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8860B -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8860B
CN107408860B CN201680013940.1A CN201680013940A CN107408860B CN 107408860 B CN107408860 B CN 107408860B CN 201680013940 A CN201680013940 A CN 201680013940A CN 107408860 B CN107408860 B CN 107408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turn
winding
grooves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39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8860A (zh
Inventor
V.拉梅特
A.德费布温
J.迪奎斯纳
J.福尼尔
S.德克莱尔
S.勒克莱尔
G.威尔奎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AS
Publication of CN107408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8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8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4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 H02K1/243Ro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Variable reluctance rotors of the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3/00DC commutator 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mechanical commutator; Universal AC/DC commutator motors
    • H02K23/52Motors acting also as generators, e.g. starting motors used as generators for ignition or ligh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为用于多相电机的定子(10)绕线的方法,所述定子(10)包括凹槽(15)且意图接收绕组的导体(C1‑C3,C1’‑C3’),对于每个相,所述绕组包括绕组(PH1‑PH3,PH1’‑PH3’),且形成两个系统(A,B),每个系统包括相应组的绕组(PH1‑PH3,PH1’‑PH3’),所述方法包括将导体(C1‑C3,C1’‑C3’)安装在所述重复的凹槽(15)中以便形成包括多个同心匝的绕组的步骤,其特征在于,将导体(C1‑C3,C1’‑C3’)安装在一系列凹槽(15)中的步骤中的一个步骤细分为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第一匝(SD)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然后是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第一匝(SD)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继续。

Description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本发明对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具有特别有利的应用,该旋转电机诸如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起动器或电马达。
背景技术
以已知的方式,旋转电机包括定子和与轴一体的转子。转子可与驱动轴和/或从动轴一体,且可属于旋转电机,该电机具有如文献EP0803962所述的交流发电机形式,或如文献EP0831580所述的电马达形式。电机包括支撑定子的外壳。该外壳还被构造为旋转转子的轴,例如通过轴承。
该交流发电机特别地包括壳体以及在壳体内的爪形转子、和定子,该爪形转子直接或间接地与轴一体地旋转,该定子围绕转子且存在小的空气间隙。该转子包括线圈和一对磁轮,所述磁轮包括支撑转子的线圈的柱形部分以及从柱形部分的端部延伸的盘部分。另外,多个爪形式的磁极从所述盘部分轴向地延伸,以便覆盖转子线圈。一个磁轮的爪轴向地面向另一磁轮,其中一个磁轮的爪穿过存在于另一磁轮的两个相邻爪之间的空间,使得磁轮的爪相对于彼此被叠盖。爪的外周边具有轴向取向,并与定子本体的内周边一起限定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空气隙。爪的内周边是倾斜的,爪在它们的自由端部处较薄。
作为变型,转子包括由金属板片的堆叠形成的本体,所述金属板片通过适当的固定系统保持为组的形式,所述固定系统诸如从一侧到另一侧轴向地通过转子的铆钉。转子包括例如通过永磁体形成的极,所述永磁体容纳于设置在转子磁性块体中的腔室内,例如如文献EP0803962所述。替换地,在所述“凸”极构造中,极通过绕转子的臂缠绕的线圈形成。
定子包括薄金属板的堆叠构成的本体,以及接收在定子凹槽中的相绕组,所述凹槽朝向内部敞开。通常存在三相或六相。在这种类型的交流发电机定子中,最常使用的绕组类型首先是所谓的“同心”绕组,其通过在自身上关闭的线圈构成,所述线圈绕定子的齿缠绕;其次是所谓的“波纹”类型绕组。
波纹绕组(undulating winding)包括多个相绕组,每个相绕组包括螺旋导体,其每个匝形成通过本体中的凹槽的波纹部。由此,在每个匝中,导体具有环圈结构,它们交替地定位在转子或定子的两侧,彼此连接至段结构,所述段结构定位在定子的凹槽内。导体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导电线形成。
文献FR2947968教导了一种原位绕线方法(situ winding method)的实施方式,其中,所有相绕组同时且平行地缠绕在定子本体的对应凹槽中。在包括两个三相系统的六相情况下,这意味着在缠绕开始时获得的两个系统的输入部在单个区域中集合在一起,而在缠绕结束时获得的两个系统的输出部在与输入区域间隔的不同的区域中集合在一起。
