面都是由智能终端中的交互应用具体显示的,交互应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一切可以供用户发布消息的应用,例如QQ、贴吧、微信、微博、人人、猫扑、糗百、京东、淘宝、手机银行、移动营业厅、facebook、推特、instagram、以及各大社区论坛等。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现有技术的操作进入消息发布界面以及收发消息。本专利中所提到的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终端设备,特别是移动终端设备。
步骤102: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
其中,当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进行触屏操作时,智能终端就会检测到用户触碰屏幕的位置以及触屏位置对应到的操作对象是什么,也会检测到触碰屏幕的压力值,这些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屏幕中集成的压力传感器等器件来获取。
步骤103: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这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通过重压的方式来触发对消息属性的设置。现有技术中并不区分重压与普通力度的触碰操作,本发明中所指的预设阈值比能触发普通操作的压力感应值要大。例如用户施予的压力达到F1时,用户只能实现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选择或者简单的编辑操作;而用户施予的压力达到F2时,可以触发对第一消息进行属性的改变,将第一消息从可以永久保留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其中F2大于F1,F2为预设阈值,可以由智能终端厂商出厂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用户对第一消息施加的触屏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就会对上述第一消息触发阅后即焚功能。一种实现形式是将上述第一消息的属性标记为阅后即焚功能,由交互应用中包含的阅后即焚机制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识别和阅后即焚的控制执行,阅后即焚机制会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消息预定时间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焚毁)。另一种实现形式是对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所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所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删除后使得上述第一消息对用户不可见。时间t的具体时长可以由阅后即焚机制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也可以在用户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后,弹出阅后即焚所需时长的选择框,由用户确认选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作用在第一消息上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后,还可以通过调节对第一消息施加压力的大小来设置经历多长时间后,焚毁该消息。例如,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越大,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或者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越大,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长。压力的实时大小与t可以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用户在调节压力的过程中,可以弹出一个提示窗口告知用户正在施加的压力对应着什么样的时间,或待用户稳定压力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一段时间内力度的平均值确定时间t,或是在提示窗口直接显示有时长选择选项由用户选择确定,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确认了时间t后即完成了时间t的设置。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该方式灵活地设置出第一消息被焚毁的时间,有效控制第一消息的生命周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用户还可以选择在第一消息旁边显示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自己所述第一消息是阅后即焚消息,但指示图标对其他用户不可见。这一类信息通常是隐私敏感类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设置模块还可以选择在第一消息旁边设置指示图标,第一图标对所有用户可见,用于提示所有用户所述第一消息是阅后即焚消息,用于提醒所有用户聚焦关注,如果不抓紧阅览,该消息就会永远消失。这一类消息未必是隐私敏感类信息,可能是相对更加具有即时性的消息。
具体的第一指示标识还可以是一个到计时,用于提醒用户请迅速阅读这条信息,并且可以清楚地提醒用户还有多长时间能够浏览这条消息,对这条信息的生命周期有直观的印象,这样可以提高其他用户对自己所发消息的关注度。
用户具体操作如图3所示,图3为一种重压设置阅后即焚消息的方法示意图。例如:预设阈值为2N,假设用户所施加的力为F,则当F小于等于2N时,对消息不会触发属性的改变操作,只能通过长按来触发基本的编辑;一旦F大于2N,则触发对消息阅后即焚这一属性的设置功能,阅后即焚机制设置成功后,可以增加一个标识用于指示该消息已不再是普通的消息了,而是阅后即焚消息,指示标识的具体形态不限定。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阅后即焚机制可以根据用户所施加压力的实时大小或者一定时段内的压力平均值来确定具体的消息的生命周期。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在第一消息上进行的触屏操作,是指在第一消息对应当前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上触屏,且该触屏位置的触屏操作能够触发对第一消息的基本识别和编辑操作。
由于用户操作场景的不同,因此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任何可以进行等同和替换的技术方案以及应用场景,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中的图形标注仅仅是一种象征,并不限定实际操作中的触屏位置、触屏范围的大小,由于用户使用操作的多样性,只要能够起到的功能与本发明操作功能效果可以等同的都应属于本发明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如果用户对显示界面中多个消息进行批量设置阅后即焚,可以先对多条消息进行批量选中使上述多条消息处于待编辑状态,然后对上述多条消息中的任意一条消息进行重压触屏,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就会对上述多条消息批量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这些消息旁边可以分别显示出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自己或者其他用户这些消息已经都是阅后即焚消息了。另外,对于多条消息,阅后即焚的生命周期还可以根据每条消息内容的大小设置为不同的时间,内容越丰富,经历的生命周期可以越长,这些可以由压力值配合阅后即焚机制按照一定的算法共同决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用户如果在第一消息焚毁之前,想把第一消息的属性再变回普通的可永久显示的消息,可以点击指示图标或其他特定的图标,点击指示图标或其他特定的图标可以弹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有复原消息属性的功能选项,复原功能选项用于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这样有利于用户的灵活操作,可以个性化地设置消息是否为阅后即焚的属性,有效掌控聊天内容的私密性和关注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的消息在焚毁后可以表现为被删除、被撤回或者不留任何痕迹如同什么消息都没有发送过一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机制还可以通过监控特定操作与按键来监控或防止其他用户进行保存、截图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提供了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消息交互界面,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第一消息为上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当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该方法使得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个性化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上述多种实例的实现能让用户非常好地掌控住聊天内容的私密性和关注度。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装置,该装置/智能终端400可以是穿戴式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终端400包括显示模块401、检测模块402、设置模块403。