因此,在期望执行两个三相系统的耦合的情况下,必须执行相绕组的取向和捆绑的补充操作,以便首先将第一三相系统的输入部和输出部集合在一起,然后将第二三相系统的输入部和输出部集合在一起,或将第一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相绕组与第二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相绕组集合在一起,以便形成两个三相系统。但是,该类型的补充捆绑操作在组装线上实现起来是漫长且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用于为用于多相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而高效地消除该缺点,所述定子包括被设计为接收绕组的导体的凹槽,所述绕组包括用于每相的绕组,且形成两个系统,每个系统包括相应组绕组,所述方法包括将导体安装在所述凹槽中、被重复以便形成包括多个同心匝的绕组的步骤。
根据一个特征,将导体安装在一系列凹槽中的步骤中的一个步骤细分为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一步骤,然后是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二步骤,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一步骤继续。
本发明由此使得可以将两个系统的输入部定位在两个不同位置中,这通过允许输入部定位为与对应的控制电子器件相对而有助于两个系统的耦合。本发明由此使得可以消除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中执行的取向和捆绑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步骤期间,第一系统的第一匝的所有导体被安装,在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二步骤期间,第二系统的第一匝的所有导体被安装。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细分的安装步骤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二步骤,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所述第一步骤在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二步骤之前结束。
本发明还使得可以将两个系统的输出部定位在两个不同位置中,这通过允许将输出部定位为与对应的控制电子器件相对而有助于两个系统的耦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二步骤继续,而在与所述定子的预定角度对应的多个凹槽中,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一步骤结束。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安装最终匝的导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步骤被同时触发。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一个安装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步骤同时结束。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用于安装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一或第二步骤期间首先安装在所述凹槽中的第一匝的导体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绕组的输入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中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时,该方法还包括拖拽至少一个环圈结构以便形成过量长度的步骤,然后是使绕组的输入线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从而使所述输入线被保持的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用于安装最终匝的导体的第一或第二步骤期间,最后安装在所述凹槽中的最终匝的导体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绕组的输出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时,该方法还包括拖拽至少一个环圈结构以便形成过量长度的步骤,然后是使绕组的输出线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从而所述输出线被保持的步骤。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与所述定子的预定角度相对应的多个凹槽被用于安装第一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一步骤覆盖时,用于安装第二系统的第一匝的至少一个导体的第二步骤被触发。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多相电机的定子,所述定子包括被设计为接收绕组的导体的凹槽,所述绕组包括用于每个相的绕组,且形成两个系统,每个系统包括相应组绕组,所述绕组包括由在一系列凹槽中的导体形成的多个同心匝,其特征在于,第一匝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中的第一系统的导体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中的第二系统的导体,被第一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一系列的凹槽的数量大于被第二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二系列的凹槽的数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最终匝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中的第一系统的导体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中的第二系列的导体,被第一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一系列的凹槽的数量小于被第二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二系列的凹槽的数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匝和最终匝中被第一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一系列的凹槽的数量的总和等于在第一匝和最终匝中被第二系统的导体填充的第二系列的凹槽的数量的总和。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和研究附图被更好地理解。这些附图仅作为图示提供而不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绕线方法之后获得的绕线定子的透视图;
图2a至2d示出对于在平面投影中示出的定子,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绕线方法期间获得的不同类型的匝;
图3示出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之后获得的两个三相系统的耦合;
图4是凹槽的编号的列表,所述凹槽分别在形成起始匝、奇数匝、偶数匝和最终缠绕匝期间被不同系统的相的导体填充;
图5示出绕组的输入线通到环圈结构中的步骤。
相同、相似或近似的元件在各图中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旋转电机的绕线定子10的透视图,其主要包括本体11,形成绕组的多个相绕组PH1-PH3;PH1’-PH3’装配在本体11中。旋转电机例如是交流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起动器。该电机优选地设计为在机动车辆中实施。需记住,交流发电机-起动器是旋转电机,其可以可逆地工作,首先当作为交流发电机运转时作为发电机,其次作为电马达,特别是以便起动机动车辆的热机。
定子本体11具有环形柱形形式,其具有轴线X,且包括平金属板的轴向堆叠结构。本体11包括齿12,其绕头部13的内圆周成角度地规则分布。这些齿12成对界定凹槽15。头部13对应于本体11的实心环形部分,其在凹槽15的基部和本体11的外周边之间延伸。
凹槽15在本体11的两侧轴向地敞开。凹槽15也在本体11的内部面中径向地敞开。凹槽15可具有平行边缘,即,彼此相对的内部面平行于彼此。替换地,在另外的构造中,可发现具有平行边缘的齿12,且在该情况下,凹槽已知为梯形的。例如存在36、48、60、72、84或96个凹槽15。在该实施例中,定子10包括72个凹槽。优选地,定子10没有齿根部,以便在绕线步骤期间便于导体插入。替换地,在另外的构造中,齿12可设置有齿根部。绝缘体16布置在定子的凹槽15中。
为了形成定子绕组10,多个相绕组PH1-PH3、PH1’-PH3’安装在本体11的凹槽15中。在该情况下,六相定子包括六个相绕组,以便形成彼此耦合的两个三相系统。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较大数量的三相系统的定子、或可应用于每个包括并非三个绕组的数量的相绕组的系统。
每个相绕组PH1-PH3、PH1’-PH3’由导体C1-C3、C1’-C3’构成,其具有蜿蜒形式,且在定子内缠绕在凹槽15中,以便形成匝,多个同心的匝缠绕形成整个相的绕组。每个凹槽15多次接收单个相的导体C1-C3、C1’-C3’,由此当存在N个相时,单个相绕组PH1-PH3;PH1’-PH3’的导体对于每N个凹槽15被插入一次。
在每匝中,导体C1-C3、C1’-C3’由此具有环圈结构19a、19b,它们交替地在转子或定子的两侧上定位,彼此连接至段结构18,段结构18定位在于给定相绕组相关联的一系列凹槽15中。应注意,每个导体C1-C3、C1’-C3’可包括单个线或一束M个导电线,M等于2或更多。在该情况下,线具有圆的横截面。替换地,为了优化凹槽15的填充,线可具有矩形或正方形横截面。导体优选地由覆盖有釉的铜制成。
参考图2a至2d,在此之后描述使得可以获得六相绕线定子10(N=6)的方法,其包括由相绕组PH1-PH3形成的第一三相系统A和由绕组PH1’-PH3’形成的第二三相系统B。每个相绕组PH1-PH3、PH1’-PH3’通过对应的绕线导体C1-C3、C1’-C3’构成。在该情况下,导体C1-C3、C1’-C3’每个包括一束M=2个线,即便图中示出为每个导体包括单个线,以便便于理解该方法。
更具体地,如图2a所示,执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以便形成第一匝,称为起始匝SD。为此目的,导体C1-C3被插入在与第一系统A相对应的三个不同凹槽15中。该组件的两个相邻凹槽15通过一空出的凹槽而被彼此间隔开,该空出的凹槽是为了允许第二三相系统B的导体C1’-C3’的随后插入,如以下解释的。在所示例子中,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插入在分别编号为26、28和30的凹槽中。
在该第一安装步骤期间首先安装在凹槽15中的起始匝的导体C1-C3的部分对应于第一系统的绕组的输入部E1-E3。
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则弯曲,以便形成环圈结构19a,在该情况下,其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其从定子10的单侧延伸。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然后每个插入在随后的凹槽15中,该随后的凹槽15定位为在第一个凹槽之后的N个凹槽。导体C1-C3则弯曲,以便形成环圈结构19b,其从与第一环圈结构10a的那侧相对的侧延伸。由此,环圈结构19a、19b定位在定子10的外部,交替地在定子的一侧或另一侧,同时从定子10的单侧延伸的环圈结构19a、19b的组件形成绕组髻状部。
由此,仅仅第一系统A的绕组继续被形成,直到与定子10的预定角度α相对应的多个凹槽15被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覆盖。该角度α被预定为使得,两个三相系统A、B的输入部E1-E3;E1’-E3’定位为分别与对应的控制电子器件相对。
当达到该预定角度α时,例如大约120°的角度α,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起始匝SD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被执行。为此目的,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的与输入部E1’-E3’相对应的部分被插入到位于被第一系统A填充的凹槽之间的自由凹槽15中、以及相邻凹槽15中,以便交替地具有接收系统A、B中的一个的导体的凹槽15和接收另一系统A、B的导体的凹槽15。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可由此例如插入在编号分别为1、3和5的凹槽15中,而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则在编号分别为2、4和6的凹槽15中(见图4)。