显示模块401,用于显示消息交互界面,所述界面包含至少一条消息;其中获取模块可以通过手机中的内置交互应用或是第三方交互应用来实现。
检测模块402,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所述第一消息为显示模块401显示的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其中检测模块402可以通过手机屏幕中集成的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并由处理器调用一定的程序进行具体分析。
设置模块403,用于当检测模块402检测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设置模块403可以由处理器调用一定的程序来实现,具体实现中可以是通过重压触发智能终端自身自带的阅后即焚机制,或者当前交互应用中所包含的阅后即焚机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设置模块是否触发设置阅后即焚功能主要取决于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压力是否大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由智能终端厂商出厂设定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置模块可以在重压的触发下将上述第一消息的属性标记为阅后即焚功能,由交互应用中包含的阅后即焚机制对上述第一消息进行识别和阅后即焚的控制执行,阅后即焚机制会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消息预定时间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另一种实现形式是设置模块对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所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所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删除后使得上述第一消息对用户不可见。时间t的具体时长可以由阅后即焚机制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也可以在用户的压力达到预设阈值后,弹出阅后即焚所需时长的选择框,由用户确认选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作用在第一消息上的压力大于预设阈值后,还可以通过调节对第一消息施加压力的大小来设置经历多长时间后,焚毁该消息。例如,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越大,对设置模块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或者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长。压力的实时大小与t可以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用户在调节压力的过程中,显示模块还可以弹出一个提示窗口告知用户正在施加的压力对应着什么样的时间,或待用户稳定压力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一段时间内力度的平均值确定时间t,或是在提示窗口直接显示有时长选择选项由用户选择确定,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确认了时间t后即完成了时间t的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设置模块可以在第一消息旁边设置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自己所述第一消息是阅后即焚消息,但指示图标对其他用户不可见。这一类信息通常是隐私敏感类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用户还可以选择在第一消息旁边显示指示图标,第一图标对所有用户可见,用于提示所有用户所述第一消息是阅后即焚消息,用于提醒所有用户聚焦关注,如果不抓紧阅览,该消息就会永远消失。这一类消息未必是隐私敏感类信息,可能是相对更加具有即时性的消息。具体的第一指示标识还可以是一个到计时,用于提醒用户请迅速阅读这条信息,并且可以清楚地提醒用户还有多长时间能够浏览这条消息,对这条信息的生命周期有直观的印象,这样可以提高其他用户对自己所发消息的关注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如果用户对显示界面中多个消息进行批量设置阅后即焚,可以先通过选中机制对多条消息进行批量选中使上述多条消息处于待编辑状态,然后对上述多条消息中的任意一条消息进行重压触屏,检测模块检测到压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就会对上述多条消息批量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这些消息旁边可以分别显示出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自己或者其他用户这些消息已经都是阅后即焚消息了。另外,对于多条消息,设置模块还可以根据每条消息内容的大小设置出不同的阅后即焚的生命周期,内容越丰富,经历的生命周期可以越长,这些可以由压力值配合阅后即焚机制按照一定的算法共同决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过程中,用户如果在第一消息焚毁之前,想把第一消息的属性再变回普通的可永久显示的消息,可以通过点击指示图标或其他特定的图标,指示图标或其他特定的图标中有复原消息属性的功能选项。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对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设置模块还用于:弹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待用户选择,复原选项能够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这样有利于用户的灵活操作,可以个性化地设置消息是否为阅后即焚的属性,有效掌控聊天内容的私密性和关注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的消息在焚毁后可以被显示模块显示为被删除、被撤回或者不留任何痕迹如同什么消息都没有发送过一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阅后即焚机制还可以通过监控特定操作与按键来监控或防止其他用户进行保存、截图等。