随着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的步骤继续,同时绕线则在所述两个三相系统A、B中执行。换句话说,N个导体C1-C3、C1’-C3’的并行同时绕线在连续系列的N个凹槽15中执行。随着系统A、B的绕线已经在起始匝SD的绕线期间沿第一方向K1执行,然后发生方向改变CH1(以虚线表示),以便进行到第二绕线方向K2,从而形成奇数匝SI,如图2b所示。
两个系统A、B然后根据定子10的完整回转同时在奇数匝SI中缠绕,即,定子10中的所有凹槽15被两个系统A、B沿方向K2用一系列N个凹槽相继填充(见图4)。
当奇数匝SI的回转完成时,方向改变CH2发生,以便回到绕线方向K1,从而执行偶数匝SP,如图2c所示。两个系统A、B然后根据定子10的完整回转同时在偶数匝SP中缠绕,即,定子10中的所有凹槽15被两个系统A、B沿方向K1用一系列N个凹槽相继填充(见图4)。
应注意,在沿相反方向的绕线阶段期间,属于给定绕组PH1-PH3;PH1’-PH3’的导体CH1-CH3;CH1’-CH3’的每个环圈结构19a、19b将布置于在沿第一方向的绕线阶段期间获得的导体CH1-CH3;CH1’-CH3’的两个环圈结构19a、19b之间的自由空间中。由此获得分布式波纹类型的对称绕组。
当已经完成偶数匝SP的回转时,另一方向变化CH3发生,以便形成新的奇数匝SI,如此继续,直到已经获得期望数量的匝。如果期望执行六个完整的匝(而没有计入起始匝SD或缠绕匝SF的结束),由此存在三次方向变化CH2,以便从沿方向K2形成的匝1/3/5进行到沿方向K1形成的匝2/4/6。另外,存在两次方向变化CH3,以便从沿方向K1形成的匝2/4进行到沿方向K2形成的匝3/5。
在当前情况下,方向K1对应于导体CH1-CH3、CH1’-CH3’插入下降系列的凹槽15中,而方向K2对应于导体CH1-CH3、CH1’-CH3’插入上升系列的凹槽15中。但是,作为变体,这两个绕线方向K1、K2可被颠倒。
在绕线过程结束时,且在已经执行最后的方向变化之后,如图2d所示,执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并执行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
这两个安装步骤被同时触发。但是,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步骤在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步骤之前结束。
在用于安装最终匝的导体C1-C3、C1’-C3’的第一或第二步骤期间,最后安装在凹槽15中的最终匝SF的导体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A的绕组的输出部S1-S3或第二系统B的绕组的输出部S1’-S3’。
应注意,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继续,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通过与定子10的预定角度β相对应的多个凹槽15结束。该角度β——例如大约为120°——被预定为使得,所述两个三相系统A、B的输出部S1-S3、S1’-S3’定位为与对应的控制电子器件相对。
由此,在过程结束时,每个系统的输入部E1-E3、E1’-E3’和输出部S1-S3、S1’-S3’在同一区域中集中在一起,从而可以容易地执行每个三相系统A、B的三角形形式的耦合。
为此目的,在第一系统A中,第一相绕组PH1的输入部E1连接至第二相绕组PH2的输出部S2,第一相绕组PH1的输出部S1连接至第三相绕组PH3的输出部S3,第二相绕组PH2的输入部E2连接至第三相绕组PH3的输入部S3。
另外,在第二系统B中,第一相绕组PH1’的输入部E1’连接至第二相绕组PH2’的输出部S2’,第一相绕组PH1’的输出部S1’连接至第三相绕组PH3’的输出部S3’,第二相绕组PH2’的输入部E2’连接至第三相绕组PH3’的输入部S3’。
应意识到,作为变体,三相系统A、B可以星形式耦合。作为替换例,A可以星形式耦合,而B将以三角形形式耦合。
如图4可见,在绕线定子10中,起始匝SD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Ser_1_SD中的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Ser_2_SD中的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D的凹槽15的数量大于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2_SD的凹槽15的数量。这两个系列Ser_1_SD和Ser_2_SD的凹槽的数量之间的差对应于两个系统A、B的输入部E1-E3;E1’-E3’之间的预定角度α。
另外,最终匝SF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Ser_1_SF中的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Ser_2_SF中的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小于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2_SF的凹槽15的数量。这两个系列Ser_1_SF和Ser_2_SF的凹槽的数量之间的差对应于两个系统A、B的输出部S1-S3、S1’-S3’之间的预定角度β。
另外,在第一匝SD和最终匝SF中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D、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的总和等于在第一匝SD和最终匝SF中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1_SD、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的总和。
如图1、4和5所示,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容纳或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15中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19a或19b。
定子被示出为具有包括输入部和输出部的绕组,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全部位于绕组的外直径上,即,在距轴线最远的绕组的层中。还可以提供一种绕组,根据该绕组,第一系统的3个输入部E1-E3位于内直径上,即,距轴线最近的绕组的层中,而第一系统的三个输出部S1-S3位于外直径上,即,距轴线最远的绕组的层中。这同样适用于第二系统,即,还可以提供一种绕组,根据该绕组,第二系统的三个输入部E1’-E3’位于内直径上,即,距轴线最近的绕组的层中,而第二系统的三个输出部S1’-S3’位于外直径上,即,距轴线最远的绕组的层中。