其中,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同等概念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加创造性就能进行的等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受到方法和装置的区别和约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400,该智能终端包括显示模块401、检测模块402、设置模块403。该终端使得用户在通过显示模块401显示消息时,能够通过检测模块402检测到的重压触发设置模块403将被重压的消息的属性改变为阅后即焚消息。使得用户通过重压(force touch)快速地将自己想要删除、撤回、或销毁的消息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个性化地掌控着聊天内容的私密性和关注度,带给用户很大的便捷性和良好的体验度。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例如CPU),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4、显示器505、压力传感器506;处理器501、存储器502、网络接口503、显示器505、压力传感器506通过通信总线504连接通信,以协作完成智能终端的各项功能。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模块5021,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等数据。压力传感器506用于感知压力并可以获取压力的值,通常压力传感器506与显示器505集成在一起。存储器5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eMMC(EmbeddedMulti Media Card,嵌入式多媒体卡)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可执行指令模块5021存储了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功能程序,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步骤101-103对应的方法本身以及可以进行等同替换的方法。如此一来,处理器501通过调用可执行指令模块5021中的程序和指令,结合显示器505、压力传感器506共同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和等同方法、以及所有可能的设计实现方式。
上述装置和系统内的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有时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限定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Read-Only Memory)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等。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3)

1.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交互应用中显示消息交互界面,所述界面包含用户发布的至少一条消息,所述至少一条消息在用户发布的时候不是阅后即焚消息;
步骤102、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
步骤103、当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所述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包括: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所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所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越大,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包括:触发终端中或应用中的阅后即焚机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图标为倒计时图标,所述倒计时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距离被删除所剩余的时间。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所述第一消息被删除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对所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弹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所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所述第一消息被删除之前,如果检测到用户对所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弹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所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9.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12.一种通过压力设置阅后即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交互应用的交互界面显示消息,所述界面包含用户发布的至少一条消息,所述至少一条消息在用户发布的时候不是阅后即焚消息;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一消息上触屏的压力值,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显示模块显示的至少一条消息中的一个;
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压力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所述焚毁时间标记中含有时间t,所述时间t用于指示接收终端或者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时间t后对所述第一消息进行删除;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压力值越大,所述设置模块对所述第一消息添加焚毁时间标记中的时间t越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触发终端中或应用中的阅后即焚机制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还用于设置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还用于设置指示图标,所述指示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为阅后即焚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图标为倒计时图标,所述倒计时图标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第一消息距离被删除所剩余的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将所述第一消息删除之前,如果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对所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弹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所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后,将所述第一消息删除之前,如果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用户对所述指示图标的触屏操作,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弹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中包含有复原选项,所述复原选项触发取消对所述第一消息设置为阅后即焚消息。
19.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消息为N个消息中的一个,所述N个消息为被批量选中后处于待编辑状态,所述设置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N个消息都设置成为阅后即焚消息。
23.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至少包括:显示屏、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显示屏、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通信;所述显示屏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根据所述显示屏接收到的用户的操作,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580078119.3A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4091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9262 WO2017113076A1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9157A CN107409157A (zh) 2017-11-28
CN107409157B true CN107409157B (zh) 2020-09-29

Family

ID=5922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119.3A Active CN107409157B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96588A1 (zh)
EP (1) EP3334132A4 (zh)
JP (1) JP2019501467A (zh)
KR (1) KR20180048830A (zh)
CN (1) CN107409157B (zh)
WO (1) WO2017113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8970B (zh) 2017-08-29 2021-07-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和处理设备
US10992621B2 (en) * 2018-08-03 2021-04-27 Flash App, LLC Enhanced data sharing to and between mobile device users
CN110321053A (zh) * 2019-04-24 2019-10-11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撤回聊天内容的方法及设备
CN111008536A (zh) * 2019-11-29 2020-04-14 创维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烧录的特征信息采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374986B1 (en) * 2021-04-12 2022-06-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laborative meeting interest analyzer based on capture attemp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3904A1 (ko) * 2013-12-06 2015-06-11 주식회사 브라이니클 애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전송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9616B2 (en) * 2004-12-21 2009-1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itive controls
JP2007102352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owango:Kk メール配信システム、メール送受信端末、メール配信方法、メール配信プログラム
JP2012048623A (ja) * 2010-08-30 2012-03-0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761619B1 (ko) * 2011-01-13 2017-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594979A (zh) * 2011-12-15 2012-07-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AU2013259614B2 (en) * 2012-05-09 2016-08-25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changing activation states of a user interface object
US9264463B2 (en) * 2013-03-15 2016-02-16 Facebook,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managing ephemeral post i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8824664B1 (en) * 2013-06-13 2014-09-02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fespan of interaction requests
US9648001B2 (en) * 2013-09-17 2017-05-09 Confide Inc. Secure messaging
JP6484079B2 (ja) * 2014-03-24 2019-03-13 株式会社 ハイディープHiDeep Inc. 感性伝達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端末機
CN103856919B (zh) * 2014-03-27 2015-12-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971500B2 (en) * 2014-06-01 2018-05-15 Apple Inc. Displaying options, assigning notification, ignoring messages, and simultaneous user interface displays in a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04219138A (zh) * 2014-07-31 2014-12-17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交互信息修正方法
CN104579934B (zh) * 2015-02-10 2016-08-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3904A1 (ko) * 2013-12-06 2015-06-11 주식회사 브라이니클 애플리케이션의 메시지 전송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4132A4 (en) 2018-07-11
KR20180048830A (ko) 2018-05-10
EP3334132A1 (en) 2018-06-13
WO2017113076A1 (zh) 2017-07-06
US20180196588A1 (en) 2018-07-12
CN107409157A (zh) 2017-11-28
JP2019501467A (ja)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9157B (zh) 一种通过压力设置消息阅后即焚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02095B (zh) 一种消息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383721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75244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terminal
WO2015106510A1 (zh) 应用的分屏方法与装置、智能终端、存储介质
TW201504927A (zh) 觸發智慧型裝置之應用程式的方法
WO2017032069A1 (zh) 一种短信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230289511A1 (en)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WO2020015462A1 (zh) 一种定时发送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58720A (zh) 一种聊天记录清除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
US111129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object by using pressure
CN108243085B (zh) 通信群组状态标识的推送、设置方法和装置
CN106547556B (zh) 启动应用程序功能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07196A1 (zh) 一种通过压力隐藏图片中敏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8600B (zh) 推送消息的查看方法及装置
JP6956237B2 (ja) 圧力によりバーン・アフター・リーディング・メッセージ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252314A (zh) 一种终端
Baig Ahead of WWDC, my wish list for iOS 12 and iPhone
CN104252315A (zh) 一种终端解锁的方法
CN114979060A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发送装置
CN112286413A (zh) 应用界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TW201832075A (zh) 利用感測元件接收解鎖訊號以顯示隱藏欄位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