如图5所示,可以改变环圈结构19a,以便形成过量长度。然后可以使绕组的输入线E1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从而所述输入线被保持。替代该输入线,还可以使输出线S1-S3、S1’-S3’通入所述过量长度中。
类似地,还可以改变环圈结构19b,以便形成过量长度。在该情况下,则可以使绕组的输入线或输出线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从而所述输入线或输出线被保持。
应意识到,前述说明仅作为例子提供,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任何其他等同物替换不同元件将不会构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偏离。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为用于多相电机的定子(10)绕线的方法,所述定子(10)包括被设计为接收绕组的导体(C1-C3, C1’-C3’)的凹槽(15),所述绕组包括用于每相的绕组(PH1-PH3,PH1’-PH3’),且形成两个系统(A-B),每个系统包括相应组的绕组(PH1-PH3, PH1’-PH3’),所述方法包括将导体(C1-C3, C1’-C3’)安装在所述凹槽(15)中的步骤,所述步骤被重复以便形成包括多个同心匝(SD、SI、SP、SF)的绕组,
其特征在于,将导体(C1-C3, C1’-C3’)安装在一系列凹槽(15)中的步骤中的一个步骤细分为用于将第一系统(A)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安装到第一系列凹槽中的对应凹槽的第一步骤,然后是用于将第二系统(B)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安装到第二系列凹槽中的对应凹槽的第二步骤,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继续,
其中,所述第一系列凹槽中的每一个凹槽与所述第二系列凹槽中的每一个凹槽交替,所述第一步骤和所述第二步骤被执行以使得第一系统的输入部和第二系统的输入部定位在两个不同位置中,
其中,在用于安装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 C1’-C3’)的第一或第二步骤期间,首先安装在所述凹槽(15)中的、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第一匝(SD)的导体(C1-C3,C1’-C3’)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A)或第二系统(B)的绕组的输入部(E1-E3, E1’-E3’),和
其中,当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15)中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19a、19b)时,该方法还包括拖拽至少一个环圈结构以便形成过量长度的步骤,然后是使绕组的输入线(E1-E3, E1’-E3’)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使得所述输入线被保持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的步骤期间,第一系统(A)的第一匝(SD)的所有导体(C1-C3)被安装,在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期间,第二系统(B)的第一匝(SD)的所有导体(C1’-C3’)被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分的安装步骤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和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所述第一步骤在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之前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最终匝(SF)的导体的第二步骤继续,而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通过与所述定子(10)的预定角度(β)相对应的多个凹槽(15)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最终匝(SF)的导体(C1-C3、C1’-C3’)的所述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被同时触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C1’-C3’)的所述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同时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安装最终匝的导体(C1-C3,C1’-C3’)的第一或第二步骤期间,最后安装在所述凹槽(15)中的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最终匝(SF)的导体(C1-C3, C1’-C3’)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A)或第二系统(B)的绕组的输出部(S1-S3, S1’-S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当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15)中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时,该方法还包括拖拽至少一个环圈结构以便形成过量长度的步骤,然后是使绕组的输出线(S1-S3, S1’-S3’)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使得所述输出线被保持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定子(10)的预定角度(α)相对应的多个凹槽(15)被用于安装第一系统(A)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的第一步骤覆盖时,用于安装第二系统(B)的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的第二步骤被触发。
10.一种多相电机的定子(10),所述定子包括被设计为接收绕组的导体(C1-C3, C1’-C3’)的凹槽(15),所述绕组包括用于每个相的绕组(PH1-PH3, PH1’-PH3’),且形成两个系统(A,B),每个系统包括相应组的绕组(PH1-PH3, PH1’-PH3’),所述绕组包括由在一系列凹槽(15)中的导体(C1-C3, C1’-C3’)形成的多个同心匝(SD、SI、SP、SF),
其特征在于,第一匝(SD)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Ser_1_SD)中的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Ser_2_SD)中的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D)的凹槽(15)的数量大于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2_SD)的凹槽(15)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系列凹槽(Ser_1_SD)中的每一个凹槽与所述第二系列凹槽(Ser_2_SD)中的每一个凹槽交替,所述第一系统的输入部和所述第二系统的输入部定位在两个不同位置中,
其中,在安装第一匝(SD)的至少一个导体(C1-C3, C1’-C3’)期间,首先安装在所述凹槽(15)中的、第一系统或第二系统的第一匝(SD)的导体(C1-C3, C1’-C3’)的部分分别对应于第一系统(A)或第二系统(B)的绕组的输入部(E1-E3, E1’-E3’),和
其中,当导体的连接该导体的安装在两个连续凹槽(15)中的两个部分的部分是环圈结构(19a、19b)时,至少一个环圈结构被拖拽以便形成过量长度,使绕组的输入线(E1-E3,E1’-E3’)通过所述过量长度,以使得所述输入线被保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最终匝(SF)包括安装在第一系列凹槽(Ser_1_SF)中的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和安装在第二系列凹槽(Ser_2_SF)中的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小于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2_SF)的凹槽(15)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匝(SD)和最终匝(SF)中被第一系统(A)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一系列(Ser_1_SD、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的总和等于在第一匝(SD)和最终匝(SF)中被第二系统(B)的导体(C1’-C3’)填充的第二系列(Ser_1_SD、Ser_1_SF)的凹槽(15)的数量的总和。
CN201680013940.1A 2015-03-05 2016-03-03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Active CN107408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551834A FR3033456B1 (fr) 2015-03-05 2015-03-05 Procede de bobinage d'un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stator bobine correspondant
FR1551834 2015-03-05
PCT/FR2016/050491 WO2016139430A1 (fr) 2015-03-05 2016-03-03 Procede de bobinage d'un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stator bobine correspond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8860A CN107408860A (zh) 2017-11-28
CN107408860B true CN107408860B (zh) 2021-12-31

Family

ID=53794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3940.1A Active CN107408860B (zh) 2015-03-05 2016-03-03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34351A1 (zh)
CN (1) CN107408860B (zh)
FR (1) FR3033456B1 (zh)
WO (1) WO2016139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9117B1 (fr) 2017-07-11 2019-08-02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Procede de bobinage ameliore d'un stator d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et stator bobine correspondant
FR3075504B1 (fr) * 2017-12-20 2020-07-17 Valeo Equipements Electriques Moteur Stator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CN111989845B (zh) 2018-02-28 2023-06-02 格鲁博-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绕组垫和包括所述绕组垫的线圈垫以及电机的借此形成的部件以及为此的制造方法
FR3099661B1 (fr) * 2019-07-29 2021-12-03 Nidec Psa Emotors Stator de machine électrique tournante avec bobinage simplifié
JP6873219B1 (ja) * 2019-12-13 2021-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2250Y (zh) * 2006-05-17 2007-07-11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绕组
CN101379678A (zh) * 2006-02-03 2009-03-04 雷米科技有限公司 磁噪声降低的电机及相应方法
FR2947968A1 (fr) * 2009-07-09 2011-01-14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Bobinage d'un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122801T2 (de) * 1990-04-24 1997-03-20 Nippon Denso Co Eine Mehrzahl unabhängiger Dreiphasenwicklungen aufweisender Wechselstromgenerator
IT240620Y1 (it) 1996-04-23 2001-04-02 Bamo Elettroutensili S R L Struttura di pacco polare, per rotori a magneti permanenti dialternatori e simili
ES2193305T3 (es) 1996-09-21 2003-11-01 Diehl Ako Stiftung Gmbh & Co Instalacion para el control de la corriente de accionamiento de un motor de iman permanente conmutado electricamente.
US6563247B2 (en) * 2001-05-18 2003-05-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C generator having sta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phase coil insertion order to reduce nois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678A (zh) * 2006-02-03 2009-03-04 雷米科技有限公司 磁噪声降低的电机及相应方法
CN2922250Y (zh) * 2006-05-17 2007-07-11 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绕组
FR2947968A1 (fr) * 2009-07-09 2011-01-14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Bobinage d'une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8860A (zh) 2017-11-28
WO2016139430A1 (fr) 2016-09-09
FR3033456A1 (fr) 2016-09-09
US20180034351A1 (en) 2018-02-01
FR3033456B1 (fr)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8860B (zh) 用于为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线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绕线定子
US1023673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1046159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armature coil end top portions displaced in a radial direction
US1024341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50207374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9887599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10784737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9641036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04282996A (ja) カスケードされたエンドループを有するステータ巻線
CN113452166A (zh) 旋转电机
JP5619046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0445268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230179054A1 (en) Stator having wave-winding coil structure, three-phase ac motor equipped with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tor
CN110739782A (zh) 旋转电机
CN113452165A (zh) 旋转电机
US6949857B2 (en) Stator of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stacked core teeth
US20170179782A1 (en) Electric motor having wave-winding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474451B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电机和用于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US10128712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075557B2 (en) Ro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associated fabrication process
CN109245464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绕线圈方法,及相应的绕线圈定子
JP590409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11448744A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170257000A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stator provided with a coil with at least one shielded phase winding
JP5262868B2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